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天》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天》教學反思1
色彩繽紛的圖畫是低年級小學生最喜歡的,因為他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與兒童的感官,符合低年級學生思維的特點。因而“圖文結合”成了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常用的一種手段。但不論是利用插圖或是簡筆畫,甚至多媒體課件,都只是一種簡單的形式輸入過程,學生只能被動的看,缺乏交流和表達。而低年級的孩子是多么希望表達啊!他們最喜歡的方式就是畫畫。因此,我在教學《找春天》一課時,設計了畫一畫這個環節,讓學生拿起畫筆畫出閱讀后的感受,變被動為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讓畫筆走進語文教學”有很多好處,比如說:
一、激發學生樂于表達的情緒。
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勝于抽象思維。在他們的語言和寫字能力尚未達到一定水平的情況下,畫畫可能是他們最直接和最輕松的表達的方式。所以,他們樂于畫畫,愿意用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
二、用畫展現閱讀的過程。
學生把抽想的語言文字變成形象的圖畫的過程就是一個對閱讀內容回顧、加工的過程。等他把這幅畫畫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感悟表達出來了。然后,再讓他們根據畫的畫說一說或寫一寫自己的想法,又是一個把感悟轉化為語言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調節課堂氣氛,達到動靜相宜。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如果一直讓學生聽、說、讀,學生就會越來越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教學效果。而畫畫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上立刻安靜下來。學生聚精會神的畫畫時,心情平靜了,使而后的聽說環節能順利進行。這樣,課堂上就做到了有張有弛,動靜相宜。
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讓“畫筆走進語文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將畫畫與語文放在一起,更不能把語文課變成美術課,而是要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
找春天教學反思
《找春天》是二下第一課,本課教學時我采用多種方法指導朗讀,我想進入了新的教材,將課堂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感悟領會課文。學習課文之前,我首先進行范讀,使學生整體感知春天藏在哪里。這種聽讀也訓練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受到教師朗讀的熏陶。接著,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讓學生讀通、讀熟課文。在學生自由讀前,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不丟字,不加字。
(2)讀的過程中遇上難讀的句子可作記號或隨時請教老師。
(3)讀通課文后,標出自然段序號和圈出生字。對于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和較長的詞組,要及時提醒學生注意。
解決了字詞,就要品讀課文,這一步是以“情”貫穿的讀。課文第一段我抓住兩個它“!”第二段我讓學生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脫”、“沖”、“奔”、“找”這幾個動詞,描繪出孩子們急著到外面去找春天的心情。
這時適時引導:這段該怎么讀?為什么這樣讀?這兩段應帶著什么樣的感情去讀?使學生明白面對春天這美麗的景色,我們應用盼望、高興的、急切的語氣去讀。課文第三至七段,可抓住文中的三個比喻句和反問句引導學生朗讀。這三句話把春天生機勃勃的畫面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為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機。讀這一部分時,要讀得親切活潑。
最后理解了課文,還要進行朗讀的反饋,這時,我安排學生分組比賽讀,每組選出最好的同學再比。讀完后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以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讀熟、讀出感情后,再進行背誦的練習。
《春天》教學反思2
《觸摸春天》是一篇簡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文章文筆細膩,用詞豐富、優美。
在教學中,我通過引導抓住重點詞句反復誦讀吟詠,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和課文的人文意蘊,使學生體會生命的美好,從而思考如何對待生命,熱愛生命。
一、設置情境,導入課文
在上課前,安排了一次體驗性活動假如我是一名盲人,讓學生蒙上眼睛走路、寫字等,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難。之后組織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古代教育家朱熹說: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生動、鮮活的體驗性活動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認識安靜
初讀課文,思考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說說文中的小女孩安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既是閱讀理解的中國,又是閱讀理解的歸宿。
在課堂上,學生紛紛把自己最先的感知表達出來,而且有理有據,如:善良(因為她捉住蝴蝶又放了它。)喜歡春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走得很流暢)有靈性(能夠捉住蝴蝶),快樂,熱愛生命,內心世界多姿多彩等等,可見學生初讀課文時不但讀懂了課文內容,而且做到了邊讀邊想,有了一定的讀書能力。經過老師的這一番表揚,學生思考的勁頭更足了。
