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1
讀這篇文章,讀了十幾遍不敢下手,不知如何思考,才能把握課文的本質。這篇文章是借助童話的形式,讓孩子初步認識第三代氣象衛星,讓學生明白第三代衛星是什么樣的。
我被第三代衛星吸引著,因為我本人很喜歡自然科學方面的東西,對一些問題總想多了解一點。所以,我就想了解前兩代氣象衛星是如何工作的?我上網查了查,我又反復在大腦中搜索這二十多年來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節目,三代氣象衛星工作其實在我的頭腦中還時有著印象的,但因為對氣象衛星我是整個的盲,根本從大腦中找不到任何詞語來說明。于是我走了國家氣象網站,試圖從因特網中找一些信息幫助自己,豐富自己的大腦。資料找到了不少,除了字認識以外,其它的東西可以說一概不知,一點不懂。我看不懂,在我們小學教師中,也許除了自然學科教師知道一點外,其他學科老師看來也和我差不多(也許是我低估了大家,道歉),那學生該不該也認識一下這種不懂呢?三年級的學生是不是也在頭腦中稍微留一點不懂的信息呢?這是我的一個疑問。
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大家十分清楚,在我國科普文章是非常少的,非常舊的,中國科學家能拿起筆為孩子為大眾寫文章的太少了,所以遇到這樣的文章尤其可貴。因此,這一課,應該引領學生好好地讀,用心讀,用愛讀,用自己的智慧來讀,讓孩子認識這類文章的價值。
“衛星”與“風”這兩個人物,是很有意思的,把課文中幾個對應詞放在一起引領學生閱讀,也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認識衛星。一是從“風猛然看見——朝他眨著眼睛的小星星——大聲嚷道:‘你是誰?竟敢盯著我!’”——“小星星笑了笑——跟蹤你、監視你”首次認識;從“臺風狂怒地嚷著……-——可我偏偏愛跟著你走——臺風狂暴起來,對準氣象衛星猛撲過去——離地面三百公里”再次認識;從“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我?沒門兒!”第三次認識;從“臺風暴跳如雷,向城市撲去——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氣象衛星自豪地說……”第四次認識;從“臺風一聽泄氣了——懶洋洋地朝另一個方向奔去——情事地轉過來,又緊緊地跟蹤著,監視著……”第五次認識。也就是說,在課堂上,借助這五次關鍵詞句,可以讓學生理解第三代衛星的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跟蹤”,這是前幾代衛星不具備的特點。具體怎么跟蹤的?我想這是我們應該給學生的疑問,這也許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即讓學生借助這一工具大膽地去研究吧,到圖書館、網絡中研究吧,相信孩子能夠完成這一任務。
寫到這里,我覺得應該把老師看不懂的東西讓學生也看一看,因為懂與不懂都是收獲。因為在網上很難找到課文中所描述的這一個第三代氣象衛星,因為現在氣象衛星變化非常快。下面是風云一號C星(風云三號D星也早已經發射成功)的資料:
1、風云一號C星簡介:
風云一號C星簡稱(FY-1C)是我國的第一顆三軸穩定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業務氣象衛星。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天氣預報、氣候研究及環境監測。我國各地地面站通過接收FY-1C的CHRPT數據,可以每天兩次獲取當地的觀測資料。資料處理中心通過接收星上存儲的數據,可以每天獲取一次全球資料。
風云一號C星于1999年5月10日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當天,地面站接收到七個通道的可見光云圖資料,6月10日接收到三個通道的紅外云圖資料。至今已穩定運行兩年多。FY-1C的高分辨率實時廣播資料CHRPT免費向全球開放。
2、風云一號C及風云一號D主要技術指標
軌道高度——870KM
傾角——98.85
偏心率< 0.005
軌道周期——102.3分鐘
探測儀器——多通道可見紅外掃描輻射計(MVIRS)
多通道可見紅外掃描輻射計(MVIRS)是風云一號的主要探測儀器。其通道數由風云一號A星的5個增加到10個,各通道特性如下:
通道號
波長(微米)主要用途10.58-0.68
白天云層, 冰,雪,植被20.84-0.89
白天云層,植被,水33.55-3.93
火點熱源,夜間云層410.3-11.3
洋面溫度, 白天/夜間云層511.5-12.5
洋面溫度, 白天/夜間云層61.58-1.64
土壤濕度 冰雪識別70.43-0.48
海洋水色80.48-0.53
海洋水色90.53-0.58
海洋水色100.90-0.965
水汽
注:多通道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計(MVIRS)的視場范圍為1.2微弧,星下點分辨率為1.1公里,掃描速度為每秒6條掃描線,每條線有20480個象素點。
3、數據傳輸
