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荷花》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文《荷花》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1
教學目的
1、學習通過人物對話、景物烘托、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寫法。
2、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爭中的生活,學習他們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
3、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水生女人等婦女形象的分析。
2、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教學設想:
本文是課內自讀課,要求學生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說的特點,從故事情節、環境描寫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所揭示的主題。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戰爭是一個讓人思考、讓人感悟的名詞,它演繹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見證了人性中的正義與邪惡。
列舉有關描寫戰爭場面的詞語(提問):血肉橫飛、血污淚痕、槍林彈雨、硝煙烈火、斷壁殘垣
《荷花淀》寫于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記敘的是抗日戰爭中發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場伏擊戰。但它沒有硝煙彌漫、血肉橫飛的場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戰爭場面。(閱讀過程中要注意。)
二、作家作品:
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臺》、《囑咐》,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等。
孫犁小說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說。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于水鄉泥土,帶著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淀派,與山藥蛋派(趙樹理風格)齊名。
三、 整體閱讀,理清情節:
學生快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理清小說情節,體會詩體小說的特點,然后快速概括文章所寫的三個片段內容:
注意: 隔行是小說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夫妻話別。(開端)
第二部分: 探夫遇敵。(發展)
第三部分: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尾聲)
本文是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安排情節的:月亮升起來──很晚──雞叫的時候──第二天──過了兩天──快到晌午──正午──這一年秋季──冬天
從小說三要素看,本文是虛化的人物,淡化的情節,特定的環境。
四、分析鑒賞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
這篇文章沒有驚險的戰斗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藝術感染力呢?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麗坦蕩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葉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象征著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這是一副純美的畫面,荷花荷葉是畫面的主體,人物只是融入畫面并融入荷花荷葉的精魂,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結晶。
1、第一部分第一層,描繪的是白洋淀夜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涼爽,蘆葦潔白,荷花飄香。
生活美: 勤勞的雙手,熟練的技藝,富饒的出產。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熱愛勞動,熱愛親人。
特別是兩個充滿想象的貼切的比喻,把勞動的場面詩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景物牽動著情思──天這么晚了,丈夫還沒回家。
通過分析,我們認為這段景物描寫有如下作用:
第一,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氣氛,水生嫂就在這樣的背景里生活、勞動,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溫順善良。
第二,情景相生,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著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們的眼里,家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這樣美好的家鄉豈能容忍外國強盜來侵犯?水生嫂正出于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對幸福生活的熱愛,才激起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比仇恨,毅然送夫參軍,毅然組織隊伍,參加戰斗。這種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廣闊而深邃。
第三,為情節的展開作了鋪墊。開頭部分對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寫,不僅為話別提供了時間、地點和和諧的氛圍,而且也為下文荷花淀伏擊戰的環境作了鋪墊。
2、第二部分第二層正午淀上風光的描寫:
幾個女人探望丈夫的歸途上,有點失望,有點傷心,這種遼闊而靜寂的環境烘托了這種情緒,但淀上萬里無云的開闊、明朗的風光,使她們受到感染,增強排遣憂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歡笑起來──以景寫人,情景相生。
3、婦女們急中生智,把船搖進荷花淀,又對淀上風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寫(第二部分第三層): 描寫日光下的水鄉風光。第61段。
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了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墻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淀的哨兵,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著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對照下文荷葉下認出她們丈夫的情景,更會驚嘆小說構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當。
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后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縱深而高遠。概括起來說,荷花淀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么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么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么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溫情,戰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五、分析鑒賞簡潔而傳神的對話
分角色朗讀夫妻話別一節,朗讀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達人物感情。并討論:這一節對話可分幾層?
明確:可分為追問真情、贊同丈夫參軍、應承丈夫的囑咐等三層。
請運用聯想和想象,結合上下文和語境,認真分析水生嫂的對話,說說這些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有什么作用?
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表現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她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怎么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溫柔、機敏和穩重的性格。
你總是很積極的。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于說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贊揚。
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經過水生的一番勸說,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里,而且能體諒家里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系,統一對丈夫和對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斗的精神。
小結:夫妻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后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發展成為抗日游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同時,話別也刻畫了水生熱愛祖國,處處以民族利益為重,事事爭先,也愛家庭、妻子、孩子,體貼理解妻子,鼓勵妻子進步這樣一個革命戰士的形象。
五、布置作業:
1、認真朗讀課文。
2、改編仿寫夫妻話別一節(品味人物對話,分析水生嫂的性格)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請朗讀改寫后的對話:
(很晚丈夫才回來)女人抬頭瞪著他說:死到哪里去了,這么晚才回來!沒你的飯了。說著,拍拍手站起來要往灶間走。
水生坐在臺階上說:吃過飯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著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漲,說話也有些氣喘。她說:有事快說。我知道,回來晚了一準沒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盡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說爹呢?
