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2篇)
在發(fā)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1
本著早死玩死都一樣的心態(tài),我邀請了校長來聽這節(jié)課,備課時間不長,講課前一晚上在師傅的幫助下,完成了課件,回家沒帶語文書,在網(wǎng)上搜出這節(jié)課的電子課本備課,知道這是一篇寓言,寓言題材教學的難點就在于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自己理解寓言的寓意。
瀏覽完教材內(nèi)容,我的處如下總結(jié):由于是年輕教師,在把握課堂時,寓言寓意理解部分時短板,那我就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基于學情,在第一自然段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井沿”,通過一張井的縱切面圖讓學生直觀的明白井底、井沿的位置,這是后面過問理解小鳥觀點和青蛙觀點不一致的切入點。果然,學生們很給力,我還通過床沿、河沿、桌沿這幾個詞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沿”的意思。另外一個亮點是“無邊無際”的詞語理解,學生可能心里明白但無法用語言說出,呢么我準備出示幾張圖片,分別是天、大海、草原、稻田,通過圖片的直觀展示,學生很快就明白無邊無際的意思,并且我們還用這幾幅用偏用無邊無際說了個句子。我私以為覺得,有這兩個亮點,再加上三次對話的朗讀和角色語氣就可以了。課后校長一句:不錯,進步很大!我覺得這就夠了,一年中只要有進步就可以,再細細想,我們的而進步正式由這些領導在背后狠狠的推一把的結(jié)果,慶幸!當然還有很不不足,一定再接再厲!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2
有一位教師在教完《坐井觀天》一文后,讓學生以《青蛙跳出了井口》為題說話和寫話。有的說青蛙跳出井后,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海濤嚇得它忙向小鳥求救;有的說小鳥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田野里稻谷飄香,青蛙陶醉了,它覺得以前的日子白過了;有的小朋友竟然讓青蛙坐飛機去環(huán)球旅行,青蛙一下飛機就說:“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教師不住地點頭微笑,此時又一位學生舉手居然說青蛙跳出井后看看,覺得還是井里好,又跳進了井里。
班里的學生哄堂大笑,教師也打斷了該生的話并示意他坐下,竟還說了句:我看你就是那只青蛙!教師從自己教的角度只關注自己設計的訓練,沒有關注學生的獨特體驗,更沒有去珍視學生的奇思妙想。這孩子說井里好,肯定有他獨特的閱讀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興許他比其他學生更有憂患意識地從環(huán)保的角度去考慮了。另外盡可能地尊重學生是教師的天職,珍視學生的體驗、成果,是尊重學生的第一要素。在教學中使閱讀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關注學生的心情、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蹲下來與學生交流,從而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另外,感悟語言是一種個性化的語言感受,由于學生知識背景、生活經(jīng)歷、情感氣質(zhì)等諸多因素的差異,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區(qū)別。因此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時我們應順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品詞摳句,發(fā)掘?qū)W生的靈氣,使學生對語言產(chǎn)生具有個性化的理解與感受。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3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透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搞笑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透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所以,我把青蛙和小鳥的爭論作為理解課文的突破口,到達讓學生認識到看實物要全面,要善于“跳出來”的效果。兩個班同一個課時,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和大致相同的資料卻有了不同的教學效果,現(xiàn)將教學反思如下:
1、教學目標的達成:兩節(jié)課基本上都能按教學目標的設計進行教學,只但是透過修改之后,從詞語入手再到句子、段落的學習在一班落實得比較透徹,學生也學得比較扎實。
2、教學流程的設計:在二班是先透過課文的初步感知,再從小鳥和青蛙的爭論入手,擺明觀點,在學生掌握了課文的資料之后在進行朗讀指導,因此導致了教學流程的堆積化,各流程之間的銜接不是很流暢,學生讀得也不夠充分,說得也不夠開放。在一班是透過超多的初讀、再讀、默讀,讓學生先把課文的資料牢牢記住,在充分讀的基礎上理解關鍵詞語“井沿、無邊無際、一百多里、大話”,透過對這些詞語的理解串起整個教學流程,在理解中讀,在讀中感悟,比較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學生學起來也比較用心有效。
3、朗讀指導:在二班由于自己對教案的把握不準確,未能理解先學習課文再朗讀指導的方法,所以在二班的朗讀指導做得很不到位,也沒能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一個句子的朗讀,并不是每一個字都需要有不同的變化,只要抓住關鍵詞語和語氣進行指導就行了,所以,在一班結(jié)合關鍵詞語理解資料,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指導效果比較好。學生不是純粹的模仿讀,而是明白要這樣貌讀。加上戴上了頭飾就更能投入主角讀,學生的朗讀熱情比較高,到達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用心性的作用。
4、拓展想象:在二班采用的是“把青蛙想到的畫下來,寫下來”,以畫入手,能夠相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學生能畫什么,他必須能夠把自己畫的東西說出來。有幾個學生不僅僅畫的不錯寫得也挺好,只是由于時間關系和自己的思維引導有限,學生能想到的也不外乎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天多大,達不到與時俱進的效果。在一班的方法差不多,只但是沒讓他們畫畫,而是根據(jù)《作業(yè)本》里的一道練習題培養(yǎng)他們說話寫話的潛力。在語句的修飾方面,很多學生只是直接說看到了的事物,只有少數(shù)學生會說看到了什么樣的事物,什么樣的事物怎樣樣,在教導學生學會好詞好句的運用上仍需努力。
