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除法教學反思(精選6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數學除法教學反思(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數學除法教學反思1
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難把握的,也是學生最難掌握的,因為除法估算不單單是把其中的一個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幾百幾的數而已,它還要考慮到除數,考慮到能不能整除,因此對學生而言加大了一定的難度,張曉隨 教學反思。所以本節課的重難點都應該放在如何進行估算上面,并讓學生多實踐,在練習中進行鞏固。在實際教學中我有四個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在估算時讓學生體驗到應該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估算,讓學生掌握并熟練除法估算的方法。
1、復習引入,提出問題。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雖說學生已經掌握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估算方法,但是除數是一位數的估算這一教學內容有它的的特殊性。教學開始,我讓學生練習了幾道加、減法和乘法估算題,并讓學生歸納它們的估算方法。緊接著我提出能不能用加、減乘法的估算方法來進行除法估算呢?這樣通過復習,拋磚引玉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和學習興趣。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深入,學生很快發現346÷9≈?如果按照以前學習的估算方法,把346估成350,350÷9除不盡,有余數。也就是說,在除法算式346÷9中346不能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來進行估算,那么把346估成多少合適呢?通過小組討論有的認為把346估成360,有一小部分學生認為估成270。怎樣估最合理,同學們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討論起來。很快討論結果出來了,把346估成360最合適。沒想到把要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生自主探索能產生這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智慧得以升華,自然而然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難點。
3、注重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
教學中,我努力給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參與交往,引導學生一起去探索、去體驗,學生在課堂交往中將學習活動看作是自己主動參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促進。教學中,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導學生帶著尊重和欣賞去傾聽別人的發言,要學會合理的評價別人的觀點和想法,要學會接受別人的優點,并要從中受到啟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交流的過程成為大家共同發展的過程
三年級下冊數學除法教學反思2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后面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及除數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作為本單元的起始,如何讓孩子們理解除法的算理是重點也是難點。
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對于計算的法則掌握的較快,但對于理解算理過程卻只能做到似懂非懂,或者“懂你在心口難開”無法用語言來完整有條理的去描述。但新人教版的這冊書很多內容都將重點放在了讓孩子探究計算的過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結果,這對我們的教學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上本節課之前,我思索了很久,如何讓孩子能夠在課堂上對探究算理感興趣、如何讓孩子自然的理解除法計算的道理?圍繞這些我在細節上做了一些準備,然后發現恰恰是這些小的細節讓孩子們很快進入了狀態,從而順利的完成了學習任務。
在教學例1之前,我利用讓孩子們去數100張手工紙并提問:如何能快速的數出100張手工紙?有一部分孩子很快就發現,要一張一張的數得數100次太慢了,于是就有同學舉手提問:老師,這些紙能不能10張10張的分成一摞一摞的,這樣數10次就可以了。大家一聽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于是我利用將100張手工紙捆成了10摞并且提問:如果一張一張的數,100里面有多少個“一”?如果一摞一摞的數100里面還是多少個“一”嗎?孩子們馬上反應出計數單位由“一”變成“十”,所以數的速度加快了。接下來我又提出:如何快速的數出40張手工紙?這時很多孩子都選擇一摞一摞的去數。問他們原因,孩子們非常自豪的用數據跟我說明:如果一張一張的數要數40次,而如果十張十張的數只用數4次,可以省下36次。于是我利用孩子們的理解引入到本節課中,說明既然是口算除法那么一定要體現出快速計算,所以如何省事便是本節課的重點。這樣進入例1過渡就比較自然,同時孩子們對于蓋“0”再添”0“其實是在轉換計數單位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過本節課的嘗試,我充分的感受到老師只有在課堂上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感悟,去交流,去學習,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新知識,才能提高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三年級下冊數學除法教學反思3
《口算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它為學生掌握除法估算,學習筆算除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和思維基礎。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借助主題圖讓學生找出圖中告訴我們的數學信息,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把握整幅圖的意思然后按一定順序逐一理清每個小情景的意思,并提出相應的問題。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鼓勵算法多樣化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培養主角意識,重視體驗。新理念下倡導自主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引導學生在獨立口算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得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給學生足夠的獨立口算的時間,使每個學生經歷口算算理的探究過程。掌握計算的方法,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果,以體現算法多樣化。組織好小組內交流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使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這一教學目標能落在實處。
3、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突破了教學難點,注重算理的探究。
本節課白板課件的引用,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巧妙的突破了教學難點。本節課注意了運用小棒圖,計數器來表示平均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弄清算理,歸納出計算方法,從而提高計算速度。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在練習的編排上,我有意識地安排解決問題,看學生是否有條理的分析題意并解答,在計算過程中,涉及口算的內容,看學生能否正確的用口算求出結果。我還安排了開放性思維的題目,讓學生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自由發揮,培養應用能力。
總之,口算除法的知識,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張白紙,如何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經驗上建構新知呢?新的數學理念教會我,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本節課我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探究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體會解決問題的喜悅;并且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下冊數學除法教學反思4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教學建議中提到:讓學生擺學具、看課件演示分的過程等活動,充分感知平均分與除法的關系,真正把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落到實處。
