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學反思(通用22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克和千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質量單位的起始課。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的輕重問題,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具體、直觀,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本節課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使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實際有多重,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因此,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猜一猜、稱一稱、看一看、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
回顧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學過程,感到以下幾個教學環節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強化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利用超市購物引出課題,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感受生活,體味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與量。然后再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克,說明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連。
二、在動手體驗中感受知識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本節課重點就是建立1克、1千克的質量觀念,我主要立足于讓學生動手體驗感受,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建立1克的觀念時,讓學生兩次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質量,再讓學生動手找一找,找出生活中大約重1克的物品,然后讓學生猜一猜1克黃豆大約有幾粒,最后師生共同演示稱1克重黃豆的過程,并讓學生親自觀察稱重結果,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觀念時,讓學生掂一掂500克、兩個500克(1千克)的鹽,通過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等系列活動,充分感受500克、1千克的質量,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準確建立1千克觀念。
為了有機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系,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具體化。我讓學生先估一估自己的書包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計的是否正確。學生通過這些操作,對千克的質量觀念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
三、運用對比的方法建立知識間的聯系。
在學生充分感受到1克和1千克有多重后,我讓學生一手掂2袋鹽,一手掂1枚2分硬幣,來對比感受一下它們的輕重,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關系。
四、在練習中鞏固升華知識
練習題的設計形式多樣、有趣,進一步鞏固和升華了質量概念,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樂趣,體會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在這節課中,凸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真正親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樂趣中理解、升華了對克和千克的理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開心,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同時,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以下不足:
1、給學生掂量、感受的時間較短。
教學千克時只讓學生掂了掂2袋鹽的重量,學生的體驗時間短而少。
2、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較單一,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事實證明多元化的課堂評價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隨時注意學生專注性及學習習慣的培養。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2
《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1課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因此要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反過來,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質量,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在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
一、根據學生經驗,活用教材。
“克與千克”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個全新的質量概念,盡管學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觸,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沒有實物的襯托是很難進行感知的。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并能夠在實際中應用。我就通過生活中物品有長有短、有多有少;又請了一大一小兩位同學,引出兩位同學有輕重之分,從而引入質量。隨后請同學們交流購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實物。并從中挑選了重約1克的米和重約1千克的水果(4個蘋果),一手拿一物,對比感受1克與1千克物品,從而建立“克”很輕,“千克”較重的概念。緊接著運用積累的感受去找約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讓學生進行估計重量,當學生的估計相差甚遠時,另外的學生會用類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駁,如:一生說1個雞蛋重約50千克,則有學生會反駁說雞蛋比1個蘋果都小,哪來50千克?事實勝于雄辯。學生充分享受了學習、交流、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讓其快樂體驗。
讓每一位學生帶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頭及一些零食等,這樣就更加貼近了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用手掂量物體的質量、用心感悟,探究的興趣油然而生,讓人睹物思索,使學生一直處于亢奮之中。達到了以導激情,以情啟思的目的。學生在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機會,通過學生的掂、猜、稱、辯、思,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在活動中合作學習、團結互助的精神,嘗試到了成功的樂趣。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簡單明了的由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教學,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真實有效的誘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動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合作互動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知識,逐步讓自己獲取克與千克的概念經驗更加清晰。運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覺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輕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驗證,水到渠成,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動手操作及小組合作等能力。
四、教師要注意提高提自身素質。
一節課下來,時間較緊,歸根到底,教師語言不夠精煉,要不斷學習、提高。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3
這節課是對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認識,是第一學段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讓學生體會1克和1千克實際有多重,建立正確的質量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在課堂教學中,我是通過讓學生經歷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稱一稱、說一說等一系列的數學實踐活動來達成這一目標的。總的來說,這節課體現了以下幾方面新課程的理念。
一、走進生活,體現生活數學。
