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精選2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
《分數乘分數》一課上完后,我無比的激動,因為我的嘗試得到了成功。
當然也有好多不足之處。這節課上下來,自己感到在以下三方面要加以反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即為什么分母相乘的積做分母,分子相乘的積做分子(實際上是數出來的)。的確,我對單位1的考慮略有欠缺,這一難點未能以重視,因此學生即使會計算了也不清楚為什么折紙就可以找到原因了。
其次教師的指令不夠清楚。教師在指導學生研究分數單位相乘時,試圖體現教學的層次(在學生做的前測中可以發現有五分之二的學生已經會算此內容了),想對層次好的學生放得開些,就把原來的設計由教師發出清晰的指令改為讓需要幫助的學生看提示,也不加指導。問題就出在這里:學生不來看你的提示,不按你的要求來折,效果大折扣。
第三,師生在課堂上的交流非常重要。我們看到一些好的課師生配合很和諧,而有些課上得很差是因為學生不來理你,這其實就是教師的功力深淺所在。好的老師會讓學生明白要干什么,說什么;也會知道學生在想什么,在說什么,會耐心地聽完學生的回答。而我往往不是誠心誠意地聽學生的說話,不知道應該怎樣使學生奇怪的回答與自己的軌道結合起來。比如:學生提出半個蘋果的一半可以列式為1自己就未加以肯定,這是非常遺憾的'。因為他的回答非常好,可以幫助理解單位1。可以追問:第一個 和第二個 意思是不是一樣的?多可惜。
又比如:學生已經說出 的算式,自己雖然也肯定了他,但為什么不肯把這個算式寫到黑板上呢?再追問一句:你們認為他是怎么想的?你能折出來嗎?不是很好嗎?錯失了良機。
最遺憾的是:有個學生上來演示,他是先計算再折紙的,而我卻沒有發現。教師應該有快速地提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是必須磨練的基本功。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2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同樣也是難點。我在教學中嘗試著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以直觀的方法讓學生在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直接發現結果,然后根據折出來的結果探索計算法則,放棄了教材中兩次折、畫的方法。剛上完課,表面上感覺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可是總感覺缺少點什么,教學過程有點脫節。
敢于沖擊教材。
改變了情景中的主人公,把教材中的粉墻改成了一位老師家的墻,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這樣更能激起學生質疑的興趣。
關注動態生成。
在課的開始,我激活了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的開始就面對“老師家粉刷墻壁”的信息,讓學生提出問題,產生疑問,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沖動。在學生形成的關于問題的多種原始想法中,我關注了動態的生成,抓住鮮活的生成資源,篩選出了關鍵的問題,使本節課的目標及教學重點成為學生的探討焦點,體現了教與學的主體地位。
敢于放手研討。
為了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以折紙涂色活動為主線,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時間和觀察交流,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問題。折紙是為了理解意義。當學生由1/2×2的意義推測出1/4×1/2的意義是表示求1/4的1/2是多少時,我知道學生并不理解為什么這樣說。正是通過折紙,學生理解了1/4的意義,1/2的意義,才能理解1/4×1/2的意義。因為學生只有理解了分數的意義,才能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3
今天,上課一開始,我便讓學生計算分數乘分數,學生大部分都能做上,并且,我特別提了兩個學困生做并說出計算過程,他們都能基本上說完整。
于是,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拿出紙和筆進行畫圖練習,我首先讓學生畫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兩份,涂色其中的一份,又把這一份平均分成五份,再涂色其中的三份,讓學生明白這三份用分數表示是3/5,并且是長方形一半的3/5,用乘法表示為1/2x3/5,再讓學生看陰影部分,使他們知道這三份占整個長方形紙的3/10,從而得出1/2x3/5=3/10;接著,又用同樣的方法得出3/4x3/5=9/20,這時再一次讓學生分析計算法則,學生顯得水到渠成,從課后的練習情況看,全班所有學生都能掌握分數乘分數了,只是在中午的家庭作業中,全班還有五個同學做錯的比較多,而看其錯誤原因,還是由于這部分學生約分不會或者不熟練造成的,這幾個同學錯的比較多的還是最后結果沒有化成最簡分數,全班其他錯的一題或兩三題的也基本上是沒有化成最簡分數的原因,因此,如何讓學生把分數化成最簡分數反倒成了分數乘法的`難題了。
縱觀這兩節課我所用的折紙與畫圖方法學習分數乘分數教學,我班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分數乘法了,所以,我覺得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還是利于學生思維訓練和能力發展的,并且學生有興趣學習,感興趣所以才能學的好,持之以恒,學生肯定能夠對數學感興趣并能學好數學的。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4
中學生普遍認為魯迅的作品語言艱澀,主題深奧,實在難以理解。而《故鄉》一文無論是從內容到形式,從人物塑造到環境描寫,從歷史意義到現實價值等,可講可學可探究的內容太多了,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讓學生在能接受理解的范圍內探究,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在對閏土這一人物形象分析時,我沒有分析采用了哪些描寫手法來寫人,而是分析其變化,在人物變化中,分析其語言,在語言描寫中,分析省略號這個標點的運用,省略號運用中只分析中年閏土見到我是說的最短的一句和最長的一句。這樣處理文本,就引導學生對緒的內容,艱澀難懂的語言輕松地理解和把握了。
總之教學本課,我本著一種潛入深處的原則,在分析文本時,簡單入手,在挖掘主題是,注重由淺入深,這樣,學生既輕松地學習了課文,有深刻地了解了本文的主題,何樂而不為!
但是,在聽完了同組丁老師的講課內容后,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樣的問題,在她的引導下,如此輕松,條理如此清晰,文本挖掘地如此的`深刻,這些將是我在日后的工作中應該探索和研究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將本著學習研究的態度,向同組的其他老師學習!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5
緊張的三天時間過去了,對于我來說,仿佛經歷了一個重大的抉擇,我是一個心里素質極差的人,有人說,我為什么還要不斷地把自己的博文寫下去,不是為了別人,不是為了做給人看,而是做給自己知道,讓自己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之處,能夠不時的檢視自己,審察自己,更能不斷地提醒自己,自己是一個永遠需要各方面營養填充的個體,也是一個需要不斷糾正自己的人。
