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壓教學反思1
今天上午第四節課,是我本學期的公開課,也是我校本學期的第一節公開課,課題是:《探究電阻上的電流和兩端電壓的關系》。整體來說,這節課使我發現了學生身上的許多亮點,但是也出現了諸多的問題。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重點突出了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涵蓋了探究的七個要素,組織好學生的探究活動是本節課的關鍵。所以備課時本人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要求設計上課思維和過程:首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做出猜想和假設,幫助學生設計實驗,進行試驗,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論證,最后評估。思路很清晰、明了。課堂上,學生在前兩個環節表現的很不錯,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得頭頭是道,但我在放手給學生互相討論設計實驗時,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是不知所措,不知道從哪做起,大部分學生無法自己動手完成試驗探究。最后我只好和學生一起設計試驗,一起完成了試驗活動。對此,我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課堂教學的實效,學生是關鍵。
備學生是教師備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情分析很重要。在備課時,我也考慮到了本班學生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備課時有點高估學生的'實際水平,就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很多學生最基本的乘除運算都不會,更別說探究能力了,導致很多同學在課堂上無法完成實驗設計和操作。因此教師應該先演示,講實驗方法和步驟,再讓學生動手做,效果可能會好一點。
二、以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還給學生輕松自主的課堂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安排,這一節內容可以用一個課時完成。結合我們學校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我覺得應該把這一節內容分解為三個部分來進行,第一部分先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第二部分再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第三部分,最后總結出電流與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歐姆定律。最少要三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觀察能力,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以期完成教學目標。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理解和鞏固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教師應把物理實驗作為考查內容,堅決防止那種只重講授而輕視實驗、輕視探究教學。監于我們學校的辦學條件(試驗器材甚少)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及能力,探究教學是物理實驗教學的一大難題,在教學課時的安排和大部分學生沒有探究能力的情況下,我該如何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如何體現新課標新理念?希望各位同仁給我點寶貴意見和建議,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電壓教學反思2
在《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一節的教學中,我采取了探究的方式。通過這一節的教學,使我深受啟發。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常常采取講授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在我的思想深處一直認為 教師講的要比學生說的明白。但是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我真正體會到了學生經歷探究過程的重要性。
本節課主要研究了電流跟電壓的關系及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在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時,首先,我讓學生設計了電路圖,學生發言非常積極勇躍,爭先恐后地上黑板畫圖,學生畫出了如下的五種圖形,我沒有想到學生思維如此開闊。
接著,我和學生一起分析采用哪個圖更合適,學生各抒已見。有的同學認為,以上五個圖都可以,因為r兩端的電壓和通過r的電流都可以測出來。有的同學認為要研究電流跟電壓之間的關系,就必須能夠改變r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而第一、二兩個圖不能完成這一任務。有的同學認為,雖然第三、四兩個圖可以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但不一定能使r兩端的電壓成倍的變化,不利于研究電流跟電壓之間的關系。最后一致認為,第一、二兩個圖不能改變電壓和電流,就不能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第三、四兩個圖可以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但不一定能使r兩端的電壓成倍的變化,只有第五個圖能使改變r兩端的'電壓和通過r的電流,又可使r兩端的電壓成倍的變化。因此,選第五個圖為研究電流跟電壓之間的關系的電路圖。
