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1
語文園地的教學,重在提高學生實踐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下面我以習作為例。習作要求是按一定的順序寫校園里的景物,或者別處的景物,還可以寫寫發生在校園里的難忘的事。我們就先來選擇寫寫我們朝夕相處的校園。
先帶學生到校園里走一走,選定自己喜歡的一處地方駐足觀察、思考,完成片斷練習。片斷內容可以是細致地景物描寫,也可以寫寫發生在此地的一件事情。
然后,全班評改。評改要求:景物描寫的過程中,是否抓住了主要景物來描寫,是否選擇了恰當的描寫方法(描寫方法已在語文園地一“我的發現”一欄中有體驗、有訓練);事件記敘的過程中,是否與此地的景物、環境有所聯系。
最后,讓學生選擇經典的片斷再次游覽校園,列出游覽的先后順序,加上開頭和結尾,將精彩片斷連成篇。
這樣的習作指導重在作文的二次生成。教學時以過程性評價或形成性評價為主,以終結性評價為輔。我認為,在開放的作文活動中,有利于學生喚醒自我、提升自我、解放自我──“我手寫我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用真實的筆觸表現生活,表現自我。以生活為主線,要善于捕捉學生生活的資源,把學生生活中的資源,作為張揚學生個性的源泉。在現實生活中,養成學生樂于探究和勇于實踐的精神,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的責任感,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良好個性品質。
教學思考:
語文園地的教學要以生活為主線,讓學生充分的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學的過程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因此表現出一定的封閉性。如何在語文園地的教學過程中,實現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如何開發整合,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如何情境互動,實現教學方法生活化;如何拓展延伸,實現教學時空生活化;如何多元評價,實現教學評價生活化。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實踐的。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2
新教材除了課文的更新,語文園地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就本學習園地內容而言,“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其中,每個園地保留的項目是“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而“書寫提示”“識字加油站”相機出現,由此看來,每個單元學習完之后的交流和積累是非常重要的。
語文園地的教學除了要延續課文學習的內容知識,更要以生活為主線,讓學生充分地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學的過程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回憶自己的課堂教學應該說值得商榷的地方可能會很多,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簡單總結。
1、教學效果(思效)。
就“交流平臺”來說,主要是對課文內容的回顧,以及對于相關課文知識的運用和積累。這部分的學習,教師做到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積累運用。學生在讀、說、交流中發現寫景文章主要的在于想象畫面,通過看、聽、聞、想,將語言文字具體化,在腦中形成畫面感。這部分的學習等于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系統的“復習”,通過這個環節的交流,學生對于本組課文的內容進一步理解了。
“書寫提示”是新增的練習項目,字體范例內容是《觀潮》中的語段,最主要的是旁邊的提示,對于書寫的格式、標點符號、書寫態度都有明確要求,讓學生對于寫字要求更加明確。
在“日積月累”的處理上,教師做到了放手讓學生自由誦讀,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樂趣。
2、教學收獲(思得)。
(1)通過交流平臺,學生對于本組課文的重點有了進一步的把握,起到了“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2)強化了語言文字訓練。尤其是在“詞句段運用”部分,學生不僅透過這些詞語與句段對于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強化了語言文字訓練。用“風”“煙花”“雷雨”“小狗”說幾句話,并且按照要求用上“霎時”“頓時”“忽然”,這其實是對于詞語的辨析和運用;而“過了一會兒”“一會兒工夫”則是對于語言組織方面的規范。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對于如何豐富語言、如何條理性表達有了更深的認識。
3、不足之處(思失)。
雖然我感覺在這次的語文園地學習中,就是復習、積累和運用,應該是沒有什么難度,但是依然有些許遺憾:尤其是“語句段運用”部分,這些詞語學生能夠理解,但是在運用方面過于狹隘了,很明顯學生缺少“生活”。在平時教學中應該以生活為主線,要善于捕捉學生生活的資源,把學生生活中的資源,作為語文園地教學的源泉。
現在來說,學生雖然不缺少“生活”,但是的的確確缺少對于“生活的觀察和發現”。
4、改進措施(思改)。
如何在語文園地的教學過程中,實現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一,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實踐的。因為這也是每個園地學習遇到的共性問題,讓語文走向生活,并且與生活有機結合,這樣的機會需要老師帶領學生去創造。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認讀帶有木字旁的字,引導學生發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聯系起來記。
2、創設情景,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能細心地觀察,主動認字。
3、朗誦古詩,達到鞏固積累語言文字的目的。學情分析;
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你們看,這是誰?喜羊羊!大家和他打個招呼吧!我們這節課就和喜羊羊一起學習語文園地四。喜羊羊喜歡我們一(9)班小朋友,給大家帶來了三份禮物。第一份禮物是什么呢?
