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克和千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
《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1課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因此要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反過來,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質量,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在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
一、根據學生經驗,活用教材。
“克與千克”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個全新的質量概念,盡管學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觸,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沒有實物的襯托是很難進行感知的。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并能夠在實際中應用。我就通過生活中物品有長有短、有多有少;又請了一大一小兩位同學,引出兩位同學有輕重之分,從而引入質量。隨后請同學們交流購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實物。并從中挑選了重約1克的米和重約1千克的水果(4個蘋果),一手拿一物,對比感受1克與1千克物品,從而建立“克”很輕,“千克”較重的概念。緊接著運用積累的感受去找約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讓學生進行估計重量,當學生的估計相差甚遠時,另外的學生會用類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駁,如:一生說1個雞蛋重約50千克,則有學生會反駁說雞蛋比1個蘋果都小,哪來50千克?事實勝于雄辯。學生充分享受了學習、交流、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讓其快樂體驗。
讓每一位學生帶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頭及一些零食等,這樣就更加貼近了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用手掂量物體的質量、用心感悟,探究的興趣油然而生,讓人睹物思索,使學生一直處于亢奮之中。達到了以導激情,以情啟思的目的。學生在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機會,通過學生的掂、猜、稱、辯、思,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在活動中合作學習、團結互助的精神,嘗試到了成功的樂趣。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簡單明了的由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教學,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真實有效的誘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動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合作互動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知識,逐步讓自己獲取克與千克的概念經驗更加清晰。運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覺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輕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驗證,水到渠成,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動手操作及小組合作等能力。
四、教師要注意提高提自身素質。
一節課下來,時間較緊,歸根到底,教師語言不夠精煉,要不斷學習、提高。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2
《千克和克》是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千克和克都是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有多重”這樣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認識,但這兩個質量單位對二年級的學生而言仍是非常抽象的知識。教材是先認識克,再認識千克,但由于學生對幾千克重的物品的感知會比幾克重的物品的感知來得強烈,因此,我靈活處理教材,先認識千克,再認識克,這樣會更符合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規律。本節課重點是建立1千克、1克概念過程,我主要立足表象,注重體驗,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全過程,最終得以領悟。
一、創設情景——確立標準,引發需要。
要衡量物品的輕重,首先就要確立衡量的標準。要判斷物品的輕重,學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課一開始,我先拿出兩袋大小不同,重量相同的“禮物”,通過“猜一猜,哪一袋禮物更重一些?”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準確判斷物品的輕重,用秤稱一稱才能準確知道物品的輕重,從而確立衡量的標準。
而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則必須使用質量單位,通過驗證物品有多重,激發學生學習質量單位的需要。激起學生學習“千克”的愿望,把學習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來。
二、注重過程體驗——認識“千克”,感受1千克和幾千克。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 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關注過程強調體驗,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我通過讓學生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現、發展和形成過程,使每個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建立明確的質量觀念。
我先讓學生學用彈簧秤并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利用彈簧秤,找到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形成表象,再說一說1千克物品并數一數有多少個,“掂”是對“1千克”進行初步的感知,“說”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接著再估一估,找一找比1千克輕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加深對“1千克”的印象。還讓學生合作,拎一拎1千克、2千克和4千克的物品,不同的感受讓學生對1千克、幾千克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對幾千克有了較深的理解后,讓學生估書包的重量,驗證書包的重量,最后還讓學生估體重,稱體重,這些活動都是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千克。學生開展這些學習活動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體會,有意識地去感受。學生們通過大量的操作與體驗,化抽象為具象,對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這樣的體驗與感受讓學生對克與千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的建立了克與千克的表象。