風云一號C與風云一號D的高分辨圖象傳輸儀稱之為CHRPT.凡具備接收處理NOAA之HRPT資料的系統,只要稍加改造就可接收處理CHRPT.MVIRS的掃描速度為每秒6條掃描線,每個通道數據為20xx個字,這樣10個通道的數據是20480個字,再加上同步碼等輔助信息,每條掃描線就是22180 字,每字為10比特.碼速率為1.3308 Mbps,是NOAA/HRPT的二倍. CHRPT的調制方式是PCM-PSK,分相碼.傳輸頻率為1700.4MHz,數據格式與NOAA/HRPT大體相同。
孩子們看到這一切,現在不努力學習行嗎?學生看到這一切,是讓三年級的孩子明白,未來的世界美的很,未知的東西太多了,現在可不要驕傲。當然,我們老師看到這一切,其實也使我們自己認識,有些東西也可以適當了解一些,即使不懂也要知道,也要敢于把不懂拿出來呈給孩子,因為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引導,語文學科中應該承擔的引導。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2
《跟蹤臺風的衛星》是一篇科學童話。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緊緊地跟蹤、監視臺風的動向,為人類預防臺風襲擊、減少損失作出了貢獻,從而形象地向小學生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本課的教學,注重朗讀的訓練。在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現了“臺風”和“小星星”兩個形象,臺風的蠻橫與不可一世在一出場就表現出來了,而“小星星”面對強大的敵人,卻毫無懼色,只是“笑了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讀出臺風的惱怒與威脅,小星星的自信與堅定。課文第二部分,作者運用了角色語言,通過臺風和衛星的對話,神態及動作生動地介紹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的特點和作用。教學時,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角色,在反復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狂怒”“狂暴”“暴跳如雷”等詞語,并通過插入臺風肆虐的錄象,使學生深切體會臺風的狂暴和氣勢洶洶,抓住“偏偏”“沒門兒”“嘲笑”“自豪”等詞語,讀出氣象衛星的自信與堅定。課文寫了臺風和氣象衛星的三次較量,用臺風的“大”和“氣象衛星的“小”;臺風的“怒”,氣象衛星的“笑”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指導學生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貌似強大的臺風實際上是“軟弱”的,而看起來渺小的衛星實際上卻是威力無比的。
在教學時還存在一個薄弱的環節,在抓住“狂怒”“狂暴”“暴跳如雷”等詞語幫助學生體會臺風的氣勢洶洶的時候,這三個表示怒的詞語其實也是層層深入,但教學時由于一開始學生就把臺風的氣勢充分的展示出來了,后面的兩個暴怒很難有更大的進展,沒有體現出臺風到達極點的氣勢。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3
《跟蹤臺風的衛星》是小學第六冊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它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緊緊地跟蹤、監視臺風的動向,為人類預防臺風襲擊、減少損失作出了貢獻,從而形象地向小讀者展現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它一共有8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二自然段為第一部分,寫臺風發現一顆氣象衛星在緊緊地監視它,非常惱怒。第三至七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寫狂怒的臺風妄想撲滅氣象衛星、甩掉氣象衛星卻連遭失敗,最后又想摧毀城市仍未得逞,形象地說明了氣象衛星的特點與作用。
在仔細研讀了教材后,我認為應該抓住臺風的“怒”和衛星的“笑”。讓學生理解臺風雖然看似蠻橫,但他在看似弱小的衛星面前卻是那么地軟弱無力。因此在教學第二部分時,我讓學生自由朗讀,并且仔細思考:臺風在衛星的緊緊跟蹤下,有什么表現?衛星又是怎樣面對的呢?學生在認真思考下,都找到了描寫臺風的句子。A說:“臺風在衛星的緊緊跟蹤下,它變的很狂暴,我是從“巨獸”這個詞語感受到的,因為野獸對我們來說是很可怕的,它還加了一個“巨”字,說明臺風已經憤怒到了極點。”B說:“老師,我給A補充,我也知道臺風很生氣,我是從‘暴跳如雷’這個詞語感受到的,它生氣的已經不能控制自己了。C說:“老師,我也知道臺風很生氣,我從‘狂怒’和‘猛撲’這兩個詞語知道的,它生氣的要撲向衛星,想要把衛星消滅。”“老師,我還知道臺風很自大,我是從‘魚兒見我……嘿嘿……’中知道的。因為它認為連船那么大的東西見了它都要躲避,何況是你一個小小的衛星呢,所以覺得它很自大。”在讓學生感受到臺風的“怒”后,我讓學生找找描寫衛星的句子。讓學生充分感受衛星的巨大魅力。D說:“老師,我知道衛星一點都不怕臺風我是從“想甩掉我?沒門兒”這句話知道的“”沒門兒說明了臺風想甩掉衛星,想都別想。”“老師我覺得衛星一點都不怕臺風,我是從“嘲笑”這個詞語知道的,衛星很看不起臺風,所以它要嘲笑臺風。“我從‘自豪’這個詞語中能感受到衛星很為它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老師,我覺得衛星很負責任,我是從又緊緊地跟蹤著,監視著知道的,緊緊說明了衛星一刻也沒有停止對臺風的跟蹤。”
