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1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在人們眼中,灰塵通常是污染環境、傳播病菌、危害人類健康的罪魁禍首。然而,這篇課文卻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天空將變成白茫茫的一片;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漉的,更為嚴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會越來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假如沒有灰塵,大自然也將會變得非常單調。作者正是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全文共5個自然段,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首段先從人們對灰塵通常的認識寫起,指出灰塵的危害,接著筆鋒一轉,以問句設疑,發人深思,自然導入下文。第2自然段簡要介紹了灰塵的大小和主要來源。第3至5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詳細說明了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問題。第5自然段是重點段,由“灰塵大多具有吸濕功能”這一特性入手,層層推進,說明了灰塵的重要作用。此外,這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先介紹灰塵的特點,然后再具體說明灰塵的作用,結尾都運用“假如沒有灰塵”這樣的句式,對其重要作用加以強調和總結。
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引導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二是讓學生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因此,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古往今來”是指從古代到現在;“拂拭”是指撣掉或擦掉灰塵,“勿”是“不要”的`意思,“塵埃”就是塵土。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古代到現在,人們總是經常擦拭灰塵,使(物品)不沾染塵土。
②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龐然大物”是指龐大的東西。這段話首先運用列舉數字的方法介紹了灰塵的大小,接著又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這兩種說明方法的運用,使說明的事物更加具體、真實、生動。
③陽光經過灰塵的反射,強度大大削弱,因而變得柔和。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
“削弱”就是變弱。這段話先寫陽光經過灰塵的反射,強度變弱,因而光線柔和、不刺人眼;接著又運用假設,說明沒有經過灰塵反射的陽光非常強烈,使人睜不開眼睛。通過對比說明,突出了灰塵的的重要作用。
④有趣的是,灰塵還有個“怪脾氣”,容易反射光波較短的紫、藍、青三色光,而“喜歡”吸收光波較長的其他色光。
這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怪脾氣”“喜歡”這兩個詞語,將灰塵賦予人的性格特征,把灰塵的特點寫得非常生動傳神。
(2)對詞語的理解。
生息:生活;生存。
濕漉漉:形容物體潮濕的樣子。
干涸:沒有水了。
日暈:日光通過云層中的冰晶時,經折射而形成的光現象。在太陽周圍形成彩色光環,內紅外紫。日暈常被看做天氣變化的預兆。
二、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記“然而、面臨、顆粒、來源、分裂、飄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定、朝暉、單調、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三、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思路清晰,說明有序,淺顯易懂,因而教學時應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時點撥引導。導入課題時,可先讓學生說說灰塵有哪些危害,然后再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接著讓學生默讀課文,將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相印證,看看有哪些異同,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之后,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并請學生用一段話回答課文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話的設問:“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最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想一想: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使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
2.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生理清線索、理解內容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可以讓學生圍繞“作者是怎樣說明灰塵的特點和作用的”這一問題熟讀精思、討論交流。教師既要引導學生注意文中哪些詞語或句子表達得很清楚,或表達得很生動;還要啟發學生注意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認真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
3.在學生充分理解、感悟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方法之后,可以讓學生自我總結學習收獲,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總結,如說一說通過學習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掌握了哪些表達方法等。
4.本課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兩重面性,請學生運用掌握的說明方法仿寫一個事物,從而實現讀寫的有效遷移。
5.課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容易讀錯,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提醒。如,“較短”的“較”應讀jiào,不讀jiǎo,“干涸”的“涸”應讀hé, 不讀gù;“削弱”的“削”應讀xuē,不讀xiāo;“朝暉”的“朝”應讀zhāo,不讀cháo;“調”在“調節氣候”中讀tiáo,在“單調”中讀diào。
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2
【A】 《假如沒有灰塵》揭示了科學家們的重大發現,解釋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學生在學習新課文之前,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他們的知識背景不同,學習的原始狀況也不相同,所以,我們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目標,雖然不可能為每一位學生制定有特色的個性目標,但我們一定要保持教學目標的彈性化。備課前我認真思考了這些問題:什么樣的目標能使更多的學生知識儲備達到最優化?對于課文及其相關的內容,有多少學生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大致達到什么程度?