三、品析語言,探究體悟
剛才我們已經初步讀懂了課文的內容,但這對于閱讀一篇文章來說還不夠,還應對文章進行仔細研讀。這篇文章有很多含義深刻的詞句,讀時令人感到意雖盡而意無窮。下面就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到這樣的詞句,多讀幾遍,認真感悟,并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文貴自得。葉老說:閱讀時最要緊的還是多比較,多歸納,多揣摩。所以我在這里細心教給學生讀書批注的方法,以使他們學會讀書。
學生抓住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體會到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我給他們補充海倫·凱勒的話: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
一個同學又聯系生活實際:很多盲人眼睛看不見,但他們的聽覺、觸覺等比常人更敏銳,使學生對安靜的行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一起做動作,一起觸摸,一起體驗安靜的內心感受。由于課前進行了體驗性活動,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一起進入了安靜的內心世界,體驗到安靜的獨特感受。
聯系安靜的這一連串動作,學生對安靜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一句理解得也很豐富多彩。
四、總結收獲,升華情感
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是作者由眼前這動人的一幕所抒發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寫這篇文章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在理解這句話時,學生聯系到了自己,也聯系到了身邊的一些熱愛生活的人,但由于閱歷所限,學生對那些身殘志堅,創造出生命奇跡的人不認識,不了解,這時教師適時補充:海倫·凱勒:生活在黑暗中,幽閉于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畢業于哈佛大學,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貝多芬:音樂家,失去聽力后創造了《命運交響曲》;張海迪:胸椎以下失去知覺,自學成才;智障指揮家舟舟;聾啞世界里的舞蹈家,《千手觀音》領舞邰麗華聽了這些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或感悟?打開心靈之窗,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悟。
《春天》教學反思3
最近五年級音樂教材中有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渴望春天》。這首歌的旋律充滿了天真、童趣、真摯和快樂,盡管里面有兩個升記號的音,可這似乎并沒難倒學生。可是到了教歌詞的時候卻反而覺得學生比較難掌握,對于老師一句一句帶唱似乎學生也提不起多大的興趣。
這學期每周的課都是五(1)、五(2)班先上,這一問題在那兩個班一直困擾著我。上周星期五的時候輪到了五(3)班的課。說實在的,在上課之前,我還是沒想到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當在復習唱譜子的時候,學生們唱歌的情緒和臉上的表情似乎感染了我,讓我找到了靈感。心動不如行動吧:在聽完錄音后,我讓學生一排一排競賽,我用鋼琴彈一句旋律,再用節奏朗讀一遍歌詞,讓每排的學生分別唱出那一句。出乎我意料的是這種方法還蠻有效的,不僅把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而且由他們思考后得到的勞動成果他們印象特別深刻。
感謝學生們,你們是我靈感的源泉!
《春天》教學反思4
《找春天》這是本單元的第一課,其教學要點是:會認“羞”等9個生字,會寫“脫”等9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滿生機的美,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熱愛春天,愿意去觀察、發現。教學時我準備了音樂磁帶《找春天》、春天美景的錄像、以及生字教學的課件。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并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在課件里直觀的書寫演示和設計精巧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識字任務。我開始就激發孩子求知欲,用疑問的語氣說:小朋友,一年有哪四個季節?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你有哪些話可以來贊美她?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學找春天的課文吧。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打開書本大聲地朗讀起來了。在讀書過程中學生借助拼音讀準生字。這時我出示生字卡片,通過個別、男女讀等多種形式讓孩子讀準字音。通過動作理解“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頓時笑聲一片,學生在愉快中體會字詞理解字義。我們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我們聽到了春天的什么?我們聞到了春天的什么?我們觸到了春天的什么?學生帶著問題精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嗎?”……讀著這些語句,領會其中的情與趣,我們會感到回味無窮。看錄像,說發現。我為學生創設一個春天的場景,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讓學生欣賞各種春天美麗的畫面,體會春光的美好,再用優美歡快的歌曲幫助學生體會課文內容,把音樂美與語言文字美圖畫美融合于一體,讓學生在美景中賞讀課文。我先讓孩子看春天的景色錄像,讓孩子有話可以說,把春天發現盡情地說呀,講呀,議論呀!這時我乘熱打鐵,讓孩子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畫出來,寫出來!
