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1
《好漢查理》是一篇略讀課文,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課文中,查理和杰西兩個人物形象真實。查理既調度又善良,喜歡幫助人,舉止言行很有“好漢”的做派;作為殘疾人的杰西心態非常健康,她沒有自怨自艾,真誠又熱情、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她的理解、尊重中,查理改正了缺點。在教學中,從課題入手,讓學生感受好漢的言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體會為什么查理有這樣的變化,從而引出杰西,然后重點去研讀杰西的話語。
在教學中不是單調的呈現這些文字,而是借用一些平臺來進行過渡,連貫,讓學生寫對查理“榮譽證書”,最后讓學生寫查理對杰西的感謝信等,借助這些平臺,讓學生學在其中,樂中其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開始導題就讓學生理解好漢形象,從生活入手,調動學生的情緒,為學習課文進行情感鋪墊,然后運用了動畫范讀課文,創設了情境,讓學生根據提示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更讓學生感受到查理與杰西的美好心靈。第二個設計是在引導學生研讀杰西的話語時,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與杰西進行二次比較。杰西的話語其實非常簡單。“你想把它拿走嗎?”和“你想把它拿走?”進行比較,讓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的對待。“你可以拿下來看看。好漢查理,我叫杰西。”在學習杰西這二句話時,我這樣引導:這句話是杰西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如果是你,你看到一個從窗臺進來,你會怎樣?而杰西呢,你跟杰西比一比,這一比你比出了什么?如果是你,看到這種情景,你又會怎樣,你跟杰西再一次比比看,你比出了什么?這二次具有實效的比較,讓我們看到了杰西的善良、寬容與大方。。
在一節課中,學生對課文的感知主要的來源是讓學生多讀,但給學生潛心會文的時間明顯不夠,一些重點句的朗讀也不夠到位,沒有做好很好的引導作用。同時由于預設得過多,導致了生成不足,學生的自主性也不能進行很好地體現。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2
《三亞落日》是一篇寫景抒情文章,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再現了三亞落日這一美妙絕倫的景象,表達了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用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掃清生字障礙,了解文章的結構,還精讀了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本課時是第二課時,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過程與方法,一方面通過反復吟誦,感悟語言文字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另一面,通過賞析交流,體會比喻句和擬人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感受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在本課的學習中,我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三個比喻句,體會三亞落日的美輪美奐,并在此基礎上再次出示中心句“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除此之外,在學習中,我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的方法理解詞語,如理解“溫和”時文中的近義詞“柔和”,理解“醉醺醺”時采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碩大無朋”時可結合課文內容或查找工具書等方法。
此外,《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課程目標中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所以,本課我讓學生找出比喻句、擬人句,感悟三亞落日的美及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學習在寫作中運用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優美。此外,練習用“先……然后……再……最后”把一件事按順序表達清楚。
本節課研究的一個主題是“現代化教育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在一開課的時候,首先用一組三亞的圖片幫助學生回憶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再以一組落日的圖片,帶給學生一種視覺的沖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習第3、4自然段的時候,將自學邀請投在屏幕上,能使學生在自學時更加明確學習要求,從而更好地自主學習,這就比傳統意義上由教師口述,學生操作有效果。有時我們的要求提多一些的話,一些學習能力差的孩子根本記不住,最后,以《永遠的邀請》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來總結升華,讓學生回味無窮,繼續陶醉在美的藝術享受中。