在這節課中,有兩點沒能做做到的地方,一個是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引領孩子們看到把1/2公頃平均分成了4份,也就是把1公頃平均分成了8份,這樣學生在思維上就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過渡,孩子們不能在腦中形成清晰的認識,認識不到求1/2公頃的1/4是多少,求的是1/8公頃,分母代表把1公頃一共平均分成的份數,分子1代表取了其中多少份。面對孩子們的困惑,正是由于在指導上的缺失,才失孩子們不能更好的理解到這一點,要想讓孩子有大視角,我們必須先要有大視角。
第二,能讓孩子們更具體的感受到,分子乘分子的積代表什么,分母乘分母的積代表什么,只能說,我們無論想到了多少,如果只是一味地關注我們自身,都會影響到我們自己做的事,就如同墻角的花,當我們孤芳自賞時,天地變小了,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錯,只有在一種忘記自我的`狀態中,才能做的更好,也許這是一條永遠都要堅持的理念。
當然,此次活動,也讓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另一方面不足,沒能請同事深入到自己的課堂之中,只有別人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缺失的地方是哪些,也只有一針見血的指出,才會讓我們前進的步伐更穩鍵。
生活給予我們的挑戰也許更是一個個地機會,更是一次次促進自己的方式,在這樣的角度看來,壓力更能讓人進步,讓自己更適應不斷變的形式,讓自己更能成為一個掌控自己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6
《分數乘分數》的教學重點是鞏固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算理與法則。
在教學實踐中繼續采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幫助學生達成以上兩個教學目標。對于今天的“探究活動”沒有直接放手,這是因為學生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因此在整個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個層次:
一、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分數的意義,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二、以1/5x1/4為例,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后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后再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讓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三、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獨立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進一步達成以上目標,并為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積累認知。可以說整體教學的`效果還好。
通過今天的課,我對數形結合的思想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本單元教學中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縱觀教材,樹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也有不同的層次,數形結合能幫助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本學期的分數乘分數中是利用直觀的幾何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道理;接下來的分數乘法應用中,我們還將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的問題;使用的圖形越來越簡約體現了教材對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的一個過程。
數形結合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抽象變為直觀的過程,而是抽象變為直觀之后,在從直觀變為抽象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要將“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完整的讓學生經歷數與形之間的“互動”,才能使他們感知“數形結合”,才能使他們能在解決問題時自覺地應用“數形結合”的方法。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7
本節課的教學我繼續采用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對于課堂中的“探究活動”沒有直接放手,我認為學生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因此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三個層次:
(1)、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算式,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2)、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后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后再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使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3)、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獨立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進一步達成以上目標,并為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積累認知。這樣的教學的效果較為理想。這是因為在本節課中我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運用畫圖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扶到放讓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讓學生體驗深刻的原因吧。
1、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本單元教學中的滲透和其作用。
由于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本單元教學中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2、對學生探索過程的理解。
