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助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大道之行也》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反思助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大道之行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道之行也》是新課程實施后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新增的一篇古文,文章短小易懂,用10分鐘幫助學生明確字音、句讀及至順暢誦讀問題不大,因此我把教學重點放在與《桃花源記》的對比教學上,通過點撥引導啟發(fā)學生探究這篇文章的偉大意義。這篇課文我已講授過兩屆了,自感教學效果還不錯。
今年依然按照這個思路講課時,卻發(fā)現本屆學生毫無興趣,在我滿懷激情引導學生憧憬“大同社會”的美好未來時,甚至個別學生還在下面嗤嗤偷笑。課后反思自己的教學卻不得其解,便找來幾個學生誠懇討教,有學生尖銳地反問:老師你說那個“大同社會”不是很不現實的嗎?陶淵明自己也說世外桃源子虛烏有,那么這個大同社會又怎能實現?我們不知道學這么個老古董有什么用!
學生的詰問讓我目瞪口呆,意識到自己面對的不再是白紙般的思想單純的頑童稚子,這些九十年代末期出生的學生有思想有個性,他們不再輕易接受任何一種說教,而是有所思考又有所懷疑,敢于反叛也敢于創(chuàng)新。教師承擔著為民族未來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育人更應重在育心(靈魂)、育情(情感),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就要真正以生為本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走近學生的內心,這樣前提下的課堂教學才會為學生所接受,才會取得成效。
我重新修正了《大道之行也》的`學生探究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第二天,在熱情贊揚了部分學生的背誦后,拋出了幾個問題:
1、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孔子所描述的大同社會的哪些目標?
2、我們現在還超越了哪些方面?(如保護環(huán)境、和自然和諧相處)
3、你認為這個“大同社會”今后有可能實現嗎?
在學生就以上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辯時,老師并沒有冷眼旁觀,而是加入了一方熱情地參與其間。激辯最后沒有輸贏,但學生在激辯中激活了思維鍛煉了能力,而且讓他們對老師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畫腳而是親切隨和平等參與的教態(tài)產生了認同。
教育教學永遠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因為它面對的是一屆又一屆生動活潑生性各異的青少年,教師只有不斷地深入研究和反思才會與時俱進,成為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
【反思助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大道之行也》】相關文章:
《大道之行也》教學反思10-13
《大道之行也》的教學反思07-04
《大道之行也》教學反思07-04
大道之行也教學反思06-27
《大道之行也》的教學反思11-10
《大道之行也》教學反思11-23
大道之行也02-08
《大道之行也》教學反思范文07-05
關于大道之行也的教學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