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克和千克”這個內容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知識,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因此,我打破課堂40分鐘的局限,把學習延伸到課前,拓展到課后。課前,我讓學生走進生活,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從課堂上學生的匯報,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兩個質量單位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它對生活的意義。這是展開新課教學的基礎。課堂上,我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作為新課的引入,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然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生活中哪里用上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秤,生活中哪些東西大約重1克,哪些東西大約重1千克。可見,尊重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理解數學概念是有效的。課后,我引導學生寫一篇有關克和千克的數學日記,喚醒了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
二、關注過程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本課教學不斷創設富有生活意義的操作活動,激勵學生在操作中感悟質量觀念,讓“做數學”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基礎和紐帶,成為課堂發展的原動力,體現了新課程“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須的數學”的教學理念。課堂上有多次的體驗活動,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學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從學生能比較準確的估測物體的質量,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兩個質量單位的理解是比較清晰的。這些數學知識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孩子們自己體驗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質量觀念,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在數學活動中發展數學思維,培養數感。
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數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本課中,建立了1克的觀念后,讓學生想一想10個這樣的2分硬幣該有多重呢?10袋這樣10克的米又該有多重呢?從學具中找出大約100克的東西等等。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一個數學推理和想象的過程,有著濃濃的數學味。猜測和驗證又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在多次的估一估,稱一稱中得到了有效的體現,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另外,判斷數學日記中有哪些錯誤是比較高層次的數學思維活動。只有在深刻理解質量單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以上一系列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了推理、猜測、驗證、判斷等心智活動,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發展。
上完這節課,從學生能準確的舉例說出生活中大約1克或1千克的東西,以及大部分學生能比較準確地估測物體的質量,正確地使用克和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可以看出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率是比較高的。但這節課的學具比較多,學生對于這些東西都覺得很新鮮,很好奇,總想動一動。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多思考和總結一些有效的課堂調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從“估一估,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發現有個別學生估的質量和實際質量差距比較大,可以看出有個別學生的估測能力在一節課內還沒得到很好的培養,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實踐和練習中不斷修正,形成正確的估測策略。
今后,我的教學將繼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從學生學習的需要出發,讓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4
一、課前調查與教學效率的關系
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要素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優化了這些基本要素和具體操作時的一些細節,課堂教學的效率必將提高。《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時,我選擇了適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即課前調查法,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到商店、市場、超市等一些場所調查關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過調查,學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標有質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還知道了輕的東西是用克來做單位的,重的東西是用千克來作單位的。這樣在課的一開始就抓住了數學教材中新知識的切入點,讓學生更有興趣,更有效地學習后面的新知,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知識傳授與探究體驗的關系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為此,本節課重點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過程,我主要立足于讓學生動手體驗感受,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全過程。在注重學生探究體驗的同時,我也兼顧適宜的知識傳授,正確地處理好知識傳授與探究體驗的關系。
如在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時,我注重的是學生的探究體驗。讓學生猜一猜、掂一掂、稱一稱一個2分的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50克、100克、1千克的概念時,我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具體化。我讓學生將自己帶來的實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說一說、稱一稱系列活動,學生通過這些操作,學生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學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彈簧稱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并漸漸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在教學千克和克的字母,教學彈簧秤的刻度時,我更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這樣,在一堂課中教師能正確地把握好知識傳授與探究體驗的度,使學生更加學得開心,學得自主。
三、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應是真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參與并發展的有生命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所有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都一定是有效的學習,但并非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需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得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怎樣將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有機結合,創建一種有效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讓數學課堂教學煥發出無限生機,真正促進學生達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是新課程標準實施的關鍵環節之一。《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就稱一枚2分硬幣的質量學生不能稱出時,師設疑:為什么不能?(一枚2分硬幣的質量太輕了)怎么辦?接著:請小組合作再想辦法稱出一枚2分硬幣的質量。在組織學生合作時,先讓學生自主探究再合作,如教師出示的合作要求是:①自己想辦法②小組交流辦法③小組分工合作稱一稱,說說是怎么稱出來的?這一環節教師正確地處理好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步驟,用的時機也很合理,收到的效果自然很理想。因此,在運用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前,一定要充分考慮本堂課是否有必要,這個知識點學生獨立解決是否有困難,是否需要合作解決,把握好它的運用時機,千萬不要走形式,一定要用它去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這樣既能解決問題,也讓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了滋生的土壤。
四、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論,即最好的教育就是從學生生活習。從中我受到這樣的啟示:在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經驗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如《克和千克的認識》一課,在學生認識了500克、1千克以后,為了使數學知識密切地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我又傳授給學生500克就是生活中的1斤,1千克就是生活中的2斤。這樣的教學,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500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的認識,學生也不再覺得數學高深莫測,學生學習和研究的正是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切實體會到數學離自己其實很近。
