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2-05-30 18:40:0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1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新的一節課《因數》,對于《因數》來說是孩子們第一冊接觸的知識,但是對于因數這個詞來說,孩子們也并不陌生,因為在乘法算式中已經有了因數的一個初步的了解。所以對于本節課來說自己有如下的感受:

  一、初步感知,數形結合讓學生形成表象。

  在教學的時候,我首先通過課本上飛機圖的情景圖讓學生看圖列算式,并且用現在自己五年級的思維來用不同的乘法算式來表示,這一環節對于學生列式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很好的列出算是,然后根據學生列出的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在此環節的設計上由于方法的多樣性,為不同思維的展現提供了空間,激發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而又借助“形”與“數”的關系,為接下來研究“因數與倍數”概念打下了良好基礎,有效地實現了已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更好的分化了難點,讓學生很輕松的接受了知識的形成。

  二、自主探究以鄰為師。

  在學生知道了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上,接下來出示了讓學生自己動手找18的所有的因數。為了能夠更好的、全面的找到18的所有因數,讓同桌兩人互相合作來完成。通過教學發現學生的合作能力很強,能夠用數學語言來準確的表述,而且大多數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也能很好的找到、找全18的所有的因數。

  三、在練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在最后的環節中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先讓學生說說有關因數和倍數的意義的一些練習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因數和倍數不是單獨存在的,是相互已存的,必須要說清楚是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通過教學來看學生掌握的還算可以。接著出示了讓學生找不同數的因數,在這個環節的設計用了不同的形式,比如:找朋友,你來說我來做,比一比說最快等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很感興趣,激情很好課堂氣氛熱烈,也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不足之處:

  1、在本節課的教學上還是存在很多哦不足之處,雖然自己也知道新課標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是引導著和合作者,可是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地方還是不由自主的說得過多,給學生的自主探索空間太少。如在教學找18的因數這一環節時,由于擔心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因數,對于因數的概念不夠了解,而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所以引導的過多講解的過細,因此給他們自主探究的空間太小了,沒能很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2、這堂課我的個人語言過于貧乏和隨意,數學是嚴謹的,隨意性的語言會對學生的學習理解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課堂評價性的語言也不多,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積極向其他老師學習,多走進優秀教師的課堂,多學多問。而且自己也要把握好各種學習機會,不斷的學習,也要多反思認真分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通過不斷地反思提高自己業務水平。希望自己也能越來越好!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2

  本單元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還要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這一單元的內容與原來教材比較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現在是在未認識整除的情況下直接認識倍數和因數的。從學生學習的情況來看,這一改變并沒有對學生造成任何影響。

  本單元的內容較為抽象,很難結合生活實例或具體情境來進行教學,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本人就忽視了概念的本質,而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相關概念或結論,學生無法理清各概念間的前后承接關系,達不到融會貫通的程度,所以教學效果也不怎么理想。要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經過反思,我認為要做好兩點:

  (1)加強對概念間相互關系的梳理,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記硬背。本單元中因數和倍數是最基本的兩個概念,理解了因數和倍數的含義,對于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等結論自然也就掌握了,對于后面的公因數、公倍數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導學生用聯系的觀點去掌握這些知識,而不是機械地記憶一堆支離破碎、毫無關聯的概念和結論。

  (2)由于本單元知識特有的抽象性,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雖然我們強調從生活的角度引出數學知識,但本單元不太容易與具體情境結合起來,如質數、合數等概念,很難從生活實際中引入。而學生到了五年級,抽象能力已經有了進一步發展,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讓學生通過幾個特殊的例子,自行總結出任何一個數的倍數個數都是無限的,逐步形成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推理能力,等等。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3

  《因數和倍數》是新舊教材的精典內容,在解讀教材的過程中我翻閱了好幾個版本的相關內容,教學案設計幾易其稿,最終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當下課鈴聲響起那一刻,聽到學生爭論不休的走出教室,不僅感慨萬千。回味整個教學過程我有以下體會:

  一、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處理教材:

  數學教材凝聚著縱多專家、學者的經驗和智慧。仔細研讀比較不同版本的教材,仔細研讀有助于你對教材的理解。在研讀中我發現在此教學內容中數形結合是多種不同教材版本要滲透結合的數學思想,但也有的教材沒有結合,那么到底哪種效果好呢?為此我對試教后的學生進行訪談,發現用“12個大小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大長方形”形式引入,更有助于學困生對5不是24的因數的理解,所以我對教材內容的飛機圖作了改動,這是其一。其二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還體現在:對教材中讓學生找18、30、36因數這一內容,備課中我們發現教材沒有例舉找單數的因數,這樣不利于學生發現一個數的因數的特點,所以我把30換成了23,才有了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對一個數的因數特征的精彩發言:有的數的因數個數是雙數,有的數的因數個數是單數、有的數的因數只有他自己和1。其三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還體現在:對于因數和倍數韋恩圖的表示方法,我直接讓學生在練習時進行嘗試,學生同樣得以解決,節省了教學的時間。

  二、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前課后的“邊角料”

  由于本節課教學內容多,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學時間和教學任務的矛盾就凸現出來,為此對于教學任務重的課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前一分鐘學生注意力還沒集中的時候進行課前談話,形式內容要注重趣味性和教學內容的聯系性。如本課的教學環節一我安排在課前進行,利用學生進入微格教室上課前一分鐘時間進行了“猜謎語和玩腦筋急轉彎”的游戲,這樣既落實了教學環節又節省了教學時間,更重要是讓學生在此過程中作好思想上和學法上的準備,可謂一石三鳥。課后通過游戲——破解數學寶盒的密碼,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下課,讓學生自己課外去研究。

  三、學生建構意義需要一個過程

  受老教材的影響,總想讓學生對因數和倍數意義的理解在學生學找一個數的因數之前學透,所以把教學時間的重心放在學生對因數和倍數意義的理解上,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曾把例2放到第二教時完成,甚至出現把因數和倍數意義上一教時的想法,實踐后發現學生對于因數和倍數意義理解不透不是由于教學處理的問題,其本質學生建構意義是需要一個過程,并且教材中把因數倍數及學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方法放在一教時有他更深的意義,目的是通過學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進一步加深對因數、倍數意義的理解,讓學生在找中體會因數和倍數的意義的內涵和外延。所以在教學因數和倍數意義中雖然沒有直接點出XX是XX的因數或倍數,而是讓學生經過大量的感性認識后,直到最后判斷中出現:16是倍數,8是因數,但學生能清楚說出其錯誤的原因,從這題的學生反應看,學生對于因數和倍數的意義理解是深刻的。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4

  在學習了“因數和倍數”這一單元后,照例要過進行復習。課堂上,在引導學生復習了“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2、5、3的倍數的特征”、“奇數和偶數”、“素數和合數”這些概念后,我要求學生先寫出20以內的素數(2、3、5、7、11、13、17、19),再寫出20以內的合數(4、6、8、9、10、12、14、15、16、18、20)。這時,我問學生:“誰能利用這些數來提一個問題,考考大家?”學生一時啞然,不知從何下手。我微微一笑:“老師來帶個頭,請問:最小的素數是多少?”“哦!”學生立刻醒悟,爭先恐后地舉手發問:

  生1:最小的合數是多少?

  生2:20以內有幾個素數?

  生3:20以內有幾個合數?

  生4:哪個數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

  生5:哪個數既是素數又是偶數?

  生5:20以內有哪幾個數既是合數又是奇數?

  生6:“自然數不是素數就是合數”這句話對不對?

  生7:“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對不對?

  生8:“所有的素數都是奇數”,對不對?

  生9:自然數按它的因數的個數分成哪幾類?

  生10:“1是所有自然數的因數”這句話對嗎?

