- 相關推薦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教學反思1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根據再次教學設計在高一(1)班進行了實際教學。總體來說,課堂效率還可以,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重、難點得以較好地把握和突破,并能夠做到深入淺出,使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目標按照預定的設想也基本上達到,學生絕大多數在掌握雙基知識的同時,能力也得到了一些提高,并受到了一次思想教育。課堂生成方面則通過教師與學生搜集的史料、圖片和教材創設情境,設置一個個問題,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思考、討論和探究等,最后得出結論,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較好地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相當活躍,整個教學過程得以順利開展進行。但仔細想想,在整個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有自己的長處亮點,也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以后改進。
(一)長處:
第一、改變過去重知識輕能力的做法,在注重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能力的培養。歷史課堂教學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是什么"二是"為什么",在教學過程中我一改以往總是聚焦于"是什么"的層面,而是更多的引導學生去探究"為什么",比如"俄國十月革命為什么能取的勝利"、"為什么說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的性質不同"、"為什么說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等,通過對這一系列"為什么"的探究,學生了解到了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之間、原因與過程之間、過程與結果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一定程度達到了既讓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又培養和提高了學生能力的目的。
第二、教學方法不拘一格,采用多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如制作課件,采用多媒體教學,既向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集圖、文、聲于一體的教學信息,又為學生提供了生動、友好、多樣化的交互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較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如運用史料創設情境,設置問題,在研讀史料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探究,最后形成結論。再如,在學習革命進程時,為了提高學生興趣,也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革命進程中的重大史實,引導學生試著為其編制順口溜,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有的學生編出了"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綱》明方向,七月流血和平放,十月革命光明到",有的學生"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綱》指方向,七月事件拋幻想,十月革命見曙光",等。
第三、在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重新整合教材,并適當對教材內容加以補充,便于學生更好的去掌握、構建俄國十月革命的知識結構。
(二)不足及需要改進處:
第一、在史料教學方面還存在不足。首先,提供運用的史料顯得有些單一不夠全面,僅僅是為了利用史料來佐證教科書或自己提供的結論、觀點,而不是為了促進學生對歷史文本的理解,更好的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而在歷史研究與學習中,要形成正確的歷史判斷,首先就要全面詳盡地掌握史料,同時依據史料進行的`論證應當讓人感覺是無懈可擊。在教學中,教師如果采用單一的史料,企圖讓學生通過探究形成正確的歷史判斷和認識是不可能的。只有充足的史料,才更容易引起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并主動構建問題。這樣學生才能認識到,任何歷史觀點和結論都必須建立在一定的歷史證據的基礎上,而不是簡單的做出一個價值判斷。因此在以后史料的搜集中一定要注意到史料得全面性。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史料進行問題探究時,由于考慮到教學時間有限,史料展示的速度稍顯過快,造成學生研讀史料、分析討論時間過短,探究的不夠深入,結果是在我的指點下就輕易地得出了結論,而學生并未真正從探究學習中自己有多少收獲和感悟,絕大多數還是來自教師。這無形中也就使得本課的史料探究變成了一種"作秀"而已。真正的史料探究則是需要學生運用史料進行探究從而形成自己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因此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史料探究式教學時,一定要避免類似現象出現,絕不能僅僅為了完成教學計劃而減少學生研讀史料進行思考探究的時間。
第二、仍然未能完全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對自己的影響。在這次實踐教學中,雖然未出現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現象,但在教學過程中每每看到學生在短時間內無法解決問題,就總是忍不住代替學生去說出了自己的結論,而沒有更深入地引導學生再次去探究。這實際上還是多少犯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注重教學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的錯誤,學生也還是被動的接受了老師的觀點與結論,而沒有通過自己的探究式學習得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換句話說,就是"教師的輔,學生的主"并未能充分體現出來。這就需要在以后進一步加強新教育理論的學習,更深入的研究課程標準,以新的教育理論和課程標準的要求來更好的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工作。同時,要多走出去聽更多的優質課,從中去吸取借鑒他人好的做法,從而不斷改進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
第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還是不太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可能是初中時曾經學過"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內容,而現在高中又學,這對于他們來說純粹是"炒剩飯",因此在學習上興趣就不大。課堂上他們雖然并不搗亂,但整個人讓人覺得無所事事、心不在焉的感覺。在以后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針對這一部分學生要采取相應舉措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比如課堂教學中穿插一些他們感興趣又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東西,或者在授課語言上下功夫,增加自己教學語言的風趣性和幽默性等,讓他們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來。這樣才能最終真正實現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學有所獲。