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春天》教學反思5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生對和平的呼喚,表達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渴望。教學中,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比較成功:
其一,開課時,讓學生看課題質疑,說你想提什么問題?學生紛紛提出“誰和我們一樣?什么是享受春天?為什么說是享受春天呢?”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入情入境地讀。在學生初步感知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認讀生字后,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營造一種震撼心靈的氣氛,學生的朗讀興趣被點燃了。
其二,以讀代講。本課詩歌生動易懂,教師不用講解學生也明白,所以我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生的自主閱讀上,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其三,注重學生的想像力,加深感悟。當教學第一小節中,當講到海鷗因為戰爭而失去家園時,我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你就是海上的一只海鷗,你看到自己的家園被破壞了,你心里想什么呢?”大部分同學進入沉思狀態,完全走入文本,深刻體會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在充分感悟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展開想像:“戰爭僅僅是破壞了大海、沙漠、夜空和草地嗎?”請你們展開想像,還有哪里遭到災難?仿照本詩寫法,續寫一節小詩。
《春天》教學反思6
本活動是主題《四季暢想曲》中的一個語言活動,經過幼兒園三年經驗的累加,幼兒對于每個季節的特點有了大概地了解,特別喜歡春天,用孩子的話說:“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最美。”詩歌《春天》是一首韻律感很美的詩,詩中有不但有色彩美,還有動態的美。以春天為線索,將春天的景物、動物、人物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美麗、活潑、動態的春天。
為了讓幼兒能夠真正感受散文中優美的意境,我課前讓孩子們觀看了春天的圖片,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這樣提問:“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有美麗。”“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有許多漂亮的花。”“我喜歡春天,因為草和樹都變綠了。”……小朋友都爭著回答。
為了幫助幼兒感知詩歌內容,我設計了這樣的提問:“春天是一本怎樣的書,書里有什么?”“春天除了是一本會笑的書,還是一本怎樣的書,誰笑了?”“春天還是一本怎樣的書,誰在唱歌呢?它們發出了什么聲音?”第一和第三個問題幼兒都回答得很積極,但對于第二個提問“誰笑了?”幼兒都回答“春天笑了”。我反思了一下,可能是我的提問有問題,如果我這樣問,幼兒肯定能明白我提問的意圖:“春天除了是一本會笑的書,還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書里有誰?誰笑了?”所以教師的提問要明確。
為了幫助理解這種藝術表達形式,我和孩子討論了;“為什么說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會笑的書、會唱的書?)我的意圖是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一環節中,只有平時語言表達較強的幼兒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一部分膽小、害羞的孩子還是沒有表達的機會。因為一節課只有這么多時間,對于這部分孩子,沒有空余的時間去等待,這也是我一個糾節的地方。
為了讓幼兒完成仿編任務,我增加了自制小書的環節,引導幼兒運用簡單、明了、形象的簡筆畫形式為詩歌畫出了三幅各具特色的圖,這樣既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也利于幼兒利用記錄的確圖標來進行仿編。
《春天》教學反思7
1、想一想每一節詩主要寫了什么?