二、采摘蘋果
1、喜羊羊的村子里有許多棵蘋果樹,蘋果都成熟了。邀請我們一(9)班小朋友去品嘗呢!看,這么多的蘋果啊!聞一聞,好香呀!小朋友們想摘蘋果吧!(畫面上出現一棵蘋果樹,樹上掛著八個大蘋果。)
2、老師點一下,請一個學生讀出這個蘋果的名稱。
3、開火車來讀。全班齊讀。
4、在這8個字里藏著一個小秘密,哪個小朋友眼睛最尖,已經發現了?
這些生字寶寶都是“木”氏家族的兄弟姐妹。你們知道他們都與“木”家有什么關系嗎?(指名回答:都有一個“木”;點擊:“木”變紅色)
5、那為什么這些字都有個“木”呢?
6、指一生來回答。
杏、桃、松——都是樹的一種。
休:一個人靠在樹上休息。
森:三木成森,指樹木多的地方
林:二木成林,森林里有很多樹木。
機:原來的意思是織布機,后來沿用為機器。
橋:最早的橋是用木頭做的。
“木”字可有禮貌了,如果右邊還有別的部件,它就會把伸得長長的腿收一下,這不,捺就成了點。
7、過渡:全班同學互相幫助,回答得真好,摘到了這些蘋果。
小朋友真聰明,發現了這么多的秘密。誰知道“木”氏家族還有哪些兄弟姐妹?(梅、李、梨、桌……)
游戲園里還有另外一棵蘋果樹等著大家呢。(點擊出現另一棵蘋果樹)
早星香春陽晚晨
8、你們發現了什么?(點擊“日”變紅色)
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字吧!小火車誰來開?
9、在我們學過的字里,你能說出草字頭的字嗎?
草字頭蘿菜藏黃花草苗藍
過渡:剛才小朋友不僅發現了秘密,而且說出了很多相同偏旁的字。說明大家平時都在認真學習。喜羊羊送的這份禮物喜歡嗎?他送的第二份禮物是什么?
三、識字大禮包
1、讓我們一起隨著喜羊羊去識字吧!
2、這個小女孩在讀什么?(出示兒童電影院)你會讀嗎?你是怎么會讀的?
標牌大都掛在大門邊或大門上。你們注意過嗎?
3、小朋友在生活中學過不少字了,下面標牌誰會讀?
出示“第五食品加工廠”字牌
“食品”二個字你怎么認識的?
(買東西也不忘記識字,真能干!)
4、出示“六一幼兒園”誰會讀?大聲讀出來!小朋友剛從幼兒園畢業,邁進了小學的大門。
5、出示“十人民醫院”
你怎么發現這是醫院的?(“十字”表示那是醫院。)
借助小標志可以認識字,真會學!
老師把剛才這些標牌藏在迷宮里,老師點一下,你們快速讀出來。
6、我們在生活中再去看看熟悉的字!讓我們一起走進校園,瞧!出示圖片——箬橫鎮中心小學。
讀得那么自豪、驕傲,這可是咱們的學校啊!
這又讀什么呢?——一年級辦公室(這是誰的辦公室?)
我們再去看看學校其它標牌。
男廁所、女廁所。你怎么認識的?廁所上面也有一個小標志,男的圖標,女的圖標。請男同學站起來,讀——男廁所。女同學站起來,讀——女廁所。
我們學校對面有一個幼兒園,我們班很多小朋友都在那讀過。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大門上的標牌呢?——箬橫鎮中心幼兒園。請在那讀過的小朋友站起來,重溫一下在箬橫鎮中心幼兒園的美好時光。請沒在那讀過的小朋友也站起來,認識一下。
7、走出校園,讓我們一起去逛街吧!走在大街上,你會看到很多的標牌。
“肯德基”小朋友很愛去的一個地方。
“蘇寧電器”
出示“工商銀行”、
誰會讀?
