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能認真傾聽故事,理解小老鼠將舊皮鞋做成皮鞋車,幫助小伙伴的故事內容。
2、能根據故事情節,大膽續編故事,提高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故事皮鞋車課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懸念,導入活動。
引導幼兒觀看課件,由局部到整體逐一出示“舊皮鞋”,破解懸念。
“草地上有一樣東西,它要和我們捉迷藏呢!它把身體藏起來,一點一點地露出來,猜猜可能是什么?”(采用幼兒喜歡的藏貓貓的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猜想的興趣)。
(此環節中,教師要用簡潔、幽默的語言回應幼兒的猜想,肯定幼兒的動腦,目的是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為下一步的活動開展作好鋪墊。)
二、提出問題,激發思維。
教師:“這是一只怎樣的鞋子?”
“你從哪里看出這是一只舊皮鞋?”
“奇怪,這支舊皮鞋怎么會在這兒?”
(這一環節的幾個問題非常關鍵,能調動起孩子的各種感官,仔細去觀察,去猜想,去傾聽,去表達。教師要及時肯定、鼓勵孩子的回答)。
三、演示課件,邊講邊問,分段理解故事內容并進行續編。
1、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草地上有一只舊皮鞋,小兔經過這兒,用腳踢了踢說:“多破的鞋子!”說完,蹦蹦跳跳的走了。小松鼠經過這兒,看見了這只鞋子說:“多臭的鞋子!”說完,捂著鼻子走開了。小老鼠經過這兒,發現了這只鞋子。
(教師此時的角色是回應幼兒,針對幼兒不同的回答進行總結并點睛提升,引導幼兒充分猜想、充分表達)。
2、講述故事第二部分,理解小老鼠將舊皮鞋做成皮鞋車的過程。
教師講故事:小老鼠找來了一塊抹布,把舊皮鞋擦得干干凈凈,又找來了一瓶膠水,把裂縫粘得結結實實的,還采來了一束鮮花,把皮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最后又按上了輪子和方向盤,一輛干凈漂亮的皮鞋車就做好了。
“小老鼠用這只舊皮鞋到底做成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我們一起來學小老鼠做皮鞋車吧!”
(首先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制作皮鞋車的過程,然后重點引導幼兒模仿小老鼠做皮鞋車的動作:擦、粘、貼、安,從而理解做皮鞋車的過程。)
3、引導幼兒續編故事。
“小老鼠有了這輛干凈漂亮的皮鞋車,會開著皮鞋車去做什么?請小朋友接著往下編故事。”
幼兒創編并講述。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創編和表述,同時針對幼兒的語言表述、用詞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幫助,并啟發幼兒講的與同伴不一樣。)
4、講述故事第三部分。
“小朋友講了這么多有趣的故事,聽一聽故事中的小老鼠開著皮鞋車干什么去了?
“嘀嘀!嘀嘀!,老鼠開著車送小兔子去上學,小兔子說:“謝謝你,小老鼠,你的車真漂亮!”嘀嘀!嘀嘀!小老鼠開著車幫小松鼠運松籽兒,小松鼠說:“謝謝你,小老鼠,你的車真好看,可惜我沒有!”
小結:原來,小老鼠去幫助小兔子和小松鼠了。
四、播放配音課件,引導幼兒完整傾聽故事,提升經驗。
“小老鼠有一輛干凈、漂亮的皮鞋車,小兔、小松鼠為什么沒有呢?”
“你喜歡小老鼠嗎?為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小老鼠的形象特點:聰明、能干、樂于助人、節約、廢物利用)
“小老鼠又聰明、又能干、又愛幫助人,所以他有一輛干凈漂亮的皮鞋車,開著它,小老鼠多威風啊!我們也來開汽車吧!”
五、在歡快的“皮鞋車”音樂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懸念入手,層層深入。
故事《皮鞋車》簡短易懂,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內涵和廣闊的想象空間。本次活動將故事分為四個層次,配以生動形象的課件,從懸念開始,層層設計問題,由局部到完整逐步推進,將作品內容和幼兒的生活經驗有機聯結,互為一體,引導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充分表達,樂于助人等社會性教育同時也得以滲透。
2、教育價值,充分挖掘。
通過教學活動,我們可以感覺到,孩子們發展的不僅僅是語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他們思維、想象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和創造。與故事本身的'價值和想象思維的價值相比較,孩子們得到的遠比故事本身的價值要多得多。這個故事給孩子們提供的空間十分廣闊,活動中通過孩子思維的擴張促進他們語言的發展,比如他們的想象和表達、他們的思維與語言的有機結合,他們的句式與詞匯的發展,整個過程中孩子不停地想,不停地說,最總又落腳到了語言的表達上,這個落腳是高層次的、深層次的,這也正是我們語言教育的最終目標。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詩歌《春天》,理解詩歌中的比喻句。
2、在游戲中了解詩歌內容,并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在活動中,能安靜地傾聽同伴發言。
二、活動準備:
活動教具小燕子一只、圖片人手一份、書三本、磁帶
三、活動過程:
1、以“小燕子”的禮物引入活動,鼓勵幼兒以小圖片交流對春景的認識,并初步以詩歌語句進行表達。
(1)尋找禮物——同伴交流——集體介紹
教師指導語:今天,小燕子給我們帶來了一份春天的禮物,一半送給了小朋友,一半送給了馬老師,你們知道小燕子送給你們的是什么禮物嗎?小燕子已經悄悄地把禮物藏在了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找一找,說說你收到的禮物?用簡單好聽的句式來說一說?引導幼兒用詩歌語句進行表達。
(2)重點理解:小池塘笑了,酒窩圓又大
請幼兒比較小池塘的旋渦與臉上的酒窩,并學說詩歌語句。
2、引導幼兒根據詩歌內容進行圖片分類,借助禮物分類的游戲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三段結構。
(1)觀察老師收到的禮物(三本不一樣的書)請幼兒說說三本書不同的地方,說說這是三本什么樣的書?
