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反思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的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的反思1
《藏戲》一課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先概括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能夠演出三五天”。接下來詳細寫開山鼻祖唐東杰布開創藏戲的傳奇故事”。緊之后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點及作用。然后簡略地說明其他特色:舞臺簡樸;劇情靠解說、說唱來描述;開場、正戲、結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動作豐富多彩;演出時間長等。最后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點明藏戲這一民族戲劇藝術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展。
也許是課文結構的原因,我感覺這篇課文教得個性爽,而學生學得也個性簡單。
在初讀課文之后,我讓學生結合預習狀況,說說藏戲的特點。大部分學生都能找出課文開頭的三個反問句其實就概括介紹了藏戲的三大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能夠演出三五天”。緊之后,我讓學生根據藏戲特點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具體描述這三個特點的自然段。在找的過程中,我隨機引領學生品讀課文,感悟藏戲的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當然,這中間寫面具的一部分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這些面具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主角,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必須的價值決定和是非觀念。再透過分主角讀、引讀等多種方法讓學生領略到藏戲的獨特魅力。學生在充分地讀這部分的基礎上,簡單理解了這部分資料。最后,我讓學生讀讀課文4—7自然段,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寫什么?學生很快就能明白這是寫藏戲的構成。
就這樣,我引領學生這么輕易地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了解了藏戲的構成及其特色,領略到了藏戲的獨特魅力,并學習了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了語言,領悟了表達方法。而學生所領悟到的一切,所積累的一切,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嗎?
教學的反思2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加強了估算的教學也是新教材與以往舊教材不同的地方。
估算的內容在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對量的描述很多時候只要算出一個與精確數比較接近的近似數就可以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生活中進行估算的次數要比精確計算的次數多得多,估算在我們日常生產與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估算的教學并不是單一的計算技能訓練,它有機地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估算意識遠比訓練估算技能重要。在用筆算算出結果之前我們往往都讓學生先來估一估大約是多少,學生也養成了這樣的估算習慣,有了估算意識;有時用不著算出準確值,直接估出大約是多少就可以了;有時還可以利用估算來驗算自己筆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雖說學生已經掌握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估算方法,但是除數是一位數的估算這一教學內容是有它的特殊性的,除法的估算不同于加法、減法、乘法的估算,被除數與除數不僅要選擇接近的整十、整百數,而且二者還得是倍數關系,這樣才能估計出大概的結果。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是:
1、只把被除數改成接近的整十整百,但卻非是除數的倍數,計算起來很麻煩。
2、看成有倍數關系的數后,計算結果出現了偏差。
3、有的估算不用看成整百整十數方便,如78÷4,83÷9,學生還不太清楚。
究其原因第一個錯誤的產生是由于學生受加、減、乘、法的估算的定勢的影響,還不太適應除法的估算;
第二個錯誤的產生是因為上一節課的口算除法的根基還沒有打牢;
第三個錯誤學生還是缺乏估算意識,認為是估算就要看成整百整十數來算,而不是怎么方便怎么算。
針對這幾個錯誤我讓學生一步步體驗,把被除數看成什么樣的數,怎樣算最簡便還最接近準確值,方便和接近準確值是估算最基本的要求。學生們體驗到在除法估算中把被除數看成可以運用乘法口訣與除數進行運算的數最方便,在估的時候,要能運用口訣,還要接近被除數。大部分學生能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掌握估算的技能。
學生掌握了估算的算法,但是我覺得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上還不夠,什么時候用估算,什么時候用精算,學生還是有些模糊。比如在教材中運用估算的應用性練習題有這樣幾種類型
