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時間:2023-02-15 08:57:3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

  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4篇人民幣的認識教學反思,供大家賞析。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

  這一周多主要讓孩子認識了人民幣,沒想到會這么困難!累的我嗓子都快不出音了,孩子還是暈暈乎乎的!好郁悶!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是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進行合理、靈活地思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正確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關信息;能正確地解決購物時常見的問題……

  要完成上述這些目標,是要依賴于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對于“人民幣”,我覺得學生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對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所以在上本單元之前,以為會非常容易的,還曾想著壓縮課時,但是開始之后,我才發現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樣,原本3個課時的課,我足足用了一個星期,又復習了2天,直到今天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這讓我思考了許久,怎么會這樣呢?《人民幣的認識》學生掌握起來難度很大,每次教學總感覺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學中早就領教過它的“看似容易實則很難”,所以在課前我充分進行了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力求幫助孩子們輕松掌握本節課知識,覺得準備的比較充分了,但是上完課我還是感到不滿意。

  再次反思,發現根源可能在以下幾方面:

  1、教材與生活的脫節:

  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本以為那樣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看到人民幣。但由于我的疏忽,書上或練習題中的人民幣有些是舊版的,而學生現在用的幾乎是新版的人民幣,所以對于舊版的不是很了解,當然我也準備了有關5套人民幣的知識,可是只是匆匆認識,畢竟不是孩子們每天所見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舊版人民幣的圖時大多學生不認識,尤其是現在幾乎不用的2元錢。還有孩子們年齡小,平時接觸人民幣機會少,他們對于人民幣的認識可能只限于收幾百元壓歲錢,絕大部分還是家長保管,平時家長很少讓孩子自己去買物品,偶爾買的也多限于一兩元的小東西,接觸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幾乎很少接觸,所以他們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有難度,更不用說兌換人民幣和買賣物品的計算,他們掌握起來更困難。

  2、學具的缺乏使得學習成為紙上談兵:

  考慮種。種因素,害怕讓學生帶人民幣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沒有讓孩子們帶學具,致使學習這部分知識成了紙上談兵,沒有實際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當然不理想。

  3、家庭教育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學習差異大:

  教學中發現孩子們學習差異很大,平時在家家庭教育氛圍好點的學生自理能力比較強,可能接觸人民幣比較多,他們掌握起來又快又好,都能為那些掌握不好的孩子當老師,相反那些平時不大接觸錢的孩子學習起來特別費勁,

  總之,我覺得這個單元安排在一年級學習,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很難,太容易理解,如果等孩子上了二三年級,也許這些就不用我們這么費勁了。真希望教材能夠考慮孩子的實際,做些適當調整。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2

  網課期間,一直都有登錄河南省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去聽名師專家的課,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以前沒有機會聽到這么多專家、名師的課,隨著這次網絡教學的開展,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生了改變。深刻意識到教師已不再是信息的傳遞者,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

  名校課堂學習,適應學情,為學生科學規劃了作息時間、學科課程,制定了共同的學習內容,多平臺播放,滿足學生的需要。

  名校課堂,主動聽課,使我在思想上、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課堂上,認真聆聽名師的講解,學到了不少經驗,受益匪淺。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3

  1、從教案的初稿到終稿,修改了近10幾次。雖然最后的教案還不是很完善,但這里面卻容納著我的一些想法和創新,也包含了我對一年級數學的理解。它在我心目中非常成功。而且在修改教案的過程,試講的過程中我收獲很多。不單單是對本節課的知識,更多的`是對低年級學生,乃至小學數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2、最初的一份教案,我是這樣引入的:通過創設一個生活情景,小朋友買東西不知到怎樣付錢,引出這節課我們要認識人民幣。但備好后通過翻閱一些資料才了解到,其實學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識別方法和較豐富的使用經驗。但是缺乏對人民幣的清晰,系統的認識。雖然有購買經驗,但在支付方式和購買方案上欠靈活。于是,我將引入改為“通過觀察生活中一些付錢的場景,引出人民幣在生活中非常重要,我們要認識人民幣。”因為學生對人民幣已經有初步的認識,我特意安排了小老師訓練檢查同學們的預習。