三、巧設問題情境——認識“克”,感受1克。
克相對千克而言,沒有那么直觀,感覺也不會那么清晰。我在同學們還對體驗幾千克津津樂道時,巧設一個問題情境:樹上的小鳥看到同學們在稱體重,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重,于是,小鳥飛到健康秤上,此時,指針動了動,最后停在0刻度的旁邊,提問:小鳥重幾千克?此時,學生的思維產生了碰撞,學生質疑無法看出小鳥重幾千克,學生質疑的同時油然產生需要更小的質量單位的需要,激發了學習更小的質量單位的熱情,從而順理成章地導入“克”。這是對“克”的首次感知,還使學生產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濃厚興趣和學習欲望。
接著讓學生體驗——1克有多重。告訴學生一個小砝碼重1克,一枚2分硬幣大約重1克,并要求他們掂一掂,感受1克。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1克的印象,我設計利用克與千克在感覺上明顯的反差,讓學生同時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使學生在腦海中克與千克形成鮮明對比,進而建立這兩個質量單位的概念。最后通過掂一掂、估一估文具的質量,強化了學生對“克”的認識。
最后讓學生研究——克與千克間的進率。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1千克=1000克,而讓他們在稱鹽的活動中去發現。實驗分三步進行,第一步計算出2袋鹽重1000克;第二步用臺秤稱兩袋鹽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斷: 1千克=1000克。學生通過稱鹽的實驗,不僅得到了千克與克的關系,而且再次體會了1千克與1克各有多重。
傳統的課堂教學,就像插秧與收割,老師的角色也就是播種與收割的農夫,按部就班,學生就像莊稼,整整齊齊,過程看似有條不紊卻千人一面,缺乏激情,學生在平淡中接納與收獲,而新課堂和新理念更應該像一場足球賽,老師的角色是教練,學生就是運動員,球場外,教練制定戰術,確定目標,球場上,運動員各盡所能,攻城拔寨,只為共同完成的目標:勝利。過程無法預料,但卻精彩紛呈。新課堂教學就應該如此:既有精心完美的預設,更有激情四射的生成。只有學生充分體驗和感悟,才能真正親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只有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才能在充滿樂趣體驗中獲得成功的愉悅。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3
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重量單位,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與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學時我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無論是導入的設計,1克和1千克的感性認識,還是練習的設計、課后的調查,都是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在主動探索求知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創新意識,鍛煉動手操作,應用知識的能力。
1、教學時力求遵循知識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了知識的探究、實踐的全過程,從而形成與發展,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樂趣,并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促進思維的發展。
2、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傳統的教學中,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由教師講的。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學生的操作與思維,學生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充分的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說一說、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從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學會使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和提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猜想、嘗試和驗證,在對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新知,從而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課堂中設計“開放型”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3、指導學生回顧學習歷程,發現一些規律或研究成果,同時,課外延伸,回家調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場,學會估計物體重量或看標注,把研究成果以學習日記形式進行交流,這樣加深對克、千克的認識,還有助于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
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本節課由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實踐,還算比較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頭腦中已初步建立了質量單位的概念,同時他們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的密切結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4
《克和千克》的教學看似簡單,其實難以把握,主要是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經驗告訴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這個過程是必須的經歷,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因此我在設計克和千克的教學時注重讓學生多方位體驗。
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我要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過程,進而來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圍繞這一目標我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怎樣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如何實現讓學生了解“輕的物體用克做單位,重的物體用千克做單位”的教學目標?顯然,只有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和感知中才可以獲得更為準確的感受。正如俗語所說“我聽到過,過眼云煙;我看到過,歷歷在目;我做到過,銘記在心;我體驗過,淪肌浹髓”。體驗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親身感受物體都有輕、重,使學生對看不出、聽不見的質量能夠用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的感覺而感受到,體驗并比較什么“重”,什么“輕”。
