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女媧補天》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
《女媧補天》是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本文自然災害場面描寫生動逼真,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想象奇特豐富。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受到我國歷史文化。 《女媧補天》是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
本文自然災害場面描寫生動逼真,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想象奇特豐富。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受到我國歷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民大眾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要求學生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邊想象畫面。了解女媧為什么要補天以及補天的過程,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勞苦大眾,不怕危險、勇于奉獻的精神。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 感慨頗多:
一、質疑問難,引出精彩。
在學生讀課題后,我問他們想知道什么。學生的問題提的很好,提出了兩個中心問題“女媧為什么補天”和“女媧怎樣補天”。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就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以“女媧為什么要補天?”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災難來臨前人們幸福的生活和災難來臨后可怕的情景。在學習災難來臨后的可怕這一自然段時,學生又出乎我意料地質疑“為什么天會塌下一個大窟窿”。這時,我正遲疑要不要給他們講講共公怒觸不周山的故事時,沒想到班里又小手如林,“老師,我知道為什么天會塌下一個大窟窿,那時因為水神和火神打架時……”“老師我也知道這個故事叫《共公怒觸不周山》,我也看到過的。”我感嘆孩子們豐富的課外知識,這是課外書給他們帶來的知識,正是他們質疑問難的精神,才使他們的這一課外知識得以展示,也使課堂出現了精彩的亮點。
二、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讀”應該是閱讀教學的永恒主題,“以讀為本”應該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在這節課上,“讀”貫穿始終,對學生讀課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體讀,個別讀;大聲讀、默讀……等等。不同形式的讀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讀有利于對文字的揣摩;出聲朗讀能加強感受、增強記憶;指名朗讀可以給對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學生施展個性的空間;自由朗讀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語言。集體朗讀有增強氣勢、激發共鳴的功能……同時,為了更深入、準確地體驗情感,我指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來做文章,通過細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讀,使學生獲得情感、升華情感。
三、挖掘課文的空白點,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但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課堂上我設計了補白想象:讓他們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說得很好。有的說:“我仿佛看到洪水沖來,房屋倒塌,人也被沖走。”有的說:“我仿佛看到孩子們在哭著尋找爸爸媽媽。”在這些補白想象中,進一步體會到神話的神奇,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積累并運用了語言。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2
教材分析
這是人教版三年級第八單元的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本組的主要學習目標有三:一是通過朗讀、討論和復述課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二是識寫生字詞,積累生動語言;三是擴展開去,引導學生閱讀其它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酌情給學生提示一些有關神話故事的知識,讓學生明白它們并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過去人類科學解釋世界和自然現象,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教學目標:
1、會寫“塌、熄”兩個生字,能給多音字“掙”組詞,掌握“燃燒、圍困、掙扎、轟隆隆、熊熊大火”等五個新詞。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天崩地裂的可怕。初步感知女媧為人類不怕困難、勇敢無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天崩地裂的可怕。初步感知女媧為人類不怕困難、勇敢無畏的精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看圖猜成語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八仙過海 女媧造人 女媧補天
以上每個成語,都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后羿、嫦娥、八仙、女媧、他們都是--(神),他們都具有神奇的力量,關于神的故事,我們就叫它(神話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1課《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
(設計意圖:導入的重點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直觀的圖片讓學生課伊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并讓學生感知神話夸張、神奇的特點。)
2、齊讀課題。重點“媧”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預設過渡: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可是后來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呢?
1、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朗讀,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次,遇到不懂的詞聯系上下文或字典想想意思,努力把課文讀懂讀通。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提出朗讀要求,對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有個初步的認識。)
三、細讀第一自然段
預設過渡:同學們,你們說說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啊?你在課文哪一段知道的?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第一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同學仔細聽,她有沒讀錯字,一邊思考,哪些句子描寫女媧補天的起因?
1、學習第一段中的生字詞
(1)生字:塌下 如何記住生字“塌”
(2)新詞:燃燒 圍困 掙扎
A、指名讀、找出這些詞語有哪些共同點。
(偏旁一樣,都是近義詞組成的詞語,都可以從偏旁了解詞義)
B、正音、齊讀
(3)新詞:轟隆隆 熊熊大火
A、指名讀
B、這兩個詞語又有什么相同之處呢?
(都有疊詞)
C、照樣子說詞語。
(設計意圖:根據生字詞相對集中在課文第一自然段的特點,采用隨文認識的方法。兩組新詞的呈現都是依據構詞的特色,不但讓學生領悟到了漢字構詞的巧妙之處,還讓學生積累了含有疊詞的詞語。)
2、細讀第一段。
(1)學了生字,我們再次快速讀讀課文,用“--”劃出女媧補天的原因。
(2)指名讀劃出的句子,如不完整,可以再請學生補充。隨機出示課件3:
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烈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3)請大家輕聲讀課文,你讀到了哪些景象?
(4)指名說讀到的景象。我請一位同學朗讀這一段,請大家用喜歡的符號劃出那些讓你感覺可怕的詞語。
(5)匯報圈出的詞語:塌下 露出 震裂 出現 燃燒 圍困 掙扎
(6)齊讀句子。
(7)同學們,看!熊熊大火已經向山頂逼近了,人們緊緊地抱在一起,幾個孩子哭著喊著……(生說)大人也嚇得……(生說)瞧那邊!水快要漫過一個女孩子的頭頂了,只見她……(生說)一個老人快被洪水卷走了,只聽他拼命地嘶喊著……(生說)
(8)同學們,眺望遠方,你還仿佛看到了哪些可怕的情景啊?
(9)看到這樣的景象,你們有什么感受?(板書:太可怕了!)
(10)你們和女媧的感受竟是一樣的,天哪,(生接說:太可怕了!)