  3、為了充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鞏固新知部分我特意安排了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故事的設計中有認識人民幣的訓練,有付錢的訓練,有換錢的訓練,還有檢查1元=10角的訓練。在其中還滲透了節約的教育,購物文明的教育。可以說靈感是在長期對一件事深思熟慮時的自然流露。

  4、但從兩次試講的效果中我發現了許多欠思考的地方。如,1雖然考慮了讓學生在觀察中體會新知,但觀察角度方面不夠寬泛,深度欠缺。2 雖然本節課我有意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但在實際操作時,我給他們的時間和指導不夠,小組學習有待提升。3 環節不夠緊湊,時間安排不夠合理。

  5、給我下段工作的一些啟示:1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需要在平時加強訓練。2 多了解孩子們,最重要的是在自己腦子里將小學數學知識形成脈絡。將自己10年的教學歷程取精華,去糟粕,揚長避短。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4

  從本課中可以看出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課堂參與率高,而且思維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反思整節課,我感悟到這節教學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對教材進行選擇、重組和再創造,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

  一、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

  教學認識1元和元以下人民幣人事時,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饋,請學生“上來向大家介紹你認識的人民幣”,進而追問:“你們怎么知道每張人民幣是多少錢呢?”學生的思維由發散指向集中,指出認識人民幣的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滲透愛護人民幣的思想時,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說教,當學生介紹人民幣提到到國徽時,我立刻抓住機會提問:“看到國徽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想到了國家、我們國家的國旗、天安門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愛護人民幣”。

  小學教學中強調進行學科整合。認識人民幣這部分內容有很濃的生活味和活動味,但又得上出數學味。本人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一年級兒童年齡特征,有效地進行了科學的整合,設計了“羊村運動會”為主線,把人民幣的認識和元、角、分進率通過故事串起來教學,充分體現數學課中有活動,在活動中學數學。

  二、練習形式的多樣化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題材宜多樣化,呈現方式應豐富多彩。在本課中我能把枯燥無味的取幣、換幣、付幣活動溶入到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全過程。

  三、以原有的生活經驗為背景,給與學生探索的空間。

  人民幣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匆姾褪褂玫模嘘P的知識又知道得不多。本課通過說一說、拿一拿、練一練等一系列的活動,給予學生探索、交流的時間、空間,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掌握知識。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5

  認識人民幣是蘇教版第二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根據以往的經驗,孩子對這部分內容十分感興趣,前兩輪實驗教師也形成和積累了較為成熟和理想的教學模式。能否在此基礎上再次創新,對我來說充滿了挑戰。

  人民幣對一年級孩子來說并不陌生,但孩子們對人民幣的認知水平差距是很大的,有的孩子可能生活經驗豐富一些,不僅認識人民幣而且能進行簡單的使用和換算,有的學生因為平時不接觸人民幣,很少實際運用,所以認識人民幣這方面能力比較弱,甚至沒有能力,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種難度我把它理解為進行探索創新的原動力。孩子眼中的人民幣到底是什么樣的。是課本上的知識?是能帶來快樂的花紙,是一種象征國家的驕傲還是一種誘惑,這使我陷入了思考,書本知識是抽象的,人民幣卻是真實的存在著。通過教學研討我們提出了4個值得探討和反思的問題。

  1、提供什么樣的背景情境。

  2、孩子有什么樣的知識基礎。

  3、采用什么樣的合作形式。

  4、如何進行知識的鞏固和內化。

  下面就我的教學體會具體談一談。

  1、提供什么樣的背景情境。

  使用人民幣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對于孩子來說人民幣也充滿了誘惑,教孩子使用人民幣不光是簡單的認識幣值,進率,還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這決不是一節課可以做到的。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備課組的老師展開了討論,本節教材書上給出了一個在小商店購物的情景,這是最平常樸實的場景了,孩子即熟悉又感興趣,但我們通過思考提出了一種想法,人為什么到商店去,是因為有購物的需要,需要什么,買什么,這才是理性的消費者,那這節課我們為什么要帶孩子到商店買東西呢?是因為我們要教孩子認人民幣,要孩子學習使用人民幣的方法。如果情景使用不得當,難免讓孩子產生“假”的感覺,失去學習的興趣,但這節課又不能沒有了情景,情景可以讓孩子產生購買的欲望,孩子強烈的購買欲望是本節課學習的動力。