由于有了以上的看法,在研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時,學生自然就會設計了。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不僅了解了自己的成功失敗之處,更親自體驗了設計探究的過程。
傳統式教法訓練出來的學生,知識牢固,基礎扎實,演繹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比較強。但傳統式教法有許多局限性:它雖然能為多數學生學習提供方便,但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好比走路,傳統的某些教法不僅給學生指出路,而且還要扶著學生走,抱著學生走,看起來學生雖然走過許多路,但并沒有學會自己走路,一旦老師放手,讓學生找路,就常常變得不知所措。實踐證明,我們的學生會考試,考分很高,但是在科研課題和實際問題面前,往往表現出信心和勇氣不足,獨立工作能力不強,這種狀態和創造性、開拓性是格格不入的。而現代教學法則恰恰在培養人的獨立工作能力上顯示出其優點,它放手讓學生自己走路,開始可能會跌跤,但跤跌得多了,學生自然使學會了走路。
總之,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改變舊的思想,培養新的意識,只有具有全新思想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思維的學生,轉變觀念,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電壓教學反思3
電流、電壓、電阻,是新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五至七章的內容。電流、電壓、電阻是電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個物理量,它們是學習電學其他物理概念的基礎,是掌握電學中的物理規律、認識電學中的物理現象所必不可少的知識。這幾章的主要內容有:電流的'概念和單位,電流表的使用,電壓的作用、大小和單位,電壓表的使用,電阻的概念、大小決定因素和變阻器。
目前的教學是處在九年級下學期第一輪總復習階段,對于這三章內容的復習關系到整個電學的復習,能夠清晰地掌握好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物理量為學生后續課程的復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過程符合復習課的特點:低起點、小坡度,遠著眼,考點多,容量大,結構完整。以考點為先導,講練結合,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過于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自己動手能力的培養,以教師黑板演示連接代替了學生的書寫;在考點練習之后沒有立即就出現針對性練習;習題講解之后也沒有進行必要的總結。因此在今后的復習中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課程改革為標準,加強素質教育,爭取在今年的畢業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電壓教學反思4
本節課是在多媒體下開展教學活動,有其利的一也有其弊的一面。本課重點即歐姆定律的內容不是老師強加到學生腦中,而是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況下學到知識,因此教師設計教學一定要符合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該講的還是要講,該放的一定要放。相信學生能行,能做好,有能力做好。只有轉變了思想認識,擺正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并通過“猜想,實驗,驗證”嚴密的科學探究方法,才能培養學生能力,真正發揮實效。
在強調“創新、實踐、探索”的課程主旋律下,師生應共同營造一種動態的、充滿生機的課堂。但上課時要解決好“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局面。一方面,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階段,必須開展非指導性教學,要“放”,但要善于從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實際學習的興趣需要出發,讓學生去主動探索,鼓勵學生質疑、發表自己獨特的.想法,切忌將預設的教學目標、自己的經驗、態度、價值觀強加給學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需要老師將學生、教學內容、課堂的際遇等諸多因素納入教學過程,進行課堂的適當調控,使課堂放而不亂,學習環境和諧。
電壓教學反思5
教材中本節課只是安排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而要想通過實驗得到歐姆定律得內容,還要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教材中沒有安排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可能是實驗時控制電壓一定不是好控制,同時由于時間的關系,課堂上可能根本探究不完,為了能夠為下一節歐姆定律服務,最好是做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得實驗。當時在設計的時候,我也害怕學生在連接電路的時候用時過多,實驗所用時間太長,而完不成任務。當時想要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可以有兩種方案,一是直接重新做實驗,但是用時更長;一是通過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得出的實驗數據,從中找到為實驗所用的數據。也想到如果實驗完不成,就只是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際。授課的`時候,看到學生實驗時時間很快就完成,就按照第二套方案,從數據中找到為我們所用的數據,鍛煉了學生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1、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時,教育學生物理上研究兩個量的關系得時候,記得要控制其它的量不變,始終強調控制變量法。實驗過程中效果還是很好。
