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前后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前后教學反思1
對于小學一年級剛入學不久的兒童,學校中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學生剛接觸數學不久,需要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激起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對于前后的知識,學生已在幾年的生活經驗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必須從學生的這些生活經驗出發,順應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把已有的經驗轉化為新的數學知識模型,讓他們在活動中既獲得較為豐富的情感體驗,又進一步認識、獲取新的知識,從而為今后進一步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這節課貫徹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的思想,從學生感興趣的有趣的情境引入,以數學活動為主線,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觀察交流,使學生建立起扎實的 前后位置概念,體會位置的相對性,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通過正面數前后的同學和轉到后面數相對比,去親身感受前后位置的相對性。排隊買票入場、百米賽跑、卡丁車比賽等一系列教學環節,都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主動探索、體驗、領悟與創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探究與合作中感悟數學、學習數學,正確理解和掌握前后的位置關系,并能運用這一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排隊買票環節中,注重引導學生體會方法,通過從前到后、從后到前去數數,傳達給學生不同的方法,再次感受前后。學生通過對百米賽跑的仔細觀察,發現前后問題,注重引導學生用前后描述位置。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不僅僅關注學生對前后意義的理解,更多的關注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卡丁車比賽中,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通過前方小記者發回的比賽情況,自己動手去擺,去思考,去想象,學會如何辨析,如何排除,讓學生在現實中感悟數學,體會數學。
教學環節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面向全體同學,注重個體差異,而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題。既夯實了知識基礎,有注重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環節是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做到及時評價。在卡丁車比賽環節中,學生都能用不同的語言表述每輛車的位置,提升的高度不夠,可以試著讓他們用前后提一提問題,同位之間一問一答,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前后教學反思2
《前后》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的第一課時,學習目標是讓學生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認識物體的相對位置,發展空間觀念。
對于前后的知識學生已經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課堂中我著手于學生的日常出發,以“森林運動會”自然的引入課題,學生不帶有學習壓力的情況下,進入數學趣味課堂。順應一年級學生好動,新奇的特征。把已有的經驗轉化為新的數學知識模型,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又進一步的認識、獲取新的知識。
在討論“小動物們的比賽成績”這一問題中,引發學生探索動物之間前后的位置變化以及動物之間相對位置關系,通過學生自主提問,自主解決以及親自上臺排隊感受,使學生體會到位置變化的相對性。
通過第一個“百米賽跑”的活動,學生已經進一步了解到“前后”的相對性,因此在“卡丁車比賽”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上,由淺入深,使問題更上了一個層次,教師提問:“為什么3號車一會在前面,一會在后面?”設置問題沖突,學生通過同桌討論,全班交流,使得“因為比較對象的不同,前后的位置會發生變化”這一結論,在一步步交流中更加清晰,又通過追問“為什么艾琳一會兒在宸杰的前面,一會在伊諾的后面”,用生活中的事例使這個結論更加深刻,在這一過程中我對于學生的回答做到及時評價,用鼓勵性的語言,肯定的眼神,作為孩子們思考的催化劑!
最后以“龜兔賽跑”故事引發學生的大膽猜想,學生們的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散,在講述故事中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與組織能力。
但在最后檢測環節,課堂沒有升華到位。在設計排隊買票這一練習題目時,只考察了簡單的“我前面有幾個人,我后面有幾個人?”的問題,沒有把“前后”知識與“排隊問題”融合在一起。思考問題浮于表面,使得整個課堂最后深度不夠。在今后的備課過程中,要更好地鉆研課本,認真設計練習題目,做好預演,以防課上掉鏈子。
反思之后,當以再實踐來檢驗,在實踐以后再反思,反思之后要學習,思而后學,學得更有效,思得更深刻,不論自己的每一次否定和嘗試是不是正確,我們置身其中,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種執著和專注的精神,一種永不滿足,不斷精進的精神。
實踐,反思,學習應當是不斷循環,相互融合的,在這樣的循環往復中,我們的專業素養就可以不斷提升。
前后教學反思3
一、教學內容
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 前后》
二、教學目標
1多種實踐活動,體會“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對性。
2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描述和表達事物。
三、課堂實錄
(一)談話導入
師:我們的好朋友小淘氣又遇到難題了,你們愿意幫助他解決嗎?(愿意)我們一起來看看淘氣遇到了什么難題。
( 評析采用問題引入,引起學生興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探究的欲望。)
(教師播放淘氣的錄音)“我總是忘記自己站隊的位置,聰明的你能幫我想個辦法嗎?”
