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雨點》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雨點》教學反思1
《雨點兒》是一篇科學童話,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雨水滋潤了萬物,花兒更紅了,草兒更綠了。課文用了擬人的方法,讓學生感悟雨點能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
我所教的是雨點兒的第一課時,我把讓學生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關系定為知識目標。把多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課文定為方法目標;把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定為情感目標;把多種方法朗讀課文定為了本課的重點,把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關系定為本課的難點。難點突破方法,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讀,再讀中體會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達到了預期目標。通過不同方法的讀,學生懂得了雨水與植物生長的生長關系。孩子們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首先,通過讀課題質疑,學生提出了雨點兒是誰的孩子?雨點兒的什么事?在讀文時,學生雖然能圍繞這兩個問題讀文,但是忽略掉了別的問題,如: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去的地方為什么不同?大地發生了什么變化?我想到了如果不進行課題質疑,板書課題后直接引導
學生讀文,讀后說說自己想知道什么,讓學生根據初讀課文質疑,他們就能聯系全文提問題了。
接著,我把很多的時間花在了閱讀課文上,讓他們充分閱讀。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理解“數不清”、“飄落”時,我每講一字一詞,就指名學生讀,等學生一個比一個讀得好時,才讓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有的學生說“數不清”是說雨點兒多,有的學生用手勢表示是說雨點兒落下來很輕。對學生的發言我都予以肯定。讓孩子聯系生活說說還有什么是數不清、飄落下來的。讓孩子練習說句,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學習第2-4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自由讀,并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用筆畫出自己喜歡的地方,畫好后再讀,同桌互讀,提醒對方注意讀正確、讀通順,邊讀邊想怎樣讀才能讀出對雨點兒的喜愛。學習第五自然時,讓學生通過觀看雨后的花草圖,學生就能抓住“更紅了”“更綠了”讀出景色的美及雨點兒的可愛來。讓學生說說大地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學生就會聯系雨水和植物生長關系來說,
最后,在這里我還引用了朗讀兒歌《沙沙沙》來理解雨水和植物生長關系的密切。但是因為時間問題,沒來得及展示最后一個環節。
《雨點》教學反思2
《雨點兒》是一篇童話,文章內容生動淺顯,語言優美,富有童趣,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的對話,讓學生知道雨點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雨點會給大地上的植物帶來變化。
課題《雨點兒》中的兒化音是教學中的難點,我在指名學生朗讀后發現問題,于是提醒學生注意有個“兒”,但是學生仍不能讀好這個兒化音,于是我就進行了示范讀,讓學生聽我讀然后再讓學生讀,有個別學生會讀,在一次次的示范下學生逐漸能讀好這個兒化音,但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出現了這個兒化音,學生卻讀不好,特別是放到句子中,總有一些學生會讀錯。我又進行了示范,但是這次的效果不太明顯。在句子中的兒化音學生總是不能適應,因此在讀句子的時候還有許多學生沒有讀準。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是求知欲的表現,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生奇思異想,鼓勵學生敢于突破思維定勢,大膽提出己見,培養批判與懷疑的科學精神。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表露的與眾不同的觀點、思維方法甚至出現的錯誤不壓制、不諷刺、不嘲笑;對學生的獨創表現,不輕易地加以否定;即使學生提出荒唐和不恰當的問題,也不批評,而給予積極的評價,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因為靈感和創造常常孕育在異想天開之中。
在學《雨點兒》一文時,在孩子們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1——4段后,我說:“小朋友,如果你現在就是可愛的大雨點兒或小雨點兒,你會去有花有草的地方?還是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呢?”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說:“我是小雨點兒,我也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因為那里很美!”有的說:“我是小雨點兒,可是我要和大雨點兒一起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一起去多熱鬧呀!”有的說:“我是大雨點兒,我也想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因為我喜歡花草!”……面對學生不同的答案,我說:“小朋友,你們說得真好,你們都是有主見的雨點兒。那么課文里的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為什么要這樣選擇呢?一定也有他們自己的道理!交換兩個人去的地方好不好呢?我們到第5段里去找找答案吧!”
讀了第5段,學習了句子后,一個男孩自己站起來滔滔不絕地說:“我知道了!種子長出來是要有水的,可是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泥土很干很干,種子在黑黑的地里長不出來,大雨點兒力氣大,能讓那里的泥土很快就濕了,那里也就能長出紅的花,綠的草了!”另一個孩子也靈機一動,脫口而出:“有花有草的地方,泥土應該有點濕潤的,所以長得出花和草來,現在它們只是口渴了,小雨點兒去的話,它們喝了水,花就會更紅,草就會更綠了。”我正要表揚這兩個孩子,突然,有個學生在下面輕輕地說:“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真聰明,哪個地方最需要他們,他們就去哪兒。”我立即肯定地說:“你們也很聰明,能自己從課文里發現這么多學問,了不起!現在你是雨點兒的話,會選擇去哪里呢?” 這回,孩子們的答案更多了。有的說:“我是大雨點兒,我要去沙漠,讓沙漠里變成樹林!”有的說:“我是大雨點兒,我要去剛發生火災的地方,那里的草啊,樹啊,都沒了,不漂亮,我要把那里變得更美麗!”有的說:“我是小雨點兒,我要去城市,把灰塵都消滅!” ……聽著稚嫩的童音,我的心靈也得到了一次凈化,他們,不僅是善思的孩子,更是有愛心的孩子,學得好,想得妙,說得更棒!他們就是一群可愛的雨點兒!