(11)此時此刻,你們和女媧的心靈相通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吧!
(設計意圖:“天哪,太可怕了!”這個短句簡單、易讀,容易激起學生的感情。引導學生讀描寫“可怕”的句子,通過教師引讀、示范讀、學生跟讀、男女賽讀等各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在讀中流露真情,在讀中體會快樂。)
四、初步感知女媧精神
過渡:看到這樣的景象,女媧的心里難過極了!(板書:難過極了!)可是難過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為了拯救人類,她做了哪些事?
1、第一件事是--指生接說。
預設: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
又造了船,好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2、每件事用四個字簡單表達。
(求神熄火 造船救人 找五彩石 煉石補天)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句子的概括能力,轉句為詞,讓學生在腦海中留下更深的印象,而且為后面的教學做好輔墊。)
3、師生情景表演
雨神:有什么事求我啊?
不行,我可沒那閑工夫。女媧,你別管人類的閑事!
…………
好吧,我破例幫你一次。
4、同學們,女媧求神熄火,她容易嗎?同樣,在造船救人中,她也可能遇到哪些困難的事情?女媧在困難面前退縮了嗎?放棄了嗎?你們覺得女媧是個怎樣的神?
5、小結:女媧在找五彩石,和煉石補天中,還會遇到哪些困難?我們下節課來學習。
五、學習生字
1、出示“隆、塌、露、燃、熊、掙、熄”
2、給生字拼讀、組詞
3、觀察生字,說說哪些較難寫?
4、學生練寫
板書設計:
31、女媧補天
天哪,太可怕了!
女媧 求神熄火 勇敢
造船救人 堅強
找五彩石
煉石補天
教學反思:
《女媧補天》是三年級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個流傳于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禍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教學的重點是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難點是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回顧整堂課的教學過程, 感慨頗多:
1、動畫故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課前談話,我先讓大家講講讀過哪些神話故事,有同學講到了“女媧造人”的故事,我相機讓孩子講講這個故事,使大家對女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欣賞動畫《共公怒觸不周山》,學生興趣大增。讀完課題后,學生的問題提的很好,提出了兩個中心問題“女媧為什么補天”和“女媧怎樣補天”。教學中我就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以“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和“女媧怎樣補天”為主線展開教學。
2、挖掘文本的空白點,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不難理解,但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學習女媧為什么補天部分我設計了補白想象:讓他們讀一讀,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說得很好。有的說:“我仿佛看到洪水沖來,房屋倒塌,許多人也被沖走。”有的說:“我仿佛看到孩子們在哭著尋找爸爸媽媽。”還有的說:“我好像聽到人們凄慘的哭喊聲。”……在這些想象中,學生深刻體會到人間面臨著滅頂之災,進一步體會到神話的神奇,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積累并運用了語言。
然而,經驗的不足讓我設想的效果與實際效應頗有差距,在各個環節中留下了些許遺憾之處。
1、細節處理不當。一堂近趨于完美的語文課堂在細節上的處理方法總是那么得當,那么恰到好處。學生的某個小動作,有時也被我忽視了,這將影響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總有那么多細節留下很多缺憾,語文教學更應注重細節,在日后教學過程中,我將一步步改進。
2、與學生交流不夠。本節課我準備得比較充分,但真實的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心靈與心靈互相碰撞的過程,但是我深入了解學生,沒有完完全全地走進學生的世界。
3、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到位,教師應在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特別是對低年級孩子來說,更需要教師的言語鼓勵,這樣無疑會喚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的求知欲。評價猶如催生劑,給學生以力量,給學生以精神,給學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我在課堂中雖然有做出評價,但評價方式應更多樣話,評價語言也應該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具體性。
4、結尾處理不當。在最后講到原因、經過、結果并延伸到寫作時,這時候讓學生在課堂復述課文就顯得有些不當,課堂的收尾也不是那么自然、得體。
細想下來,一堂課居然有那么多缺憾。鋼鐵終需百煉而成鋼,語文教學也需要多磨方能逐步進入軌道。多磨多煉,我將在實踐中揣摩,在實踐中逐步提升自身教學能力。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3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感悟神話故事的神奇,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又要讓學生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感受女媧精神是重點,課文中有很多具體的語言文字可以挖掘提煉,感悟神話的神奇,也就是讓學生感受古代人們豐富的想象力。
1、挖掘空白,引導想象:
環境的描寫,往往是為襯托人物的品質做下伏筆的。在教學第一節后,我讓學生想象當時的場景是怎樣的?挖掘文本空白處,讓生設身處地想象:“如果你在場,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讓無聲的文字形象化,創設情境,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為學生體悟人物精神做好鋪墊。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如“幾天幾夜、終于、冒著生命危險”等詞并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如我設計的補白想象有 “你能想象女媧都在哪些地方找過五彩石?”以此來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
2、反復研讀,逐步提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讀去感悟,去體會,但是讀不是一味的同一層面的平移,因此我努力設計有層次的讀,讓學生每讀一次都有新的收獲,新的感悟,新的震撼。我在引導學生研讀幾大板塊的重點句時就是讓學生經歷從感知性的讀到理解性的讀到欣賞性的讀的過程。如讀女媧找五彩石的句子時,讓學生充分地感知句子,抒發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然后聚焦一個補白的想象進行擴散“女媧都到哪里去找了五彩石?”在馳騁想象的空間里,突出提升人物形象,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句子,讀出感受。
課結束了,但是思考并沒有結束:
在指導學生朗讀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的幾句重點句時,沒有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談感受,沒有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體驗讀的樂趣,在讀中感悟文字。以至于后面學生沒有充分感受到故事的神奇之處。
《女媧補天》評課記錄
徐雪梅:在教材解讀方面,魏老師深入挖掘文本。《女媧補天》這篇課文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主題為“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魏老師注意聯系學生學習實際認識神話故事及特點,在課上初始回顧我國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盤古開天地》等,感受古人豐富的想像。