…………
學生們完全投入到課堂中了。在快要結束時,我再一次讓學生讀讀課文,找找描寫臺風的句子多還是衛星的句子多。學生很快就找到了,都說是描寫臺風的句子多。那么課文到底是描寫臺風還是衛星呢?我讓他們仔細思考。他們都說是寫衛星的。那么課文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筆墨來描寫臺風,這是為什么?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頓時,教室里沒有了聲音。寫臺風究竟是為了什么?我再一次引導著,給他們充分的時間考慮。
思考、交流過后,學生都明白了“反面襯托”這種寫作手法。寫臺風是為了襯托衛星。
課堂,因為有學生,而快樂著。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4
《跟蹤臺風的衛星》是一篇科學童話。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緊緊地跟蹤、監視臺風的動向,為人類預防臺風襲擊,減少損失做出了貢獻,從而形象地向小讀者展現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文章情節生動,語言活潑,讀來情趣盎然,引人入勝,在形象的童話情境中傳播了科學知識,是加強語言訓練,激發科學興趣的好教材。
本篇童話內容構筑在一個頗具意味的童話情節上,語言、動作特色十分顯著,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對話、動作,特別是在關鍵的對話上下足了工夫。整堂課以朗讀臺風和衛星的對話為主線,引導學生深入文中角色,借助五次對話的朗讀練習層層深入,在有梯度的讀書實踐活動中反復品味語言文字,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感受氣象衛星的獨特作用。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讀是其中不可替代的融通語言和精神的言語感知活動。在這一節課中,我始終把“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層次分明的“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曉暢直至內化、提高,充分發揮了讀的功能。
一、讀有目的,注重實效
閱讀教學十分強調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體驗,在讀中升華。整體感知主要靠讀,有所感悟主要靠讀,培養語感主要靠讀,情感熏陶主要靠讀,積累語言更是靠讀。但學生的讀絕對不是小和尚念經式的呆讀,學生的每一遍閱讀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和具體的要求,這樣的閱讀才會有質量,才能有效果。我在學生每一遍讀前都清晰地提出讀的要求,首先,以“跟蹤”一詞為切入點,提出的要求是“默讀課文,畫出文中三次出現‘跟蹤’一詞的句子。” 這是對初讀情況的檢查,也是對全文建立整體印象的過程。“不動筆墨不讀書”,提出邊默讀邊批注的要求,有利于學生靜心與文本對話,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抓住重點句子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緊接著進行深入學習臺風和衛星的對話,在第一次人物對話的朗讀訓練時,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是“自由練習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臺風和衛星斗智斗勇的全過程。”這一次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讀順對話,老師提的要求指向性強,學生一聽就明白。檢查初讀效果時,我再對照評價指導,易于落實。學生再讀對話,教師要求學生“關注提示語,練習朗讀。這些詞語有什么作用?請通過你的朗讀把它們的作用表現出來。”第三次朗讀訓練,去掉提示語,直接展示四個回合的對話。教師要求學生“自由練讀,看誰的朗讀能讓老師回想起文中的重點提示語。” 第四次朗讀訓練,再次出現對話描寫,重點標出幾個語氣助詞。要求“注意讀出不同語氣助詞的感覺,同桌自由分角色朗讀訓練”,旨在讓學生進入角色,為下一步變朗讀為說話做準備。第五次朗讀訓練,要求學生“脫離屏幕上的對話內容提示,將朗讀轉變為對話。”讀的要求雖然一次比一次高,但教師巧妙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提示,每次提出要求的表述形象具體,學生很容易接受,學生的朗讀也水到渠成。
