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

時間:2023-02-25 17:46:0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

  周二上午執教了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加減混合》,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1、學會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2、看圖能說清圖意,再列式計算。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根據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上完這節課,感覺有以下幾點處理較好:

  1、復習舊知,導課自然。

  先引導孩子復習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接著引導孩子說說每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出示兩道加減混合算式,引導孩子模仿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試著說說計算過程,孩子說得很好。老師小結:像這種有加有減的算式就叫加減混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加減混合,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的開頭便是創設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丑小鴨變白天鵝》這樣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新課部分也延續了這一情景,由丑小鴨變成的這些天鵝展開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的組織了課堂紀律。

  3、抓情境圖,講清圖意,突破難點。

  出示例1情境圖: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有幾只天鵝?引導孩子認真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提出一個什么問題?挑了很多孩子反復地說,孩子們說得很充分,孩子能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理清楚。說清圖意之后讓孩子列出算式:4+3-2=,請學生說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原來有4只天鵝,“3”表示飛來了3只,“2”表示又飛走了2只,“= ”表示現在有幾只天鵝?只有孩子們把意思說清楚了,才能把算理弄明白。老師小結這個例題的學習方法:第一,看圖說清圖意;第二,列式計算;第三,對照圖片檢查是否正確。教學例2時采用同樣的方法讓孩子們反復地說,邊說邊理清圖意,列出算式計算,最后檢查。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

  1、教師備課不夠充分,不夠透徹。引導孩子說清圖意的時候,提出問題用詞不夠準確,比如:還剩幾只?一共有幾只?其實在有加有減的時候是不能用這些詞語提問的,應該把問題改成:現在有幾只?會更合適,但是教師沒有要求。兩幅圖之間的關系沒有講透徹,也是備課不充分的表現。

  2、時間把握前松后緊。由于前面兩個例題說得人數太多,老師對課堂把控能力欠缺,導致后面練習題沒有時間讓孩子說圖意以及表示的意思。

  3、課堂氣氛太沉悶,不夠活躍。老師可以引導孩子把例題或者習題演一演,活躍課堂氣氛。

  課后,同級段老師給我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改進方法,感覺這節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以后教學中,要多向其他老師請教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2

  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能正確地筆算10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算式。由于有了前面學習10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以及一年級學習2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對運算順序的掌握,并且在上節課學習了連寫豎式的的寫法,實際上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并沒有什么難點,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可以適當提高教學要求。

  學生通過自學解決如下這三個問題:

  1、課本上給我們提供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問題?通過這個問題的思考討論,逐漸條理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有根據地進行思考和表達的習慣和能力。

  2、你能試著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答這個問題嗎?

  在這個問題的解答過程中,學生課堂上的表現與預設的差距比較大。第一:很多學生不能用兩種方法解答,甚至有的學生出現了為用兩種方法而湊數字的現象。第二、解答出來的同學也不能很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反思: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可能有這幾方面

  1、與學生的年齡特點有關。

  2、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及對算理的理解不夠充分。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3

  我們已經學過了連加法和連減法,知道了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相減,然后用結果與第三個數相加減,今天我們就用已經掌握的知識進一步學習加減混合的計算。

  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1)先加后減的加減混合計算式題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先算加法,然后用得數減去第三個數。(2)先減后加的加減混合計算式題按從左到又的順序,先算減法,然后用得數與第三個數。

  例1、 看圖學加減(多媒體出示圖)

  分析:這是一道先加后減的混合計算式題。圖上畫的是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一會兒又飛走了2只。根據圖畫所反映的天鵝只數的變化過程引出算式4+ 3-2。此圖也直觀地反映了先加后減的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又表明了計算順序是先算加法,再算減法,即先算4+3=7,然后第二步要用第一步計算結果7減去2得5。

  本環節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發揮學生的主題性,通過學生計算順序。

  例2、 看圖學加減(多媒體出示圖)

  分析:這是一道先減后加的`混合計算式題。圖上畫的是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一會兒又飛來了3只,根據畫面反映的天鵝只數的變化過程引出算式4 - 2 + 3,這又表明此題的計算順序是先算減法后算加法。即先算4 - 2 =2,再用第一步結果2加3即可。

  本環節再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加減混合的意義和順序,加深理解。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4

  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它們在編排上基本相同。根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并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傮w環節設計尚可,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師生關系和諧融洽,但是細節之處還存在較多問題和不足,現在總結反思如下

  1、關于圖意的討論與算式的.意義欠詳細。加減混合的意義是本堂課的一個難點,在突破這個難點上安排的時間不足,導致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感知不夠充分,因此,在后續的練習中,發現不少學生在做題時,出現講離開的部分不算在總數內,做減法的情況,反思,在日后的教學中,應多加強對題意的理解,在新授時利用情景演示,來幫助學生題解圖意。最終達到看圖能直接理解題意的能力。

  2、計算過程的教學的強調。多位數的加減涉及到計算順序的問題,此問題在學習連加、連減時已做強調,學習混合加減仍須再做強調。計算過程用語可改作“先算、再算!