師:哪個熱心、聰明的學生來給淘氣出個主意?
生1:只要記住自己排在第幾個就行了。
師:是個好主意,還有其他辦法嗎?
( 評析對生1的評價略顯應付,沒有對其進行實質性的分析。教師顯然在等待其他同學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生2:記住自己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就不會錯了。
師:你想的辦法真不錯!原來利用前后可以幫助我們記住自己的位置。這節課,我們就跟小鹿導游一起進一步認識“前后”。
(教師出示課題)
( 評析教師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遺忘”了生1的回答,利用確定淘氣在隊伍中的位置引入“前后”,比較合理、自然。只是要對不是教師預期的答案予以重視。)
(二)新課探討
1引入新知。
師:同學們,今天動物們正在舉行一場熱鬧的“森林運動會”。(教師邊說邊出示掛圖,教師在掛圖中沒有呈現出動物。)
師:咦,運動場上怎么沒有運動員?到底有哪些小動物參加比賽?別著急,教科書第56頁有一張小動物比賽的照片。
(指導學生看第一幅圖)
師:請一名同學先按順序介紹一下正在參加跑步比賽的運動員吧!
生:美麗的長頸鹿、可愛的小白兔、還有小烏龜、小松鼠和小蝸牛。(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出示各個小動物,但是沒有按順序出示,隨意粘在圖上。)
( 評析教師故意“犯錯”,引發學生的“好勝”心理,滿足他們的成就感。)
生:(學生發現順序不對,紛紛舉手發言)不對,老師把它們的順序弄錯了。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認真,說說正確的順序應該怎樣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師:你來擺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學生邊說邊擺)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蝸牛在最后。
( 評析教師能夠讓學生親自動手,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描述方式說出小動物的準確位置。在學生陳述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好各個動物的位置。)
2喝。
師:老師真佩服大家,能用這么多不同的方法來表示小動物們的位置與順序。每個小組選一種你們最喜歡的動物,然后討論一下這個動物的位置有哪幾種不同的說法,比一比哪一組的說法最多。
(組織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代表匯報)
(如果小組之間選的動物一樣,教師可以請兩位同學先做個交流,然后反饋。)
( 評析此處可能會出現“小白兔在小松鼠后面”“小白兔在小烏龜”前面的說法。教學時,教師應適當地抓住這個契機,引出前后位置的相對性問題。)
3.
(1)先播放獅子大王的邀請信,再出示賽車圖。
師:誰愿意接受獅子大王的邀請,來當賽車比賽的解說員。
(學生模仿體育解說員解說)
( 評析這個活動安排比較巧妙,其實是讓學生在解說中反饋對“前后”的理解。)
(2)課件演示,運動員們的頭上顯示問號。
師:你們能幫每個運動員提一個問題嗎?
生:我想幫小兔提個問題:“我的前面有幾輛車?”
生:我幫小熊貓提個問題:“我的后面有幾輛車?”
(學生之間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說一說。)
(3)指導看書,把課本中的填空補充完整。
(三)游戲鞏固
1背順滌蝸貳
(1)請5個同學當5個站牌,再請一個同學當司機。
(2)請每個上臺表演的同學都要提一個和前后有關系的問題,回答正確的同學就可以上車來提問下面的同學。
(教師設計這個游戲時,要注意結合當地情況設計學生所熟悉的站牌。)
2迸哦佑蝸貳
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被叫到名字的同學自行排隊,其余同學幫助排隊:××同學站在最后面,××同學站在最前面,小紅站在××的前面第幾位,小明站在××的后面……
(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行排隊,師生互動后,也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提要求排隊。)
3.
