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反思匯編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畫》教學反思1
用顏料印畫小手,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考慮到這是幼兒第一次體驗玩色活動,因此我將本次活動在目標的定位為:1.初步了解手印畫的技巧,學習印畫自己的手。2.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活動開展的過程跟設計時有一定的出入,活動中的操作環節,我沒有請幼兒進行分組操作,而是請幼兒逐一在老師的引導下來嘗試印畫,通過手把手的逐一指導來鞏固印畫中卷衣袖、蘸顏料、抖顏料以及印畫的技巧。雖然存在著一個幼兒在操作,其余幼兒在觀看的現象,也少了幼兒自主探索、發現的樂趣,但是我想對于初次接觸此類活動的幼兒來說,養成良好的操作常規要比單純的掌握手印畫的技巧來得重要。從活動效果來看,今天的活動中,他們不但掌握了手印畫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玩色游戲的規則,這就為以后的玩色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次活動中我使用的是紅、黃、藍三個基礎顏色的純色顏料,因此在印畫小手環節,我又隨機引導幼兒說說:“我喜歡**顏色和**顏色。”讓幼兒在藝術活動中,不但鞏固了對紅、黃、藍這三種顏色的認識,同時也豐富了語言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幼兒還合作完成了手印畫“大樹”,樹上每增加一個手印,孩子們便會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最后我們一起將大樹貼上主題墻,孩子們站在樹下,找找“我的手、你的手”,感嘆手印畫的神奇的同時,也充分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
當然,活動中還有較多不足,如:當孩子印畫出不同形狀的手印時,作為老師還可以用語言引導來提示幼兒大膽地進行想象,如:“哇,這個手掌真像一棵大樹的樹枝!”“這個手掌像什么?”并可嘗試根據幼兒的想象進行添畫,相信這樣更能激發幼兒對于玩色活動的興趣,能讓孩子在藝術活動中獲得更多元的發展。
《畫》教學反思2
今天的語文課了,我們開始上《字與畫》了。
這樣的課我是從出示“倉頡”這兩個字開始的。這兩個字怎么讀呢?教室里很安靜,孩子們盯著,搖了搖頭。過了一小會兒,茹子涵輕聲說:“倉……難道是倉庫嗎?”呵呵,不錯喔,認識一個“倉”字,這小子也會想哈知道“倉庫”這個詞。
“這可不是倉庫。不認識嗎?不著急,我們剛學習了一種識字的方法喔!誰還記得?”
“看拼音識字!”有同學說。
“對!看拼音識字。瞧,拼音娃娃出現啦!”我一邊說,一邊點擊出音節。孩子們立刻異口同聲地拼讀起來。
“這兩個字讀什么呀?”
“Cānɡ jié。”
“對,我們一起讀一讀。”
“倉頡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古代的一個人,他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那就是——”我說著畫轉身寫下——“造字”兩個字。會讀的同學讀了出來,其他同學聽了讀音也跟著讀了。
接著我給孩子講了倉頡造字的故事,順勢就引出了圖片。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內容和字形結構來思考畫與字之間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再通過畫與字的聯系來建立字的概念,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由畫到字的各個變化環節來感受知漢字的演變過程;再通過漢字演變過程來感悟漢語文化的神奇和邃遠,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畫》教學反思3
《玲玲的畫》是一篇內容比較淺顯,而且篇幅較短的文章。作者想借由玲玲的故事,告訴孩子們:如果肯動腦筋,壞事往往會變成好事!這讓我想起了《塞翁失馬》的故事。于是我就由《塞翁失馬》的故事,引出了本單元的單元導讀(我一般在一單元開始或結束都會讓學生閱讀單元導讀,因為單元導讀常常很明確地告訴孩子們本單元學習的重點,為中高年級孩子的學習打下基礎)。
再利用單元導讀,引入本課的學習。雖然看起來饒了一個彎,但結果在實際的課堂上卻為孩子的學習降低了難度,對于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打下了基礎。那么情感目標達成順利,我就把接下來的重點放在了句式訓練和分角色朗讀上。這樣一來夯實了語言的訓練,使課堂就顯得更有實效了。
《畫》教學反思4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本文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我結合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教案。經過反復修改之后,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成功之處:
1、教學中,我抓住“端詳、肯、腦筋、糟”等重點詞語進行識字教學。首先是初讀,重點落實字音,結合字形和實際初步理解字義,如:“端詳”讓學生做動作理解,學生懂得快。再由詞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漸進,體現低段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最后練寫字詞,讓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并說說自己的發現(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要注意的地方)后再書寫生字。又一步步有效地指導抄寫句子,不光要注意寫準字形,更要注意一句一句地抄寫。就這樣,緊緊咬住字詞不放松。
2、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著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在課堂伊始,我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云見日般明了了。
3、爸爸的話是文章的主題,我設計“玲玲改畫后心情是那樣的高興,但更讓他高興的是什么呢?”在學生交流后,“這正如爸爸所說的……、”再讀、背爸爸的話的基礎上,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的事嗎?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這段話的含義。
不足之處:
學生在總結課文的啟示時,大多數的孩子不能抓住關鍵詞句去總結,語言不夠干練,概括能力比較弱,今后的教學中要重視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畫》教學反思5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我在設計教學時思考兩點:第一,依據社會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讓學生在玩中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索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老師充當活動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材料的準備者,在創作中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第二,體現課程的人文性質,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價值觀,讓學生感悟藝術與生活的聯系,激發用美術表現所見、所感、所想的興趣,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師生體驗表演、教師演示、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生嘗試創作并評價等教學方法和形式。通過教學實踐,反觀教學的設計、策略、過程、效果等方面的情況,有較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具體表現如下:
一、成功之處
1、注重師生的互動性,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整個教學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教師教的較靈活、樸實,傳統衷又有創新,學生學的主動、投入、興趣濃厚。
2、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教師著重運用生動的語言、大方的表演,感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難易適當的作業練習安排,使學生能順利的體驗藝術創造的成功感,有利于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3、注重學生的體驗和嘗試。教師沒有對造型技能進行簡單的傳授,而是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創設情景、提供思路和條件,充分地讓學生進行體驗感受和嘗試表現。從而主動得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提高。
4、注重美術教學的藝術直觀性。教師通過板畫、課件展示、實物投影演示、學生作品展示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既具有藝術性,又一目了然、簡明扼要,學科特點明顯。
讓學生在玩中不知不覺進入學習狀態,活躍課堂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反思之處
1、可減少一些環節。直接或早些進入撕紙、拼擺的環節。
2、進行拼擺的變化太少。學生上前拼擺紙塊的體驗不足,使學生作業的多樣性和創造性不強。
3、對學生作業的評價教學缺乏創新,而且評價的人文性和科學性不夠強。是整個教學較薄弱的環節,值得以后多加探索和研究。
4、提供學生撕貼的彩紙太單一。可以使用廢畫報紙、包裝紙、卡紙等多種材料來撕貼表現.
《畫》教學反思6
《流動的畫》是北師大版教材二年級上冊四單元“祖國”的第二篇課文。它是一首充滿了款款深情,又蘊藏著濃濃童趣的小詩。詩中,“我”坐在車窗邊觀賞祖國大地,美麗的“畫”是流動的,“我”的情感也隨之靈動!——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熱愛流動的畫,熱愛祖國。詩歌文質兼美,語言形象生動,讀起來瑯瑯上口,很適合兒童欣賞和朗讀。
在這堂課上,我一下方面做得比較好:
一、重視朗讀,以朗讀帶領孩子走進詩歌世界。
這次開放課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延續了上節課的質疑,圍繞著第一課時提出的兩個問題“為什么?”“什么樣”,讓學生“盡情品讀,賞自然美”。即引導學生品讀詩歌中寫景的六個句子。(課件演示)通過對比讀、指名讀、評價讀、示范讀等方式,(課件出示:品讀:對比讀、自主讀、指名讀、評價讀、挑戰讀、示范讀、配樂讀)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會。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揣摩語言,欣賞景物,獲得美的享受。
緊接著,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內化文本,說自然美”。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猜猜看,流動的畫中還會有什么美景?指導他們模仿課文的句子進行描繪,讓“大家都來說流動的畫”。為學生創設說話的情境,進行口語訓練。
二、注意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在處理“小河彎彎曲曲,山腰飄著白紗,汽車往來穿梭,路邊開滿鮮花,水庫好似明鏡,山坡點點人家……”這幾句描寫祖國美好河山的語句時,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理解和品讀,學生的表現非常棒。如“路邊開滿鮮花”一句,有的孩子注重了“開滿”,有的孩子注重“鮮花”,無論他們讀得怎樣,這至少是他們自己的理解,因此我及時給予鼓勵,評價語“你的朗讀讓我聞到了花的芬芳” 等溫馨的話語提高了孩子閱讀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而“大家都來說流動的畫”這個環節學生的想象是豐富的,他們眼里的祖國是美好的,一個省略號結束帶領他們進入無盡的想象空間,在感受的同時又掌握了省略號的作用。
三、以圖片叩問學生的心靈。
可能每個學生都知道要愛護環境,每每提到這個話題,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不能亂扔垃圾,其實,這些孩子的行動和語言還是有脫節的地方。對地段孩子來說能沖擊他們視覺、叩問他們心靈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圖片。為此,我給孩子們展示了充斥著牛奶盒、紙屑、水果皮的河流,纏滿了塑料袋的樹枝,煙頭殷大的火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這些行為我們其實也做了!從而深刻反省自己的行為:怎樣做才是一個懂事的娃娃?