(1)條件中有大約,問題中有
(2)條件中無大約,問題中有大約;
(3)條件中有大約,問題中也有。
見到大約就用估算也是沒有道理的,要結合具體的題意來分析,說實話,別說學生就是大人也要先考慮考慮,還不一定對不對呢。如果一味的強調這些我想也就違背了新課程的初衷了吧,我想我們不應當用這個來考學生而是要學生養成一種估算的意識,形成數感,數學是要為生活服務的呀。
教學的反思3
《秋游》是蘇教版第三冊中的教學內容,課文描寫了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樂心情。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將“讀”貫穿始終,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達到以讀激情,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教學目的。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就落實在指導朗讀上。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以外,課文的插圖的配合也很重要。第一自然段的內容簡單明了,我沒有放過多的時間在講解上,而是通過讓學生讀,感知這一自然段寫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質疑,說說在讀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更好的讓孩子與文本進行對話,產生共鳴。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秋天的特點,為幫助學生體驗秋天的美麗,先讓學生觀察圖畫,具體感受秋天的天空是“藍藍的”,是“一望無邊”的,白云一直在變幻,田野里色彩斑闌,到處充滿了果實成熟的美。在學生有了具體感受之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朗讀的方法讓大家體會到白云的有趣,想象:“天上的白云有時像xx,有時像xx,有時像xx。” “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xx,高梁熟了,像xx,棉花白了,像xx。”再想,這時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邊,它們會對你說些什么?誘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具體的畫面,讓一名同學朗讀,其他學生閉上眼睛聽,進入課文的意境中,然后再找一名同學進行比賽,培養語感。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采取了激勵措施,通過對比讓學生知道該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讀,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技能。
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重視在學習過程中觀察、聯想、發現和創造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更要引導他們讀得有滋有味,真切地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語言、想象、朗讀把這種語言文字的感情表達出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切實地對學生進行扎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緊扣“開心”一詞,讓學生說說,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再通過想象訓練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鼓勵他們學著課文中的孩子一樣,向著藍天亮開嗓子,有的孩子喊:“秋天多美呀!”有的孩子喊:“秋天的果子真香啊!”這個時候,同學們心情不錯,語言也放得開了,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著課文,在讀中體會、感悟,表達這種此時此刻的心情。
教學的反思4
《景陽岡》是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改編的。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能詳細復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并能對武松做出簡單的評價。另外,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緊緊圍繞著單元語文要素以及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展開。
一、理解詞句,掃除障礙
這篇課文的語言風格屬于古代白話文,表達方式與現在有很多的不同,有一些生僻的詞句比較難懂。因此在初讀課文時,我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圈畫出不懂的詞句,然后全班一起交流討論,弄懂正確的意思,初步感知古代白話文的語言特點,為后面正確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掃除障礙。
二、研讀課文,品讀形象