  經過兩節課的教學嘗試,我們豐富了本節課的情境,把本課的背景情境定為“愛心活動”,取名叫“愛心義買”,教學時我先出示了一些貧困地區孩子在艱苦條件下認真學習的圖片,讓孩子的心靈受到了震動,然后提出今天的學習任務,通過今天的學習,購買一件你最喜歡的文具,并自愿把它捐獻給需要幫助的同學們。同學們一呼百應,情緒高昂,場面是比較感人的。這樣一來,孩子的購物活動有了明確的目標,一節課被一條情感主線從前到后貫穿起來,孩子在學習人民幣知識的同時,還受到了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這樣的一種形式,孩子不僅沒有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反增添了一份責任感,可以說提高了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通過實際操作發現,這種形式最大的弱點就是需要占用比較多的時間來進行組織,容易讓德育目標的實施沖淡了知識目標,有可能導致一節課的任務無法在40分鐘內完成,而且不同的老師駕馭的能力又不同,差別就更大了,把握不好度的話,這樣的情境形式反到成了負擔,起不到教育的功效還拖了課堂教學的后腿。如果過于簡化了這種組織過程,又會產生一種“作秀”“走形式”的感覺,還不如不用呢!我想這種矛盾的解決對我們教師確實提出了挑戰,也應該成為今后我們探討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思想教育的一個好題材。

  2、孩子有什么樣的.知識基礎?

  這個問題本來是被我最忽視的一個問題,因為本課的知識和別的課不一樣,聯系生活實際的東西比較多,一開始我想,孩子特別是城市孩子這方面的經歷和體驗應該是比較多的嘛,存在的差距我也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兩次教學實踐后我大吃一驚,孩子對人民幣的認知水平差距巨大,有的孩子不僅會認幣,而且知道簡單的換算,多數孩子所認的幣種不全,還有部分孩子僅僅只了解一種到兩種人民幣,進率和簡單的使用根本不知道。

  對孩子的水平沒有充分的估計,也是導致前兩次教學嘗試中認幣環節的失敗的原因。在改進時我調整了認幣部分的教學策略,加強了孩子的拿、認、說的訓練,并在孩子說出他們所知道的人民幣后,把人民幣散亂擺在屏幕上,讓他們想一想怎樣擺看起來就不亂了,滲透分類的思想,這個環節開始我沒有把握,嘗試后發現,分類對于孩子來說難度并不大,因為比較直觀能看的到,所以孩子的分類方法比較豐富,我重點引導了兩種,一是按單位分,分成元、角、分三種;二是按材質分,分成硬幣和紙幣。有了分類的經歷就鞏固了孩子對人民幣的認知水平,為下面使用人民幣打下了基礎。

  3、采用什么樣的合作形式?

  這是我這次教學嘗試中體會較深的地方,最先采用的四人一小組的方式,每組安排了一個組長負責,但低年級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小組活動不是搞不起來,就是鬧哄哄、亂糟糟的,出現了能力較強的孩子包辦代替,能力差的孩子不知所措的問題,活動看起來熱熱鬧鬧,其它并沒有落到實處,走了形式,從購物活動一開始,老師基本已經失去了對課堂的引導和調控能力。后來我們分析問題是不是出在小組長身上,或是課桌椅擺放的形式影響了孩子的合作,基于分析的結果我們改進了合作方式,改四人一小組為六人一小組,精選了能力強的同學擔任組長,并把學生的課桌椅重新進行了擺放,讓六人小組采取圍坐的形式。這一下減少了小組的數量,每個小組的組長都是比較能干的孩子,紀律一下好了許多,課堂環節好象有條不紊了。當我正暗自慶幸時,一個問題又出現了,我們發現小組合作中的弱者更弱了,參與的機會更少了,不參與的人數更多了,在購物活動中能干的孩子能買到兩件甚至三件文具,能力差,膽子小的孩子一件都沒買到,在認幣環節中體現更明顯了,讓孩子們交流他們所認識的人民幣時,有一定基礎的孩子能滔滔不絕,沒基礎的孩子不僅一言不發,而且不停的擺弄手中的紙幣?磥硎恰澳芨伞钡男〗M長“震”住了他們。參與交流合作的群體大了勢必導致群體中的弱者失去鍛煉的機會,考慮到對象是一年級的孩子,我放棄了這些合作形式,在認幣階段采用同位合作交流的形式來完成,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鍛煉機會,在購物活動中安排了四個購物柜臺,每個柜臺聘請了兩名愛心售貨員,這樣讓孩子在購物環節中可以輕松自由的在4個柜臺中自由選購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增強了趣味性和真實性,同時滲透公德教育,并在活動中充分指導孩子購物的技巧,找錢的竅門,對于那么確實有困難的同學,老師真正有機會去引導他和鼓勵他們了,這樣嘗試后活動的實效性明顯增強了。同時我們也總結出一條經驗,合作要注意面向全體,人人參與,幫扶要面向個體,要有針對性,體現不同的人在學習中的不同體驗和收獲。

