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精選20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
我曾經執教了第四冊語文課文《曹沖稱象》一課的教學,印象較深。下面把所教及所思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興趣導入,課題質疑。
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導入語的:“同學們,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是不成什么問題的,但是,要是在古時候,這卻是一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稱象》。”接著我板書課題。
由于我這個導入很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于是提出問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
學生很踴躍,他們紛紛發言:“我想知道這個故事中講誰要稱象,為什么要稱象?用什么方法來稱?最后真的稱出來了嗎?”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一向都很重視導入的教學,特別對于小學生。好的導入,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心,促使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學中來。另外,精心設計導入語,也會使教師自己充滿自信心,能很快進入教學正題,不至于東拉西扯,避免課堂隨意性。
就 本文而言,“曹沖稱象”是一個發生在古時候的故事,學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么來稱一頭活著的象的。這件事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 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的。
二、以生為主,思辨突破。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梳理了學生的問題后,拋開了課前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步驟如下:
(課堂實錄)
1、提問:官員們想出了哪些稱象方法?(用句型“有的...有的...也有的...”練說)曹操聽了態度怎么樣?(直搖頭)“直搖頭”什么意思?(做個動作看看) 討論:為什么直搖頭呢?
2、提問:曹操認為曹沖的辦法好不好?從課文中哪句話看出來?這種方法好在哪兒?(曹操微笑著點點頭,用船代秤,解決“提不動”的問題,用石代象解決宰象的問題,既稱出大象的重量,又不傷害大象,是一種科學的稱象方法,與官員們笨拙的稱象方法形成鮮明對比)
3、提問:曹沖稱象的結果怎樣?“果然”一詞什么意思?曹沖當時幾歲?“才”什么意思?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2
通過本次講課,使我有了一次很大的提升,感覺自己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尤其是自己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和處理生成上有了一定的進步,現反思總結得與失,以便指導以后的教學。
首先,為了本次講課,我深挖教材,參考了眾多的設計,最后制定了切合學生實際的、更為學生所接受的引課和難點突破的方法。在引課上,我采用了以前學過的《盲人摸象》,這樣就使大象的樣子很清晰的出現在學生的腦海里,解決了理解大象的高大的這部分內容,也使學生產生了稱象怎么稱的興趣。在突破難點上,我采用的是通過學生默讀、勾畫描寫稱象動作的詞語、交流匯報和課件展示的方式來理解稱象的步驟,體會曹沖稱象的巧妙和學習曹沖遇事多動腦筋想辦法。
其次,在字詞教學上,我采用了通過字義識字(比如教學“稱”時,讓學生想自己看到過稱什么的。教學“秤”時,通過秤字 右邊的“平”說明秤的含義)、換偏旁識字(比如教學砍,學生們想到了次、歌、吹、歡)、結合具體情景識字(比如議論,是在出示官員們的話時讓學生想象當時的場景來理解的,還擴充了詞語議論紛紛)多種識字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和熱情,同時積累識字的方法,為以后讀書識字打好基礎。
第三,在學習了曹沖稱象的方法后,我擴展了如果是你,怎樣稱象的問題。沒想到學生們提出了用人代替大象走上船、制作大的蹺蹺板、用地秤來稱等方案,發散了學生思維,不把曹沖當做神仙而不敢去突破,樹立了學生的信心。
我認為本節課中處理不當的環節有:在學生勾畫稱象的動詞時,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交流,一來是自己著急了,二來怕學生們說不好,所以想降低學生的難度直接播放了課件。另外在教學“稱”和“秤”時應該再次比較一下兩個字的區別,這樣在以后的讀課文過程中就不會有學生誤解了。還有在學習曹操和曹沖時,做一下簡介會更好。
總之,通過這節課使我認識到,要想講一節成功的課除了需要精心備課之外,更需要一個教師多方面的素質(調控課堂能力、處理生成問題、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與積累、改進與創新,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3
《曹沖稱象》一課是一篇記敘文,主要寫曹沖小時候運用巧妙的方法稱出一頭大象重量的故事。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指導學生抓住文中幾處內容進行對比。
(1)官員們稱象的辦法和曹沖稱象的辦法的對比。分析官員們的稱象方法的結果和曹沖稱象的結果。
(2)曹操前后態度的對比。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難點,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主要讓學生抓住“直搖頭”的“直”字來強調曹操對這些辦法是不滿意的。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是用分步驟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稱象的過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指導學生,并抓住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再……然后…”,描述稱象的過程,在總結板書時指出曹沖不是神童,他的辦法是想出來的。表現在第一,他認真聽別人的議論,從中受到啟發。第二,他能夠創新。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學文結束前我安排了拓展課文這一環節,我想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我說:“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還有什么好辦法,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有的讀課文,有的看插圖,有的熱烈地討論。同學們想出了不少的辦法,但有不少的方法對當時來說是不太可能,其中有一個同學想出的辦法是:把曹沖稱的沙子換成人,就會更加省事。就這樣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4
今天上了新課《曹沖稱象》,學生很感興趣,昨天預習后今天一早就有孩子來跟我分享,讓我猜猜看曹沖到底有沒有把大象的重量稱出來。但是由于今天自己身體的原因,自己的狀態并不好,上課的時候顯得力不從心,準備工作也不完善。
之前備課的時候是想準備教具給學生演示官員的辦法和曹沖的辦法,結果沒有準備充分,只能干巴巴的講,孩子們越聽越懵,加上很多孩子根本沒有見過秤,課堂漸漸被冷卻。
第二課時的時候,我在教室就地取材,找了一把大長尺子,兩個有帶子的學生水杯,和一個拴鑰匙的繩子做了一個簡易的秤,那一瞬間,學生們似乎一下子就懂了。
我非常慚愧,準備不充分就進入課堂是真的不對,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思也不夠,很多時候覺得自己不會上課了,上不好課了,其實都是自己的托詞。
想躺平,想安于現狀,想做一條咸魚。
前提也得把課上好!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5
《曹沖稱象》是一個民間方為流傳的歷史故事。課文通過對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的介紹以及與大臣們方法的對比,表現了曹沖愛動腦筋,善于觀察,富于聯想的品質。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語言通俗易懂。