2、本次實驗中電路圖的設計讓學生獨立完成,并且說出自己的實際理念,鍛煉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3、探究完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時候,讓學生根據實驗數據,做出I—U圖像,通過圖像更好的解釋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效果非常好,有助于學生理解正比這一關系。
4、引導學生從已有的實驗數據中找到新的數據,重新設計記錄表格,為進一步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服務,鍛煉了學生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5、本節課學生自己動手參與的多,很多實驗步驟都是學生討論完成的,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實驗設計水平。
6、學生對“控制變量法”知道,用過,但是并不是應用的非常好,真正能用控制變量法來得出實驗結論的畢竟是少數,這時候就要體現小組交流互幫互助的好處,學生的語言學生自己還是接受的,因此,能用學生自己得出結論、自己講述的,教師一定不要幫助,包辦代替。本節課就是這樣,通過學生的語言,教師講得少,學生做和講的多,但是學生卻能夠接受。
7、這堂課雖然內容很多,但是因為安排得當,學生的興致一直很高,課堂氣氛較活躍,感覺很輕松。
8、有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打破教材中的知識體系,自己設計一些有助于學生學習和培養能力的教學設計,對學生的幫助是很大的。
電壓教學反思6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學到了一種研究物理的方法————控制變量法,深刻地理會了方法的實質,在探究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依據問題設計電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深刻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創造了條件,為學生能力的發展搭建了舞臺。 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分析:喜愛這樣課堂的人更多,原因是:教師講的少,自己動手機會多;課堂比較輕松;具有挑戰性;但也有同學反映部分同學沒有積極性,玩了兩節課,什么也沒學到;同組的同學太霸道沒有別人動手的機會;這些跡象表明在探究課中如何調動全組同學的積極性?組內成員間如何協調?教師如何有效監控各個組的動向?怎樣在探究的過程中加強同學間的協作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是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也反映出在新的課堂模式下教師的駕馭課堂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電壓教學反思7
學生對上學期第五章《電流和電路》的電學知識遺忘得比較多,也就是對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另外,開學第一天難免有些進入不了狀態。
所以,綜上所述,本節課效果不是太好。我應該提前幾天把演示儀器準備好,或者是在上學期末先備課把實驗儀器準備好,而且得有備案,上課前應該事先再把實驗做一次,還要帶電吹風。應該準備一些多調動學生的小實驗,或是小活動。
我先是由閃電高壓放電現象開始引入,這點我覺得有點不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我是否可以給個“電壓”這個名詞,讓學生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接觸到“電壓”這個名詞,讓學生自己領導自己,進入《電壓》的.大門,不僅提高學生的主動性,還鍛煉學生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電壓教學反思8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進行探究的最直接動力。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或從社會關注的物理教材有關問題中選擇探究性學習內容,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引導發現問題,造成懸念,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那么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呢?可以通過某個生動的小故事、新奇的.實驗演示,或用教材中的“?”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學習《測量電壓》一課時,我考慮到學生對“電壓”這一物理概念有所了解,但對電壓的作用不夠明確,在學習新課之前,我有刺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疑問閱讀教材走進文本。通過閱讀教材,學生們了解了電壓的作用,接著出示電壓表和電流表讓學生進行區分,并分析討論他們使用時的異同點,最后讓學生動手操作鞏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過上述個方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簡化了課堂教學內容,降低了問題的難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加速了學生完成認知的掛、過程,達到了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電壓教學反思9