《畫》教學反思7
以前開課,總喜歡“挑”,挑語言優美的文章,挑自己有感覺的文章,挑容易把握的文章,感覺唯有如此,心里才塌實。現在開課呢,也不自覺地“挑”,但挑的標準大不相同,挑符合教學進度的,挑自己不敢上的,哈,有點自我折磨的嫌疑。確實,挑了《玲玲的畫》一課,回想這一路的備課歷程,真是猶如煉獄。
《玲玲的畫》一課,文章語言樸實,故事情節簡單,學生一讀便明了。那如何讓語文課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呢?文章的語言訓練點挖在何處呢?我怎么才能站在語文這塊基石上,讓學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呢?在多次試教、修改后,最終將目光聚焦于生字詞語,通過動作演示、換詞理解等手段活化語言,抓住關鍵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再現情景,在感悟、朗讀中,理解所蘊涵的深刻道理。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收獲,亦有遺憾。
收獲之一:目標定位準,使教學有了明確的方向。
根據二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字詞教學是重中之重。教學中,我抓住“端詳、糟”等重點詞語,分三步落實。首先是初讀層面,重點落實字音,結合字形初步接觸字義,由詞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漸進,體現低段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其次是細讀感悟中,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意思。最后,練寫字詞,留足時間讓孩子書寫生字,又一步步有效地指導抄寫句子,不光要注意寫準字形,更要注意一句一句地抄寫。就這樣,緊緊咬住字詞不放松。目標定位的準確,使這節課朝著語文的方向前進著。
收獲之二:手段語文化,使語文課更像語文課。
無論是生字詞語的教學,還是文章重點句的學習,都運用了語文的手段來習得語言,內化語言。“叭”字與“趴”相比較教學,根據觀察字形,結合動作演示,學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口子旁的“叭”表示聲音,足字旁的“趴”表示動作。又對本課中表示聲音的另一個詞進行了拓展,使學生了解,很多表示聲音的詞有口子旁。父親的話多么富有哲理,既是教學重點,也是理解的難點。我通過再造情景想象說話,體驗玲玲心情的變化,通過朗讀加以提升,其中反復強調爸爸的話。整節課,書聲瑯瑯。最后,通過記者采訪,轉述語言,獲得人文內涵。
遺憾的是在教學中,我更多的關注教師的教,缺少對學生的需求的關注。呈現在課堂上,學生顯得被動。而細節之處的處理也欠圓滑,教學的痕跡比較濃。 看來,只有真正把學生裝在心中,處處以學生的需求出發,語文課才能更加充滿語文味。努力吧!
《畫》教學反思8
本節課教學上,我首先引導學生欣賞課文中的作品加上課外作品的形式,做到引入簡單直接。在繪畫時,讓學生放手去創作,只提一些畫法,對內容不作具體要求,不要求全班畫同一幅畫,這樣,讓學生的想象得到充分的發揮,所畫出的山水畫各不相同。
在評價方面,我因時間關系,只能有針對性地選取部分學生作品,讓學生作出評價。
這節課雖然運用了一些新課改理論,一改以往上課的習慣,但有些地方仍自覺不盡人意,比如課堂時間分配上,由于示范過多,總覺得時間緊,學生創作時間較少,對作品的評述也不能如愿。另外,在課堂組織上,由于學生人數多,教師忙于示范的同時,卻沒能很好地組織好課堂紀律,導至部分學生不認真。這些都有待以后加以改進。
《畫》教學反思9
在卡通課教學課堂當中,我注重學生的參與,讓他們能夠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觀點,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審美能力。同時我還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通過討論--欣賞--討論,培養了學生的一種探求精神。注重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是實驗教材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優勢。我還注重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比如了解卡通畫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之后,學生就會發現,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處處到能見到卡通作品,也能嘗試應用學到的這些知識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于是這些知識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駕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會生動地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體現出了實驗教材的一種人文主義精神。以這樣的方式上課以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通過我的“啟發”、“引導”,學生能夠比較深入的挖掘實際生活當中一些和卡通有關的問題,并能夠找到運作卡通畫的表現語言表達生活的方式以及卡通與情感、生活之間的聯系。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教學效果很好,實現了教學要求,達到了教學目的。