你還有爹呀?早睡了。
小華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給我痛快點。
水生小聲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兒,怔了一下,站起來,并不看水生的臉。不就是這么點事嘛,還又問爹問小華的,婆婆媽媽不直說。我給你弄點飯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過了。今天在縣里開會,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閃光: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兒子。你要是不積極,爹和我都不依你。
比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寫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異同。
異原文中的女人:溫順、體貼,對丈夫極為依戀,甚至有些纏綿,雖然她同時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氣、有準備承擔丈夫交給她的任何責任的。(水)
改寫后的女人變得潑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飾內心的不舍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2
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并且歸納出荷花的三種姿態,學生很快就總結出來了,一種是才開,一種是全開了,還有一種是花骨朵兒,接著,我讓學生看著板書,把荷花的三種姿態進行復述,學生因為有了剛才熟讀的基礎,現在又有板書的提醒,讓他們復述下來輕而易舉,這樣既體會到了荷花的三種姿態,而且學生在課堂上就積累了好詞佳句,課后背誦課文時就比較輕松了。最后,我讓學生進行想象,除了這三種姿態,還會有哪些姿態?
有的說昂首挺胸,像士兵,有的說低頭不語,像害羞的.小姑娘……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于寫其他的花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在課后布置作業時,我把學生分為三類,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己選擇其中的一種花,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如果有一點困難,可以采用大家剛才討論過的,如果還是不會寫,可以利用荷花這一課中的第三自然段。這樣的方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了。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3
本節課,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為指導,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積極性,注重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注重借助多媒體進行合理情境的創設,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從而學好語文。
一、盡可能體現新的課程標準。
1、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的過程應是學生認知逐步提高的過程。
在設計讀書環節時首先是讀通,其次是讀懂;再次是讀好;最后要求嘗試背誦。要求逐層提高,學生的學習逐步深入。
2、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新課程標準還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說荷花的姿態三種,教師就順勢引導,以便學生更自主地理解“一朵有一朵的姿態”。
再比如作業的設計:“如果你覺得有更合適的作業,也可以自主選擇完成另外的作業,還可以將你認為很有價值的作業推薦給老師或同學!”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
3、重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領會
新課程標準還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學生在閉目欣賞的同時,經歷了一次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在學生腦海中反映的再造想象的過程。學生憑借各自不同的積累,在不同層次水平上理解了這段文字,想象了這段文字所表現的內容,不僅體現了語文姓“語”這一要求,而且使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過程又成了鍛煉思維的過程,可謂一舉兩得!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先寫來到荷花池邊,再寫荷花的姿態,然后總寫荷花的美,最后寫作者的聯想,回到再現實。因此,我認為講本課時要抓住文章的特點,把荷花的美充分展示給學生,才會讓學生明白美景才能讓作者陶醉,以致于覺得自己是荷花了。
首先,我引導學生通過課文的閱讀來欣賞這種美,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插圖,讓學生圖文對照,通過觀察圖畫充分欣賞荷花的美,再品讀課文,指導學生抓住描寫荷花的重點段落,反復朗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關鍵詞句,展開想象,并體會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比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個“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么字?(長、露、鉆、探、伸、沖)。你覺得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做冒出來。讓我們一起,像白荷花一樣地冒出來!快冒!快冒!學生起立,擺出自己最喜歡的姿式。(使勁地、不停地、高高地、急切地、筆直地、爭先恐后地、精神抖擻地、痛痛快快地、生機勃勃地、興高采烈地、喜氣洋洋地)體會荷花心情把自己當成荷花,冒出來仿佛想干些什么,想說些什么?學生有的回答:荷葉挨挨擠擠的,我只能冒出來呢。有的回答,我想早點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看看美麗的天空。有的則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樣學生真正走進課文,了解課文,才會把自己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其次,從體味優美的語言中來感受荷花的美,來感悟對荷花的喜愛之情,同時滲透新課程理念“積累語言并運用語言”。我是讓學生先去熟讀課文是怎樣用有的有的有的來描寫荷花姿態的,分成了幾種,學生很快就歸納出有三種,一中是沒開的,一種是開了兩三片的,一種的全開的。接著我又讓學生想象下,荷花池中除了這三種姿態的荷花,還有沒有其他的荷花了?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么樣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有的說:有的.荷花低著頭,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荷花仰著頭,挺著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麗的身姿。有的說,有的荷花在風中翩翩起舞到這里為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讓學生學會了說荷花。接著我讓