電壓的概念是歷來教學難點,它抽象,不能通過學生實踐直接去體驗。所以我通常是利用水流形成過程,類比電流的形成原因(對照原理圖):容器中裝水,一端高,一端低(圖中安裝小水泵抽水保持水壓),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水流形成原因,即水壓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承上啟下過度到: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從而突破了電壓這一教學難點。而關于電壓表正確使用這個教學重點,主要是把電壓表與電流表進行對比,在對比中引導學生悟出兩者的異同,從而掌握電壓表的使用規則。采用類比與對比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達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目的,能夠活躍氣氛,師生互動,學生積極參與,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電壓教學反思10
今天下午上了開學的第一節物理課《電壓》,課上得很輕松,學生情緒高漲,總體感覺課堂還是比較高效的。現將一些體會整理如下:
導學案讓我嘗到了甜頭:由于事先利用導學案安排了學生進行預習,諸如:電壓的單位、換算常見的電壓值等簡單性的問題,課堂上沒有再去一一贅述。省下了很多時間,突出了教學重點。學生聽課效率大大提高。
學習方法的點撥比著知識的講解更重要。如:(1)利用類比法學習電壓,同時講明電壓與電流、電源的關系,使電壓的概念迎刃而解;(2)利用對比法學習電壓表的使用,引導學生先回顧電流表的使用,然后小組討論找出使用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針對“為什么電壓表要并聯?”,通過實驗進行演示加深理解,效果明顯,學生感興趣;(3)電壓表測量對象的識別,是本節中的難點,教給學生利用“去源法”進行識別,像變戲法一樣,一個復雜的.問題頓時變得簡潔明了;()(4)有一些有電壓表的電路識別起來非常困難,又交給他們一招“拆表法”識別電路。學生那個興奮勁就甭提了。
不足之處:
1、導學案的設計上還有待完善,如:問題的設置還有點少;
2、怕完不成學習任務,課堂上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還是不夠充分;
3、讓學生畫圖耽誤了一些時間,這些圖要是事先打印出來發給學生就好了。
4、電路故障檢測題、有電壓表的實物連接還沒有來得及訓練。
電壓一節很關鍵,這個頭開不好,后邊就很難進行下去。決定下一節上習題課,進行強化訓練。苯酚教學反思倍的認識教學反思杯子的設計教學反思
電壓教學反思11
《電壓》是一節關于電壓及電壓表器材使用介紹課,取自于人教版出版社八年級下冊教材第一節。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
1.介紹電壓的相關知識:如,電壓的概念、單位以及一些相關電壓值。
2.介紹電壓表的使用規則和要求及其注意事項。讓學生學會用電壓表測電池串聯的電壓。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體驗,我覺得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的地方。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于:
1.充分利用導學案,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整個一節課,我是讓學生在“自學---小組交流與討論---班級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物理新知識的學習。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每一個學生以同樣的表現機會,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多給他們創造機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讓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都得到了提高。
2.新知與舊知識類比。
在學生找到電壓表的使用規則后,我采用類比教學法,讓學生回顧電流表的使用規則,來比較電壓表和電流表使用的異同之處,讓學生溫固而知新,比較輕松地了解和熟悉了電壓表的使用規則和要求及其注意事項。并且在作業設計中檢查學生對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掌握情況。
3.多次練習。一堂課中,通過課前導學作業、課堂導學作業、課后練習作業,多次強化訓練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我自己感覺還有美中不足之處。
1.實驗缺乏。由于我校正在改擴建中,學校沒有實驗室,實驗器材損壞嚴重,而沒能為每個實驗桌的同學準備分組器材。如果,課前能為每個學生實驗桌準備一個電流表、電壓表及電池三節和導線若干、開關,那么,比較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說明時,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異同之處,在用電壓表測電壓時,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學習效果會更明顯。
2.實驗時間不夠,實驗效果不夠理想。由于我校中小學同校,一節課時間為40分鐘,加上實驗導線的故障,致使教師演示和學生上臺操作時間,顯得倉促。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拓展,我感覺實驗設備及實驗條件對物理教學具有動畫和多媒體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既要注重各種單項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又要著重于整體的效應,使各種能力相互促進,只有這樣,教學過程才能煥發出應有的生命力。