李麗佳:她提到三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多種識字方法,也能借助字典識字,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棄字詞教學。教學中,她重視指導容易混淆的字形、字音的教學。在寫字方面兩次分析字的結構,提示學生發現書寫規律,筆順規則、運筆方法等。另外,學生的執筆的方法、寫字的姿勢,也特別及時的加以關注。
梁偉華: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后講:“同學們真會讀書,把課文中的一段話讀成了一個詞,請你們像老師一樣把這些詞寫在你們書上。” “同學們,這就是寫批注,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方法。課文的三、四自然段,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下面請你默讀三、四自然段,看這兩段分別能用什么四字詞來概括呢,也請你寫在書上。”學生都能標出感悟,寫上批注。讀書不再喧鬧,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也得到了培養。
王淑珍:魏老師指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來指導朗讀,學生也在細節中更深入、準確地體驗情感。比如,學生從“幾天幾夜”這個詞語中體會到她找了很長時間,很辛苦;從“找啊找啊”體會女媧的尋石路程曲曲折折,充滿著艱辛。
林小娟:我認為有一點可以改進的地方,像朗讀了“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一句后,老師提問“讀了這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場景,請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學生回答“天崩地裂”我覺得問題提得有些突然,似乎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如果在讀之前就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讀中進行思考,是否效果會更好些呢?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4
《女媧補天》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31課的課文,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和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本節課為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為: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體會女媧勇敢的精神,頑強的毅力,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3。復述故事。從課堂效果來看,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學生掌握了本課的內容,也進行了適當的語言訓練。但在時間的掌控上仍有不足,另外板書設計也略顯單調。
整體來看,本節課教學思路比較清晰,進行了先讀后說的訓練,循序而漸進。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時,以填空題的形式幫助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梳理文章脈絡,使學生對于整篇課文有了較為細致的把握。接著指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從中體會女媧補天的艱難,也為后面的感情朗讀打下一定基礎。學生在把握文章內容、理解重點詞句后,朗讀感情更加充沛了,能夠以自己的朗讀表達出自己對于文本的理解。另外,在具體講解女媧煉五彩石的部分,結合作者的寫作特點,抓住幾個重點動詞,讓學生結合大屏幕上的提示,邊說邊做,使學生一是體會了女媧補天的艱難,二是感受到了作者語言的生動具體,學習了動作描寫的方法。本節課的課后題中,提到:讓我來講講這個故事。這無疑是要鍛煉學生復述故事的能力。將此環節設計為進行班級故事會,獲得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具體操作是:先以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的形式,在組內練習講故事;而后推舉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也參與其中,講述故事的背景部分。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為學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二是交代故事背景,豐富故事內涵,把之前未曾提到的另一個相關傳說,以背景故事的形式向學生講述,更受學生歡迎,學生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但在時間的分配上,此處仍不夠精細,由于怕學生說不好,放給學生準備的時間過長,擠占了后面的評價時間。后續環節本設計為交流評價,讓臺下學生依照教師給出的評價建議,學會評價他人的故事,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這一部分沒能很好地完成,今后在時間的掌控上仍要多加注意。
另外,板書的設計也可以再更精巧一些,使板書成為PPT課件的有效而精彩的補充和總結。
總的來說,課的本意達到了。立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基本把握了語文教育的特點,在課上也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是開放的、有活力的,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把故事描述的繪聲繪色。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這提示我:今后,在時間的掌控上要合理把握,準確分配時間,保證課堂的完整性,使語文課堂活潑之中更加嚴謹,開放之余也不失協調。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5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關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
如: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的情景,教者引導學生體會一邊串疊詞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傳達出的人間慘狀。再如:三、四自然段的教學,教者引導學生找出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既使學生感受到女媧補天的艱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這一連串動詞生動傳神的表達效果。
語文學習要讓大多數學生得益,必須把精力花在學生個性化、創造性讀的訓練上,課文中女媧補天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喜歡第三自然段的同學最多,我問為什么?有的學生說,因為這段寫出了女媧不怕困難補天的'事。有的學生說,因為女媧不知燒了多少天,煉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酸背痛了,也不休息,終于成功,我很佩服她。也有的學生說,天補好了,很高興,當然喜歡這一段。還有的學生說,因為這段寫女媧不僅勤勞,而且不怕困難,終于把天補好,所以一定是大家都喜歡這個自然段。也有的學生說這段主要寫女媧不怕困難,努力實現自己的志向,我也喜歡這一段。讓學生根據各自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用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學生讀得動情大家聽得入神。
同時,用邊讀邊說的方式交流,既是讀中感悟的結果的呈現,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學生的發言是真實情感的流露,朗讀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于千古的神話故事。備課時,我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積累語言,感受人物形象,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增強復述故事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激發閱讀興趣。