  4、如何進行知識的鞏固和內化

  課上活動了,孩子更多參與了,那么動筆練的機會和時間就變少了,本課我在每個教學環節都安排了與之相適應的練習,力求形式多樣一些,多為主題服務一些。趣味是吸引孩子學習的動力,本課的教學活動“愛心商店”的營業活動結束后就進入了反饋階段,這個階段就是對本節課知識的深化的鞏固。我采用了“記者采訪”的形式,讓孩子談一談自己是怎樣購物的,付了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學生都非常感興趣,也十分樂意回答,但實際教學中我這一塊我完成的不夠理想,交流的量太小了,大多數同學都沒有機會說,這也是下次教學中需要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經過反思,我提出了對本課的這幾點思考。當然這節課的問題還有很多,不能一一盡敘,我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努力改進。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6

  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看購物的掛圖。聯系學生生活,貼近生活,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習興趣。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他們主動活潑的學習。同時,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都有使用人民幣的地方,了解人民幣的作用,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課堂中我還滲透:保管好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1、課前我布置了一次家庭作業,讓他們回家和父母一起購物,在生活中體會自己付錢,并且寫一篇購物日記。來感受自己付錢的樂趣,表達自己對人民幣的了解,這也是對人民幣的認識,也能讓我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們對人民幣的不同理解。在看日記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孩子已經在家長的幫助下,知道了人民幣的單位以及他們之間的進率,讓我感慨萬分。

  2、由于大部分小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見過也接觸過人民幣,所以我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時,重點放在人民幣的換算上,這部分內容是比較難理解的,所以我創設了學生兌換人民幣的游戲。(人民幣的兌換就是不同的付錢方法,如拿1元,有些學生沒有1張1元時,可以想辦法用5角或2角的湊齊1元。同樣1角的付錢方法也是運用兌換人民幣的游戲)。從而使學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再以一些練習來鞏固加深對1元=10角,1角=10分。最后創設了購物活動,讓學生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購物,學會自己付錢。

  3、《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我注重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學生設計了看錢、認錢、換錢、擺錢、等活動,讓學生為主體人人參與、個個動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鼓勵學生自己尋求答案,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其中,學生在換幣的過程中,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元、角之間的十進關系和角之間的換算關系。

  4、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和孩子們共同總結出第五、第四和第三套人民幣的特點,以及怎樣初步的來區分他們的方法。并且滲透了盲點和一些辨別真偽的`方式,作為本節課的拓展。

  5、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整個活動中,讓學生暢所欲言,對于每個學生的回答,都給以熱情鼓勵或表揚,“你真棒!”“你們真了不起!”等充滿激情的話語,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興趣濃厚。

  6、在第一天教學中,倪星雨的家長把珍藏的第五套人民幣借給我們學習之用;第二天,莊可而的家長也把珍藏的第四套人民幣借給我們學習,這兩次幫助讓我感覺到了家長對老師的支持,更讓我感到了身上的擔子之重!