  3、提問的選擇在代表性的選取上還需斟酌,本他給可提問過于細化,且自己本身說的較多,留給學生的時間還需要進一步增加。反思本堂課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圖意再做加減,不如在學完新知后,讓學生自己設計情景,再自己回答如何解答,可能會有更好的結果。

  4、練習需要在展臺上作及時反饋,且層次有些不清,題目梯度不明顯。課堂上,對每種類型的題目的練習一到兩道即可,有基礎,有提高,才能充分利用課堂。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5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學習了看圖用簡練的數學語言說圖意,并提數學中的問題。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繼續訓練學生看圖說圖意和提數學問題的能力.

  首先我安排了連加和連減的復習,然后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來引出加減混合的算式。

  上下車問題是典型的加減混合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也許根據這一問題創設情境作為新課導入并展開更能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的理念。

  在出示課本的上下車的情景圖后,讓學生充分發現情景圖中的數學信息,讓他們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并且讓學生提出問題:車上原來有7人,到站后下車2人,又上來了3人,F在有多少人?接著提問:這道題該如何解答?讓學生自己試著列式解答。

  當學生完成后,便讓學生講講自己是怎樣做的,整個解題的過程我試著讓學生們自己去講,學生也理解了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且也加強了學生對圖畫意思的理解和表達。

  從開學至今,我在課堂上一直很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對數學語言的培養,所以學生在對圖意和算理的表述上都比較好.

  本節課我對想想做做的1、2兩題也用了較多的時間,從動畫演示到靜態圖,讓學生說圖意似乎比較難。

  我想:加減混合的圖意理解其實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如果根據圖出示不完整的算式讓學生根據圖意填寫完整,再來說圖意,這樣,給了學生一個可以過渡的平臺,也許學生可以理解得更快,也可以節約一些時間用以后面的鞏固練習。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6

  今天教學了《加減混合》一課,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由于是靜止的圖,學生觀察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在學習例題前先設計了幾個學生實際的情境表演,既對前面連加、連減的知識進行了復習,又由此引出了本節課的新知。

  剛一上課,我直接讓3個孩子站在臺前做游戲,然后先上來了2個女孩和他們一起玩,又來了3個男孩加入到他們中間,這時我讓孩子們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孩子們根據學生的表演完整的將整個過程講述了出來!澳悄隳芴岢鲆粋數學問題嗎?”“怎么解答?”孩子們的回答都非常的精彩。而后8個孩子接著表演,他們在一起玩,一會兒先回去了3個,接著又回去了2個,再讓學生敘述看到的過程,并提出問題,進行解答,學生的興趣依然很濃,這一環節就在創設的這種生活實際場景中,對學生進行了一次直觀提示性的復習:連續來,全部用加法,連續走,要從總數中連續去掉。

  上下車問題是典型的加減混合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在進行新授課時我又利用上下車的'情境表演引出新授課:現在車上有乘客7人,百貨大樓到了,本站下車3人……上車2人!边@時,學生都身臨其境,情緒高漲,沉浸在自己參與的情境之中。在這一活動化的情境中,當教師說出下車3人,車上的3個同學從車上走下去時,學生馬上舉手說:“下車的3人已經不在車上了,要減掉。”“這時又上車2人。”“又上車2人就要再加上2人!边@時,再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請同學們估一估,這時車上的人是多了,還是少了?”學生很快估算出“車上的人減少了,因為下車的比上車的多1人”,同時學生還出現了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如“7-3+2”、“7+2-3”等;顒踊那榫碁閷W生找到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使我再一次感受到課堂表演的魅力。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7

  《郊外活動-加減混合》一課是讓學生經歷“從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并進行匯總,然后明確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最后得到結果”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筆算方法,同時培養他們的觀察、分析能力。

  本堂課的設計總體我以郊游為主線,讓學生在郊游出發中遇到問題,尋求方法,制定解決問題策略,并在歡歡和樂樂的陪同下,在郊游過程中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筆算方法,最后讓學生在郊游的.游戲中完成本節課的學習。在練習過程中,注意難易的結合,從簡單到復雜,從小組合作到單獨完成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并且在活動中發現數學問題,使得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每一節課都有它的優點與不足,反思這節課我認為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時有點走過場,流于形式,沒有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小組學習中來。另外,由于過多地考慮學生年齡小的特點,導致在課堂整體調控上“扶”的過多,“放”得不夠。這些都是今后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8