學習如登山,如果把為教學“爬坡”所做的鋪墊稱之為“綠葉”的話,梯度的呈現就是盛放在課堂上的絢麗花朵,使課堂自始至終呈現出一種生長的美,一種不斷向上的美。
二、讀得充分,讀得巧妙
要想讓學生讀出感悟,讀出情感,讀出收獲,教師一定要把讀書的時間和機會讓給學生。整堂課教師安排學生16次朗讀、6遍學生自主讀和1次默讀,通過23次不同層次不同目的的與文本對話,學生對全文的理解與感悟隨著一次次有質量的閱讀已了然于胸。
有目的地讀、充分地讀,還要有技巧地讀,才能讀出文本的理解、文本的情感。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對讀的技巧指導,要求學生首先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再從引導學生關注提示語中的重點詞語、語氣助詞著手,巧妙地提升讀的要求,使學生讀出味道和感覺來。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哪里該停、哪里該重……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感受去揣摩,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充分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獨特體驗和感悟。另外在讀的過程中還通過及時有效的積極評價促進學生的朗讀,不斷喚起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處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由學習上的“被牽引者”變成了愉悅的“自我發展主體”。
縱觀整堂課,扎扎實實的訓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果。課堂密度不大,但步步為營;訓練點不多,但點點到位,不貪多求全,卻注重實效。課已畢,但
留給我的思考仍在繼續: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資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能動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5
《跟蹤臺風的衛星》是小學語文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科學童話故事。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緊緊跟蹤、駕駛臺風的動向,為人類預防臺風襲擊,減少損失作出貢獻,從而形象的為小讀者展現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我教學的時第二課時,本課時我定下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
2、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了解第三代氣象衛星的主要作用;
3、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趣。
在備課中,我考慮到孩子們對于臺風與衛星這兩個事物不了解,甚至很陌生,更別說是讓孩子們喜歡上這個他們不懂、不明白的事物。因此如何去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并愛上他,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于是我抓住這篇文章的文體——科學童話故事來入手。孩子們喜歡聽童話故事,愛看童話故事也愛讀童話故事。我便利用孩子們這一年齡段學習特點,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分別扮演臺風和衛星,通過雙方之間的對話,讓孩子們在讀中感悟到任務的性格特點,抓住臺風語態、氣勢的變化,突出衛星的重要作用,通過臺風在有衛星前和有衛星后給人類帶來災害的對比,再次突出衛星的作用重要。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孩子在讀中深深地記住了小衛星能戰勝大臺風的概念,從而激發學生從喜愛衛星到愛上科學發明創造的情感。
其次,我根據三、四年級學生的階段學習目標:“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學“談話風生”等詞語時,我先讓孩子們自己理解詞語意思,老師總結出示詞典中的意思解釋,最后通過句式訓練,通過“臺風來了,因為 ,所以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使孩子們既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又再一次突出了衛星的事先預報作用。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詞語從而又能理解文意。
