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教學反思 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質量》教學反思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質量》教學反思 1
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學生將從質變到量變、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來學習化學。初步熟悉化學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提出假設→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實驗分析→得出結論。
本課時圍繞三維目標展開,旨在更好地落實三維目標,特別是“過程與方法”目標。
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思路著重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為主要任務,緊緊圍繞這樣的一個設計思路,生活經驗→知識技能→思維品質,生活經驗是基礎,知識技能是橋梁,思維品質是核心。本課的引入從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蠟燭燃燒來引入本課學習,蠟燭燃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生活現象,啟發學生思考。然后在后面的學習強化本節課的知識技能(落實過程與方法),主要對紅磷的燃燒以及鐵與硫酸銅反應的兩個實驗分析,在實驗中注重著重培養學生觀察、現象描述、分析實驗現象、獲得結論的過程。在實驗中更細化了對實驗的可觀察點進行引導,如紅磷的燃燒實驗,引導學生觀察點在于氣球的變化和錐形瓶內紅磷的變化;鐵和硫酸銅的'反應觀察點為鐵釘的變化和溶液的變化,強化的觀察點后更利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落點在于從天平的平衡分析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的原因。在不斷地深入分析,在經過前人無數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了質量守恒定律這一偉大的定律,是一個普遍規律。質量守恒定律的學習難點在與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和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對質量守恒定律的關鍵詞分析,增強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在從微觀層面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以水分解為例,以動畫形式來水分子的分裂過程,非常地直觀,很利于學生對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進行分析。課時的最后以蠟燭燃燒后天平不平衡來回應該課時的學習(回顧生活經驗),提出蠟燭燃燒天平不平衡是否違反了質量守恒定律,激發學生的思維,也強化了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質量守恒定律的學習對后面所學習的化學方程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個重要的基礎。
《質量》教學反思 2
本節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其二是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探究實驗—空氣中塵埃粒子的測定)。本節課我運用CAI課件和學生探究討論相結合進行“問題解決”式教學。通過圖片資料和錄像片段創設情境,啟發學生分析,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最后引導學生討論和交流。
本節課我利用課件展示有關呼吸系統疾病的圖片資料和幾種大氣污染的圖片進行導入,讓學生明確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接著讓學生做憋氣(30 s)小游戲,引出空氣對人的重要性,進而引入本節新課。
本節課我分為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布置學生預先查閱資料,引導學生事先做個調查,調查“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情況”的資料、圖片;親屬中吸煙的人數,親屬中“呼吸系統疾病與空氣質量的關系”,“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分析”等等。學生利用自己查閱到的資料在課堂上與課本的“資料分析”一起進行討論;二是學生進行探究實驗—采集和測算空氣中塵埃粒子,通過實驗室學生了解當地的'空氣污染情況。通過討論和實驗,使學生明確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系,并認識到工廠排放的廢氣、燃燒的垃圾、汽車尾氣等都是污染大氣的禍源,它們時刻襲擊著我們的呼吸道和肺,使呼吸系統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讓學生特別關注大氣污染問題,并積極參與防治大氣污染的活動。最后引導學生思考應當怎樣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圈。
但在上課時卻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很多學生調查到的資料基本上都是關于“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情況”這一方面的,其他方面資料很少,幾乎沒有人調查親屬中吸煙的人數,親屬中“呼吸系統疾病與空氣質量的關系”,致使最后要由老師補充這方面的資料。由此得到的教訓是,……
《質量》教學反思 3
在本學期四年級的寫字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各學段的學習,不斷獲得基本的寫字知識技能以及寫字的感知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反思與評價、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寫字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關懷、友善、分享等品質,塑造健全人格,使寫字能力和人文素養得到整合發展。
一、主要的教學措施。
1.由楷書入手。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就書體而言,有篆、隸、行、草、楷等多種。學生有一定的楷書基礎后,再學行、草、隸等。學生學習時一般在未對該帖的用筆、結體做到基本掌握是不換帖的。攫取眾長必須先攻一家,學習要能持之以恒。
2.從點畫學起。學書法先學點畫,可從點、橫、豎、撇、捺、提、折、勾八種基本筆畫入手,基本掌握后再進行整個字結體訓練。結構教學按漢字獨體字、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包圍結構、不規則結構等逐步推進,先學獨體字,后學合體字,再學復雜結構。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并對特別難寫的字作重點講解。這樣教學按一定的規律上升,同時也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習點畫時,也可結合一些簡單的.結構來教學,如每學一種筆畫后,可寫一些用該筆畫組成的簡單的字,這樣,既能使前面所學得到鞏固,又能將結構教學由此由筆畫教學引申、過渡。八種點畫學習結束后,基本結構也學了不少,為以后進一步學習結構打下了基礎,這同時也可避免學生學習點畫滋生枯燥乏味的情緒。
3.由臨摹到創作。學書強調繼承傳統,臨摹是傳統沿襲下來學習書法的唯一途徑。臨摹需要有耐心,千萬不可在未入帖前就想搞創作。臨摹教學可采取雙勾、單勾、對臨、背臨四種練習方法同時并進,但必須要按一定的次序即遵循由摹到臨的規則。當然,臨摹最終目的是創作。創作和臨摹的關系是:先臨摹后創作,邊臨摹邊創作。
4.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除了教師示范外,還可利用高科技現代電化教學。電化教學手段能提供多姿多彩的視覺圖象,演示和剖析古代名帖,可播放當代名家講座等,使學生親眼目睹,如臨其境,