(1)每組5人分別戴上5種動物的頭飾。
(2)按照屏幕上的游戲規則排隊,看哪一組又快又好。(小組長公布位置要求,其他同學按要求排隊。)
(四)數學故事
1幣導學生觀察圖,編出故事。
師:認真觀察圖,想想能否用上今天所學的前后知識,編編故事。
2學生交流反饋。
(教師盡量引導學生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表達。)
(五)總結
師:同學們,說說本節課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師:今天所學的“前后”知識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用得到。同學們課后要多留心找一找,我們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還會用到“前后”的知識。
前后教學反思4
電視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尤其是小學生,更為喜歡看電視,但是,對于電視背后,熒屏后面的工作者,學生卻知之不多,所以,開設這個課題有利于彌補學生對這方面的空白。
整節課時,我圍繞著“讓學生了解每一個電視節目凝聚著學多電視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精彩的節目是熒屏前后許多電視工作者共同勞動的結果”這個目標為中心展開教學,讓學生了解了電視制作的一般流程,并且把了解電視節目的制作需要熒屏前后許多工作人員的努力作為教學的重點,感覺重點還是把握對了,但是授課方式沒有讓學生充分體會、感悟到新聞工作者有多艱辛。
課后,我重點反思了我的教學,我僅從理論上,很表面地介紹了電視工作者的艱辛,因離學生太遠,所以學生體會不深。
如果說,在授課的過程中,可創作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臺扛著跟攝像機重量相當的東西,保持姿勢不動,站上一定的時間,或者就某個現象設計好一堆要采訪的問題等等,這樣學生會初步感覺到電視工作人員的辛苦。
為了讓學生體會更為深刻,我們還可以在介紹完電視制作的一般流程后,現場模擬一次這個流程的正常工作狀態,這樣就不會流于表面。
另外,為了更深入地展示新聞工作者的艱辛,我們可以利用以點帶面的方法,以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業職,在工作時的努力表現為例,推廣到全部電視工作者都是這樣,這樣,學生就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不會感知到的都是純理論的抽象東西了。
前后教學反思5
“認識前后”是北師大教材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個內容,是“圖形與位置”的啟蒙知識,也是學生在生活中辨認方向的基本知識。應該說,每個人,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有一些辨認“前后”的知識。學生在接觸“前后”時,他們的生活經驗已經為學習打下了基礎,而學好本內容則能把他們原有的經驗轉化成較規范的數學知識。
教材內容是利用“森林運動會”的情境,讓學生表述5個小動物賽跑的情境,說一說每兩只小動物的前后關系。所以我制作了一個電腦課件輔助教學,把賽跑過程從“賽跑前——賽跑中——賽跑后”分別出示,這樣活化了教材內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孩子們通過多次描述小動物之間的前后關系,很快掌握了前后位置關系。
課后,聽課老師給我提出了不少意見,對我的幫助很大,收益匪淺。練習指導不能太過細,否則學生的倚賴性會越來越強,而應該研究一下習題,重點指導,這樣既完成了練習,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課堂上要多給學生說的時間,學生不會說時可以先引導,再慢慢讓學生說,這樣既讓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又培養了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數學知識的能力。
前后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或游戲情境中,體驗前后的位置關系。能確定物體的前后位置的順序。
2.培養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前后位置的確定及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初步感受前后的概念。
師:今天大家坐的可真整齊,愿意向在座的老師介紹以下你自己嗎?(學生紛紛舉手,向聽課老師自我介紹。)
師:能向在座的老師介紹一下和你相鄰的同學嗎?(教師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學生進行介紹。)
師:剛才這兩位同學在介紹時都用到了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字?是什么字呢?
生:是前、后兩個字。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前后的知識。
板書:前 后
二、觀察討論,進一步理解前后的概念。
電腦出示:5個小朋友跑步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么?起跑后位置發生了什么變化?誰愿意把你看到的情況向大家作一下介紹?
生:(生紛紛舉手。)
1.我看到小明跑在最前面,洋洋跑在最后面。
2.我看到田雨的前面是小明,田雨的后面杜杭。
3.田雨在杜杭的前面,小亮在洋洋的前面。
4.小亮在田雨的后面,杜杭在小亮的前面。
5.小亮的前面有3個同學。
……
師:還有想說的嗎?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把你看到的情況用前后位置的關系來描述一下。(學生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三、親身體驗前后的相對性并加深理解。(老師設計了一個找前后的游戲。)
師:為了進一步理解前后位置的概念,我們來做個游戲好不好?(老師請3位同學到前面來,按順序排好,面向南。)大家看,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
師:向后轉。現在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
1.因為發生了變化。
2.因為臉朝的方向不一樣了。
3.因為方向發生了變化,前后的位置就不一樣了。
師:真聰明。ń處熯M行小結)我們說一個人或一個物在前面還是在后面,首先要看面對的方向或者和誰比,面對的方向不同,前后的位置就不同。
四、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電腦展示:同學跑步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么?這幅圖和第一幅圖比較,有什么不同?