過渡語:你們已經拿到了小燕子的禮物,那另外一半禮物在哪里呢?(教師出示三本書)
(2)教師小結:噢,原來這是一本彩色的書,這是一本會笑的書,還有一本是會唱的書。請幼兒把自己收到的禮物(小圖片)送到相應的書里。
教師指導語:彩色的書里會有些誰呢?誰會藏進會笑的書里?會唱歌的書里又會是誰?(討論后有秩序地貼圖片,提醒幼兒遇到困難同伴之間解決)
(3)集體檢查并分類的說說理由。
3、分段理解詩歌內容,并引導幼兒逐段有表情地誦讀。
(1)說說自己最喜歡哪本書?為什么?整理幼兒的語句并集體誦讀。
(2)重點說說誰在春天里歌唱,引導幼兒用五個字的句子總結。
(3)聽錄音:《春天》
過渡語:小燕子送給我們的禮物真有意思,瞧:我們把小燕子的禮物放在一起就是一首好聽的詩歌《春天》。
(4)詩朗誦,采用分組對誦的'方式練習誦讀兒歌。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開展創編活動。
教師指導語: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春天真的很美,那春天還可以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我們一起到外面找找看,待會兒我們一起來畫畫我們心中的春天,說說我們找到的春天。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3
設計意圖:
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秋天的天氣是晴朗明凈的,秋天的田野是金黃色的,秋天的大地灑滿了落葉片片。平時教室門前的操場上總會出現許多色彩斑斕的落葉,阿姨每天早上來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掃落葉。小朋友們對落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課間常常撿落葉來觀察和玩耍,孩子有許多關于落葉的問題需要解答。于是我想結合實際,設計這樣一個語言活動——小老鼠和落葉,本次活動的內容主要是以小老鼠和落葉展開話題,活動旨在通過故事感受小老鼠掃落葉時的熱鬧場面,學習用正確的動詞去表述。同時了解落葉與氣候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面。
2、 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述,學習用正確的動詞“掃”、“拾”、“抬”、“頂”。
3、知道秋天有些樹葉會自然地從樹上落下來。
活動準備:
1、 大書圖片
2、 落葉若干,籃筐、掃把簸箕各兩個,老鼠頭像6個
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面,學習動詞“掃”、“拾”、“抬”、“頂”。
一、談話引出活動:
1、你看到了什么?
2、在大樹下有一間小房子,里面住著誰,他們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小老鼠和落葉》。
二、教師有表情講述故事一遍,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第一段:在大樹下有一棟小房子……小老鼠說:“瞧,這下地上可干凈啦!”
(1)小老鼠們一家住在什么地方?
(2)鼠媽媽為什么說小老鼠們長大了?
(3)鼠媽媽叫小老鼠們去干什么了呀?
2、第二段:這時,一只小老鼠……吵成一片。
(1)他們為什么吵起來了。
(2)這多出來的樹葉是從哪里來的?(引導幼兒根據日常的觀察發表自己的見解)
3、第三段:正在他們爭吵時……又可以做游戲了
——老鼠媽媽是怎么說的?
三、結合圖片,欣賞重點片段,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1、出示大書第五頁:
(1)它們是怎樣幫媽媽打掃落葉的?(定格觀察,鼓勵幼兒聯系自己的經驗進行講述。請幼兒學習動詞“掃”、“拾”、“運”、“頂”并進行集體模仿)
①掃:用掃把把地上的落葉清除掉。(請兩名幼兒上臺模仿老鼠掃落葉。)
②拾:用手撿起來。(請幼兒集體模仿“拾”的動作。)
③抬:兩人或兩人以上合作把籃筐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請兩對幼兒上來模仿老鼠合作運落葉的`動作。)
④頂:把樹葉放在頭頂上。(請幼兒集體模仿。)
(2)打掃干凈后,小老鼠的的心情怎么樣?它們說了一句什么話?
2、出示第6頁。
(1)小老鼠發現了什么?
(2)他們是怎么吵的?
3、播放ppt 課件第8頁
(2)等樹葉全都掉光了以后,什么季節就要來了?