2、詩中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歌不長,初讀課文后,我指名學生分節朗讀詩歌,學生讀一節,再指名說這節詩主要講什么?引導學生用詩中的話來概括每節詩歌的大意,然后再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教給學生“借詩中關鍵詞”概括大意的方法。
品析詩句時我從第一節入手,圖文結合引導學生想象蔚藍的大海本來還是誰的樂園,學生說出了“海鷗、大雁、魚兒……”的樂園,可是現在怎樣了?原先的景物是那樣美好與寧靜,而現在卻是這樣凄慘與荒涼,把這前后決然不同的兩種景物放在一起寫,這種寫法叫什么?這種寫法叫“對比”。然后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前面部分輕快,后面部分悲憤,讀出對比的效果。之后三節放手讓孩子們自學,可惜在交流時方法較單一,還不夠放手,因此所花時間過多,本來略讀課文比較淺顯,反饋時可以采用以讀代講,各組賽讀等教學方法,還能節約時間。
指導學習最后一小節時,老師說:“目睹戰爭帶來的凄慘與荒涼后,我們特別渴望、特別祈盼什么?讓我們有感情朗讀第5節。”由于時間調控前松后緊,本來讀了這節詩,要讓學生談談感受,也被略去,直接抓住最后一句有一個省略號,讓學生說一說,這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學生說了很多被省略的美好的事情。老師小結:省略號省去的是無限的美好,和希望,這些美好、和希望概括為兩個字,那就是——和平。
這堂課,最大的敗筆就是上得略讀課文不像略讀課文,精讀課文不像精讀課文,詩歌前4節所用時間過多,拓展太少。歸其原因是教學策略不當。從教學效果來看,這節課覺得滿意的地方應該是寫話練習的`設計,即模仿前4節詩歌,當小詩人仿寫,但還是由于時間調控不當,本來先讓學生觀察前四節的相同點,再進行仿寫。交流時如果把三四個學生的作品連成一首詩效果會更好。
《春天》教學反思8
今年的春天姍姍來遲,立春雨水早已過,驚蟄的炸雷也似乎在頭頂響過,我們的臉頰卻感受不到春姑娘的溫柔,北風依舊呼呼刮個不停,來來往往的人都豎起衣領縮在衣服里。幸好,在學課文《找春天》時,尹心陽同學給了我意想不到的溫暖。
“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因為有生活體驗,學生都能較好地理解“看到、聽到、聞到”的春天:看到了紅的黃的花,綠的草,樹枝發出的新芽;聽到了燕子唧唧的叫聲,還有其它鳥兒的叫聲;聞到了花兒的芬芳……在學到課文的這里時,學生七嘴八舌說了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春天,而對于“觸到了她”,學生就沒有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了,他們能找到的春天也似乎僅僅只有這了。我正要提示,尹心陽的手舉起來了,這個平時在課堂上發言就很有分量的孩子,此時舉手,我想定有他的新發現。他站起來,不慌不忙地說:“我們還可以用臉觸到春天,春天的風吹到臉上很舒服。”聽他這樣一說,很多孩子馬上回憶起來:是的,春天的風吹到臉上很舒服,過年的那幾天出太陽時,風吹到我的臉上很舒服。還有孩子說:冬天的風吹到臉上很疼,像有什么東西在刮一樣。幾句話,讓孩子們從另一種感官上找到了春天,獲得了另種體驗。而這一切,都是尹心陽的引領。其實,在孩子們的生活學習中,很多時候都曾有過同樣的學習生活體驗,只是,有的孩子善于用心去感受,而有的卻容易忽略生活中的細節;還或者,有的孩子有體驗有感受,而他(她)卻無法用語言來表述。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都需要好好地培養。
早春的天雖然很冷,教完這一課,我心底卻很溫暖。真希望用心感受生活細節的孩子越來越多。
《春天》教學反思9
《觸摸春天》這是一篇語言簡潔,意境俊美但蘊含著深刻道理的文章。文章通過盲女安靜在花園中流連,用心觸摸春天的故事。作者也觸摸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了人生的真諦: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本文的重難點是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更深地領悟課文,突破重難點,我主要的教學思路如下兩點
1、自由讀課文,把你對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找出來,反復研讀、思考。
2、在老師講解課文內容時,指導學生將自己的理解,感悟表達出來,讓各自在不同的領悟中,再加于自己的見解通過再次閱讀感悟思考,在思考中碰撞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節課的亮點:
1、教師的情感投入,語言的感染力強,無形之中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把他們帶入課文情境,為學習本文打下了一個良好的情緒鋪墊。學生的情緒高漲,對學習課文的積極性較高,課堂中滿是書聲瑯瑯,高高地舉起小手爭著發表見解。
2、教學設計簡單,就清清楚楚一條線“通過盲女安靜對春天、生活的熱愛,使作者感悟生命,感悟人生的真諦。”這節課主要是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以下是學生對“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的體會:
只要熱愛春天,熱愛生活,就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美好的春天,編織出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劉云)
五彩斑斕的世界是自己創造的。(王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內心充滿春天和花朵的世界。(陳昭鴻)
3、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在教學“安靜仰起頭張望”這個句子時,我充分地讓學生想象,盲童安靜怎么會張望,(用心來感受)想象安靜用心感受到什么?