“三和連鎖”很多小朋友經常去三和連鎖吧!
原來,在商店的廣告牌上,路標上,高樓大廈的身上,我們都可以認識很多很多的字。
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
(問身邊的人)
師:小朋友們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在任何地方都沒忘了學習生字!
8、小朋友在平時也積累了很多生字,拿出來展示一下吧!
四、背誦大挑戰
過渡:小朋友積累的生字越來越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喜羊羊送的第三份禮物是什么?
1、同學們平時都很愛背古詩,現在就請把自己愛背的古詩展示給同學們。
2、這節課我們要學一首新的古詩——《憫農》。
(1)配樂,范讀,老師把這首古詩讀一遍,好嗎?
(2)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古詩讀正確。(自己讀,與同桌互讀。)
(3)指名讀。
3、感悟詩意。
請小朋友看這一幅圖,這位農民伯伯在干什么?
正在為禾苗鋤草的農民伯伯怎么樣?(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一位上了歲數的老人,手拿工具,正在田間鋤草。中午的太陽掛在空中,天氣十分炎熱,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農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誰來讀一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4、出示圖,你們知道我們碗里的白米飯是怎么來的嗎?
(每粒都是農民用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
6、比一比,誰背誦得最快。
7、看了圖畫,讀了詩,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農民伯伯真辛苦呀!糧食來得真不容易啊!我們要愛惜糧食……)
8、李紳寫的另外一首《憫農二》也是寫農民伯伯的。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4
1、兩個課時下來,雖然節奏還算緊湊,可是在某些環節上,由于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時間沒有控制得太好;而對于口語交際環節,設計的問題還是不夠具體,特別是深感自己的評價語言和評價方式匱乏,沒有起到及時點評的效果。
2、板塊與板塊的連接詞語說得不好,“我的發現”轉到“日積月累”時出現詞語空白,連接不順暢。
3、沒有利用好兒歌《走山路》中的圖片,可以先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再讀兒。
4、要熟悉教學內容,不能被課件牽制。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5
本單元教材是圍繞“觀察和發現”這一主題編制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的生活。而語文園地的教學要以生活為主線,讓學生充分的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重在提高學生實踐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習作教學要求學生明白地交流子所觀察的內容,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教學的過程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下面是我習作教學是反思。
我根據第二單元的教學目標設計了習作教學方案。教學設計是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點,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習作前幾天,我用盆子泡了一些綠豆和紅豆。而且在進教室時,用一系列的動作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不出所料,老師端了一盆豆子進教室,這個舉動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好奇地看著我的時候,我告訴學生:老師要做一個實驗,那就是自己親手培育豆芽。假如有學生愿意和老師一起做這個實驗,可以自己在家里種。大部分學生當即表示回家也種豆芽。我又提出了一個要求:和我一起做實驗可以,但要每天細心觀察豆子的變化,并記錄下你觀察到的。很多學生興趣更高了,特別是一些平時調皮的男孩子也表現出高漲的興趣。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我每天都會利用一點課余時間和同學們一起觀察教室里豆子的變化,交流心得體會。在和學生在沒有任何上課的束縛的情況下,我邊引導他們觀察邊講解自己的觀察順序,和一些很難發現的地方。從一顆顆豆子到有點芽兒,再到長出嫩葉……學生全程都在興致勃勃的觀察,而且十分的認真。很多家長也發了圖片給我,都是學生們精心種出的豆芽,非常漂亮!很多家長還說以前沒時間陪孩子,這次孩子一定要求家長要陪他們種豆芽。很多家長們經常這次經歷也感慨:以前缺席了孩子很多時候的成長。這次習作也間接成了每個學生家庭的親子活動了。我很高興!