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我根據孩子們的這些特點,在教學中,主要是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對他們進行啟發思考的訓練,鼓勵孩子們創新,訓練孩子們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因此,我在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在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中,讓他們的想象思維從桎梏中解放出來,讓發散思維達到一個高潮。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首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讓學生理解每一步的過程,讓孩子們盡請地討論,然后分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這樣時間很快,下課鈴聲就在不知不覺中響起,完成了輕松有趣的課堂教學。
這節課雖然孩子們上的非常輕松愉快,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由于這節課討論時間過長,所以,在拓展的環節,我做得顯然是不夠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對這一點我有點遺憾。
讓孩子們懂得《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雖然內容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理解,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這個我沒有時間在仔細地詢問孩子們的具體情況,所以不可知,這是我講這節課的一個短板。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6
《曹沖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身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整合,力圖讓“趣”貫穿始終,讓學生樂在其中,思在其中,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我教后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學習資源,營造了興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二、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他們從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濃厚的閱讀欲望,把課文學習作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課文伊始,從曹操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讓同學們到課文里找一找。當同學們對曹操的表情產生興趣后,我有效地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他們滿懷興致地朗讀課文,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三、課堂上我盡可能把時間歸還給學生
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我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進而有條理地說,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借助FLASH動畫讓學生邊操作邊說明,幫助學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有效地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
六、“奇思妙想”“有計可施”環節的設計,發散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學生勤于動腦、富于聯想,用智慧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我相信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個個都會成為“智慧星”。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7
教學中,我在指導學生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后,我想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于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曹沖能想出這樣巧妙的方法,是因為他注意觀察,善于動腦。小朋友們能不能也像曹沖一樣,開動腦筋,想出稱象的方法呢?”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自己的辦法,一會兒匯報。學生的情緒高漲起來,有的讀課文,有的看插圖,有的熱烈地討論。孩子們的方法很多。有的'說:“可以把石頭換成人,一樣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有的說:“可以用吊車用磅秤”,還有的同學說:“可以將大象的細胞抽出來,進行化驗分析,直接用生物技術測出大象的重量。”
當了解曹沖這個形象的時候,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曹沖嗎?為什么?”孩子們的回答更是讓我驚訝。
看來,他們小小年紀就能夠開動腦筋想辦法!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不能看低他們。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8
一、談話導入,課題處質疑
教學中,我利用圖片直觀地引導學生認識“稱”,通過對“雞”、“羊”、“牛”的互換,間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后導入課文:“同學們,在古時候,沒有今天的這么先進的科學技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卻是一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稱象》。”接著我板書課題,這個導入,很快抓住了學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問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學生很踴躍,他們紛紛發言:“我想知道這個故事中講誰要稱象,為什么要稱象?用什么方法來稱?最后真的稱出來了嗎?”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的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標。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鐘課堂要質量
在教學《稱象》這篇課文時,我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其次,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加強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沖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通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對這一難點基本上突破了,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說話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三、讀文質疑,合作解疑,課件突破難點
閱讀課的教學是語文科教學的重點,《稱象》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感悟曹沖是個遇事愛動腦筋,能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聰明孩子。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然后,梳理學生的問題,循著學生的問題,逐個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最后解決問題。