四、完整欣賞故事。
五、延伸:
1、帶領幼兒到活動室門口以各種方式打掃落葉。
2、鼓勵幼兒了解幼兒園內外的落葉樹與常青樹。播放多媒體畫面:秋天的樹林,直接導出課題。 秋天的森林和落葉直接吸引幼兒的注意,并讓幼兒帶著疑問輕松地進入故事的情境中。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4
詩歌《我喜歡》是我園胡玲教師的獲獎作品,詩歌雖短,但溫暖美好、意蘊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當我們了解到胡玲老師的創作過程時,更覺得源于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詩歌的創作靈感來源于胡玲老師和他們班保育員女兒貝貝的一段對話。孩子說::"我最喜歡媽媽了。"胡老師追問:"你喜歡媽媽哪里呢?""我喜歡媽媽的手"胡老師又問:"為什么喜歡媽媽的手呢?" "媽媽抱著我。"胡老師又問:"那你還喜歡媽媽哪里呢?"孩子天真無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經過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兒歌。
"我喜歡媽媽的××,因為××"是個倒裝因果句。這個兒歌如果單純朗誦學習,小班幼兒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編句子,在小班就有難度了,于是經過研修團隊的分析,我們決定在中班試教。目標定位在:幫助幼兒理解學習詩歌的基礎上,能夠仿編其中的句式。經過幾個班的試講,總結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證明我們的選題方向是正確的,因為孩子們最熟悉的是媽媽,最喜歡的是媽媽,所以他們也最愛談論媽媽。但是幼兒對媽媽愛的表達是漫無天際的,中班幼兒也很難表達的很完整,為了讓孩子在本次活動中能夠把愛媽媽的原因進行聯想并表述清楚,我們借助這首詩歌的句式給孩子提供了表達愛的支架--我喜歡媽媽的××、因為媽媽的××可以……。
一、身體部位與幼兒經驗的鏈接是這節活動的難點。
如果你問孩子:"你喜歡媽媽嗎?"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問:"你喜歡媽媽的什么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門的。這樣就會給活動的展開帶來困難。
策略:
1.首先執教老師以貝貝小木偶與孩子們玩的語言游戲開始,把身體各部位的名稱自然引出,幫助幼兒鞏固了對身體各個部位的了解,增加了知識的儲備,為孩子們的"敢說"提供幫助,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樂趣。
2.下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傾聽兒歌,在聽之前老師把一個問題拋給幼兒:"你在詩歌里聽到了什么?"一方面從游戲轉為傾聽,加上一個任務意識會讓幼兒更專注。另外讓幼兒談論詩歌中的內容說出身體的各個部位做了很好的鋪墊。
3.緊接著,在教師溫柔優美的完整朗誦中,表達愛的"支架"出現在孩子面前:"喜歡媽媽的××,因為媽媽的××可以……。"讓幼兒理解,媽媽的.每個部位都能給我們溫暖和愛護,進而詩歌所要抒發的情感也滲透給孩子,讓孩子想要表達的對媽媽的愛不再漫無天際、摸不著頭腦。然而我們在試教過程中,孩子們很難把已有經驗與媽媽愛自己的方式用語言完整的表達出來。于是我們采取的解決策略是讓幼兒先學習理解,再進行模仿改編。在感受詩歌情感時,通過老師問、孩子答;男孩問,女孩答;在音樂伴奏下齊誦的形式,反復練習句式"我喜歡媽媽的XX,因為媽媽的XX可以……",形式多樣的朗誦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
4.在分析詩歌時,我們選擇了"媽媽的額頭和我玩頂牛牛"的游戲,通過讓幼兒重溫這個游戲,喚起幼兒聯想與媽媽互動的經驗,為幼兒改編句子做了鋪墊。
有了對身體部位的了解加上對詩歌的模仿學習,孩子們知道可以仿照詩歌中的句式,并結合身體部位與媽媽的互動的經驗可以表達出喜歡媽媽的原因了,這個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讓每個幼兒都能在一節活動中有機會表達是所有語言教學活動的難點。
策略:
1.選圖講述,寓教于樂,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老師提供給孩子一些媽媽身體部位的卡片,讓幼兒自由選擇,自由講述。采取自己練習、同伴講述的講述讓每個孩子得到練習的機會。
2.我們運用了第二個游戲"開火車",讓自由講述好的幼兒和老師的火車頭連接,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車進行集體講述,展開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陣勢,這樣幼兒就有了參與完整仿編詩歌的機會,我們的目標也就達成了。
三、研修磨課,在反思中提高認識,效果顯著。
這次教學展評活動給了我們學習、提高的契機,通過團隊研修,集體的智慧加上執教老師的創意,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各樣的思維進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們都在試教中看成效。結果發現,我們的有些策略既繁瑣又偏離了語言活動的主線。
1.由繁到簡:比如我們剛開始的火車游戲是讓幼兒自己選擇粘貼好幾個身體部位,結果發現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在粘貼這個活動上,而用詩歌的句式進行表達就被沖淡甚至給沖走了,無論老師怎么引導,幼兒還是沉浸在黏貼的過程中很難自拔。也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于是我們就換了幾次學具,終于可以把幼兒的選擇和自由表達給連接上了。
2.由次到主:教師有趣的引導更能試幼兒把自己創編的句子與詩歌連起來:"小朋友我們編的這首我喜歡的詩歌可真長呀,就像一列火車,你們愿意上火車嗎,那就選一選,編一編吧"但是每次老師在把握這個環節時都怕時間拉長而草草收場,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也進行了反復討論,這個環節是幼兒主動學習的主體部分,不能簡單的當成一個結束環節。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5
活動目標:
1、學習并理解兒歌《嫩芽娃娃》。
2、激發幼兒探索樹葉變化的興趣,了解植物生長的自然條件。
3、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兒歌內容。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自制大樹布于場地四周、自制樹葉每人一片在場地一角。
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花草樹木。
1、現在是什么季節?
2、春天來了,花園里的花草樹木發生了什么變化?(幼兒四散觀察)
二、席地而坐說一說
1、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2、教師小結:春天到了,地上長出了新的草,草地變綠了,樹上也開始長葉子了,剛長出來的葉子是淡綠色的.、嫩嫩的,我們叫它嫩芽。
三、學習兒歌《嫩芽娃娃》
1。教師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2。嫩芽娃娃是怎么長大的呢?
3。春風吹,春雨下,陽光照,嫩芽娃娃慢慢長大。
4、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植物的生長規律。
5、教師復述兒歌,幼兒學念。
四、嫩芽長出來了
1、找一找嫩芽娃娃躲在哪里?