不足:
1、教師的課前準備不充足,對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應該顯示出來,體現這些句子的重要性,也會引起學生的注意。
2、雖然整節課以讀為主,但讀的形式不多樣,在讀中沒有層次感,坡度不大。語文教學的讀會讓學生
3、教師的激勵語言不夠,整節課我的評價語單調,不外乎是“你讀得真好!”“你的領悟很好!”教師在課堂的語言也不夠簡潔、精煉,究根到底還是教師的知識底蘊不深,要想提高自身的素養,平時就應多看書,多鉆研。
《春天》教學反思10
《觸摸春天》一課,真切地描寫了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她在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將蝴蝶放飛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練,所蘊含的道理深刻。教學中,我深刻挖掘學生、文本、生活等學習資源,嘗試著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句,引導孩子走進盲童豐富的內心世界,感悟盲童對生活的追求,對生命的熱愛,讓學生輕輕松松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從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內涵。
品讀一: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童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師: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我想,蝴蝶明明是被盲姑娘抓住了,為什么說是“被這個盲童神奇的靈性抓住”了呢?
生:是啊!正常人要想捉到蝴蝶都很困難,盲姑娘能抓住蝴蝶,她一定有神奇的力量吧。
生:我想,盲姑娘天天呆在花叢里,她的身上一定有花的香味,所以蝴蝶才會被她抓住的。
生;盲姑娘的眼睛看不見,她的聽覺、觸覺應該非常靈敏,當蝴蝶向她飛來的時候,她就用非常快,非常輕的動作把蝴蝶攏在手中。
這樣,通過學生之間質疑解疑,才有了寶貴的課堂資源,才有了對“靈性”那多種多樣的理解。
品讀二;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安靜,請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描述放飛我們的想象。
師:安靜,你是怎么抓住這只蝴蝶的?
生:我是憑感覺。
師:在你想象中蝴蝶是什么樣子的?
生:它有一雙五彩斑斕的翅膀。
師:安靜,此時蝴蝶就在你的手指間撲騰,你心情怎樣?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非常激動。
生:我非常驚訝,蝴蝶怎么會被我抓住了呢!
師:也許這只蝴蝶呀就想成為你的好朋友,故意讓你抓住呢!安靜攏住的僅僅是一只蝴蝶嗎?
生:安靜攏住的是對春天的無盡遐想。
生:她攏住的是春天的氣息。
生:安靜攏住的是一個春天的生命。
生:她攏住的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師生通過進行角色轉換,使學生能設身處地從盲姑娘的角度去思考,真正走進盲姑娘的內心世界,最終達到感情共鳴。
品讀三;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師:盲姑娘對春天,對生命的熱愛,感到了作者,并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
生(齊):誰都有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師:(通過班班通)讓學生讀海倫凱勒的故事,看張海迪的成長歷程,看……問學生:此時,你們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這句話是整篇文章的靈魂所在。在學生已經理解了盲姑娘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后,拓展了相關的學習資源,讓學生領悟到殘疾人身殘志堅的精神,再一次讓學生明白殘疾人也可以生活得那么快樂,真正領悟到“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的生命真諦!
教學中,我并沒有就句子解釋句子,而是根據不同的句子,采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輕輕松松地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而感悟文本的內涵所在。
《春天》教學反思11
《找春天》是一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的散文。作者把春天比作一個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麗,有著嫩綠的秀眉和色彩斑斕的眼睛;她活潑,嫻熟地彈奏動人的音符,快樂地蕩著秋千,興奮地叫著、笑著……為使學生能在讀懂課文后,將課文內容的理解轉化為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同時使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第二課教學中,設計了以下環節:
【片斷一】
師:春天已不知不覺走進了我們的心中,相信小朋友對春天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能說說嗎?
生:我讀了最后小節后,知道春天是個活潑的小姑娘,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的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師:說得真棒!會讀書、會思考!誰也有同樣的感受呢?