突破了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尤其是某些技巧,學生通過形象逼真的屏幕動畫剪輯、分析和綜合演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
二、本學期的教學不足與反思:
1、由于我在教學中主要是采用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自己設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有個別的知識點沒有得到充分的貫穿和學習
2、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許多學生在課余時間能主動練字。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比賽,主動觀看各種展覽,積極參加藝校書法班。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能注重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欲望,注意通過各種策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到書寫教學活動中去;同時能根據學生實際需要進行個別化教學;利用學校的資源優勢欣賞書法家的講座和書寫表演。同時還能及時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反饋;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傳輸與互相學習等提供了所必須的教學環境與學習資源,使學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展。
3、為養成學生主動學習習慣,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校園網輸入多媒體講座,幻燈投影。也為學生提供獲取信息的能力,學會借助多媒體進行主動、創新的學習,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如:多媒體網絡為學生提供了理想學習資源環境。學生可以根據需求,上網查詢,下載收集相關文字、圖片、視頻資料,從而加大信息量,更全面、更透徹地了解書法家們的故事和優秀作品。
一個學期以來,學生的書寫水平提高、藝術審美情趣的培養和綜合文化素養的提高需要一個復雜和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寫字藝術教育任重而道遠,我們還須繼續努力,為傳承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腳踏實地探索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方法。
《質量》教學反思 4
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它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又能與能量相聯系,這些知識將在高中物理中學習。在初中對質量的概念講得很淺顯,只簡單地使學生認識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但這并不是質量的定義,教學中不必過分強調。對于物體的質量不隨位置、狀態、形狀而變,也是讓學生知道即可。
教學中讓學生對照著實物認識天平的.各主要部分和它們的作用。天平的調節和使用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學習后面兩節課的基礎。
在教學中,對使用天平的要求是讓學生自己看書學習,然后提出問題:如果不按這些要求做,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在這里體現了小組合作,讓他們進行討論,然后再匯報自己組的討論結果。培養了學生的動腦思維能力。
接下來,我邊演示邊講解天平的調解和稱量物體的質量,還有些細節問題通過師生互動,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如怎么快速的判斷天平是否平衡,可以通過觀察指針左右擺動的幅度。游碼有一定的寬度,讀數時以哪邊的刻度為準等。通過這樣的活動,既充分加強了學生對天平正確使用的知識上的掌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講質量單位時,提到了“斤”和“兩”,沒有很好的處理一下它們和千克的關系,強調不夠。還有一些細節問題處理的不夠好,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是要多鉆石,設計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一步步達成目標,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
《質量》教學反思 5
對于我國高職教學當中的教學質量管理,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當中一項十分具有研究意義的內容;對于高職教學而言,教育工作的質量往往是其重要的組成環節,同時教學質量對于學生們掌握學習進度的優異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專門針對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當中的教學質量管理現狀,進行細致的分析,并對高職教學質量管理如何進行深化及具體思路提出有效的建議。
高職教學質量管理的深化改革,是有效促進高職教學,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社會并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的重要前提;當前我國的各大高職院校當中的教育工作,主要體現在對高職教學的質量管理和教學模式之上,對于高職教學的質量管理工作,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只有良好的教學質量管理工作,才能夠使高職教育真正的發揮出其完整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對高職教學的質量管理進行進一步深化,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當前還不夠完善的教學質量管理真正得到改善,以保證高職教學的建設與發展。
1當前高職教學質量管理現狀
對于教學的質量管理工作,一般都是通過教學的管理者對教學質量有關因素等環節的影響和干預來完成的,因此我們必須對其實行正確的引導與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質量的管理工作得以完整的進行;我國近幾年以來,政府和社會對于學生教育的情況格外關注,這使得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建設與管理不斷的在進行完善,然而,由于現今我國各高職院校對于教學管理的水平還較為落后,因此也就使得高職教學質量的管理工作無法徹底的滿足院校教學以及發展的實際需求。
1.1新專業更新過快,種類過多:當前我國的很多高職院校,在快速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專業的培養還沒有明確的目標,再加上當前我國的各項新興產業的相繼誕生與快速發展,因此也就使得高職院校不斷的增添越來越多的新專業種類,專業的快速更新和新專業種類的過多現象,都導致了原本的高職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無法及時的跟進新出現的變化,進而使得教學管理出現問題;同時,新專業在師資、企業實習以及教學設備上的不完善,也使得學生在進行新專業的學習過程中,思想發生動搖,從而妨礙了教學質量的管理與提升。
1.2師資力量匱乏:當前我國的各高職院校當中,對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和重視還都明顯不夠,很多院校缺乏對教師的培養和引進,有限的教師隊伍由于院校的進一步建設而加大了工作量,這使得教師們沒有時間對教學質量的管理進行深化的改革與研究,同時,院校管理層對于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的不重視,也是導致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師資力量匱乏的根本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當中所外聘來的教師往往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本身的教育素質不高、積極性不夠,往往直接影響了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而本校的教師由缺乏有效的培養條件和手段,因此也就使得教學質量管理的深化進行,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