2、看一看它們長得什么樣子?比較葉子的顏色、大小上的差異,它們應該誰的嫩芽娃娃。
3、我們一起來做春姑娘,讓周圍的長出嫩芽。
4、幼兒邊念兒歌邊為周圍的自制大樹粘上小樹葉,最后一起完整地念兒歌。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孩子們正是在我創設的這個寬松的語言環境中發展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并樂意與人交往。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連續性的過程,需要教師把幼兒語言的發展滲透到各個領域的教育中去,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6
一、缺點
1、語言太過于平淡,沒有高低起伏,沒有肢體語言,動作過于生硬。
2、教學過程中沒有控制住課堂的紀律,出現批評性語言。
3、教育額過程中對于幼兒回答的不好的內容,直接批評,不夠含蓄委婉。
4、教學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沒有過渡。
5、在幼兒回到問題是,沒有及時的引導。
6、提問的幼兒過于局限,沒有給每個幼兒平等的機會。
7、最后總結是應該讓幼兒總結,不出示圖片,讓幼兒根據自己對課程的.理解,講出男孩女孩的不同。
二、優點
1、完成并且達到教學目標。
2、教學過程中午知識性錯誤。
3、教學內容大部分幼兒能夠理解。
三、改進與提升
1、增加肢體語言及動作,充分與幼兒互動。
2、語氣語調高低起伏,根據情況控制聲音大小。
3、引導幼兒說完整的句子,例如:"因為他是男孩,所以我把小汽車送給他"。
4、對于幼兒正確的回答,及時作出表揚。
5、在幼兒說出不同于正確答案的答案時,不能直接否定并批評,應發現其話語中正確的部分,并讓他知道什么是正確答案。
6、提升課堂組織能力,能夠用話語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幼兒對所講內容感興趣。
7、對于突發事件或幼兒說出一項不到的話語,應及時應對,并將幼兒帶回到教學活動中來。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7
《小青蟲的夢》是一個抒情類童話,故事中流動著一種清麗、優美的意境。故事講述的是一條丑小青蟲蛻變成美麗的蝴蝶,從當初偷偷躲在樹上聽歌到如今在音樂會中翩翩起舞。它告訴我們不應該用相貌來判斷一個人的價值,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都能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于是,我開始琢磨著怎樣使幼兒體會、感受這個故事中的意境和道理。
一個活動下來,有亮點也有不足,將本次活動中亮點與不足做個簡單的反思:
亮點:
1.我認為整個活動,環節較為清晰,思路明確。在活動中,孩子們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大膽地舉手發言,師幼互動較好,氛圍融洽。
2.講述故事時利用優美的音樂作為背景,烘托了氣氛,孩子都聚精會神地聽著,而且對故事的感情抒發起著一定的作用。
3.最后環節我還讓孩子表演了故事內容,孩子興趣高漲,在表演中孩子熟悉了故事的情節,同時也對角色的心情有了新的體驗和揣摩。可能有的教師會認為蟋蟀是一個反面角色,不宜讓幼兒進行模仿,但是如果只是讓幼兒模仿角色的心理、情感以及語態動作等,并不是去強化幼兒的'反面情感。我覺得這里的角色對比很明顯,讓幼兒進行模仿可以加深幼兒對角色的認識,同樣可可以讓幼兒了解到故事中角色這樣做是對還是不對,因此有必要在這個環節讓幼兒起來模仿,動一動。
不足:
當然,活動后也發現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怎樣使教師給幼兒的反饋更有效、如何用精練的語言進行總結點撥、表演結束后如何評價等,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活動中去實踐、去琢磨、去積累。一個活動的結束不等于真正的結束,而是應該把每次活動結束作為下一次活動的開始。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的本領。
2、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像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圖片若干;動物大家庭圖版
活動過程:
一、說說動物的本領。
1、出示動物大家庭圖版,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所了解的動物的各種本領。
引導語:大家看看動物大家庭里都有誰?你喜歡哪種小動物?它有什么本領?
2、小結: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他們生活在一起很快樂。
二、欣賞故事《我家是動物園》。
1、講述故事要求幼兒要注意傾聽。
引導語:有個小朋友說他家是一個動物園,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提問
故事里說了哪些人物?鬧鬧像像什么動物?為什么說他像猴子?鬧鬧爸爸像什么動物?為什么說他像獅子?鬧鬧媽媽像什么動物?浣熊最喜歡什么?
3、小結:故事中的.鬧鬧小朋友把自己和家人比喻成各種不同的動物,因為自己和家人的本領和有些動物的本領很像,所以就把自己和家人當成不同的動物,這種說法很有趣,也很生動。
三、我和家人像什么?
1、鼓勵幼兒與同伴說說:自己以及家人都有哪些本領,像什么動物?
2、引導幼兒分別為自己及爸爸、媽媽選一張動物圖片。
3、鼓勵幼兒用語言和動作描繪自己或家人的本領(或基本特征),啟發幼兒根據相應的語言、動作提示猜出相應的動物。
4、啟發幼兒思考:家里除了爸爸媽媽,還有誰啊?他們會像什么動物呢?為什么?