《雨點》教學反思3
在學習《雨點兒》這課的過程中,孩子們無論讀生字、還是記生字、朗讀方面都體現自主精神,學生認記生字的方法多種多樣。在課堂上,我把學生獲得的一點成功給予鼓勵,學生學得愉快。課堂上,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通過自讀自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供學生機會,提供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再來回顧自己的課堂,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收獲:1、在理解“數不清”這個詞語時,我讓學生聯系生活說一說,有什么是數不清的,孩子們說出了:“天上的星星,小河里的魚兒,路上的行人”等等。2、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我認為書是學生讀懂的,而不是老師講懂的。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強調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讀的手段,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引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朗讀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在讀中學會朗讀,學會合作。一句話,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明理,在讀中得法。3、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探究欲望,更好地生成語言。在品讀課文時,我問:“小花小草是怎樣歡迎雨點兒的?”“如果你是花草,你會對雨點兒說什么?”“雨點兒還會到哪里安家?”一連串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們在學習課文中,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學生在說到如果自己是雨點兒,我去干旱的地方可以減輕干旱”;有的說“要是我是大雨點兒,我要到農民伯伯的莊稼地里去澆灌禾苗”……誰說一年級的孩子還太小不懂事,他們的話卻真的讓人感動。
不足之處:有個別學生在朗讀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如:在朗讀時沒有讀好兒化音。在檢測預習情況時,我發現一半學生仍不能讀好這個兒化音。于是,我就進行了示范讀,讓學生聽我讀,然后再讓學生讀。有個別學生會讀,在一次次的示范下學生逐漸能讀好這個兒化音,但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出現了這個兒化音,學生卻讀不好,特別是放到句子中,總有一些學生會讀錯。我又進行了示范,但是效果不太明顯。在句子中的兒化音學生總是不能適應,因此在讀句子的時候還有許多學生沒有讀準。另外,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要面向全體,要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等。
《雨點》教學反思4
隨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腳步,我今天進行了語言活動《小雨滴》,這是一首簡單的詩歌,整節課幼兒在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的過程中,能夠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夠用簡單的動作表現小雨點以及花園里的花兒、池塘里的小魚、田野里的麥苗的快樂心情,在快樂中我真切感受到他們對春天的喜愛。在整節課中活動的目標達成性較好,通過反思與總結我發現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教師恰當的語言運用是語言活動的關鍵。語言活動的本生應該具有生動性、準確性、趣味性,這樣對于幼兒認知和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節課中開始的時候我先讓孩子聽了沙沙沙的春雨聲音,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然后用較為生動的語言“——春姑娘來了,小草探出了它的小腦袋,柳樹寶寶長出了嫩綠嫩綠的柳芽,花園里花兒也慢慢的露出了一張張笑臉.......萬物在春姑娘的裝扮下格外漂亮!”“沙沙沙,沙沙沙,細細的春雨也唱起了歌,它想要和這么多好朋友一起玩...."我邊做動作表達,這么美的畫面,我講的仔細,孩子們也聽得認真。
2.恰當的環境和材料,是目標達成的基準。本節課為了讓孩子在教師語言的表達過程中我還準備了豐富的教學圖片資料,幼兒通過觀察畫面探索問題,小雨點落在了哪里?和哪些好朋友一起玩了?他們都有什么樣的表情?猜猜他們說了些什么?孩子們通過畫面感知到春天的快樂。在準備圖片材料的時候,為了讓孩子有大膽不同的想法,我作畫準備的圖片沒有局限于教學內容中,小雨點落在了花園里、池塘里、田野里,而是還加入了森林,果園等內容。為了讓孩子更好感知,還準備了“小雨點”。
3.運用多中語言教學策略。在語言活動的認識方面,我進行的時候加入了游戲“小雨點找朋友”,讓幼兒為小雨點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大膽鼓勵幼兒表達,猜猜小雨點說了些什么?小雨點朋友樂得怎么樣?一邊鼓勵幼兒做動作,加深了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在詩歌的朗讀方面運用了多種朗讀策略,如:大小聲的朗讀方法和分角色朗讀策略。
但這次活動,有的地方考慮得不周到,在實踐活動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同時也設想了一些改進思路。
1.本次活動在集體欣賞環節中,由于幼兒表達能力有限對于有些詞語意思表達不是很準確,如對表達出花園、森林、魚池、田野等整體概念的詞語不清晰。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一個簡單的整體概念性詞語的學習,出示花園圖片,告訴幼兒好多花兒在一起生長的地方,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花園。還需要老師在語言活動中加強對幼兒平時活動觀察中詞語的靈活積累和運用,可以大到天空,小到一根小草,每個細小的積累都是孩子新的認知。
2.在詩歌內容動作表現這個環節不到位。這個環節原來是可以讓孩子有大膽表演機會的,但在具體操作時,感覺成了蜻蜓點水,一略而過,沒有真正發揮出應有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提問過程中大膽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將幼兒做的美的動作完整的和幼兒欣賞,幼兒在動作中會感受到快樂的心情。
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語言教學活動中能夠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進行的更好!