課后,肖迪老師、信息部的老師們及我校的王虎校長、李定教導對我這節課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肖老師對這節課的總體評價是:朗讀加強,練習穿插,圖片結合。她認為作者把落日比作孩童的這個部分,我在引導時,僅局限于第三自然段,其實還可以聯系第四自然段中的“頑皮地蹦跳”等,這樣更能提醒文章的整體性;在學習“醉醺醺”這個部分,出示的圖片不夠恰當,因為“醉醺醺”是一種狀態,用圖不好解釋,而且圖釋容易固定學生的思維;在出示的其中一張落日圖中,要處理下載時其中的字眼;在范讀“我瞪大雙眼”時,先用敘述的語氣,不要突然讀得高亢,這樣更能體現層次感;“生怕”這句話的情感是否串到結束語,放到總結中,把這種依依不舍的情感體現出來,深化主題;最后的總結句“哦!這就是三亞落日!”應該用一組聯系性的圖片把三亞落日呈現出來。我校的王副校長建議,在學生自學時,要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在指導朗讀時再做足一些,此外,在引導學生復述落日的變化過程時,可以讓學生先抓住關鍵詞說話,如果學生有困難再出示“先……然后……再……最后”這個句式引導。李定教導提出落日的美還更應該觸發學生的心底,可以抓住“美輪美奐”這個詞通讀全文,讓學生體會這種意境的美,還可以學生拓展想象,落日還會像什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家的意見我虛心聽取了,要想上好一節課,還真的需要多下工夫。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3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且存在著大量的對話,很適合于讓學生朗讀。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在本堂課的設計、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感受。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才愿樂學。
本節課中“我以讓小朋友幫幫獅子媽媽的忙來引入對課文的學習。
”因而,整堂課中學生都處于幫忙者的角色中,他們始終以主人翁的姿態,盡力幫獅子媽媽的忙。這樣就自然而然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積極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去──讀讀課文、想想名字、找找理由。又如:在鞏固識字時,我設計了摘水果的游戲。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在強烈的參與欲中達到對生字的再認。
二、以讀為本,在朗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代替
學生的閱讀實踐。因而,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給學生朗讀、探究。如:學習課文時,我先讓學生給小獅子們取名。想取一個合適的名字,那就得讀書,而且還要認真地讀,得讀出小獅子的特點。這樣無須教師多余的講解,學生就自然地在朗讀中投入到對課文內容的體會、感悟中。而后,又讓他們談談給獅子寶寶們取了怎樣的名字?為什么要這樣取呢?當學生匯報了自己滿意的名字后,為了“自圓其說”必須為自己所取的名字找個合適的理由。此時,他們又進入了朗讀、體會的過程。因為只有再讀書,從書中找句子、找詞語,并讀讀想想。才能把自己的理由用語言表達出來。少了教師繁瑣的講解,學生卻學得更自主、更投入了,何樂而不為呢?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4
隨著新課程實施的深入,作為實驗教材的實施者我在不斷思考:如何使用好教材,利用好課堂,如何能更好的讓學生走進文本再回到生活呢?教材是文本,是傳承文化的有形載體,課堂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場所。讓充滿靈性的人與靜態的文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是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作為一名教師所追求的目標。
教學《畫風》這節課是在新課標、新理念的指導下完成的。通過實踐,本節課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我執教的這節課由始至終都是在愉悅、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完成的。教師充當的是學生的組織者、合作者、引領者。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走進課堂,這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新舉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不僅僅使學生學習起來“樂學”。而且教師教起來也“樂教”。如我用商量的口吻說:“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古詩,你樣想讀嗎?” “我們自己來讀讀課文,看看你都能讀懂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在小小組里面說一說。”我語重心長的說:“是啊,風看不見,摸不找,是很難畫。可是,他們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來說明有風,可真了不起呀!那么,你們愿意扮演了不起的人嗎?實踐證明,這種融洽的關系,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多向合作交流,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樂于交流的好習。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5
在教學《乞巧》《嫦娥》這兩首古詩時,正好看了小學生古詩文的教學要注意“三要三不要”。三要:詩句要反復朗讀;詩意要大致理解;全篇要熟練背誦。
三不要:介紹背景不要過全;詩句翻譯不要過細;意境體會不必過深。教學本課時我就借鑒了這“三要”和“三不要”。
讓學生從談自己的讀書收獲出發,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的課堂生成來進行。有個學生講到“乞巧”的意思時,好多學生都做了補充,我也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知道的對學生做了補充介紹。突然感到課堂的“三不要”中的背景不要過全,我這是不是介紹過多了?但是看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又不錯,我犯難了,深感教學不易啊!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6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文學作品,出自《戰國策》,文章以記言為主,情節跌宕起伏,矛盾沖突尖銳,人物個性鮮明,言辭頗有深意,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
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課,我自認為對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還是比較值得一提的。