  最后,通過《認識人民幣》這節課的學習,使我收獲很大。首先,作為一位年輕教學經驗不多的老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讀懂教材,備教材、備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探索。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學。其次,教師的駕駛課堂能力,關注每一位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何引導。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7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本課教學內容為認識人民幣,重點為認識人民幣和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換算應用是本課的難點。本著目標,我針對重難點進行了以下設計:首先,教學認識人民幣時:

  1.由于一年級的孩子對人民幣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于是我設計提問“你們認識人民幣嗎”,學生都很自豪地表現自己,回答“認識!”,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不過,并不是每個孩子每張人民幣都認識,所以在開展“認一認”活動時,我提出:“對照你面前的人民幣,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說一說你認識哪些?還要說一說你是怎樣辨認的?”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覺的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饋,請學生“向大家介紹你認識的人民幣”,進而追問:“你們怎么知道每張人民幣是多少錢呢?”學生的思維由發散指向集中,指出認識人民幣的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3.滲透愛護人民幣的思想時,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說教,當學生介紹人民幣提到到國徽時,我立刻抓住機會提問:“看到國徽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想到了國家、我們國家的國旗、天安門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愛護人民幣”。

  4.針對這一重點,設計練習:想想做做1“連一連”、想想做做2“填一填”和取幣游戲。

  其中,“填一填”后引申問題:

  “它們是這兩張卡片的價錢,老師用1元錢能買到卡片嗎?”滲透7角、1元、1元3角的比較,是一個小延伸,也為以后的學習作鋪墊。另外,不少的人民幣教學中,都有認識人民幣后,教師報面值學生拿人民幣的強化訓練,而我將其設計為小猴摘桃游戲,要求學生“先說出是幾元、幾角或幾分,再找到人民幣舉起來”,不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口、手、腦并用,達到了較好的強化效果。第二,教學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時:1.我創設情境,提出:“買鋼筆1元錢,小明可以付錢?”當有學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時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帶著全班同學一起數一數,明確1元=10角。角和分的進率采用讓學生猜的.形式,學生受到元與角的啟發,不難猜出1角=10分。2.雖然使學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不難,但對其的應用是本課的難點,所以,對元、角、分進率的小結不可忽視。我指出:“也就是說,10個1分就是1角,10個1角就是1元,我們的錢就是這樣積少成多的,1分錢也不能浪費哦!”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元、角、分進率的理解,還滲透了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一舉兩得。 3.針對這一難點,我將教材中的“試一試”情境化,“小紅也想買這本1元的筆記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幾張5角就是1元?”“小剛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幾張2角才是1元?”學生在解決換錢的問題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元、角、分進率的理解與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第三,綜合練習力求扎實而不乏拓展,有層次而不乏應用性。1.想想做做3“怎樣拿出5角錢”,我增加了一個1元硬幣,學生想出第五種拿法:付1元錢,找回5角。既是針對前面難點的應用——“扎實”,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拓展”。2.想想做做4,我引用游戲中的小猴:“小猴亮亮開了一家文具店”讓學生同桌輪流當營業員,用1元整錢買賣。很多人民幣的教學中,常常直接以大組或全班為單位進行買賣,為了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我改為以同桌為單位,力求練得扎實。同時還要不乏拓展,于是,我將這一題的物品進行變更,為“橡皮2角、鉛筆5角、小刀9角、自動鉛筆7角、直尺3角”,設計了以下幾個層次性問題:a、他們都用1元錢買了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誰能用1元錢買2件物品?b、誰能用1元買到這里最多的物品?c、“給你1元”“找你1角”,“你猜我買了什么?”這節課的不足點就是學具準備不夠精當,認識人民幣時課堂比較混亂,學生認不完不甘心,耽誤時間。 查看更多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8

  第二次上課選用的是一(1)班的學生,一(1)班的學生相對比較活潑,在換錢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對人民幣換算方面掌握得還不錯,但是到了解決問題這一關時,涉及到找錢的題時,對于中下等程度的學生來說難度很大,教學效果不理想。

  反思,發現根源可能在以下幾方面:

  1、在家上網課期間,學習新課時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很多孩子20以內的退位減法學習得不太好,20-6計算結果出現錯誤。所以在找回多少錢時算錯。所以平常還得加強孩子們的口算能力。

  2、學具的缺乏:在平常的上課中,使用學具得特別少,實際操作比較少,效果當然不理想。

  3、家庭教育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學習差異大:教學中發現孩子們學習差異很大,平時在家家庭教育氛圍好點的學生自理能力比較強,可能接觸人民幣比較多,他們掌握起來又快又好,都能為那些掌握不好的孩子當老師,相反那些平時不大接觸錢的孩子學習起來特別費勁。