《雨點》教學反思5
教完《雨點》后感覺有幾點欣慰,因為這是一堂真實的課堂,在課前只讓孩子們預習了生字和課文,帶著他們讀了幾遍課文,也只是注意字音的讀準,沒有讓孩子們刻意的模仿讀。課結束后孩子們能讀得入情入境。
1、課上孩子們發言積極。
今天我讓孩子們到四樓會議室上課,課前試用話筒說話,讓孩子們大聲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孩子們個個洋洋自得,充滿成就感。后面又有很多老師聽課,孩子們很好奇,更激發了孩子們的表現欲。所以課上孩子們發言積極。
2、注重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我在課中設計了讓孩子們想象的環節。讓孩子們想象自己變成雨點,然后讓孩子們說感受,孩子們暢所欲言,“我在池塘里睡覺真舒服。”“我很高興,因為很好玩。”“我從天上落下來,落在草地上玩滑滑梯,很有意思。”~~~~~~~~~~然后又讓孩子們說最想落進哪里,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們,尊重孩子,順應孩子的天性。
3、 讀中感悟
在處理“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這句時,我先按照的預設的來引導,1)這么大的聲音,把雨點都給吵醒了。2)雨點還沒睡著3)雨點睡著了,可是睡得還不香。盡管層次感很強,可是結果發現孩子們還是沒能讀出在池塘里睡覺的味兒,我靈機一動,讓孩子們做一做睡覺的動作,然后說,我是一顆快樂的小雨點,我落進池塘里睡覺,我深情并茂的朗誦,讀得孩子們久久做著睡覺的動作不愿醒來,然后我又輕輕地說,雨點睡著了,我們千萬不要吵醒它,讓我們輕輕地讀出來,孩子們一邊做著睡覺的動作一邊讀。孩子們進入了情境,我趕緊說,小雨點們都酣然入夢了。 這個環節自己很滿意。
2、課中滲透習慣的教育。
孩子們太興奮,表現欲極強,以致于都搶著說,卻少了聽,我便說,“小朋友們不光要積極思考發言,而且要學會傾聽,因為傾聽別人說話可是一個好習慣。看誰有這個好習慣。”孩子們便一個個豎起耳朵聽了。
但是由于環節的處理松散,以及準備的不充分,給課堂帶來許多缺憾,也引發了我的點滴思考。
1、 教案不熟,準備工作做得不充分,因而環節與環節之間的安排有些松散,顯得不緊湊。所以準備充分,對于上好每一堂課該是多么重要啊!
2、 課中關注孩子少了。比如,讓孩子們閉上眼睛,有幾個孩子沒能投入課堂,而我沒能停下來示意他投入課堂,而是繼續下面的程序,結果這幾個孩子沒能入情入境,所以我在想,要關注課堂上每一個生命的存在,讓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構建綠色生命課堂應該成為我追求的目標。
3、 由于前面時間的松散,導致課堂上沒能讓孩子們的思維得到訓練。致使課堂練習說一句詩的作業沒能完成,讓他們在課后自己寫的。所以效果不佳。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們應該在不斷追求中,不斷成長,不斷成熟。
《雨點》教學反思6
評教評學已經過去幾天了,腦子里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設計、課堂上的引導、讀書、拓展等環節。要老師聽完后說:“總體設計可以,但是感覺你們上課都特別累人。”是啊,我們理想中的課堂應該這樣的:老師春風化雨,畫龍點睛,學生學得深刻透徹而又積極主動。為什么會有今天這種局面呢?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同時也在深刻地反思自己,于是寫下了小結:
《雨點》這篇課文,是一首簡短的詩歌,非常優美,富于兒童情趣的語言,讓小朋友認識水的世界。描寫了雨點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狀態,語言生動形象,貼近學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滿童趣。
首先我認為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一、喚醒“讀”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用簡潔而明快的導入能激起學生們“想讀書,要讀書”的欲望。因此,我在引導學生讀書時,會給他們暗示和鼓勵的語言。例如,用“認真讀課文,你們就會明白的”這樣的話來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在教學中,我不但注意對學生讀書的訓練,而且還引導學生把幾句話合并成一句來說,這樣可促進學生對句子的進一步認識。同時也訓練了學生語感的表達。
二、用心去“體驗”
“體驗,是開啟文本的金鑰匙。”我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帶著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感悟詩歌內涵。如在引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我抓住“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這幾個關鍵詞讓學生親自擺一擺姿勢,說說自己的體會,并結合實際生活加入自己的理解。這樣,學生朗讀起來才會動情。
三、放飛想象的翅膀
創造是一種最高的境界,“也來當回小詩人”拓展說說雨點還會落在哪里?雨點還會怎么樣?使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使課堂再次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反思:
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入選語文書的每一篇都是絕佳的范文,怎么樣從這些例子中剝取真核呢?還得從文本出發,不斷地反復地品讀咀嚼文章的味道,爛熟于心,再精心設計備課,同時又要注意不可替代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學生與文本交流的機會。
我沒有很好地把握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即識字寫字的教學,相反在理解上花了大工夫,還將適于發散思維的拓展訓練提前拉入第一教時,擠占了識字寫字背誦的時間,使課堂寫字到最后匆匆而過,沒有將最關鍵的把握住。因此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如何扎實有效地把握住識字寫字教學是我將要努力的方向。單純的識字教學即把生字詞語集中出示,請小朋友認讀,這種方法較機械、枯燥,暗自也覺得實在是不妙的教學方法,于是新奇于隨課文識字這樣一種有趣的教學識字方式。