生:跑的方向不同了。
師:那么,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把你看到的情況和同學交流一下。(4人小組交流,不做統一要求,只要能分清前后位置就行。)
2.(電腦出示:站隊上車的圖,提出下面的問題。)
這些人在干什么?
誰站在隊伍的最前面?
小明站在解放軍叔叔的( )面。
小明的前面是( ),( )在小明的后面。
……
你除了知道前后的位置關系以外,還想到了哪些數學以外的知識呢?
生:上車要守秩序。
小明很守秩序。
大家都尊老愛幼。
師:大家說的非常好,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和他們一樣遵守公共秩序,樂于助人。做個守秩序的好孩子。好不好?
大家看這些小動物在干什么?(電腦出示:小動物進行游泳比賽的場面并提出問題,學生一一作出解答。)
(1)小花狗在小白狗的( )面。
。2)小黃狗在小花狗的( )面。
。3)游在最前面的是誰?最后面的是誰?
(4)如果繼續游,他們的前后位置會不會發生變化呢?有什么樣的變化?(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
生:
1.可能小白狗游到了最前面。
2.你看小黃狗努力的樣子,我想他一定會游到最前面。
3.小花狗和小灰狗相差很近,小花狗一定會游到最前面。
……
師:大家說的都有道理,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可能由于種種原因會出現臨時落后的現象,只要大家肯動腦、肯努力,后進也會變成先進的。你們說呢?
。娔X出示最后一幅畫面,并提出問題。)
師:(1)這位老師在干什么?猜猜看,他們今天學的是什么知識呢?
生:肯定是有關前后的問題。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他們排的很整齊。
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這樣排的位子。(指一排一排的排列)
師:猜猜看,從前面數第10個小朋友在說什么呢?
生:我排在最后面。
師:從前面數第2個小朋友又在說什么呢?
生:我在××的前面,我的前面是××等等。
師:從前面數第8個小朋友可能說什么?
生:
1.今天的課真有趣,原來我們學習的是前后的知識。
2.我的后面是××,我在××的前面。
師:能把你看到的情況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嗎?(小組進行交流,然后找代表發言。)
五、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師:有關前后的知識生活中到處都有,觀察一下你的周圍,你能用前或者后說一句話嗎?
生:
1.老師站在我們的前面。
2.老師的前面是我們。
3.我們的教室在學校實驗樓的后面。
4.我們的后面有很多聽課的老師。
……
六、暢談收獲,評價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前后教學反思7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借助森林運動會這一具體情境,認識物體“前后”的相對位置與順序,體會前后的相對性,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2.能夠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境,用序數解釋或描述物體的前后位置關系。
3.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體會前后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課的一開始,我利用有趣的龜兔賽跑視頻導入新課,在沒有學習的壓力下進入了一節玩的課堂,注重了學生的已有經驗,促成了一種寬松的課堂氛圍。緊接著以“森林運動會”的情境,讓學生表述5個小動物賽跑的情境,說一說每兩只小動物的前后關系。學生通過對小動物前后位置的分析,誰跑了第一,誰跑在最后等問題,進一步了解到前后的相對行。比賽結果由學生大膽猜測,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散,展開想象力,在可能的基礎上實現實際的結果,給學生一個合理又滿意的答案。
但本節課也存在著些許不足之處,聽課老師給我提出了不少意見,對我的幫助很大,使我收益匪淺。
本來我們班的學生是比較活躍的,可能是因為環境的不適應導致同學們心里有一定的落差,他們發現他后面有許多聽課老師,不敢轉過去,也不敢打招呼,很害羞,使得整節課較為沉默,氣氛較為不好。
教學目標第二點,能夠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境,用序數解釋或描述物體的前后位置關系,沒有達到。
課堂上給學生說的時間不夠多,學生說的.與教學內容偏離時,沒有及時進行引導。
這一堂課對我來說是一次鍛煉與提升的機會,我會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不斷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再實踐中感悟新課程理念,讓我的課堂更精彩。
前后教學反思8
“認識前后”是北師大版教材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個內容,是“圖形與位置”的啟蒙知識,也是學生在生活中辨認方向的基本知識。應該說,每個人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有一些辨認“前后”的知識。學生在接觸“前后”時,他們的生活經驗已經為學習打下了基礎,而學好本內容則能把他們原有的經驗轉化成較規范的數知識。
教材內容是利用“森林運動會”的情境,讓學生表述5個小動物賽跑的情境,說一說每兩只小動物的前后關系。所以我制作了一個電腦課件輔助教學,孩子們通過多次描述小動物之間的前后關系,很快掌握了前后位置關系。
在完成我的課堂教學后,有如下感悟:
1、創設故事情景,激發參與興趣。
為了讓簡單的東西吸引人,遵循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靜態教材動態化,學生能用多種感官去感悟這樣一個情景、多種感官來參與這樣一個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交流學習數學,理解、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培養實踐能力。因此我設計了簡單的情景引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結果是——對!小兔子驕傲自滿,結果輸給了小烏龜。小兔子為此很不服氣,今天,又找到了烏龜,非要再賽一次,烏龜明白,這次小兔子肯定不會睡大覺了,就對小兔子說:“比賽可以,但這次的路線必須有我來定!毙⊥米舆B想都沒想就答應了,F在我們就到賽場去看一看。
那你們知道它們要朝哪個方向跑嗎?(生:朝前跑)
師:我們通常把面對的方向稱為前方,背對的方向稱為后方。那你們的前面是哪兒呢?用手指一指,后面呢?