因此,在使用教材的時候,作為執教者的我們,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把課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應該更進一步地拓展課本內容,把這些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啟發”﹑“引導”,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有待于進一步改進的就是,教師自身的卡通知識和技能積累積少,平時對卡通的發展關注得不夠,所以教學準備比較倉促。這一點充分說明教育的發展是與時代的發展緊密相聯的,美術教師的知識技能水平也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而不斷提高。
《畫》教學反思10
讓學生初步了抽象畫的技法,敢于大膽用色。引導學生在欣賞造型與色彩中勇于發表獨特見解。在觀察作品中引導學生了解畫家是用肢體運動來作畫的,畫筆都不接觸畫面。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耐心細心的學習習慣。學習用點、線、面進行排列造型,通過欣賞點、線、面的抽象畫讓學生直觀地在視覺和聽覺等各方面都得到親身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作欲望,開拓學生的思路。學習運用滴、灑、吹、甩、點等繪制方法來作畫。認識抽象畫給人們帶來特殊的視覺美感,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能力、從而提高審美素養。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學會用一種或二種以上色彩的重疊排列的方法畫抽象畫,并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畫》教學反思11
第一次公開課,我緊張萬分。從選課開始,我就拿不定主意,也許我沒什么特長的緣故吧。最近我發現班里的孩子對畫畫很感興趣,只要有筆有紙的地方總能看到寶寶們的作品,雖然很多時候看不懂其中的
第一次公開課,我緊張萬分。從選課開始,我就拿不定主意,也許我沒什么特長的緣故吧。最近我發現班里的孩子對畫畫很感興趣,只要有筆有紙的地方總能看到寶寶們的作品,雖然很多時候看不懂其中的內容,但寶寶們能大膽的畫,加上小托班幼兒比較適合畫裝飾畫,所以我選擇用蔬菜拓印來滿足幼兒的需要,這既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又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樂于孩子們接受。
我開始我的準備工作,找資料、寫教案、改教案、準備教具。忙亂中迎來了開課的那一天,快到時間了,我感覺心都要跳出來。我以談話方式導入課題,出示貼著笑臉的蔬菜寶寶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地過度到蔬菜有一個畫畫的本領。再從示范講解到幼兒作畫,各環節緊緊相扣,孩子們也十分配合。我很感謝我的寶貝們。
我還要感謝幫我修改教案、準備資料以及參加聽課、評課的.老師們。通過這個活動,我知道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好。整個活動我一直站著說話,在出示蔬菜寶寶的時候可以蹲下來和孩子交流;動作不夠夸張,缺少點神秘感;在示范講解的時候語言不夠精練,聽上去有點雜,還應注意講課時盡量不要停頓。由于材料準備得較充分,在提到想換種顏料的時候應在抹布上擦一擦,這樣有點誤導了,因孩子的模仿力很強,如果不說效果可能更好點。講解完后我應該請一個能干的寶寶作一下示范,這樣孩子應該更易接受。最后環節我可以直接拿起幼兒的作品供孩子們欣賞,中間敲了一下小鈴再去欣賞作品似乎有點亂。
這次活動給孩子們增添了不少樂趣,也讓我在不斷地反思中找到差距,我要不懈地努力,向各位老師請教,不斷優化我的教學策略,提高我活動中的駕馭能力。
《畫》教學反思12
今天,執教了《蘇紅的畫》。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蘇紅不小心把參加比賽的畫弄臟了,又在爸爸的幫助下把弄臟的畫改成一張美麗、有情趣的畫的事。告訴我們“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課文行文簡潔流暢,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呼應對照嚴密。教學中有得有失,下面做一個簡短的反思。
教學中,我大膽的嘗試從兩次對話入手,抓住人物的對話,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抓住了兩個形聲詞“啪”和“哇哇地”,讓學生體會形聲詞的形象性。讓學生切身感覺到“畫掉下”和“蘇紅哭的聲音”,具體了寫作的手法。教學中,我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體會文中人物的心情。利用“懶洋洋”一詞,體會情趣,深化了主題。拓展了《塞翁失馬》更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加深了體驗。但教學中還覺得有以下幾點不足:
1、教學中,過多的注重了理解體會,忽略了讀的功效,學生讀得少。如果能讓學生抓住對話,分角色朗讀,效果能更好。
2、對于詞語積累部分,只板書了“滿意”、“端詳”而沒有進行細化。如果能讓學生用這兩個詞造句,說一句話就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3、拓展部分,讓學生舉“壞事變成好事”例子時,學生談的不好。說明預習的布置時有欠缺,如果充分的布置學生預習,效果能比現在好得多.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發現自己的不足,并能及時的調整,相信成功離我不遠了。
《畫》教學反思13