需要改正之處:在讓學生認識各種秤時,我運用的教法是知識傳授法。對這一環節的處理,還是以學生體會為主,當學生回答不出時,教師再給予撥引導。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設計立足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不僅參與了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感受了千克和克的實際重量,同時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興趣,培養創設情景,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能力。鑒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和本節課的特點。我覺得在以后教學應做到以下二點。
(1)注重在生活中發現知識。
物體的輕重概念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其實早已建立,所以在課一開始,我就通過背一背、掂一掂先喚起學生的這種意識。作為重量單位的克和千克在生活中也常會用到,將它們和學生已知的重量單位進行比較和聯系。可以幫助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兩個單位上,激活學生認識克和千克的主觀需求。在認識常用的計量工具這一環節上,通過課件展示各種秤的形狀,介紹各種秤的用途,讓學生回憶熟悉的生活情景,在熟悉的情景中認識秤,了解它們的用處。
(2)教學應該在實踐體驗中升華知識。
讓教學內容與物品的重量建立聯系,爸抽象的重量單位更形象基體化。我讓學生調查自己熟悉的物品,小組合作先估計帶來物品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計德是否正確,最后還布置他們幫助父母估計所購買物品的重量。把我們的數學小課堂和社會這個大課堂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和升華重量這一概念。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5
克和千克這一單元,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些讓同學們感受質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并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計的初步知識。
第一步:質量單位的感受,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知道1克、1千克的重量與區別。小組的每個同學可以輪流做,一個先掂一掂,估計一下,另一個稱一下,判斷他估計的對不對。說一說關于1克、1千克的區別。
第.二步: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用克或千克做單位。再由老師出題,同學們口頭說單位。
第三步:通過猜一猜、估一估、稱一稱等活動,進一步鞏固對質量單位的學習和認識。
通過以上的教學活動,同學們對物體的重量非常感興趣并且掌握牢固。清楚明白“克”是用于比較輕的物體做單位,而“千克”是用于比較重的物體做單位。并清楚感受“1克”和“1千克”物體的重量。充分意識到,把生活的常見事物與數學結合起來很有味道,學得一點都不累!由此可見:多讓同學們操作、動口說一說,滿足他們好動好說的特點,他們會學得開心,老師也教得輕松。
另外:書本的第89頁第7題,對于學生來說,解決起來有困難。第一步,要思考2千克里有多少個500克,方法有以下幾種:500+500+500+500=20xx克;20xx/500=4;( )x500=20xx克……這些方法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挺困難的。再者,通過統計表找出對應的價格,需要的是細心審題和做題。能夠把這道題目完全做對,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似乎有點困難。這道題目的解決還有沒有更好、更簡便的方法呢?本人仍要進一步思考。
本節課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聯系生活貼近生活,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縮短了生活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距離,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也使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地獲取了所學新知識。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6
克和千克對學生來說是兩個比較抽象的單位,需要學生親身去感受、體驗,因此這節課要準備的東西不少。課前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了一個兩分硬幣,一個小小的玩具,自己也準備了不少,比如米粒、黃豆,以及以100克、500克、1000克為一疊的本子等。心想準備工作較為充分,這堂課應該不錯了吧,但這節課的效果沒有我預想得那么好。
反思一:在整堂課中還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我在課的前一部分要給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秤,就問:“要知道物體的重量可以怎么辦?”學生答:“用秤稱。”再展示各種各樣的秤圖,雖然很順,但沒有什么波折,激不起興趣。
反思二:40分鐘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要有效,引發學生的思考,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
反思三:要多給學生鼓勵,哪怕是一個眼神,給學生以學習的信心。
反思四:課堂上怎樣做到收放自如,教師怎樣調控課堂,平時要加強這方面的鍛煉。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7
《克和千克》的教學看似簡單,其實難以把握,主要是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經驗告訴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這個過程是必須的經歷,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因此我在設計克和千克的教學時注重讓學生多方位體驗。
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我要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過程,進而來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圍繞這一目標我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怎樣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如何實現讓學生了解“輕的物體用克做單位,重的物體用千克做單位”的教學目標?顯然,只有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和感知中才可以獲得更為準確的感受。正如俗語所說“我聽到過,過眼云煙;我看到過,歷歷在目;我做到過,銘記在心;我體驗過,淪肌浹髓”。體驗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親身感受物體都有輕、重,使學生對看不出、聽不見的質量能夠用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的感覺而感受到,體驗并比較什么“重”,什么“輕”。
因此,最終在體驗中建立具體的質量單位的活動,貫穿了整節課。學生親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動中,如讓學生掂一掂硬幣,估一估多重是一千克,通過稱一稱5本數學書是一千克,再掂一掂1千克的重量,通過1個2分硬幣和2袋食鹽,讓學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過游戲抱一抱同桌同學,來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建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想方設法使學生親身感受“1千克”“1克”的實際重量,進而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稱出1千克的食鹽、拿起1個2分硬幣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這1千克與1克放在手上的感覺;再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如:1千克蘋果、梨大約有幾個,1個文具盒、1個擦子大約有幾克,讓學生借助對蘋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質量的感知,遷移到對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這些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并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交流、實驗等能力。
整節課呈現出“掂一掂——再根據經驗估一估”的教學思路,努力演繹了“知識在于建構”的理念。教學設計的落腳點定在“體驗”。學生情緒高漲,掌握得也不錯。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8
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重量單位,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與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學時我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無論是導入的設計,1克和1千克的感性認識,還是練習的設計、課后的調查,都是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在主動探索求知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創新意識,鍛煉動手操作,應用知識的能力。
1、教學時力求遵循知識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了知識的探究、實踐的全過程,從而形成與發展,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樂趣,并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促進思維的發展。