2、聯系生活,玩中學,學中樂,突破教學難點。
這節課的第一、第二個目標就是要學生學會用"前后”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要學生體會出前后的意義以及它們的相對位置可以發生變化,它不是絕對的。前后位置的改變應該有兩層意思:1、是比較對象的不一樣。兔子在松鼠的后面,在烏龜的前面。2、是方向變化。在教學中我不是靠自己的講解來達到目的,而是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把觀察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請同學們看,老師現在在你的哪面?對,老師在你們的前面講課。現在注意聽老師的口令,全體起立!向后轉!你們知道現在老師在你的哪面嗎?真聰明,老師在你們的后面。讓學生發現問題,明確方向發生了變化,前后順序就變了,之后引導學生編兒歌分別前后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在游戲中學會了知識,親身體驗了前后的相對性。
3、課堂是遺憾的美。
一年級的學生很小,掌握的知識還不多表達能力不太強,為完成教學進度,齊答太多。以后教學時要盡量減少齊答,齊答時有些同學會跟著喊,不太認真考慮問題。對于小孩子,從小就要培養有根有據地清清楚楚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說完整的話。還有教學時給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活動范圍可以再大點,教學的評價手段也應多樣化,以鼓勵、贊揚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或許我們會取得成功,或許我們會失敗,但只要我們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熱愛學生,苦心尋求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就能達到教學的理想境界。
前后教學反思9
1、學生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正如皮亞杰所說,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熟知的活動,教育就不會成功。本節課貫徹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的思想,從猜同學的位置、介紹自己的位置,自然地引入課題,并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對性這一教學難點。學生在解決位置的過程中,理解了“前后”位置是如何確定的,在親身體驗中體會前后與人站的方向有關系。
以笑笑姐姐作運動會現場報道為主線,在具體的生動有趣的運動會情境中,通過觀察、用口描述、合作交流、大膽猜測、用心體驗等多種形式,使學生不僅鞏固了“前后”位置的含義,進一步體會位置的相對性,而且使學生感悟數學、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并獲得愉快的數學情感體驗。
2、以運動會報道為教學主線,組織教學
以學校本周舉行運動會為切入點,動物園今天也開運動會為導入,以笑笑乘車去動物園——到動物園——百米賽跑——卡丁車比賽——乘車回校為線索,組織教學。這樣的組織,符合低段兒童的年齡特征,避免了課堂教學的枯燥無味,學生學習地輕松,又有效地組織了課堂紀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增加了課堂的教學容量。
3、注重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本課不僅關注學生對教學重點為“前后”意義的理解,還注重學生發現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讓學生預測小動物們比賽的結果;整合教科書主題圖的展現方式,把卡丁車比賽的“顯性”呈現,更改為“隱性”——讓學生根據已知的信息,進行編排;并在最后呈現了一道思維訓練題,使數學課堂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探求知識、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4、教學重點突出,落實在各個活動之中。
教學中,不論在“排隊買票”、“百米賽跑”、“卡丁車比賽”等活動中,都讓學生根據信息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各人、各動物的位置關系。把教學重點貫穿在各個活動當中,使學生在各個活動中,進一步明白位置關系,以及位置的相對性這一教學難點。
前后教學反思10
讓學生在具體真實的情境中去感知,去猜測,去推想,是學生形成空間觀念的一條重要途徑。本課教學,我努力引導每個孩子都體驗成功的樂趣,感受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學得輕松、快樂,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本課我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利用森林運動會的動感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有目的、有順序地觀看小動物精彩的賽跑比賽。讓孩子探索新知,初步感知事物之間的前后位置的相對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完整的描述出來。在賽跑進行一半時定格,引導學生猜測、推想:“誰會跑第一?”設置懸念,調動學生對學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最后到達終點時,讓學生匯報小動物的相對位置與順序。進一步體會前后的相對性,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勤于動腦的好習慣,并針對比賽的結果順勢滲透德育教育。告訴學生,小蝸牛雖然落后了,但它頑強的拼搏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動物賽車比賽中,讓學生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充分感受前后位置的相對性。由于參照對象的不同,同一個物體的位置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二.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本課充分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能積極關注學生的認知背景和生活經驗,以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在鞏固練習環節我設計森林里的小動物請我們到“兒童樂園”和“動物園”游玩。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充分感受到我們所學的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所學的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發展思維、學會提問