但是沒有試過就不知道,隨課文識字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教者花的功夫非比尋常,怎樣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認識這些詞語,都要經過巧妙的設計與安排,有時就為教一個字,就要想各種方法,一種方案不行再換另一種,能將識讀同步,做到不留痕跡,定然經過無數次的修改教案,無數次的課堂實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出發點是識讀同步,而往往在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識讀同步,或是沒有巧妙構思、操作未達到成熟的時候,就容易流于形式,只見一個花架子而已。對我來說,對識讀同步這樣一種教學方式還需要做更多的學習一堂課教完,有時總感覺缺了點什么,就好象一句說完的話卻沒有畫上句號一樣,那么課堂教學中的這個句號就可以說是鞏固復習的環節了。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也忽視了鞏固復習的環節,而不適當地進行還不成熟的拓展訓練,反畫蛇添足,本末倒置了。鞏固復習其實不同于人們印象中的作業,它是一種總結,更是一種提煉和運用,方法更要求多樣靈活,那么即使是復習已學的內容也會是其樂無窮的。
《雨點》教學反思7
我們教研的主題就是分層教學,在聽了王主任和王老師的課后,我對分層教學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這是一首詩歌,篇幅簡短,內容簡單。所以在第一課時中設計讓孩子們初步感知課本,了解雨點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狀態。雖說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整節課上下來,也留給了我幾點反思。
首先,在備課中分層。
在備課中,我根據各小組孩子的多方面特點,進行了初步的分層。小組合作中,我讓孩子們討論雨點落進江河、小溪、池塘里是怎么玩的?為什么這樣玩?預設中,我就設想到。若把這樣的問題拋入小組中,小組中一定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你一言,我一言,討論結束后,誰也不知道誰說了什么;二是思維較敏捷的說,其他的小朋友根本不思考,只是在一旁傻傻地聽。為使這樣的狀態不在課堂上出現,我在小組學習的要求中加了這樣一條:討論中,由各小組的副組長先發言,其他小朋友進行補充,最后由組長總結匯報。由于當副組長的學生能力有限,他的發言或許是片面的,這樣其他的同學就會有思考的機會,能夠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最后由能力較強的組長進行總結。這樣的小組合作不僅切合了分層教學,也讓孩子們得到了鍛煉。
其次,在生字詞教學中分層。
這節課中,生字詞的教學方式,我延用了前兩位老師的教學方法,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進行分層教學。其實,分層教學在以往的課堂中我們也在實行,但沒有分得那么細致,那么明確。此節課中,初讀部分的帶拼音讀詞語,我交給了能力偏下的學生進行朗讀,再由能力中等的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中也相當于一種鞏固,一種學習的機會。二讀部分去拼音讀詞語,我交給另一批中等的學生進行領讀,這一遍的領讀,不是這一個學生的事情,而是帶動全班學生一起牢牢記住這些生字詞,最后由全班開火車讀生字詞,進行更深程度的鞏固。根據孩子們不同的能力進行學習,不但學生們學習的輕松有效,教師在教學中也感受到分層教學下學生們掌握程度得到提高。
再者,在這堂課中,我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
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但在我的課堂中,沒能更好的體現。比如,當我提問,雨點到了江河里是怎么玩的?孩子給我的答案竟然是去洗澡,去看風景……與我本預設好的答案存在天壤之別。在這個問題上,我思考過,或許是我在提問上存在問題。真正的課堂應該是教師牽著孩子走,而不是孩子牽著老師走。
雖說小組合作中,我設計了分層,但實際上也存在問題。當我走下小組中,和學生門一起討論時發現,有的小組因未能聽清楚老師的要求,而討論與問題無關的事情,還有的小組如一團散沙,大眼望這小眼,不知說些什么。這些說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還有欠缺。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注重觀察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特征,根據不同孩子的能力進行劃分,并加以分層教學。同時,多加訓練小組合作學習,使小組合作能夠更加真實、有效。
為了能上好這節課,幾經周折,幾經修改,經過一次次的磨練,我也在不斷地進步,最終呈現出這一趟課。總的來說,這堂課對我的收獲很大,我從師傅們及各位老師身上汲取了很多有益的東西。
《雨點》教學反思8
《小小雨點》是一首旋律歡快,活潑,充滿著天真爛漫的兒童情趣的歌曲,他圍繞“雨中情景”的音樂主題展開學習,這一課的教學過程讓我感受頗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進之處,《小小雨點》教學反思。為了今后在音樂教學中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對本次的課堂教學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反思:
1,整堂課自然,不做作,課前考慮到歌曲《小小雨點》旋律簡單易學,于是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先聽后唱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歌曲并解決歌曲中難點樂句,很好地鍛煉并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