學生想象下,讓你說說其他的花你會嗎?也說說其他花的三種姿態,好的學生馬上就能夠舉一反三,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不知道怎么說,這時候我告訴他們,也可以用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這樣一些思維不開闊的孩子也能夠試著說一說了。這樣引導學生運用語言,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最后,配樂朗讀,感情升華。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5
今天,我教學了葉圣陶寫的一篇文章《荷花》。這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描寫了公園里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出課文中寫荷花的句子,或是你認為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畫一畫,并寫一寫。學生自主學習后開始小組交流,也許是這篇課文寫的太美了,瞧他們讀的多認真啊,討論的多激烈啊!我來回巡視著,心中暗暗為他們高興。開始反饋學習情況了,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說課文把荷花寫的真香,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了;有的說“挨挨擠擠”說明荷葉很多。看來同學們自學情況還真不錯,我心中暗自想到。
正當我為他們高興時,班里“最調皮”也“最可愛”的男孩子武嘯同學把手舉的高高的,小矮個子都站起來了,我想他平時發言最積極了,一定有什么新的想法,我便讓他站起來說。果然,他說:“老師,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冒’是什么意思?”我一聽這個問題問的好啊,我就說:“同學們,你們說這個‘冒’字用的好嗎?還可以換成哪些詞?”班里頓時嘰嘰喳喳的說開了,有的說可以換成長,有的說可以換成伸、鉆、探。我覺得同學們的思維此時已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看著同學們意猶未盡,我靈機一動問道:“白荷花從荷葉叢中冒出來想干什么呢?”江陶陶我們班“最調皮”也是“最可愛”的一個小女孩站起來說:“她想看看我們這個精彩的世界”,她的.回答永遠會給我帶來驚喜,這時提出疑問的武嘯同學好像也理解了課文說:“她想出來透透氣。”在他們倆的激發下,同學們都踴躍的舉起了手,“她想出來展示自己美麗的舞姿”,“荷花想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荷花想出來看看美麗的大自然”。瞧他們說的多好,我不由得為他們鼓起了掌,我拿起了書,讀起了課文,同學們也紛紛拿起書和我一起讀了起來。此時,我和我的孩子們都已被葉圣陶筆下的荷花深深的陶醉了!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6
課文描寫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其中的遐想。文章運用許多好詞佳句,表現了荷花清新脫俗、美麗婀娜的風姿。全文一共五個自然段,在第二課時的的教學中,我主要以體會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學習為主。在教學中,我先向學生提出這一自然段的幾個中心問題:文中描寫了幾種不同形態的荷花?整段文字采用怎樣的結構來寫?劃出這一節中你最喜歡的幾個好詞。接著,我讓學生帶著這些學習要求,用各自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第2節,在文中圈圈點點。其間我巡回檢查中,看到有的學生讀得有滋有味,頗為入味。而最后一個環節就是進行教學反饋。
從反饋情況來看,對于幾種不同荷花的概括和好詞的尋找,學生分析理解的都挺不錯,基本能概括出三種不同形式的荷花姿態,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但在仿寫這一環節中,問題就凸顯出來了。有一部分學生缺乏優美的.語言表述能力,語言文字讀來干巴枯燥,沒有好的形容詞來修飾,說明平時辭藻的積累不夠;有一部分學生流于純課文的模仿,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形式結構太過雷同課文;而大部分學生的素材范圍狹小,僅限于幾種花卉,說明學生課外知識欠豐富,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所知較少。。凡此種種,從課堂總體效果來看,這節課還是能達到預期目標,也能從中折射出一些問題,懂得今后在學生創新思維及好詞佳句的積累上,還需好好加以重視。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7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作者葉圣陶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完成寫一種植物的教學任務。
1、隨文識字。本課的9個生字,集中分布在課文的第2節描寫荷花姿態的句子中,第4小節作者的想象中,因此識字教學我采用隨文識字的方式。描寫荷花姿態的.句子是一句長句,其中又有4個生字。為了讓學生能正確讀好句子,先學習生字以掃除在朗讀時可能遇到的障礙。每個生字的教學各有側重,其中“展”重在字形,“破”重在部首,“嫩”重在讀音。另外4個生字“佛、裙、隨、蹈”的教學則比較置后,則先讓學生在反復的與文本接觸中,讀準字音,而后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認識“佛、裙、隨、蹈”。這樣的生字教學設計既能提高識字效率,又能避免由于識字教學的介入而中斷的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交流。
2、朗讀體會。本文語言優美,在閱讀教學時我引導學生以讀為本,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積累文本語言。如:教學第二小節時,抓住這節中的一些精言妙語—描寫荷葉多、荷花各種形態的句子,讓學生有滋有味地進行誦讀,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荷花的各種美姿,感受荷花的美,體會作者的情,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讀好這部分課文,熟讀成誦,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在賞讀中培養審美語感。同時遷移到寫一種植物的方法上來。
3、借助媒體。為了更好的使學生與文本、作者交流,感受荷花的婀娜多姿,體會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教學時我借助媒體,創設了一個學生與作者一起“看荷花、賞荷花、想荷花”的情景,讓學生和作者站在同一角度上,從而更好的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例如:課文第二段中三種荷花的樣子。