在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中,“探索”是一個關鍵詞——“結合具體的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這是由數學目標中“數學過程”“問題解決”兩個維度決定的;同時“探索”的過程也是達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活動,要根據不同的材料和背景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達到是活動有效的目的。由于學生剛剛認識“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并且用圖形表征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比較復雜,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就比較妥當了。具體的講就是:教師通過簡單的具體事例進行集體引導,這便是“扶一扶”。再通過具體的探索要求幫助學生嘗試著探索比較復雜的實例,這便是“放一放”。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8
本節課內容是《分數乘分數》,它是建立在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在于使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這也是本單元的難點。教學設計中主要是突出實際操作和圖形語言,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直觀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
首先在情境中,先讓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然后通過直觀演示,依次折出長方形紙條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并讓學生用乘法算式來表示這個過程,初步感受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然后讓學生猜想,由于學生已有了分數乘整數的基礎,所以不難猜出結果,接著就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借助圖形語言,體會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感受分數乘分數為什么是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方法,學生在折紙的過程中,再借助教材中“討論”的問題,鼓勵學生討論算式與圖形之間的關系,通過類似幾道題的“折一折、想一想、算一算”,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小結分數乘分數的方法。在計算法則的發現上,因為在前面花費了許多的筆墨,到法則的形成時,就讓學生根據黑板上的五個算式讓學生觀察“積的分子、分母與兩個因數的分子、分母有什么關系?”得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由于本節課只是初步讓學生通過折紙活動感受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整節課大量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生“折一折、涂一涂”的直觀感受上,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于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整個教學的流程是非常清晰的,由復習到新授再到練習老師都對教材進行了很好的研究,并且非常熟練自己的教學程序。
反思本課的教學,在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時,有點重結論輕過程之嫌。如果加上讓學生自己舉例驗證的環節,可能更體現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另外,平時教學中,發現學生如果在原來的題目上直接約分,學生往往錯誤率相對高一點,于是一律要求重新抄題再約分,因此在練習中要求先約分再計算時,學生基本都是先抄好題目,然后在計算過程中進行約分的,其實這一個環節可以放在第二課時中進行,放在這里讓學生倒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9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通過學習教材理論的材料,我認識到,數學課程標準的核心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即要關注學生的未來生活,又要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中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主動探究、主動合作。
2、教學安排要建立在學生的實際水平上。
在這次講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估計的過高,造成教學過程進行的不是很順利。說明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完整解題過程的訓練的不夠,很多知識點滲透的不到位。
3、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
學生在一種放松的狀態下更有住于思考,更容易發言。這節課中由于我的引導過多,使得學生一直在按照我的思路思考,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思考空間,造成課堂氣憤很沉悶。課堂效果不是很好。
4、注重對學生習慣的`培養。
5、要有充分的課堂準備。
6、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間。
在講到這節課的關鍵部分也就是三道應用題的比較,讓學生找出聯系和區別時應該給學生充分自主深究和合作交流的時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一下可能會比自已干想效果會更好,同時交流也能互相促進。
最后,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弛聘聯想,暢所欲言,達到相互啟發,集思廣益,獲得更多的創造性見解之目的。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0
今天,上課一開始,我便讓學生計算分數乘分數,學生大部分都能做上,并且,我特別提了兩個學困生做并說出計算過程,他們都能基本上說完整。
于是,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拿出紙和筆進行畫圖練習,我首先讓學生畫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兩份,涂色其中的一份,又把這一份平均分成五份,再涂色其中的三份,讓學生明白這三份用分數表示是3/5,并且是長方形一半的3/5,用乘法表示為1/2x3/5,再讓學生看陰影部分,使他們知道這三份占整個長方形紙的3/10,從而得出1/2x3/5=3/10;接著,又用同樣的方法得出3/4x3/5=9/20,這時再一次讓學生分析計算法則,學生顯得水到渠成,從課后的練習情況看,全班所有學生都能掌握分數乘分數了,只是在中午的家庭作業中,全班還有五個同學做錯的比較多,而看其錯誤原因,還是由于這部分學生約分不會或者不熟練造成的,這幾個同學錯的比較多的還是最后結果沒有化成最簡分數,全班其他錯的'一題或兩三題的也基本上是沒有化成最簡分數的原因,因此,如何讓學生把分數化成最簡分數反倒成了分數乘法的難題了。