2,關注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的引導,讓每名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可以真實又輕松地展現自我,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并在學習中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贊美,教學反思《《小小雨點》教學反思》。
3,課堂的結構清晰,過度自然。
先學習歌曲在表現歌曲,最后創編歌曲,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新歌的旋律,讓他們用自己
喜歡的方式學習歌曲,并進入參與到學習音樂的積極狀態中去,更好的體現音樂情緒,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體會雨點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從而了解到旋律的歡快,活潑的情緒,整堂課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完成過程中和學生配合融洽,始終以引導者貫穿始終。
這堂課還存在了一些遺憾,比如,在學生完整而充分的聆聽音樂,并且隨著音樂表現音樂形象時,學生更多是專注于手上的動作,而忽略了聲音的表現,還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創編歌詞這點上,我雖然是啟發了學生塑造新的音樂形象,但是缺乏很好的引導學生通過周圍自然界的觀察,創作出更多的歌詞,而且在創編沒有提示講解歌詞創編的格式,顯得很隨意,不是很規范。
以上是對本課堂的教學反思,今后我會繼續發揚本課教學中的優點,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使自己的講課水平更加完善。
《雨點》教學反思9
小班孩子喜歡游戲,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他們會樂于參與,樂于嘗試。于是我便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一特點,精心創設了游戲環境,并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把主題置于一定的游戲背景中,產生一定的游戲情節,讓孩子在游戲中自主地學習,發現一定的秘密,提升相關的'經驗。
與此同時,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以幫助小雨點回家這一點為情感因素,激發他們樂于去幫助的情感,是希望在增進他們技能的同時,更孕育他們豐富的情感,最后設計的云朵媽媽請他們去做客這一環節,是為了激勵孩子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愿意去幫助別人。在游戲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在游戲中相互交往,他們逐漸懂得了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這個時候,我聽到了孩子們會笑著又羞澀的對我說:“老師,真好玩。”
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執教的時候,我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掌握得還不夠明確,因為一開始我無意中出現了數字,有些孩子認識,因此,在執教過程中,我就先出現了數字,讓孩子么對點找數。其實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數的概念是不清楚的,雖然有些孩子認識,但是它表示什么意思,很多孩子還是不知道的,孩子對數的概念是從點開始的,應該從點與點的對應開始。
但是在課堂游戲中,孩子們玩得很快樂。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交往,幼兒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學會站在他人立場上看自己,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關系,逐漸學會服從人們之間關系的準則,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社會性行為。而我這次的一個提升,也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雨點》教學反思10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小雨點》一課,這是一首淺顯而朗朗上口的小詩,全詩四句話,句式相同,分別寫雨點落進小池塘、小溪、江河、海洋是的不同狀態。 “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雨點落進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點落進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點落進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躍。” 這首詩的難點是小孩子對池塘、小溪、江河、海洋比較陌生,而且有混淆,這不是靠教師的講解能夠理解的,怎樣讓它形象的展示是很重要的,這樣也便于學生理解小雨點不同的狀態。
課始,我先讓學生猜了一個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進水里看不見。”學生很快猜出是小雨點,于是我就在黑板上了幾個可愛的小雨點露出笑臉從空中飄落下來,同時深情并茂德說:“我是快樂的小雨點,我和我的伙伴們飛下來了!啊,好美麗的世界吆!我想落在…….。”落進哪兒呢?小朋友紛紛舉手,有的說落在田野里,有的說落在屋頂上,有的說落在臉蛋上……五花八門。也有的說落在池塘里,落在小河里,落在海洋里……各種各樣。對于他們的答案,我只是點頭贊許,有時適當啟發他們展開想象,落在小池塘里的小雨點在干什么呢?