學生能提出一個問題勝過解決一個問題,本課我有意識地留充分的時間讓孩子提出問題,如:在賽車情境中,引導學生觀察,啟發提問,起初學生提出較淺顯的問題:誰是第一名?誰是最后一名?但隨著老師的點撥、引導,學生會用“前后”提出一些比較深層的問題。3號車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4號車排第幾?等等。學生提的問題越來越多。對于敢于提問題的學生我給予表揚,鼓勵他們的勇氣,有了鼓勵學生才敢問,有了引導學生才會問,有了疑問,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前后教學反思11
在上這個內容前,我設計了幾種不同的開課引入形式,有游戲式、欣賞作品式、聊天式等等。最后我選擇了欣賞作品引入,雖然不如游戲來得有趣,也不如聊天來得親切,但欣賞作品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因為作品中的內容、構圖、創意有些是學生覺得很平常,不太留心觀察的現象;有些是學生平常很難有機會見到的,在這里拿出來讓大家欣賞,學生通過欣賞,不僅體會到生活中的美需要用心觀察,還了解到廣闊的世界中有很多難得一見的美麗。
本課的教學其實是要讓學生建立繪畫的空間感。在教學中我采用讓學生進行實物拼擺來感受視覺變化,了解改變物體前后視覺變化的方法,然后再通過欣賞作品中的前后視覺變化來加深對繪畫空間感的認識。從課后的反饋來看,學生對這方面知識印象深刻,掌握得較好。
在學生進行創作的環節,我原來設計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繪畫和手工任選,但沒有預料到學生對手工創作熱情極高。而且我平常都是讓學生自由組合,這次是有老師來分組的,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出現時間不夠、每個組都選擇手工制作、有個別組不團結的現象,這是今后的課中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一節課35分鐘的時間,對于美術課來說,講解技法知識同時還要完成創作,時間很緊張,時間的調控對于美術老師來說,要求相當高。
從這堂課看,我的課堂時間分配,還要更細致、高效。對學生的創作要求還要與平常的課堂常規習慣要求相結合提出,這應該更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前后教學反思12
“前后”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學生已經有了很多的生活經驗。教師從幫助淘氣記住他所處的隊列中的位置引入,比較自然合理;而且從問題出發,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在課堂資源的開發上,有些利用不足。比如,班級中一個學生的座位在某個學生的前面,在另一個學生的后面;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前面,墻報在黑板的后面等,這些都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前后的位置概念。課堂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周圍的事物,如教室內的環境,幫助學生理解前后的相對位置與順序。
“找規律”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本課在一開始就設計選取兒童情趣的活動內容,讓學生猜猜接下去,應該做什么動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同時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邏輯智能得到發展,同時運用肢體語言來創造規律,使身體運動智能也有所提高。
2、在自主探究,認識規律。這一環節我創設了讓學生“猜”的環節,讓學生意會,積累感性經驗。如猜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顏色?下一個燈籠是什么顏色?下一個小朋友是男孩還是女孩等都是讓學生先自我感受再聽別人意見。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嘗試的機會,猜想的機會,成功的機會。在學生發現“彩旗”“燈籠”的排列是有規律之后,讓學生討論一下有什么規律呢?采用學生互相說一說的方法。這樣通過討論和互相之間的交流,可以讓學生教會學生,人人又都有了表達的機會。使教育真正面向了全體學生。
3、在動手操作擺一擺,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形創造一條規律這一環節,學生的創造力真是令人吃驚,他們不僅能模仿前面出現的一些規律來創造,有的還擺出了較難的規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欲,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當學生拿著他們自己的作品上臺匯報時,我分明看到了一張張稚氣的臉上充滿了勝利的喜悅與自豪。
4、讓學生在掌聲、擊打樂器聲中,發現聲音、動作也存在規律。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打開思維,使課堂教學內容得到延伸。在配樂欣賞生活中存在的規律時,讓學生在音樂中受到美的熏陶,使音樂智能在教學中得到發展。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1.創設學生主動學習的環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用自己的語言交流;既有獨立思考,又有互相借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2.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學習環境寬松、學習興趣濃厚,在課堂上樂學、敢學,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教師為各層次學生創設充分展示自己、發表自己見解的平臺,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習數學的信心。