四、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其實在閱讀這本圖畫書的同時,我們有很多的活動可以開展。有趣的名字、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等等。考慮到本次活動是第一課時,因此將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能夠大膽表述并體會畫面中人物的特征或喜好與動物間的對應關系。本書的畫面內容十分豐富,有些細節也非常有趣。因此,需要孩子們發現這些細節,并且與故事的發展聯系起來,大膽地進行猜測與表達。所以將教學活動的難點放在交流、拓展圖書內容,連貫、完整地講述自己對圖畫書的理解上。整個活動的設計,由局部到總體,由淺入深,帶著幼兒一步步地理解畫面和故事內容,接著又讓幼兒回到現實生活中去,以新的視角發現自己的特征、喜好,并能用相似的一種動物來做比喻,嘗試用“我是……,是個男孩子(女孩子),其實呢……”的句式來表達。將活動推向**。最后以故事的結尾做為整個活動的結尾,再一次讓孩子們體會了圖畫書詼諧、有趣的風格。而延伸制作圖書的環節一定會激起孩子們進一步用語言表達的愿望 。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9
本活動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做個好孩子并不難》這個主題中的一節活動。
之所以我選擇它,主要是來著我班的孩子們有時喝完水后,將水杯隨手一放,下一次喝水時找不到杯子了;自己玩的玩具弄的亂七八糟;孩子不認識自己的東西;每天都有丟東西的現象;孩子不會整理自己的物品,自理能力差;孩子自己的衣服也不會疊,即便疊了,放的時候也放亂了。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責任心的培養是很必要的。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孩子自己整理與歸類,形成良好的分類、整理習慣。孩子們往往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并從中受益,有次讓我選擇了此活動。
我為此活動設立了兩個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特征命名和進行分類,并根據物品的共同用途分類。
2、學習有條理地收拾、整理物品,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根據目標我為此活動的重難點定為:根據物品的共同用途分類。我以觀看ppt拉開了活動,想要觀看這些圖片使幼兒感覺到“亂”這個詞,激發起幼兒整理的欲望。接著是豆豆家很亂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整理,我一次出示各類物品的圖片,請幼兒說說物品的名字并說說它們的用途,這里反復的要求幼兒說它的用途有點啰嗦。課后老師們與我交流到這環節是否先將這些物品出示在三張背景圖上,請幼兒分類,再說說為什么這么分的?第二環節我安排的是物品大分類,請幼兒自己把這些物品合理的送到每間房間里,并說說它的用途給物品分類,有幼兒在說水壺是放在煤氣灶上燒的,我沒有準確的找到這點,提及幼兒物品擺放的合理性。第三環節是我會整理,我在請幼兒放了5種物品后說:“這里還有許多物品,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整理一下。”有次過渡到幼兒自己整理,我要求幼兒每放一種就說說它的'用途,貼的時候要整齊貼,小心疊放,經過孩子討論而得出的結果,孩子們的印象也比較的深刻,也知道去遵守這個規則。
幼兒有序的來到自己的位置前邊貼邊有幼兒說:“怎么沒有臺燈?”,幼兒操作的材料與我之前示范的材料有所不同,為了能更好的檢驗幼兒學會的程度,我把整理的物品換了,操作環節孩子們邊說邊做,興致很高。最后我請已完成的幼兒先自我檢查,說說你放每種物品的用途,到集體檢查,這里我使用了投影儀,但是我讓幼兒都拿著自己的作業本,孩子們的心很容易分散,所以很多孩子邊觀看上面的本子,邊對照自己的本子,檢查的不是很仔細,如果檢查時把孩子們的本子夾起來,請先完成的幼兒幫忙檢查,到共同檢查,可能檢查的效果更好,這些要注意的地方我一定在第二次活動中改正,我相信通過整理、改進,孩子們對放東西時更注重合理了尋求更好的方法,我相信下次活動,我和孩子們學的更多。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0
活動目標:
1、觀察杏子、櫻桃等水果的顏色,以水果的顏色為題材創編兒歌。
2、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重難點:
1、觀察杏子、櫻桃等水果的顏色,以水果的顏色為題材創編兒歌。
2、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杏子、櫻桃、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涂色,反面涂有顏色)、問號圖片。
2、水果貼紙(杏子、櫻桃、葡萄、西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姬老師想帶大家去果園里摘果子,開上你的小汽車,嘀嘀,出發了,果園到了,剎車,下車。看看果園里都有什么水果。
2、教師出示櫻桃、杏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圖片(沒涂顏色的一面),并引導幼兒說出是什么水果。(白鹿原的西瓜,華胥的杏子,櫻桃,三里鎮和前衛的葡萄)
3、師:仔細看看,這些水果和平時有哪里不一樣?它們忘了干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沒有顏色)
4、師:你們想不想給水果穿上顏色衣服?你想給櫻桃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櫻桃喜歡嗎?
