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1
分數除法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倒數的認識、分數除法計算、分數乘法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成功之處:
溝通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加強知識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在例2和例3的教學中重點梳理分數除法的數量關系:
總數÷份數=每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
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
在此類分數除法解決問題中,學生容易出現總數與份數、總數與每份數顛倒位置的情況。因此,加強分數除法解決問題的數量關系讓學生明確誰是總數,誰是份數,誰是每份數。此外,還通過具體的例子來讓學生進行辨別。如:榨1/4千克油需要4/5千克大豆,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大豆?1千克大豆可以榨多少千克油?
在例4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先找出關鍵句中的數量關系,比如:小明的體重×4/5=小明體內水分的質量,然后再找出單位“1”,看一看是已知還是未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或方程來解決問題。
不足之處:
1.個別學生仍然無法正確辨別分數除法解決問題中的總數、份數、每份數,導致列式出錯。
2.學生在理解數量關系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不能正確列出數量關系式。
改進之處:
1.對于數量關系式可以統一歸納為單位“1”的量×分率=對應量,加強理解對應量和對應分率之間的關系理解。
2.聯系整數和分數解決問題進行對比,讓學生加強整數和分數解決問題的區別與聯系。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2
一、教材的處理
按照教材安排,用分數乘法解決數學問題是在第二單元,用分數除法解決數學問題是在第三單元。如果分開來進行教學,學生由于受定式影響,學分數乘法應用題時,都用乘法;學分數除法時又都用除法,看似掌握很好,一旦混合一部分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混淆,看來還沒有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這類題的分析方法。因此,我們就把兩類應用題放在一節課進行對比教學。
二、運用了體驗式教學模式。
啟動體驗階段。我通過提出“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數學?”來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性,從而調動學生學好本課知識的積極性。
體親歷時階段。首先是自主體驗,通過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列式計算;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接著是小組體驗,通過小組討論,逐步形成共識;最后是班級交流,呈現學生的不同解題策略,分享他人的成果。
總結內化階段。引導學生比較兩道例題,找出兩道例題的異同,感悟到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應用提升階段。這個環節分成2步,(1)基本練習,通過比較,進一步鞏固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
(2)拓展練習,通過讓學生解決較難的此類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關注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導
這節課,我不僅關心學生是否會解答問題,更關注解決問題是采用了什么方法。首先通過讓學生獨立做、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方法得出解決這類數學問題的一般方法:先劃出題中的關鍵句、圈出單位“1”,再寫出關系式,然后代入數據,最后列式解答。
四、不足之處
在練習時,大部分學生能用所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仍有個別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對這少部分學生,教師既要肯定他們的方法是正確的,但要引導他們最好采用所學的一般方法, 這樣便于學習“稍難的分數、百分數的解決問題”。
總之,數學教學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所以不管在什么類型的應用題教學中,分析數量關系應該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我們應該潛移默化的給學生滲透一些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3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老教材在解題方法上是以算術方法為主,側重于讓學生找單位“1”,分析單位“1”的量是否已知,然后根據單位“1”的量知道與否決定是用乘法還是除法。在列算式的時候,注重量、率對應分析,即用公式模式。而新教材中的解題方法則淡化了這種用算術解題的要求,更側重于與初中知識的銜接,側重于用代數思想解題,注重讓學生分析題中的意思,用代數思維解題即讓學生根據題中的等量關系和分數乘法的意義列出方程,這樣思路達到統一。但由于小學生目前尚未接觸到比較復雜的,用算術方法很難解決的實際問題,所以對方程解法的優越性認識不足。一些學生覺得用方程解需要寫設句,比較麻煩,因此喜歡用算術解法。
不足之處:1.本節課花了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說不同的思考方法、思考過程,對于哪些學困生來說是不是有必要,因為他們只能聽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在別人說的時候,他們在一定的時間段里成了“觀眾”和“聽眾”,如何更好地面向每一位學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2.反饋形式比較單調,缺乏激勵性的語言和形式,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采取多種形式如讓學生間搞個小競賽等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4
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的應用”的教學是本冊的一個教學重點和難點。很多老師都深感在這部分的教學內容較難,教學效果不佳。自己通過在本段時間的教學和反思,自認為找到了一些基本的“小竅門”,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加強前后知識之間的聯系,實現知識的正遷移。