在導入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尼克松與周恩來的精彩對話,讓學生在進入新課之前就對如何得體、巧妙的說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當學生為周恩來機智的回答叫絕時,我順勢引人了古代外交家——唐雎,連帶著介紹了課文背得。打鐵要趁熱,我這開頭一個高潮,讓學生覺得作品中的人物不那么討厭,文言文也不都是枯燥無味的了,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接下來的“讀——譯”均由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的欲望。先讓學生認真聽老師范讀,給自己不懂的字注音,然后考考大家的記憶能力,再讓學生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好。有了這個激勵,學生在聽課文錄音時就格外認真,特別是一些后進生更認真,這可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現象。另外,《唐雎不辱使命》這篇文言文字面障礙較大,如何讓學生在短短的幾堂課里掌握重點字詞句,這是一個需要教師仔細斟酌的問題。因此我在設計這個環節時就采用洋思的文言文教學模式,采取了讓學生自學為主的方法。讓學生先借助工具書自己翻譯,接下來一人一句進行翻譯,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再發言,最后教師評講并將重點詞語的意思板書在黑板上。我們都知道,學生都是好勝的,哪怕是成績很困難的學生,他也期盼能在課堂上答對一個問題,得到老師的微笑。從教學結果看,這個方法還是比較得當的,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趣味盎然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積極性。因此,當我課文學習結束時,學生也能流利地翻譯課文了,甚至還包括那些學困生。
關于文章分析我著重從文章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展現人物性格這一寫作特點入手分析,讓學生先按導學稿的內容進行自學,然后小組進行交流。構建了一種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新學習框架。借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再有,本節課在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同時,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通過故事復述、分角色朗讀課文、為人物設計神態、動作等活動,培養學生運用對話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學生在感悟唐雎這種剛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以及與秦王同歸于盡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在課外活動時學生又展開了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各抒己見,在討論中恰到好處地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
本節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生學會了學習。當然也有遺憾之處:
1、學生的層次不同,討論時層次低的學生因有老師聽課而不好意思舉手發言部分喪失了話語權,學得相對被動。
2、分角色朗讀不夠充分,學生未能讀出秦王的語言特點。3、時間分配欠合理化,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朗讀。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同時,更要加強時間分配方面的學習,使課堂教學更富有生機。
總之,通過這篇文章的教學,我明白了教學相長,相輔相成的道理,同時,也為我進一步探索課程改革的奧秘提供了一個鮮活的示例。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7
一、多鼓勵學生,學會欣賞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而且還要學會去贊賞學生。在課堂上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耐心加以指導,例如在課堂中我強調打開寫字板之后要先選擇輸入法,說了好幾次,可還有的.學生沒有先選擇輸入方式,導致打出來的都是英文字母,在這個時候我仍然保持平靜態度,溫和的告訴學生。我想他們并不是沒有認真聽我說的要求,只是對于電腦操作還不熟練,總是忘記一些操作步驟,我還適時的告訴學生們,電腦操作就是考驗誰最熟練,相信同學們只要肯下功夫,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電腦高手。在這節課上,我盡量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這樣不但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精心處理教材,分層次教學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有時顯得比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節課的時間內,總要求他們安安靜靜、規規矩矩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做是很困難的。那么,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值得我思考的。我認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選內容,對容易的知識點的講解可粗略一些,讓學生自學也未嘗不可;對難度較大的內容要想辦法化難為易,教師加強隨堂指導,使學生聽明白,做正確。其次,要讓學生多動手。學生對動手操作非常感興趣。如果整一堂課只講理論不讓他們動手,他們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多動手,這樣才能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在上機內容的選擇上,也要注意難易結合,有時候采用同樣的練習,基礎好的學生由于認為太簡單在操作的時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礎差的學生有時又認為太難做不出來,這樣“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這時候布置不同的任務,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務,另外布置較高層次的額外任務,讓基礎好的學生去完成,這樣既節省老師的教學時間,也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和知識技能。