“喝酒”和“打虎”是這篇文章中最精彩的兩個情節,也是感知武松形象的兩個重要部分,因此我主要引導學生學習這兩方面的內容,其他部分放手讓學生自學。“喝酒”這部分主要圍繞武松與店家的對話展開,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人物語言感受人物的特點。我先讓學生同桌合作朗讀這一部分內容,然后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武松的語言,接著讓學生找出能體現武松性格特點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進一步感受武松豪放、倔強、固執、愛逞能的性格特點。在教學“打虎”這部分內容時,我引導學生在默讀中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動作進行思考,并結合武松打虎動作的關鍵詞,感受武松的勇敢和機敏。
三、理清思路,講好故事
詳細復述“武松打虎”的部分是本課的難點,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故事完整地講出來對學生來說是個考驗。我認為,只有對整個打虎的過程非常熟悉,才能講好故事。因此教學時,我將武松打虎的經過梳理為兩個部分,即“防御”和“進攻”。在“防御”階段,武松的動作主要是“閃、躲”,在閃躲的過程中發現老虎的絕招就是“一撲、一掀、一剪”。當老虎再次撲向武松時,武松開始反擊。先是“輪”起稍棒“劈”過去,然后是丟掉棒子就勢“揪”住老虎的頂花皮,抬起腳只顧朝老虎腦門上、眼睛里“踢”,老虎使勁掙扎,兩只前爪在地上拼命地扒土,扒出個黃泥坑,被武松用力一“按”,按得老虎滿嘴是泥。接著武松抽出一直手,拿起鐵錘般的拳頭只顧往老虎腦門上“打”,打了五七十回,老虎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最后,武松拿起斷了的棒子又打了一回,打虎徹底斷了氣。這就是武松打虎的整個過程,學生一邊梳理武松打虎的動作一邊想象畫面,然后借助關鍵詞復述打虎的整個經過。
四、拓展延申,激發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閱讀《水滸傳》的興趣,我結合課后資料袋里的信息,設置了一個“水滸知識我知道”游戲競答環節。課件出示了一些水滸里比較有名的人物圖片,讓學生猜名字及綽號,并對猜對的人物做個簡單的介紹。班級里看過《水滸傳》的同學不是特別多,但是大家對書中的故事都很感興趣。課后我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中的《花和尚倒拔垂楊柳》《吳用智取生辰綱》《宋公明三打祝家莊》等篇目,希望能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讀懂人物是讀懂名著的關鍵,但大多數學生讀名著關注的故事情節而不是人物,因此教學中引導學生如何感受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教學的反思5
一、成功之處:
1、精選重難點,提高課堂時效性。
《窮人》一文是世界文學泰斗托爾斯泰的作品,也是一篇具有深刻內涵的作品、面對諸多的重點如何選擇呢?在反復閱讀過文章之后、我采取了從文章的主要情節入手,而在這幾大部分中又精選出兩個重難點:
一是抓女主人公桑娜的心理活動細細品味;
二是抓男主人公漁夫的語言來體會中心、這樣一來節省出了逐段講解的時間,留下更多時間深挖這兩個重難點,以此提高課堂時效性、
2、精心設計重難點,提高教學實效性。
桑娜的心理活動描寫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這一節環節時,我在學生自學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想省略號省略了哪些內容,當時的神態,動作等,更帶領學生邊讀邊感悟當時的心情、在細細的揣摩之下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對于漁夫的語言,重點體會"熬"字,并提出假設收養了兩個孤兒后,漁夫家的生活對于漁夫和桑娜來說會怎樣?對于他們原有的五個孩子又會怎樣?這些漁夫都過多的考慮過嗎?這個問題的設計幫助學生結合全文內容去體會漁夫一家的高尚在于他們是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刻,寧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幫助別人。
二、不足之處:
“讀”是學生與文本間實現心靈對話與溝通的最有力橋梁、我雖進行了讀的訓練,但讀的不充分,不暢快、我認為在重點之處還應加大讀的力度,反復地讀。
教學的反思6
《琥珀》是德國作家柏吉爾寫的一篇說明文,也稱科學小品文。作者由一塊稀世珍寶琥珀,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動傳神的語言,推測并再現了這塊少見的琥珀的形成過程。文章布局嚴謹,語言細膩形象,邏輯推理嚴謹,條理清晰,極適于用來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掌握寫作技巧。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深切感受想象故事情節描寫的生動傳神,細致巧妙。
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讓孩子們回顧上節課內容,并從眾多琥珀的圖片中找到文中描寫的那塊琥珀,讓學生觀察這塊琥珀是怎樣的`?接著讓學生找出課文哪個自然段是對這塊琥珀的描寫?(第18自然段)請學生快速閱讀,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這塊琥珀的,用自己的話來介紹這塊琥珀。說說這塊琥珀奇特在哪兒?對于這塊琥珀還有哪些疑問?學生自然而然提出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
在教學琥珀的形成過程,我先給孩子有感情朗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們說說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接著讓孩子們默讀2——12段,小組討論完成科學研究報告單。報告單上有兩塊內容,也就是琥珀形成需要的兩個階段:松脂球的形成和化石的形成。接著指名匯報松脂球形成這一部分,全班歸納松脂球形成的條件。