談話導入后,我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思考,和同學討論來讀懂課文。先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課文中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鼓勵他們先自己解決,弄不懂的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互相討論弄懂。我發現這是一篇學生非常愛讀的神話故事,整個教學中,學生的心都被女媧的善良、勇敢、吃苦耐勞等光輝形象深深地牽動著。
在初步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去想象,去體驗,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地讀。如“天塌地裂”的現象在學生的生活中比較少見,學生雖能根據自己的想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但仍然比較空洞。此時我出示的一組相關的圖片和聲音,幫助學生從視覺、聽覺上進行理解,從而讓學生理解課文中出示的句子以及課文人物的情感。再如“金光四射”“五彩云霞”雖然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見過,但是感受不深,這時,我搜集并出示“金光四射”“五彩云霞”的圖片,學生被美麗的圖片迷住了,在一陣陣“哇!“好漂亮啊!”的嘖嘖贊嘆聲中,學生很直觀地理解了“金光四射”“五彩云霞”等詞,同時受到了美的熏陶,為女媧的神力而驚嘆,學生就能夠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讀好課文。
此時,學生也能有感情地朗讀了。但我總感覺學生對課文的朗讀還不夠到位。于是,我順勢而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補白。例如:“他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這里的“找啊找啊”蘊藏著女媧尋石的艱辛,可僅憑文字學生無法深刻領會,朗讀時也就淡而無味了。我說:“女媧為尋找純青石爬山涉水、歷經艱辛,我們來想象一下,女媧找了哪些地方?到底是怎么找的呢?”接著出示填空練習,讓學生填空把女媧找的過程補充完整,豐富女媧的動作,讓學生在細節中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學生思考片刻后,一只只小手便紛紛舉了起來。
同學們說得很精彩,這一生成讓課堂更鮮活。想象說話后再來朗讀這句話,那語氣中、表情中便滲透著對女媧尋石的艱辛的深入領悟,讀得入情入境,別有一翻風味了。看來,適當的補白有助于學生能更深刻的領會其內涵,促使朗讀更精彩。
最后,我聯系《西門豹》,進行學法總結:“《西門豹》主要是通過什么表現人物的品質?而《女媧補天》又是通過什么表現人物的品質?”通過這樣的學法指導,讓學生清晰直觀地認識到細節的重要性,并提醒學生在習作中注意細節指導,真正做到從課文閱讀習得習作方法。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6
《女媧補天》是一篇神話傳說故事,講述的是女媧求雨滅火、造船救人、尋找五彩石補天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女媧百折不撓的形象,贊美了她為拯救人類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女媧補天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以“女媧為什么要補天?”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女媧這一神話人物不怕危險、勇于獻身的偉大精神,領略神話故事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如“冒著生命危險、零零星星、幾天幾夜、找啊找啊、終于”等詞并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凸顯女媧的精神。我是通過學生的體會,想象,朗讀,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的。
在“上山尋石”部分,感受其艱難環境中,我讓學生結合課件背景圖,去想象體驗“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給人類及女媧帶來的重重困難。為了徹底解決人類的災難,女媧是怎樣做的?她會遇到哪些困難呢?讓學生畫出使自己感動的句子,試著寫簡單的感受,學生通過尋找重點詞,理解體會,談了各自對女媧這個人物的認識,再通過我的引讀,女媧善良、勇敢的精神品質就滲透于學生的內心深處。
“煉石補天”部分,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如我設計的補白想象有 “你能想象女媧會冒著怎樣的生命危險?”“你能想象女媧煉石的過程中,經歷了怎樣的五天五夜?”以此來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充滿神奇色彩。
在教學中,同時學習了《漁夫和魔鬼》這篇神話故事,讓學生充分了解神話故事的神奇,同時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循序漸進,學生閱讀的自信心也會日益增強,積累量更會日漸豐厚。然后我在延伸到現實生活中也有像女媧這種甘于奉獻的人,你會想到誰呢?以此來達到思想教育。
最后,我想說“語文很重要,它不僅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生活的工具,而且還負載著豐富的情感,深厚的思想和人類綿綿不絕的文明,語文學習對形成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底蘊,培養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今后終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我為自己是一名語文教師而驕傲!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7
教學片段: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自然段,你認為哪個自然段寫得最精彩?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打破傳統串講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學會主動學習。)
1.師:你喜歡哪個自然段,讀一讀。
生:我最喜歡第一自然段,因為這一段寫出了天破了以后,世界變得很可怕的樣子。
生:我最喜歡第一自然段,因為這一段用了很多好詞,比如:天塌地陷 惱羞成怒
師:你們想看看當時的景象嗎?(放動畫片節選)
(通過演示動畫的直觀手段,讓學生看到課文中描寫的難以想像的景象,同時對課文出現的詞加以理解,如:惱羞成怒 天塌地陷等,并為指導學生的朗讀做了鋪墊。)
你們認為應該怎樣讀出當時的情景?自己練練。指一名同學讀,大家評。
生:我覺得你讀得聲音很洪亮,好像還沒有讀出世界變得可怕的樣子。
生:我想讀一遍,請大家聽聽。(讀后大家評議。)
生:我覺得你讀出了共工打敗后惱羞成怒的語氣。
師:什么是惱羞成怒呀?
生:就是共工打輸了,覺得很沒面子,很丟人,就非常生氣。
生:我覺得你讀得特別好,我好像又看了一遍動畫片,我要向你學習。
師:說說你怎么讀得這么好?
生:老師你不是說過,讀書時要一邊讀一邊想像嗎,我就是在讀的時候想像當時的樣子。
(讓學生照她的樣子練習讀,全班齊讀。)
2.師:你還喜歡哪個自然段?
生:我喜歡第四自然段,因為女媧補好天后還用烏龜腳把天支起來了,天再也不會塌了。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生:我喜歡第二自然段,因為女媧很善良,看到人類在受苦,發誓要補好天。
(老師讓小組同學讀,指導讀出下定決心,一定做到的語氣。)
生:我喜歡第三自然段,因為這段寫出了女媧不怕困難補天的事。
生:我也喜歡第三自然段,因為女媧不知燒了多少天,煉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酸背痛了,也不休息,最后終于成功了,我很佩服她。
師:喜歡這一段的同學一起來讀讀吧。(大部分同學起立朗讀。)
3.師:你們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我們讀得聲音很大,就是太快了,沒有讀出女媧補天時辛苦的語氣,應該讀慢一點,比如:不知燒了多少天火,煉了多少石子。“多少”要慢點讀。
生:我覺得最后一句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為天補好了。
師:同學們評價得很準確,同桌一起體會,讀一讀吧。
(學生練習讀后,再全班評讀,老師再做指導。)
4.師:課文讀完了,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給學生創造寬松的氛圍,教會學生認真思考,質疑的能力。]
生:女媧為什么要選五色的石子呢?