1.3課程教育內容改革力度需要加強:對于我國各高職院校而言,其中絕大多數的院校教學課程內容都是圍繞著我國社會的各職業崗位以及社會當中的.各項產業來進行的;這些課程的教育內容往往都是以相對應的產業或職位來進行教育的,然而,由于我國的社會各產業結構變化比較快,導致了很多高職教學當中的課程內容與社會實際的工作內容南轅北轍,再加上高職院校本身對于教學課程的內容更新不及時,因此也就使得教材當中出現了教導陳舊的教學內容,從而使得教育質量明顯下降。
1.4高職院校課外實踐基地缺乏建設和完善:我國的高職院校的建立,主要是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具備真正技術的實用性人才而存在,這也就要求我們的各高職院校,除了要對學生們的理論知識進行細致的培養和教育外,還需要讓學生進行理論外的充分實踐,只有理論與實踐真正的相結合,才能夠使其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從而更快的融入到社會當中;然而,當前我國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對于學生們的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力度還遠遠不夠,很多院校的實踐基地建設缺乏完善性,院校沒有與社會當中的各企業建立起為學生提供實習空間的有利環境。
2高職院校進行教學質量管理深化的思路與措施
2.1建設統一的教學管理體系。當前我國各高職院校當中的教學管理體系,由于專業過多,新專業增添過快等多種因素,因此也就使得院校當中的教學質量管理制度變得較為分散,對于這一現象,我們的院校管理層人員,應該對分散的教學質量管理制度進行統一,并加強管理制度的激勵與約束職能,使教學質量的管理制度能夠真正有效的帶動教師與學生兩者之間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同時還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將教學質量的管理變得更加深入化、規范化、制度化,并適當的將現代化科學教育手段與之相融合,盡可能的使教學質量管理手段擺脫傳統的單一模式,從而真正向著多元化、科技化進行深入和轉型。
2.2增強高職院校師資力量的重視和建設。對于高職院校教學的質量管理深化措施,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加強外聘教師與本校教師的專業素質;我們需要對外聘教師進入本校的過程進行嚴格的把關,并增加相應的標準與制度,以防止教育素質較低或語言表達能力不高的外聘教師進入本校,并增添相應的處罰與獎勵制度,以激發外聘教師在進行課程傳授過程中的積極性,同時約束那些不認真進行教學的外聘教師;對于本校的教師,我們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的教育素質培訓,并鼓勵他們參加相關的職業資格考試,同時,院校內部還應該施行考核制度,對這些本校內部的任課教師進行細致的專業教育技能考核,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加強高職院校當中教師們的整體教育素質,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對院校當中的師資力量進行高度的重視,增強其師資力量的建設工作,從而培養出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教育團隊,以便于院校能夠對教學質量管理工作進行進一步的深化。
2.3加大教學課程內容的變革力度。對于當前因我國社會各產業的快速發展變化而導致的教學內容與實際運用出現差異的問題,我們的院校應該多進行社會調查,在教材內容的變更上應該堅持與時俱進的重要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各高職院校當中的教學課程內容與社會各行業相對應,從而保證了高職院校所培養出的人員更加具備實用性;我們院校的管理層,還應該對本校之內的任課教師們進行系統的教學培訓,使其能夠及時地掌握新的教材內容知識,以便于其能夠滿足學生們對于新鮮知識、技能的學習;只有高職院校本身真正的加大了對教學課程內容和結構的改革力度,才能夠真正的做到教學質量管理的深化建設;同時,我國的各高職院校還應該與社會當中的各企業建立起完善的合作關系,將自己培養出來的學員送到其中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知識結合,同時加大對于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以便于學生們的素質能夠真正的得以提升。
3結束語
對于高職教學質量管理的深化工作,是一項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這需要我們的院校管理者與任教老師之間進行充分的配合;同時,還需要與各行各業建立起完善的合作關系,為學生的專業技能掌握,提供較大的空間,并在課程教育的內容上做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我們的院校才能夠真正的完成教學質量的深化工作,從而使高職教學質量管理上升到一個嶄新的空間當中。
《質量》教學反思 6
本節課我認為授課的內容包括兩大部分:
1、介紹質量這個物理量,包括概念、單位和感受物體的質量;
2、學習規范使用托盤天平。教學重點我認為是規范使用托盤天平、難點是感受生活中物體的質量和托盤天平的規范使用。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用的是循序漸進的辦法。先從學生的鞏有知識入手,認識物體和物質。再通過分類認識質量的概念;利用生活常識說到質量在生活中用時要有單位,進而講解質量的幾個單位,以及和生活中的質量單位的關系,體會規范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學生總結天平使用的規范步驟。最后演示測量硬幣的質量,讓學生對日常用品的質量有新奇感,提高學習的興趣。
在第這節課中,學生初步知道物理上的`質量與生活中的質量的區別,但是在第一節課中學生對質量的理解還并不是很透徹的,對質量的解釋會有點難度,舉例分析一下會清楚一些,我在一個班強調說明了,情況就好些,而另一個班就差多了,說明學生的理解還是有限的。
我在質量這節課中使用了導入、誘發和總結的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所有的知識總結都想由學生分析和總結出來的。學生也很活躍,把課堂真正意義上還給學生。
《質量》教學反思 7
學生評價已經成為高校教學質量評估的通行與規范的做法,相比之下,其他的教學質量評估手段則不太受重視。文章從理論上分析了學生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其中隱含著學生是消費者、學生具有合格評價者應有的理智與技能這樣的假說,并對這兩個假說進行了理論探討,說明僅依靠學生進行教學質量評價不符合高等教育的方向,應結合專家評教等手段,對教學質量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
教學質量;學生評教;高等教育
為了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絕大多數學校均對課堂教學質量開展了學生評教活動,評價方式包括標準打分法、開放問卷法、座談法等。大量文獻表明,對于學生評價教學,教育界人士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參與者,是教學質量的直接感受者,他們對教學活動過程及其效果有重要而獨特的評價;如果設立的評價標準合理并且組織得比較好,比如評價目的明確、采用匿名方式等,學生評價應該可以反映教學過程的真實情況。因此,學生作為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的主體是有其理論與實踐基礎的。但是,通過我們分析也可以看出,學生評教也存在其不足之處,因此以學生為評價教學質量的主體應全面分析其優劣之處,從而盡量發揮其長處,彌補其不足。
1學生評教的優勢
(1)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之一,他們每節課都在直接感受教師教學的風格等,從教師批改作業、考試評分以及其他互相作用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治學態度,因此他們的評價最為直接可靠。
(2)學生與教師在經濟利益、職稱及聘任等方面沒有直接沖突,應該不存在這方面的道德風險。
(3)學生評教比較經濟易行,可以經常、連續地進行;對同一個教師可以將過去學生評價的信息與現在的評價信息進行對比,研究教師教學方式、態度等方面的進展。