古語說得好:"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通過這次《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的教學設計、再次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我在教學方面有了提高,通過教學反思我又認識到自己還存在不足,這就要求我在以后還要加倍努力學習與改進,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教學反思2
本課以俄國十月革命為主題,分別講述了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過程和影響。在授課過程較成功之處是,對本課的知識結構的把握較為清晰。將本課的知識內容清晰地劃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十月革命爆發的過程和十月革命爆發的影響。這樣有助于學生對于課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案、多媒體、圖片和資料把學生調動到歷史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動腦思考,學會運用各種歷史資料自己探究、歸納、質疑歷史過程,體驗歷史學習過程。教學中重點講了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二月革命后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的出現。1.講述二月革命,要讓學生明確二月革命的成果,也就是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2.二月革命以后,俄國出現了兩個政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并存的局面。為什么會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這是個難點。3.教師概括臨時政府的主要政策:“繼續執行沙皇政府的政策”。這充分說明了臨時政府是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政權,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當時俄國革命的任務沒有完成,需要繼續進行革命,因此,制定社會主義革命綱領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4.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的綱領,即《四月提綱》。
第二、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勝利。在講述過程中,可適當補充一些史實,以加深學生的`感性知識和對人民群眾偉大力量的認識。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日子,即1917年11月7日,這個時間概念應要求學生掌握。
第三、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這個問題既是本目的重點,又是難點。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并討論思考題:“你是怎樣理解十月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加以小結。可以用“三個新”來概括,就是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革命的新時代,開辟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開辟了被壓迫民族革命的新時代。第一個“新”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對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說明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是以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而十月革命是要從根本上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消滅剝削階級。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教學反思3
回想自己上這一課時的情境,我大體上還是按照學校倡導的通用模式:即學道點評、學簇展示、學室展示、評價反饋、小結檢測和學道導學六個環節,重點在學室展示中,系統地把十月革命發生的背景、具體過程、建立政權以及歷史意義進行了學習討論,學生總體上掌握得還比較理想。
具體到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做得比較突出的一點是:讓學生聯系我國近代社會實際,比較了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路線不同的原因。具體比較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俄國十月革命首先在城市取得勝利的原因:
①俄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士兵,掌握武裝多集中在大城市;
②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正確決策,周密準備;
③二月革命后,臨時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并企圖消滅工兵代表蘇維埃;
④一戰促使俄國國內各種矛盾激化,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
⑤臨時政府前線失利,后防空虛。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首先在農村取得勝利的原因:
①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全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的反動勢力最薄弱,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
②中國是農業國,無產階級力量相對較弱,廣大農民與無產階級有著天然的聯系,是革命最可靠的'同盟軍;
③中共以中心城市為目標的武裝起義都受到挫折;
④毛澤東總結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經驗,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奪取全國勝利的理論。
總體來說,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在革命實踐過程中,要按照本國的具體國情來制定政策,而不能照搬別國經驗,也就是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分析,實事求是,這樣才能順應歷史潮流,做出正確的歷史決策。
而對于本課的教學內容,我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是沒有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區別很詳細地展現給同學們,應該很明確地給學生講授: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國沙皇專制統治,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社會主義革命。這個很有必要。反思我的不足,我認為上課時僅僅關注了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沒有對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比較分析,而這個比較又是常考的知識點,所以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密切結合考試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課堂教學,并在隨后的實戰訓練中要對學生模糊不清的概念進行重復討論、強化,教會學生定期總結、定期比較、定期歸納,多做練習,在實踐中及時解決問題。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俄國十月革命教學反思03-13
九年級《俄國十月革命》教學反思07-21
俄國改革教學反思06-12
頌揚俄國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誰08-18
偉大的勝利教學反思05-09
正義的勝利教學反思三篇12-08
俄國詩歌Катя06-13
《俄國的改革》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