生:因為天上的云是五顏六色的,所以要選五色的石子。
生:天那么高,女媧能夠得著嗎?
生:女媧是神,她能飛,天再高她也夠得著。
5.師:你們覺得女媧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我覺得女媧是一個偉大的人,因為別人做不了的事,女媧做到了。
生:我覺得女媧是一個善良的人,因為她看到人們在受苦就發誓去補天。
生:我覺得女媧是一個勤勞的人,因為女媧不知燒了多少天,煉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酸背痛了,也不休息。
6.師:讓我們帶著對女媧的贊美之情,再來讀一遍課文吧。
教學反思:
《女媧補天》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勇敢,善良,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
學習課文前,我首先讓學生查找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這樣學生就對課文有了了解。在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通,讀順。對課文中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鼓勵他們查字典,聯系生活實際或聯系上下文等辦法解決,也可以通過向老師,同學請教或和老師同學討論來解決。其次讓學生根據課文閱讀提示中的幾個問題和小組同學一起合作學習,解決問題。最后練習感情朗讀,在讀中體會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在理解課文之后,我請同學說說自己查到的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學生的發言十分精彩.有的同學找到的故事情節也不太相同,因為本文是童話傳說,隨時間的推移,很多人給它潤色,所以,相同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
由于學生年齡的特點,他們對故事特別感興趣,發言涌躍,聽的同學也十分認真。雖然學生都知道這并非是真實的故事,但大家都感受到了古代童話的魅力,了解了古代人民的想象力。
沒想到學生查到的資料如此豐富,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要讓他們經常查資料,鍛煉他們查找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本課識字教學中,我一改單調、枯燥、機械重復的識字方式,把識字過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氣氛中,學生互教互學,合作交流。全班只解決難記的幾個字,生字的學習不忘方法,學生的識字方法五花八門,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闊,合作探究的識字是學生最喜歡的環節。在品讀課文時,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學習,學生通過多種閱讀形式,在讀中想像,在讀中感悟,在評讀時,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別人,通過感情讀使學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給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認真思考提出質疑,并由學生自主解決。在指導寫字時,讓學生自主選擇要寫的字,讓學生自評互評,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體現了寫字的育人功能。課后通過開故事會,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拓寬了語文學習的范圍。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8
當選擇要上《女媧補天》一課時,我曾一度抱怨,文章中的故事講得太略了,以至于通過讀書學生只能知道故事的梗概,很難體會出女媧的那種偉大的精神,或者即使體會到,也有點形而上學的味道。
周三有幸聽了于老師的這節課,于老師在處理教材的時候,大膽地取舍教材將體會本文的寫作方面的特點作為訓練重點。在課堂上于老師思路清晰,教師的語言不多,將寫作方面的知識合理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寫作思路與寫作詳略等方面頗有收獲。于老師的成功,正是因為抓住了教材的特點,并與班上孩子的特點相結合的結果。
受了于老師的啟發,我重新審視課文。文章在人們的苦難以及尋找五彩石的過程描寫等方面的確是很略的。我們恰好可以利用這方面的不足來發展學生的歸納能力、想像能力。于是在女媧補天的原因這部分,我設計這樣一個練習“這是()一幕,人們()。”在女媧找純青石這部分設計了“她找啊找啊,她來到了(),看到()”的練習。通過這樣的練習讓學生的在歸納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訓練,使學生在體會文章的主題,感受女媧偉大母愛方面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新《課程標準》、學科特點、教學目標、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以教材為載體,靈活有效地組織教學,拓展教學空間。所以教學不在乎是什么樣的教材最關鍵的是教師能否合理的使用教材。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9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首先本人也把本課和前一課的寫法作了些比較,本課是用詞準確,生動、這樣的運筆優美的課文無疑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認真消化課文,從字詞入手到思考問題再到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質疑、解疑、歸納。重視課文插圖人物表情的賞析,讓學生更切實地感受到當時的苦難,也結合神話背景,明白女媧救人是偉大的。抓住女媧找石,煉石的句子深入體會,想象當時女媧補天的艱辛,從而進一步感受女媧的愛心,女媧的偉大。鼓勵學生相互復述故事,消化課堂教學,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然后和學生一起議議主題。本文通過寫女媧為造福于人,不顧危險,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把天洞補好的故事。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企盼幸福美滿的情感,同時也表現了古代人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在這個環節可以引導學生也來寫寫神話,以此為興趣激發,從學生興趣中激起寫作的欲望。本人也現場編了些神話如“月亮的寂寞”“嫦娥的夢”等。還別說,學生可有興趣了,有好幾個學生讓我別說話,他們想寫點東西。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進行入了寫作狀態,我巡視了一下,題材不少,什么“與星星作伴”“月亮和太陽”“嫦娥很后悔”“星星知我心”“夢游月宮”……我給足了學生時間寫,直到全部完成為止。再抽取一部分學生的習作,結合本文的寫作特點進行綜合點評。
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閱讀中感悟寫法。用詞準確,生動不僅能把作者要寫的人事物逼真地描述出來,而且還可以把細微的感情生動地表達出來。本課就做到了用詞準確,生動這一點。如描寫天塌的情景,通過一連串疊詞的運用,“轟隆隆、黑黑的”等逼真地表現出人間的悲慘狀況。那么,如何做到用詞準確,生動呢?這就要把工夫花在對意思相近的詞語的“比較、推敲——尋找、選擇”上。要學會連續想到幾個意思相近的詞語,然后通過反復地推敲比較,最后從中選擇出一個最符合事實,最能恰當地反映客觀事物特點,最能貼切地表達自己心理感受,最能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詞語。
比如:有一學生寫“一個我喜歡的人”對象寫的是我,她在開筆寫了我一段外貌及神態描寫。中間有好幾個優美的詞,本人認為很符合,并且也用了一個重復的詞,本人也認為符合。因為那樣的重合可以增強人物的人格魅力及品質。文本如下:新學期開始了,輕輕推門而入的是王老師,合體的西服棱角分明,充滿力度;整齊的長發上有兩面三刀三個大波浪,顯得落落大方;和藹可親的臉上神采奕奕,笑容可掬。她還未開口,那雙戴著深度近視眼鏡的眼睛就仿佛和我們交談起來了,似乎一下子把我們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講臺上,使你無法離開她的眼神。短短的兩面三刀三分鐘,老師給我們的感覺是:整潔端莊,精力充沛,目光深邃,和藹可親。”(可見本人還沒有說,學生裝已經根據本人的衣著,神情形成了對一個老師人格的推陳出新斷,作為老師,也僅自己的動作,形象對學生進行“無言之教”)這就是用詞準確,生動的效應。又如:寫一段自然景物描寫。(每當天空漸漸撩去那黑色的面紗時,東方便飄起了一朵朵紅色的云霞。隨著紅霞的出現,太陽慢慢地,慢慢地透過云霞,露出了早已漲得通紅的臉龐……)
