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組成教學反思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3的組成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3的組成教學反思1
本次活動主要問題在本次活動的一開始,我將3輛小汽車,分給甲幼兒1輛,乙幼兒2輛。幼兒再把汽車還給我。請個別幼兒把事情按順序說清楚。在學習3的第二組分合時,我問幼兒“3輛小汽車還可以怎么分?”時,有的幼兒回答是這樣的:3輛車全分給1個幼兒;3輛車1人1輛。
分析發生原因
作為新教師的我在活動中,沒有預想到幼兒會做出這樣的回答,這也是我在活動前提出的要求不夠明確。在活動中,孩子常會把實物圖中的總量在表達上混淆。例如:3個蘋果,說成3個大蘋果。
解決策略
1.明確要求。
(1)分給兩個人才是分成2份。
(2)每次分的結果不一樣就是不同的分法。
(3)給一個人不算是分,是全部給。
(4)將3輛汽車分給1人1輛是分成了3份。
2.及時糾正幼兒出現的錯誤。蘋果有大有小,因此,只有講蘋果,才能代表全部。
3的組成教學反思2
數的組成由20以內的擴展到100以內,數增大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因此,在《數的組成》這一課我注重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采用了情境式教學,加強學生的觀察、操作,讓學生在“做”數學中掌握這些概念,得到成功的體驗。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在導入部分創設了“為藍貓過生日,回答藍貓的提問”這一有趣的情境,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復習了舊知識,還產生了新的疑問。
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其掌握知識點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數的組成、實物之間的關系時,我通過讓學生充分地進行操作:數小棒、擺小棒、分小棒、說意義,觀察三者間的關系等活動,深刻理解組成與數、實物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通過“搶答”、“對口令”等活動形式,在愉快的氛圍中解決重難點。
3的組成教學反思3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在教學3和4的組成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例如:教3和4的組成時,在講完后,我請4個同學上臺,每人發一個數字,教師說組成4的兩人是好朋友,學生就兩人手牽手的成為了好朋友,也可以組成4的兩人是好朋友,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3、4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同學之間互相團結、友愛。
二、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么,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珠子,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后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自學互學,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樂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如今,“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上學生唱“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角”,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交流,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我多次采用"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學生的思維是靈活的,關鍵是老師怎么調動。本課教學我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練習,讓學生“活”起來,師生一起進行闖關,感覺數學的樂趣和無窮魅力。
四、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教學中我以小組為單位,學生紀律好、回答問題好等都可以為小組"得紅旗",小組的紅旗最多的每人一朵小紅花,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3的組成教學反思4
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通過創設相應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操作。引導幼兒去探索、體驗理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并將自己獲得的知識用交流的方式表現出來。
本次活動重點旨在讓幼兒學習2、3的組成,知道2分成兩份有一種方法,3分成兩份有兩種方法;活動難點是認識分合號,通過分合號和分合式,初步感受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活動以情境創設導入,讓幼兒自主來分蘿卜,初步感知2可以分成1個和1個,引導幼兒說出“2可以分成1和1”,并緊接著引出分合號,并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手指擺一擺來加以鞏固。在此基礎上,便導出3的分成,同樣利用實物書本的分發來讓幼兒自主體驗3的分成有兩種方式,同時讓幼兒自己能利用分合號來說出3的分成情況。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較為積極,能投入到我創設的情境中去。最后再以“按特征分類”的操作形式讓幼兒鞏固活動重點。
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給小動物分食物”“與好朋友分享書本”等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2分成兩份有1種分法,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2和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不過在活動中也有不足之處,對分合號欠考慮,將分與合分開來學習使幼兒有一定的屈解,在以后的活動中應有所改善。
3的組成教學反思5
1、今天學習3的組成,難點還是在做練習上,孩子們都會擺一擺,也會口述,知道了3有兩種分法?墒且坏阶鳂I本子上就犯渾,老師抄寫在黑板上,看樣子抄寫都會出錯,有的只會抄,不知道怎么去做題?
反思:孩子們還是沒有真正理解數的分合關系,他們會用實物擺一擺,并且會口述。但是由實物過渡到數字式,還是有難度的。這一過程還是要通過上黑板練習,逐漸熟悉數字式。
3的分合已經有互換的規律,課堂上我讓孩子們找出兩個分合式的規律,“誰能找出這兩個式子的規律?”孩子們一開始不知道怎么去找,我又一次示范操作,此時有意識地進行了交換,有一個孩子說“換了一下!
“1和2的位置交換了!
如果我當時這樣問:“1和2的位置有什么變化嗎?”這樣,比籠統地問“有什么規律”要直接明了的多!皵档姆趾稀焙⒆觽儾艅倓偨佑|,老師在提問的時候一定要站在絕大多數孩子的角度去設計,同樣的問題換一種說法,孩子會很快明白。教學相長,在教學的同時,老師也在不斷提高,提高自己的課堂提問技巧。
2、繪畫:草地鮮花。針對孩子們涂色毛毛糙糙,不均勻,沒有耐心等,專門練習涂大面積的色塊,滲透遮擋法的畫法,(在草地上種樹)。有的孩子草地畫的太高太大,結果種不上樹木。以后畫面內容要少一點,今天種上大樹,不少孩子畫的不理想。不過也有好的作品。
3、音樂:欣賞《蝸牛與黃鸝鳥》。
3的組成教學反思6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于是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教學1—5的組成時,引導學生用手指表示數,用彩色筆畫圓點表示數,根據老師的要求動手擺圓片、擺小棍擺出不同的形狀來表示數等;()教學2—5的組成時,我先讓學生動手分圓片或小棍,把它們分成兩部分,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樣數的組成自然而然的在學生的談話中總結出來了,接著我讓學生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說說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學生有自己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學生討論說說那種方法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學生不僅掌握了5以內數的認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的意識。
游戲是學生的最愛,是激發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找家”、“小小郵遞員”的游戲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5以內各數;“他是誰?”的游戲幫助學生鞏固對序數、基數的認識;“撲克牌游戲”和“手指歌”幫助學生記憶數的組成。再加上童謠、歌曲的介入,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于樂。3的倍數教學反思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
3的組成教學反思7
本課我從學生熟悉的20以內的數數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能口頭數到100多,基于這點,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利用學具袋里的小棒。在反復的點數過程中,建立起百以內數的概念。數的組成也是基于20以內數的組成基礎上,讓學生數出35根小棒,42根小棒。并讓學生思考怎樣擺放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是35,42。即讓學生把小棒擺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從而使他們透徹的理解數的組成。
這節課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拐彎處數數處理不妥,強調不夠,如49數到50的數數。因為在課前的數數訓練中,學生基本都能數到100多。因此,在課中就忽視了這一點,以為學生都會了,其實很多學生都在濫竽充數。而事實上,這正是學生的難點。所以,以后每一堂課,都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起點,做到心中有數。
2.在一個教學環節結束后,小結不夠。這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
3.表揚性語言用的比較少,沒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有效的表揚。就是表揚起來也是生硬,不自然。課堂教學上,缺少了點藝術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的組成教學反思7篇】相關文章:
6和7的組成教學反思(精選5篇)12-23
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6的組成》09-23
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4的組成》09-22
水組成教學設計12-28
水組成教學設計12-28
《識字3》教學反思12-18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11-10
水組成教學設計6篇12-28
新大班數學活動《7的組成》教案含反思01-06
赤壁教學反思(精選3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