目標定下來,環節設計好了,但是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由于教學經驗的欠缺不足,導致在課堂上老師牽引過多,問題過碎,沒要起到老師導的作用。希望在坐的各位領導老師能多多給予幫助。
謝謝!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6
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描寫了氣象衛星緊緊地跟蹤臺風,時刻報告臺風的動向,全心全意地人類服務。而本篇童話最顯著地特點是:作者運用角色語言,通過臺風和衛星的對話、神態及動作生動地介紹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的特點和作用。
在學習課文第二段時,我讓學生先默讀課文,再用“——”劃出直接描寫臺風的句子,用“~~~”劃出描寫衛星的句子,并體會臺風、衛星的特點,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一下,寫在相應的句子旁邊。然后和同桌讀讀描寫臺風和衛星的語句。在交流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狂怒”、“狂暴”、“暴跳如雷”、“泄氣”來體會臺風的不可一世、狂妄自大以及后來的落荒而逃,并通過“狂怒”、“狂暴”、“瘋狂”體會臺風的越來越狂。抓住“偏偏”、“嘲笑”、“自豪”等詞語感受衛星的自信和堅定。在體會感悟的基礎上,學生再分角色朗讀,一下子就把臺風和衛星的不同語氣讀得惟妙惟肖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7
很多時候,教學的藝術決定與細節處理的藝術。老子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我們不妨關注一下某些細節,思考一下如何處理這些細節,使課堂教學更科學更有效。
以下是執教蘇教版第六冊《跟蹤臺風的衛星》一課的教學片段:
教師出示句子: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
請學生讀這個句子時,引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臺風撲向城市,它會干些什么壞事呢?(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
臺風瘋狂,處處遭殃。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表現臺風的可惡?(為非作歹、稱霸一方、作惡多端、稱王稱霸、作威作福、為所欲為、氣勢洶洶、蠻不講理……)
此時此刻,你會怎么讀這個句子?(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關于此教學片段中細節反思:
一、關注語言形式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溝通的渠道,它有其特殊的形式。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我們不能忽略它形式的魅力,不同的語言形式有其不同的力量。比如,《第八次》蜘蛛結網那段中“結了斷,斷了結”就顯示了信心和希望,換成“斷了結,結了斷”的話就顯得前景不容樂觀了。
教學片段中,“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是一句比喻句,它形象地將臺風的粗暴、瘋狂、兇狠、肆無忌憚展現在讀者面前。這樣的句子,三年級的孩子一讀就能知其然了,他們也很喜歡運用比喻這樣的語言形式在自己的文章、言談中,可是很多時候,孩子們所用的比喻是不夠確切的。比如,一談到臉,他們會說“紅通通的像個蘋果”,也不管是三四歲的小孩的臉,還是三四十的成年人的臉,這樣的笑話源于他們運用語言時的“一刀切”,他們沒有關注過比喻后面的“所以然”。因此,我們在教孩子一種語言形式的時候,不僅要教會他們其然,還要教他們其所以然。片段中,執教者輕輕地一點撥:讀這個句子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臺風撲向城市,它會干什么壞事呢?你能結合生活實際來談談嗎?孩子們就很自然地將臺風“麥莎”過境時的情景和這個句子聯系到了一起,真正體驗到了什么叫“暴跳如雷”,什么是“瘋狂的巨獸”,知道了為什么能做這樣的比喻。死的語言形式轉換成生動的生活境像后就容易與作者與文本共鳴了。從中,孩子們也會明白語言來自生活,來自不同的現象和體驗,運用正確的語言表達形式,能使真實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力量。
二、關注價值導向
新課程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但我們在評價學生時,不能為了屈就“自主”而你好我好大家好,因為每一個文本都有其自己的價值取向,我們在解讀它時不能偏離這個取向,要不然,會導致孩子的價值觀趨于模糊。如在《狐貍和烏鴉》一課的教學最后,老師問學生:對狐貍和烏鴉你想說什么?大多孩子都對烏鴉說不要盲目地聽別人的好話,對狐貍說不能欺騙別人,但有一個孩子卻說:“狐貍,你真聰明,我好崇拜你哦。”面對孩子與眾不同的回答老師欣喜地大加表揚,殊不知這與眾不同的背后可是以認同欺騙別人獲取利益為代價的呀,這與文本的價值導向可