三、教學方法多樣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單一的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可能效果不錯,但長期下來,學生便會慢慢地失去興趣。信息技術課一般采用“任務驅動”模式教學,開始先由教師確定學習任務,然后教師講解、演示。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就是沒能讓學生上臺操作。沒有給孩子們展示的機會。讓孩子上臺面向全體同學操作不僅能鍛練自己的水平,而且也提供了一個讓學生和學生交流的平臺。這是我在今后教學中值得思考的,多找一些方式全方位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熱情的投入學習中來。另外,還可以提出典型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然后由小組派代表上臺來講解和演示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加強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經驗。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8
執教《成全一棵樹》后,回顧整個執教過程,看到孩子們在讀書中因受到感染而漲紅的笑臉,感受到他們美好的情感,我的心也被幸福充斥著。這樣一篇飽含情感的文章,這樣蘊藏著豐富內涵的文本,不僅是很好的語文讀本,也是很好的情感教育媒介。在整節課的設計過程中,我一直力圖通過反復細致的品讀語言來促使孩子們感悟文中孩子的堅強、執著和樂觀,并借助想象情節的創設來設身處地的感受孩子的心理狀態,理解語言的同時滲透心理教育,培養健康心理,養成健全人格。
著眼于此,我將本節課的目標設定為三個:
1、在閱讀中感受孩子的堅強和樂觀,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體會自信、樂觀的心理情緒對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培養健康心理。
2、在讀書中感受作品語言的質樸與含義的深刻,把握文章結構線索上明暗兩條線交織著講述著同一個內容的特點。
3、從語言文字中去體會人物的情感,借助想像填補文章空白,抓住細節描寫感受不同語言環境中細節描寫的不同作用。感悟孩子的堅強執著和樂觀,體會母愛的偉大。
靜心反思目標設立與達成的過程,發現自己還有很多遺憾。第一個目標的確立是著眼于文本本身強烈的人文特點,在深入挖掘情感內涵的基礎上進行情感熏陶。這一環節完全可以讓孩子們打開思路,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暢談感受,加深理解,我所設計的兩個想象訓練就是很好的可以展開談去的點,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我更多關注了步驟的完整性,沒有給學生更多更大的空間,因此造成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夠緊密的情況,教學策略的靈活性上仍有欠缺。
而后兩個目標的確立是著眼于語言文字訓練的。從本文語言結構上的特點來分析,這是一篇蘊含深刻哲理的文章,語言樸實但寓意深刻,有很突出的細節描寫,結構線索特點分明,明暗交織同時推進。實際操作過程中,整體感知環節的實施,還需要在整合過程中,進行概括方法的總結,運用比較示范等方法強化學生的概括能力,使訓練更扎實。
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感悟語言的方法,在這節課上雖然也設計了朗讀訓練,但處理得有些粗糙,在朗讀上應該很好利用優秀生的示范作用,從對文字的品評入手進行朗讀訓練,采用對比朗讀,示范朗讀等方法,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使情感體會更加水到渠成。
本課注重了思維訓練,在思維深刻性,廣闊性上進行了嘗試,尤其是兩次想象環節的設計更突出體現了這點。在具體想象情節環節設計中,我有意給了孩子們一些必要的支撐,如“讓我們走進孩子挖樹坑這個畫面:看,孩子吃力地揮動著鐵鍬,當他碰到一塊很大的石頭,他(動作);當他細細的小手被磨出水泡時,他(神態),當母親喚他休息時,他說(語言),此時此刻,他想(心理)”這本是一個很好的訓練點,但在操作過程中,我忽視了環節的整合過程,將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割裂開來,缺乏一個整合的完整過程,使想象空間不夠寬廣,這是最令我遺憾的一點。
全課的教學重難點設定為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受自信健康的心理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學會自信面對生活。這是將語言訓練與心理教育巧妙結合的訓練點。語文課上要學習語言表達,進行思維訓練,并在情感熏陶的過程中感悟人生,啟迪情智。學科滲透不是改變學科教學的根本特點,而是借助于學科本身特點,在語言文字品評過程中滲透相關心理教育,這里要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這節課在這點上進行了有益嘗試,不夠成熟但有所收獲。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常常是注重的情感忽視了內容,重視了文字忽略了內涵,側重了朗讀輕視了思維,在遺憾中嘗試,又在嘗試中反思。課堂永遠是新鮮的,學生永遠是鮮活的,動態的課堂,隨機生成的教育契機,需要我們不斷是思索和嘗試。我深知道路漫長,但我已起行。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9