2、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傳統的教學中,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由教師講的。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學生的操作與思維,學生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充分的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說一說、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從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學會使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和提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猜想、嘗試和驗證,在對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新知,從而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課堂中設計“開放型”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3、指導學生回顧學習歷程,發現一些規律或研究成果,同時,課外延伸,回家調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場,學會估計物體重量或看標注,把研究成果以學習日記形式進行交流,這樣加深對克、千克的認識,還有助于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
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本節課由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實踐,還算比較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頭腦中已初步建立了質量單位的概念,同時他們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的密切結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9
《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質量單位,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與之打交道的,但是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克和千克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因此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反過來,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質量,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基于以上對教材思考,在教學中我是這樣來達成教學目標并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1.課前準備我讓學生走進生活。利用周末的時間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體的質量單位并準備相應的學具,以學生已有經驗和知識為基礎,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讓學生明確秤能幫助我們準確知道物體的質量。從而也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質量概念做鋪墊。
2.通過“建立質量概念——感受質量——應用知識”的模式,把抽象的質量單位與具體的生活物品相聯系,把不直觀不具體的數學知識變成了看得見、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讓學生在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的動手操作活動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適合學生學習、思維特點的,從而達成教學目標。首先,先讓學生掂一掂一個粉筆頭的重量,在驗證稱一稱,讓生感受老師為其準備的粉筆頭并不是憑空而得到的約1克的質量。物體的質量也不能憑空而定的。而之所以選用粉筆頭而不用教材中的硬幣或其它物品。是因為2分的硬幣現在很難找到也不常用,而1角的硬幣有新版和老版,新版的約2克多,舊版的雖然也約是1克,難于統一。而1克的質量比較微小,在生活中比較少,也容易被忽視。因此我就為學生準備了約1克的粉筆頭。接著讓生再次掂量后找出桌面上約1克的物品,幫助學生建立1克的概念。這時我在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和對1克的認識發現生活中用克作單位的物品進一步加深認識克這個質量單位。由于學生沒有“1000以內數的認識”、“整百數相加”“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這些知識基礎,只有這些知識的一些生活經驗。基于此在教學中我是有選擇性的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來進行教學。沒有利用教材中提供的2袋500克的鹽是1000克來認識“千克”及它與“克”之間的關系。而是先讓學生通過感受活動:“找一找”、“掂一掂”,先讓生比較掂量10克和1克、10克和100克的物品,加深對“克”的理解,培養估計物體質量的意識。接著很自然利用10個100克是多少克來幫助生建立對“千克”的認識,同時在經歷數數的過程中認識1000這個數。再用秤驗證10個100是1000。來引發學生理解克和千克之間的聯系。接著通過掂一掂,說一說建立千克的.質量概念,比較掂量1克和1千克讓生感受兩個質量單位有一定的聯系的同時還是有區別的,從而更好的認識這兩個質量單位。最終突破本節課的重點。之前學生在掂一掂比較物體質量的大小時,對克和千克的質量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對它們有了一定的感受后,抽象出數據讓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比較質量的大小,進一步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和能力。最終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我認為這些都是我這節課比較好的地方。
有遺憾和不足的地方是:由于學校的天平、盤秤教學儀器損壞了不能使用,故而沒能小組有這兩個秤來進行學習。只能是我操作告知給學生,他們就沒能很好的進行觀察。這是這節課我遺憾的地方。不足的地方:給學生掂量感受的時間較短;讓學生用教師指定的進行語言表達;沒有讓學生進行估一估物體質量的環節來讓學生感受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對課堂出現的問題靈活應變能力待提高和加強!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0
教學中首要的難度來自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物體的關注,往往先關注物體的大小、長短甚至顏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對于重量的本質性的關注則較少,有的也相對較為間接。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克”、“千克”這兩個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戰性。一是因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克”、“千克”的接觸比較少,二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重量關注和經歷輕重的體驗比較少,三是“克”這個單位比較小,學生更是很少有對這個重量單位的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力求體現以下二個方面:
1、在比較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重量的關注;
2、通過操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初步建立“克”與“千克”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識。
因此,教學設計中關于教學目標的定位為: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重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并溝通克與千克的聯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們的區別。
2、在建立重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方法和意識。
一:
審視這節課的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學生對概念的自主建構,讓學生充分地經歷、體驗、探索中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新教材中把“千克”與“克”這兩個重量單位放在一起進行教學,是充分地利用學生對“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張白紙的情況下,將這兩個重量單位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認識和建構,來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實證明,學生只要對其中的某一個重量單位掌握了,那么另個一個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個教學環節,從1克到十幾克、幾十克、幾百克,最后到1000克,將克與千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克與千克作為一個整體在重量體系中加以構建,這樣就可能使概念教學較為豐富與深入。
二: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的質量,說說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個很輕的單位,人們是幾乎感覺不到的。之后,我讓學生找一找桌上約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養他們的估計能力,再揭示學生找到的物品都約重1克,為豐富克的感知,讓學生感知10克要幾個硬幣,20、50克呢?并讓小組6、8個同學合起來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況下再讓學生估量蘋果與鹽的重量,在估量過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優化。可惜在估量確定出蘋果重量之后,忘卻了讓學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學1千克的時候,我請學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廢紙哪個重,哪個輕,由于兩者體積相差比較大,學生很好的認識了千克,知道比較物品的輕重要看質量而不是體積。最后我請學生比較了1克與1千克的不同,他們明顯感受到1克比1千克輕得多,這為他們今后在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通過各種練習強化認識克與千克。
三:
在教學完千克后,因為時間關系,遺憾地沒讓學生感受幾十千克有多重。另一個值得反思之處就是在回歸課本的整理知識的環節中,該思考適當的引導學生整理、回顧知識。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1
教學反思這是我第二次講授這節課,通過上次大家的指導,我在這節課的設計上又有了一下變動。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根據這一理念,我認為在教學《克與千克》后有點感觸,現作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處:
1、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學生雖然對千克與克還不熟悉,但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喚起對它的感受。先讓學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體有輕重之分,再讓學生掂一掂自己的學習用具來感受物體也有輕重之分。選擇了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為教學資源,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使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是缺乏認識。為了讓學生建立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中我采取了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觀念。
A、通過實際感受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過1個二分硬幣和1袋洗衣粉,讓學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從中感知一千克比一克要重,再通過加1、2、3、4個硬幣來感知5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大概有1千克,這樣學生初步具備了克與千克的表象。
B、讓學生實際測量物品的質量。在上面估測的時候,往往結果與實際質量有出入,這就得需要提供幫助驗證的工具---稱。學生知道要知道物體的輕重需用秤稱,此時讓學生說說你認識哪些秤,再通過課件演示介紹一些常用的秤及認識盤秤的使用方法。
C、運用對比的方法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如一手掂一袋洗衣粉,一手掂1個二分硬幣,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關系。
二、不足之處:
1、沒做到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新課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由于沒能很好處理好時間的把握情況,致使小組合作匆匆忙忙,沒能起到很好的實踐效果。
2、學生對克、千克的質量的體驗還不夠豐富
判斷物品有幾克、幾千克,估測值與實際值誤差較大,說明學生對克千克的觀念的建立,還需要通過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教學中,如果大膽讓學生舉例估測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重量,教師再加以引導修正學生的估測誤差,這樣會取得更佳教學成效。
今后,我的教學將繼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從學生學習的需要出發,讓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2
《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六單元的第1課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所以,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克"、"千克"這兩個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戰性。一是因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克"、"千克"的接觸比較少,二是"克"這個單位比較小,學生更是很少有對這個質量單位的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力求體現以下二個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重量的關注;2、通過操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初步建立"克"與"千克"的概念。反過來,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質量,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帶來一些包裝袋上寫著重量的物品,如:食鹽,方便面,果凍等。沒想到,竟然有個學生告我,“老師,潘×說明天是不是過六一呢?”哈,差點沒把我暈死。我順勢對學生說:“這些東西是我們明天學習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裝好了帶來,可別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們給樂的,呵呵。
第二天,我發現幾乎每個同學都帶來一些東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業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說明只有學生感興趣的作業才能讓他們完成得心甘情愿,自然不會有忘帶忘寫的借口了。課堂上,利用這些東西,我讓孩子們掂一掂,估一估,說一說,比一比,從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質量概念,并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還能正確清晰地讀出這個公式,知道哪里停頓就能讓聽的人聽明白了。
但是,由于活動多了一些,所以練習的相對就少了,如果能夠再合理安排一下時間就好了。在這里,要特別感謝同組的張老師,給了我幾個2分的硬幣,別看東西不值錢,用處大著呢,1枚2分硬幣大約就是重1克,對于學生建立1克的概念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現在要找這硬幣還真不是件容易事,再次感謝!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3
《數學課程規范》指出:同學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實際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同學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同學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依據新課標提出的兩個基本理念,在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
一、用活教材,誘發學習的動機
教材出現給我們是一個靜態的知識,它所創設的情境有些離本地同學的生活實際較遠。在備課時,教師要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發明性地使用教材,創設同學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找準“知識的最近生長區”,誘發同學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本節課中,我先讓同學交流平時購物中的一些發現,同學學會了認識商品的質量標注,從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識是真實的、親切的,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為同學學數學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為同學提供“做數學”的機會
保守的教學中,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由教師講的。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同學的操作與思維,同學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本節課中,我充沛地給同學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同學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同學通過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的活動,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同學通過大量的操作:稱一稱2分硬幣、數學書、1千克重的食鹽、書包等,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同學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彈簧稱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小朋友們自身體驗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拓寬同學體驗的自由空間
同學們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假如僅僅停留在“1個2分硬幣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同學學習的潛能,調動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拓寬同學的體驗空間。
在本節課中,同學稱了2分硬幣,又稱了數學書、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接著又分小組稱了稱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組活動中,同學們分工合作,有的同學換物品,有的同學看指針,活生生的一幅“購物局面”得到了再現。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識的過程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同學們體會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體積大,有的體積小,從而拓寬了同學體驗的空間。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4