“在做游戲。”
“在和小魚一起玩。”
有的小朋友提出質疑:“小池塘的水結冰了,冬眠了,雨點落在上面也和小池塘的水一樣睡覺了。”
還有的說:“小池塘四面的門都關著,即使不結冰,也不好出去,所以他們總是在家里睡大覺。”
多么富有童趣的語言!而我所做的只是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小池塘,幾個小雨點悄悄的來到池塘,閉著眼睛睡著了。
第二句“雨點來到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是孩子的陌生點,所以我沒有給予講解,只是現在黑板上畫了幾座小山,山澗幾條清澈見底的小水流正緩緩的向遠方流去,告訴學生這就是小溪,然后啟發學生,小溪會流向哪里?
“欣賞山中的美景。”
“與山中的小孩捉迷藏。小孩子在山這邊,小溪就流到山那邊去。”
“小溪在和爸爸媽媽乘涼。我夏天吃了晚飯后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乘涼的。”
“那不是乘涼,那是在散步。”說完,那個孩子還把手放在背后在教室里走了幾步。其他孩子哈哈大笑。
我還能講什么?罷了,講什么都很蒼白,在黑板上的小溪里畫上一個小雨點和父母一起去散步吧!
同樣,我們邊說邊畫,一邊想象著自己詩小雨點,又來到了微波粼粼的長江,奔騰不息的長河,波濤洶涌的海洋,孩子們興奮的想象著,大聲的交流著,我在黑板上盡情的畫著。不知不覺,一手小詩學完了,黑板上留下的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旁邊已寫上一首精美的小詩——雨點。
該讓孩子們美美的讀上幾遍了,可是我發現孩子們讀得并沒有我期待的那么美,那么動聽,我讓他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小雨點去讀,他們也由于平時讀書喜歡逐字逐字的讀而不流暢,我突然想到我班的孩子唱歌是喜歡表演,何不讓他們也站起來邊讀邊演呢?這個提議很快得到孩子們的贊同,我們(老師也應投入到雨點之中)一起朗讀著詩歌,一起表演著小雨點,其樂融融。
誰說農村的孩子沒有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就失去了快樂的語文學習,看著她們小臉上幸福的笑容,我知道他們同樣與雨點融為一體,他們也深深體會到自然的美妙。可這一切,需要我們農村教師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挖掘自身優勢,把自己當作孩子,一起去探求學習的奧秘。
《雨點》教學反思11
這首詩歌情節生動形象,充滿想象與歡樂,通過描寫花朵、魚兒、苗兒在小雨點來到時的現象,詩歌用擬人化的方式描寫了植物動物的心理感受,文中的雨具淺顯易懂,容易被小班孩子接受掌握。本節課中根據活動目標,我將詩歌分為兩個重點講述,一個是在朗讀詩歌時,讓孩子感受詩歌內容,能夠感情的讀一讀。另外一點通過談話討論,讓孩子懂得雨給大自然帶來的好處,通過模仿花園里的花兒、池塘里的小魚、田野里的麥苗的動作,升華詩歌的情感,在快樂中真切感受到春雨貴如油的重要性。
1、通過詞匯語句分析,作為學習詩歌的切入點。詩歌中的語言具有押韻的特征,給我的感覺是讀上去朗朗上口,孩子們讀起來也是很順口。語言活動的關鍵。語言活動的本生應該具有生動性、準確性、趣味性,這樣對于幼兒認知和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節課中開始的時候我先讓孩子范讀一遍,讓孩子們從整體感受一遍,然后提問,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用了好聽的詞來回答,有的孩子用聽到詩歌中的詞匯來回答我,根據孩子們的回答,針對孩子們不理解的詞匯,我給他們做了一一的解釋,如,“魚池”一詞,他們不是很理解,我就給他們解釋成,“有魚的小水池”,依此類推,將詩歌中簡化的詞解釋給孩子們聽,然后用較為生動的語言,我邊做動作表達,這么美的畫面,我講的仔細,孩子們也聽得認真。
2、利用圖片、肢體動作多種教學方式,加深孩子對詩歌的整體感知。美麗的畫面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充分講述表達的機會,并且教師通過引導讓幼兒將看到的、聽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且借助動作、表情等等把幼兒的思維引入詩歌豐富的內涵中去,幫助幼兒把描述的口頭語逐步轉化為生動的書面語言,為下一個環節——幼兒學習詩歌打下基礎。在學習的詩歌的這一環節,讓幼兒邊念詩歌邊做動作促進他們更快、更好地記憶。
3、模仿小動物進行詩歌表演,體驗春雨與萬物息息相關性。小班孩子的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豐富,他們只能聽懂淺顯的語言,喜歡在蹦蹦跳跳的游戲活動中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學作品,在體驗詩歌情感的環節中,我讓孩子分別來模仿花兒,魚兒,苗兒三個不同的角色,用詩歌的語言來表達對春雨的喜愛之情,同時加上不同植物、動物的動作,讓表演活動顯得更加逼真。一開始有很多的孩子想來表演,我選了一些模仿能力比較強的幼兒,請他們模仿,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隨時幫追他們一起完成表演,其余的孩子看見了很感興趣,都想要來,由于時間來不及,和他們約好在游戲中來完成表演活動。表演結束后中,給孩子提出一個問題,你知道花朵、魚兒、苗兒為什么喜歡下雨嗎?這時有個女孩子馬上舉手,說,“因為他們需要春雨,是春雨讓他們長大了”,看到這樣的表現,孩子對詩歌情感把握的不錯,這也是今天教學比較成功的地方。
《雨點》教學反思12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巴”。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
【教學重點】
認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在讀中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幾個淘氣的字寶寶,它們可太貪玩了,連家都找不到了,
你能幫助他們找到家嗎?(出示課件,指名操作并領讀)
二、激趣導入
同學們表現的真是太好了。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做個游戲吧!咱們來猜個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數不清,剪不斷,落在田間秧苗綠,掉進河里看不見。”這是什么?