因此,最終在體驗中建立具體的質量單位的活動,貫穿了整節課。學生親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動中,如讓學生掂一掂硬幣,估一估多重是一千克,通過稱一稱5本數學書是一千克,再掂一掂1千克的重量,通過1個2分硬幣和2袋食鹽,讓學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過游戲抱一抱同桌同學,來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建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想方設法使學生親身感受“1千克”“1克”的實際重量,進而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稱出1千克的食鹽、拿起1個2分硬幣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這1千克與1克放在手上的感覺;再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如:1千克蘋果、梨大約有幾個,1個文具盒、1個擦子大約有幾克,讓學生借助對蘋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質量的感知,遷移到對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這些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并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交流、實驗等能力。
整節課呈現出“掂一掂——再根據經驗估一估”的教學思路,努力演繹了“知識在于建構”的理念。教學設計的落腳點定在“體驗”。學生情緒高漲,掌握得也不錯。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5
克和千克這一單元,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些讓同學們感受質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并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計的初步知識。
第一步:質量單位的感受,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知道1克、1千克的重量與區別。小組的每個同學可以輪流做,一個先掂一掂,估計一下,另一個稱一下,判斷他估計的對不對。說一說關于1克、1千克的區別。
第.二步: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用克或千克做單位。再由老師出題,同學們口頭說單位。
第三步:通過猜一猜、估一估、稱一稱等活動,進一步鞏固對質量單位的學習和認識。
通過以上的教學活動,同學們對物體的重量非常感興趣并且掌握牢固。清楚明白“克”是用于比較輕的物體做單位,而“千克”是用于比較重的物體做單位。并清楚感受“1克”和“1千克”物體的重量。充分意識到,把生活的常見事物與數學結合起來很有味道,學得一點都不累!由此可見:多讓同學們操作、動口說一說,滿足他們好動好說的特點,他們會學得開心,老師也教得輕松。
另外:書本的第89頁第7題,對于學生來說,解決起來有困難。第一步,要思考2千克里有多少個500克,方法有以下幾種:500+500+500+500=20xx克;20xx/500=4;( )x500=20xx克……這些方法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挺困難的。再者,通過統計表找出對應的價格,需要的是細心審題和做題。能夠把這道題目完全做對,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似乎有點困難。這道題目的解決還有沒有更好、更簡便的方法呢?本人仍要進一步思考。
本節課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聯系生活貼近生活,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縮短了生活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距離,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也使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地獲取了所學新知識。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6
前幾年曾經教過這部分內容,當時也是頭一次教所以沒有經驗只是就教材講知識,所以學生時常會出現:人的體重300千克,一個雞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話。而今再一次的拿起教材,想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處理這部分內容才能恰到好處。
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重量單位,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與之經常打交道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課前安排調查活動:到超市里找一找物品的重量標簽,在家里找一找標有重量的東西,把找到的東西和重量記錄下來,并注意觀察商家用什么來稱量物體的重量。這次調查活動的目的是充分開發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分散學習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周后,課中匯報:在生活中你都認識了哪些重量單位?你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嗎?你見過哪幾種秤?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所調查的物體的重量,那你能不能說出和它重量差不多的物體?小組互相看一看、說一說、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在交流匯報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受,克與千克的實際意義。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孩子們真切的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在拓展思維的同時也增加了數學本身的無窮魅力。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7
低年級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也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只靠觀察得到,比較抽象。所以在課前我布置學生到家庭、商場等處找以“克”和“千克”計量的物品,統計結果匯總,然后交流。這樣既能初步建立質量觀念,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的認識,又培養了小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瑞士一個有名的心理學家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開始”,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雙手實踐的東西。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質量觀念,針對《克和千克》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改變了傳統的班級授課模式,大膽嘗試使用分組實踐操作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以“動”促“思”,使學生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領悟到了知識的情趣。學生手腦并用,在操作活動中高興地認識了“克和千克”。