【B】 新課程理念指出:教學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己活動,從而發現知識、獲取知識,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真正讓教師的“講壇”變成學生的.“學壇”。我想,略讀課文的教學最應該遵守這一原則。上周的一節組內研究課,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略讀課文要放手。我選擇的是《假如沒有灰塵》這篇略讀課文。《假如沒有灰塵》共5個自然段,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首段先從人們對灰塵通常的認識寫起,指出灰塵的危害,接著筆鋒一轉,以問句設疑,發人深思,自然導入下文。第2自然段簡要介紹了灰塵的大小和主要來源。第3至5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詳細說明了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問題。第5自然段是重點段,由“灰塵大多具有吸濕功能”這一特性入手,層層推進,說明了灰塵的重要作用。 此外,這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先介紹灰塵的特點,然后再具體說明灰塵的作用,結尾都運用“假如沒有灰塵”這樣的句式,對其重要作用加以強調和總結。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我的教學設計大致是這樣的:
一、讀題揭題
1、齊讀課題。
2、找出課題中的關鍵詞。
3、談對灰塵的感受。
4、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二、閱讀提示要求,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1、快速瀏覽閱讀提示。
2、指名說出閱讀要求。
3、指名說通過閱讀提示了解到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1、出示閱讀建議:
⑴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來。灰塵有什么作用?用“~~”畫出來。
⑵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匯報: 小組匯報時,要通過讀表現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重點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3
《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說明有序,淺顯易懂。作者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清晰而又生動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響應學校提倡的“先學后教”的教學新模式,以學生自學為主,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己活動,從而發現知識、獲取知識,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時點撥引導。為此,在導入課題時,先板書灰塵二字,讓學生說說灰塵有哪些危害?然后讓學生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是怎樣?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將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相印證,看看有哪些異同,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檢查字詞,重點理解:“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這一諺語,讓體會到原來灰塵在人們心中的危害是那么的大。再接著,讓學生默讀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請學生用一段話回答課文第2自然段的設問:“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最后,還引導學生想: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這讓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正確地看待事物。
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因此,在學生理清線索、理解內容之后,我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圍繞“作者是怎樣說明灰塵的特點和作用的”這一問題熟讀精思、討論交流。并啟發學生注意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認真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
在讓學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我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兩面性,學生舉了好多例子,如人類生活離不開水,但洪水泛濫,會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廢品一方面可以回收利用,節約資源,但如果利用不恰當又污染了環境等等。
學習了這篇課文,練筆也很有必要。為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我讓學生以“假如沒有……”為題,寫一次小練筆,讓學生深刻理解使用假如句子的應用并搜集有關灰塵好處的資料,讓學生動手能力得到施展的同時了解到灰塵與我們人類的關系。
本課總體教學感覺還可以,作為一名新手能得到前輩們的表揚和指導,深受感激和安慰。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教案處理不夠到位,深知領悟本文的說明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可是在教學過程中,方向把握有失偏頗。有些教學完全可以在學生預習之時完成的,卻在課堂上重復,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等。這些都是在今后教學上應該多加注意和改進的。
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4
《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頗有吸引力的科普短文,饒有趣味地向我們介紹了看似討厭的“灰塵”原來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與此同時,還含而不露地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加正確地認識,才能趨利避害。今天執教的這一課,把感受整理如下:
一、成功之處
首先:找準“切入點”,引起興奮點。開課伊始,我抓住學生對灰塵生出的自然排斥切入本課:“那么,假如沒有灰塵,會怎么樣呢?”讓學生在美好的設想中進入本課,了解灰塵鮮為人知的巨大作用,在兩種不同認識的沖擊中形成對“事物的.兩面性”的初步思考,對理解本課蘊含的哲理鋪就了成功的一步。
其次:注重過程與學習方法的指導,重視學生能力培養。教師在教學中比較注重在多種教學形式下培養學生能力,學生在課堂的收獲還是比較明顯的。在課的前半截兒,我便根據本課課型略讀課文的體例,給予學生較充分的自學時間,并借助表格從“灰塵的特點”及“灰塵的作用”兩方面來帶動學生思考,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培養了五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聶老師還十分關注學生的閱讀及表達能力的培養。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學生語感,增進積累;不斷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以“正因為世界上有了灰塵, 。”這一句式來鞏固了學習成果,訓練了學生的語言。