在學習由松脂球變成化石這一部分,讓學生自主找出條件,接著用課件展示這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讀這一部分的課文再感受一下這一過程。
然后提出問題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讓學生知道琥珀是怎樣發現的以及漁民為什么說琥珀是很少見的,引出這種種巧合一方面在感嘆琥珀本身奇異的同時,我們也為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感到驚奇。
最后學習文章的最后一句,點明中心,從“推測”一詞看出這塊琥珀的價值。作者根據琥珀的樣子、特點是怎么推測的?指名回答推測的過程。得出結論,想象和推測要有科學依據,不能憑空想象。
講完這一課后,現將教學中的不足及優點總結如下:
一、教學設計的不同
《琥珀》采用了“篇末入手”的變序教學法和電化教學手段,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電教手段的運用
設計的課件巧妙。隨著老師的朗讀課件圖片的展現,將每個小讀者引入古老的森林進行遨游,小小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通過幻燈投影,使學生初步感知,繼而默讀全文,小組合作完成,最后給予材料的復現,加深感性認識,再通過表達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學懂了琥珀形成的過程這個重點。
三、不足之處
本節課提的個別問題有些籠統,發言的學生較少。朗讀較少,應抓住一個部分重點指導朗讀。時間比較緊,沒能讓學生進行寫作與點評。
教學的反思7
一、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反思
音樂課堂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平等的融入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盡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案例一:第五冊《八只小鵝》的識譜教學:
師生互動學會歌詞后,請學生欣賞小鵝們快樂游戲玩耍的錄象。可慢慢地,有不少同學象發現了“新大陸”,發現他們看的是“無聲電影”。老師非常熱心地出“主意”:“是啊,想不想嘗嘗當音響大師的滋味兒?你們把歌譜唱出來,配上去,不就有音樂了!”在興趣的激發中鼓勵學生自學歌譜。同時,隨機進行個別指導,很快,“有聲電影”就開始放映了。有的學生還興致勃勃地邊唱邊模擬小鵝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反思:本例教學方法從“趣”入手,“先唱歌,后識譜”首先讓學生在“似曾相識”的感覺下識譜,接著借用相聲“抖包袱”藝術手段,著眼于激活學生的內心心理活動,精心安排歌譜教學。從“無聲電影”設趣到做“音響大師”激趣,最后達到放映“有聲電影”的樂趣,設計創造出促使學生識譜學習的最佳內心情感激發點,使學生在興趣的激活中感受到學唱歌譜的快樂,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獲得深深的音樂審美體驗。
案例二:第三冊《快樂的節奏》。
首先,引導欣賞動畫片《貓和老鼠》片段“老鼠爬百葉窗”(八分節奏)、“老鼠偷吃”(二分節奏)和《唐老鴨當兵》片段“唐老鴨報名”(四分節奏),并把它們并列動態顯示,啟發學生觀察、模擬、比較,在動態欣賞中形象感受二分、四分、八分節奏時值,解決感知節奏特點這個難點。后段學唱歌曲《大鹿》后,鼓勵學生根據情節用打擊樂器選擇節奏為歌曲伴奏。學生們興趣盎然。
反思:看動畫片是小學生最喜愛的,也是他們進行認知活動的重要途徑。本例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設置情境,賦予動畫的音樂性激活教學,在動態畫面與節奏配合的實踐中,有效地進行音樂基本節奏的感知、內化、提高,從而優化課堂教學。
二、圍繞主體,緊扣主題,集體協作是反思教學必要補充。
反思教學使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經驗有一個新的認識,更自覺、更理性的去研究完成教學,從而提升實踐的質量。然而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過集體智慧、專家啟迪,在集體協作中能更有效地促進反思教學。
案例一:第六冊《哈達獻給北京城》的教學。
教學中,教師運用“學科綜合”的現代教學理念。通過民俗——自然——歌曲——舞蹈塊狀進行音樂、自然學科的綜合教學。前半節課學生說西藏,觀西藏,深深沉醉在青藏高原特有的雪域風光美中,后半節課在情境延伸中學生饒有興趣地學唱歌曲,感受、表現歌曲的情境。
集體反思:“音樂課程的綜合,是以音樂為本,以音樂為主線的音樂教學。”本課應以學生對歌曲“哈達獻給北京城”的感受學習為主線,以旋律中的典型節奏型為教學著落點,進行多媒體“菜單設計”,讓學生自由“點菜”,隨機進行學習。專家更指出:可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點菜”后的小組合作學習,同時根據教師的專長,進行個性化教學。使音樂課的學科綜合不僅音樂化而且個性化。
總結自己幾年來的音樂教育教學實踐:小學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通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么?“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例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后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后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教學的反思8