5、用同樣的方法,請幼兒說說其它水果的顏色,老師則將該水果的.圖片翻過來,即黃杏子、紫葡萄、綠西瓜。
6、師:我們小朋友讓這些水果穿上了漂亮的顏色衣服,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櫻桃穿上了紅色的衣服以后變得怎么樣了?(紅紅的)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遍(紅紅的)我想把送一句更好聽的話送給櫻桃,把這句話說的更好聽一點,你們聽一聽我是怎么說的(櫻桃櫻桃紅紅的)
師:誰來給西瓜送一句話呢?(請幼兒來說)杏子、葡萄同上。
二、編兒歌《水果歌》老師告訴幼兒要根據水果的顏色來編兒歌。
1、師:今天果園里不光有水果寶寶,還來了一位客人。(教師出示問號)你們知道這個是什么嗎?他表示了什么意思呢?這個是問號。它表示了有問題要問,那你覺得問號會問誰問題呢?(引導幼兒說出水果寶寶)。
2、師:它是問哪一個水果問題呢?(引導櫻桃)它今天就是有問題要問櫻桃,聽聽看,它會問櫻桃什么問題,什么水果紅紅的(幼兒回答)
3、師:謝謝你們幫櫻桃回答了,這個問號找到它要問的水果寶寶了對不對?我這里還有三個問號朋友,它們要問哪個水果寶寶?會問什么問題?(可請幼兒操作)。
4、師:這是什么顏色的問號呀?你幫它找到了誰?你們同意嗎?你們覺得它會問水果寶寶什么問題?剛剛櫻桃那邊紅色的問號是這樣問的:什么水果紅紅的。那這個問號怎么問?(幼兒回答,另外兩個水果同上)。
5、師:你們今天表現非常棒,剛剛我們講了好聽的話送給水果朋友,其實你們就已經編出來了一首很好聽的兒歌,這首兒歌的名字想不想知道?(水果歌)
6、師:聽我念一次(教師念兒歌),接下來你們跟著我來念一念這個兒歌?我來念問號,你們念水果(教師幼兒一起念兒歌)。
三、游戲:水果歌。
1、請幼兒貼上水果,練習兒歌。如老師(或個別幼兒)問:“什么水果紅紅的?”貼櫻桃的幼兒則站起來說:“櫻桃櫻桃紅紅的。”貼其它水果的幼兒則不可以站起來。
2、師:既然你們已經說的很好了,那我給你們一點獎勵(出示水果圖片),你們想拿什么水果,就拿什么水果寶寶,每個人只能拿一個,貼到自己的身上,你們就變成了水果寶寶。(分批拿)
3、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坐坐好,我要打招呼了,我叫到什么水果寶寶,你要馬上站起來哦。
4、師:我要玩游戲了,玩問答游戲,你們當上了水果寶寶,我就要來當問號啦,我就要來問問題了!我問誰問題,誰就趕快大聲回答我。(進行游戲)
四、品嘗水果
1、師:今天我們這個游戲玩完了,我有獎勵要獎給你們(拿出真的水果),想不想吃呀?現在能不能吃呀?吃水果之前要干什么?(洗手),讓我們把手洗干凈了再一塊兒來吃好不好?
2、請幼兒按順序洗手,品嘗水果。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跟自己父母說說今天的水果歌并且等到水果成熟季節親子去采摘。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結束后,我認為主要問題在于我的引導不夠。幼兒們的積極性很高,在創編過程中,我問:“什么水果紅紅的?”幼兒們能夠回答出是櫻桃,但是不能把水果的名稱和顏色完整的說出來。可是我只是強調要把水果的名稱說兩遍,再說出顏色才是完整的一句,并沒有用一種更直觀的方法去引導幼兒完整的創編兒歌。如果我一手拿一個櫻桃模型,出示一個幼兒會說:“櫻桃。”再出示另一個幼兒會說:“櫻桃”然后讓他們說出顏色,兒歌就編的比較完整了。孩子們也能通過提示準確的說出相對完整的語句來,而且也能讓孩子表達的更清楚。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對自己所處的家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他們大概知道在自己家鄉的某個地方盛產某一種水果,相信后期通過家園共育幼兒經過自己親身體驗之后對自己家鄉的認識更到位。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片段,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理解故事內容。
2、了解故事中“多為別人著想”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課件、故事錄音。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引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講故事,但是在講故事之前,老師先問一個問題你們都認識哪些樹?那么這些樹長在哪里?那么老師今天的故事里的樹很特別,它不是長在地上的,那么它長在哪里呢?讓我們來看今天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講述故事
1、分段講述
(1)圖片一:
師:春天,鳥先生用粘土和干草造了一個堅固的窩,鳥太太就在他們的窩里孵她的蛋寶寶,一天她感覺一個蛋動了一下,難道是寶寶要出生了,但是……
(2)圖片二:
A、師:你們看鳥太太的寶寶出生了嗎?那么鳥太太孵出了什么?那么你們覺得小樹苗長在鳥窩里是好還是不好?為什么?(開放式的問題,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活躍課堂氣氛。)
B、教師小結:你們講的很好,鳥先生和鳥太太很擔心小樹越長越大,會把鳥窩撐破,心里很是害怕。
(3)圖片三:
A、師:鳥太太孵出一棵樹,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座森林,許多動物都紛紛趕來幫忙,我們來看看誰第一個來幫忙,它想到了什么辦法呢?你覺得鳥太太會同意嗎?他們他們之間可能說了什么?誰能用完整的話把這張圖片的故事說出來?(引導幼兒觀察故事中出現的人物,所發生的事情,并讓幼兒大膽想象他們的對話,最后將這些信息串起來,進行較為完整的講述。)
B、教師小結:教師將孩子們說的故事組合加工再次復述。
(4)圖片四:
A、師:螳螂的辦法已經不能用了,讓我們來看看接著又發生了什么,誰能直接把圖片上的事情說出來。(嘗試讓幼兒在老師不提示的情況下進行講述,教師不斷提示,讓幼兒自我完善故事內容。)
B、教師小結
C、(圖片五)那么甲蟲先生的辦法鳥先生也不同意了,那么還有什么辦法呢,那么你們也來幫忙想想辦法吧?(開放式問題,讓幼兒猜想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5)圖片六、七、八