一、在實踐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所列舉的例子都是學生經常能接觸到或看到的。師生共同努力,準備了充分的教具、學具和實物,調動多種感官協作學習。學生進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稱一稱、比一比、說一說等活動,感受物體的輕重。學生親身經歷了1克、幾克和1千克、幾千克的實際質量,這種感受不是教師講解、灌輸得來的,而是學生親身體驗到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做”的方式而不僅僅是“聽和說”的方式介入學習活動。他們不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確含義,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發現、認識、理解數學的一般方法,培養了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在體驗中建構
體驗是由身體活動和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情和意識,體驗讓學習進入生命領域。因為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已不再僅僅局限于認知與理性范疇,它已擴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領域,從而使學習過程不再僅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發展的過程。數學學習的體驗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一個突出特征。
傳統教學中認識質量單位,重點一般都是放在單位的換算上,教學中往往采用講授記憶的方法,學生只要記住幾個常用的質量單位,并能正確地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了。這樣的教學往往出現學生學完質量單位后,還會鬧出這樣的笑話:一個西瓜重3克,一個雞蛋重50千克,王老師的體重是60克……這反映了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嚴重脫節。《克和千克的認識》的教學重點確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確立上,既重視數學事實,又重視數學經驗。所以在“克的認識”中,我反復讓學生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體的質量,感受它們的質量,豐富學生的數學體驗。這種感受、體驗不但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也是將來“學會生存”必備的本領。“克”“千克”的概念在學生頭腦中的建立,學生經過眼晴觀察、耳朵傾聽、腦子思考、嘴巴表達、雙手操作,心靈感悟,即用自己身體親身經歷、體驗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將沉淀到學生的內心深處。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5
低年級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也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只靠觀察得到,比較抽象。所以在課前我布置學生到家庭、商場等處找以“克”和“千克”計量的物品,統計結果匯總,然后交流。這樣既能初步建立質量觀念,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的認識,又培養了小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瑞士一個有名的心理學家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開始”,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雙手實踐的東西。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質量觀念,針對《克和千克》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改變了傳統的班級授課模式,大膽嘗試使用分組實踐操作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以“動”促“思”,使學生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領悟到了知識的情趣。學生手腦并用,在操作活動中高興地認識了“克和千克”。
在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掂、估、秤這些操作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建立明確的質量觀念。通過“找實物”“稱實物”把抽象的質量單位與熟悉的實物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通過讓學生從桌面上稱出約1千克的物品,發現質量相等而數量不等這一角度,進一步深化對質量單位的認識,既把傳授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又有機地滲透了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掂質量”讓學生用肌肉有意識地感覺體驗實際質量。學生在感知1克的物品之后,動手“估”“秤”蘋果、梨、香蕉、雞蛋等,不僅檢驗了操作活動成果,更能讓學生體驗成功后的快感和喜悅,感受學習的樂趣,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我聽見了就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這是華盛頓圖書館墻壁上的三句話。它形象地說明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教學,更要注重動手操作。學生自主操作、動手實踐,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深化,記憶才會牢固,推理才能嚴密。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6
一、在生活中感受數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及課前布置到超市調查物品的重量來揭示課題,學生感到很親切,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歸宿于生活,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學生雖然對克與千克還不熟悉,對1克與1千克有多重?缺乏感性認識,但他們已經知道物體有輕重,并能用手或其他部位去感受體驗質量,分辨物體的輕重,所以學習這一課我選擇了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為學習資源。給學生提供充裕的動手實踐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逐步感知認識質量單位,并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如通過1個2分硬幣和2袋食鹽,讓學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過游戲抱一抱同桌同學,來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同時引導學生“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讓學生說說你認識哪些秤,再通過介紹一些常用的秤及認識盤秤的使用方法,給學生提供實際測量物品的機會。并運用對比的方法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如一手掂兩袋食鹽,一手掂1個2分硬幣,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關系。所有的這些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并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交流、實驗等能力。
三、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通過自主探究享受學習的樂趣。
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用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更多實物材料,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說一說、稱一稱的實踐活動,從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舉了許多生活中的實物,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如:1千克蘋果、大約有幾個,500克鹽有多重,1個文具盒、1個擦子大約有幾克,讓學生借助對蘋果、鹽、文具盒、擦子的質量的感知,遷移到對1克、1千克重量的感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大量的操作培養學生自己去解答問題、去驗證答案。對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盤秤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孩子們自己體驗到的,并形成一定的技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我也認識到本節課存在的不足:學生對“克”、“千克”的質量,體驗還不夠豐富,判斷物品有幾克、幾千克,估測值與實際值誤差較大,說明學生對“克”“千克”的觀念的建立,還需要通過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教學中,如果大膽讓學生舉例估測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重量,教師再加以引導修正學生的估測誤差,這樣會取得更佳教學成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7
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重量單位,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與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學時我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課前調查活動: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標簽;在家里找一找標有重量的東西;把找到的東西和重量記錄下來;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來稱量物品的重量。這次調查活動的目的是充分開發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分散學習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課前就已經與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這樣就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上課一開始,學生就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有的還有不同意見,如一個學生找到的雕牌洗衣粉凈重500克,小組中的另一個學生說他找到的也是雕牌洗衣粉卻是250克,兩人僵持不下,討論得激烈。后來還是小組長出面解決說:可能是包裝有分大小包的緣故,因此你們兩人都沒錯。兩位學生聽到小組長這么說,也覺得有道理,這一場紛爭才算平息。而我在一旁卻暗自高興,因為學生們有了問題懂得自己解決了,小組長也充分發揮了作用,看來我們班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1克的質量比較微小,容易被忽視。為了幫助學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找來了幾枚2分的硬幣,因為一個2分的硬幣就是1克。接著通過開火車的形式,讓每位學生都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體的輕重。接著啟發學生聯想到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建立正確的表象。很快學生就聯想到了如藥片、圖釘、扣子等物品,看來學生是真正掌握了1克的概念。