這篇課文,關鍵是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黃繼光那種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的:介紹抗美援朝戰爭、上甘嶺戰役和黃繼光的身世,讓學生明白抗美援朝戰爭是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在學習課文時就能夠領悟到這是黃繼光堵槍眼的力量源泉。通過描寫英雄本身的行為、語言及心理活動等,來完成英雄形象的塑造。其中,英雄的行為、語言的描寫對完成英雄形象的塑造尤為重要。
教學中,主要抓住這些句段引導學生體會黃繼光在身負重傷、沒有武器的嚴峻情況下,毅然地向敵人的火力點撲去,用胸口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的大無畏精神,這是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氣概!采用以指導朗讀為主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范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明讀,讓學生更深刻、更好地理解課文,完成了對英雄形象的再塑造。通過上述努力,使學生幼小純真的心靈受到極大震撼,從而達到陶治學生情操、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目的。
教學的反思9
認識除法第一課時的目標就是認識“平均分”,然而對于學生來說,對于平均分的認識總是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在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我分明感受到教材在設計上的一種不恰切,教材的設計是先讓孩子們分10顆松果給兩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可能分得幾顆松果?因為涉及10的組成,所以孩子們都很容易地就能回答,接下來提出“要使兩只小松鼠分得同樣多,怎么分呢?”第一個問題很好,然而第二個問題,讓孩子們來分一分怎樣能夠同樣多,我覺得對于學生的思維來說有一定的跳躍、概念模糊,在這里,同樣一個意思,可以換換說法,假如兩只小松鼠分得同樣多,你知道他們是怎樣分的嗎?猜一猜,然后再讓學生用花片分一分,這樣的思路,讓學生有一種更清晰的認識,使學生感受到分得同樣多,做法卻有這么多的不同,感受每一個人的智慧的不俗。
在生本課上,我設計了課前小研究,也如書上一般提出了兩個問題,
1、兩個小朋友分12個蘋果,每個小朋友可能分得幾個?你有幾種分法?
2、如果兩個小朋友分得同樣多,你知道他們是怎樣分的嗎?先猜一猜,然后再用花片分一分。
3、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請你舉一個平均分的例子吧!這個課前小研究,有兩個地方值得注意,一是沒有采用書上的原例松鼠分松果,一是改變了例題中的數據,體現著我們生本小研究在設計上的簡單、根本,更重要的是開放。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對于第二個問題因為有了猜這個思考中的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孩子們分起來特別有興趣,猜的過程,無疑就是一種想的過程,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讓孩子們的積極性提高了不少,我們的課堂就應該這樣根植于教材,但更超越教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如此,我們的課堂才能活起來。
在全班展示交流以后,學生們對于平均分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然后進行相關的練習,這樣,學生在認識上和語言上都能夠對平均分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也為除法的引入起到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作用。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注重抓住一個個小細節,讓孩子們的學習因為小小的改變而充滿活力,只不過多做了一點點,但結果卻讓人意想不到。
教學的反思10
本次公開課,我準備的是一節拼音課《bpmf》。活動結束后,我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的反思和整理。
拼音是一年級同學識字、認字的基礎。學好拼音,可以讓孩子自主朗讀課文、背誦古詩······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同學在之前的幼小銜接課里接觸過拼音,但之前的學習僅僅讓他們會讀,會拼。很多同學還是不會認拼音,不會寫拼音。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放在了“認”和“寫”上面,小部分時間放在“讀”上。現在距離開學還不到一個月,同學們還處于幼兒園向小學生過渡的階段,學生習慣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中,應該把習慣培養和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在導入環節,我利用課本上的插圖,給同學們創設了一個“去郊游”的情景,激發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讓班里的“故事大王”起來描述了圖片的內容,引導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把話說完整。由此引出本課課題。