  4.對于解決問題的能力練習缺乏得很少,在遇到活動方案解決問題時,很多孩子根本不理解題意,所以不會應用題。

  所以我在接下里的復習中,讓孩子們把課本上最后一頁的模擬人民幣學具剪下來,讓孩子們多玩學具,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人民幣。同時,要加強解決問題的練習,引導孩子從題目中,知道哪些數學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么,還要培養孩子們養成檢驗的習慣。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9

  本課內容是浙江版《快樂生活》一年級上冊中的教學內容。由于上學期學生對于分辨數字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把這一部分內容安排到這學期。教材中安排了3個內容,分別是認識1角人民幣、認識5角人民幣和5個1角是5角的關系。這節課我設計的是認識1角和5角人民幣,課前學生們已經能熟練分辨數字,學習了“角”這個字,具備學習這節課的基礎知識。

  這節課我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1角和5角的人民幣,能正確辨別。

  2.知道人民幣的兩種形式,掌握辨別人民幣的方法。

  3.知道錢的用途,懂得要愛護人民幣。

  我設計了以下教學內容:

  1.讓學生了解我們國家錢的名稱—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用途。

  2.讓學生感受人民幣兩種形式—硬幣和紙幣,讓學生體驗。

  3.通過圖片和實物相結合的認識方法,認識1角和5角人民幣。

  4.體驗人民幣的用途,設計用5角錢買棒棒糖,讓學生對人民幣面值的大小

  有初步的概念。

  5.認識1角和5角的紙幣,教育學生要愛護人民幣。

  我淡化了教材中1角和5角紙幣的認識,省去了1角和5角硬幣背面圖案是認識。

  上完這節課,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1.要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認識硬幣和紙幣這個環節中,我初步的設想是讓學生看課件了解一下。劉老師提出要讓學生充分感知,課堂中我就讓學生自己摸一摸硬幣和紙幣,學生通過自己的感知能很快知道硬幣和紙幣的區別。在鞏固練習中,我讓學生體驗用5角錢買棒棒糖,F在學生能知道5角錢能買到棒棒糖,而1角錢不可以,更進一步知道了1角和5角的區別。經過學生自身體驗學習到的`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

  2.要注重方法的講解。這節課我強調辨認人民幣中數字和單位文字這一種認識的方法,充分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和辨別,A組的李啟能較好地掌握方法去認識5角的硬幣和紙幣,并能說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對于其他B組這個方法認識較困難的學生,我增加了形狀大小的對比和顏色的對比,希望學生能掌握其中的一種方法。

  3.訓練方法要循序漸進。在認識1角人民幣時,我考慮到1角錢的硬幣比較小,學生認識起來會比較困難,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先認識放大的圖片然后再過渡到認識實物。在認識5角時,我考慮到5角硬幣顏色特殊,學生認識起來應該沒有問題,所以在認識5角時就省去了一些環節,所以在最后鞏固練習時學生認識5角就沒有認識1角那么熟練。

  4.課堂上要加入實物投影儀。在課堂上用到的實物硬幣次數比較多,如果課堂上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對比,可能效果會好很多。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0

  《認識人民幣》是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引導小學生們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教學時我首先通過設置情境(觀察主題圖:買東西、買車票、存錢)導入“認識人民幣”課題,接著讓學生動手先自己認一認人民幣,再通過當小老師、我會拿等活動進行集體反饋。同時介紹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人民幣的一種分類方法:紙幣和硬幣。

  三次課下來,在這一環節,我都低估了學生的認識,花費了太多的時間。接著,多媒體出示一堆剛剛認過的雜亂無章的人民幣,讓學生思考,同桌討論,并動手分類。由于學具的限制,在我下去巡視時,發現不少學生分類錯誤,導致我直接把分對的學生作品拿上臺,打擊了不少學生的積極性,下次一定注意了。