(4)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學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求知的意識。
事實上,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學生評教已經成為美國大學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評教效果的研究也成為熱點。到20世紀90年代末,已有數以千計的關于學生評教的有效性、可信性方面的研究,其數量超出了單純對教學質量評價方法的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采用學生評價教學質量是可靠和可信的,基本達到了提高教學水平、聘任優秀教師等教學評價的目的。
2學生評教的不足
然而本文認為,學生作為教學質量評價的主體,存在若干不足之處。對學生評教進行認真思考,可以發現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帶來的不足進行一定程度的彌補,可更有效地提高對教學質量評估的可靠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1)學生評教的每一種具體做法都存在缺陷。等級量表有幾個方面的缺點:
第一,等級量表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回答大量問題,使學生因時間不足而無法進行較深刻的思考,從而無法獲得學生對教學質量更深刻的想法,不能促進學生認真思考教學問題;
第二,檢查表項目中會出現重復項目或高度相關的項目,影響評價結果;
第三,無法實現學生與教師間的直接交流。
(2)廣泛采用的學生評教的做法――座談,同樣存在若干缺點。一方面,對教學質量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對教師授課方面的評價,學生們可能不愿在公開場合對教師提出真實的看法;另一方面,座談會上容易形成一種團體壓力,后面發言的學生容易受前面發言學生的影響,不能真實表達自己的意見。
通過學生的測驗成績評價教學質量,實際上是利用教學結果來評價教學質量。但是,學生的成績受多方面的影響,如學生本身素質的變化、受其他課程學習效果的影響以及現在使用的測驗本身的局限性等,因此單純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價教學質量也是不可取的。
對學生評價教學質量的進一步研究可以發現,這種方法的實行有其內在理論基礎。采用學生評價教學至少有兩個基本假定,
第一,將學生看成了消費者,用消費者滿意程度來衡量教學的質量;
第二,假定學生是合格的、受過訓練的評價者。這兩個假定并非無須驗證就天然成立,在中國現有教育體制下尤其是這樣。
2.1假定一:學生是消費者
學生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實際上是將學生評教看成是學生的一種權利。在高等教育領域可能存在著一種比較普遍的想法,那就是將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種消費,而將高校看成是提供這種消費的商業機構,將學生看成是教育市場的消費者。美國一些州立大學正是將自己作為商業單位宣傳的,而國內目前有一些教育工作者也持這種看法。他們認為教育實際是一種消費,而學生則正是消費者。DavidReisman在1981年曾說,學校從學術優勢的競爭轉變為對學生消費的競爭是美國傳統高等教育兩大變化之一。如果將學生看成是消費者,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當然就是學生應有的權利之一。
將教育作為一種消費的思想也影響了我們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教育改革。盡管有若干專家、學者對“教育產業化”的提法作出了批評,“高等教育是一種消費”的想法依然占據人們的腦海。然而實際上,大學不是――或者說不應該是一種商業。將高等教育看成商業是不恰當的,至少在某些方面這種思想是不恰當的。McMurtry(1991),Damron(1995)及其他一些學者曾經討論過,高等教育的商業導向是建立在一系列不正確且相互矛盾的假設基礎上的。Stone(1995)指出,高等教育機構如果視自己為學生服務的提供商,那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它意味著學生可以把教育當作自己可以選擇的消費之一,視每門課滿足自己的合適程度而利用或者浪費它,自己決定學與不學,這顯然違背了高等教育的辦學宗旨。從美國高校學生自選課程即注冊選課的現實來看,有很多學生總是去上一些零零碎碎的、能增加學分、水平一般,但比較容易接受的課程。這樣他們就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和努力、很方便地以高分通過大學教育。我國部分高校曾以“得優率”作為參評獎學金的依據,一些學生對數學類需要投入巨大精力的課程并不重視,而對一些臨時突擊即可獲得高分的學科參與熱情相對旺盛,這種現象其實也反映了該種傾向。可以想象,當這些學生日后畢業,真正利用自己所學而工作時,他們就會對所學課程的質量、學術水平十分關心,并后悔沒有充分利用以前接受教育的機會了。另外,如果把教育當作一種消費,那么就有一個問題:誰為這種消費付費,誰又會從中獲得收益。因為一般來說人們只為自己的消費付費并從中獲得收益,比如愉悅、放松等。但我們知道,大多數大學的經費是由全社會的納稅人支付的。盡管在校學生都要繳納不菲的學費,然而一方面這些學費對于彌補高校特別是公立高校的辦學經費幾乎是九牛一毛,同時大多數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獎學金、助學金等。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納稅人、政府、父母及獎學金基金提供者是學生享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按消費論,他們才應該是高等教育及其產品的消費者。高等教育的消費者還應該包括各類企業主,他們對教育的專業項目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支持,雇用了高等教育的畢業生。從美國的實踐看,美國大學(University)接受一些學院(College)的學生時,會承認學生在學院里獲得的`學分,或者將這些學分作某種轉換后加以接受。這些學生在學院里所接受的教學質量顯然會影響到他們在大學階段的學習,影響大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大學本身也應該是高等教育的消費者。如果把客戶滿意度作為判斷有效教學的評判標準,那么政府、公眾、學生及其家長、企業主和學校等社會各方的滿意度都要考慮在內。
這樣分析就可以看出,簡單地將學生視為消費者是不合適的。如果將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種消費,那么它的消費者應該是時間和空間上都廣泛得多的群體。因此,僅依賴于學生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是不合理和不充分的。
2.2假定二:學生是合格的評判者
任何科學有效的評價都需要以合格的評價者為前提,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評價也不例外。在假定一中實際上已經把學生假設成為合格的判斷與評價者。然而,即使在理想的條件下,大多數學生也不是合格的判斷教師教學有效性的評價者。理論上他們也許能評判教學的某些方面,比如表達的清晰程度,課程的組織狀況,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程度等,但在其他方面,比如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教學方法與教學的藝術性等方面,他們就不一定是合格的人選了。假定學生是合格的教學質量評價者就意味著其他一系列的假定,包括①學生在思想上已經成熟;②學生在能力上可以評價教師教學水平;③學生必須是誠實的,不會受教學以外的因素干擾。然而,這些假定都沒有得到相應的證實。相反,美國的研究表明,現在的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都呈下降趨勢:①課程的準備程度;②國民考試中表現出的能力水平;③對學習的期望;④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⑤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但是,盡管以上幾個方面都在下降,現在的大學生在大學里的成績卻比以前提高了(從C或C+提高到了B或B+)。對此我們只能認為,學生評價教學質量這一做法是促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因為正如前面所說,美國的學生評教結果還關系到教師的任期及薪水的提升,因此教師們有可能在考核等方面放松對學生的要求,從而導致學生在各方面水平下降的情況下,學習成績仍然得到提高。從中國的經驗來看,不管老師實際教學效果如何,通常老師們都能拿到良以上的成績,這固然可能是因為學生們認為自己評教對于教師任職并無作用,但同時也說明,學生作為成熟的、合格的,能對教學質量作出評價的主體這一假定是不能成立的。