在識記字母環節,從生活中找出和字母類型的物品,利用直觀性原則讓孩子們把字母的形狀記住。利用小口訣的方式讓孩子們記住字母的讀音。bp兩個字母的形狀頗為相似,便從形狀上和氣流上進行了區分,在中間穿插了一個氣流實驗。在課堂開展過程中,使用了孩子們喜歡的排火車游戲,老師一句“火車火車哪里開”,孩子們就知道老師的意思是讓孩子們坐好,只有坐好的才能“開火車”。一排同學開火車,其他同學當小裁判,看看哪個小朋友火車開得好,哪個開錯了。在讀音總結環節,利用字母閃動的方式,不按順序呈現字母,檢查孩子們的掌握情況。
在書寫環節,給孩子貫徹“三看”字母原則,寫之前要先看好有幾筆,住哪里以及每一筆。前兩個字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后兩個字母學生自主完成三看,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寫的時候,完成課本里的描紅,再在后面緊跟著寫一個。在寫的時候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看到寫錯的字母,讓孩子們當“小老師”找出問題。
一堂四十分鐘公開課,感觸頗多。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堂調控,對我這名新手老師都是考驗。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吃透教材,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習慣。
教學的反思11
《早》是五年級下冊的精讀課文,是一篇散文,主要記敘了三味書屋的陳設,后園的梅花和魯迅書桌上“早”字的來歷,贊揚了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們要珍惜時間。
課文把對書屋的工筆描寫與對梅花的寫意描寫結合,把現實的靜態描寫和對歷史的動態描寫相結合,把借物喻人和直抒情相結合,使得今天的三味書屋依舊充滿文化氣息,依舊折射出偉人的不朽精神。
教學這一課我的程序是第一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指導朗讀的同時結合生字新詞理解的檢查和指點。在學生初步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敘述條理和主要內容。
教學第2課時,我主要采用抓住文本的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老師的“導”和學生的“讀”的方式組織教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點段落(1-5)自然段進行“讀悟品”,理解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進而指點學生溝通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二者的聯系,感受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偉大品格,并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初步領悟“時時早,事事早”,做“東風第一枝”的人生道理,從而突破文本的教學難點。
最后,我拓展延伸。
1、向學生推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感受《三味書屋》濃濃的書香氣息,引領學生追尋魯迅幼學足跡。
2、布置閱讀魯迅先生的其它作品,如:《少年閏土》等。
3、收集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
總之,本課比較難理解,但是經過我的引導和借助插圖和資料,學生終于弄懂了文本內涵。
教學的反思12
《趙州橋》教學反思 《趙州橋》是介紹著名的橋梁建筑——趙州橋的說明文,文章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學過程中,第一課時我以生字詞為重心,并帶入文中,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能夠初步理解簡單句子的意思;在朗讀課文中去理解,初步感知文段,在感知時收集信息。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趙州橋不但雄偉堅固,而且美觀"這句過渡句為切入口,引導學生思考:從哪看出趙州橋雄偉,從哪看出堅固?又從哪看出它美觀?在感受趙州橋十分雄偉時,我以教室為例,趙州橋長50多米,相當于7間教室連在一起;寬9米多,相當于一間半教室的寬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雄偉,比較形象。 一、以讀為主 閱讀是現在讀文教學中的一個主旋律,本課教學中,我也把朗讀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從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篇課文的內容和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師在講臺上一句一句的講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得徹底,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讀。例如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用什么方法來讀課文呢?”“我喜歡大聲朗讀!”“聲情并茂,不錯!”“我喜歡一個字一個字地點著讀!”“一字不落,也不錯!”“我喜歡默讀!”“看得仔細,也很好!”“好那就請同學們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這一段,并找一找本段主要寫了什么?”(初讀)學生很快便找到了本段交代了: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那為什么要介紹這些呢?