二年級的課文學習重點是從一些重要的句子句式中提煉出語言訓練點,讓學生模仿說話,學會說完整的句子,所以我在請學生發(fā)言的時候都會不斷地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成,不要只說一半。這一篇課文,能夠挖掘的語言訓練點還有很多,除了“無邊無際”的造句,本來我還設置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可能會看到些什么,想像一下說出來,這個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說排比句的潛力,還有“一……就……”這個句式,但都由于疏忽而沒有完成比較遺憾。在以后的閱讀教學中,我覺得就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詞句的理解和仿照上,為學生的寫話打下良好的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4
《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是一個寓言故事,本文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的要高,看的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本節(jié)課圍繞識字寫字和學習課文兩大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教學,這堂課總的來說,還不錯。準備非常充分:教具的制作非常用心;課堂調(diào)控得很好;師生互動很融洽;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得當;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方法多樣化;語言表達很清楚明了;板書設計很合理。尤其是生字的教學,很扎實,學生不但記住了字形,了解了字義,還會學會了正確書寫。學習課文中,青蛙和小鳥的前兩次對話在閱讀、感悟方面學生掌握的很好,第三次對話由于時間關系,處理的有點倉促,感覺不完美。課文拓展“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看到的、想到的。”學生回答的很單一,語言表達單一,語言表達不完整,需要長期積累。在指導閱讀上還存在一些欠缺,如: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xiàn)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tài);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經(jīng)道理的語氣,表現(xiàn)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tài)度。教學中,沒有做到細致的指導,整個課堂顯得有點失色。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5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么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nèi)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實現(xiàn)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夸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說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說謊話的區(qū)別。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著我。最后我想:如果舉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學中,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么是說大話。這兩個例子,一個是:我能一口氣吞下一頭牛,我能用手推動火車。學生從老師的語氣和自己的經(jīng)歷中了解,這些就是夸張,不切實際的,就是說大話。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并且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詞以及青蛙當時的心情了。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xiàn)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qū)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么笑,小鳥為什么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匯,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我從無邊無際,大話,笑,著手進入對文本的分析。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讓學生理解青蛙的自負,和小鳥的謙虛。得出結(jié)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tài)和表情。
文中兩個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分析青蛙的表情讓學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后的學習生活。
4、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6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但是這一寓意,對于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比較有難度的,但卻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那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通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呢?