在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掂、估、秤這些操作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建立明確的質量觀念。通過“找實物”“稱實物”把抽象的質量單位與熟悉的實物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通過讓學生從桌面上稱出約1千克的物品,發現質量相等而數量不等這一角度,進一步深化對質量單位的認識,既把傳授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又有機地滲透了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掂質量”讓學生用肌肉有意識地感覺體驗實際質量。學生在感知1克的物品之后,動手“估”“秤”蘋果、梨、香蕉、雞蛋等,不僅檢驗了操作活動成果,更能讓學生體驗成功后的快感和喜悅,感受學習的樂趣,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我聽見了就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這是華盛頓圖書館墻壁上的三句話。它形象地說明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教學,更要注重動手操作。學生自主操作、動手實踐,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深化,記憶才會牢固,推理才能嚴密。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8
本節課教學力求體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化學習新理念,具有以下特點:
一、促使學生走進數學生活,體驗生活數學。
課前讓學生體驗生活,積累經驗,為新課做好準備。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卻往往遠離了生活實際,沒有用心的去感受這一新的數學感念,沒有學生的感性積累,是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某項知識并內化為自身的能力的,因此,我讓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有目的的去深入實際,到超市調查物品的凈含量,并實際感受其質量究竟是多重,到水果店實際挑選常見的或自己喜歡的水果,稱一稱、數一數,讓一千克變成具體化、數字化、空間化。
二、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學生在前面的實際體驗中都接觸了質量問題,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是缺乏認識。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課堂z中我采取了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觀念: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過實際用天平稱一稱1個2分硬幣,四顆黃豆、兩個圖釘和兩枚回形針大約是1克,用臺秤稱一稱2袋食鹽,6個蘋果,7個梨子,1個黃金瓜大約重1千克,再讓學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過游戲抱一抱同桌同學,來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給學生提供實際測量物品的機會。如說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讓學生說說你認識哪些秤,再通過課件演示介紹一些常用的秤及認識盤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稱出1千克食鹽,1千克的蘋果,1千克的梨。
3、采用估測方法。如:在學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后,給他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猜一猜1千克蘋果、梨各有幾個;估估自己的書包有幾千克,文具盒、擦子各有幾克等)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讓學生在修正的過程逐步建立質量單位與具體實物的關系。
4、運用對比的方法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如一手掂兩袋食鹽,一手掂1個2分硬幣,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關系。
三、關注過程體驗,激活課堂活力。
體驗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親身感受物體都有輕、重,使學生對看不出、聽不見的質量能夠用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的感覺而感受到,體驗并比較什么“重”,什么“輕”。再想方設法使學生親身感受“1千克”“1克”的實際重量,進而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稱出1千克的面條、拿起1個2分硬幣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這1千克與1克放在手上的感覺;再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如:1千克蘋果、梨大約有幾個,1個文具盒、1個擦子大約有幾克,讓學生借助對蘋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質量的感知,遷移到對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這些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并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交流、實驗等能力。
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新課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我采用小組合作實踐(如稱一稱)、合作驗證(驗證估測的結果)、合作交流(統一估測的意見)的方式,給學生創造了自主探索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們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觀察、猜想、操作、討論、驗證交流之中。
但本節課后人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學生對“克”、“千克”的質量,體驗還不夠豐富,判斷物品有幾克、幾千克,估測值與實際值誤差較大,如有學生說爸爸的體重是78千克不可能等,說明學生對“克”“千克”的觀念的建立,還需要通過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教學中,如果大膽讓學生舉例估測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重量,教師再加以引導修正學生的估測誤差,這樣會取得更佳教學成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9
1、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
本課設計力求體現數學知識、數學問題來源于又歸宿于生活的思想。學生雖然對千克與克還不熟悉,但他們已經知道物體有輕重并能分辨物體的輕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覺去感受體驗物體輕重。所以教學這一課我選擇了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為教學資源。讓學生課前調查,課中體驗,給學生提供充裕的動手實踐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逐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
2、關注過程強調體驗。
本課采用小組合作的組織教學形式,設計了讓學生稱一稱、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動中,學會學習。
3、關注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方法。
