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模板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模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模板1
1、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看、想、問、做
低年級的統計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礎上,逐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因此,我緊密的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我利用舉行“六一”兒童節聯歡會,問要買什么水果?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樂于關注。有了這樣的情感,學生學起數學知識來,當然是事半功倍了。讓學生自己去調查,,如此以來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通過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親身體會調查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對統計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并懂得如何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了數學問題。
2、抓住時機,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張揚個性。
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性,鼓勵他們想自己所想,問自己所問的,說自己想說的,同時要引導學生會想、會問、會說。要學會肯定別人做得好的地方,幫助別人彌補不足之處。對別人做法不理解的不要指責,而是學會提問。形成一種老師、學生平等的在一起研究問題的氛圍。教師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學生個性化的思維方式與結果,還要抓好時機,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與長處,促進他們個性素質,整節課學生不是靜靜的聽教師教,而是熱鬧的“動”起來。這是我呼喚學生“積極參與”與“合作交流”的成功之處。同學們在我創設的民主、平等的氣氛下思維開始了,頭腦靈活了,參與意識增強了,合作交流的效果漸佳了。
3、評價形式多樣化,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節課我注意到了對學生的評價,實現了方式多樣化,既有語言上的激勵,也有體態語的觸摸。雖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樣評價方式我除了用以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也關注了學生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另外我還進行了一個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嘗試,我看到了學生在自我反思的矛盾斗爭中增添了一份勇氣,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模板2
在教學《數鉛筆》之前我了解到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前已初步會數100以內的數,但對于數的概念卻未必都清楚。這節課我沒有使用教具,用的都是教室里的素材,如有多少個同學,多少只手,多少個手指頭等。課堂氣氛非常熱烈,學生也很感興趣,也許是剛開學的.原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過完年后,好像也懂事了。看到這幫小家伙一個個精神飽滿端正地坐在教室配合著我上課,此時的我也被小朋友的精神面貌感染了。借著這一良好的狀態,我采用了多種教學形式組織學生進行了100以內的數數。
(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十個十個數等)
整個教學過程下來,大部分學生都能用不同數數的方法數出100內的數。此時,我感覺這節課的效果應該不錯,學生掌握得也應該差不多了。于是就進行練習鞏固,在練習過程中,我卻發現了學生并不像預期的那樣,出現了諸多的問題。
如“圈一圈,數一數”中一堆雜亂無序的圓點,數數一共有幾個?許多學生為了更快地數出結果,用五個五個數,三個三個數,十個十個數等方法數數,數著數著就亂了手腳,結果出現很多漏數或多數的錯誤答案。
(這種情況應該選擇邊圈邊數的方法)
再如一個整齊有序的隊列(10人一行),數數一共有多少人?學生為突顯自己的方法多而且獨特,用三個三個數,六個六個數等方法去數,結果不單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錯。
(這種情況應該選擇十個十個數或五個五個數)
學生雖然學會了數數,但在很多實際情況中,很多學生不知如何選擇哪一種數數方法去數數。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模板3
教學內容:練習三7——13題
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我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成功,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1.豐富了主題情境的內涵。
從教學實踐來看,“猴子爬樹摘桃”的`情景比教材“小貓觀金魚圖”更具開放性,學習素材更為豐富,使問題呈現具有了現實意義。13只猴子在一起玩,一些猴子爬上了樹,有些能夠看到,有些鉆入了樹叢看不見,現在地面上還剩下6只猴子。那么“樹上到底爬上了幾只猴子”呢?問題的呈現顯得比較自然,也是學生想知道的。于是例題13-6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2.準確把握了“算法多樣化”的要求。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倡算法多樣化”,其實包括“多樣化”和“優化”兩方面的內涵。“多樣化”是指“群體的多樣”,即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思維個性,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展示出來供大家探討;“優化”是指“個體的優化”,即在多種方法呈現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充分感知方法,在比較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思維特點和個性特征的方法。簡言之,“算法多樣化”并不是指方法越多越好。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模板4