4、教學不足。學生發揮想象的余地不多,可能受到媒體和同學回答的影響,在作業時有點千篇一律。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8
教學目的
一、認識白洋淀地區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二、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三、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設想
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難點:以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為突破口,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本文是課內自讀課,要求學生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說的特點,從環境描寫、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所揭示的主題。
三、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
四、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時的對話描寫進行鑒賞討論。其他景物描寫和對話描寫,只能靠以練代講,“舉一反三”。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全文已空行標明是三部分,用簡潔、含蓄、連貫的語言給各部分加個恰當的小標題。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百字左右)。
3.小說的故事情節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篇小說的三個部分各屬于哪個階段?
二、上課開始時提示本課主要教學目標 :
1.認識白洋淀地區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和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2.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4.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檢查預習。
1.全文三部分的標題:
(1)夫妻話別(2)探夫遇敵(3)助夫殺敵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士。
3.夫妻話別(開端)
探夫遇敵(發展)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尾聲)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9
今天,我教學了葉圣陶寫的一篇文章《荷花》。這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描寫了公園里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出課文中描寫荷花美的各種姿態的句子,開始反饋學習情況了,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說出了正確答案,看來同學們自學情況還真不錯,我心中暗自想到。一位同學說:“老師,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冒’是什么意思?”我一聽這個問題問的好啊,我就說:“同學們,你們說這個‘冒’字用的好嗎?還可以換成哪些詞?”班里頓時嘰嘰喳喳的說開了,有的說可以換成長,有的說可以換成伸、鉆、探。我覺得同學們的思維此時已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看著同學們意猶未盡,我又問道:“白荷花從荷葉叢中冒出來想干什么呢?”一個小女孩站起來說:“她想看看我們這個精彩的世界”,她的.回答給我帶來驚喜,這時另一位同學好像也理解了課文說:“她想出來透透氣。”在他們倆的激發下,同學們都踴躍的舉起了手,“她想出來展示自己美麗的舞姿”,“荷花想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荷花想出來看看美麗的大自然”。瞧他們說的多好,我不由得為他們鼓起了掌,我拿起了書,讀起了課文,同學們也紛紛拿起書和我一起讀了起來。此時,我和我的孩子們都已被葉圣陶筆下的荷花深深的陶醉了!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10
一、重基礎,寫字教學貫穿始終
目前閱讀教學追求個性創新成了一股時髦的風,寫字教學常常被人們忽視,平時的教學中尚能在課尾提一提并布置學抄寫默寫,但在課改研討課之類的閱讀教學中越來越成了麟毛鳳角了,生怕學生的創新的熱情,弘揚的個性受到它的破壞。在于老師的課上寫字教學不僅受到了重視,而且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如于老師在導入新課后即板書課題,他是這樣教學的,請同學們一起看一下荷花怎么寫的。隨即在黑板上書寫,荷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何字。現在我一起讀題目。這樣的寫字教學一點不刻板又起到了識字的效果,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學過程中的也是這樣。于老師讓學生把課文中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劃下來,然后指名學生把自己劃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一個學生寫了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冒字。于老師相機進行寫字指導。這位同學冒字寫得很好,很正確。對學生的好的寫字習慣給予表揚,激勵和引導學生注重寫字冒字的上部的兩橫不封口的不要寫成曰字,隨后又書寫帽字,這個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書寫目)戴著一頂帽子(畫個半圓,再畫兩橫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個巾字旁,這就成了一個帽了。形象的字理教學法即教會了學生識字,更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是真正的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課程最后于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書寫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點,并讓學生認真描紅才結束此課。
二、讀書要讀出味來