3.營造合作、交流、探究的氛圍。教師自始至終給學生創設這樣一種氛圍:獨立計算——自由觀察——小組合作交流——集體探究規律,讓學生在一個自由的平臺上盡情地發揮,給學生以空間和時間,讓思維得到充分地鍛煉。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體驗自身的左和右,通過游戲的形式,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鼓勵學生以小主人的身份和態度來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左右的相對性是本課的難點,教師巧妙地用設疑的手法讓學生們判斷教師舉的是不是右手,一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思考;再讓學生舉起右手與教師對照,讓學生去體驗、感悟其中的奧秘;最后通過教師的轉身驗證讓學生明白:面對面地站著,因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的火花閃現了,調動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去探究該情境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并積極地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結束本節課的教學,可以說,學生在與同伴、與老師的交流中,獲取了對數學最深的感受,體驗到了創造之樂,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不少數學問題是從實際中來的,知道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它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種課堂體驗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前后教學反思13
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整堂課很流暢,但是總感覺這堂課還是欠缺火候,孩子們的積極性雖然高,卻表現得有些浮躁。
游戲為主,強化主題。
在教學設計中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創設了一系列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情景,在教學上下的時候,設置了指一指游戲,問學生鼻子的上面是什么,讓學生指一指,在教學前后的時候,又讓學生排隊,激情引趣,烘托氣氛,讓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手、動口又動腦,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理念。
但是,這節課雖然學生說得很好,講的流暢,學的歡快,卻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參照物的概念要講嗎?在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上,要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相對性,但是這感受是什么程度呢?但教師提問,為什么火車一會在上面一會在下面的時候,學生是很難講出來參照物不同的,我覺得只能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體會到相對性就可以了,不用加以總結,
2、為什么上課講得頭頭是道,而作業卻錯誤百出呢?在教學前后的時候,鞏固練習中,動物游泳比賽,有部分學生填了上下。說明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并沒有完全理解。而在樓層問題中,學生的第幾層的概念沒有發展完善,最高的一層有部分學生會認為是第一層。特別~~~在誰的上面,在誰的下面對學生來說也是難點。
這節課是讓學生認識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學會用上下前后完整地表達事物的位置關系,體會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對性。
由于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中許多活動規范化、常識經驗系統化,因此,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于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同時,正是通過經驗,學生才能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的過程。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我就抓住這一點去思考:學生對上下、前后并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學生在理解上下時根據自己生活的經驗,他們只是了解到誰在上,誰在下, 誰在前,誰在后,也就是只是表面地理解到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但要從我們的數學上去理解,那就不是簡單的位置上下、前后,而是要理解到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對性。
教學中我從他們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活動的素材,設計了用手指出自己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后面;同桌各用一種不同的物品擺一擺,然后說出所擺物品的上下或前后位置;只說出一個同學的前面是誰,他的后面是誰,讓大家猜猜他是誰;兩位同學出來表演前后位置,并向后轉以及三個同學表演前后位置,讓同學體驗相對性;觀察畫面,體會上、下的相對性;拍手游戲、按要求排隊、按要求給動物分房子、看圖用上上、下、前、后講故事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由、寬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探索、發現并解決問題。
前后教學反思14
《熒屏前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品德與社會》第五單元《穿越時空的生活》中的第三個主題中《多姿多彩的傳媒世界》的第三課。這一課的教學認知目標是使學生了解電視節目的制作需要熒屏前后許多工作人員的努力;行為目標是使學生了解電視節目制作的流程以及相關人員的工作,能繪制出簡單的電視節目制作流程圖;情感目標是使學生萌發對電視工作者及其勞動的尊重。
教科書中本課的文本明晰簡約,內容簡明而有限,所起的作用僅僅是一種范例提示和引導。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開發教材、超越教材,創造性地處理和運用教材,不僅要把教材內容設計成孩子易于接受的教學活動,而且還要進行合理的拓展延伸,以豐富課程的內涵,讓40分鐘的課堂真實而有效。針對本課教學內容,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快樂導入,初步認知
上課伊始我通過播放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快樂大本營》綜藝節目視頻,讓孩子們在歡樂的笑聲中暢談他們喜愛的電視節目,接著利用教科書上的導讀圖,引導他們對“精彩的電視節目需要許多熒屏前后工作人員的努力”這一教學認知目標有了一個初步認知。