  學生有的提問,有的作答,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忙得不亦樂乎。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如果要想讓課堂成為“清澈的渠水”,就必須不斷地為它注入“活水”,這個“活水”就是一個個精妙的提問,而如果這些“活水”就來自學生自己的思考,那么這將是多么有生命力的課堂!

  上述教學片斷中,教師只是拋出了一個問題,但就像點著了焰火的引信一樣,課堂立刻綻放出絢爛的火花!學生紛紛把自己積累的數學知識亮了出來,提出了一個個問題,既考了考別的同學,又訓練了自己的思維和語言表達,又讓大家應用概念的能力得到了增強,還活躍了課堂氣氛,讓一堂平淡無奇的復習課變得精彩紛呈。

  由此,我認為要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教師要先培養自己提問的能力,用精妙的、恰到好處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的思考,只有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才能提出有一定質量的問題,促進自己和同學的數學能力的`提高。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5

  《倍數與因數》是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倍數與因數》起始課。倍數與因數是學生學習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及分數約分的基礎。課前設計時,我緊緊圍繞課標要求,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采用本校高效課堂模式“三段六環”進行教學。縱觀本節教學,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兩個亮點:

  1.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課堂設計始終以學生自學為主,在學生相互合作中完成了教材內容的學習與問題思考。前后共設計了兩次自學指導,一個是倍數與因數的意義;另一個是如何找一個數倍數。讓學生借助教材資源進行自學、問題探討,同時強調對教材情境圖及提示信息的閱讀和理解,培養學生自學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加強小組合作的能力。

  2.注重了對教材資源的挖掘與拓展。如:在引導學生找倍數時,我對課后練一練第3題小兔子過河進行了挖掘和重新設計。讓學生找出3的倍數的同時,對倍數的特點進行了更深理解。通過河水上漲,讓學生思考還需安幾個點小兔子才能順利過河。從而讓學生想到了3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但是對于學生理解倍數的特點卻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本節課的不足:

  1.采用“三段六環”教學模式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整節課都在自學和與同伴的交流中學習。但學生思維還不夠活躍,過分的嚴格和環節控制,使學生在課堂中過于拘瑾,課堂氛圍不夠濃厚。

  2.對于倍數與因數相互依存關系上強調不夠。課堂中針對這一環節缺少必要的練習和情境設計。導致完成“因為9×2=18,所以18是倍數,9是因數。”這道判斷時學生對倍數與因數的理解深度不夠,出現了很多錯誤。

  3.業務素養待提高。對于控制課堂教學的力度把握較好,但對于課堂教學中生與師的對話環節不夠巧妙、靈活。有時因為不注意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肯定方式,可能損傷了學生繼續思維和提問的勇氣。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6

  1、這堂課的行走過程。學習了五堂同課異構的《倍數和因數》,一直想自己嘗試一下這堂課的教學,無奈,四年級的孩子已經學過了,就放在三年級進行教學,預習自己先到一個班級熟悉一下,和六年級的孩子打習慣了交道,現在一下子走進三年級課堂,真的還有諸多的不習慣,一堂課下來,自己用一個“急”字貫穿課堂,說話方式有待調整,于是,再一次梳理教案,詳細備好每一句話。第二次上課,請了三年級的數學老師聽課,出現了一個“澀”點,就是:9是倍數,9是因數的判斷,但是學生稍作點撥,還是能完全理解的,師生配合,還算順利,另外有一些小節問題處理得還是不成熟。由于“卡”得不算太“澀”,所以,也沒在意。第三次課題組正式上的時候,當出現“9是倍數,9是因數”的判斷,學生竟齊聲回答: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并不是偶然的,現在,再一次理一理,發現,開始的談話,借鑒了“三個人,有兩個兒子,兩個爸爸”沒有用好它,反而給了學生一個錯誤的提示,而且“先入為主”,學生進行正遷移,從數學原理來看,沒有真正處理好“數形結合”,處理因數個數與擺幾種圖形的關系,課堂顯得思維含量不夠,數學價值有些削弱,所以,教案我又作了一定的修改。