此外,本課較好地突破了重難點。教師運用句型對比和朗讀等方法,讓學生感知灰塵究竟有多小,領悟列數字等說明方法的妙用,并注意讓學生通過舉例或說話練習嘗試運用說明方法來表達。
二、不足之處
1.在教學中,該放手時要放手。在充分自學后的交流環節中教師并沒有真正放手,而是亦步亦趨地逐段分析講解說明方法。致使整堂課冗長累贅,時間大大超出,后半節課的課型便似上講讀課了。
2.教學環節應再簡化。
3.教學內容要簡單。
三、改進措施
1.課語言淺顯,知識性、趣味性強,完全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加之這是本單元最后的一篇說明文,學生對于本單元課文中的說明方法以及起到的作用,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是應該能夠從中找到常用的說明方法,并且分析出使用效果。
2.其實我完全可以把“說明方法及舉例”也放在表格中,讓學生在自學和小組交流中來完成,教師只需要在重點難點處加以啟發誘導就可以了。這樣將表格學習成果的呈現和重難點點撥相結合,不僅可以節省教學時間,更使教學環節顯得緊湊簡潔富有實效。
3.本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抓住課文的要點,正確認識灰塵的作用,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并是試著加以運用”。教學時只需為突出此目標安排必要的內容即可。但本課教學內容太多,有“貪多求全”之嫌,應該再壓縮一些。只有整體求略,部分求精,大膽取舍,才能真正略出精彩,真正享受崔巒先生提出的“簡簡單單教語文”的快樂和“扎扎實實為學生”的充實。
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5
新課程理念指出:教學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己活動,從而發現知識、獲取知識,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真正讓教師的“講壇”變成學生的“學壇”。我想,略讀課文的教學最應該遵守這一原則。上周的一節組內研究課,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略讀課文要放手。
我選擇的是《假如沒有灰塵》這篇略讀課文。《假如沒有灰塵》共5個自然段,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首段先從人們對灰塵通常的認識寫起,指出灰塵的危害,接著筆鋒一轉,以問句設疑,發人深思,自然導入下文。第2自然段簡要介紹了灰塵的大小和主要來源。第3至5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詳細說明了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問題。第5自然段是重點段,由“灰塵大多具有吸濕功能”這一特性入手,層層推進,說明了灰塵的重要作用。
此外,這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先介紹灰塵的特點,然后再具體說明灰塵的作用,結尾都運用“假如沒有灰塵”這樣的句式,對其重要作用加以強調和總結。
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然而,課堂上我卻將有些環節顛倒了,給學生的時間不足,小組交流方法指導不到位,有些問題提出了卻沒能做答,全班交流時,學生讀的還不夠,說的還不透。
究其原因,我想我忽略了這幾點:
1、放手讓學生去“讀”:
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去讀,創設出一種想讀就讀、會讀就讀的場面。正因為我沒讓學生讀透,因此后邊的交流就不可能透徹。
2、放手讓學生去“問”:
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要消除學生頭腦中的疑問,還要讓學生頭腦中產生更多疑問。因此,課堂上教師應該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多問。
3、放手讓學生去“講”:
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強調個體的自主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略讀課文的教學學生主動表達自己認識、感想的交流更為重要,教師應更多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
4、放手讓學生去“評”:
在教學中,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中的評點、爭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他們分辨真假、對錯的能力,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
5、放手讓學生去“練”:
《假如沒有灰塵》這一組課文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說明文,課后練筆很有必要。我不妨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及相關的資料進行練筆──以第一人稱寫寫灰塵。這樣有助于使學生獨特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均得以提高,達到思維開放的開放。
教學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學會放手,教師走下“講壇”,學生走上“學壇”。
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6
十一假期之后,我先安排講授了這篇自讀課文,讓學生找找學習的感覺,調整一下狀態。說實話,學完了這篇課文,我的收獲很大,因為作為教師的我也對塵埃有了新的認識。
《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思路清晰,說明有序,淺顯易懂。它也是一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而又生動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密不可分的關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在教學時以學生自學為主,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時點撥引導。導入課題時,創設了灰塵博士參加聯合國評選環保衛士,被拒之門外的情景,先讓學生說說為什么灰塵博士被拒絕了,然后讓學生找出灰塵博士能參加大會的證據,體會假設的說明方法,再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然后,引導學生先學習新聞發布會的要求,再現場舉辦“灰塵的作用新聞發布會”,最后,引導學生想:為什么灰塵有這么多的'優點,還不能參加評選大會呢?讓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萬事萬物都要一分為二,既要看到他們的優點,也要看到他們的缺點。
學了這篇課文,課后練筆也很有必要。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及相關的資料進行練筆,并以第一人稱寫灰塵。這樣有助于使學生獨特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均得到提高。
【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10-09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9-05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6-14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11-03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8-30
假如沒有灰塵的教學反思08-11
《假如沒有灰塵》的教學反思11-17
《假如沒有灰塵》的教學反思09-04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