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片段及反思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么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片段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抓住關鍵的句子、詞語作為教學的突破口。
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天游峰的“險”進行教學。通過“氣喘吁吁”“飄飄悠悠”“一根銀絲”“拋”等一些詞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交流、品味、感悟;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激揚的想象浸透他們的.思維;當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的時候,學生的感悟,對于閱讀的期待,對于閱讀的思考,對于閱讀個性化的解讀,就會顯得格外生動。
二、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
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與理解截然割裂的現象并非罕見,分析前讀一遍,講解完后再朗讀一遍,甚至根本沒去理解,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一次,聽一位教師上《春》一課,僅僅理清了文章脈絡后,她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還說:“春天的景色這么美,請大家美美地讀出來。”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課后,我問學生:“景色美在哪兒腦中有畫面嗎?”“哪些詞句寫出了景色美?”學生茫然不知所措。誠然,我們的祖先有“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古訓,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畢竟是少數。所以朗讀要以理解為基礎,通過朗讀又可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它們相輔相成的,必須有機結合。
三、與學生的生活接軌,品位語言,領悟情感。
在教學中,通過“一根銀絲”這個比喻,“九百多級”、“一千八百多級”這個比喻進行演示、數字與校內同學們掃四層樓梯相比較,從而體會天游峰的高、險、陡,對于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來說是一份很累的工作來體會老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做好鋪墊。通過這樣的比喻、比較,讓學生處于一種驚嘆、激動的氛圍中,深深地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這樣學生探究的熱情就變得高漲,和文本對話興趣就高了。
四、在閱讀教學中,品詞析句是對語言的局部把握。
要通過感情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以讀促講,以講促讀把兩者融合在一起,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悟、去思,這時學生眼里不僅有語言文字,還有相對應的形象畫面,“符號”對應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從而使學生很好地感受語言的神奇,與作者心靈相通,感悟美、體驗美,這樣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才不僅僅浮于表面,而是情感體驗的表現、心靈碰撞的薄發。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片段及反思】相關文章: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反思06-09
天游峰的掃路人的教學反思12-31
天游峰的掃路人的教學反思09-04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反思07-23
《天游峰的掃路人》的教學反思07-25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反思07-15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反思09-12
課文《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反思02-21
課文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