要想分數除法學生學的順利,在學習分數乘法時一定要做好鋪墊。
1.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一定要理解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2.能快速地根據題中的關鍵句判斷出誰是單位“ 1” 。比如教學分數乘法應用題時,首先要注意引導學生看出是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 1”?怎么確定的?這可以通過題意畫圖來說明。通過學生實踐,讓學生歸納出快速找單位“ 1”的方法:是“誰”的幾分之幾,相當于“誰”的幾分之幾,比“誰”多(少)幾分之幾,“誰”就是單位“ 1” 。最簡單的方法是: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單位“ 1” 。
3.學生要熟練掌握畫線段圖的方法。比如要先畫單位“ 1”(因為單位“ 1”是比較的標準,所以要先畫),再畫比較量。如果是“部分”與“整體”相比較的關系,可以畫一條線段表示,如果是“兩個不同的量”相比較,就要用兩條線段表示。
4.能根據線段圖或關鍵句快速寫出題中的“等量關系式”。其中根據應用題中的“關鍵句”進行分析比較快捷。
例:“柳樹是楊樹的”等量關系式:楊樹×=柳樹
“柳樹比楊樹多”等量關系式:楊樹+楊樹×=柳樹或者楊樹×(1+)=柳樹
這樣學生在學習用方程解決分數除法應用題找等量關系式就輕松多了。
二,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時候要復習到位,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比如教學第三單元分數除法“解決問題”例4的時候,就要復習一下學生學習第一單元分數乘法“解決問題”例8的知識,如從關鍵句中找單位“1”、說出等量關系式等。教學分數除法解決問題例5時,就要對應復習第一單元乘法解決問題例9的知識。一節課只有事先的工作做得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學生分析題意的能力。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老師常常都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線段圖來找分數除法中的等量關系式,以達到“數形結合”的目的,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卻不盡人意,讓學生每道題都畫線段圖也不現實,時間也不允許。所以,在學生掌握了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后,我就讓學生扔掉“線段圖”這根拐棍,引導學生從關鍵句的字面上來分析、理解,從而發現找“等量關系式”的快捷方法。如:柳樹比楊樹多。引導學生分析:①誰與誰相比較?(柳樹與楊樹相比較)②誰是單位“1”?(楊樹)③多是多“誰”的?(多楊樹的)④到底多多少,具體的量怎么算?(楊樹×)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柳樹比楊樹多了楊樹的。所以等量關系式應該是怎么樣的?(楊樹+楊樹× =柳樹)
當然,還有一種等量關系式:楊樹×(1+)=柳樹可由以下幾個問題入手:①柳樹比楊樹多,就是比單位“1”多,柳樹應該是楊樹的幾分之幾?(1+ =)②即柳樹的棵樹=楊樹的,所以等量關系式應該是怎么樣的?③根據這個等量關系式,想想用算術方法應該怎么列式?為什么?柳樹的棵樹和之間有什么關系?(對應關系,從而導出:對應量÷對應分率=單位“1”的量)。
學生等量關系式找到了,就能很容易用方程或者算術方法解決分數除法問題了。
以上只是自己一點淺顯的看法,懇請咱們的數學前輩和教學高手批評指正。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5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是抓住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借助線段圖,分析題中的等量關系式,發現這類型的應用題的特點和解答的規律。
教學中注重對知識的概括,對比。復習題與新知,新知與新知的對比,從乘法應用題改成一道除法應用題,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到新課中,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本課應用題的特點,掌握解題方法,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讓學生主動探索學會數學知識。激起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欲望,給學生學習探索的空間。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發展。
同時注重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學會分析解決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方法。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鼓勵學生畫線段圖多角度分析問題,明確解答這類應用題的兩種方法的特點,充分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系和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
從練習的效果來看,絕大多數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求另一個數的方法,數量關系正確,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只會依葫蘆畫瓢,不會深究其為什么,數量關系也不太清晰,這樣的學生在后續學習中問題就會顯露得更多,正確率隨著學習的深入會更加糟糕。加強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數量關系的訓練不能有一絲懈怠。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數學自學學習習慣的養成,許多知識是由學生自學得出的結論。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6
分數除法應用即用分數除法的知識解決問題是在學習了分數乘除法和用乘法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課本例題以人體生理常識為內容載體,引導學生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比較簡單的分數除法實際問題。具體內容為
例1: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2/3,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5。我體內有28千克的水分,可是我的`體重才是爸爸的7/15。(1)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2)小明的爸爸體重是多少千克?