四、不足之處,認真總結反思
《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理解,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由于這節課安排了比較多的重點詞語和口頭表達訓練,所以,在拓展的環節,我做得顯然是倉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9
《曹沖稱象》是一個民間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課文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稱象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同等重量簡單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二年級的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教學中我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教學這一課時,我設計讓學生在初讀后提出問題,再沿著學生的問題來組織教學。教學中我讓學生先自由朗讀課文,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 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然后老師梳理學生的問題,調整自己的教法,循著學生的問 題安排教學思路,逐個解答學生的問題。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0
《曹沖稱象》一課主要寫曹沖想出一個好方法稱出了一頭大象的重量的故事。我在講這節課之前,深入鉆研教材,在年級組進行了多次研究,并參考了眾多的教學思路,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學計劃,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理解曹沖想出的辦法,感受曹沖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
曹沖稱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等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在教學這部分時,結合我們班學生的思維水平,我是這么做的:
首先,幫助學生弄明白曹沖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么稱出大象的重量的,理清文章脈絡。我先提出問題說說曹沖說的稱象的辦法可以分為哪幾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仔細讀課文。然后點撥學生說說曹沖在稱象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著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曹沖稱象一步步的過程。
接著,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練習說曹沖稱象的過程。剛開始學生不敢說、不會說,在我不斷地鼓勵下,才有幾個學生舉手回答,但是表達不如人意。于是我出示flash課件,讓學生邊看課件邊練習說,在理解課文內容、重難點的同時,鍛煉了學生復述、口頭表達的能力。在練習讓學生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先、接著、然后、最后”有序表達曹沖稱象的過程時,出現了困難,耽誤了一點時間,課前我預設做的不充分,對學生情況不了解。
通過這樣反復的語言訓練和演示課件讓學生直觀地去理解,我想,學生對于這個稱象的過程已經有了深刻的了解,于是我趁熱打鐵,問:你覺得曹沖稱象的辦法怎么樣?好在哪?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能很快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回答出來。接著我問曹沖是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他的聰明表現在哪兒?第二個問題學生回答不出來。我引導學生思考曹沖是用什么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學生說出是船和石頭,從而想到曹沖懂得這樣的知識:同一條船,如果每次裝載的物體重量相同,那么船身每次下沉的幅度相同,或者反過來說,如果每次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說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曹沖能給運用上述知識和現有條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運用“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說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的知識。先用一條船“稱出”(找到)與大象重量相同的替代物——若干塊石頭,再一稱一稱地稱這些石頭的重量。這樣,就把不能分開來稱的身高,體重的大象,換成了可以分開來稱的若干塊石頭,從而間接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曹沖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善于觀察、愛動腦筋。
我覺得這節課教學重點比較突出,教學設計和多媒體的使用對教學難點的突破有幫助,還是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的。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1
在這次教研活動中,薛翠竹老師講授了《曹沖稱象》一課,對于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不成熟的見解: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可以看出薛老師很重視導入的教學,我覺得特別好。尤其對于小學生,導入很關鍵。若是我,我會選擇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在古時候,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已經不成什么問題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曹沖稱象》。”
好的導入,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心,促使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學中來。另外,精心設計導入語,也會使教師自己充滿自信心,能很快進入教學正題,不至于東拉西扯,避免課堂隨意性。
就本文而言,“曹沖稱象”是一個發生在古時候的故事,學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么來稱一頭活著的象的。這件事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薛老師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薛老師是成功的,她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的。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薛老師先讓學生自主讀書,提出問題后,同時調整自己的教法,并沿著學生提出的問題來組織教學,這是學生作為真正課堂主體的主
要表現之一;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薛老師能夠通過她有意識、有目的的主動引領,促使學生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思考,由淺入深地思辨,利用自己的主動思維去不斷獲得自己的結論,形成自己的思想,這是學生作為真正課堂主體的主要表現之二。這樣的課堂也才是發揮了學生主體性作用的課堂!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才能體現出學生主動性作用和教師主導性作用的高度統一,才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的真正有效性!