在中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學生作為教學評價主體所表現出來的問題可能會更嚴重。一方面,我國大學對學生的評價幾乎就是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導致在校生片面追求高學分,而不是追求綜合素質的提高,因而可能會對要求嚴格、學習比較緊張的課程和教師的教學質量給出不高的評價,這一點雖沒有任何文獻加以證實,但也沒有文獻對此加以充分的否定。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依然流行以文憑取人的現象,因此很多在職人員都在努力追求專升本、讀在職碩士或在職博士,不否定這里有相當一部分人確實是為追求知識、提升綜合素質而學習,但確實有很大部分的人純為文憑而來,對他們來說,只要能通過學位考試、能拿到文憑就已足夠,因而在進行教學質量評價時,他們很難成為不存在道德風險、合格而理性的評價者。
3利用各方評價主體,綜合評價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高校評價教學質量的主體,除了作為課堂教學活動參與一方的學生外,還應該有其他主體,比如各領域專家、高校同行及課堂教學活動參與的另一方――教師本人。這樣才有可能客觀公正、綜合地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
學生評教運用最為廣泛的是美國,而應用專家和高校同行評教最為廣泛的是前蘇聯。受前蘇聯影響,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及以前也主要采用專家和同行評價教學質量的方法,至今在我國一些大學里,專家和同行也是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主體。
前蘇聯在進行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時,主要從研究一堂好課出發,在一定理論指導下,對優秀教師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概括,提出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在具體操作上,主要采用聽課與評課的方式,由專家或同行事先安排或隨機抽取課堂,對課堂教學進行聽課與評價。
專家與同行聽課評價的方式是從教育實踐中直接總結得出,與教育實踐有著天然聯系,易于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有利于教師課堂教學的改進和提高。但由于這種方式在評價時評價者與被評價者處于不平等的地位,雙方進行的是一種不平等交流。在實踐中,由于評課人自身素質的限制可能會導致評價結果的失真。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學生這一主體進行教學質量的評價有著其他主體所無法取代的優點,因而可以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主體之一。但是,學生評教又存在天然的不足之處。因此我們應綜合利用各方評價主體,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
在對教師的教學責任心、備課情況、板書或PPT準備情況、與同學的互動情況、情感交流等方面,由于學生與教師相處最多,觀察的機會最多,因而在這些方面學生是最好的評價主體。另外,如果學生能夠事先掌握、了解課堂教學的目的,那么對教學目的的達成程度方面,學生也是最好的評價主體。
在對教學藝術性、與學生的溝通技巧、教學規律的把握等教育學發展規律方面,由于學生對這些不太了解,再由學生進行評價顯然不太合適,而專家則是最好的評價者。另外,在對本學科的前沿介紹、激發學生探索精神方面,專家也是能提供較好意見的評價主體。
為了改進教學,公平地評價課程的教學質量,同行的評價也必不可少,因此同行也應作為評價主體之一受到應有的重視。但由于同行評價可能存在一些非教學因素的影響,因此對同行評價結果的利用要多加注意。同時,教師往往對自己教學的不足之處不易有清醒的認識,如果能結合教師的自我認識、同行與專家評價、學生評價三方面的結果,對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日后的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因此進行教師的自我評價也有其積極作用。
《質量》教學反思 8
這節課應該說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節,是概念教學和實驗教學相結合的一節課。《質量和密度》這一章是力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章,而第一節有事關鍵所在,這一章里學生要掌握的內容和技能很多,主要有以幾個知識點:
學生在這一章里要掌握和理解質量和密度的概念,要學會正確的使用天平和量筒(量杯)這兩種儀器測密度的原理和方法,要能比較靈活地運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本章內容概念建立、實驗技能和定量的計算較多的一節,對學生的實驗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
所以在這一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很好的駕馭本節內容,合理安排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全面提高認知能力、實驗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傳授本章知識的教學活動中,首先要從生活入手,利用淺顯的實驗演示來展示新知識,從而使學生真正懂得質量和密度的概念,掌握用天平、量筒測密度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在教給學生運用密度公式解決問題時,教師更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滲透物理思想、物理過程的教學,使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針對以上特點我在教學設計上對本章復習采用了一節新課兩節跟蹤復習與鞏固的教學思路。第一課時新授,第二課時復習基礎知識,主要讓學生識記并理解相關的定義、公式、單位;理解相關的物理量;理解測密度所用的儀器、方法、原理等。第三課時重點訓練密度的相關測量,以及進行適當的拓展,補充“溢杯法”的相關知識以及密度的有關計算,并進行分類總結。
課后,我回顧了一下,認為有以下幾方面應該做到。第一:在上課特別是復習課時應該抓住重點、難點;尋找突破點。在學生自主互動和思維方面有些不足。其次,在上課開始就給學生明確的復習目標,讓學生明白這節課應該復習什么;應該掌握什么;怎樣做。后由學生討論自學,然后課堂訓練與教師指導,然后當堂作業,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我認為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動起來,這樣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在這節課上我采用的教學模式有點單元化,沒有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效果不是很好。不過我們這里這一級初三的學生基礎較差,所以我在復習時非常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根據以前我上課的經驗也是在上課時往往眼高手低,學生掌握的不夠扎實。所以今年我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訓練。經過測試,我感覺效果比以前好了些。
《質量》教學反思 9
本節內容包括三部分的內容,即質量的初步概念,質量的單位和如何用天平測量質量。質量的概念只作“物質的量”的粗淺介紹,重點是質量的單位和用天平來測量質量的問題本課的成功之處:
1、利用視頻引入新課,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學的興趣。在引入新課時,用了我國航天員在飛船中吃東西的鏡頭,提問學生這時食物有沒有質量來引入新課,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動手操作完天平的使用后。用仿真課件進行總結天平的使用,直觀性好。