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第12課《雨點兒》。(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三、學習課文
1、感知課文:
⑴ 想知道“雨點兒”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嗎?請看動畫片(出示課件,播放課文)
⑵ 你記住什么了?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⑶ 想不想自己把這個故事讀一讀?請打開書第105頁,注意讀準字音哦。
2、學習第一段:
⑴ 這么可愛的雨點兒,我真想一個個都認識他們,咱們一起數一數好嗎?一、二……我數得眼睛都花了,你們數清了嗎?原來是(課件:出示句子并讀一讀)。不清”(識除了雨點兒“數不清”,你見過什么東西也是“數不清”?你能用“數不清”說句話嗎?(練習用“數不清”說句子)。
⑵ “飄落”什么意思?你知道還有什么東西從空中落下來也可以用上“飄落”這個詞呢?是啊,這些東西可輕了,從空中飄落下來,都是慢慢的。誰來試著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
⑶ 讓我們看著雨點兒慢慢飄落的可愛樣子,一起來讀好這句話(齊讀第一節,邊讀邊做動作)。
3、學習第二、三、四節
半空中,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見面了,聽!它們在聊什么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2~4自然段。(生自由讀文)
⑴ 大雨點兒問小雨點兒什么呀?(課件出示對話)
⑵ 小雨點兒是怎么回答的?
⑶ “你呢?”這句話沒說完整,是誰問誰,問什么?(讓學生將問句補充完整)
大雨點兒想到哪里去?一起說。
⑷ 指導朗讀:大雨點兒和小雨點說得多好啊,我想請小朋友們來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同桌分角色讀,男女生對讀)。
⑸ 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讀,我來當大雨點兒,你們當小雨點兒,好嗎?(師生合作。)
4、第五自然段:
⑴ 現在我們發現:小雨點兒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點兒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這分別是怎樣的地方(板書:有花有草 沒有花沒有草)。
⑵ 說著說著,小雨點兒就和別的雨點兒們一起飄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點兒也果真和伙伴們一起飄落到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了。不久發生了什么變化呢?誰能讀讀第五自然段?(指名讀第五段)。
⑶ 指導朗讀: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課件示雨后圖片)師:大雨過后,彩虹出來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兒更紅了,草更綠了。沒有花兒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兒,綠的草。在這美麗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鳥兒叫得更歡了。看到這樣的美景,你是什么心情?(指名說)。能把你的這種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
⑷ 升華:為什么花更紅了,草更綠了?為什么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會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這一切都是誰的功勞?如果你就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兒說點什么呢?