在拓展環節,學生踴躍發言,雖然能說出一些意想天開的稱象方法,但有些不切實際,薛老師耐心地和學生們一起研討各種方法的優劣好壞,起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我認為這是一堂非常有效的教學。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2
今天我執教了《曹沖稱象》一課。課后,我對自己的這節課進行了反思
一、讀什么,怎么讀。
指導朗讀當然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而我的這節課卻只重視了“讀什么”,忽略了“怎么讀”,也就是忽略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例如:官員們議論稱象方法的第三自然段我讓學生分角色讀、師生對讀,可這么讀的目的在哪里呢?顯然學生讀書是盲無目的的。原因就是我缺乏了對學生“怎么讀”的指導。課后我對這部分內容該怎樣指導學生朗讀進行了思考:關鍵是要引導學生讀出“議論”的語氣,同時,通過朗讀加深對“議論”一詞的理解。指導朗讀有了目的,有了方向,學生才會對朗讀有興趣,朗讀水平才會有所提高。
二、悟什么,怎么悟。
“悟什么”就是通過教學,要讓學生從文章中明白道理,愛到啟發。也就是教學的情感目標。《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道理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關鍵在于課堂上是否有效地進行了拓展,只有在課堂上有效地拓展延伸,才能讓學生有所感悟。而我在這節課上的拓展顯然是倉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
三、練什么,怎么練。
語文教學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而在教學中,我們有時卻重視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語文教學不能忽視對學生識字,遣詞,造句,說話,寫話等這些基本能力的培養。這節課上,我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訓練還是不夠的。有幾個重點的詞語沒能引導學生理解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沖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如果當時能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說一說句子就更好了。
我想:今后的每節課如果都能從以上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備課、教學研究的話,那我的每節語文課都能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我希望在不斷的練習中,實踐中,我的語文課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3
《曹沖稱象》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動腦筋想出了稱大象的辦法的故事。整篇課文有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時間、人物和大象的來歷。我在設計這個環節的時候考慮到了學生是否能夠回答出來,結果告訴我學生們都掌握的不錯。第二自然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大臣們都在討論大象的重量,可見稱大象的體重是很難的問題。第三自然寫的是官員們想出來的辦法,是要造一大秤,這種方法行不通。曹操對這樣的回答不滿意。第四自然段講曹沖稱象的方法,學生能夠很快的在原文里找出相關的句子,首先是把大象趕到船上,其次是在船身下沉處畫線,再次是把大象趕下船,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沉到畫線處為止,最后是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就是結局,曹沖把這個難題解決了。通過這五個自然段的講解,要讓孩子們明白遇到難題要勤動腦筋,善于觀察。
在設計這課教學目標的時候我考慮到了同學的差異性,盡量設計的問題有梯度性。課后習題第三題對于學生們來說是有難度的,通過發現兩個句子的不同,再說這個詞語好在哪里。對于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教孩子們好好觀察這兩個句子,學生們的眼睛是敏銳的,立刻就知道哪里不同。比如說:“曹沖七歲。”“曹沖才七歲。”為什么用才呢?為了突出表現曹沖的年紀小,通過這樣對比學生就有了直觀的感受。
我個人認為在教學第四自然的時候,沒有深入挖掘內心。只是依據曹沖來設計問題,因為問學生還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如果學生不能提出問題,我就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為什么要在船身上畫線呢?石頭為什么要裝到船下沉的地方為止呢?可以讓學生上臺展示一下這樣過程,就可以完成課后第二小題。今后我在備課的時候還是要在教學用書上下很功夫。整個課堂學生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我看到幾個同學發言的很好。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4
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課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時,學生動手又動腦,興趣極濃,思維正處于活躍狀態,學生才能夠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在課上學生在討論中被7歲曹沖巧妙地想出稱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僅僅認識到了曹沖的智慧,而且還激起了自己更為豐富的創造力。
一位學生在曹沖稱象方法的基礎上,又做起了一種設想:曹沖的父親曹操手下有百萬兵將,如果曹操下令讓士兵充當石頭,省去搬運石頭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嗎?