去年我也教學過這部分內容,當教師把這一部分知識全部呈現給學生時,學生要解題,要選擇需要的信息,感覺很費勁。今年我改變的呈現的方式,分兩部分來教學這些內容:
第一部分:
第一環節,教師說明人體內水分的含量,學生知道后,只出示“兒童的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5”這一條信息,讓學生觀察,說明題目中包含了哪兩個量,并用數量關系式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得出:體重×4/5=水分的重量
教師口頭出示:一個兒童的體重為45千克,讓學生計算出他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學生很容易就口答出了答案。之后我板書:小明體內的水分重20千克,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讓學生嘗試解決。結果有5名學生選擇用除法直接計算,其他學生選擇用方程解決。
在教學后,我引導學生分析本節課所學的解決問題知識與以前學習的有何不同,引導學生找出這類問題的特點,總結出當單位1是未知時,可以直接用算術方法,也可以用方程解決。
第二部分:
在學生計算出小明的體重后,我再出示另一個條件“小明的體重占爸爸體重的7/15,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千克?”學生獨立解決,本來解決第一個問題我感覺還蠻順利的,可是在此題計算中我嘗到了失敗的滋味,學生找數量之間的關系,選擇用除法解決都很費力。列算式為25×7/15者有6個同學,列方程為25X=7/15的有2人。我很是失望,我甚至不知道怎么教學這些知識了,最終我以“下節課再說”來結束了這幾課。
下課后我在反思,也和平行班的教師談論,她們也感覺有些困難,“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如果用算術方法解決,需要進行逆向思維,教材呈現的是順向思考,讓學生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答。可是在教學中我感覺出來學生對于數量關系的理解個別同學很有困難,好像去年教學這部分知識時沒有這么困難,我又在思索以前對這部分知識的教學。
今天我又在另一個班教學這部分知識,基本思路還是和昨天一樣。不過經過昨天的思考,我添加了一個課前預習環節:總結我們學習過的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的類型:
1.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2.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
讓學生舉例,其他學生口答問題。在此基礎上我才出示以上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結果也還是不能令我滿意。我還得繼續反思我的這節課。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7
根據教材總復習的教學內容,我對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復習后,覺得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不好,現反思如下:
從本學期進入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的教學時,學生學習用分數乘法解決問題后,在練習訓練時就分數乘法算式做題,沒有真正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的含義。在學習用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時,學生做練習題時就用分數除法算式做題,也沒有理解題中數量關系的含義。我也反復強調過,學生就是不在意。后來分數乘除法的問題同時出幾個題后,學生就混淆了,大部分學生就亂列算式。現在進行總復習了,學生還是這樣,我就反思怎樣讓學生學懂這部分內容。我想,我采取以下方法來彌補這部分教學:
一、是多出這類練習題進行訓練;
二、是分析這類題時教給學生一個模式,這個模式是: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找出已知條件中與問題相同或相關的句子——找出單位“1”的數量——分析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根據數量關系列算式解答.
比如“一件衣服現在降價2/5”,這句話把( )看作單位“1”的量,數量關系式是:
( )×2/5=( )。
好幾位學生都填錯了,有的填的是“現價”,有的填的是“降價”,看來學生對“現在降價2/5”這種縮寫式的關鍵句不能夠真正理解,弄不清這句話的本來意思,其實只要把這句話擴一擴,就不難找準單位“1”了——“現在比原來降價2/5”,其實這種簡略式語句在練習中也有過幾次,也都讓他們擴過句,但是可能練習得還不夠,學生的見識還嫌少。
再結合例題加以說明.
(1)有一條鯨全長是21米,頭部占二十一分之五,求頭部的長度。
(2)一些米,吃了4噸,是其中的十六分之五,求這些米重多少?