5、再讀全文:
你喜歡雨點兒嗎?讓我們帶著喜歡雨點兒的感情去齊讀全文(生齊讀全文)。
6、學寫生字:
⑴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棒,雨點兒非常感謝你們,特意托我帶了兩件禮物。第一件就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小雨沙沙》(播放歌曲)。
⑵ 第二件禮物就是一個好看的字寶寶。(課件出示生字“巴”)我們要記住它的樣子。(指導書寫)
四、總結全文
師:做雨點兒多好呀!小朋友們,讓我們也做一顆顆無私的小雨點兒,讓我們的大自然、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板書設計】
12、雨點兒
小雨點兒 有花有草
大雨點兒 沒有花沒有草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語言優美,講述了春雨過后大地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景象,滲透水和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 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本課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種學習資源。并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給學生描述出一個美麗的畫面。
小學語文低段教學面對的是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兒童,本課中教師借助多媒體提供的各種豐富多彩的刺激調動和協調各種感官,提高學習效率。“懂得雨水和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顯然太抽象了,但借助課件,通過多媒體,就可以把小草發芽、果樹開花、花更紅、草更綠,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再加上引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文,使課文融入學生的心靈。 “教科書 + 多媒體”的應用,創設了情境,激發了興趣,點燃了情感,達到了效果,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雨點》教學反思13
我把這篇文章放到我班進行試講,出乎我意料的是這篇文章并沒有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難以理解。大部分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感情。但是理解都不深刻,有些同學理解了不會用語言表達感情。
第一、這可能與同學們的認知水平有關,如果放到五六年級我想學生們會有更深的體會,語言表達更上一個層次,體現出情感深入,也是課堂的高潮。
第二、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最重的指向是語言文字的運用。而我現在的課堂幾乎就是以課文理解為主朝向的是人文,與語言文字的運用結合較少。這也是我現階段正在努力改進的目標。
本堂課中我自認為比較成功的事:第一、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我注意營造以讀為本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文章的時間,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指名讀課文,到默讀、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子邊讀邊談體會,學生在讀中感悟到了課文所表達的師生間那真摯的情感。第二、春天的雨點的含義,學生表述的一知半解,我索性直接告訴了學生,我認為這比學生懵懵懂懂的更好。
《雨點》教學反思14
奧爾夫認為“原始的音樂決不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相互結合在一起的。”人們在聽音樂時,手舞足蹈是人之常情,把律動、舞蹈加入到歌曲教學中去,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能加深對音樂作品內容的理解。音樂是聲音語言、舞蹈是人體語言,歌和舞是自古以來就緊緊的結合在一起的,在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能加深對音樂的感受。
在《小小雨點》一課中,我就充分地借助了舞蹈的基本功能,引導學生能大膽、自信地參與表演。在教唱歌曲后,根據歌詞,引導學生模仿小雨落在花園里、田野里,那栩栩如生的畫面,男生扮演“小雨”從上往下晃動手腕“沙沙往下落”,女生扮演“花兒”托腮擺頭“樂的張嘴巴”,扮演“苗兒”做發芽拱出土動作“樂得向上爬”,讓同學們邊唱、邊舞,即記住了歌詞,又深動形象地感受植物的生長過程,使學生情緒處于自然、歡快的氣氛中。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巧妙動用律動加舞蹈,能大大提高學生記住歌詞的效果,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對音樂的感知力。
《雨點》教學反思15
案例:
師:學了這篇課文,下面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想,眼前出現了什么情景?
(老師播放課文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
師:聽完錄音后,你們好象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雨點在池塘里睡覺,它睡得可香了。
生:我看到了雨點在江河里奔跑,它們有的還在進行比賽呢?
生:我看到了雨點在海洋里跳舞 ,它們跳的可開心了。
......
師:大家說得可真好,你在下雨的時候看見雨點還分別落在哪呢?它又在進行怎樣的活動呢?
生:雨點落在房頂上,在房頂上跳舞。
生:雨點落在在荷葉上,在荷葉上休息。
生: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唱歌。
生:雨點落在竹葉上,沙沙沙地在歡笑。
......
師:同學們可真棒,能說出這么多不同的情況,說得真好,如果老師讓你將今天所學的內容回去告訴你的爸爸、媽媽,你會嗎?
生(興高采烈地)會。
師:你準備采用什么方法呢?
生:我會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生:我會背給爸爸、媽媽聽。
師:真不錯,剛學完課文有的同學就會背了。那么誰還會用其他的方法介紹呢?
生:我會邊說邊做動作給爸爸、媽媽看。
生:我會把畫點落下來的不同情形畫出來給爸爸、媽媽看。
......
師:真不錯,老師知道同學們的本事可大了,大家回去后就用你們所說的方法去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好嗎?
生:(興奮地)好。
反思: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語文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過程。上述片段,根據課文特點,首先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充當了課堂的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在課堂上盡情的發言,發揮自己獨特的感受。教師做好了適當的點撥、引導,使課堂真正成了學生學習的演練場。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識地增加了練說的難度和力度,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所見到雨點進行練說。學生大膽想象,暢談自己的想法,訓練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倡導學生張揚個性,讓學生發揮自己獨特的想象。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想象,同時對學生創新性人格塑造也起到了推動作用。最后教師又有目的地讓學生運用所學自己回去在家長面前露一手,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學生在生活中鞏固所學,融匯貫通自己所學,進行了知識的整合,他們分別采用說、畫、演等不同方法在家長面前露一手。將課中所學內容淋漓盡致的呈現在家長面前。高漲的學習熱情,突出的能力表現是教師所料不及的。這樣的課堂教學重視了學生的參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激活了他們創新意識,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同時聯系生活,使語文教學生活化,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總之,上述案例忠實地實踐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在課內‘動’起來,使學生在生活中‘練’起來。在走進新課改的今天,這也正是我們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應提倡的。
【《雨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雨點》教學反思10-17
《雨點》教學反思11-13
《雨點》教學反思12-10
雨點教學反思12-25
《雨點》教學反思12-27
《雨點》教學反思09-14
雨點教學心得反思04-19
春天的雨點的教學反思06-02
春天的雨點教學反思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