同時,每天我也會抽查學生的觀察記錄。讓我驚喜的是學生的觀察日記寫得非常好,語言也很優美。有的學生用“喝飽了水,露出了大大的肚皮”來形容泡了一段時間的豆子。有的學生說“剛長出的嫩芽,白白的,像嬰兒伸出胖胖的小手和我們打招呼呢”。有的學生說“豆子的芽兒越長越高了,由一個胖嬰兒變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了。豆芽有兩片葉子,兩片葉子合在一起,像大雁張開雙翅在空中翱翔……”對于寫得好的觀察日記,我會組織學生就某一片交流,共同評議。 在這個過程中,我給學生列舉以下幾類典型,作為學生評議內容及方向。 ⑴同一事物,不同觀察,描寫角度的對比。 ⑵同一內容描寫,粗略與細致的對比。
看著孩子們幾天時間的改變和收獲,我知道這節習作課已經不需要正式的`課堂了,學生已經知道該怎么寫這篇作文了。我利用了一點時間,給孩子們進行了做實驗的總結。講了我自己種豆芽的收獲和感悟。引導學生也自由討論和小組內交流,學生的感悟都讓我有點驚訝。有的學生說:要學習豆芽只需要一點點水就破殼而出的堅強。有的學生說:要愛護花草樹木,因為每一株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有的學生說……我想,通過這次習作,學生在思想上也有所收獲了。
生成不是偶然、不是隨意,也不是教師被學生牽著鼻子走。“如果真是那樣,教學就不叫教學,課程也就不叫課程了。”尼莫早就這樣說過。也許有人會問,動態生成不是強調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嗎?不是強調要為學生的需要服務嗎?是的!生成的確要特別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教學中的動態生成,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也必須考慮教學工作的價值要求;要滿足學生即時的興趣與需要,也要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
通過這次習作教學,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引導學生說自己感受時,沒有很好的照顧到那些仔細觀察了卻沒有勇氣發言的同學,在引導學生口語表達上還要下功夫。另外,可以讓每個學生寫一寫自己種豆芽這次經歷的心得體會,更有利于促進全面學生的發展。在課余時間和學生一起觀察的時候,因為時間的問題,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及時的參與進來。以后努力完善自己,爭取更好的成果!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6
“交流平臺”安排的是根據本單元的課文,學習作者細致觀察的習慣。
“詞句段運用”安排的是:1.為動物找到家。2.讀兩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體會每組句子意思的不同。
“日積月累”安排的內容是積累氣象諺語,進一步豐富語言積累。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交流平臺”教學時,學生通過交流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詞句段運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讀兩組出示的句子,比較第二句與第一句的不同之處,說一說加點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日積月累”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反復讀一讀這些諺語,把字音讀準,想一想每個諺語的意思,不懂的成語借助詞典加以理解。讓學生想辦法快速記住這些諺語,并積累其他氣象諺語。
二、成功之處
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教學“詞句段運用”欄目時,把動物的家用圖片展示的方法呈現,學生很快就能根據圖片找到對應的動物。
三、不足之處
教學“日積月累”時,需要結合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生因為年齡尚小,不能對諺語有深刻的了解。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展示,視頻播放等,多角度讓學生去學習。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7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交流平臺”讓學生根據學過的課文進行想象,說一說文章中所描寫的畫面。再找出有關句子進行品析,學習作者在文章中想出畫面、聽到聲音、聞到味道。“書寫提示”結合課本中給出的三點提示指導學生書寫。“日積月累”讓學生自讀詩句懂得大概意思。在初步感知后,可讓學生反復誦讀,直至背誦,還可通過抄寫,幫助記憶。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主能力,開展自學。學生結成小組互相討論,互相解決難題,既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交流能力。
三、不足之處
“日積月累”對詩句的理解沒有給學生思考、討論和交流的時間,只是老師用口述的形式簡單的說給大家,學生對詩句根本沒有理解,以至于在背誦時死記硬背,感到困難。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教授“日積月累”時,我會采用課件展示的方法,用更現代化的方法滲透學生對古詩的理解。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8
【教學案例】
今天,我上了語文園地一(人教版),“日積月累”中選取了中國傳統對聯中的幾幅精品,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回文聯(如: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學生們對它的熱情也非常的高漲,我認為這是讓學生練習寫作的一個最佳時間,于是讓學生們學著寫。一開始,學生們無從下手,寫出的對聯總是走不出課本上的束縛,學生似乎找不到能表述的內容,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開拓他們的視角,我首先給他們寫了一個:
水戲魚兒魚戲水蝶戀花兒花戀蝶
老師成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學生們的顧及全消失了,思維便沒有約束,甚至有些不著邊際,但正是沒有了約束,學生們寫出的東西反而妙趣橫生:
日照鏡兒鏡照日月映窗臺窗映月(王曉港)
天高水低水高天地連山脈山連地(劉廣璞)
高連低處低連高天連山頭山連天(王浩然)
水愛魚兒魚愛水山戀水來水戀山(武翠娟)
鼠戀米兒米戀鼠蜂愛蜜來蜜愛蜂(楊智涵)
這些對聯雖然在韻味和格調上還有些幼稚,但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其格式已經有了初步的掌握,而且每幅對聯中的事物關系挑取得恰當合理,尤其是最后一幅,更是顯示出孩子的童真,使整幅對聯增添了許多活潑天真的味道。如果說著寫對聯還是“練筆”的話,那么下面的這幅對聯就是成熟之作了:
天陪霞紅霞陪天水伴潮藍潮伴水(張賢輝)