在教學中我首先采用通俗的啟發(fā)談話的方法導入新課:先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成語故事嗎?說說你們讀過哪些成語故事,說給咱班小朋友聽聽。讓學生理解很多的成語故事。從而引出“坐井觀天”,告訴學生它也是一個成語,《坐井觀天》這個故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家喻戶曉。我相信咱們班許多同學早就知道了這個故事。當人們一看到“坐井觀天”這四個字時,就會想到另一個成語──井底之蛙,就會想到這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青蛙。從而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文本中。
青蛙為什么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做了個實驗:用手工做的紙筒,觀看黑板,比較比平時看到的黑板有什么不一樣呢?為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弄清為什么青蛙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這一疑問。去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觀察力。學生們做的不亦樂乎,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是,青蛙和小鳥的對話部分的朗讀指導還不夠充分。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7
本學期的研討課中,我們選了第四單元中的課文《坐井觀天》進行研討。本課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學生知道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所以我把教學目標定為“學習課文中的三次對話;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坐井觀天”的比喻義,使學生懂得目光狹小、見識短小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會分角色朗讀課文。在上一節(jié)課的老師的教學中,我們成功地讓學生了解了故事的寓意,會讀出對話,但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及時題目歸納和小結(jié)比較深奧,對于二年級的學生的理解有一定難度。
在第二次上課中,我把教學中的小結(jié)改成讓學生易讀、易懂的句子,呈現(xiàn)出來讓他們更加了解這故事。而且還回歸課題,引用了日后形容一個人見識少的可以說是坐井觀天或井底之蛙。為了適合二年級小朋友的愛好,我還制作了一些頭飾讓他們在練習對話時更加有趣,更加積極參加到課堂中去。
雖然我對教學中各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我在以下幾點還做得不夠:
第一、準備還不夠充分。雖然說,準備時間也有一星期,可是算起來,時間還是太緊了,白天上課沒時間的,晚上的時間也少之又少,而在準備教案時花了很長時間,在背的時間上就少了,所以在上課時,我對教案不是很熟,在講課是思維有點不清晰。
第二、我上課時語速還是太快。雖然比剛開學有所進步,但對于低年級的.教學來說還是偏快一點,需有待改進。
第三、操練讀課文、句子、對話的方式單一,不夠多樣化。
第四、學生的課堂紀律不夠好,沒有及時糾正,可以通過表揚其身旁的同學以達到提醒開小差的同學。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努力改正,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使自己進步得更快。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8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課文有七個自然段。第一段講青蛙和小鳥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發(fā)生爭論的地點;接下來的六個自然段講了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第一次對話交待了小鳥從哪兒來,來干什么;第二次對話講青蛙和小鳥因?qū)μ斓拇笮】捶ú煌l(fā)生了爭論;第三次對話講青蛙堅持自己的錯誤看法,小鳥再次指出青蛙“弄錯了”,要它“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角色中體驗,在朗讀中悟理。
通過角色朗讀、換位體驗,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讀中悟理,體驗生情,思想感情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自然而然誘發(fā)的情感與文中蘊涵的情感相互碰撞,就是角色體驗,就是生本對話。在角色體驗、讀中悟理上我重點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做“井”體驗。抓住青蛙說的“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讓小朋友做“井”體驗,請他們用紙卷成一口井,到“井底”看一看,天花板有多大。學生看到了“井口”大的天花板,才知道視線被“井壁”遮擋了。然后課件出示青蛙在井底看天的直觀畫面,伴有音樂:現(xiàn)在我們跟著小青蛙到井底看一看,你看到的天有多大?讓學生邊看邊思:青蛙為什么會錯?最后得出:青蛙坐在井底看天,視線被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只看見井口對上去的這塊天,其余的天空都沒看到,所以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通過做實驗、下“井底”使學生明白青蛙弄錯的原因,感悟了寓意。
2、抓兩個“笑”字揣摩。青蛙“笑”了,它笑誰?笑它什么?一個“笑”字引出了青蛙的自大,他自以為是,一點也聽不進小鳥的話。通過對“笑”字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聽勸告、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是導致青蛙弄錯的原因之一。小鳥的“笑”引出了青蛙的無知、孤陋寡聞。小鳥的真誠也躍然紙上。再通過惟妙惟肖地朗讀,把青蛙的自以為是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在學生充分朗讀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學生也就自然能跳出文本,再現(xiàn)文本了。
3、在勸說中深化,在想象中悟理。青蛙坐在井里,不知道天有多大,它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這是可以原諒的。可是當小鳥告訴它天是無邊無際的,它還是一再堅持己見,頑固不化,那就不應該了。你能勸勸它嗎?“青蛙,你呆在井底是看不清楚的,你要到陸地上去看看。”“青蛙,把事情弄清楚了,別輕易下結(jié)論。”“青蛙,你還是跳出井口看一看吧,到時候你就明白了。”老師說:“是啊,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青蛙聽了你們的勸說,還真的忍不住了,你們看——(課件演示青蛙跳出井口)青蛙終于跳出來了——哇,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呢?”聽,以下是學生的回答:
——哇,天真的是無邊無際!小鳥,我錯怪你了。
——哇,天可真大!謝謝你,小鳥,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遠蒙在鼓里,永遠不知道天是無邊無際的。
——我坐在井底下不知道天有多大,跳出井口才曉得天這么藍、這么高、這么大。
——啊!天湛藍湛藍的,花兒五彩繽紛,小草碧綠碧綠,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謝謝你,小鳥,你讓我大開眼界。我還要去看看另外的地方!