電壓教學反思12
一、電流與電路是電學的入門,電流的概念比較抽象,講解時學要用形象的身邊的事例(如:水流)類比電流,這樣學生才能理解電流,掌握電流。
二、對簡單的電路連接及畫電路圖,采用先教方法再讓學生探索,然后教師糾錯的教學方法,能起以下幾方面作用:
1。能充分曝露學生學習上的問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2。不約束學生的思維,適合中學生好表現的年齡特點,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終身探索的興趣;
3。避免學生以為學生內容簡單而掉以輕心;
4。讓學生在探索并解決問題過程中,體味成功的快樂。
三、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電路元件,使學生充分體現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簡單電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助于學生活用所學知識,對培養學生的興趣及創造性思維很有幫助。
電壓教學反思13
本節課我在設計中的最大特點是:即使學生的基礎比較差,但是根據手中的練習提示,以及教師的引導,絕大多數學生也能夠完成本節課的目標,并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從整節課教學效果來看,同學們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思考、動手實驗、做練習、討論等,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美中不足的是,老舊的器材帶來一些問題:有部分學生連出了正確的'實物圖,但看不到應該看到的現象,因為實驗時電路接觸不良現象時有發生,實驗室中這一部分電學器材的質量問題較大,有待及時更換。還有一些基礎較差的同學,動手能力較差,難以獨立完成本實驗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心的幫助,很多時候教師照顧不到每一個學生,我們常常找那些基礎好的學生對中下生進行一對一的幫助,力求都能完成本節的教學內容。
及時準確了解中下生的學習情況也很重要,在交流或答問時,可以多一點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而且這些問題是他們能夠回答的,讓他們知道老師是欣賞他們的,這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讓師生關系變得更親近。
電壓教學反思14
對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七章第1節《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的教學反思:
這節課本應是學生分組探究實驗,在教學過程中有三種講授新課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先讓學生總讀課本,然后根據課本的要求,按照“五步--反思”教學方法和科學探究六個步驟去進行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邊巡視邊輔導,發現問題及時指出更正,學生分組實驗結束,教師再講授這節課有關內容及實驗過程請注意事項。
第二種方法是教師邊講授新課,學生跟著教師的講課思路同時進行分組實驗。比如教科書P75:設計實驗中,怎樣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和怎樣測量通過電阻的電流I?在講授過程中提問學生;學生回答分別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量。教師再次提問那電壓表、電流表應該怎樣連接?讓學生畫出電路圖,根據電路圖即刻動手接實物圖……(以下的實驗也是在教師的提示下去進行實驗)
第三種方法:教師先用多媒體課件,將這節課所應講授的內容全部講授結束,特別強調下一節物理課到實驗室做實驗一、實驗二時注意事項及應該怎樣動手進行實驗操作。
以上提及的三種教學方法,我都曾嘗試,不同的是第一種教學方法是在普通教室進行授課,第二、三種方法則是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采用第一種方法講授新課時,成績比較好的幾位同學收獲非常大、記憶猶新,但對于學習一般的同學則感到難,不和從哪里入手去做實驗。第二種方法學生動手時全部在教師的'指揮棒指導下進行動手實驗,大部分的實驗小組都能如期完成實驗,但學生在聽課過程感到壓力大,有手忙腳亂的感覺,實驗雖如期完成任務,但課后作業檢測效果不太理想,學生反映,在上課時只能顧及教師所提示怎樣做實驗的步驟,其他則沒有時間去思考、消化。第三種方法,教師先講授本節課有關內容,并強調了下一節物理實驗課應注意事項及如何進行實驗操作,學生上課時輕松,第二節課到實驗室做實驗時比較順利進行實驗,實驗過程感覺良好!
為此,同一節課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收效卻不同。課后反思:在當今課程改革理念下,結合物理科是以實驗為主的一門自然科學的特點,應該怎樣開設物理課堂教學及學生分組實驗呢?我認為采取以上的第三種方法較為適宜,通過實驗培訓學生模仿別人動手能力,為自己日后出到社會謀生會形成一種良好動手習慣,因有創造發明的學生畢竟太少了,絕大部分學生有模仿能力就可以立足社會賺錢了。
電壓教學反思15
上節教學了《測量電壓》這節新課,再加上一節講解課后,布置了一些相關作業,但學生普遍反映還是難,連班里最厲害的姚志遠都叫著電壓的作業題好錯,是不是我的課堂出了問題?初想一想,還真沒有找到原因。電壓是初中電學的基本概念,正確使用電壓表是學生必須要學會的基本實驗技能。本節知識也是今后學習歐姆定律、電阻的重要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因此這節課教學效能如何直接影響學生對電學知識的掌握。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我對自己的評價是中規中矩。