學習完了進位加,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成功的地方主要體現在較好地貫徹了課改的新思想,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計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單純的計算又是比較枯燥乏味的。為此,我把計算教學融入到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中,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列豎式計算的方法。首先根據課本主題圖創設學生郊游乘車活動,提出“四個班只有兩輛車怎么辦?”“你認為哪兩個班可以合坐一輛車?”,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并把這個情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對此學生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計算方法之后,還為學生設計了為皮卡丘買商品的活動。這樣不僅較好地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較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列豎式計算對學生來說只是變換了一種書寫的方法,不會太難。因此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獨立嘗試。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就請自學課本或請教旁邊的同學,培養他們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通過獨立嘗試和小組討論學習后,無需教師多講一句,就能把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說出來。如列豎式時個位要對齊個位,十位要對齊十位,從個位算起,個位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等等。所以我想,教師只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可以充分發展的環境,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
這節課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學生匯報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時,有幾個學生提出也可以從十位加起,這時有學生反駁說如果要進位的話,你先算十位再算個位,當個位向十位進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寫,這樣比較麻煩,所以不能從十位算起。學生說得非常好,但我沒有抓住機會因勢利導讓學生想想試試,而是繼續按教案進行教學,這說明我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還不能把課改的理念完全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有個別學生還沒有很好地掌握進位寫幾進幾的方法,需要課下在進一步的輔導。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10
《看海去》
夢想課進行了半個學期的繪本教學,我感覺孩子們在繪本童話的世界里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很高興,很快樂,可以產生豐富的聯想,還有很多老師都意想不到的新創意。可為什么我們在進行其它的教學活動時,孩子們卻沒有這樣活躍的思維,也沒有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許,正是夢想課程讓孩子們的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可以任意發表意見,可以任意進行表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不受固定的思維方式的束縛,才讓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讓他們多了笑聲,多了笑容,多了歡樂!看來,我們應該讓孩子們有更多的快樂!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11
2、5的倍數特征有共同之處,既都要關注個位上的數字。我在教學2的倍數特征時下功夫較多,由找倍數——觀察特征——驗證發現——得出結論,每一環節都使學生明確活動目的,找到學習方法。再到5的倍數特征時,何不由扶到放,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性呢?因此,我完全放手,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觀察、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既是2又是5的倍數的特征時,我沒有讓學生通過做課本上的習題總結結論,而是通過讓學生說自己的學號,誰是2的倍數,誰是5的倍數,然后自然的追問一句:“為什么有的同學舉了兩次手?”全體學生幡然醒悟,原來這幾個同學的學號既是2,又是5的倍數,很自然的找到了既是2又是5的倍數的特征,我感覺這一個環節的設計非常自然,貼近學生實際。這是我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12
由桑志軍副教授主持開展的“反思性教學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促進語文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課題研究,已經歷時近兩年了,在我校進行了四次課題活動。承蒙學校信任,10月14日由我執教了一節實驗課,我講授的內容是語文出版社S版六年級上冊11課《永遠的歌聲》。接到上課的通知時,我有些緊張,面對專家的聽課,我要如何去把這節課上好,如何去駕馭這堂課呢?
一、課前準備:在反思總結中吸取經驗,擬定教學目標
我翻開課題實驗筆記,認真去研究上三次課題活動中六位老師上課時,桑老師對這六節課的評析,以及自己和課題組成員聽課后對課堂教學的評價。總結出這六節實驗課共同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教者在授課時,總是試圖面面俱到,而使課堂倉促延堂拖堂。二是教學目標的設定有偏差,把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相混淆,界限模糊,表述不清。教學目標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目標都含糊或是不正確,課堂效果自然是要大打折扣。在前三次的課題活動中,桑老師明確地指出教學目標的設定一定要清晰一定要有層次,目標的設定一定要明確表達在課堂上達到什么能力目標或知識目標。