教法與學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學生好學而設計教學”。重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會理解與創造。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出發,先讓學生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水果,當學生遇到問題時,這時教師給予學生有的放矢的指導,而不是先教給操作方法,然后讓學生去稱。這是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欲望出發。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繼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有意創造矛盾,用秤稱2分硬幣時,發現指示針幾乎一動不動,學生產生了疑問,這時才引出天平來認識“克”感知克,并通過推理建立起1000克與1千克的聯系。為了學生進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老師的體重有多少千克(50千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體重(約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現場當小記者采訪聽課老師的體重。這些有趣的課程資源的開發,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
學生始終處于注意力的“興奮期”。
4、教材的認識與處理
認識與處理的原則: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
學生對1克與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選擇學生所熟悉的身邊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為教學資源,作為學生學習研究操作實踐的“源”。在教材處理上,從整體——部分——整體,先認識千克后認識克,再建立克與千克的聯系,這也是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本節課給學生提供了充裕的動手實踐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逐步感知體驗。感知1千克時,通過分組合作,稱一稱,掂一掂,并將1千克轉化成具體的數量:8個蘋果,6根黃瓜,7支香蕉,12個桔子,6個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幣約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0
本節課是屬于《量的計量》的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質量進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對輕、重的概念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輕重,但是如何進行量化比較?對于學生來說還是難點,因此,本節課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活動,時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單位的稱,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之間的關系,會以此為標準估量物體的質量,同時體會學習質量單位的必要性,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如下:成功的地方:首先將學生置于與學習新知相關的生活情境中,將這種生活經驗變成數學資源,讓學生自然地實現由生活到數學的轉化。比如: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題圖,或在課前讓學生進行相關的收集工作,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素材去認識克和千克的不同作用,使課內、課外互補,以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其次:在教學中,設計各種有效活動,讓學生具體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實際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質量概念。如:我設計了讓學生掂一掂、稱一稱、找一找等活動,讓學生掂2分硬幣、一根香煙、幾粒黃豆等來感受1克有多重,這樣不僅有身體的感受,還有對物品數量的感受,對1克的質量感受就更生動了,很好的落實了教學目標。 不足的地方及對策:克和千克的認識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教學時應時時把估算的教學貫穿始終,使學生在估算的過程中不斷體會、理解,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估算教學。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1
關于教學目標:
教學中首要的難度來自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物體的關注,往往先關注物體的大小、長短甚至顏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對于重量的本質性的關注則較少,有的也相對較為間接。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克”、“千克”這兩個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戰性。一是因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克”、“千克”的接觸比較少,二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重量關注和經歷輕重的體驗比較少,三是“克”這個單位比較小,學生更是很少有對這個重量單位的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力求體現以下二個方面:
1、在比較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重量的關注;
2、通過操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初步建立“克”與“千克”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識。
因此,教學設計中關于教學目標的定位為: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重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并溝通克與千克的聯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們的區別。
2、在建立重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方法和意識。
反思一:
審視這節課的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學生對概念的自主建構,讓學生充分地經歷、體驗、探索中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新教材中把“千克”與“克”這兩個重量單位放在一起進行教學,是充分地利用學生對“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張白紙的情況下,將這兩個重量單位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認識和建構,來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實證明,學生只要對其中的某一個重量單位掌握了,那么另個一個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個教學環節,從1克到十幾克、幾十克、幾百克,最后到1000克,將克與千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克與千克作為一個整體在重量體系中加以構建,這樣就可能使概念教學較為豐富與深入。
反思二: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的質量,說說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個很輕的單位,人們是幾乎感覺不到的。之后,我讓學生找一找桌上約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養他們的估計能力,再揭示學生找到的物品都約重1克,為豐富克的感知,讓學生感知10克要幾個硬幣, 20、50克呢?并讓小組6、8個同學合起來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況下再讓學生估量蘋果與鹽的重量,在估量過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優化。可惜在估量確定出蘋果重量之后,忘卻了讓學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學1千克的時候,我請學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廢紙哪個重,哪個輕,由于兩者體積相差比較大,學生很好的認識了千克,知道比較物品的輕重要看質量而不是體積。最后我請學生比較了1克與1千克的不同,他們明顯感受到1克比1千克輕得多,這為他們今后在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通過各種練習強化認識克與千克。