  通過分類,再次讓學生強化了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接下來則是本節課的重點:知道1元=10角及人民幣的換算。這部分內容是比較難理解的,所以我創設了小男孩買一元錢的練習本卻不知道怎樣付錢,請小朋友幫忙的情境。讓同桌先討論好一種付錢方法,并擺一擺。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擺出了1張一元,2張5角,5張2角,10個1角……各種各樣的.付錢方法。但是由于給學生準備的學具包括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有點多,學生找到需要的錢也花了不少的時間。最后,我只剩下一點點的時間來通過練習鞏固加深對1元=10角的認識。

  總之,三次課下來,我發現自己最大的毛病是課堂各環節的時間把握不當,導致重點不突出,教學內容不完整。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1

  在教學環節上,我努力做到了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充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在教學方法上,我放手讓學生看錢、認錢、、換錢、擺錢、購物等活動,讓學生為主體人人參與、個個動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鼓勵學生自己尋求答案,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在突破1元=10角時,我選擇送紅包的方式問學生“你想要哪個紅包?”學生聽到送紅包,個個興趣盎然,將我本節課的.重點突破的同時,也將本節課的學習氣氛推向了至高點。

  在教學中,我增強了一名后進生自信心,礙于自己是后進,課堂上面想說,卻不知怎樣開口,我在耐心引導不見成效的情況下,讓他感受到了我對他的重視和希望,最后,他在全班同學面前用響亮的聲音證明了自己也是可以的。

  不足之處:在認錢環節中,由于我的疏忽,忽略了同桌認錢這一重要環節,使學生未能體驗到同桌互助的喜悅;指生利用展示臺進行認錢時,只請了兩名同學進行展示,未能給其他孩子們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說認錢方法過多,顯得哆嗦。

  改進方向:通過《認識人民幣》這節課的學習,使我收獲很大。首先,作為一位年輕教學經驗不多的老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讀懂教材,備教材、備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探索。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學。多點關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2

  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了解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程度,把人民幣這一概念的學習設計成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認識面值不同的人民幣的幣值。通過兌換人民幣,讓學生明白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最后開展主要用元、角為單位進行的各種購物練習。使學生在簡單的'活動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功能,學會簡單購物,并了解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整節課中把學知識和用知識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人人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本節課的最大特點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了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很強的活動。如:怎樣將不同面值的錢整齊地歸類;用1元1角錢買玩具,有多少種取錢方法;并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和諧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合作與交流,生生互動,輕松、愉快地認識并學會了如何使用人民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方法和實踐能力。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3

  《認識人民幣》是在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人民幣,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些認識,特別是對1元、1角較熟悉。因此我在教學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認識元、角、分這一環節中,注意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通過讓學生拿出1元、1角和1分的活動,幫助學生提升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充分了解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質地(紙幣、硬幣)、面值、版本(第四套和第五套)等信息。大部分小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或多或少的見過也接觸過人民幣。通過分類和觀察,也使學生能夠迅速、準確地辨認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任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在人民幣兌換這個環節上,我是通過讓他們利用自己的.學具換出老師所說的多少人民幣或是怎樣拿這些錢。但是,學生的學具又小又多,十分的雜亂,使得整個課堂的紀律有些難以控制。40幾位學生的差距也很大,有的早就換好,可有的學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幣。有些教學環節的設計還有待優化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4

  一、教學認識1元及1元以下人民幣

  1、一年級的孩子對人民幣已有一定生活經驗,于是設計提問你們認識人民幣嗎,學生都很自豪地回答認識!,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不過,并不是每個孩子、每張人民幣都認識,所以在開展認一認活動時,我提出2人一組仔細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你認識哪些?還要說一說你是怎樣辨認的?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覺的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饋,請學生上來向大家介紹你認識的人民幣,進而追問:你們怎么知道每張人民幣是多少錢呢?學生的思維由發散指向集中,指出認識人民幣的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3、滲透愛護人民幣的思想時,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說教,當學生介紹人民幣提到到國徽時提問:看到國徽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想到了國家、我們國家的國旗、天安門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愛護人民幣。

  二、教學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錢,小明付10角可以嗎?當有學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時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帶著全班同學一起數一數,明確1元=10角。

  2、雖然使學生知道1元=10角并不難,但對其的應用是本課的難點,針對這一難點,我將教材中的試一試情境化,小紅也想買這本1元的筆記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幾張5角就是1元?小剛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幾張2角才是1元?學生在解決換錢的問題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元、角、分進率的理解與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三、換幣游戲