正如在教學片段中,老師著力讓孩子們理解臺風的“暴跳如雷、瘋狂、撲”,力求臺風“破壞力大、野蠻、兇狠”的形象根植與孩子的心底。因為臺風越厲害,就越能顯示跟蹤臺風的衛星的本領高強,越能說明我國科技的發達,越能激發孩子學科學、用科學的豪邁激情。文本的價值取向盡在其中。
三、關注知識鏈接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從呀呀學語,到進入校園一年一年的學習語言運用語言,似乎除開頭幾年進步飛速之外,漸趨平行狀態,甚至有很多人認為語文課是可上可不上的,只要你默好詞語背好課文,基本上考試也不會大成問題。為什么我們的語文竟到達了這樣的.地步?我們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為什么沒有得到進一步穩健地發展?我想是因為我們的語文課程不像數學那樣循序漸進,那樣有完整的體系,那我們就這樣坐視語文成為弱勢群體?坐視我們民族的文化璀璨失去耀眼的光輝?不!我們不能!路在何方呢?我想,不妨從知識鏈接做起。
對語言文字我們向來有四大要求,即會讀會寫會理解會運用。我們孩子的語言水平上不去,我想就是在“運用”這個環節上出了問題。從一年級起,孩子會接觸到很多好詞佳句、成語名言,我們教孩子讀、寫、理解,但我們給孩子運用的機會太少太少了。久而久之,這些珠寶就被藏到了大腦儲蓄盒的底部,在需要的時候自然就不能輕易地隨手拿起了,甚至有很多會蒙塵、氧化、褪色、消失。所以,我們在教新知識的時候,要適時地將那些舊知識拿出來擦拭、穿戴,讓它們常用常新。
如片段中,執教者是這樣處理的:臺風瘋狂,處處遭殃,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表現臺風的可惡?(生曰:為非作歹、稱霸一方、作惡多端、稱王稱霸、作威作福、為所欲為、氣勢洶洶、蠻不講理……)這些貶義詞學生平時很少有機會使用,此時,它們就像被一跟細繩穿著一般,一個個從孩子的大腦深處漸次躍出,恰到好處地鞏固了舊知,同時也豐滿了臺風的形象,多么巧妙,多具震撼力啊!我想,經常做做這樣的訓練,孩子腦中的詞匯就會始終處于活躍狀態,還怕語言駕御能力不上去嗎?
四、關注情感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中多次出現“感悟”和“體驗”這兩大概念,語文老師在執教時也常思考這兩個概念。那到底在什么前提、什么情況、什么時候、如何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呢?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學生自讀課文,一遍剛粗粗地讀完,有些句子、段落還沒讀暢通,老師就急著組織學生交流讀后收獲了:你讀懂了什么啊?什么地方讓你最感動啊?試問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會有真情實感的交流嗎?會有與文碰撞與靈魂會晤的思想火花嗎?答案肯定是不會。有的只能是順應、猜測老師答案的假感悟假心得。還有老師在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的時候只是單純的強調哪個詞讀重音讀響亮讀出感嘆的語氣,這樣的讀書會能進入學生的頭腦嗎?過眼云煙罷了。個人認為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體驗要真切,感悟要個性化。這一目標的實現,唯有依靠多讀書、勤思考,要理解文本,走進文本,觸摸作者情感跳動的脈搏,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巧做安排,搭橋鋪路。
教學片段中,為了讀好“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這一句話,執教者就做足了功夫,鋪設了很多臺階。從聯系生活到想象畫面到總結成詞,一步步活化了臺風,也引出了孩子對臺風的真實情感。我想最后的感情朗讀,即使老師一字不說,學生也會讀得入木三分的。
“一滴水能折射出整個太陽的光輝。”細節就是浩瀚大海中的一滴水,萬傾波濤里一朵優美的浪花,華美樂章中一個跳躍的音符,欣賞它,把玩它,讓它引領我們在有效教學的海洋里劈波斬浪,讓它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又一個教育的如詩童話。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8
本學期的最后一次成長課,我選擇了《跟蹤臺風的衛星》這篇課文。《跟蹤臺風的衛星》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緊緊跟蹤、監測臺風的動向,為人類預防臺風襲擊,減少損失作出貢獻,從而形象地為小讀者展現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教完這節課,破有感觸,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有:
一、課后習題課上講。
本節課,我圍繞課后習題“衛星是怎樣跟蹤臺風的”這個問題展開教學。這樣做,不僅教學主線清晰,而且真正地實現了高效的語文課堂,不需要課后再去解決習題,加重學生的負擔。