幫助學生復習回憶有關解決這一類問題的基本方法。
“一找”找出關鍵句。
第(1)題的關鍵句是:頭部占二十一分之五,
第(2)題的關鍵句是:是其中的十六分之五,
“二列”
幫助學生根據關鍵句分析了解其中的具體含義并且列出等量關系式。
第(1)題中的等量關系式是:鯨的全長×二十一分之五=頭部的長度
第(2)題中的等量關系式是:全部米的重量×十六分之五=吃掉米的重量
“三算”
幫助學生根據等量關系式列出算式并完成計算。
第(1)題中單位“1”已知,所以我們列一個乘法算式就可以了。
第(2)題中單位“1”未知,這時候題目要求我們設單位“1”為未知數X.
總的來說“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有6種基本形式:①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②求比一個數多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③求比一個數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④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⑤已知比一個數多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 ⑥已知比一個數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8
(看了小雒老師的這篇文章,變亦喜亦憂。喜的是,雒老師很用心,解答分數乘除法問題的規律是梳理的一清二楚,頭頭是道;憂的是,這樣教學直奔了目的地,沿途的風光可曾讓學生領略?二十年前,我初踏上崗位,熟記的就是文中的所說這個簡便易行的口訣。今天,我們教師心中仍然要有這個,但是提醒大家:只讓學生記住這個口訣行嗎?我們要培養的不是解題的機器。我們應該仔細想一想:這部分教學的過程性目標是什么?學生能從中受益嗎?解題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不能得到提高?讓我們共同討論~于華靜)
最近一段時間,從分數的乘法到分數的除法,對于單純的計算方法孩子們臉上似乎沒有露出愁色。但是對于一直相伴至今的分數應用題,孩子們理解與區別起來似乎確實比較吃力,各種數量關系確實比較難分析、判斷。怎樣選擇一個合適的解答方法,是孩子們掌握這類應用題的關鍵,對此,我總結以下幾點體會:
1、一找、二看、三判斷
分數應用題的基礎題型是簡單的分數乘法應用題,要抓住的就是分數乘法的意義:單位“1”×分率=對應量,包括分數除法應用題,仍然使用的是分數乘法的意義來進行分析解答,所以要把這個關系式吃透,同時還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分率,什么是對應的量,從中總結出:“一找:找單位“1”;二看: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三:判斷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在簡單的分數乘法除法應用題中,反復使用這個解答步驟以達到熟練程度,對后面的較復雜分數應用題教學將有相當大的幫助。
2、弄清對應量、對應分數、單位‘1’
教到復雜的分數應用題時,要抓住例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難的兩種題型加強訓練,就是“已知對應量、對應分率、求單位‘1’”和“比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這兩種題型,對待前者要充分利用線段圖的優勢,讓學生從意義上明白單位“1”×對應分數=對應量,所以單位“1”=對應量÷對應分數。在訓練中牢固掌握這種解題方式,會熟練尋找題中一個已知量也就是“對應量”的對應分數。對于后者,要加強轉化訓練,要熟練轉化“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變成“甲是乙的1+(或-)幾分之幾”,對這種轉化加強訓練后學生就能輕松地從“多(少)幾分之幾”的關鍵句中得出“是幾分之幾”的關鍵句,從而把較復雜應用題轉變成前面所學過的簡單應用題。
3、線段圖、數量關系、關系轉化
(1)畫線段圖進行分析。對于一些簡單的分數應用題,教師要教會學生畫線段圖,然后引導學生觀察線段圖,畫線段圖是強調量在下,率在上。如果單位“1”對應的數量是已知的,就用乘法,找未知數量對應的分率;如果單位“1”對應的數量是未知的,就用方程或除法,找已知數量對應的分率。
(2)找數量關系進行分析。有許多的分數應用題,題目中都有一句關鍵分率句,教師要引導學生把這一句話翻譯成一個等量關系,然后根據這一個數量關系,即可求出題目中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這一點必須教會給學生。
(3)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進行分析。有部分分數應用題,可以把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轉化為比,然后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進行解答。當然還要鼓勵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解答。
總之,分數應用題的學習的確有難度,但并非難以理解和接受,我將其以上三點用了六句話進行總結了一下,做分數應用題時,“先找單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
加,比1少則減”.所以只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知識結構中前后知識點的關系,這部分的教學會變得比較輕松。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12-27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說課設計與反思11-11
數學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10-22
《分數除法》單元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5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評課稿(3篇)01-03
《分數除法解決問題》評課稿3篇01-03
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教學反思12-15
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教學反思12-15
分數與除法說課稿11-09
《解決問題的策略——畫圖》教學反思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