除此之外你還讀到了什么?(再讀)作者是想給我們一個大體的介紹,我還知道了,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很好,那有誰能告訴我世界聞名說明了什么?說明了這座橋十分的有名!“哦?有這么多的橋,為什么這座石拱橋舉世聞名呢?”(讀一讀,劃一劃)“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年了。”這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時間和設計者,那么是否因為這是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而使它出名還是因為其它什么原因呢?請找出一些詞語概括。(再讀此句)學生劃出了“ 隋朝”、“已經有1300多年了”。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二個詞說明了趙州橋建造的什么特點? 二、多種學習方式并存,自主選擇 此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落,我決定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指導。同學們讀課文的方式有很多,相信你們一定還有許多不同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比如說:劃重點詞句,畫畫等!接下來就請你們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自已學習第二自然段!老師,我是用劃重點詞語的方法來學習的。我找到了“趙州橋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些句子來說明趙州橋的結構。嗯,你找得真不錯!還有同學用了別的方法嗎?老師,我用了畫圖的方法。那就請你上來給我們展示一下吧!嗯,你畫的趙州橋真是惟妙惟肖,那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你不把這四個小橋洞畫在一起呢?那樣看起來就不舒服了!哦,原來趙州橋在設計時還體現了一種對稱的美!那同學們,你們還能找到生活中哪些對稱的物品呢?“蝴蝶” “不錯” “天平秤” “人”對!我們生邊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對稱的物品,希望我們同學以后能夠多留心地來觀察它們!(至于這樣的設計有什么樣的作用,這些內容書上都寫得較為清楚,所以我沒有花大力氣去講,只作了簡單的分析)。接下來,我請學生對趙州橋的設計作一個評價。學生的評價是:“很了不起”;哦!了不起你是僅僅指橋嗎?我覺得設計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為什么呢?因為以前沒有卡車、挖土機這些機器幫助,全都是靠當時的勞動人民自己的雙手來建造的!嗯,聽了你的介紹之后老師也十分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老師,我覺得古代的人很偉大也很聰明!嗯,老師也跟你有同感!這時全班都有了共鳴,師生共同來探討工程的不易和出色,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讓學生從中體會我國悠久的文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這種學習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知識,更學會了學習方法,從課本當中去感悟更多,這才是最重要,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的。 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朗讀的指導和朗讀量還欠缺,課堂結構還略顯緊湊,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不足,努力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能力。
教學的反思13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盡量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理解課文所蘊含的真理。
這篇文章是從生活中的瑣事中寫出來的。它反映了人們的道德和思想問題。它旨在呼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中比較自己的內心,從而使人們更加寬容和理解。因此,在上課之前,我將展示孟子多年來積累的名言—老我老了,還有人的老和年輕,還有人的年輕和年老。初步感受到尊老愛幼的理念。
然后大聲朗讀文本,并將文本數據視為一個整體。閱讀正確的發音和句子,并能在課文中總結兩件事。它旨在訓練孩子們朗讀和總結故事材料的能力。孩子們做得很好。
然后,在閱讀中感受你的想法,這是本課的一個重要部分。我首先讓孩子們找出課文中感人的句子,創設情境,分析人物,反復朗讀,講述自己的感受,從而引導孩子們揭示本文的主題&mdash&mdash如果我們能比較生活中的心靈,我們將尊重老人,關愛孩子,這將使人們更加寬容和理解。教育孩子們去愛、尊重和尊重。讓孩子接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
最后拓展延伸環節,讓孩子們聯系實際,說出生活中關心的事情,展示情境,讓孩子們談實踐,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深化文章主題。