  2、關于“體驗教學”主題的思考。體驗既是過程,又是結果。通過學生觀察老師三種寫因數的方法,談談自己的體會,在交流、碰撞中,深化自己的認識。通過自己找因數、倍數的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是我教學的出發點,實施得怎樣,還需要同行的指點。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7

  《倍數和因數》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的倍數、因數中最大的數、最小的數及其個數方面的特征,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要上好一堂課非常不容易,在課前認真分析了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查閱了有關參考資料,進行了認真備課,但實際教學效果還是不理想。現將自己的一些想法總結如下:

  (1)關于本課教學的順序。按教材的安排是先認識倍數和因數的意義,再學習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及一個數倍數的特點,最后學習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和一個數因數的特點。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由于本課的教學時間較緊,因此在備課時曾想在學完倍數和因數的意義后先學找因數的方法,再學找倍數的方法,以便在學生注意力較為集中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但考慮到知識由易到難學生比較容易接受,還是按照教科書上的順序進行,實際上下來在倍數上用的時間太多了,造成在教學找因數的方法時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效果不理想。體會:可以先學找因數的方法,并且在認識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時適當滲透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

  (2)關于倍數和因數之間的關系。上課前我感覺學生對倍數和因數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可能會理解不到位,就想利用班級中學生的父子關系來說明,把生活中的相互依存關系遷移到數學中的倍數和因數,這樣設計較自然貼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又幫助學生理解了倍數和因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實際上課時發現學生的理解還可以,因而沒有采用。

  (3)關于操作的必要性。一開始擺12個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得出三個積是12的乘法算式,備課時我想這里的操作可否省去?一方面用去時間較多,對教學內容關系不大,如果說是培養操作能力也不是在這個時候,另一方面這節課練習時間比較少,擠出的時間可用于練習,后來還是否定了,盡管類似的活動經驗學生在先前的學習中已經積累過,但在這里,再次經歷操作活動可以喚醒學生相關的數學活動經驗,幫助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再一次有意識地感受1和12、2和6、3和4這幾組數和12之間的有機聯系,為隨后學生有意義學習倍數和因數的概念打下基礎。

  (4)關于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你能找出多少個3的倍數?”“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數嗎?”“觀察上面幾個例子,你有什么發現?”教材努力淡化“告訴”的痕跡,而是在提供必要方法指導的基礎上,將學生推向主動探索和發現的前臺。學習找倍數的方法時,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總結出了用乘法和加法比較方便。學習找因數的方法時,根據因數的意義,利用乘除法的互逆關系,做到有序、不重復、不遺漏。一個數倍數和因數的特征及其個數,引導學生自己通過觀察來感悟,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8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

  (1)新課標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從除法算式的觀察中引入本單元的學習,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乘法算式來導入新知。

  (2)“約數”一詞被“因數”所取代。這樣的變化原因何在,我認真研讀教材,通過學習了解到以下信息:簽于學生在前面已經具備了大量的區分整除與有余數除法的知識基礎,對整除的含義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不出現整除的定義并不會對學生理解其他概念產生任何影響。

  (3)因此,本套教材中刪去了“整除”的數學化定義,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直接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雖然學生已接觸過整除與有余數的除法,但我班學生對“整除”與“除盡”的內涵與外延并不清晰。因此在教學時,補充了兩道判斷題請學生辨析:11÷2=5……1。問:11是2的倍數嗎,為什么,因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數,4是5和0.8的倍數,對嗎,為什么,特別是第2小題極具價值。價值不僅體現在它幫助學生通過辨析明確了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都是指整數(一般不包括0),及時彌補了未進行整除概念教學的知識缺陷,還通過此題對“因數”與乘法算式名稱中的“因數”,倍數與倍進行了對比。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9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因數、倍數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內容較為抽象,為讓學生理清各概念間的前后承接關系,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在學習《因數和倍數》這節課時,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對概念間相互關系的梳理,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概念。