二、年段目標明確。
我根據三、四年級學生的階段學習目標:“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學“談話風生”等詞語時,我先讓孩子們自己理解詞語意思,老師總結出示詞典中的意思解釋,,最后通過句式訓練,通過“臺風來了,因為,所以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使孩子們既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又再一次突出了衛星的事先預報作用,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詞語從而又能理解文意。
三、興趣先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一開始,我通過自己富有感情的語言和形象的圖畫,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在教學過程中還運用了動畫,分角色朗讀等方式,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四、注重朗讀,以讀促悟。
蘇教版語文教材強調“以讀為本”,在教學中,我考慮到了如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并且緊緊抓住課文中臺風和衛星的神態、對話,讓學生進入角色讀書,在整個課堂中像真的聽到了臺風和小衛星的對話一樣,學生們讀得是那么的入情入境,有一位學生在讀到狂怒的臺風說的話時,他也是“狂怒”得面紅耳赤了,就這樣讓學生真正地觸摸感性的形象,同時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知識的熏陶,讓他們在讀中就認識到了臺風和衛星各自的特點。這堂課的教學我沒有過多進行理性化的瑣碎分析,而是重視以讀促悟,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讀中感悟,進而加深對課文藝術形象的感知,這樣就讓藝術的美與科學的真理和諧地統一起來,實現“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
不足之處:
1、由于教學經驗的欠缺不足,導致在課堂上老師牽引過多,問題過碎,沒有起到老師導的作用。不足:
2、如果將課文中描寫人物情緒、神態的重點詞回歸到“跟蹤”二字,進行歸納小結會更好。
3、雖然注重了詞語的理解,但是如能將這些環節,穿插到課文的說話練習中可能會讓學生理解得更好。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9
語文教師該怎樣教,學生該怎樣學,參加課程實驗后,我一直在思索、在探究。在實踐中我領悟到:當學生有興趣時,當學生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時,當教學內容能用多種形式來呈現時,他們學得最好。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在教學《跟蹤臺風的衛星》一課時,力求讓學生快快樂樂學語文,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張揚。
“愛讀書,多讀憶,讀好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在課堂上非常樂意地去讀書呢?為了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我采用了“自由讀、欣賞讀、表演讀、比賽讀”等形式,促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讀書中去,從而走進文本,走進臺風和衛星的內心,把對話讀好。
學生從讀“小東西!”“你可知道我的厲害?魚兒見我鉆入深水,船兒見我避進港灣,樹兒見我把腰彎。嘿嘿……。”這幾句中認識到一個無禮、自大的臺風,帶著理解讀得十分好。接著從“暴跳如雷”、“瘋狂”、“撲”等動詞看出臺風脾氣暴躁。了解了臺風的形象,我趁勢讓學生分角色讀臺風和衛星的話,學生讀得有滋有味,我也很滿意,整節課學生聽講狀態也很好。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07-25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02-10
《跟蹤臺風的衛星》的教學反思01-24
跟蹤臺風衛星教學反思02-22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09-07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09-07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范文01-24
有關《跟蹤臺風的衛星》的教學反思02-22
童話《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02-21
課文《跟蹤臺風的衛星》的教學反思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