縱觀這兩節課我所用的折紙與畫圖方法學習分數乘分數教學,我班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分數乘法了,所以,我覺得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還是利于學生思維訓練和能力發展的,并且學生有興趣學習,感興趣所以才能學的好,持之以恒,學生肯定能夠對數學感興趣并能學好數學的。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1
本節課《分數乘分數》是人教版六年級數學第二單元的內容,重點是鞏固和進化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
在教學實踐中我繼續采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幫助學生達成以上的兩個數學目標。對于課堂中的“探究活動”沒有直接放手,這是因為學生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因此在整個得教學過程分為三個層次:
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算式,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以3/4×1/4為例,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后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后在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是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獨立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進一步達成以上目標,并為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積累認知。整體教學的效果很好。
由于學生有比較堅實的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所以對于探索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探索完全可以讓學生獨立進行。而在分數乘分數計算過程的探索中,由于學生剛剛認識“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并且用圖形表征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比較復雜,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就比較好。
學生在計算分數乘分數時能根據計算法則進行計算,但對于計算過程的約分,部分學生的約分意識不強,如3的倍數,7的倍數,甚至更大質數的倍數,學生不知道約分,使結果不是最簡,還要加強訓練。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2
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是分數乘整數意義的擴展,記住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不困難,但讓學生理解算理難度就比較大了。所以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中我主要是突出了實際操作和圖形語言,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直觀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并能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
首先在復習中,我先讓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然后通過直觀演示,依次折出長方形紙條的1/2,再取1/2的1/4和3/4,并讓學生用乘法算式來表示這個過程,初步感受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并用語言概括,初步滲透了無限的思想;然后讓學生猜想1/2×1/4=?由于學生已有了分數乘整數的基礎,所以不難猜出:1/2×1/4=1/8,接著就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借助圖形語言,體會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感受分數乘分數為什么是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方法,學生在折紙的過程中,體驗到結果都相同,再借助教材中“討論”的問題,鼓勵學生討論算式與圖形之間的關系,通過類似幾道題的“折一折、想一想、算一算”,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小結分數乘分數的方法。
教學中充分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推理等活動,通過例題的直觀操作,通過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理解了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初步掌握了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主動進行分析、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初步的演繹推理和合情。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3
分數乘法計算對于學生而言是新的內容,它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小數的計算方法有很大區別,記住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不困難,但讓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數乘分數的算理,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標準》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學中要改變以往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改變以記憶法則,機械訓練為主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學習這節課前,我先讓學生自學,讓他們試著去解決課本上的幾個問題:
課上讓學生交流探索的結果。我發現大部分學生能在前一問的基礎上可以類推出分數乘分數的方法。
有的學生采用了折紙的方法,一步步的給大家講解,效果也不錯。