一、關于電壓概念的學習:
通過類比的方式得到電壓的概念,讓學生知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而電源的作用就是提供持續的電壓。結合實際,我還談了干電池的型號與電荷量的關系,使他們知道一號電池與七號電池只是容量和用途的區別,其兩端電壓是相同的,因此,當把一號電池用七號電池代替時,對小燈泡的作用是相同的,從而加深了他們對電壓的理解。通過了解人體安全電壓,關注安全用電問題,懂得珍愛生命。不僅關注了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促進了學生的人文教育,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都得到培養。在教學中讓學生形成了這樣的知識類比:
水壓——水流——對水輪機做功(通過水輪機做功時水流不減小)
電壓——電流——對小燈泡做功(通過小燈泡做功時電流不減小)
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類比推斷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對于他們掌握電壓知識還是大有好處的。
二、電壓表的認識教學處理
由于有了電流表的認識與學習體驗,學生們可以根據教材中提供的電壓表說明書打出其中與電流表不同的地方進行探討,這類知識的遷移對于電壓表的認識與使用教學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省時省力的。
學生能夠很容易找到他們量程不不是并能夠正確讀取電壓表的刻度;他們能夠同樣看到“正入負出”的要求及“快速試觸”選擇量程的'方法,教學中完全可以一帶而過;當看到“電壓表必須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時”,展開了討論:“為什么電壓表需要與被測電路并聯?其在電路中是否與電流表一樣相當于導線?如果與被電路串聯會出現什么后果?”為此,我在黑板上用實際電路讓他們看到了電壓表串聯后的結果,并進一步告訴他們:電壓表在電路中相當于開路,串聯后會造成電路相當于被開路,用電器中幾乎是沒有電流的。(問題1:為什么與用電器串聯后燈泡不發光,電壓表卻測量了電源電壓?)也就是說,電壓表也可以直接測量電源電壓而不會短路。對此,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得到了印證。類比觀察電流表的方法,觀察電壓表,并閱讀電壓表說明書。通過問題、閱讀、討論、和實驗,自己探究并發現電壓表的使用特點,不僅學到了物理知識,而且進一步認識和學習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通過合作探究,他們的合作意識進一步加強。
三、串并聯電壓特點的探究教學:
對于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的認識其實并不是真正的難點,課堂中我讓學生通過測實際測量并記錄數據,讓他們直接分析得出結論,孩子們都能很快的得到正確結論,即串聯分電壓而并聯等電壓。在這部分的處理上,由學生合作探究完成實驗,增加了學生動手的機會,由“靜”變為“動”,由觀察者變為操作者,由動腦變為手腦并用。在此基礎上我再提出多將實驗的問題:即為什么要進行多次實驗?如果實驗次數過少會在實驗數據中出現什么樣的問題或得出什么樣的錯誤結論?怎樣進行多次實驗,不同的方法(更換不同型號的燈泡方法與改變電源電壓)會有什么樣的數據變化?學生通過實驗的反思和實驗方法的調整,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而這里的難點卻出現在了課堂練習上:即電壓表測量的到底是哪部分電壓問題。(問題2:如何判斷電壓表與誰并聯,有沒有更簡潔的方法?)因為在作業題中往往是很難直接看出電壓表是與誰并聯的,有時還會出現由于開關的控制形成電壓表的測量對象改變問題,學生們頭痛不已。由于課堂容量的局限性,老師根本沒有多少時間進行比較全面的問題疏理,也形成了課堂中學生一聽就懂,課后一做就錯的現象,應該說這是課堂教學內容與課后練習相脫節造成的。所以說,對于電壓的課后練習的講解與分析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有利于讓學生對電壓的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
四、反思教學:
電壓的教學重點是實驗與探究,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建立起關于電壓的知識構成是本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教然后知不足”,本身感到很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也會有遺憾和感慨。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給學生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不夠,基本上把視野投放于教材之中,踏實于教材卻沒有能夠脫離教材,沒有把知識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沒有照顧到可能有不同想法的這一部分同學來進一步發表意見,師生共同探討,以讓問題進一步拓展和延伸,直接導致了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能夠聽懂,能夠記住結論,卻不能夠進行拓展,舉一反三,使學生的課后練習有了知識高度上的障礙。
通過教學反思的實踐,需要更新教學理念,改善了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了教學水平。讓自己的教學實現樸實、高效!
【電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電壓教學反思06-12
電壓教學反思02-13
電壓教學反思02-14
電壓教學反思12-26
《電壓》教學反思范文07-12
《測量電壓》教學反思07-04
測量電壓教學反思04-21
《測量電壓》的教學反思12-08
電壓教學反思3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