生:我也感覺春天很活潑,而且很愛唱歌,歌聲可動聽啦。“嘰嘰喳喳”、“丁丁冬冬”、“嘩啦嘩啦”……
師:你的表達就是一首動聽的歌,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生:我和也從最后一小節可以感受到春天很活潑。我還想把這小節改一改,讓春天更美麗。
師:好,露一手吧!
生:她在小樹上澆水,在小朋友臉上笑。
生:我也來。她在屋頂上跑來跑去,在小朋友頭上梳理。
生:她在小河里漫步,在山頂上掃雪。
生:她在燕子嘴里叫,在小溪里丁丁冬冬唱……
學生興趣盎然地把自己對春天的種種感受匯聚成一句句話。
〖反思〗
新課標“倡導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導學生的感悟體驗。”因此案例中,教師讓學生潛心會文,充分與文本對話后,談談對春天的感受。當一個學生從文本的字里行間感受到“春天是活潑的”,教師并未急著去談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會讀書,會思考后,便鎖定“活潑”這一感受,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激發想象。這一引一撥,孩子所展示的思維空間竟是如此的廣闊。想象是如此的豐富,假如沒有這一環節的停留、挖掘,學生只是膚淺、走馬觀花似的多元解讀,那么課堂上情感迸發的鏡頭也就不復存在了!
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性飛揚,還有賴于教師所營造的一種自由寬松的氛圍。新課標所倡導的民主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接觸。基于此學生才會在課堂產生“我也來說說”的大膽想法。當學生產生這些想法,教師除了大加鼓勵,還可幫其“扶上馬,送一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
新課標強調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語文實踐,拓展學生的語文空間。《找春天》一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把春天說得更美麗,不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充分利用文本來拓寬學生寫話的空間。由此可見,教材不應是碼頭,而應是航船。
【片斷二】
師:老師也找到春姑娘了,她在一篇優美的文章里,請大家把《找春天》讀一讀,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誰從課文中找到春天了,請說一說。
生:小草是春天的眉毛。
生:野花是春天的眼睛。
生:樹木是春天的音符,小溪是春天的琴聲。
師:你還發現( )是春天的( )。
請看學生的回答:桃花是春天的笑臉。柳枝是春天的長發。風兒是春天的小手。雷聲是春天的腳步。蝴蝶是春天的發夾。花兒是春天的化妝品。小河是春天的錦緞。草地是春天的綠衣服。
師:你們想得真好,把春姑娘打扮得更美了。
〖反思〗
一直以來,課堂上只有一種聲音,老師講,學生聽,似乎天經地義。而教師的講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來設計的。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師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相信學生的潛能,把課堂還給孩子”才是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今天的課堂上,我聽到的是多么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獨特感受,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的豐富想象!我感受到他們智慧火花的碰撞,在碰撞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展示了學生的潛能。學生極富創意的發言使我認識到:今天的兒童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不容小視。在課改的今天,學生勇于挑戰的個性正漸漸地嶄露頭角。在充滿想像和夢幻的兒童時期,充分發揚孩子們的個性,引導他們想像,才能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燃起一盞難以熄滅的明燈。
【片斷三】
師:學了這篇課文,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生:文章太美了,我想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
生:老師,這篇課文寫得太美了,我想用學過的一首詩來表達我的感受。
(學生背古詩《村居》)
(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同學都愿意背關于春天的古詩)
生:我想背《春夜喜雨》。
生:我想背朱自清的《春》。
生:我想背《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游園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生:我想按課文內容畫一畫美麗的圖畫。
生:我想唱一首有關春天的歌。
生:我想在這個星期天去找找春天,寫一篇作文。
師:老師決定這個星期四中午帶大家在校園里找找春天。
〖反思〗