有了清晰的思路后,我開始備課。首先確定目標,目標的確定必須要考慮單元目標和文本特點,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準確地把握課文目標。首先研究單元目標,本單元目標是:1。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2。學習作者通過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研究課文,深入研究后發現《永遠的歌聲》這篇課文是落實單元導讀要求的最好課例。課后練習設計的問題“當我們委屈地向老師獻上草藥和小魚的時候,老師為什么一下子摟住‘我們’臟乎乎的身子哭了?你對文章題目是怎么理解的?”也正體現了單元導讀的要求。《永遠的歌聲》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孩子們冒著被狼吃的危險去東山為生病的女教師采草藥和捉小魚這么一件事。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文章,表達師生情深,很容易引起共鳴。再結合本班學生學習情況,我把目標確定為:1。初步掌握作者通過典型事件,抓住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2。品味文章精彩詞句,感受“我們”對老師真摯的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教育。3。從詞語的替換對比明白用詞的準確更有利于表達真實的感情。
二、課堂教學:選擇教學內容,組織教學過程
目標確定之后,我開始根據課文選擇教學內容,盡力避免出現桑老師在前面指出的情況:授課老師在上課時試圖面面俱到而不能完成預先設定的目標。根據課文特點,我改變了授課順序,先分析孩子們愛老師而為老師采藥,然后用一個過渡:“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會讓孩子們冒著被狼吃的危險去為她采藥?”引出寫“老師的好”這部分內容的教學。
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寫孩子們愛老師而為老師采藥”這部分內容時,我主要選擇四個最能體現孩子對老師一片深情的句子來展開教學。句子一:“放學的路上,二牛拽住我,悄悄地問:‘是男子漢嗎?是,明天就跟我進東山去!我知道東山石溝里有樣草藥叫煙袋鍋花,專治咳嗽,老師一吃準好。’我馬上想起大人告誡的東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還是立即使勁地點了點頭。”我抓住“拽住”一詞與“拉住”對比,讓學生感悟二牛急切要約“我”去為老師采藥的心情。從“!”“?”這兩個標點去指導學生朗讀,讀出二牛要去采草藥的堅定,從標點符號去體會感情學生很容易把握,當時學生朗讀很到位。然后抓住“我”的心理活動“馬上”“立即”“使勁”三個詞語,讓學生在看似矛盾中體會“我”對老師發自內心的愛,明知有危險但還是毫不猶豫答應。句子二:“而眼尖的二蘭忽然又發現溪里有小魚,她說老師是南方城里人,愛吃魚,讓我們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條條小魚被甩上岸,二蘭和石花就用柳條把它們一條一條地穿起來……”我先讓學生畫出“我們”捉魚動作的詞語。然后從“摸呀,捉呀,追呀,堵哇”四個詞引導學生去想象捉魚時抓魚與歡呼的快樂場面,體會孩子們用盡各種辦法也要抓到魚給老師吃的心情,在歡樂中體會孩子們對老師的愛。句子三:“我們興高采烈地抱著草藥,拎著小魚往回走,迎面碰上來找我們的大人、老師和同學。”這個句子我抓住“興高采烈”這個神態詞讓學生發揮想象:“孩子們會想些什么?”讓學生了解在神態描寫中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句子四:“在大人的責罵和追問聲中,我們委屈地向老師獻上了草藥和小魚。老師一下摟住我們臟乎乎的身子,哭了,淚水一滴一滴掉在我們臉上……”這個句子重點抓住“獻”這個字做文章。先讓學生用“獻”組詞,學生很快就脫口說出“奉獻”“貢獻”,再讓學生用另一個字替換,學生自然地說用“送”替換。在詞語的替換中,學生很快就能體會到“獻”更能表達孩子們對老師的尊敬愛戴。通過這樣的詞語替換讓學生又明白了用詞的準確更利于表現人物的感情。在備課時,我計劃抓住“淚水”這個詞做文章,我要讓學生去理解這是激動的淚水,高興的淚水,欣慰的淚水,擔憂的淚水,是老師被孩子們冒險為自己抓藥而感動激動,為孩子們這么愛戴自己而高興欣慰,為孩子們會被狼吃而擔憂的淚水。再抓住“一下摟住”讓學生感悟到老師愛撫孩子們的溫馨場面,結合課文里的插圖去感受濃厚的師生情。但是,在教學時一看時間有點緊,居然把這一個重點環節而忘了,這是非常不應該的。
在分析寫老師好的內容時,我主要先讓學生找出寫老師好的總括句,再讓學生具體分析句子老師好表現在哪些方面。這樣的引導,學生很容易讀懂,師生互動也比較融洽。
三、課后討論:在反思中樹立自信并知不足而明方向
一節課下來,自我感覺還是比較滿意。一是我自己本人進入到了課文的情境中,在我的感染下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課文情境中,所以整節課都處于一種師生互動積極融洽的氛圍中,課堂氣氛濃厚。二是課堂教學的展開按照我預設的程序進行,指點到位,學生容易理解課文,整節課下來沒有冷場的局面。存在問題是在教學中一直處于一種比較趕的狀態,似乎一直在催著學生往前趕。更不應該的就是“老師為什么一下摟住孩子們哭了”最能體現師生情這個環節的教學居然遺漏了。
桑志軍副教授的點評很中肯,聽了他的點評,既提高了我的自信又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從而確定了自己今后教學中的改進方向。桑老師是這樣評價的:一是教學目標的設定很到位,能緊扣單元的教學目標及課后練習來設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很好地落實了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沒有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地講。二是教師的基本功扎實,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清晰,語言表達流暢,善于啟發引導。三是在教學中有課堂生成,在指導朗讀中當學生朗讀不到位時,能從標點符號的理解去引導,這樣的課堂生成使教學充滿活力。存在的問題是:一是牽引太多,學生活動空間不足,整堂課比較趕。比如在找體現學生愛老師的句子,一學生匯報了四個句子后,另一學生提出異議,指出其中一處不是時,老師直接說“老師覺得這個地方是”,把自己的理解強灌給學生,有一種“請君入甕”的感覺。為什么不讓學生自己分析到底是不是呢?二是問題的設置太直白了,比如在教學抓魚時,設置的問題是“把抓魚的動詞畫出來”,可以換個說法“作者是如何描寫孩子們捕魚的?”這樣讓孩子去找去想,不要老師帶著孩子們去想,不然就牽引太多太緊。