  這是認識了進率之后很自然地引出的環節,也是買東西時經常會碰到的問題。這是這節課的難點,針對難點,我在學生知道了1元=10角后,創設故事情境,安排了1元錢的不同組成情況的練習。幾張5角就是1元?5張幾角才是1元?通過這個練習,為后面棒棒糖5角錢怎樣付打好一定的基礎。學生在解決換錢的問題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元、角、分進率的理解與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四、模擬購物活動

  既然認識了錢,就是為了要學會買東西,因而最后的環節我設計了解決實際問題:買東西。這一環節在教學中反而是學生得心應手的`一環節,也許是和實際的生活經驗相溝通而使得有了共鳴。如:學生根據提示猜本子的價格,看著物品的價格表,說說1元錢可以買什么?買1樣,什么情況?買2樣,又是怎樣?買3 樣,1元錢夠嗎?等通過深入挖掘這類問題,學生解決的很好,只有少數學生(缺乏買東西經驗或是一些后進生)稍微有些困難,不過在講解之后都能很好地完成。

  在示范怎樣進行買賣活動后,我便組織學生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買賣游戲,最后要求營業員匯報賣掉了哪幾樣物品?算一算應收多少錢?并數一數實際收取的錢,力求練得扎實。

  當然教學中還有許多處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完善。

  1、學生在認識人民幣時對其附加價值缺乏了解,對主輔幣之間的十進關系沒有上升到知識重點的高度。有購物經驗但在支付方式上欠靈活。

  2、學生有較強的觀察興趣,但是觀察角度不夠寬泛,深度欠缺,學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

  3、有一定小組合作意識,但是如何相互交流,互相整合意見學生存在困難,合作學習時傾聽意識模糊,小組合作學習效率有待提升。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5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是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進行合理、靈活地思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正確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關信息;能正確地解決購物時常見的問題??

  要完成上述這些目標,是要依賴于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對于“人民幣”,我覺得學生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對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所以在上本單元之前,以為會非常容易的`,還曾想著壓縮課時,但是開始之后,我才發現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樣,原本3個課時的課,我足足用了一個星期,又復習了2天,直到今天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這讓我思考了許久,怎么會這樣呢?《人民幣的認識》學生掌握起來難度很大,每次教學總感覺效果不理想,早就領教過它的“看似容易實則很難”,所以在課前我充分進行了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力求幫助孩子們輕松掌握本節課知識,覺得準備的比較充分了,但是上完課我還是感到不滿意。

  再次反思,發現根源可能在以下幾方面:

  1、教材與生活的脫節: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本以為那樣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看到人民幣。但由于我的

  疏忽,書上或練習題中的人民幣有些是舊版的,而學生現在用的幾乎是新版的人民幣,所以對于舊版的不是很了解,當然我也準備了有關5套人民幣的知識,可是只是匆匆認識,畢竟不是孩子們每天所見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舊版人民幣的圖時大多學生不認識,尤其是現在幾乎不用的2元錢。還有孩子們年齡小,平時接觸人民幣機會少,他們對于人民幣的認識可能只限于收幾百元壓歲錢,絕大部分還是家長保管,平時家長很少讓孩子自己去買物品,偶爾買的也多限于一兩元的小東西,接觸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幾乎很少接觸,所以他們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有難度,更不用說兌換人民幣和買賣物品的計算,他們掌握起來更困難。

  2、學具的缺乏使得學習成為紙上談兵:考慮種種因素,害怕讓學生帶人民幣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沒有讓孩子們帶學具,致使學習這部分知識成了紙上談兵,沒有實際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當然不理想。

  3、家庭教育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學習差異大:教學中發現孩子們學習差異很大,平時在家家庭教育氛圍好點的學生自理能力比較強,可能接觸人民幣比較多,他們掌握起來又快又好,都能為那些掌握不好的孩子當老師,相反那些平時不大接觸錢的孩子學習起來特別費勁。

  總之,以后的教學工作我要不斷總結每一堂課的教學經驗,認真進行教學反思,培養自身素質,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1-07

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反思05-01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1-17

《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反思07-14

《人民幣認識》教學反思07-11

《人民幣的認識》教學反思09-02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01-07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0-31

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反思11-02

《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反思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