整幅對聯選取了兩個場景:晚霞、漲潮,而且兩者可以融合為一幅美景圖。每聯的第一個字“天”和“水”,一上一下,兩者相對恰如其分;第二個字“陪”和“伴”意思相近,而且上下組成“陪伴”一詞;第三個字“霞”和“潮”都是自然的變化;第四個字“紅”和“藍”也都是色彩,搭配也十分恰當,而且給整幅對聯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教學反思】
學生的思維是需要引導的,而老師在必要的時候做示范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能力是無極限的,只是缺乏一根導火線。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9
《語文園地》共設了三個板塊。“交流平臺”以本組課文為例給學生講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方法。“詞句段運用”?引導學生在理解成語的基礎上辨析意思相近的成語的異同的方法,同時幫助學生積累成語;?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前兩組語句,體會頓號和逗號的不同用法并嘗試著給第三句話加上標點符號。“書寫提示”提示學生橫排書寫和豎排書寫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日積月累”安排了兩組四字成語。第一組是描寫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安定的成語;第二組是描寫人民生活艱難,社會不安定的成語。
在《語文園地》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我主要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展開教學。
學生學習“交流平臺”時,我首先讓學生讀這幾段文字,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嘗試著用這種方法去朗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或《少年中國說》,體會用這種朗讀方法帶給自己的成功喜悅,養成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好習慣。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多采用這種形式,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開闊思路,大膽去說,去練,既能達到訓練的目的,也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學教材。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10
【口語交際·習作】
這次口語交際和習作是整合在一起編排的,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活動角度:說、寫自己或別人的成長故事;交流讀《烏塔》的想法,寫“從《烏塔》想到的”;討論信中的問題,寫回信。三個活動建議中都包含了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內容,都是以綜合性學習活動為依托,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確定的,為學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長中的故事或是成長中的問題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時,可以從以下兩種做法中選用一種。
一種做法是引導全班學生共同交流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學生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要求之后,商量一下對哪個話題最感興趣,然后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深入的交流。
另一種做法是引導學生自由組合,從教材提供的三個話題中自由選擇交流的內容,先在小組內充分交流,然后再全班相互交流。
習作的內容也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可以先讓學生說說準備寫什么,交流一下各自的寫作打算,然后學生分頭習作。在進行習作講評時,要兼顧教材中的三個話題,力求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另外,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練習寫信,所以在講評時應適當突出書信格式的學習,使學生通過交流了解應該怎樣寫信。
【我的發現】
這次“我的發現”,通過小林和小東的對話,揭示了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和習慣。從兩個人的對話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讀書時要深入思考,善于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后,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如,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幫助解決,可以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這是精讀文章的重要方法。一定要潛下心來,仔細體會、揣摩文章中的詞語、句子以及文章描寫的細節,這樣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在語言表達方面有所收獲。所以,引導學生交流這方面的讀書體會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然后交流自己從中發現的讀書方法,學生對這些方法有所認識后,可以擴展開去,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讀書經驗,說說自己讀書時是怎樣深入思考、發現問題的,以及發現問題后是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的,讓學生在實際的例子中加深體會,遷移運用。
如果學生談到了其他的讀書方法,如,邊讀書邊想象、不動筆墨不讀書,只要說的有道理,也要加以肯定,但重點應引導學生圍繞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展開交流。
【日積月累】
1、教學建議:
這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名句,這些名句閃耀著古人的智慧,展現了他們對于成長、對于人生的一些積極向上的看法,會給成長中的少年以很大的啟發。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名句的理解,或聯系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例子談談體會。
如果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還搜集了其他成長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賞,使所有人都得到激勵。還可以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喜歡的或最有針對性的名言寫成卡片,放在自己經常能看到的地方,時刻激勵自己前進。也可以鼓勵學生準備一個名人名言摘記本,把自己喜歡的名言記在上面,陪伴自己成長。