在想象說話中,學生進一步悟出了此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真正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
4、角色朗讀。這節(jié)課的朗讀我引導學生擔任青蛙和小鳥的角色,“誰愿意做小鳥,把這些話說給青蛙聽——”“誰來做一回小鳥,對青蛙說——”“誰來告訴青蛙,讓它明白,天是無邊無際的——”……學生在情境的渲染中,在教師語言的誘導中,自然而然地成了“小鳥”、“青蛙”,讀得入境,讀得入情!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9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課文內(nèi)容簡短,寓意深刻。在備課的時候,我考慮到學生對寓意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而且二年級的學生表達能力有限,明白的意思可能用書面語言表達不出來。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來設計備課思路:
一、運用了余映潮老師的板塊是教學。設計了三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活動一:盡情的讀,讀出味道。活動二:暢所欲言,談出感受。活動三:合作探究,盡情想象。
讓學生盡情的讀課文時,我沒有局限于不同形式的朗讀,而是在讀的時候引導學生猜測感受青蛙和小鳥的不同心理,進而讀出文本深層的思想感受。
在讀透的基礎,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盡情的說,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以辯論會的形式展開討論,正確的想法,錯誤的想法在這里交匯碰撞,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各抒己見,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推向高潮。
二、將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浸透在授課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來理解青蛙的看法對與否時,我讓學生動手試一試:用書卷成筒狀來觀察天。來明白青蛙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天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他是坐在井里看天,由于自己的見識短淺,孤陋寡聞,才會有錯誤的判斷。
在評價小鳥時,我讓學生盡情想象,想象小鳥會飛過哪些地方?看到怎樣的天?看到怎樣的景物?從中明白:見識廣,知識豐富,就會有正確的判斷。
通過我的逐步引導,學生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對課文的見解更是水到渠成,思緒噴涌而出,精辟的發(fā)言引來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學生在掌聲的鼓勵下越說越精彩。
當然,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還有一些細節(jié)處里的不好,例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時,讀的不夠盡興,沒有完全讀出小鳥和青蛙的情感;在引導學生想象時,由于引導不到位,學生的想象沒有完全打開,只是隨老師的指向去想象,沒有充分展現(xiàn)個人的想法……
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關注細節(jié)上的設計與思考,讓每一節(jié)課都盡可能的完美。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10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寓言。通過生動、富有趣味性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正確理解課文寓意是一個難點,如果教師自己把寓意告訴學生,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為了不讓學生因為難以理解就放棄,也為了學生因為答案得知太易而不動腦,所以我在教授這課時一直想辦法調(diào)起學生學習的胃口。
在課堂上,我通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大話就是吹牛、不實在的話;聯(lián)系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并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很快地說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老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教學重點段時,我讓學生抓住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觀點: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天無邊無際,讓學生找出它們提出不同觀點的理由,并進行朗讀。在這個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能很容易地理解“大話、無邊無際、遙遠”等幾個新詞語的意思。通過擺觀點、找句子,學生一下子分清誰對誰錯。
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刻地了解青蛙產(chǎn)生錯誤觀點的原由,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通過用手做成的望遠鏡開天花板,你能看見多大?上課時,這個簡單的實驗引起大家極大的興趣,同時學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書卷起來只看到一點點地方的原因,由此學生也能明白青蛙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是:長期生活在井底,高高的井閉擋住了它的視線,因此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最后,我讓學生展開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
為了讓學生更加有目的的學習課文,所以在課前預習時我和大家一起背誦了識字4,并且拓展學生的思維,說出更多的成語,讓他們知道一般的成語故事都能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然后學生很自然的就帶著對于這課的疑問進入了學習。對于二年級的學生簡單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對于他們來說已經(jīng)不是問題,那如何才能讓學生從看似簡單的文章中體會出道理?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多讀書。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注重發(fā)展學生思維。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明確目的要求,推薦思考的角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復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去感悟。同時動筆勾畫出弄不明白的詞語和讀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在朗讀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刻意的要求學生哪個字重讀,哪句話必須拖長音或輕讀,而是充分的給孩子朗讀體會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指名讓學生按自己的方法去讀對話,其他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相互比較朗讀的效果,自然就能體會出什么樣的語氣適合這個角色,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