作業也反映了中國學科的特點。推薦相關文章,讓孩子們在課后閱讀《生活處方》并復述故事,旨在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身邊感人的東西,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當然,課堂上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朗讀指導不力。學生評價語言不夠豐富,激勵性不強。今后,我將注重這些技能的提高,努力打造一個高質量的課堂。
教學的反思14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三個特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主要以雄偉、堅固、美觀三個特點為主線,體會趙州橋的設計特點,最后升華主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在體會雄偉時主要通過重點句子中的重點詞語來體會,尤其是幾個數字,在學生找出之后,我幫助學生和我們的教室做比較,用真實的長度來體驗趙州橋的雄偉,可以說效果還是不錯的,同學們都在趙州橋的長度和寬度上體會到了趙州橋的氣勢,感受到了趙州橋的雄偉。
在介紹堅固時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趙州橋的設計特點來體會堅固,首先讀懂趙州橋的四個小橋洞的設計意圖,再讀懂這樣設計有什么好處,從而明白趙州橋為什么堅固。這個地方的處理顯得有些拖沓,尤其是有幾個好處這塊,如果當時直接出示“既”和“又”也許會讓課堂變得更為緊湊。
欣賞趙州橋“美觀”的教學部分我覺得是這節課比較不足的,在本文這部分是重點,但我未能側重本段的教學,那些精美的圖案并沒有帶領學生細細欣賞,也沒有通過朗讀來體會趙州橋的美觀,而是直接讓孩子去背誦,這顯得有些倉促,應該讓孩子也來一次配樂欣賞,再通過圖片的感染,讓學生更深刻的體現趙州橋的美,然后再背誦,效果也許會好很多,會有更多的同學當堂完成背誦的目標。最后通過這些特點的結合,以及歷史的悠久,讓學生感受到這橋建造的多么了不起,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之情。
另外,教學中不足之處是,朗讀的指導和朗讀量還欠缺,課堂結構還應更加緊湊,課堂氣氛略顯沉悶,需與學生溝通,師生共同努力,爭取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不足,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教學的反思15
以往詞語盤點的教學一直以來我都是以“朗讀、抄寫、造句、聽寫”這四個步驟為主來進行教學的,總感覺這樣的教學方式過于生硬、刻板。為此,近年來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試著在課堂上加設了一些游戲和競賽環節,制定了一些相應的獎罰措施,希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效率。
本單元的日積月累是以描寫英雄人物品質為主的成語,也屬于詞語教學范疇,另外這些詞語都與本單元主題息息相關,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側重讓學生聯系本單元主題“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來理解、識記、運用它們。
為了讓學習過程少一些枯燥與乏味我設計了一些競賽和游戲環節,希望能夠更好的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個過程包含朗讀、背誦、分析、競賽、聽寫、評析、積累等步驟,雖然這樣的教學環節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但從最后一個環節課堂檢測中可以看出學生掌握的情況還不是那么樂觀。總體而言90%以上的學生朗讀方面掌握情況較好,但絕大部分學生聽寫和運用方面還有待加強。優生讀、寫、運用掌握較全面;中等生能過讀、寫關,但運用方面還需加強;而潛能生只能掌握到讀的環節,至于聽寫和運用情況相當不理想。
這不禁讓我心生疑惑,耗費兩個課時來完成這一教學內容是否合理,因為對于優生來說根本不需要這么多的時間他們就能掌握,這樣似乎浪費了他們的時間;然而對于中等生和潛能生這樣的時間內他們依然還無法掌握,學習目標并沒有達到,課后想讓他們自覺補習那更是癡人說夢了。為此我又想是否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來進行分層教學,這樣或許更實際更科學,想要100%的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完全掌握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想今后的教學中,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按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學習任務和內容,讓其在自身能接受的范圍內先完善再逐步進行提升,徐循漸進,因材施教,或許更為實際科學吧。
【教學的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03
《反思反思》教學反思03-03
春曉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9-29
《音樂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3
《對美術教學的反思》教學反思07-03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7-29
荷花 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8-03
教學反思:長城教學反思10-02
《反思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7-04
《春》教學反思 春 的教學反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