  興趣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動力,它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開頭我以美麗的白天鵝為題材引入新課,既吸引了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了學習興趣,又滲透了愛護動物,人人有責的思想教育。《課標》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樣化。”這主要是針對傳統教學中的計算方法單一、過于注重技能、而忽視學生個性等問題而提出的,主要是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鼓勵和尊重學生獨立思考,與同學合作交流,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并對自己有利的方法解決問題。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動手動腦能力加強,充分理解了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運算方法去解決在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有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運用的不是很熟練,教師應繼續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及時鞏固,有利于知識的內化。新授完以后出示一組口算題,通過口算題的練習,使得學生正確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為進一步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算理作準備。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和應用能力。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生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學習不是一種簡單的“告訴”,而是一種學習者實實在在的“體驗”與“積淀”。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來出題,然后并自己完成,使學生在探究和交流過程中,品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本課的練習設計,我注意了題型豐富形式多樣的分層次設計,使學生進一步內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強化算法的基礎訓練,又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階梯式的練習中,課堂上又一次激發了學生應用知識的參與熱情,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獲了知識撞擊的快樂,收獲了愉悅的情感體驗……在本節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果在教授完新課之后,讓學生進行操作,效果會更好。另外,一節課我總感覺學生的興趣不是太高。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9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是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掌握了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后進行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結合學生正確掌握本節課的知識的反饋情況,進行反思。

  一、讓學生在自主中學習,培養學生能力

  由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而在這節課之前,學習的是有理數加、減計算。所以我在設計這節課的教學時,圍繞如何能讓學生自己探求解答方法來設計這節課的。在教授新課前,讓學生復習化簡符號、同號數求和、異號數求和及三個負數求和的計算方法和口算,把學生在本節課在計算過程中所遇到的知識重點,轉化成所學過的舊知識,而不是把計算方法直白的告訴學生,只要學生記住即可。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突破教材的束縛,使學生很自然的在頭腦中形成概念。學生獲得的知識不再是枯燥乏味、高不可攀的`,為后繼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皩W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實行再創造。”而要讓學生實行再創造必須改變學生在傳統數學課堂中教師說學生聽、教師講學生練的被動模式。應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尋找、發現、認識、掌握和應用,主動構建新知識。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由易到難分層訓練并講練結合,特別是對學困生所遇到的問題更予以關注,使他們有所收獲。通過學生的反饋,我感到還要加大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計算能力的培養。我班學生不同程度都有讀錯數、抄錯數、抄錯符號的現象出現,嚴重的影響了計算的準確性。只有正確率上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高漲,才能喜歡數學,愛學數學。

  二、深鉆教材,提高教師的能力

  教師的能力包括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和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由于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和每個人對教材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本節課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運算上。強調運算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學生在解題之前先觀察題目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運算,如何能巧妙的運算,在下筆解答。運算的方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夠掌握較好,并應用到實際的運算當中。“法”“理”溝通是教學的關鍵,只有“理”明確“法”才能通。雖然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反饋的教學效果還不錯,但我覺得我在教學中把握教材的能力還要再提高,因為本節課“理”的教學不夠突出。只有揭示概念的實質才能掌握計算的表象,這樣就能做到水到渠成,學生掌握的知識才能融會貫通,構建出牢固而完整的知識體系。在駕馭課堂方面還要多磨煉自己,認真總結每一節課的得與失,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把它作為一種資源來利用,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陽光總在風雨后”。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使學生得以成長,教師得以發展。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0

  《加減混合》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根據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一、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的開頭便是創設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通過聲請并茂的電教媒體對學生形成刺激,為學生自覺探索創造條件。演示4只天鵝,飛來3只,又飛走2只這樣的場面。讓學生認真觀察、自覺敘述、理解圖意,然后自己讀題、自己試算、同桌交流,體現學生活動的主體意識,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把加減混合與連加、減聯系起來,從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結論。一方面培養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加強了生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三、練習設計有梯度、有趣味,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在練習中設計了“小動物找家”及“算式大比拼”等活動,讓學生在課堂后期再次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并鞏固了所學知識。盡量做到了上課開始注意力集中,下課之時仍興趣怏然。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1

  本課教學,我關注前后課堂的銜接,利用口算復習了連加、連減,并設置了兩道既有加、又有減的算式題讓學生口算,通過反問學生:“像這樣既有加、又有減的算式叫做?”(加減混合)這樣的導入順其自然,并告訴學生像這樣的加減混合算式,我們還是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道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探索新知時,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注意使用兒童語言,配以適合的動作(如摸摸學生的頭等),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懷,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起到了添磚加瓦的作用。