過去,我們的語文課程過于封閉,過于注重語文知識,把學生定格在語文書本世界里,與其他學科及生活、社會缺乏聯系。語文學科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學科本位的現象必須改變。在課改教學活動中,看到有的語文課變著花樣滲透各種活動,熱鬧非凡,不管課文的體裁與內容是否適合,也不管知識是否落實到位。我認為,融合也好,溝通也罷,語文課不能脫離其根本,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小學生必背的70首古詩,在課改實驗中,我將古詩的背誦與學生認字結合起來,旨在通過課外自主地學習古詩,達到促進學生認字的目的。熟知學生卻將古詩與所學課文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且比較和諧。它讓我認識到兩點:一是課標中所提倡課內老師的指導與課外自主的學習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條重要途徑,二是要重視語言的積累。積累,是表達的基礎,是語言材料內化為個人語言儲備的過程。
《春天》教學反思12
家長半日活動的時間到了,作為大班即將畢業的孩子,拿什么作為向家長展示的內容呢?正值春季,根據教學計劃,是有關春天的主題。于是,我將詩歌《春天》作為家長觀摩的教學內容。首先我看了一下教材上的內容,發現目標比較簡單,一是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語言的趣味性和優美的意境。二是理解詩歌中的比喻手法并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擴展想象。我覺得,《春天》這首詩歌既然語言優美有趣味性,為何不讓他們有感情地朗誦呢?這樣不僅能感受詩歌的美,更能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再說,大班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在背誦技巧上和提高記憶力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礎,于是我將目標作了調整 ,加入了“有感情地朗誦”這一點。
在活動準備時,為了使教學活動更生動形象,我沒有借助多媒體展示詩歌內容,而是采用圖片展示的方法,將詩歌內容做成了三本大書,翻開大書,每一頁大畫面內容就是詩歌中的某一句。我覺得這樣將詩歌內容一頁一頁地翻出來,更能形象地讓孩子理解和記憶。活動開始我讓孩子們聽著《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回憶一起去找過的春天,通過提問:你知道美麗的春天在哪里?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呢?導出美麗的春天還在老師為你們帶來的這三本書里。用一句“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三本書里都寫了些什么?”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隨著三本書的一一出示,孩子們的眼球都被吸引到大書中來了,翻完三本書,我讓孩子們向后轉,面對家長有感情地朗誦一遍,孩子們在聽兩遍,說一遍,共三遍的基礎上,能連貫地將詩歌朗誦完整,換來了家長們一片熱烈的掌聲。看看孩子們驕傲的笑臉,再看看家長們滿意的表情,我明白:家長需要看到這樣的效果,孩子們更需要這樣的掌聲。最后一個環節,我讓孩子們來仿編詩歌,孩子們編出的一句句詩歌,更是讓家長不相信自己的孩子還有這個能力,不時的點頭和露出欣慰的微笑,看得出他們是認可幼兒園這樣的教學方法。
唯一在教學過程中不足的一點是,個別孩子整個教學活動都不愿意主動發言,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雖然我一再地提醒鼓勵,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站起來不知道說什么,不知道家長當時是什么感想。其實,這樣的孩子,在三年幼兒園生活中,我們沒有少關注,這點我們和家長也溝通過,希望家長在家中也繼續多督促,讓孩子能盡可能注意力集中一點,為以后上小學打基礎。
《春天》教學反思13
這是一首很優美、動聽的春天歌曲,歌詞很簡單,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兒在學唱時就顯得更加的容易,為幼兒記憶歌詞內容,我還準備了圖譜,力求使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更能理解音樂、樂意表現音樂。本次活動的目標在于了解歌曲的樂句,學習用清楚、明亮的聲音唱出春天的美好、愉悅的情緒;按圖譜的提示唱準歌曲,并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感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首先我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提問來導入課題:“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里都有些什么景色?”根據幼兒的回答我展示出圖片,吸引了幼兒的注意。然后根據圖片所表現的內容教會幼兒記歌詞,下面一步就是加深難度,在記憶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歌曲的節奏型。就這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通過語言引導,孩子們就像在“闖關”一樣,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最后結合《小朋友的書》上的相關圖譜,小朋友們學起來很快。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還是最后的歌表演環節,因為表演的動作簡單形象學起來容易,再加上男孩、女孩的動作稍有不同,所以他們表演起來也覺得很有趣。在自由結伴表演環節一開始有點混亂,他們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伙伴,但在商量4個人中誰唱哪一句時,由于他們還沒有過這樣的經驗還缺少合作精神,所以一直商量不好,有的隊伍起了爭執,最后在我的引導下他們明白了只有合作才能使游戲更有趣,開始學習自己分配,由組內成員輪流著唱不同的句子。