1千克的質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如有的學生就匯報說1包食用碘鹽重1千克、6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一條福壽魚約重1千克、一瓶大可樂約重1千克……學生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還真不少。
當我讓學生比較兩個重量接近的物體(橡皮擦和鉛筆)時,學生有的用兩手掂一掂,有的說要用秤稱。其中一個學生突發奇想,把尺子放在文具盒上,然后把橡皮擦和鉛筆放在左右兩邊。我看到這,就請這位學生說說他為什么這么做。他馬上向全班同學演示并介紹了他這么做的原理:因為我的尺子是20厘米,我把中間的10厘米對準文具盒,這樣就相當于一個簡易的天平了。原來是上課時我拿來的天平觸發了他的奇思妙想,他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了正確的答案,解決了問題。看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不容忽視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加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8
“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這兩個單位卻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沒有實物的襯托是很難進行感知的。這節課就是要讓學生把那些抽象的概念進行具體地感知,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了解1克和1千克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同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量,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1.選擇學習材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對于學生小組活動的材料上,采用的是“供料學習”,并且在材料準備上精心設計:有2分的硬幣和其它1克的物品,目的是讓學生感知1克的質量;有200克、500克和1千克的物品,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加深對1千克的印象。學習材料里有的在外包裝上有質量標識,有的沒有質量標識,使學生學會用看或者是掂等多種方法來找,體會到學習方法的多樣化。
(2)本節課,除了在相應環節中出示了各種秤的圖片外,并沒有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稱量活動,只把一個天平和一個盤秤請進了教室,分別是用于1克和1千克的物品的演示和驗證上。這樣做更明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而對物品的估量應該是在學生積累了大量的感知經驗后完成的,因此并沒有讓秤出現滿教室,還原一個真實的常規課堂。
2.體驗方法指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曾經“熱鬧”的課堂給我們留下了無數思考,反思過后我們高呼:“還數學課堂一絲寧靜。”不論是掂一掂,還是找一找,我都非常注重對學生活動方法的指導,小組成員的合理分工、數學小精靈的“活動提示”、“靜靜感受”等的語言指導、對有序活動的針對性表揚把這種體驗的方法巧妙地、不動聲色地滲透給學生,從而提高了學生活動的有效性。相信長此以往,學生活動的有效不再是一句空話。
3、親歷學習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認識1千克時我讓學生先估一包面條(500克)的質量,再計算出兩包面條的質量:500克+500克=1000克,再用以千克為單位的盤秤來稱一稱,得出結果是1千克,讓學生說發現了什么?得出這個重要的結論:1千克=1000克。整個教學活動突出學生的親手實踐、親自感受,這樣的教學,學生最后獲得的不僅僅是一些干巴巴的數學知識,而是我為學生提供的一片天地,能讓孩子的心靈在指尖舞動,讓他們盡顯思維,對這些數學知識有最深刻的了解,孩子們充分享受了學習、交流,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這節課的學具比較多,學生對于這些東西都覺得很新鮮,很好奇,總想動一動。因此,我在教學中多思考和總結一些有效的課堂調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從“估一估,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發現有個別學生估的質量和實際質量差距比較大,可以看出有個別學生的估測能力在一節課內還沒得到很好的培養,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實踐和練習中不斷修正,形成正確的估測策略。
今后,我的教學將繼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從學生學習的需要出發,讓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19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這節課力求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體驗基礎上,從具體生活情境出發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因此要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反過來,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質量,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整堂課我以“感受生活化數學”和“體驗數學的生活化”為教學理念,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通過多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等活動,我使用了教具“天平”和“臺秤”,幫助學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從而建立觀念。
如:片段一:認識“克”,感受1克。
師:看到這個課題時,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生: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
師出示:
1克有重呢?瞧!這是什么?生齊聲說:一角的硬幣。
師: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請你們先用手掂一掂1角硬幣,感覺怎樣?生:很輕,幾乎感覺不到它的重量。
師:讓天平告訴我們1枚1角硬幣的重量吧!
(簡單介紹天平的各部分。)我們把它放在天平的左盤,移動游標,使天平左右兩端保持平衡,結果怎么樣?1枚2分硬幣大約有多重?(1克)1克的重量很輕很輕。師:想一想,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物品也大約重1克?在你們帶來的物品中能找到嗎?(生找:回形針、兩粒豆、乒乓球)師:10枚1角硬幣有多重?幾克?(10克)100枚有多重?、1000枚呢?
片段二:認識“千克”,感受1千克和幾千克。
認識1千克:師:你們真棒!那么誰來估量一下這包鹽的重量?師:誰估計得最準?一起看標注!(500克)師:一袋鹽500克,兩袋呢?(1000克)板書:500克+500克=1000克師:我們用秤來稱稱看。這是什么秤?(盤秤)知道盤秤是用什么作單位的嗎?(千克作單位,這一大格就是1千克)老師示范:仔細觀察指針,指針指到數字幾?(數字1)那就是幾千克?(就是1千克)板書1千克師:同樣的兩袋鹽,包裝上用克作單位時計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千克作單位的秤稱時是1千克,你們發現了1000克和1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整個教學活動突出學生了的親手實踐。從1克到1000克的逐一認識,都是有學生實實在在的經歷和自我感受,掂一掂、拎一拎、稱一稱,這樣的教學,學生最后獲得的不僅僅是一些枯燥的數學知識,而是我們為學生提供得一片天地,能讓孩子的心靈在指尖舞動,讓他們盡顯思維,對這些數學知識有最深刻的了解。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20
克和千克這一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并且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課前,我讓學生準備了2分的硬幣兩袋500克的鹽,學生自帶了一些物品。精彩兩分鐘學生介紹了千克的由來,為下面的學習作了鋪墊。接著,我拿出準備好的質量都是1千克的四樣東西,一捆作業,4盒牛奶,4盒粉筆,2袋鹽。讓學生掂一掂,并且估計一下哪樣東西比較輕,哪樣比較重?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的步驟就完成了。接著下一步就是探索交流,解決問題。通過投影圖片我們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單位,引出課題,板書:克和千克并且讓學生知道克和千克都是質量單位。要知道物體的輕重可以用秤稱。接下來學習了盤秤的使用方法。利用盤秤稱一稱那四樣物品。他們都是1千克。這一千克到底有多重?讓每小組的同學輪流掂一掂,把1千克的感覺牢牢記在心里。找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質量可以用千克做單位?對于千克的教學到這里就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教學克的有關知識。一個兩分的硬幣,它的質量大約是1克。小組輪流掂一掂一個兩分的硬幣,感受一下,一克到底有多重?把這種感覺記在心里。小組之間輪流掂一掂,找同學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