師:讓我們接著聽故事,這時鳥先生和鳥太太一起想出了一個辦法,不如我們來把小樹移個地,于是甲蟲和螳螂先生挽起袖子就動手搬小樹,鳥先生叮囑“可別碰壞了我筑的窩”,“也不許碰壞了我的蛋寶寶”鳥太太趕快加了一句,于是大家就都輕手輕腳的把小樹搬到地上,把它種到土里。鳥太太和鳥先生想辦法和螳螂先生和甲蟲先生的辦法,誰的.最好,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要為別人著想,不能光顧著自己,要懂得關愛別人。)
(6)圖片九
一天鳥太太覺得又有一個蛋動了下,鳥先生尖叫起來“天啊!難道又要孵出一棵樹了”,鳥太太瞪了鳥先生一眼“我哪能總是孵出樹來,這回準是我們的寶寶要出生了”,果然這次鳥太太一連孵出四只鳥寶寶,鳥先生成了四只小寶寶的爸爸,小樹也在鳥先生和鳥太太的照顧下茁壯成長,當來年春天到來時,小樹上多了四個小窩。(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局)
2、幼兒小結故事
我們的故事講完了,但是故事還沒有名字,你們覺得故事叫什么名字好呢?我們來回憶一下故事中都出現了誰,發生了什么樣的一件事情?(引導幼兒幼兒回憶整個故事)
3、完整傾聽故事:
故事講完了,但是我們還有一個問題的答案沒有找到,就是為什么這棵樹是什么樹,它怎么就長在鳥窩里了呢?那讓我們完整聽一遍,答案就在故事中。(給幼兒再次傾聽故事的動力,希望借此讓幼兒能更認真的完整傾聽。)
(三)結束部分:活動延伸
那么故事錄音中最后也留給我們一個問題,他說“這課合歡樹上的四個小窩還會長出小樹嗎?”(讓故事得以延伸,課后讓幼兒繼續創編故事……)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2
故事是幼兒接觸得最多而且也是最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愛聽故事是幼兒的天性。故事《總是遲到的嘟嘟》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叫嘟嘟的小朋友總是遲到,并且每次遲到總會找到一個理由為自己辯解。但每次他都是從別人身上找理由,從來沒找過自己的原因。這個故事內容比較簡單,幼兒也比較容易理解。
本次活動主要利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的多向思維,逐步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大膽猜測,使幼兒很快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去。
活動開始,我出示小布偶“嘟嘟”來引出故事。嘟嘟的故事其實是很多幼兒的生活剪影,當聽到故事中的嘟嘟遲到了怪“媽媽自行車騎得太慢”,怪“爸爸喊他太晚了”,甚至怪“鬧鐘聲音太輕了”,孩子們都笑了起來,這時,我請幼兒學著嘟嘟的語氣說話,孩子們都學得惟妙惟肖,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嘟嘟。
欣賞完故事的后半段,我給幼兒提出了討論的問題“你們覺得嘟嘟遲到究竟是誰的錯呢?”大家都說“是嘟嘟自己的錯,可他怪別人,真可笑!”我趁機問“孩子們,你們上幼兒園遲到嗎?”有幾個平時經常遲到的孩子聽我這么問,都紛紛低下頭,不作聲了。我又問“早上起床誰能自己自覺起來呢?”這次有很多孩子不敢舉手了。看來很多孩子也像嘟嘟那樣喜歡賴床,晚上不肯早睡,早上不肯起來,動作又拖拉,因此經常導致自己上學遲到。
活動最后,我請幼兒自由討論“怎樣做才能不遲到”,一些每天都能早早來幼兒園的孩子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經驗。而那些經常遲到的孩子,他們也說了自己的決心,并且要請爸爸媽媽一起監督他們養成這個不遲到的好習慣。
大班的孩子處在幼小銜接的特殊階段,在這個階段是要為上小學打好基礎的,而幼小銜接的關鍵不在于教孩子多少知識,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為他們的小學學習生活做好準備。《總是遲到的嘟嘟》這個故事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們更能領會到故事的意義,也更能幫助孩子找到并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當然,在活動中我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本次活動的難點把握不到位,幼兒沒有真正體驗到故事人物前后兩種態度和行為所帶來的'不同結果,目標達成度不高。
故事的講述不夠生動、形象,表情動作不夠豐富,感染力不強,講述故事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活動中,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比較少,沒有做好幼幼互動。幼兒是語言學習的真正主人,應該讓孩子充分的活動,充分的交流,充分的辯駁,充分的思考。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3
一、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欣賞散文。
2、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鉆、瞧。
3、體驗坐火車時感知的春天景色。
二、活動準備:
1、散文:《坐火車》
2、課件:麥苗田圖片、油菜花圖片、山洞圖片。
3、增加其他景色的圖片,創設情境。
三、活動過程:
1、游戲:坐火車。
——“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開到哪里去?”
——老師帶幼兒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分別出示散文《坐火車》中相對應句子中的圖片。“開到綠油油的麥苗那里去”、“開到金黃色的油菜花那里去”、“開到山洞那里去”。
——引導幼兒感受如“開到雪白雪白的雪山那里去”,“開到蔚藍蔚藍的大海那里去”,為幼兒的替換散文語句打好基礎。
2、欣賞散文。
——火車到站了,我們把剛才看到的寫成了一首兒歌。教師配樂朗誦散文。
——坐在火車上我們都看到什么?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鉆、瞧。
——為什么會什么也看不見呢?