反思三:
在教學完千克后,因為時間關系,遺憾地沒讓學生感受幾十千克有多重。另一個值得反思之處就是在回歸課本的整理知識的環節中,該思考適當的引導學生整理、回顧知識。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2
一、課前調查與教學效率的關系
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要素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優化了這些基本要素和具體操作時的一些細節,課堂教學的效率必將提高。《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時,我選擇了適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即課前調查法,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到商店、市場、超市等一些場所調查關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過調查,學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標有質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還知道了輕的東西是用克來做單位的,重的東西是用千克來作單位的。這樣在課的一開始就抓住了數學教材中新知識的切入點,讓學生更有興趣,更有效地學習后面的新知,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知識傳授與探究體驗的關系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為此,本節課重點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過程,我主要立足于讓學生動手體驗感受,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全過程。在注重學生探究體驗的同時,我也兼顧適宜的知識傳授,正確地處理好知識傳授與探究體驗的關系。
如在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時,我注重的是學生的探究體驗。讓學生猜一猜、掂一掂、稱一稱一個2分的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50克、100克、1千克的概念時,我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具體化。我讓學生將自己帶來的實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說一說、稱一稱系列活動,學生通過這些操作,學生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學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彈簧稱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并漸漸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在教學千克和克的字母,教學彈簧秤的刻度時,我更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這樣,在一堂課中教師能正確地把握好知識傳授與探究體驗的度,使學生更加學得開心,學得自主。
三、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應是真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參與并發展的有生命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所有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都一定是有效的學習,但并非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需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得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怎樣將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有機結合,創建一種有效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讓數學課堂教學煥發出無限生機,真正促進學生達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是新課程標準實施的關鍵環節之一。《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就稱一枚2分硬幣的質量學生不能稱出時,師設疑:為什么不能?(一枚2分硬幣的質量太輕了)怎么辦?接著:請小組合作再想辦法稱出一枚2分硬幣的質量。在組織學生合作時,先讓學生自主探究再合作,如教師出示的合作要求是:①自己想辦法②小組交流辦法③小組分工合作稱一稱,說說是怎么稱出來的?這一環節教師正確地處理好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步驟,用的時機也很合理,收到的效果自然很理想。因此,在運用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前,一定要充分考慮本堂課是否有必要,這個知識點學生獨立解決是否有困難,是否需要合作解決,把握好它的運用時機,千萬不要走形式,一定要用它去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這樣既能解決問題,也讓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了滋生的土壤。
四、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論,即最好的教育就是從學生生活習。從中我受到這樣的啟示:在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經驗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如《克和千克的認識》一課,在學生認識了500克、1千克以后,為了使數學知識密切地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我又傳授給學生500克就是生活中的1斤,1千克就是生活中的2斤。這樣的教學,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500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的認識,學生也不再覺得數學高深莫測,學生學習和研究的正是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切實體會到數學離自己其實很近。
需要改正之處:在讓學生認識各種秤時,我運用的教法是知識傳授法。對這一環節的處理,還是以學生體會為主,當學生回答不出時,教師再給予撥引導。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設計立足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不僅參與了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感受了千克和克的實際重量,同時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興趣,培養創設情景,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能力。鑒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和本節課的特點。我覺得在以后教學應做到以下二點。