2、通過動手操作,鍛煉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天平的使用及讀數的方法,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3、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在講解質量是物質的一種性質,而且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時,通過實例請學生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出結論,鍛煉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本課不足之處:
在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沒有在操作前預留學習目標,使效率不高,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充分備好課,提高教學效率。
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它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又與能量相聯系,質量的測量是初中物理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學好質量是為學生走向社會培養的一個基本能力保障。
《質量》教學反思 10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掌握小學數學教學情況,及時發現、總結數學教學的成功經驗,為更加有效地調控和管理教學過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供依據,現對本次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期中檢測進行質量分析。
本次期中試卷緊扣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數圖形中的學問、小數乘法和觀察物體幾個部分內容進行命題,其中小數的加減法、認識圖形以及小數乘法占的比例較大。
一、試題成因及分析:
1、第一大題:“對號入座”認真填。總分:1250分,失分:317分,失分率:25.36%。錯誤較多的題目:
(1)一個數由6個十和12個百分之一組成的這個數是(),很多學生寫成6.12。
(2)單位換算:46克=()千克1噸6千克=()噸,部分學生寫成46克=0.46千克1噸6千克=1.06噸。
(3)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70,它的一個底角是(),部分學生寫成110,寫出兩個底角的度數和。
(4)在第8小題“觀察圖形分一分”,總共有12個圖形,但很多學生找“等腰三角形”和“軸對稱圖形”沒找完。
我認為,這些題目其實不是很難,只是學生沒有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其中,導致大量失分。
2、第二大題:“擇優錄取”用心選。總分:250分,失分:38分,失分率:15.2%。
選擇題中錯最多的是第1小題:下面的數與3.40最接近的是()①3.41②3.402③3.399很多學生填①。
3、第三大題:“神機妙算”巧、對、快。總分:1800分。失分:331分,失分率:18.39%。本題包括直接寫得數、豎式計算和脫式計算(能簡算的要用簡便方法計算)。計算題主要考察學生小數加、減、乘法的計算,以及對運算定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在脫式計算中,有一題“2.3+7.7×0.4”很多學生把2.3和7.7相加,再乘0.4。盡管這類型的題目在平時已有接觸,但此次失分也不少。除這一題以外,其它的計算題失分主要是不夠認真導致,因此,這一大題失分也較嚴重。
4、第四大題:動手實踐真有趣。總分:500分,失分:20分,失分率:4%。這一大題里有(1)在點子圖上畫出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2)已知三角形其中兩個角的度數,求另一個角的度數。這一大題學生做得還可以,失分較少。
5、第五大題:解決問題我能行。總分:1200分,失分:256分,失分率:21.33%。
解決問題的6題中,第2小題“一張課桌54.6元,比一把椅子貴12.8元,買一套課桌共要多少元?”原本一道較簡單的題目,但有一小部分學生只是算出椅子的價錢,沒有算出一套課桌的錢,導致失分。第6小題,“香蕉每千克1.80元,蘋果每千克2.80元,梨每千克3.20元”有一部分學生較粗心,沒仔細看所要求的水果的單價,而是混淆了,導致整題錯誤失分。其余的失分都是在計算上。
二、對今后教學的啟示:
1、加強基礎訓練,提高教學質量。
(1)重視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堅持口算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正確率和速度。
(2)強調估算的.必要性,重視教給驗算的方法,督促學生切實認真進行驗算。
(3)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既是教學中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根據問題情境進行分析,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并理清解題思路,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加強“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做到“補心”與補課相結合,及時與學生溝通,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加強對“后進生”的基礎知識訓練和學習方法指導,讓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2、重視養成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加強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在平時教學中,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閱讀、思考,然后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最后進行反思與評價。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質量》教學反思 11
一、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學習該課題之前,學生已知道許多化學反應,能用微粒的觀點從質變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學變化的實質,但對于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是否改變還缺乏認識。從量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的觀念有待建立。
學生在討論、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小組合作已經比較默契,學習資源能夠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實驗操作,初步具有實驗探究的能力。但在“作出假設”“實驗方案的設計”“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學習動態。一方面經過第四單元的學習,學生初步形成從宏觀與微觀兩方面認識物質的基本思路,并且對化學用語有大致的了解,這些是進行化學思維分析的基礎,在本單元學習中需要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期的抽象思維相對集中的學習過程,有必要通過能夠讓學生參與的實驗來調動和發展學習興趣,從而在新的認知框架上形成學習化學的方法和發展態勢。
【設計思路】
所有的化學變化都無一例外的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當面對這一統轄所有化學變化的定律時,難道我們對此不感到驚奇嗎?如果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學生能夠產生如上一些體驗,那是我們所盼望的。我們渴望本課題的教學能從單純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發展到樹立觀念,產生體驗的水平。如何才能產生體驗?