同時也少不了積累。學好語文,首要目標是積累,本文生動傳神。如:描寫天塌的情景,通過一連串的疊詞“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等。逼真地傳達出人間慘狀。又如課文結尾,看似隨意,實則抒情,文筆流暢,余味深長,值得好好朗讀與積累。讓學生的練習落到實處,抄寫文中美詞,美句并仿寫或寫出同結構的詞、句等。
總之,學完本課,看看學生的所獲,本人也在想,任何一篇文章無論會么體裁,都得把握住一點,不能失去語文的“真味”。也就是“朗讀與寫作”要落到實處,語文的真味是沒有花樣的設計,它就是一門樸樸實實的學科!作為語文老師,你就本本分分地去教語文,樂在其中,不會失真的。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0
這是一篇神話傳說,講述的是女媧求雨滅火、照船救人、找五彩石補天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女媧百折不撓的形象,贊美了她為拯救人類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女媧補天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以女媧為什么要補天?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女媧這一神話人物不怕危險、勇于獻身的偉大精神,領略神話故事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成功之處: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以下幾點來展開。
1、反復讀文促理解。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基礎。新課標中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故在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但每次讀文都有目的性,不是為讀而讀。如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讀感知,然后展示讀(賽讀)進行體會,交流后再感情讀。在多種朗讀形式的作用下,在老師充滿情感的鼓勵引導下,最后大部分學生能讀出女媧難過而又焦急的心情了。
2、品詞析句重感悟。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要讓學生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學習女媧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女媧補天》這篇文章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讀文后大抵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不難的,但要讓學生深切地理解女媧的精神品質并受到熏陶感染還得靠品詞析句來完成。自讀3、4自然段,找出女媧補天不容易的詞語或句子,邊讀邊畫,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體會。這個問題的設置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找尋關鍵詞句中,邊讀邊批注,這就是一個品析感悟的過程。
3、讀練結合重積累。
本堂課的特色之一在于注重引導學生活學活用、舉一反三,聯想遷移。如給立刻換近義詞;用終于造句;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來復述第四自然段等,目的是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做到讀練結合。其次,練習的形式多樣,詞、句、段都涉及其中,讓有限的課堂時間擁有更大的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 展開想像快樂學。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如幾天幾夜、終于、冒著生命危險等詞并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如我設計的補白想象,通過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提出你能想象女媧在尋找純青石的過程中去了哪些地方,遇到哪些困難,又是怎么克服的?引導學生在文本的基礎中展開想象。課堂上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熱烈,發言的學生都能說出自己的合理想象,成為了課堂的亮點。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學生的發言評價不夠到位,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還有待加強。但總體而言,我能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并結合八項教學策略進行設計及教學實踐,達到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課堂氣氛和諧,學生愿學、樂學,學有所獲的境界。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1
《女媧補天》是三年級下冊第八組元的一篇課文,本組元安排的是想象神奇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可以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古人的想象是多么豐富。《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全文條理清楚、想象奇特、內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強。本課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困難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時,我以女媧補天的原因和補天過程中“找”五彩石之艱難為主線展開教學,在朗讀、想象、體驗、拓展中感受女媧這一神話人物不怕危險、勇于獻身的偉大精神。
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1、教學環節設計清晰。第一節抓住“可怕”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朗讀、想象中充分領悟災難之可怕,體會災難中人們的可憐。然后重點抓住“找”,引導學生在重點詞句中感受其艱難、辛苦,因課文重點在于“補天”,因此第一節我簡略處理,做到重突出。
2、拓展想象。這是一篇神話故事,其特點就是想象豐富、夸張,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女媧“找五彩石”的辛苦,我設計了想象寫話,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感受。
然而,這堂課也存在著諸多的不足:
1、教材的把握、處理不到位。課文里的語言點很多,我犯了個“力求面面俱到”的毛病,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學內容是有輕重的,教學要抓住重難點展開,“面面俱到”的后果就是“蜻蜓點水”。另一方面,因容量過大,教學節奏過快,學生自主閱讀、思考的時間就縮水了,很多學生跟不上節奏。
2、朗讀指導不到位。
捫心自問,走上講臺時,我自己也并不十分清楚該如何讀出“可怕、可憐”的感覺,自己心中沒底,那么教學勢必是失敗的。一味地叫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缺少了指導,學生的朗讀也始終沒有提高。再者,朗讀的評價語言、評價形式單一,評價應以激勵為主,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同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發現他人朗讀的長處。
3、缺乏教學機智。
當學生沒有按照自己的教學預設走時,我的心里就慌了,一下子想不出該如何引導,導致被學生“牽著鼻子走”,有些教學設計竟在“慌亂”中漏掉了。
都說語文是遺憾的藝術,誠然,這堂課還有很多值得我思考、改進的地方,我一定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再思考,再磨練!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2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神話故事是我國寶貴的民間文藝瑰寶,讓學生愛讀、會講,設法讓學生浸潤到這種民間文化的氛圍中去,從中感悟、熏陶,直至喜愛是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在教學中,我注意讓“讀”深入課堂,落在實處。我的基本教法就是從感受到領悟再到積累最后到運用”。我設計的基本學法是:以讀為基本手段,促進理解、促進感悟,習得語感。