(1)注重在生活中發現知識。
物體的輕重概念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其實早已建立,所以在課一開始,我就通過背一背、掂一掂先喚起學生的這種意識。作為重量單位的克和千克在生活中也常會用到,將它們和學生已知的重量單位進行比較和聯系。可以幫助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兩個單位上,激活學生認識克和千克的主觀需求。在認識常用的計量工具這一環節上,通過課件展示各種秤的形狀,介紹各種秤的用途,讓學生回憶熟悉的生活情景,在熟悉的情景中認識秤,了解它們的用處。
(2).教學應該在實踐體驗中升華知識。
讓教學內容與物品的重量建立聯系,爸抽象的重量單位更形象基體化。我讓學生調查自己熟悉的物品,小組合作先估計帶來物品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計德是否正確,最后還布置他們幫助父母估計所購買物品的重量。把我們的數學小課堂和社會這個大課堂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和升華重量這一概念。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3
“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這兩個單位卻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沒有實物的襯托是很難進行感知的。這節課就是要讓學生把那些抽象的概念進行具體地感知,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了解1克和1千克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同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量,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1.選擇學習材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對于學生小組活動的材料上,采用的是“供料學習”,并且在材料準備上精心設計:有2分的硬幣和其它1克的物品,目的是讓學生感知1克的質量;有200克、500克和1千克的物品,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加深對1千克的印象。學習材料里有的在外包裝上有質量標識,有的沒有質量標識,使學生學會用看或者是掂等多種方法來找,體會到學習方法的多樣化。
(2)本節課,除了在相應環節中出示了各種秤的圖片外,并沒有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稱量活動,只把一個天平和一個盤秤請進了教室,分別是用于1克和1千克的物品的演示和驗證上。這樣做更明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而對物品的估量應該是在學生積累了大量的感知經驗后完成的,因此并沒有讓秤出現滿教室,還原一個真實的常規課堂。
2.體驗方法指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曾經“熱鬧”的課堂給我們留下了無數思考,反思過后我們高呼:“還數學課堂一絲寧靜。”不論是掂一掂,還是找一找,我都非常注重對學生活動方法的指導,小組成員的合理分工、數學小精靈的“活動提示”、“靜靜感受”等的語言指導、對有序活動的針對性表揚把這種體驗的方法巧妙地、不動聲色地滲透給學生,從而提高了學生活動的有效性。相信長此以往,學生活動的有效不再是一句空話。
3、親歷學習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認識1千克時我讓學生先估一包面條(500克)的質量,再計算出兩包面條的質量:500克+500克=1000克,再用以千克為單位的盤秤來稱一稱,得出結果是1千克,讓學生說發現了什么?得出這個重要的結論:1千克=1000克。整個教學活動突出學生的親手實踐、親自感受,這樣的教學,學生最后獲得的不僅僅是一些干巴巴的數學知識,而是我為學生提供的一片天地,能讓孩子的心靈在指尖舞動,讓他們盡顯思維,對這些數學知識有最深刻的了解,孩子們充分享受了學習、交流,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這節課的學具比較多,學生對于這些東西都覺得很新鮮,很好奇,總想動一動。因此,我在教學中多思考和總結一些有效的課堂調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從“估一估,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發現有個別學生估的質量和實際質量差距比較大,可以看出有個別學生的估測能力在一節課內還沒得到很好的培養,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實踐和練習中不斷修正,形成正確的估測策略。
今后,我的教學將繼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從學生學習的需要出發,讓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4
教材要求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克與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觀念。由于這一節是學習重量單位的開始,加上重量單位比較抽象,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重量觀念,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以《課標》精神作指導,緊靠《課標》做好銜接過渡,著力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感知體驗,切實讓學生建立重量觀念。
《克和千克》的教學看似簡單,其實難以把握,主要是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經驗告訴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這個過程是必須的經歷,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因此我在設計克和千克的教學時注重讓學生多方位體驗。針對這種情況,我教學設計的落點是“體驗”數學。
課程標準中關于這部分知識的目標是: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并認識克和千克,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 但單憑他們課前的認識,是遠不能成功的建立實際的質量觀的。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我要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過程,進而來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圍繞這一目標我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怎樣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如何實現讓學生了解“輕的物體用克做單位,重的物體用千克做單位”的教學目標?顯然,只有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和感知中才可以獲得更為準確的感受。正如俗語所說“我聽到過,過眼云煙;我看到過,歷歷在目;我做到過,銘記在心;我體驗過,淪肌浹髓”。因此,最終把可以說,體驗克和千克,在體驗中建立具體的質量單位的活動,貫穿了整節課。學生親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動中,建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整節課呈現出“掂一掂——再根據經驗估一估”的教學思路,努力演繹了“知識在于建構”的理念。教學設計的落腳點定在“體驗”。
