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優秀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優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優秀1
本篇課文篇幅較長,主要通過張騫這一人物的事跡向讀者介紹了絲綢之路的開辟過程和意義。
教學本課時我依據課后的問題“課文主要寫張騫和絲綢之路的故事,為什么還寫愷撒大帝看戲?”和金鑰匙:“很多課文的題目很精彩,不但簡潔、鮮明,而且能啟發讀者聯想到很多事情。”這兩點入手,讓學生感悟寫作中的一些技巧。寫愷撒大帝目的是對后面的故事起鋪墊、襯托的作用,我們回憶一下所學課文還有哪些有類似的特點,接著讓學生也打開自己的習作本,有沒有用到這樣的方法?針對某一篇作文你是否可以修改一下?針對題目的確定同樣采用這樣的方法,同學們興趣盎然,部分學生的作文題目修改明顯有新意,但文中曲幽通徑的境界一時還無法達到,但我想至少給他們一個暗示,作文原來可以這樣處理,相信以后的學習中也會關注作者的寫作手法。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優秀2
1、導入新課時,可以在世界版圖上畫出絲綢之路所經路線路線,讓學生了解當時有一條橫貫中亞、聯系歐亞兩洲的交通大道。他對一些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起了重大作用。介紹這些資料的目的是使絲綢之路學生對絲綢之路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2、本文為略讀文章,應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讓學生結合自學提示,了解課文內容,在感悟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教學時可以從文題入手,也可以從文章的主要內容入手,學生可以自行提出一些問題,然后教師借機引導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交流中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3、本文語言生動,史實與想象互相印證,敘述與明理相得益彰,要結合課文適時指導朗讀。通過感情朗讀感受文章語言的特點,感受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感受場景描寫的具體可感,感受文章四字詞語的清新自然。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優秀3
鑒于七年級學生對于歷史接觸不多,且又興趣不高的情況,我在設計引入時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即從對自己家鄉的描述引入,這樣就使得歷史貼近了生活。
本課有兩大重點內容:張騫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我認為歷史的學習與其他科目一樣,不僅要讓學生學,而且要讓學生懂,讓學生喜歡是最重要的目的了,因為這樣就會變被動的“要我學”為“我要學”因此在課前設計的時候我也仔細思考了這一問題,如: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時間、目的等簡單的問題就由學生自己看書了解就好了,不用事無巨細的一律在課堂中呈現,而是通過讓學生看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來體會張騫出使過程中的路途遙遠、艱險并想象可能會遇到的危險,為了讓學生感受深刻,我特意插播一段視頻,意在加強學生識圖能力同時升華張騫的愛國精神,以及學生應當如何學習他,以他為榜樣。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并沒有達成預期的目的,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這是為什么呢?問題提出了自然引發學生思考,事實上也由此過渡到了下一環節內容: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以及為什么會第二次出使西域。自古已是如此:往來頻繁自交好。所以才會設立西域都護府,這點證明了中央政權的強大凝聚力,在這里我抓住時機適時滲透了反分裂、維穩定、倡繁榮的愛國主義教育。這是本課設計的一個重點:讓學生認識到正是因為緊緊跟隨中央政權才有了新疆的發展,祖國的統一才有了各民族的安樂生活。
在講到另一個重點絲綢之路時:以絲綢之路路線圖來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教學前,我從網上搜集了大量有關絲綢之路的圖片,制作了很多精美的課件,還布置學生提前搜集相關資料,課堂上,我首先設計了讓學生看課題質疑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圍繞課題提出了如下問題:為什么叫做絲綢之路而不是葡萄之路或是是哈密瓜之路呢?從問題入手,激活學生的思維。展開討論,課堂上學生人人有事可做,大家動腦思考。
在讓學生深入體會課文內容時,我借助課件再現情景,然后讓學生通過有感情的、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和西部輝煌的歷史,激起自豪感。
但是,教學時,我也還存在不少問題,雖然我在不斷嘗試創設一定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了解西部的'興趣,但由于這段歷史發生的年代距離學生生活的年代實在是太遠了,學生理解起來感覺太陌生,所以對了解比預期的效果差了一點點。看來要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還是不夠,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都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優秀4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陜西西安市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點及面、由情入理地闡明了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由群雕遐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情形,重點描寫了漢代張騫的副使與安息國將軍在邊境上互贈禮品的場面,展現了兩國不同的禮節、文化及經濟發展。課文描寫細膩生動,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著概述了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國家經濟、貿易、文化的促進與繁榮所起的重大作用。
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1認識“矗、凹”等9個生字,讀讀記記“矗立、戎裝”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燦爛的歷史,體會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起了解西部歷史的興趣。為了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在導入新課時,先向學生呈現世界版圖上絲綢之路所經路線,讓學生了解當時有一條橫貫中亞、聯系歐亞兩洲的交通大道。它對一些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為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由此道西運,所以這條交通大道在19世紀被歐洲學者稱為“絲綢之路”。介紹這些資料的目的是使學生對絲綢之路有一個感性認識,并對絲綢之路產生探究的興趣。其次,由于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以自讀自悟為主。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讀懂閱讀提示,把握閱讀要求,然后初讀課文,認識生字,了解課文內容。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交流。當學生交流讀書收獲的時候,我先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入手,提問學生“絲綢之路給你怎樣的印象?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著要求學生交流,把自己最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學生在交流時,都不約而同地找出古絲綢之路上與安息國互贈禮品一幕時,認為這一幕無論從字里行間來看都能體現了這是中西方的友好往來之路:安息國大軍列隊奏樂迎候來使,互贈禮品,彼此彬彬有禮,驚喜連連;這是一條經濟、文化交流之路:中國的綾羅綢緞,西方的鴕鳥蛋、魔術表演,都代表著雙方不同的經濟文化發展,所以,絲綢之路對加強東西方經濟、貿易、文化交流和促進各國人民友誼起的重要作用,點明了這條路偉大的歷史意義。最后,我從寫法上對學生進行了指導,讓孩子們認真讀讀課文的開頭、結尾,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并說一說首尾與中間部分的聯系。