《添畫》是人美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下冊中的內容。我在布置學習任務時,強調可以選擇美術本上兩張圖片中的任意一張來添畫完成作品。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聽明白了我的要求,唯獨有一名學生,而且是能力較弱的學生,他在兩張圖片上都添畫了內容,但是效果都不好。當我追究組長的監督之責時,組長說沒有發現這個問題。我選定的組長并不一定是班級中的佼佼者,因為我想讓每名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他沒有發現問題也是情有可原的,組內還有比他能力強的學生。在總結時,我雖然批評了這個小組,但是沒有深入地追究他們每個人的責任。課下反思后,我覺得首先我自己就應該引咎自責,沒有盡到指導者的責任。然后引導學生自省“上課有沒有用心聽講,小組合作學習時有沒有幫到別人,作為組長應該怎樣做,組員應該怎樣做”。通過引咎自責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分工合作的認識,在課堂上有更出色的表現。
《畫》教學反思14
《畫》是一年級上冊的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點展開描寫,圖文對應。這就是我本節課教學目標和方向。這一課是謎語詩。我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的特點,設疑解疑,引導學生觀察我的畫,理解詩意,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為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前,多媒體不通電,我課前臨時發揮,用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入手,啟迪他們識字的興趣,既解決了課前空白的尷尬,也為古詩學習生字作了鋪墊。
教學時,我和孩子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畫—根據古詩作的畫。并讓學生先從整體再由遠到近觀察,知道這是一幅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感受景物的美。并通過實際生活中山、水、花、鳥的對比,以及體驗對比所產生的差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總結”詩句,進而達到理解詩句的目的,突破難點。如:站在遠處看生活中的山,模模糊糊,看不清顏色;老師的畫上的山青蘭蔥郁,站在遠處看,卻有顏色,得出詩句“遠看山有色”……是因為山在畫上,不是真實的,一句一句剖析詩句,孩子們的探索欲濃烈,最后明白這不僅僅古人智慧的結晶,還把山水花鳥描寫的生動有趣,還是一個謎語。我抓住詩句中的著眼點,把精力放在詩句的品析熏陶上,借助創設情境、情感體驗在讀中讓學生感悟詩句的美,在讀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畫》教學反思15
口語交際課是"聽話、說話"的發展,與以前的聽、說訓練不同,"口語交際"是雙向互動的,不僅要求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意識、能力和習慣。
因此,我將"能介紹自己的畫,說出自己為什么畫這些內容,能簡單評評別人的畫。初步培養學生說話大方、聽話認真的習慣。激發學生相互交流的興趣,樂于發表自己的看法,體會口語交際帶來的快樂。"定為本次口語交際的目標,設計的交際情景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借助這個情景平臺,激發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在自然的氛圍中進入說話的情景。
要進行口語交際,首先就要明確要求。但一年級的孩子更多的是從模仿老師進行口語交際的。從老師身上,他們學到了怎樣去交際,交際的時候說些什么,老師要給他們一個示范,供他們參考。一開始,我便設計了一個交際場景,請學生觀看視頻介紹,這一過程是讓學生去觀察,大姐姐是怎么進行談話,是怎么向同學了解圖畫的,然后,我讓他們記住她是怎樣問的。然后我又請了一位同學來模仿,這實際上就是一次示范,是讓學生學會怎樣去了解圖畫。同時,讓他們聽聽怎樣介紹自己的畫,通過兩次兩種不同類型的師生交際,再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際,生生互動,了解同桌的畫、了解自己喜歡的畫,四人小組里商量討論推選出一張圖畫;和圖畫的作者一起欣賞圖畫;自己獨立去進行交際。在活動中形式是多樣的: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也有學生個人面向全體學生的。在幾次具體的活動中,從介紹自己的畫從組內到面向全體。對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要求是從模仿到自主交流的過程,是學習方法到實踐的過程,是逐層深入、層層遞進的。
課堂教學中反映的不足之處有:1、有同學在臺前介紹的時候,下面的同學有的聽得不太認真,甚至有人在做小動作;2、學生說話聲音小,不夠大膽;3、有些環節開展的不夠深入;4、學生的自主評價不多……這都是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的。
【《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畫教學反思03-16
《畫》教學反思09-28
畫.教學反思10-08
《畫》教學反思05-29
添畫的教學反思05-18
畫扇面教學反思05-19
畫角的教學反思10-21
《瓦片畫》教學反思10-24
《畫影子》教學反思12-25
“畫角”教學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