——幼兒邊坐火車,看掛圖、鉆“山洞”邊再次欣賞散文,教師引導幼兒學說“一會兒是……一會兒是……”的語句。
3、讓幼兒試著把在戶外觀察到的風景能嘗試著替換散文中的詞句。
活動反思
第二課時我讓幼兒把小椅子排成火車狀,讓幼兒邊開火車邊欣賞散文。首先讓幼兒說說自己所了解的火車的特點:長長的,一節一節的,在開時還有聲音;其次讓幼兒開著火車觀察春天,引導幼兒關注教室里布置的'圖片:“綠油油的麥苗”,“金黃色的油菜花”。在學習散文時,根據散文的順序出示圖片,讓幼兒能更好的學習詞語,再讓幼兒說說喜歡文中的那一句話,加深對文中詞語的學習。幼兒在學習時由于有了一定的情境,所以學習散文及詞語時掌握較快,不過大多數孩子急于表達,而不能說完整句,今后活動中應多讓孩子鍛煉說的機會,多說,多講,發展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4
1、設計思路
在第一個活動中,孩子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秩序的重要性,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先后模仿了小兔分蘿卜時不同的話語,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當然除了學會動口以外,還應該學會動手哦!
一直以來,小兔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物,而小兔愛吃蘿卜的形象也深入幼兒心中,何嘗不讓孩子們試試學做“胡蘿卜”呢?或許這對小班孩子是一次挑戰,趕快試試吧。
2、活動目標
(1)在泥工活動中,嘗試使用輔助材料。
(2)嘗試用搓泥的方法做蘿卜。
3、活動準備
·《小兔子分蘿卜》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彩泥,泥工板,泥工刀等
·綠色皺紋紙,小塑料棍
4、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
出示一堆蘿卜:
一這是什么?它是誰最喜歡的東西?誰來給蘿卜排排隊?
~還記得《小兔子分蘿卜》的故事嗎?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季節?他們的蘿卜是從哪里來的?
一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2)聽聽講講:教師講述故事,在對話處引導幼兒一起說
一故事中小兔們是怎么分蘿的?(鞏固排隊的重要性)
一小兔子實在太愛吃蘿卜,這么多的蘿卜都已經分完了,我們一起動手再給小兔做些蘿卜嗎?(引出主題“做蘿卜”)
(3)學做胡蘿卜
一看看胡蘿卜是什么顏色的?長得像什么?(重點認識錐形)
一還有什么東西也和胡蘿H憊得很像?
示范:每人拿一塊泥,和老師一起團泥,團揉光滑后再搓泥。
一請你們把泥放在手心,手掌一邊用勁大,一邊用勁小,搓出一頭粗一頭細的錐形。看看胡蘿卜少了什么?
示范:教幼兒使用小塑料棍將皺紋紙當做蘿卜葉嵌插在蘿卜頭上。
(4)送胡蘿卜
一哇,一會兒我們已經做了那么多的胡蘿卜,真棒!請你們把做好的胡蘿卜放在籃子里。(引導幼兒排隊有序放置)
一現在我們一起去給小兔送蘿卜吧?(繼續引導幼兒有序排隊)
一小兔今天非常開心,大家送的胡蘿卜真多真好,小兔子說謝謝你們。
教學反思:
《小兔子分蘿卜》是一個既好玩又有趣的繪本,第一次看到這個繪本就已經被它所吸引。一位慈祥、可敬的老爺爺與一群愛玩、懂事的兔子因為一車胡蘿卜聯系在了一起,滲透了生活秩序的重要性與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傳統美德。
活動中,我首先采用了觀察講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故事的開端,引導孩子為兔子們想辦法分蘿卜。其次以游戲體驗的方式讓孩子們體會仍接的.危險與結果的不公平,比賽的勞累與不方便。由此再讓幼兒重新認識生活中一貫的有序排隊是解決擁擠問題的最好辦法。相信有了這樣一次體驗式的游戲,今后孩子在排隊取物時更容易產生親切感。
正當問題得到解決時,故事發生了轉折,吃了人家的東西要回報。中班的孩子剛剛進行了好朋友的主題,他們已經累累了一些與人交往、合作的經驗,為兔子想辦法正好能調動孩子經驗講述的積極性,于是就有了相互說、集體說。最后從中感受到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活動后還是要讓孩子完整看這本書。因為教學的最終意義在于使孩子愛上閱讀、愛上書本,最后續讀任務的布置也是非常關鍵的。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5
活動目標
1、認識生字“運”、“挑”、“站”、“跳”,并組成詞語。
2、讀熟句子,說句子。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生字,組詞。
2、難點:讀句子,說句子。
活動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紅花貼紙。
活動過程
1、激趣導入本課課題。
2、用生動的蘋果形生字卡片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識。
3、給生字找朋友(組詞)。
4、學生看課本相應畫面,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并對組成的'詞語進行了理解。
5、讀句子,領悟句子的意思。
6、拓展:練習說句子,鼓勵小朋友多參與,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7、回到書本,指名學生讀課文。
8、比賽讀課文,齊讀課文。
9、總結。
教學反思
結束了課堂之后,我覺得這堂課基本能完成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能夠突破,但不足之處還是有很多,現在作如下反思:
1、幼兒的年齡不大,在課堂上我沒能夠結合孩子的年齡特征,活動教學不夠多,還是以老師為主講,不能在活動中讓孩子們學到知識。
2、教學手段不夠新穎,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對孩子的評價還不夠具體,語言比較抽象化,說話語速也過快。
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將會先花更多的時間把課備得充分一些,多設計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明確老師的輔導作用,轉變師生觀,多表揚學生,讓學生愛上語言課。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01-18
幼兒園語言活動教學反思02-02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09-10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02-02
教學反思語言教學反思12-07
教學反思語言教學反思12-07
語言《點點愛上幼兒園》的教學反思07-03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02-24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