教學本課后,我靜下心來回顧我的教學過程,引發出幾個思考:1畢竟這是一條古代絲綢之路,而這條絲綢之路老師和學生都沒有見過,究竟當時的絲綢之路是怎樣繁榮,這條路的樣子是如何,現在都無能考究。雖然,我們能從文章的字里行間里感受,但是,在師生的頭腦中這條絲綢之路是模糊的,根本沒有印象的,即使我們搜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也不能在自己的頭腦中呈現其清晰的樣貌,所以,學生只能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加深理解,但這種理解是表面的,根本不深刻的。
雖然我在不斷嘗試創設一定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了解西部的興趣,但由于這條絲綢之路發生的年代距離學生生活的年代實在是太遠了,學生理解起來感覺太陌生,所以對了解絲綢之路興趣不是太大。
由于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我只是引導學生讀懂閱讀提示,讓學生自讀自悟為主,理解課文內容,然后通過交流、討論、朗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還是不夠,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都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優秀5
通過教學效果我覺得本堂課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問題入手,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問題是學習的先導,在起始環節我設計了讓學生看課題質疑。由于同一課題具有多義和多方面理解的性質,既可以這樣考慮,也可以那樣考慮,學生經過思考后,就圍繞課題提出了如下問題:什么是絲綢之路?那是一條怎樣的路?圍繞絲綢之路發生過哪些故事?
2、從興趣出發,引導學生感悟:
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只有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教學應以使學生愛學語文、樂學語文為基本追求,所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我設計了課前搜集資料、以一位導游的身份給大家介紹絲綢之路等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感悟課文內容,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學生在反復復述課文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了張騫的愛國情懷,與此同時也激發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優秀6
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一下幾個環節;
一、交流資料,了解絲綢之路。
上課前,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查找資料,了解有關絲綢之路的歷史,并熟悉相關內容,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向家長或其他人請教,深入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由于課前有了充分的準備,學生在交流資料時,能夠相互討論,相互補充,在短短的幾分鐘,學生知道了張騫曾經兩次歷經千辛萬苦出使西域,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做出卓越貢獻。還有的學生帶來絲綢之路的線路圖,通過看圖,學生了解絲綢之路所經過大致的線路,經過哪些區域,通過古今對照,了解絲綢之路經過現在的哪些國家和地區。這些交流使學生對絲綢之路有一個感性認識,并產生探究的興趣。
二、自讀自悟,走進絲綢之路。
學生借助字詞典讀準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小組合作表演的形式,讓學生走進絲綢之路。學生仿佛來了一次穿越,置身其中,親眼目睹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國交流的生動而有重大意義一幕,感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三、討論交流,贊美絲綢之路。
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讓學生分組討論“為什么這是一條偉大的路?偉大體現在哪里?”學生在充分討論后交流,有的小組認為:通過絲綢之路我們引進了西域的葡萄、黃瓜、菠菜等一些植物,還帶回了獅子、犀牛、良馬這些動物,所以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有的小組認為:通過絲綢之路把我國的養蠶、繅絲、冶鐵等一些在當時先進的技術傳給了這些國家,讓那里的人們受益,所以說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有的小組認為,通過絲綢之路,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由于吸收了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所以說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學生在交流展示中明白了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和西部輝煌的歷史,激起學生們自豪感。
四、拓展延伸,弘揚絲綢精神。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路發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玄奘等等,請同學們講述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通過講述或聆聽這一個個繪聲繪色的故事,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同時學生也感受到這些開拓者的勇敢和執著。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優秀】相關文章: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及反思06-28
絲綢之路優秀教學反思06-13
絲綢之路的優秀教學設計01-28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優秀范文06-29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8-30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6-13
《絲綢之路》的教學反思06-11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6-14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8-04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精選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