一是讓學生親自動手發現質量守恒定律,將驗證性實驗改為自主探究性的實驗,讓學生親自設計試驗、完成實驗,體驗自己生產“質量守恒”這一知識結論的快樂。
二是通過化學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產生過程。重溫歷史,讓同學們回到了2百多年前,與拉瓦錫一同思考,一同實驗,感受拉瓦錫的所思所想,感受建立量的觀點的重要性,認識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是一個在新觀念支配下經過大量一絲不茍的定量實驗的`探究過程。
三是創設學生的認知沖突。當多數同學從“化學反應是一個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而同意“反應前后質量相等”的觀點時,通過蠟燭燃燒實驗,學生會驚奇地發現指針向砝碼一端偏移,從而很自然的迸發出尋求原因的欲望和動力。當學生用自己預設的實驗方案成功的實現了他們的設想時,同學們在分享喜悅的同時會認識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對獲取正確結論的重要性,體驗到認識的發展是理論和實踐不斷交鋒和不斷融合的過程。
四是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實例(如螺栓螺母的不同組合,總質量不變)作為質量守恒的類比模型,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實現形象到抽象的跨越,由此能更容易的理解質量守恒的原因。
五是將更多地說話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表達他們的意見,使課堂始終充滿自主、合作、開放、互動的氣氛,針對不同的意見讓學生充分討論,在質疑、爭論、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和提高。這種自主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知識和技能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最容易產生體驗的過程。
在教學設計中,我們追求“預設和生成”的統一,貫徹以學生的問題為線索來推動課堂的原則。備課中時時考慮學生會怎么想,多多做出針對學生各種反應的預設,上課時要隨時抓住學生即時提出的問題,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組織教學,堅持將學習的第一機會和權力交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比如,讓學生換個角度,從量的方面對學過的反應提出問題,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提煉出本節課的主題和教學的線索。不再由教師領著學生亦步亦趨,而是教師建立橋樁,讓學生自己搭橋實現跨越。
本節將科學探究作為教學的突破口,力求將傳統教學的“以知識為本”轉移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體現“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融為一體的化學教學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不但使學生能夠較為深刻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而且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開拓創新的精神。追求在學習的成功體驗中,享受學習,享受科學。
教學準備
1.教學方法:實驗探究、類比
2.【學生實驗】燒杯、天平、錐形瓶、小試管、帶膠頭滴管的橡皮塞、大理石、稀鹽酸、澄清石灰水、粗鐵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3.【演示實驗】天平、燒杯、表面皿、木塊、蠟燭、水、火柴
4.多媒體教學課件。
二、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初中化學學習中第一次比較系統地接觸定量化學實驗,必須重視啟蒙與提升相結合。由質量將宏觀的定性分析,向微觀的定量分析過渡,立足于定性地理解,培養定量微觀分析的意識。還要注重探究中的變量分析與控制的基礎——對比的設計與運用,激活學習思維,發展學習方法與能力。
注意科學探究教學要素中有關證據收集、結論解釋和反思與評價等學習內容與方法的滲透,重視通過知識與技能,引導認識過程與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質量》教學反思 12
備課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是為了應付領導的檢查,對每一節課一定要用“心”去設計,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會導致課堂教學層次不清、缺乏明確的目標,教師對學生的課堂活動不能有效地引導和控制,全由學生的興趣牽引,這樣的課堂效率肯定是比較低的。所以,要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認真備課是關鍵。備好一堂課首先必須吃透課程標準、熟讀教材、充分了解學生,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其次要考慮讓每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既要備教法,又要備學法,教法必須服務于學法,學法指導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
一堂課分幾個步驟,每個步驟有分那幾個環節,哪些環節比較重要,一定做到心中有數。一定要搞好二次備課,有些環節可能是效率很低或根本沒有實效的環節及時刪去,在上課過程中有時會有一些非常好的又是“靈光一現”的好的方法,這時要及時做好記錄,有時等上完課就會想不起來了。這樣經過多次修改的教學設計,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更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確定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知識重點和中心環節,要有解決重點難點的措施,必須是省時、有力、有效;精心設計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啟發性的思考題或討論題,須做到有代表性,難易適中,必須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考慮和討論時間。教師不能一提出問題,學生還沒有來得及思考的,就讓一些學生回答。再就是有時同一個問題提問好幾個學生都不會,這時如果我們沒有耐心,急于告訴學生答案,這樣解決問題的方法一點效果都沒有。這時我們應該要有耐心的去引導和提示,盡量的通過學生間的交流來解決。
對于一些問題不管怎樣提示、引導,學生都不會,這說明我們提的問題不可取,在今后上課時要刪去,因為這是一個無效的環節。當然也可能是這個問題的問法上存在問題,這要求我們在今后的備課中要仔細斟酌和推敲同一個問題怎么問更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更能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我們一定要用心去備好課,搞好二次備課,不斷地改進我們的教案或學案,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關鍵。