一、在倡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關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的情景,教者引導學生體會一邊串疊詞“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傳達出的人間慘狀。
再如:三、四自然段的教學,教者引導學生找出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既使學生感受到女媧補天的艱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這一連串動詞生動傳神的表達效果。
二、本課的教學注意把精力花在學生個性化、創造性讀的訓練。
課文中“女媧補天”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根據各自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用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學生讀得動情大家聽得入神。同時,用“邊讀邊說”的方式交流,既是讀中感悟的結果的呈現,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
不足之處有:
1、由于把課文讀的太多,課文的復述沒有完成。應該直接跳到補天的過程之上,再讓學生去感悟女媧的品質。可在前面書讀得有點多,后面顯得有點緊張。
2、我壓制了學生的一些質疑,沒能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在今后教學設計時,我要多準備些學生獨立思考、自讀自悟、質疑解疑的時間,多根據學生的需求及實際設定教學環節,這樣學生樂學,教師輕松。
3、課堂語言不夠豐富,激勵性不大,每個環節連接的不夠緊密。在上課時,對于學生的回答,我的評價語也不夠豐富,而在引導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夠靈活的現象。
反思這節課,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課堂上駕御能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的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這也是我今后教學中要學習和加強的地方。課結束了,但是思考并沒有結束。通過這節讓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努力。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2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以女媧為什么要補天?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災難來臨前人們幸福的生活和災難來臨后可怕的情景。
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感慨頗多:
1、讀中悟情,讀貫穿始終,抓住重點詞句來讀,讀出感受。讀出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痛苦掙扎的悲慘景象。在教師引讀時對熊熊等詞進行解讀,突出悲慘的景象。
2、師生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在教學第一節時,我采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小組賽讀,為學生營造了簡單、愉悅的朗讀氛圍。同時透過讓學生閉目想象,感受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悲慘景象。
3、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課堂上駕御潛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的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這也是我今后教學中要學習和加強的地方。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3
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1、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關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 如: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的情景,引導學生體會疊詞“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傳達出的人間慘狀。再如:三、四自然段的教學,引導學生找出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既使學生感受到女媧補天的艱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這一連串動詞生動傳神的表達效果。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學生讀得動情大家聽得入神。
2.讀中悟情,“讀”貫穿始終,抓住重點詞句來讀,讀出感受。
如第一節后四句要讀出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痛苦掙扎的悲慘景象。在教師引讀時對“熊熊”等詞進行解讀,突出悲慘的景象。
3.師生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
在教學第一節時,我采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小組賽讀,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朗讀氛圍。同時通過讓學生閉目想象,感受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悲慘景象。
4、挖掘課文的空白點,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但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課堂上我設計了補白想象:讓他們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說得很好。有的說:“我仿佛看到洪水沖來,房屋倒塌,人也被沖走。”有的說:“我仿佛看到孩子們在哭著尋找爸爸媽媽。”在這些補白想象中,進一步體會到神話的神奇,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積累并運用了語言。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4
《女媧補天》是一篇神話傳說,講述的是女媧求雨滅火、照船救人、找五彩石補天的故事。課文中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女媧百折不撓的形象,贊美了她為拯救人類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我校的張帆老師為我們執教了這一課,讓我們一起走入課堂。
片斷一:
師:認真讀第三段,看看哪些句子讓你感動,用波浪線畫出來,畫出來后和同桌說一說,為什么讓你感動?
(學生自己讀課文,勾畫句子,同桌互說)
師:哪些句子讓你感動?
生: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師:她會遇到什么危險呢?
生:可能會被大火燒死。
生:可能疲勞過度致死。
生:可能會被水淹死。
師:面對這么多的危險,女媧不僅沒有退縮,反而下定決心去補天,誰能讀出她的決心。
生: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語氣平淡)
師:再請個同學讀讀,看看你能把女媧的決心讀出來嗎?
生: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師:我聽出來了,女媧的決心很大。女孩子一起讀。(女生一起讀)
師:男孩子讀。(男生一起讀)
師:全班同學一起讀(全班同學一起讀。)
教學反思:老師在引導學生讀懂句子、深入理解句子意思后,知道女媧是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下定決心去補天的。在這里,老師引導學生去感悟,讓學生悟出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然后請學生朗讀,對學生的朗讀作出正確的評價,引導學生有感情的讀這一句,從中體會女媧的決心。
片斷二:
師: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生: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
師:她忙了幾天幾夜,“幾天幾夜”說明了女媧——
生:“幾天幾夜”說明了女媧很忙。
生:“幾天幾夜”說明了女媧不顧自己。
生:“幾天幾夜”說明她很忙碌,忙的時間很長。
師:是啊,她白天找,夜晚找,也許一天才找到了一塊石頭……找得這樣辛苦,這樣累,她為什么沒有停下來?