這部分內容的的教學任務很重,和乘法、平均分都有一定的關聯。因此,我在教學中把學的權力交給學生,在設計教案時,把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用平均分指導操作,讓學生用12個小物品代替竹筍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幾個。我請他們用上平均分來介紹自己的作品時,個個把手舉得高高的,爭著搶著要上來表現。課堂成了充滿體驗和樂趣的百草園,也許這樣的課堂少了很多正襟危坐的課堂常規,但我卻收獲了孩子們放飛思維的驚喜。解決了平均分之后,教師指出把12個小物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個,可以用除法來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結合除法算式教學除法算式的讀法和意義。
將數學問題像串冰糖葫蘆一樣圍繞著小熊貓請客串成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動,有熊貓分竹筍、分餅干、分蘋果、分西瓜。這些活動全都是在小熊貓請客中發生的,給學生一種整體感和親切感,另外,將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學生系統的學習,使學生的思維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更加活躍,更容易理解數學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激發起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不足之處:
1、教師沒有完全吃透教材,除法算式的寫法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但教師只重視了口述,沒有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算式。
2、除法算式的意義一帶而過就行了,反而教師在此多次重復,還讓學生跟讀,耽誤了不少時間,導致課堂容量小。
3、教師語言不夠精煉。
4、低年級教學應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應要求學生用完學具及時收起來。
三年級下冊數學除法教學反思5
這個內容對學生而言很簡單,學生通過預習,絕大多數的學生便能掌握計算方法。但我們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計算的結果正確率有多高,而是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算理,能不能理解著去計算。只有真正理解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計算打好基礎,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做好鋪墊。
我想,既然學生能自主地掌握知識,何不放手讓學生自學,因此在整節課的設計與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做好新課的知識鋪墊,課前指導學生預習,讓學生初步理解算理。
課前,我讓學生復習表內除法,還引導學生細看書本14、15頁的內容,通過看例題的圖及小精靈的話,學生初步掌握口算整百、整十數除以一位數時可以這樣想:幾個百(十)幾=幾個百(十);想乘算減;先算0前面的數,再在所得的商后添0,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不夠除時,可以把最高位上的數與它下面一位上的數合起來再分。
二、加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建構,而動手操作對學生的建構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在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整個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了很多動手實踐的機會。在指導孩子們進行預習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已掌握計算方法,懂得計算,所以在新課的學習中沒有用例題,而讓學生自己列出式子在班里展示,說算理,不足的地方是沒有充分讓學生說,對于中下層學生來說,算理還沒有真正掌握好。
三、充分發揮小組相互合作的作用,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小組中的相互學習與幫助對學生個體掌握新知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課前的復習交流,課中練習的合作訂正糾錯,對問題的爭論歸納總結等等。學生是有差異的,教師在40分鐘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掌握新知識,而小組合作就彌補了這一缺陷,在小組里,每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優生能很好地幫助暫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理解知識,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四、嘗試用一定的模式上課。
對于數學來說,因為學習的內容不同,要有固定的模式是一件很難的事,不過根據學校提出的培養學生的八個良好習慣,借鑒高年級的學習經驗,我在上星期定了五個環節,分別是課前練、我想學、我會學、我收獲、我會用。因為是上星期定出的環節,學生還不是太熟練每個環節做什么,希望下階段好一些。
在本節課上,課前練環節上讓學生復習數的組成,因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建立在這一基礎上,我想學是就本節學習內容提出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還是比較貼合本節課的內容的。(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我會學環節中,我覺得雖然是學生先小組里交流再匯報,但匯報過程還是離不開老師的導,還是有帶教授的味道。我收獲環節里學生在小結自己學到的知識方面的能力還是要加強。我會用的環節主要是由學生自己要小組里交流訂正。
五、不足之處:
。1)放手方面還是不夠。
。2)在知識講授方面,對于本節課里口算方法的指導,雖然板書了,但沒有系統與學生強調,所以從檢測的結果看,中下層學生對于表內口訣不熟,所以計算的正確率不高。
這堂課完全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讓學生理解性的學習數學,在每個環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都是主動的學習新知識,又能自信地展示自我,注重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自主學習,讓課堂處處都有精彩。
三年級下冊數學除法教學反思6
本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除法》的第二節,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數都得0”的意義;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是本節課的...
本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除法》的第二節,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數都得0”的意義;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是本節課的兩個知識目標,也是兩個重點學習內容,而“0除以任何不為0的數都得0”這個重要知識點對學生來說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是這一規律在除法計算中的應用則是一個難點,所以我著重對這一個內容進行反思。
1、整節課我都以小猴子的故事貫穿始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由故事導入得出“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這一數學規律,然后創設小猴子不會做家庭作業請求幫助這一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過渡到第二個知識點:探索并掌握商中間或末尾由0的除法計算并能正確計算。在處理“商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這一難點時,我采取了“學生獨立計算——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對錯例進行及時糾正)——鞏固練習”這一流程,首先我以小猴子遇到難題切入,利用學生的挑戰欲望和表現欲,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先讓學生結合“0除以任何不為0的數都得0”這一數學規律,獨立解決問題,小組內交流算法,以同齡人的思維幫助彼此加深對數學規律的理解,然后教師總結計算方法,并強調:在計算時,一定要先對商進行估算。對于錯例,我在黑板上板出過程,然后將正確答案也板出,先讓學生估算商是幾位數,然后將兩個答案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找出錯誤的地方,教師著重強調0的占位作用,絕對不可以漏寫。最后出幾道同一類型的題進行鞏固練習,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整節課下來,學生對于“商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
這一難點掌握的還是很不錯的,出錯率不高,并且大部分學生還能很好的用簡便豎式來計算。不足的是:在講“0除以任何不為0的數都得0”這一知識點時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后面的練習時間很緊張,學生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思考;有很多同學在做題前還是不能很好的估算,一遇到題馬上就列豎式進行計算,估算意識不強,這是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的,要對學生強調估算的重要性,不斷培養他們的估算意識。
【三年級下冊數學除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除法的反思10-11
《分數與除法》數學教學反思01-30
《分數與除法》數學教學反思01-20
《分數除法》數學教學反思06-18
筆算除法的數學教學反思07-01
《小數除法》數學教學反思11-14
數學筆算除法教學反思10-20
分數除法的數學教學反思10-22
乘法與除法的數學教學反思10-23
數學《小數除法》的教學反思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