  因數和倍數是最基本的兩個概念,理解了因數和倍數的含義對于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等結論自然也就掌握了。因此,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情景圖引出乘法算式2×6=12,讓學生在多說中體會、理解乘法算式中兩數之間的因數與倍數的關系。學生在交流中輕松地理解了兩數之間因數與倍數之間的關系,同時引出12的所有因數,讓孩子感受到用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為后面學習找一個數的因數做好鋪墊。

  二,引導孩子在自主探究中學習新知

  在學習找一個數的因數時,讓孩子們動腦思考,小組合作中探究方法,孩子們想出的方法很多,充分發揮了他們智慧,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中優化了方法,孩子們在體驗中逐步掌握了方法,學得深刻,方法熟練。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動腦思考、觀察,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究學習中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一些特殊的例子,引導學生用數學的語言總結概括一些概念,逐步形成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推理能力。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10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過除法算式來引出整除的概念,而現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沒有用數學語言給“整除”下定義,而是利用一個簡單的實物圖(2行飛機,每行6架)引出一個乘法算式2×6=12,通過這個乘法算式直接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尤其對因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不是很好理解。我通過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因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所以在上課之前我特意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學生對相互依存的理解,在描述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就不會說錯了。對于這節課的教學,我特別注意下面幾個細節來幫助學生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1.是我上課時特別注意讓學生明白什么情況下才能討論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2.是要學生注意區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本單元中的"因數"的聯系和區別.在同一個乘法算式中,兩者都是指乘號兩邊的整數,但前者是相對"積"而言的,與"乘數"同義,可以是小數,而后者是相對于"倍數"而言的,兩者都只能是整數.

  3.是要注意區分"倍數"與前面學過的"倍"的聯系和區別."倍"的概念比"倍數"要廣.可以說"15是3的倍數",也可以說"1.5是0.3的5倍",但我們只能說"15是3的倍數",卻不能說"1.5是0.3的倍數".在課堂中反復強調,幫助學生認真理解辨析,所以學生一節課下來對這組概念就理解透徹了,就不會模糊了.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11

  本課程為一節數學概念課,現在的課程設計主要通過乘法算式直接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對于初次接觸的學生們而言,屬于較難掌握的內容。

  同學們在乘法算式的學習中對因數這個詞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學中首先復習前期的知識,逐步引出新的知識點,利用數形結合、自主探究、鞏固練習等方法完成本課程的教學。

  一、數形結合感性認識

  通過閱讀課本上的飛機圖,讓學生利用情景圖使用不同的乘法算式來表示,本環節較為簡單,根據學生列出的算式引出因數與倍數的具體含義。本環節主要借助數形的關系列出方程,有效銜接了新舊知識。

  二、互幫互助自主探究

  在學生理解因數倍數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讓學生與鄰座互相幫助找出24的所有因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展現了較強的合作能力,并能夠運用所掌握的數學語言來準確表達,大多數學生都能順利完整找齊24的所有因數。

  三、鞏固練習快樂學習

  最后利用不同程度的練習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本階段主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理解因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概念性,是不能單獨存在的。本環節利用“比一比誰更快”、“你說我做”等小游戲練習尋找因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習。

  在本次教學中因為擔心學生第一次接觸概念,難以理解故過多、過細地講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是本課的不足之處。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12

  一、教材與知識點的對比與區別。

  1、對比新版教材知識設置與傳統教材的區別。有關數論的這部分知識是傳統教學內容但教材在傳承以往優秀做法的同時也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動。無論是從宏觀方面——內容的劃分還是從微觀方面——具體內容的設計上都獨具匠心。“因數與倍數”的認識與原教材有以下兩方面的區別1新課標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從除法算式的觀察中引入本單元的學習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乘法算式來導入新知。2“約數”一詞被“因數”所取代。這樣的變化原因何在教師必須要認真研讀教材深入了解編者意圖才能夠正確、靈活駕馭教材。因此我通過學習教參了解到以下信息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是在已經能夠區分整除與余數除法對整除的含義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不出現整除的定義并不會對學生理解其他概念產生任何影響。因此本教材中刪去了“整除”的數學化定義。