聽了桑老師的點評,真是恍然大悟,可謂一語道破天機。的確如此,回顧自己所上的公開課,自己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時間很緊,一節課下來,很累。自己也很想突破改變,但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因此每節公開課都是如此,走不出這個瓶頸。而桑老師的點評打開了缺口: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對學生不放心,牽引得太多,牽引得太緊。正如桑老師所言:課堂給人一種“請君入甕”的感覺,總是預設好后,就一定要把學生往這個框架里趕,這是對學生的不信任,說到底是對自己不信任,沒有底氣,怕萬一學生游離了這個框架而無法駕馭課堂。也正因為如此,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就不充分,只是象征性地思考,然后牽著學生往前趕。
教而知不足,知不足而奮起改進,這是我上了這節實驗課最大的收獲。課堂中的閃光點要繼續發揚光大,與此同時要改正教學中的不足。要使自己的教學不斷地趨向于完美,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有充足的時間思考體驗,以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也使課堂充滿民主氣氛,充滿生機。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13
《司馬光》這一課是很傳統的課文,文中講述司馬光和小朋友在花園里玩的時候,有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沉著冷靜,用水缸旁邊的大石頭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這篇課文一直深受老師和學生們的喜歡。教學本課時我從課文的語言文字和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多種形式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將語言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有機地整合,不僅讓學生讀懂課文,學會生字、說話,會解決問題,同時讓學生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本節課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充分地讀,大膽地想,勇敢地說,盡情地演。引領學生學會積累語文。在平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善于積累的習慣。文中有一個關聯詞“有的……有的……教學中我借機讓學生思考,還有什么時候能用上這組詞語呢?學生們各抒己見。一個適時的點撥擦然了學生的思維火花,拓展了思維空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針對司馬光在危急時刻機智救們學生件事我適時進行拓展。下課了,有一個同學鼻子突然出血了,看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學生們都說出了自己的主意,而且非常可行。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14
《快樂的家園》是北師大一年級上冊數與代數的內容,這節通過觀察小明的家園,要讓學生了解到“1可以表示單個的大的物體或小的物體,還可以表示個體或者是一個整體”。兒童的注意力由于受到年齡特點的限制,不能持久同時容易分散,如何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我參考了一些教案設計,都是從談話引入,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難點是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新授知識之間的矛盾,孩子的生活中大多是用1來表示個體的經歷,這種經歷對于要讓學生理解“1可以表示一個整體”這種體驗有一定的負影響。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既然有矛盾沖突,那我就將這種矛盾沖突激化,然后通過解決矛盾,學生的理解是深刻而獨特的。我首先給學生出示了一個蘋果,問“有幾個蘋果?”,生答“1個蘋果”;然后出示一筐蘋果,但是不能看出有多少個,問“有幾筐蘋果?”生開始的時候都沒有回答,我繼續問,連續問了三次,學生終于聽明白了,于是孩子回答說“1筐蘋果”,最后全班都回答說“1筐蘋果”,學生的回答雖然有點遲,不像有的時候即問即答,但是,很明顯學生的回答是經過了他們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活動,他們沒有馬上回答出來,就是說明他們正在經歷激烈的思維斗爭對比分析的過程,他們在理解“個”與“筐”的區別,“個”是個體的單位,“筐”是整體的單位。然后,我又讓孩子們結合生活經驗列舉這樣的例子,孩子們居然說出了“一摞書、一袋蘋果、一車人、一包糖等”用一來表示整體的例子。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15
整節課的設計注意體現新課改的理念,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創設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一開課,我就創設猜謎語情境,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引出新課。
《標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出發,為學生從事數學活動提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經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快樂的家園”這一情境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可以說每個學生都看到過。在本節課中,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他們看一看、說一說,把觀察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去感悟、去體驗,較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小小足球場”就設計成一個游戲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實際效果很好。稍有不足的是活動中沒有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精神,而是讓他們被動地接受知識。例如我設計一個游戲:讓10個學生扮演10個運動員,按1,2,3,4,…的順序來排隊,然后問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在隊伍中的第幾個?學生回答后,全班同學來驗證。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就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如這樣設計問題:請學生說一說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對了嗎?你自己數數。這樣,學生就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就會主動去探索,從中獲取知識。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16