在接下來就是克與千克的關系的教學。一袋鹽,它的質量是500克,兩袋鹽的質量就是1000克。稱一稱這兩袋鹽。盤秤上指針指向1,說明是1千克。1000克=1千克。接下來作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本節課內容并不難,學生實際生活中也經常接觸質量問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本節課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質量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學生掌握較好。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21
一、在生活情景中發現知識
為了讓學生能比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這部分知識,并能在生活中運用,課前,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到商店、市場、超市等一些場所調查,采集一些關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并認識“秤”。通過實踐,學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標有重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還知道了輕的東西是用克來做單位的,重的東西是用千克來作單位的。所以本節課的一開始,我就從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出發“關于克和千克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讓學生回憶熟悉的生活情景,從而抓住數學教材中新知識的切入點。
二、在動手體驗中感受知識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學生最容易理解的是通過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為此,本節課重點也就是建立1克、10克、100克、500克、1千克概念過程,我主要立足于讓學生親身動手體驗感受,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的全過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時,我讓學生掂一掂一個2分的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時,我把內容分層細化,讓學生親手掂一掂10克、100克、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具體物品。通過“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等系列活動,充分感受10克、100克、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實際重量。再利用盤秤驗證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準確建立概念。
三、在實踐操作中升華知識
學生們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如果僅僅停留在“1個2分硬幣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有機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系,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具體化。我讓學生將生活中熟悉的食品,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計得是否準確。學生通過這些操作,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的。學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能用彈簧稱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并漸漸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再通過有獎竟猜活動讓學生估得準確玩得高興。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最后還布置他們課外到超市了解各種物品的質量。把我們的數學小課堂和社會這個大課堂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和升華質量概念。
在這節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凸現了,真正親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樂趣中提高了對克和千克的理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開心,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篇22
本節課教學力求體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化學習新理念,具有以下特點:
一、促使學生走進數學生活,體驗生活數學。
課前讓學生體驗生活,積累經驗,為新課做好準備。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卻往往遠離了生活實際,沒有用心的去感受這一新的數學感念,沒有學生的感性積累,是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某項知識并內化為自身的能力的,因此,我讓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有目的的去深入實際,到超市調查物品的凈含量,并實際感受其質量究竟是多重,到水果店實際挑選常見的或自己喜歡的水果,稱一稱、數一數,讓一千克變成具體化、數字化、空間化。
二、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學生在前面的實際體驗中都接觸了質量問題,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是缺乏認識。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課堂z中我采取了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觀念: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過實際用天平稱一稱1個2分硬幣,四顆黃豆、兩個圖釘和兩枚回形針大約是1克,用臺秤稱一稱2袋食鹽,6個蘋果,7個梨子,1個黃金瓜大約重1千克,再讓學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過游戲抱一抱同桌同學,來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給學生提供實際測量物品的機會。如說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讓學生說說你認識哪些秤,再通過課件演示介紹一些常用的秤及認識盤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稱出1千克食鹽,1千克的蘋果,1千克的梨。
3、采用估測方法。如:在學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后,給他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猜一猜1千克蘋果、梨各有幾個;估估自己的書包有幾千克,文具盒、擦子各有幾克等)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讓學生在修正的過程逐步建立質量單位與具體實物的關系。
4、運用對比的方法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如一手掂兩袋食鹽,一手掂1個2分硬幣,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關系。
三、關注過程體驗,激活課堂活力。
體驗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親身感受物體都有輕、重,使學生對看不出、聽不見的質量能夠用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的感覺而感受到,體驗并比較什么“重”,什么“輕”。再想方設法使學生親身感受“1千克”“1克”的實際重量,進而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稱出1千克的面條、拿起1個2分硬幣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這1千克與1克放在手上的感覺;再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如:1千克蘋果、梨大約有幾個,1個文具盒、1個擦子大約有幾克,讓學生借助對蘋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質量的感知,遷移到對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這些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并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交流、實驗等能力。
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新課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我采用小組合作實踐(如稱一稱)、合作驗證(驗證估測的結果)、合作交流(統一估測的意見)的方式,給學生創造了自主探索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們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觀察、猜想、操作、討論、驗證交流之中。
但本節課后人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學生對“克”、“千克”的質量,體驗還不夠豐富,判斷物品有幾克、幾千克,估測值與實際值誤差較大,如有學生說爸爸的體重是78千克不可能等,說明學生對“克”“千克”的觀念的建立,還需要通過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教學中,如果大膽讓學生舉例估測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重量,教師再加以引導修正學生的估測誤差,這樣會取得更佳教學成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9-13
千克和克的教學反思07-30
克和千克的教學反思06-21
《克和千克》的教學反思01-31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05-16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9-30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5-20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01-15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06-02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