  2、相似概念的對比。1彼“因數”非此“因數”。在同一個乘法算式中兩者都是指乘號兩邊的整數但前者是相對于“積”而言的與“乘數”同義可以是小數。而后者是相對于“倍數”而言的與以前所說的“約數”同義說“X是X的因數”時兩者都只能是整數。2“倍數”與“倍”的區別。“倍”的概念比“倍數”要廣。我們可以說“1.5是0.3的5倍”但不能說”1.5是0.3的倍數”。我們在求一個數的倍數時運用的方法與“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是相同的只是這里的“幾倍”都是指整數倍。

  二、教法的運用實踐

  1、“因數與倍數”概念的數的應用范圍的規定直接運用講述法。對與本知識點的概念是人為規定的一個范圍因此對于學生和第一接觸的印象是沒有什么可以探究和探索的要求而且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因數與倍數”的運用范圍就是在非0自然數的范疇之內與小數無關與分數無關與負數無關雖沒學但有小部分學生了解。同時強調——非0——因為0乘任何數得00除以任何數得0。研究它的因數與倍數是沒有意義。我得到的經驗就是對于數學當中規定性的概念用直接講述法讓學生清晰明確。因此用直接導入法先復習自然數的概念再寫出乘法算式3×4=12說明在這個算式中3和4是12的因數12是3和4的倍數。

  2、在進行延續性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探究怎么樣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在板書要講究一個格式與對稱性這樣在對學生發現倍數與因數個數的有限與無限的對比再就是發現一個數的因數的最小因數是1最大因數是其本身。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13

  因數和倍數是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由于知識較為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我在教學時做到了以下幾點:

  (1)密切聯系生活中的數學,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間的關系。

  今天在教學前,我讓學生學說話,就是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概括能力和對事物間關系的理解能力。于是我利用課前談話讓學生在找找生活中的相互依存關系,課中遷移到數學中的倍數和因數,這樣設計自然又貼切,既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幫助學生理解了倍數因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從而使學生更深一步的認識倍數與因數的關系,

  (2)改動呈現倍數和因數概念的方式。我改變了例題,用杯子翻動的次數與杯口朝上的次數之間的關系,列出乘法算式,初步感知倍數關系的存在,從而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并為下面學習如何找一個數的倍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樣不僅溝通了乘法和除法的關系,也讓學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是根據乘法還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數和倍數。

  (3)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雖然學生不能有序地找出來,但是基本能全部找到,再此基礎上讓體會有序找一個數因數的辦法學生容易接受,這樣的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我覺得能起到鞏固新知,發展思維的效果。

  (4)設計有趣游戲活動,擴大學生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譬如“找朋友”游戲,答案不唯一,學生思考問題的空間很大,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我手里拿了5、17、38幾張數字卡片,讓學生判斷自己的學號數是哪些數的倍數,是哪些數的因數,如果學生的學號數是老師出示卡片的倍數或因數就可以站起來。最后問能不能想個辦法讓所有的學生都站起來。出示地卡片應該是幾,找的朋友應該是倍數還是因數?學生面對問題積極思考,享受了數學思維的快樂。

【《倍數與因數》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相關文章:

倍數和因數教學反思05-15

倍數和因數教學反思05-15

《倍數與因數》教學反思(精選14篇)05-12

因數倍數復習課教學反思04-17

有關因數和倍數的教學反思3篇03-15

關于因數與倍數的單元測試題08-14

《倍數和因數》說課稿6篇11-15

小學數學因數倍數說課稿04-07

因數和倍數數學課件08-07

五年級數學《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精選7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