《珍貴的教科書》這篇課文講的是革命戰爭年代延安小學的師生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堅持學習的事。課文記敘了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這篇課文表現了革命先輩艱苦奮斗、英勇獻身的精神,以及對后代的殷切期望。全篇課文以教科書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敘述順序依次是從學習條件艱苦,同學們渴望能有一本教科書——我們去印刷所取書——取書時遇到敵機的轟炸,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獻出生命——教科書激勵“我”前進。重點記敘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經過。全文突出“珍貴”。
教學時,我緊緊圍繞“珍貴”一詞,讓學生展開討論,小組內自讀課文,感悟發現“畫一畫”還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教科書的珍貴。
孩子們拿起書認真地讀起來,通過巡堂檢查。學生能找到體現“珍貴”的地方,但普遍的找不完整,也找得不夠細致。不會抓住詞語來體會和感受。
當然,我不能打消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孩子從大處知道沒有書艱苦情況的學習;毛主席關懷下印書;指導員用生命換來書。學生們個個沾沾自喜,都覺得自己找到了這幾處。此時,我向他們說要加大難度“請你從句子中找找哪些詞語也能感受教科書的珍貴。”通過上一輪的研讀,孩子大致心中有數了。巡堂中我也發現有的孩子耍些小聰明,先找文中的好詞。“振奮人心”“爭先恐后”“完整無缺”自然就不在話下了,通過研讀,孩子們進一步明白了孩子們渴望的心,指導員用身體護住的書感受書的珍貴。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17
在自己班上完《棉鞋里的陽光》第二課時后,我的心情是很沮喪的。在排除了各種客觀因素外,我從自己身上、教學設計上進行了一下的反思:
首先是學生預設、準備上。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全的人。”“人在游戲時,充分調動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大腦又處于興奮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才還了學習以廬山真面目,這樣的教育才更富有人性,才意味著人的解放。”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連續上了兩節主課,身心都已經出現疲乏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辦法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那課堂效果可想而知。而我最大的問題是在沒有預想到學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在上課前進行課堂組織時,并沒有給學生一種正面的肯定,在引入時采取了用字卡開火車復習詞語的方式,但沒有用上多媒體中復習生字的游戲,所以學生的興趣并沒有被激發出來。而學生只有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才能讓身心放松,才會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主動地進行思考。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也跟我自己的準備不足、思考不周有關。總覺得在長湴上過一次后,又花了很多心機修改教案,學生方面自己也非常熟悉,不會有問題,所以忽略了對學生的預設,也沒有重視換課室后多媒體的使用等方面的細節問題。
第二是由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夠積極,我的心情也被感染了,變得焦急。雖然自己也盡力的調整,而且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只在課堂的下半段,學生才進入狀態,可謂為時已晚。
教案的設計雖然已經修改過好幾次,但在細節上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在修改過程中,自己預設到的學生會分不清媽媽和小鋒說的話是因為文章第一次出現了說話人在后這樣的方式,但認為用不同線段明示給學生后就能解決。但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明確指示學生用什么樣的線段畫出誰的話,只是說不同線段,比如波浪線和直線等。所以學生也是不統一,導致分角色朗讀過程中還有不少學生分不清那句是媽媽說的,那句是小鋒說的。一年級的小朋友一定要指令明確、統一。再就是自己的板書,很隨意。自己在設計教案時,也設計過板書,只要求自己寫字規范,內容簡潔、突出,并沒有考慮過美觀性。但在看了梁老師幫我設計的板書后,才知道低年級的板書除了要規范外,還要注重協調性與美觀性。
最后,關于一年級的閱讀教學,也就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模式,自己感覺是要按照感情讀文、語言表達和知識點的訓練、寫字這三個方面去設計,但總覺得很難把握。要體現學生為主,要體現以知識點為中心,自己在一年級第二課時怎么設計方面還是比較模糊的,希望能得到老師們的指點。
【快樂的家園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快樂的家園》教學反思范文02-15
《漢字家園》教學反思06-26
《我們的家園》教學反思11-27
《我們的家園》教學反思07-29
課文《海鳥的家園》教學反思范文06-30
《和諧的家園》活動教學反思范文07-12
《和諧家園 》反思08-21
一年級數學《快樂的家園》教學反思01-20
一年級上數學快樂的家園教學反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