在本課教學中,我本著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索算法的過程與理念,盡量給學生創造參與各種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主動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我覺得在本節課中做得比較滿意的是:
1、學生學習興趣盎然,不論是猜一猜,提問題,還是自己探求算法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數學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2、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并注意算法的優化。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機會,鼓勵和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為不同的'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有效途徑;但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低,在學生提出多種算法后,我再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推薦一種對大多數小朋友來說普遍適用、易于接受的方法,即:算法優化。
同時,在教學中也有自感有些地方不盡如意,需要改進。
1、要加強生與生之間的評價。整節課中多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贊賞,學生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做出評價時不那么積極。
2、小組間的合作差異性較大。在小組討論中,發現有一部分只當聽眾。
3、學習的書寫習慣方面,如:列豎式時應更規范,畫橫線應用尺子畫等。這是我今后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模板5
《數一數》教學反思雖說昨天是孩子們上課的第一天,但是因為學校授牌儀式,我的數學課都被沖掉了,于是,今天才開始上第一堂課《數一數》。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節非常簡單的課,大部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時候都已經會數數了,難不倒他們。的確,大部分孩子都沒什么問題,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會因為粗心而導致錯誤。
第一節課是5班的。由于剛開學,孩子們的課堂常規不是很熟悉,花了近5分鐘時間教了如何問好及一些課堂常規。上課時,想盡量拓展孩子的思維,在你還能找到數量是X的物品嗎?這一環節中耗費了不少時間,結果課堂作業本都沒有時間去完成。6班是第三節課。利用第二節空課,好好思考了一下,該如何緊湊利用這些時間,最后決定如下:
1、主題中的各種數量分別有多少,由學生自己找,找到什么就說什么,但要求一定要表述完整,比如:我發現有1面國旗。(這里又發現一個問題,孩子數倒是沒問題,但是量詞不會用,都亂用的,比如一個國旗、5個房子等都會說,雖然一一糾正了,但是還是擔心,因為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平時在家半土半洋的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普通話也就這么半土半洋,而且經常有方言的諧音。)
2、在數生活中的物品數量時,可以適時點撥。事實上,6班的孩子還是很會選擇的',而且自己延伸地也比較好。比如我請孩子們數一數自己小組有幾個女孩,有幾個男孩。當學生匯報完畢后,馬上有孩子(嚴郡涵)補充:老師,我還知道我們班有15個女生和15個男生。調皮蛋汪杭波馬上補充道:我們教室有張凳子。我還知道我們教室有張椅子。又有孩子說道。雖然這和數一數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他們用到了數學知識一一對應。課堂上完成相應的任務是我們的職責,但是我們決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教,應該為了拓展孩子的思維而教。
3、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課堂作業講解完。
實踐下來,目標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時間倉促,畫圖時沒有具體強調,好多小朋友畫的圈一個大,一個小,也沒有一一對應,甚至連自己多畫或少畫都不知道。再加上一些孩子跟不上速度(23個),也出現了本子交了,可是里面的作業都沒有完成的現象。6班的作業批改出來后,30人中居然有11人出現了差錯,還是有點意外。雖然都是小錯誤,但是他們還是錯了,其中也有我的原因留給學生做的時間不夠充分。這畢竟是孩子們的第一次作業,好多孩子不是不會做,而是不知道怎么去做。由于目前多媒體還沒有安裝好,雖然黑板上板演了,但是個別孩子始終是不明白題目的意思是什么。
5班的作業是在下午的數學課上做的,吸取了6班的教訓,5班我講得比較細,做上來效果也相對要好很多,那些圈都畫得比較整齊、勻稱。只是依然有8個小朋友出錯了。
教完3年級再來教一年級,雖然曾經有過經歷,但是一些細節還是會疏忽。作為一年級的老師,始終需要多一個心眼,無論什么時候。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01-05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01-06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01-14
數學下冊《變化的量》教學反思01-03
數學下冊《長度比較》教學反思01-05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統計》04-07
一年級下冊《數的順序》數學教學反思06-17
左右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07-13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范文07-14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