1.課前準備我讓學生走進生活。利用周末的時間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體的質量單位并準備相應的學具,以學生已有經驗和知識為基礎,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讓學生明確秤能幫助我們準確知道物體的質量。從而也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質量概念做鋪墊。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時,我為每個學生都準備了一枚2分的硬幣,讓學生掂一掂一個2分的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舉了生活中大約重1克的物品:一個大頭釘、一粒花生米、兩個回形針、4、5粒黃豆,通過讓學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動,加深了對1克的體驗和感受。然后讓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以“克”作單位的物品,并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換著掂一掂,充分感知幾十克、幾百克,并初步感知1克和幾十克和幾百克的差異。
3.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時,把內容分層細化。先讓學生估一估重1千克的一袋黃豆有多重,然后再用盤秤稱出黃豆的重量,再依次讓學生親手掂一掂,互相說說1千克的感受。再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動,讓學生一只手掂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克重的物品,感知1克的1千克的區別,并大膽猜想多少個1克就是千克?最后讓學生利用盤秤驗證出1千克就是1000克。在課堂最后一抓準的活動中,6 個小組有一個小組準確的抓出了重1千克的水果,另外有兩個小組抓出了重950克的水果,其余三個小組抓出了1100克重的水果,這個活動充分驗證了學生在前面的動手體驗中,已經準確的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
在這堂課中,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樂趣中升華了對克和千克的理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開心,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5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質量單位的起始課。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的輕重問題,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具體、直觀,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本節課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使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實際有多重,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因此,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猜一猜、稱一稱、看一看、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回顧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學過程,感到以下幾個教學環節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強化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利用超市購物引出課題,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感受生活,體味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與量。然后再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克,說明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連。
二、在動手體驗中感受知識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本節課重點就是建立1克、1千克的質量觀念,我主要立足于讓學生動手體驗感受,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建立1克的觀念時,讓學生兩次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質量,再讓學生動手找一找,找出生活中大約重1克的物品,然后讓學生猜一猜1克黃豆大約有幾粒,最后師生共同演示稱1克重黃豆的過程,并讓學生親自觀察稱重結果,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觀念時,讓學生掂一掂500克、兩個500克(1千克)的鹽,通過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等系列活動,充分感受500克、1千克的質量,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準確建立1千克觀念。為了有機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系,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具體化。我讓學生先估一估自己的書包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計的是否正確。學生通過這些操作,對千克的質量觀念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
三、運用對比的方法建立知識間的聯系。
在學生充分感受到1克和1千克有多重后,我讓學生一手掂2袋鹽,一手掂1枚2分硬幣,來對比感受一下它們的輕重,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關系。
四、在練習中鞏固升華
知識練習題的設計形式多樣、有趣,進一步鞏固和升華了質量概念,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樂趣,體會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這節課中,凸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真正親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樂趣中理解、升華了對克和千克的理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開心,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同時,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以下不足:
1、給學生掂量、感受的時間較短。教學千克時只讓學生掂了掂2袋鹽的重量,學生的體驗時間短而少。
2、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較單一,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事實證明多元化的課堂評價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隨時注意學生專注性及學習習慣的培養。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05-16
克和千克的教學反思06-21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01-15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9-30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5-20
《克和千克》的教學反思01-31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07-30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9-13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06-02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