我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寓意,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通過我隨手畫在黑板上的簡筆畫理解“井沿”,并讓學生指出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從“一百里”入手,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天的無邊無際;理解“無邊無際”并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海洋、宇宙、大地、草原等等。
真正讓學生理解寓意的突破口,我覺得還是最后兩個自然段的“笑”。“青蛙為什么笑了?”學生的回答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都能道出寓意,“因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鳥卻說天無邊無際,青蛙覺得很好笑。”“青蛙以為自己是對的,它認為小鳥在說大話,吹牛皮,覺得很好笑。”“那小鳥為什么也笑了?”“小鳥天天在天上飛,知道天有多大,聽到青蛙老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覺得青蛙很無知,小鳥無奈地笑了。”“天明明大得很,而井里的青蛙看到卻只有井口那么大,還不相信小鳥的話,讓人又好氣又好笑。”雖然學生們的總結(jié)很稚嫩,但是經(jīng)過教師的梳理和歸納,學生在回答“學了這篇課文的你懂得了什么?”難以理解的寓言就順理成章的從孩子們的口中說,“我懂得了我們不能像青蛙一樣,整天坐在井里看天,而應該跳出井口看看外面,這樣才能不被別人笑話。”“我們不能做井底之蛙,那樣就太可憐了。”“我們不能像井底的青蛙,自己明明錯了,還不聽別人勸告,自以為是。”本課存在的問題:
1、時間的分配有些失調(diào),前松后緊。
2、識字教學不夠扎實。在識字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認讀,有些詞語可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理解意思。
3、雖然讀的形式比較多,但是學生的朗讀質(zhì)量沒有明顯的提高。
在這節(jié)課上我漸漸的摸索到寓言故事的講法,當然還很稚嫩,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努力,爭取取得更大的收獲。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11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站的高度不同,所見也就不同。本課課文短小精悍,學生讀起來道理也容易懂,但是,如何落實好本文的語言文字訓練呢?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
一、重視識字、寫字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要重視識字、寫字的教學。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是這樣指導的。
“渴”和“喝”兩個生字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際、沿”: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都是“左窄右寬”。“沿”:第五筆是橫折彎。“際”字的左耳旁中的“阝”要寫得稍小一些,不要超過田字格中的“橫中線”。
像這樣容易記混的字、容易寫錯的字,通過我的對比、引導,學生掌握的較好。
二、通過分角色朗讀,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本文的朗讀,學生對小鳥的話不難理解,但是對青蛙的話學生是比較難理解的,有的學生在朗讀后,提出這樣的問題,“老師,青蛙是從生下來,就在井里嗎?”顯然,學生是在懷疑,因為他們看到過池塘里的青蛙,看到過田野里的青蛙,但是,他們想不到井里也會有青蛙,尤其是,學生更沒有坐在井底看天的經(jīng)驗,因此,我通過讓學生看窗戶外的天空,再用卷好的紙筒看外面的天空,學生就能體會,井中的青蛙原來看到的天真是井口那么大,他們也就能進入角色進行朗讀、體會了。
三、續(xù)說故事
這是訓練學生想象力的好材料,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又有了對井底之蛙的理解,那么,他們對青蛙如果跳出井口看到的天空有多大、青蛙會看到什么景象也就會言之有物了,結(jié)果,同學們暢所欲言,紛紛說出青蛙的跳出井口是感受,以及看到的美麗景象。
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補充相應的知識,比如,這是個寓言故事,在導入新課時,可以以寓言故事導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會更好。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12
《坐井觀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在一節(jié)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首先是對“無邊無際”這個詞語的理解。然后是對寓意的理解。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xiàn),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我著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借助青蛙在井底的軟件,讓學生邊讀邊思:青蛙為什么會錯?得出結(jié)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tài)和表情。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正確。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也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后的學習生活。
4、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達到表演讀的程度。
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地配合和思考,教學目標基本實現(xiàn),但是課堂的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在重點詞語的把握上漏掉了一個較重要的詞“井沿”,其實我可以通過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井沿的意思,感受對話發(fā)生的場所等,并且引出文章第一段話,讓文章通過三個詞連成一個整體,不會讓人有斷章的感覺,所以在以后教學中,要注意文章的完整性。
另外,要注意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探究。在課堂的最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這只可憐的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讓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沒有讓學生充分的去想象,所以在以后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語文課堂上學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發(fā)揮語文的工具性作用,讓語文教學成為一個欣賞情,傳授情,感悟情的過程。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2篇)】相關文章:
1.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簡短課后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