又一位學生馬上站起來說:“用士兵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萬一船上裝滿了人可還不到不了劃線的位置怎么辦?與其這樣,不如弄來一群小象,沒有小象可以弄來一群牛,讓它們充當士兵,因為一頭小象或一頭牛的重量會比幾塊石頭或幾名士兵重量的總和要重。”
熱烈的掌聲在教室里回蕩,贊賞的目光一次次地投向發言的學生,這是何等的激動!這是何等的激動!這是多么大的推動力!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5
這節課已過去一個星期之久,我卻今天才來寫反思。
首先,在教學環節上,我犯了一個錯誤,急于疏通生字詞,而忽視了二年級的同學如果沒有在讀課文的基礎上讀準讀通字詞,是很難認識和把握的。課堂開始以后,一篇新課文,一定是讓孩子讀懂讀通句子,不會讀的字詞圈出來多讀兩遍,并思考問題。在教學中,布置的任務一定要帶有目的性,要為了某一目的去設置問題,而不能漫無目的。課文疏通以后,再來學習生字詞,此刻,作為老師,把握自己班學生的基礎以后,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會認的生字詞這里,而應該重點帶孩子讀不會寫得字。
其次,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識字教字環節很重要。這一點,對于年輕的語文老師總是容易忽視。如果一個孩子連字都不會好好的寫,如何談學好語文。更為重要的,語文課,不應該是那么死板,要重視孩子說的能力,這里就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不管孩子說的怎么樣,都表揚孩子,讓孩子敢開口,會開口。在一點一滴中,引導孩子。
最后,一定要即時評價。在課堂上,不要忽略孩子。永遠要以孩子為主體,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也不要慌,要相信自己,一定為成為一個好老師。
《曹沖稱象》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二課時,并有幸得到了學校各位語文老師的點評和建議。
從課堂教學思路到學生的學習程度,結合課堂練習,重點突破對曹沖稱象過程的理解和人物品質學習。在曹沖稱象方法理解中,問題設置應符合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理解的基礎適當的進行有層次的拔高。在寫句子“……一邊……一邊……”的時候,除了句子正確外,適當的強調學生做事情要看情況,哪方面適合“……一邊……一邊……”來做,哪方面不適合“……一邊……一邊……”來做,對學生進行一些思想教育和引導,以及文章的寫作方法和人物品質在生活中的運用和延伸拓展,有待提高和加強。
二年級的小學生上課注意力是一個特別值得探究的問題,每位學生集中注意力差不多在二十分鐘,超過二十分鐘就需要有吸引力或新穎的問題來提高學生課堂教學學習的專心程度。今天這節課,我的課堂評價語欠缺,在后半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程度有待提高,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小游戲或新穎的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的特點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愿我能不懼困難,認真反思,勇于探究,在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上越有越遠,越走越有力量!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6
《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感悟曹沖是個遇事愛動腦筋,能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聰明孩子。這一課,我設計讓學生先默讀課文,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曹操為什么要稱象?官員們用什么辦法來稱象?曹沖用的是什么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然后,老師梳理學生的問題,調整自己的教法,循著學生的問題來安排教學思路,逐個解答問題。
曹沖稱象這一段是本文的重點,我先讓學生找到這一段讀出來,看課件演示,理解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稱象的步驟,進行填空練習,再試著背誦這一段,給學生一個臺階,讓學生再看稱象錄相,做小小解說員,強化理解,通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對這一難點基本上突破了,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分析背誦能力,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7
下課鈴聲在不知不覺中響起,這堂課師生都覺得輕松有趣。而我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在于:學生首先充分地理解吸收了課本內容。然后在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中,讓他們的想象思維從桎梏中解放出來,于是發散思維達到一個高潮。
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我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然后我又指導孩子根據課文的介紹做試驗:我用水盆模擬河面,用縱剖的曠泉水瓶做小船,分別用橡皮代替石頭用轉筆機代替大象。在實驗中,我還請了幾個孩子自己來動手試一試。通過親手實驗,孩子們比較形象地理解了曹沖稱象的原理。