《春天》教學反思14
走進新課改實驗班的課堂,你會親身感覺到新課程理念正在被教師們所實踐,課堂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過去師講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已悄然退場,隨之而生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教互學的感人場景。我校xx老師的語文課令人耳目一新,感受頗深。
一、導入新課,生動有趣。
楊老師執教的是《影子》一課,課前,教師帶領學生到校園里做踩影子的游戲。上課鈴聲響,教師將同學們收擾于教室。趁著學生興趣正濃,教師抓住進機,談話引題,"剛才我們做了踩影子的游戲,在玩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有太陽才有影子"、"我穿的是綠衣服影子卻是黑的""我跑影子跑,我停影子停,影子總是跟著我""影子時前時后,時左時右,時長時短"等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揭示出課文的內容。流暢的簡筆畫,秀麗的字跡,吸引著學生,也感染著聽課的教師。課堂生機勃勃,學生興趣盎然,求知欲望強烈。
二、認字自悟,形式多樣。
課中,教師改變過去師教生寫的死記硬背識字方法,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用形式多樣的認字方式,讓學生在自悟中認字學文。如:"看圖認字,表演認字,文中認字,搶答認字,看圖猜字"等,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生動活潑。
三、朗讀感悟,全員參與。
教師采用范讀、生齊讀、分男分讀、指名讀、合作讀、找朋友讀等多種朗讀形式,體現了讀通、讀懂、讀熟、讀出感情的朗讀層次,在讀中感悟兒歌,使學生學會了邊讀邊想,在朗讀與思考中培養了閱讀能力。
四、實驗領悟,合作交流。
教師注重在課堂上讓學生親自實驗,學生6人一組,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實驗探索,課堂呈現出一派生動的活躍氣氛。匯報時學生們說:"我用手電筒從左照物體,影子在右邊,影子比較長"、"我從上照,影子在下面,影子比較短"等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親自"獲取知識,其樂無窮。
五、表演升華,體驗快樂。
課堂進入尾聲,教師再次激趣說:"現在我們來做一項更有趣的手影游戲,看誰表演得最好"學生們又一次活躍起來了。他們紛紛上臺表演,一雙雙小手變成了小鳥,小燕子、花蝴蝶、小狗、斑馬、大公雞、大灰狼。學生們一邊說,一邊比劃,那豐富的聯想,形象逼真的表演,閃現出小小藝術家心靈手巧的聰明智慧。孩子們沉浸在快樂之中,營造了一個民主、合作、愉悅的學習氛圍,師生雙方達成到了情感的交融,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新課程以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課堂,聽課如沐春風,聽課的感覺像春天。
《春天》教學反思15
1、感悟意境美本文三處提到了“奇跡”,畢老師引導學生找到三處句子,讓學生說說通過哪些詞語感受到這是奇跡的。如句子“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抓住“穿梭,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極其準確,竟然”等關鍵詞讀出自己的體會,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安靜為什么會創造這些奇跡,并讓學生通過模仿在花叢中穿梭的場景,來感受安靜為什么會創造這些奇跡,以及她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美好心情。
2、品味語言美。本文文筆雋永,語言優美,適合美讀品味。畢老師的引導語也是精心設計、字字斟酌,如涓涓細流把學生們帶入課文講述的美好意境之中。帶著這種體驗,學生的心完全融入到文本之中,與作者一起、與主人公一起體味這個美好的早晨。
3、體驗生活美。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此刻,你就是安靜,你的手指悄然合攏,感受到了什么?安靜攏住的僅僅是一只蝴蝶嗎?她還攏住了什么?她又放飛了什么?一連串的疑問,把同學們的思維引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孩子們不光感受到了安靜創造的奇跡,還感受到她熱愛生活的美好心境,感受到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春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找春天》教學反思05-25
找春天教學反思04-18
《找春天》教學反思05-25
找春天教學反思15篇05-28
找春天教學反思15篇04-18
課文《觸摸春天》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4
春天的秘密教學反思(精選5篇)05-31
春天在哪里教學反思(通用5篇)05-30
春天的色彩教學反思(精選5篇)05-25
春天的電話教學反思(精選5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