二、巧用媒體,激發情感
熒屏所展示的多姿多彩、千變萬化孩子們都很熟悉,但幕后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離孩子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而媒體能夠有效縮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創設情境,提供形象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受到情緒的感染,激發內在的情感。因此,如何巧妙利用媒體資源,成為上好這節課的關鍵所在。于是,我收集了大量媒體資源,例如《沖在一線的新聞記者》,鏡頭畫面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奮戰在抗擊臺風、暴雨、旱災嚴重的一線記者的熱情、勇氣和敬業精神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對熒屏工作者的敬意從心底里油然而生。
三、活動體驗,增強感受
有效的體驗活動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增強其感受。本課根據教學需要,為學生設計了兩個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模擬體驗活動。其一,“小新聞主播”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模擬新聞主播的坐姿、表情,播報新聞等親身感受新聞主播工作的辛苦;其二,“小小攝像師”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模擬扛攝像機體驗拍攝工作,由此感受攝像師工作的辛苦,萌發對電視工作者及其勞動的尊重。兩個模擬活動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
四、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新課程改革鼓勵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在孩子們對部分熒屏工作者的工作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拋出問題:在一個電視節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員、攝影師以外,還需要哪些工作人員,還需要做哪些工作?電視節目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小組中展開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各小組長將大家的意見匯總,并合作繪制出簡單的電視節目制作流程圖。孩子們在小組合作討論、全體匯報交流時,思維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啟迪。
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這節課,經過我和孩子們的積極配合、共同努力,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夠精煉,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能更加富有激情,學生的情緒會更加投入。
前后教學反思15
前后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孩子已經有了很多的生活經驗,能夠說出臉面向的地方是前,背對的地方是后,只是用語言表達相對位置有些困難。因此,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選擇、重組和再創造。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和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驗、理解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和學習數學的樂趣。
1、創設孩子們喜歡的童話情境復習上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的參與興趣。今天,森林里的松樹爺爺要過生日。小鳥、小猴子和小白兔都要在這一天趕來祝賀(出示圖片:小鳥在空中飛,小猴子在樹上跳,小白兔在地上跑)。請你觀察一下,小猴子在誰的上面,在誰的下面?他們緊趕慢趕終于在這一天趕到了。首先到達的是小鳥,其次是小猴子,最后是小白兔,F在請你看看,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由此引入對前后知識的學習,讓孩子們明白小動物排排隊時,頭(臉)面對的方向是前,尾(背)對著的方向是后。
2、從學生的座位入手,你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后面?體會前后的相對性。在教學中我不是靠自己的講解來達到目的,而是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把觀察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掌握以誰作標準來確定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主動建構知識,對這樣的數學,學生會感到十分有趣,甚至會終身難忘。如,在學生發現書柜在教室前面后,提問老師覺得在我后面,為什么?學生自然發現位置方向不同,又問要書柜在老師前面怎么辦?這時讓學生們指揮老師向后轉,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在游戲中學會了知識,親身體驗了前后的相對性。
3、我把孩子們引到課本中創設的 排隊上車情境中。有了前面的學習,孩子們很快就掌握了前后的辨別方法。
總的來說,整節課孩子們學習氛圍很好,但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其實看似簡單的課,你會發現要把原有的經驗轉化為較為規范的數學知識還真不容易。一年級的學生太小,掌握的知識還不多,表達能力不太強,以后要培養孩子們有根有據地清清楚楚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說完整的話。
【前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前后》的教學反思07-06
《前后》教學反思12-05
前后教學反思09-07
前后教學反思09-07
《上下、前后》教學反思02-22
《熒屏前后》的教學反思07-13
《前后》教學反思范文02-03
前后教學反思怎么寫06-17
《 前后》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4-26
位置前后數學教學反思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