生:因為她不想讓人類受苦。
師:是啊!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幾天幾夜讀得慢)
師:你為什么把“幾天幾夜”讀得慢一些呢?
生:因為“幾天幾夜”說明了女媧的辛苦。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女媧的辛苦吧。
全班學生齊讀。
教學反思:在這一環節“女媧找石”的教學中,老師緊抓“幾天幾夜”這個詞,引導學生理解幾天幾夜詞里面的意思,讓學生讀懂女媧找石頭的艱辛。由于張老師巧妙引導,將“幾天幾夜”這個詞印在孩子們的頭腦中,形成一個個畫面,較好。如果在這個地方,老師再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女媧忙碌的情景,也許學生就會說,我看到女媧累的停下來捶捶背,我感覺到女媧的腿走得酸酸的,象要走不動了。這樣的話,孩子們頭腦中的畫面可能會更清楚。
片斷三:
師: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動?
生: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
師:在這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塊中間找,好辛苦啊!
師:辛苦之中,女媧已經找到了四種石頭,還差一種純青石,怎么辦?
生: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師:她找啊找啊,可能去哪兒找?
生:在山上找。
生:在樹下找。
生:在山角下找。
生:在水里找。
生:在石頭下找。
生:在懸崖邊找。
師:在找石頭的過程中女媧一定很辛苦,她的腳在找的過程中會怎樣?她的手在找的過程中又會怎樣?請你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填出下面一段話。
女媧來到( ),她找啊找啊,她的腳( ),她的手( ),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女媧來到(泉水邊),她找啊找啊,她的腳(被堅硬的石頭劃破了),她的手( 被荊棘刺傷了 ),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女媧來到(山邊),她找啊找啊,她的腳(起泡了),她的手( 長繭了 ),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女媧來到(小河邊),她找啊找啊,她的腳(被堅硬的石頭磨破了),她的手( 被劃傷了 ),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師:女媧來到山腳下,她找啊找啊,她的腳磨破了,她的手劃傷了,————
生: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師:女媧來到小河邊,她找啊找啊,她的腳起泡了,她的手長繭了,————
生: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師:誰來讀一讀?
生: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學生有感情地讀)
師:你為什么把“找啊找啊”讀得比較慢?
生:她去很多地方找過,找了很長時間。
師:體會的真好,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學生再次全班讀)
教學反思:這一環節“女媧找石”的教學中,老師結合書上的句子對學生進行思維的擴散,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又找啊找啊”這個詞中,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女媧會在哪些地方找?擴展學生的思路,在小河邊,在高山上,在山腳下,在大海邊……當學生說出一系列的位置后,老師又及時的引導孩子們想象,女媧在這些地方找純青石的過程中腳會怎樣?手會怎樣?繼續擴展學生的思路,并用一定的句式幫助孩子們表達出來。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這一片斷教學中,老師巧妙地把話變畫,還將理解詞語訓練,抓聯系,句與句群訓練等穿插其中,顯得扎實、有實效。
整個片段教學中,張老師都注重了對學生朗讀的訓練,思維的拓展,語言的發展,很好的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同時,在教學中,又較好的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她和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去體味和感悟,讀出了女媧不屈不撓、為人類不怕犧牲的中華民族精神。
整個課堂上,老師是簡簡單單地教語文,沒有什么花架子,學生是扎扎實實的訓練,這就是樸實的語文教學風格。今后,我也朝這個方法努力,爭取每一節課都扎實的訓練學生的基本功。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5
本節課我根據教材特點——神話故事;抓住中年級學生年段目標——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活動作為課堂重要內容,嵌進教學各個環節,使學生逐步構建起概括、復述等語言交流技能的學習框架。
1、了解神話故事基本特點,構建學生神話故事的基本框架。我根據學生喜歡神話故事的特點,出示一組神話故事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初步感受、認識傳統文化,同時,發現神話故事與一般故事的區別。通過了解女媧一些資料,比如女媧的外形是人頭蛇身,會造人和補天,樹立女媧神的形象,為體會文本神奇之處做準備。
2、在詞語檢查的過程中學習用簡練的詞語概括課文內容,構建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把書讀厚,由詞帶出句子;把書讀薄,根據句子、段落內容概括出相應的詞語。學生在語言的轉換中能力得到培養,素養得到提升。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第一,在學習詞語的過程中,出示相應的句子,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學習詞語的過程中,對難讀的句子進行了朗讀指導。第二,根據句子或段落描寫的內容概括出“天崩地裂”、“煉石補天”等詞,學生的概括能力得到鍛煉。嘗試進行批注,這是很好的學法滲透。第三,根據各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既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又降低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難度,這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可以跳一跳達到的。
3、學習“天塌地陷”部分,構建中年段學生的讀書方法。
我主要是抓住課文兩處語言特點,一是文中四個疊詞的運用。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明白這些疊詞運用的好處,自然、有效。二是文中有一些同偏旁的詞語,其中 “圍困和掙扎”比較有代表性,讓學生利用這個語言特點去體會語言背后的意思,在老師的范讀下,想象當時的情景,感受天塌地裂的可怕。接著,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在反復朗讀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天塌地陷的可怕。
4、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復述課文第一部分,構建起學生復述課文的基本方法。在學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加入想象,復述第一自然段,描述“可怕”的場景。學生在轉換語言的過程中,把神話故事真正讀進自己的心靈。為下一節課講述全篇課文做準備。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學生的發言評價不夠到位,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還有待加強。但總體而言,我能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并結合八項教學策略進行設計及教學實踐,達到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課堂氣氛和諧,學生愿學、樂學,學有所獲的境界。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1-04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06-22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1-23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1-11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01-18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02-13
課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01-23
女媧補天的教學反思06-20
關于《女媧補天》教學反思06-20
《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參考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