學生講解的頭頭是道,說實話,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千萬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該放手時一定要放手讓學生去做,很多時候他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整節課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安排學生的探究、討論活動,讓學生在討論研究中提出猜想,最后在舉例中檢驗猜想后達成共識,得到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理解算理,由于學生的探究花了大量時間,最后只是對法則進行了總結,從時間的分配上來說,后面的鞏固練習時間很少,學生對分數乘分數到底掌握到什么情況心中沒數。這讓我想到,我們在課堂上無論事先設計的多么完善,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跟著學生的思路走,而不能死套教案,一定要靈活處理。
遺憾的地方:能講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孩子是聽會的,個別學生對算理仍然不能很好的理解,對后續學習會有一定影響,對這部分學生要多幫助、多鼓勵,樹立他們的信心!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4
反思本節課,無論是教學目標的定位,還是教學過程的組織,都反映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為此,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真正主動地、投入地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就應該設法讓其在一開始就產生探究的內在需要,這是非常關鍵的。因此,這就需要老師既兼顧知識本身的特點,又兼顧學生的認知和學生已有的水平,尋找合適的切入口,讓學生感受到眼前問題的挑戰性和可探索性,從而產生"我也來研究研究這個問題"的興趣。這節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經歷折紙操作——合作交流——尋找計算方法這一過程,使學生發現并掌握分數單位乘分數單位的計算方法。由于在這個過程中討論的素材都來源于學生,他們討論自己的學習材料,熱情特別高漲,興趣特別濃厚,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出"我的發現",而對自己尋找出的法則印象特別深,同時又產生了繼續探索、驗證兩個一般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的欲望。
二、關注結論,更關注過程傳統教學是教師利用復合投影片等手段,讓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再利用其計算法則進行大量練習,以實現"熟能生巧"。"新課程標準"指出: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一新的理念說明:數學教學活動將是學生經歷的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是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因此,教學本課時力圖讓學生親自經歷學習過程,即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究算法-舉例驗證——交流評價——法則整理等一系列活動中經歷"分數乘分數"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這里實現了讓學生自己去做、去悟、去經歷、去體驗、去創造,同時也考慮了學生解題策略的自主選擇,顧及了合作意識的培養,我深信這比單純掌握計算方法再熟練生巧更有意義。
三、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滲透新課程標準指出:"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經過不斷思考獲得規律的過程中,著眼點不能知識規律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種"發現"的`體驗。在這種體驗中感受數學的思維方法,體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本課從教學的整體設計上是由"特殊"去引發學生的猜想,再來舉例驗證,然后歸納概括,力圖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歸納思想。首先讓學生通過活動概括得出"分數乘分數"只要"分子不變,分母相乘"或"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即可的計算方法,再由學生自己用折紙、化小數、分數的意義等方法來驗證這種計算方法,發現了"分數乘分數,分子不變,分母相乘"特殊性,以及"分數乘分數,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普遍性。這其間滲透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四、困惑之處如何關注全體?本課第一階段研究"幾分之幾乘幾分之幾"時,由于學生是在自己操作的基礎上去發現規律的,所以全體學生興趣高漲,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探究的過程。而到第二階段去驗證交
流"幾分之幾乘幾分之幾"中,除了用折紙法驗證交流外,其余的環節幾乎都被幾名"優等生""占領",雖然教師多次這樣引導:"誰能聽懂他的意思?你能再解釋一下嗎?","用他的方法去試試看。"但部分學生還是不能參與其中,成了"伴學者"。所以,如何面對學生的差異,促使學生人人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是課堂教學中值得探索的一個課題。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5
一、引導自主探索,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
1、導入新課時,引導學生涂色表示3個米,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求3個米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以用乘法計算,再借助所列的加法算式初步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并為引導學生探索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進行了知識結構上的.鋪墊。
2、通過交流與討論,引導學生主動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歸納和類推,進一步發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體驗探索學習的樂趣。
二、加強過程體驗,體會過程約分比結果約分更簡便。
在解決例1的第(2)題時,我在處理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時設計了88×8/11=?的練習,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計算,加強過程體驗,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后,體會到過程約分比結果約分更簡便且不易錯,形成一種內在需求,優化算法。
存在不足:
本課算理強調還不夠,特別是練一練第1題,在學生獨立完成后,我在組織交流時不夠充分,只交流了學生的計算方法和結果,忽視了學生是如何涂出4個3/16的,后來我發現學生涂得方法很多,其實通過學生涂色寫算式,可以溝通分數乘法和分數加法間的聯系,進一步體會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體會“求幾個幾分之幾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的算理,我沒有很好地把握教材這一練習設計的意圖,沒有敏銳地把握教學資源,很好地鞏固算理。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6
在教學實踐中繼續采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幫助學生達成以上兩個教學目標,通過前面幾節課和今天的練習課讓學生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比較夠深刻。因此,我認為在整個的教學中可分為三個層次:
一、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分數的意義,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二、以1/5×1/4為例,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后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后再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讓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三、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獨立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進一步達成以上目標,并為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積累認知。可以說整體教學的效果還好。
縱觀教材,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也有不同的層次,數形結合能幫助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本學期的分數乘分數中是利用直觀的幾何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道理;我們還將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的問題;使用的圖形越來越簡約體現了教材對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的一個過程。
數形結合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抽象變為直觀的過程,而是抽象變為直觀之后,在從直觀變為抽象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要將“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完整的讓學生經歷數與形之間的“互動”,才能使他們感知“數形結合”,才能使他們能在解決問題時自覺地應用“數形結合”的方法。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7
一、由于學具材料的選擇失誤,導致了教學難點不能更好地理解。
由于一個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教材中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教學實踐中,我也始終本著“讓學生在親身活動中感受數學”這一教學理念,為學生準備了長方形紙,照著書本,按步就班的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操作活動,力求把抽象的、較復雜的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用“折紙”這一直觀動作進行反映。但課堂上學生“折”的表現讓我大失所望,40學生當中,只有幾名好學生能利用手中的長方形紙表示出“1/4的1/2,1/4的2/3”,其他學生好像鉆到云霧里去了。為什么呢?我當時只是憤慨:還是學生的水平不行!我反絲思自己的教學,再次備課再次教學。從1/4米長上做文章,給學生提供的是1米長的條形紙,讓學生很容易地從“長度”上考慮問題,迅速折出了1米的1/4的1/2,而我只是照本宣科,給學生提供了“長方形”紙,使部分學生的直觀感覺受到了“面”的干擾,于是便出現了很多學生的“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在課前也能潛心研究教材,就不會出現選擇上的失誤,更不會導致課堂教學中的“無奈”了。
二、準備的不充分,致使教學環節的遺忘,影響了課堂的整體效果。
在前一次課中我遺忘了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這一環節。在今天的教學安排上,首先采用“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分數的意義,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這一部分的設計為后面計算方法的探究積累了認知,可以說整體教學的效果極好。 而我在教學中由于自己的'不重視,造成了學生對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缺乏清楚的認識,從而導致在“動手操作,探究算理”這一環節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也沒能將教學任務落到實處的慘狀,確實慚愧。
三、困惑之處:讓學生充分體驗還是落實基礎知識?
無論是前一次的課,還是今天的教學,有一個共同點是:初步讓學生通過折紙活動感受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因此,我們整節課大量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生“折一折、涂一涂”的直觀感受上,最后整節課沒有進行法則的應用練習,只是對本課匆匆進行了總結。從時間的分配上來說,后面的鞏固與練習時間幾乎沒有,學生對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到底做的怎樣我們并不了解,按常規本節課并沒有完成教學計劃,這一現象不禁使我想到:現在的課堂評價更注重的是怎樣讓孩子們參與學習的過程,如何讓孩子們在探索中學習,對于知識點是否落實,怎樣去落實好像被冷落了許多。如果我們讓學生停下探究的腳步參與練習,這恐怕不太合適;如果我們讓學生不停地去探究,而不管知識落實情況,可能也不夠恰當。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8
高年級的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應該是有解題能力這個內容的,分數乘法這個單元從知識點的序列上來說,不是很復雜,但是對于一些思想方法來說就顯得比較豐富,同樣的一個例題,每個人的觀點是不一樣的,我們在備課的時候總是想吸取百家之長,結果往往會將這節課上成四不像,究其原因就是少了自己的想法。
在現實教學中我們的思維往往被一種標桿式的人物或者課堂所干擾,無論是知識點還是其他,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模仿、模仿、再模仿,也許只有不斷的模仿才能保證不把知識點教錯,幾屆畢業班下來,我更加有一種誠惶誠恐的感覺,并在想,怎樣做我們才能將這個點更好的教給學生?