正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孩子們開始深入思考稱象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而正是動手實驗這種生動的講解形式喚醒了孩子們的興趣點。讓他們的思維如涌動的浪潮,洶涌澎湃。而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也應該是學生們自己探討出來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課堂,也不應該按照教科書循規蹈矩地進行。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給予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更需要教師具有開放課堂、駕馭課堂的理念與能力。
當他們積極思索,吸收著書本知識,并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時,課堂里便跳動著學生個性的脈搏,課堂因此而生機勃勃。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8
上課一開始,我就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啟發:“孩子們,你們都見過大象嗎?大象的模樣是什么樣的?”同學們樂開了花,紛紛舉手,有的說在動物園看過,大象的鼻子噴的水可高了,有的說,從電視《動物世界》看過,大象還可以替它的主人復仇。
劉湛站起來說:“原來我讀過《盲人摸象》的故事,里面是這樣描寫大象的,‘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墻,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大象的耳朵像兩把扇子,大象的尾巴像一根粗繩子。’”我乘機導入:“你說得很好。大象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古時候有個叫曹沖的人就想了一個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那時他才七歲,想知道他用什么辦法嗎?”他們大聲說:“想。”
一、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
當同學們說完了他們的想法后,我問:“當時,大官員們想出了哪幾種稱象的方法?能通過讀書談談自己的看法嗎?”大家根據我的問題開始了讀書。到交流意見的時候,一只只舉起的小手像冒尖的春筍,我真不知道點誰說好。
劉海洋著急了,自己站了起來:“老師,第一個官員的方法不好,造一桿大秤,除了提不動以外,最重要的是造桿秤就要砍樹,砍樹是破壞環境的表現,沒有了大樹,發洪水的時候怎么辦呢?”我笑著說:“有道理,不過,合理地采伐木材還是可以的。”馬上有人反駁:“這不合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為了稱一頭大象,就要砍掉一棵樹,不行。”哎!看來平時我跟他們講了太多綠化的重要性,他們真正跟花草樹木建立了感情。劉梓涵接著說:“老師,第二個官員的方法更不好。
因為別人送曹操一頭大象,他本來就很高興,帶著官員們和兒子一起來觀看,他怎么舍得宰殺大象呢?再說,大象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不能隨便殺害的。”不知誰大聲總結了一句:“怎么古代的官員這么不注意環保,環保意識也太差了。”“環保意識”這個詞還是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接觸的,沒想到他們記憶這么深刻。聽了孩子們的意見,我在內心暗暗地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大不一樣了。我微笑著點頭,并投以贊許的目光。就這樣,我搭建了一個展示的平臺,把課堂時間“放手”給了孩子們。
二、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
第二節課開始,很多孩子都詫異了,因為我給每個小組發了一個裝了水的水槽和一個方便盒,要求學生自備了一個玩具和許多小石子。我說:“老師有幾點建議。首先,在小組內讀課文,畫出曹沖稱象方法的句子,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多讀幾遍;然后,用桌上的工具模擬曹沖稱象;第三點,小組合作分工,邊演示邊敘述。”
說完,同學們就開始嘰哩呱啦地讀課文,畫的畫,讀的讀,教室里挺熱鬧的。然后,他們就開始操作了。我邊巡視邊指導,觀看每個小組的演示,傾聽他們的敘述。還真不錯,能把書上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連最膽小的唐詩,在小組活動中也敢動手動口了。
孩子們興趣盎然。全班交流的時候,各個小組都派出了精兵強將上場,毫不示弱。有的失敗了,主動要求重來一次,有的兩人合作,一人演示一人敘述。臺下的學生歡聲一片,掌聲不斷。課堂活動在活躍而有序的環境下順利地進行。整節課沒有了傳統教學中過多的講解,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有興趣去合作完成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
三、培養學生探究意思
課后,我布置了幾項作業,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完成:
(1)能否把你所知道的稱象的方法講給別人聽;
(2)能否跳出課本,通過查閱課外書、咨詢大人、上網找到另一種稱象的好方法。
(3)創造性地復述課文。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19
《曹沖稱象》是一個民間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課文通過對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的介紹以及與大臣們方法的對比,表現了曹沖愛動腦筋,善于觀察,富于聯想的品質。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語言通俗易懂,也說明了遇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解決難題的道理。曹沖的年紀與學生相仿,且這個故事趣味性強。特別是課文第四自然段是重點內容:曹沖利用水的浮力,用將大象和石頭等量代換的方法來稱象,令人驚嘆。
