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反思-讓“對話”點燃課堂的激情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學反思-讓“對話”點燃課堂的激情,歡迎大家分享。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調動。文本解讀能貫穿一條清晰的線,牽引學生向文本發問,與作者共鳴,使課堂充滿“對話”的聲音,這樣的課堂不僅思路清晰而且使學生有所獲有所感,無疑是一堂成功的課。
教師與文本的對話
教師與文本的對話是為指導學生而閱讀,要處處為學生著想,把自己的閱讀思路轉化為指導學生閱讀的思路,所以要求教師首先要了解課文重點難點,其次要抓住文本的特點,教出新意,第三還要了解學生會怎樣學,制定出教學對話的線路圖。
教師與文本對話,要找準對話的切入點。如《三峽》一課,任教老師以“讀”為切入點,貫穿“一讀課文,正字音”“二讀課文,準確停頓”“三讀課文,譯《三峽》”“四讀課文,知三峽”“五讀課文,賞三峽”“熟讀成誦,記三峽”六個環節,課堂環環相扣,思路清晰,層層深入,見出了作者與文本對話時的成竹在胸。
教師與文本對話,要突破文章重難點。如《心聲》一課,任課老師重點以“解讀心聲”探究了李京京的性格特征,在細致入微的剖析中,學生理解了這個善良、執著又勇敢的李京京,不僅受到人物性格的啟發,而且更深入體會到了“心聲”的內涵。抓住了文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難點,其余問題變得迎刃而解。
教師與文本對話,還要做好預設,理清連接點。在哪里過渡,在哪里照應?前后應該怎么連接?通過什么問題連接?課前的預設越全面細致,課堂上才能越游刃有余。最見出教師水平的要算《風箏》一課的教學,董老師以“找出情感”“梳理情節”“探求情結”三個環節執教《風箏》一課,課堂上大膽放手學生在黑板上板書自己的答案,通過對詞的歸類、合并、刪減等方式尋找作者的情感,又以關鍵詞法歸納情節,從學生雜亂的`表述中理出一條清晰的線,不管學生的理解是淺層還是誤讀,他都能引到自己講述的環節中去。大開大合的氣度令人暗生佩服。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設法讓學生調動所有感官進行“立體閱讀”。用眼睛去欣賞漂亮的畫面,用耳朵去傾聽優美的聲音,用嘴巴去讀出作者的感受。《天上的街市》這篇詩歌的教學,執教者就充分調動了眼、耳、口,去欣賞牛郎織女甜蜜的約會,去傾聽同學深情的朗讀,去感悟作者美好的向往。學生在各方面感官的調動下,力爭背誦了這首詩歌,我想與教師執教時注意了生本對話有關。
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還要設置恰當的問題調動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如《羚羊木雕》一課,丁老師在“探讀”環節設置了“父母該不該要回木雕”“我該不該送木雕”“我和萬方還是朋友嗎?”三個小話題,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后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文本與他們的生活有交叉的合集,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楊修之死》一課,設置話題“說說楊修的死因”,點燃了學生交流的欲望,他們各抒己見,分析的頭頭是道,顯示出經歷過于文本對話后學生對文本有了情感的交流。
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師本對話、生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等過程的相互促成與轉換。對話精彩了,閱讀教學必然鮮活。
【語文教學反思-讓“對話”點燃課堂的激情】相關文章:
點燃的激情作文05-04
點燃青春的激情11-03
點燃生命的激情作文09-08
點燃青春的激情作文08-07
點燃青春的激情作文01-04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課堂教學反思11-09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課堂教學反思11-09
陽光點燃學生寫作的激情12-05
點燃激情豐富生活范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