  由于過分追求解題方法的多樣化,在出示教學情境圖時,我故意遮住了車上原來有67人這一條件,只出示了下車的有25人,上車的有28人這兩個條件,本意是讓學生從這兩個條件的分析中,懂得車上的人數增加了3人,繼而再出示車上原來有67人這一條件,從而讓學生明白用28—25+67可求現在有多少人。殊不知因為我這樣做,使很多學生盲目的認為要求現在有多少人,可直接用下車的人數加上上車的人數,學生很難理解還差車上原來有67人這一條件。也就導致了學生不能根據現有的已知條件列出67—25+28=或67+28—25=這兩個算式,使我的教學導入了死角,偏離了教學重點,這是我本堂課中最大的失敗。也因為如此,后面的教學沒能在靜心靜氣中完成,在列出了67—25+28=或67+28—25=這兩個算式后,沒能進一步的探究其運算順序,我就讓學生開始計算了,在突破重點上落實得不夠。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2

  興趣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動力,它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開頭我以美麗的白天鵝為題材引入新課,既吸引了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了學習興趣,又滲透了愛護動物,人人有責的思想教育。

  《課標》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樣化!边@主要是針對傳統教學中的計算方法單一、過于注重技能、而忽視學生個性等問題而提出的,主要是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鼓勵和尊重學生獨立思考,與同學合作交流,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并對自己有利的方法解決問題。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動手動腦能力加強,充分理解了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運算方法去解決在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有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運用的不是很熟練,教師應繼續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及時鞏固,有利于知識的內化。新授完以后出示一組口算題,通過口算題的練習,使得學生正確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為進一步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算理作準備。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和應用能力。

  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生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學習不是一種簡單的“告訴”,而是一種學習者實實在在的“體驗”與“積淀”。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來出題,然后并自己完成,使學生在探究和交流過程中,品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本課的練習設計,我注意了題型豐富形式多樣的分層次設計,使學生進一步內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強化算法的基礎訓練,又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階梯式的練習中,課堂上又一次激發了學生應用知識的參與熱情,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獲了知識撞擊的快樂,收獲了愉悅的情感體驗……

  在本節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果在教授完新課之后,讓學生進行操作,效果會更好。另外,一節課我總感覺學生的興趣不是太高。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3

  《加減混合》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根據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一、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的開頭便是創設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丑小鴨》這樣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新課部分也延續了這一情景,由丑小鴨變成的這些天鵝展開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的組織了課堂紀律。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通過聲請并茂的電教媒體對學生形成刺激,為學生自覺探索創造條件。演示4只天鵝,飛來3只,又飛走2只這樣的場面。讓學生認真觀察、自覺敘述、理解圖意,然后自己讀題、自己試算、同桌交流,體現學生活動的主體意識,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把加減混合與連加、減聯系起來,從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結論。一方面培養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加強了生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三、練習設計有梯度、有趣味,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在練習中設計了“青蛙找家”及“解密大行動”等活動,讓學生在課堂25分鐘后再次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并鞏固了所學知識。盡量做到了上課開始注意力集中,下課之時仍興趣怏然。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4

  這部分內容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的知識,是學生在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所學計算方法的綜合練習。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因為一年級已經學習了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因此這節課的重點放在學習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中需要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結合情景圖例1,先按照運算順序,分步列兩個豎式計算,接著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怎樣寫就比較簡便?簡便在什么地方?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兩個豎式連寫比較方便。在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中,讓學生結合連加的豎式寫法類推出來。這樣既鞏固了前面的知識,又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整節課的效果很不錯。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5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9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中的“3個數連減和加減混合”。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3個數連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在愉快的數學活動中,3個數連減和加減混合。

  根據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征,為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發展的規律,創設了生動有趣的“小猴子摘桃子”的動畫情境。在這個環節的教學活動中,先由學生獨立想象、思考,再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重新創造總結出小猴子摘桃子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并根據每種情況列出相應的算式,自然地進入本節課的新知識點。每個環節都是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積極研究,表述想法,構建自己的認知體系。多層練習、在上課時我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及連加、連減,這些都是為學習連加連減打下基礎,可以使學生自然地找到新舊知識的切入口,從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識的重點,為突破難點做好準備。讓全班的活動與個體差異很好的結合起來,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教師還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規律,把加減混合與連加、連減聯系起來,從而得出了相同的結論,練習題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觀察概括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注意到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條件,使他們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真正體現了上課注意力集中,下課時依舊回味,做到了教與學融為一體。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混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加減混合》教學反思07-04

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1-06

加減混合教學反思01-20

混合加減教學反思01-22

《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0-24

加減混合的教學反思05-22

《加減混合》教學反思10-17

加減混合的教學反思05-22

加減混合教學反思09-15

加減混合的教學反思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