一、教學效果
小小年紀的曹沖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平衡,簡單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沖善于觀察,善于動腦,是個聰明的孩子。他敢想敢做,難能可貴,尤其是他才七歲,正好二年級的孩子們也普遍是這個年齡,于是,我創設了一個寬松的課堂情境,鼓勵孩子們共同討論,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層層遞進的問題由淺入深,把孩子們帶到了不同的高度。另外,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僅僅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授課思路較清晰,因此,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二、成功之處:
1、指導閱讀當然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在這節課朗讀的指導很到位。在第三自然段中,講解官員們議論稱象方法時,我設計了先讀后思考,有效引導學生讀出了“議論”的語氣,加深了對“議論”一詞的理解。這樣,指導朗讀有了目的,有了方向,學生對朗讀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朗讀水平也隨著有了提高。
2、讓孩子們從文章中明白道理,受到啟發,達到育人的目的。《曹沖稱象》告訴了我們平時要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道理淺顯易懂,可能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關鍵在于課堂上是否有效地進行了拓展,只有在課堂上有效地拓展延伸,才能讓學生有所感悟。為此,我結合實際,及時提問: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難題?你是怎么做的?孩子們在思考、回答、聽取別人意見時,自然從心靈深處,得到更好的啟發啟迪。
三、不足之處
我細細想來,也有欠妥之處,對學生的關注不夠,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一堂課上要讓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收獲,每個學生的能力都要得到實際的鍛煉。所以課堂上的每一次提問和討論都要精心設計,要對學生的思維有不同程度的啟發。調動每個孩子的腦力勞動,讓每個學生在一堂課上都要體會到學習的一點快樂和滿足感。
在教學中,重視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語文教學不能忽視對學生識字、遣詞、造句、說話、寫話等這些基本能力的培養。這節課上,我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訓練還是不夠的。有幾個重點的詞語沒能引導學生理解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沖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意思,如果當時能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說一說句子就更好了。
四、改進措施
今后的每節課如果都能從以上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備課、教學研究的話,那我的每節語文課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我希望在不斷的練習中、實踐中,我的語文課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 篇20
本節課圍繞“稱象”這一思路去展開教學活動的,學生在閱讀、思考、討論中,了自主學習,理解中悟情明理,在思考中發揮想像,求異求新,大部分學生很會。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一看就懂,既省事又收效好。
本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曹沖秤象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動筆畫一畫每一步。仿照曹沖秤象的故事,動手做做小試驗,把物體化整為零,看看能不能稱出重量。
對于詞語的理解訓練不到。教學時應注意讀好關鍵詞,可以通過換詞、聯系上下文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然后再讀好句子。比如,“曹操聽了直搖頭”中的“直”字,可以換成“不住地、不停地”,“曹操的兒子曹沖才7歲”中的“才”字可以換成“剛剛”“只有”。課文中類似的詞語還有“果然”只有通過這樣的訓練,才能積累詞語,學會理解詞語的方法。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0-21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5-24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8-25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2-30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5-11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9-23
曹沖稱象的教學反思11-19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08-25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2-31
曹沖稱象教學反思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