以前的閱讀教學往往以講解為主,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權利,現在的一些閱讀教學則因追求創新和個性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機會。《荷花》的教學為呼喚回歸閱讀權的閱讀教學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教學中于老師介紹了葉圣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散文語言清淅流暢,平實淡雅,寫景狀物細致優美,耐人尋味。然后說:《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們要能讀出他的美味來。這給閱讀教學下了一個總的要求,然后又介紹方法說:古人把讀書叫估煮書(板書),書越煮才越有味。在煮書過程中,于老師分三步走進行教學。首先是熟讀課文。現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熟(板:熟讀)。在讀書過程中于老師邊巡視邊指導讓學生讀進去,然后指名幾位同學讀文。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于老師要求學生再品讀課文。同學們,請你們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板:品讀),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或語句劃出來。同學們讀得很仔細劃得認真,再請你把自己體會的內容批注在旁邊。這里于老師提出更高要求,繼續煮書,深入體味。在品讀的過程中于老師讓學把一些好的詞語寫在黑板上。當品讀告一段落后,讓學生共同交流從劃出的詞語中體味到了什么,并讓學生練習如何把體會到的東西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品讀逐漸進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來越美了。如:一個同學在課文第一部分劃出了趕緊這個詞,并說到:我體會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時也好像聞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極了。(贏得了同學們一陣掌聲)。于老師繼續引導,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讀出來嗎?他試著讀到:趕緊(趕字讀得很急切,緊字則舒緩,贊美的讀出)。于老師這時豎起了大姆指,然后又帶領大家讀了兩遍。此外于老師還引導學生品讀了挨挨擠擠、冒、飽脹、翩翩起舞等關鍵詞語及第四自然段中的優美語句。在細細品讀讀出味之后,于老師再讓學生美美地讀課文讀出美味來。(板美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于老師給予指導,并范讀,如第四自然段要輕聲讀,用氣讀,帶著想象讀。通過于老師的引導學生不僅自己陶醉在優美的文中,聽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三、適當的創新
適當的創新或說創新要適當。創新是好事,是課改倡導的核心,但在一些課堂上,常常一創不可收拾,沾邊的不沾邊,恰當不恰當的統統稱之為張揚的個性,有創新。歸究其原因,這是沒有在扎實的基礎上追求創新,沒圍繞文章或字、詞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創新。前面敘述中我們已經感覺到了在于老師教學中,學生通過熟讀品讀美讀課文,與文本進行了扎實充分的對話,創新思維非常活躍,產生的創新成果也與文本相貼切。
再如,在教學到有的還是花骨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時,于老師播放課件讓學生說說花骨朵是怎樣的,有的學生說:含苞未放、含苞欲放,還有的學生道:含苞羞放,這時于老師又豎起了大拇指夸她想得好,既貼切,又運用了擬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這樣創新的火花,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多處,每一處都讓我感覺到油然而生,水到渠成。這才是課改體現的創新教學。
以上三點是筆者聽課后油然而生的自我反思,于老師的課展示了教學藝術的無窮的魅力,表達他對閱讀教學的深邃的思想值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去探究體會。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11
我在教《荷花》時,先讓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古詩文讀給大家聽,通過部分同學的介紹,使學生對荷花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播放荷花圖片課件,從孩子們的眼神中不難看出,他們已經被荷花的美陶醉了,欣賞后學生們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相機小結:是啊,荷花的確很美,作者筆下的荷花更美。這樣,以濃郁的氛圍引導學生入境。
運用比較的方法欣賞作者用詞精妙。
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對詞語進行比較、揣摩、欣賞。不斷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程度。如:《荷花》一文中“冒”這個詞,教師引導學生用換詞的方法,通過比較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在對這些詞的討論比較中學生體會到:“因為荷葉多,挨挨擠擠的,所以荷花只能從中間冒出來;‘冒’不僅寫出荷葉之多,還顯示了荷花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抓住關鍵文字,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的個性特征,咀嚼出了它的神韻。”
讀寫結合,給學生廣泛的想象空間。
讀是為寫服務的,在讀的基礎上規范語言,發展語言,在理解“冒”的妙用后,教師在此加以引導,(1)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在干什么?(2)在理解這么多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時,引導學生想象還會有什么樣的荷花?(3)教師配樂朗讀聯想一段讓學生想象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種做法不但加強了對深文的理解,發展了學生的語言,還培養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注重讀的訓練。
個別讀、雙人讀、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在本堂課都有體現。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10-26
荷花課文的教學反思06-12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11-11
《荷花》課文教學反思02-14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范文02-02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優秀10-17
課文荷花案例與反思12-18
荷花課文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03-18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通用10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