2、相關鏈接: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氣的人只要堅持不懈,事情終究會取得成功。《后漢書》共九十卷,是南宋范曄所作。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意思是說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壞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意思是說,學業的精深,在于勤奮刻苦,學業的荒廢,在于嬉戲游樂;道德行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慮,敗毀在于因循茍且。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是東晉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八首之一,感嘆時間一去不復返,勉勵人們應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展示臺】
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以來的學習收獲。
教材中提供了三個角度的展示建議,分別是寫回信、辦手抄報、排演短劇。
手抄報的展示可以利用自習時間或課余時間進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由參觀、閱讀,評出自己喜愛的手抄報。可以設置最佳設計、最佳效果、最佳內容、最佳合作小組等獎項,獎項的安排由學生自定,以鼓勵為主。
如果有學生排演了關于成長故事的短劇,可以讓他們在家長開放日表演,請家長來觀看演出,以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學生的展示交流不一定局限于書中提供的三種形式,可以結合本班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實際情況,由學生自己確定展示哪些學習成果,怎樣展示學習成果。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并酌情指導,進行合理安排。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11
語文園地的編排,完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激勵學生進行各種語文實踐活動,體現了課程理念上的更新。孫靜老師完全領會了編者的意圖,把握了語文園地的特點,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主動”“興趣”上。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流程,都始終抓住了具有自信心,具有激勵性,具有親切感的“我會……”,不停的用“小女孩會認,你會認嗎?”“小男孩會讀,你會讀嗎?”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去認、去讀、去比、去寫。
園地四的教學,還注意了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突破口,來改進自主的教學。雖然面對的是六、七歲的小朋友,但是老師還是采用了分組討論,學生自己觀察分析交流匯報等合作學習的方式。小朋友通過小組討論會認字與“木”的關系,通過玩轉盤,猜字謎的游戲,通過觀察、認讀圖畫和生活中的牌匾,通過交流匯報識字體會等多種方式把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沒有什么課內外,校內外的鴻溝。這樣做,能夠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有利于促進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結合,有利于貫徹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理念。
教學寫字指導比較具體、實在,學生書寫落實。指導寫字時,孫老師充分發揮了田字格和范寫的作用,對難寫字易錯字的關鍵筆畫、起筆進行了具體指導、范寫。當學生練寫后,又請幾位同學把自己寫好的字,擺在實物投影下,讓全班同學欣賞、評議,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不過,本課教學如果能更加注重課型特點(側重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以及拓展、運用)就會更好地突現本教材的特點。在訓練過程中應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真正的實踐活動,教師的“牽引”不要太多。例如:“我會認”這一環節,還可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說出不同的構字理由。因為孩子識字、認字的思維活動是多維的,在相互思維碰撞中啟發出更多的求異“火花”。此外,在“我會讀”的引導中,如果能對學生讀牌匾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語感訓練,效果會更明顯些。因為“會讀”不僅是能讀出牌匾上的字音,而且應從大體上知道牌匾所示的處所是干什么的,它與別處有什么不同。通過讀,就能幫助學生初步感悟出如何說話才能更明白地表達意思,以達到“會讀”的真正目的。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12
在教學“詞句段運用”時?我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理解每個成語的意思,然后根據意思辨析每組成語中兩個成語的異同,最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成語寫一段話;?引導學生邊讀前兩段話,邊讀邊體會頓號和逗號的用法的不同之處,然后嘗試著用自己感悟到的完成第三句話的標點符號的正確填寫。
在漢字的書寫習慣中有橫排和豎排兩種形式。本次“書寫提示”提示了在橫排和豎排書寫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問題。
這次的“日積月累”是兩組成語。第一組描寫的是繁榮富強的景象;第二組描寫的是水深火熱的情景。讓學生先正確朗讀這些成語,然后借助工具書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最后積累這些成語。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08-27
語文上冊園地四教學反思08-27
《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11-22
《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09-04
語文園地四 教學反思02-22
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08-12
“語文園地”的教學反思06-20
語文園地的教學反思07-02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