《質量》教學反思 13
所有的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通過本課的學習,現反思如下:
1、如果條件允許,改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發現質量守恒定律,將驗證性實驗改為自主探究性的實驗,讓學生自己體驗“質量守恒”這一結論。
2、多舉通俗易懂的生活實例作為質量守恒的類比模型,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更容易地理解質量。
所有的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通過本課的'學習,現反思如下:
1、如果條件允許,改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發現質量守恒定律,將驗證性實驗改為自主探究性的實驗,讓學生自己體驗“質量守恒”這一結論。
2、多舉通俗易懂的生活實例作為質量守恒的類比模型,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更容易地理解質量守恒的原因。
3、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使課堂更加自主、合作、開放、互動。因為自主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知識和技能建構的地程,也是一個最容易產生體驗的過程。
《質量》教學反思 14
我所教的九一班,參考人數41人,平均分46.1,有1人達到優秀,8人達到優良。有17人的分數低于35分。由此可以看出該班優生人數少,中等生的比例較低,而學困生的比例卻很大。從而造成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興趣不夠高,有部分學不懂的學生就會產生厭學的心里。而中等的學生又是三天打魚兩三篩網,也至于自己似懂非懂,長此以往他們在知識上的漏洞就會越來越多。最后導致成績的下滑。在以后的教學的中,針對九一班我會把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檢測上,通過試卷可以發現,該班學生在單詞拼寫,基礎詞匯的以及基礎語法知識的掌握上較差。在閱讀方面也存在閱讀量太少,詞匯掌握不夠,對文章的含義不能理解的.問題,以后再教學中首先要對書本中的閱讀精講,讓學生一定要把書本上的閱讀練扎實。在寫作上該班學生也存在著問題,平常寫的太少,老師布置的寫的任務用三言兩語就應付過去了,最后在考試中只能抓瞎。以后有寫作訓練就盡量在課堂上多寫,并全班糾錯。同時要增強學生的信心,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更多的興趣。
九二班,參考人數47人,平均分63.66.有10人達到優秀,19人達到優良。但也有6人的分數低于35分。也許有班主任這個有利的條件,本班的英語成績還不錯。通過成績可以看出該班有一部分同學達到優秀,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處于中等左右的狀態。總的來說本班的各等級的學生分配狀態基本正常,具備一定的英語學**平。針對九二班的這種情況,在今后的教學中,我的重點應該放在培優和提高中等生的水平上,在考試中發現學生對句型轉換,以及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還是有些問題,這種類型的題要多做多練,對重點語法應該多練習,多重復。在閱讀中學生的思維不夠靈活,有些呆板僵化,在以后的教學中,應重點教授閱讀的技巧。同時要讓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要進行大量的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在寫作上平常的練習就很充分,所以大部分學生都能寫出足夠多的句子。只是在語法和句法的使用上還存在問題,寫出來的句子大部分使用漢語思考方式或純漢語式的英語。所以,今后我要重視對作文的評講和優秀范文的分析。如有可能還是要進行個別講解。
總之在日后的教學中我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個45分鐘,認真備課設計教學過程,組織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我們老師不要放棄每一個差生,這樣才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質量》教學反思 15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認為:“學生學習成績的差異不在于他們掌握學習內容的能力,而在于學習的速度,”“只要肯改善教學過程,照顧學生學習速度的差異,那么會有95%以上的學生的成績是優良的'。”因此,正確認識和把握教學速度,使教學速度適應大多數學生的認識和鞏固知識的速度,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減少大面積差生的出現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影響課堂教學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課前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課能否順利地實施教學,完成教學任務,課前準備十分重要。課前準備包括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兩方面。如老師方面包括備課準備、傳授知識的思想準備、心理準備、教學手段準備等;學生方面包括課前預習準備、接受知識的心理準備、思想準備,教室安排布置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正說明了課前準備的重要性。
二、教學語言
優秀的教師,十分重視教學中的語言速度,恰當安排語言技巧,精心設計語言意境,成功把握語言速度,積極創造語言氛圍,如講授“環境問題”時,宜采用語言較低、語速較緩的方式,引起學生對環境知識的重視,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形成正確的環保行動。而講授“愛護植被,綠化祖國”則宜采用簡潔明快的語言,達到既傳授知識,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之目的。同時,在教學中,要使用正確、精煉的語言,防止拖泥帶水。
三、提問
學習就是從不知到知,從不懂到懂,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就必須遵循教育規律,由淺入深地設計課堂提問。從不同方向將思維“聚集”到“中心”上,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有利于獨創見解的產生。
【《質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質量》教學反思11-07
質量的教學反思07-12
《質量》教學反思10-15
《質量》教學反思11-07
《質量》教學反思09-11
《質量》教學反思11-07
質量與密度的教學反思03-03
《質量》教學反思范文02-26
質量與密度教學反思12-09
《質量》物理教學反思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