帶著這樣的疑惑,開始了今天的教學:這是分數乘分數的內容,核心知識點很單一:分數和分數相乘,用分子的積作分子、分母的積作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從認知角度來說,這句話可以訓練計算法則,也可以訓練對圖式的理解,還可以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
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如下:
首先,對例題4進行講解,主要是理解1/2的單位1是整個長方形,1/4的單位1是半個長方形,再從直觀上看到這樣一來1/2的`1/4是1/8,整個1/8的單位1是整個長方形,從圖式開始去感知:1/2的1/4是單位1的1/8,寫出相對應的乘法算式,下面的一個圖完全屬于照葫蘆畫瓢,訓練一句話:1/2的3/4是單位1的3/8,當然為加深對不同單位1的理解,我要求學生們在作業本上先畫圖,之后再講解。
例題5的功能我的理解是:鞏固對單位1的理解,因為在涂色的時候,學生老會將空白部分也圖上陰影,這樣錯誤的根源是對單位1的理解不到位,對于2/3x1/5這個計算,圖中給出的圖是2/3,講清楚:平均分成三行取了其中的兩行,進而去理解5列,是將2/3平均分成5份,需要取其中的一份,應該涂色的部分是一列,但是這里的一列是建立在2/3基礎之上的,所以應該涂2格,如果涂3格則是以整個長方形為單位1。
在此基礎之上總結計算法則,同時對試一試進行訓練,突出三句話:
1、用分子的積作分子。
2、分母的積作分母。
3、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將這三句話將具體算式中的步驟進行一一比對,再由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統一到分數乘分數中來。
說到約分的問題,在練一練的右邊一個圖出現了圖和結果不相符合的問題,為此提了一個問題:這里的圖上表示的是6/20,算式的結果是3/10,那么圖上的6/20是怎么變成3/10的呢?我期待的回答是將2小格拼成1大格,這樣一來6小格變成3大格,20小格變成3大格,但是從上課的效果來說,這個環節卡住了,靜了將近有一分鐘。
課后在想:是不是有必要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怎么提更合適?因為是涉及數形結合的問題,所以對于學生來說確實比較頭疼,不知道怎么回答,最終我期待的結果其實不是很難,我在想:是不是在學習約分的時候,就沒有經歷過從數形結合角度去分析約分的意義。
我的認為學生的認知結構:理解分數的意義——畫出分數乘分數的意義——總結計算法則——法則應用以及整合——對約分圖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流程我的側重點不是計算法則,而是兩點:
1、單位1不斷變化;
2、約分的幾何意義。從作業的反饋情況看:學生們最成問題的是格式規范、約分這兩個問題,需要進行針對性訓練。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19
分數除以分數是在學習了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整數的基礎上開始的。學生會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商不變的規律等等已有知識進行轉換,再計算。因而教學本課時,我放手讓學生回憶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根據整數可以變成分母為1的'分數的特性,進行遷移并合理猜想:分數除以分數可以轉化成分數乘另一個分數的倒數。然后通過舉例驗證自己的猜想。接著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三種形式除法算式的共性,運算符號和除數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而計算結果沒變。得出:被除數除以除數等于被除數乘除數的倒數。
整節課由于組織學生得法,放手學生,他們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發言踴躍、討論熱烈,也激發了他們思維的靈敏性。但是教師在教學中沒能放開自己,語言表達能力、評價能力、課堂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尤其在思想上要解放。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 20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努力結合現實的問題情境,將計算學習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分數乘法的意義。創設學生喜歡的實際情境,讓學生根據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學生很容易結合整數乘法的意義,列出乘法算式。這樣處理,既有利于學生主動地把整數乘法的意義推廣到分數中來,即分數和整數相乘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在教學分數和整數相乘的計算法則時,我指導學生從讀一讀,說一說,練一練,想一想,議一議五個方面入手,例如:教學3/10×5,首先讓學生明確,要求3/10×5,也就是求3/10+3/10?3/10+3/10+3/10是多少,并聯系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得出3+3+3+3+3/10,然后讓學生分析分子部分5個3連加就是35,并算出結果,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計算過程,特別是3/10×5與35/10之間的聯系,從而理解為什么“同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接著讓學生自己嘗試練一練7/10×5,然后進行集體交流,看一看能不能在相乘之前的那一步先約分,比一比在什么時候約分計算可以簡便一些,從而明白為了簡便,能約分的先約分。
總之,本節課我能盡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改變以記憶法則、機械訓練為主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參與到算理的探討、運算規律的歸納中來。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01-21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04-03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09-22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03-15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03-10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02-09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范文04-12
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范文09-22
關于分數乘分數教學反思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