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學反思《杯子里的水哪兒去了》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學反思《杯子里的水哪兒去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水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之一,他們對水很感興趣,在盥洗室里總是想盡各種方法玩水。而且水無色無味,沒有安全隱患,非常適合幼兒進行探索。在中班幼兒已經對水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我選擇了《杯子里的水哪去了》這一科學活動,幫助他們進一步拓展和提升經驗。因為是幼兒很感興趣的內容,整個活動進行地有聲有色。
在活動目標的設定上,我設定了三個目標:
1、了解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容易吸水的,感知材料的特性。
2、學習運用簡單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探究和發現。
3、樂于與同伴交流試驗的過程與結果,體驗探究的.樂趣。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以一個魔術導入活動,很快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使孩子們精神集中到活動當中,在將水變沒后,引導幼兒找出水不見了的原因。孩子們紛紛發言,有的幼兒說出了正確的答案。在老師揭開謎底后,孩子們很興奮。但是這時我用一個提問“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材料像毛巾一樣能吸水嗎?”,及時拉回孩子的注意力,在調動起了孩子興趣的同時使活動更好地進行下去。
本次活動的重點為感知材料的吸水特性。在重點的把握上,我準備了豐富多樣的材料如毛巾、海綿、布、棉花、泡沫、餐巾紙等供幼兒動手操作。在幼兒動手操作前,我引導幼兒對這些材料的吸水性進行猜測,并將自己的猜測記錄下來。這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做好了鋪墊,也使得后面的活動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孩子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玩兒得不亦樂乎,有的組忘記了記錄,有的組弄得水滿桌都是。這提醒我以后一定要在活動開始之前提出要求和交代,同時在活動當中應隨時關注孩子活動的情況加以指導和提醒。為了排除無關因素的干擾,保證探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忽略其吸水的多少,我在每個杯子上都貼上了一條醒目的紅線,暗示孩子每次倒入的水量,使幼兒操作起來更加方便、科學。看似不起眼的一條小紅線,能夠很好地起到間接知道的作用。
在難點的突破上,我設計了形象、直觀、圖文并茂的、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記錄方式,以便于幼兒理解和操作,同時,由于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不同,我給與了不同程度的支持與幫助。對于能力強的幼兒,我引導他們獨立進行試驗并記錄,對于能力稍差的幼兒,我讓他們結伴進行活動,并輔助他們進行試驗,給予適當的提醒如“每種材料都要試試”,“你們分工合作,有的記錄有的操作”等。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
在最后的經驗梳理環節,因為之前進行過猜想,所以引導幼兒加以對比,說說自己的發現。首先給予了孩子充分的討論時間,在他們的討論基礎上,我通過集體記錄的方式進行總結和提升,使幼兒獲得關鍵的經驗。
科學活動中,應多為幼兒提供身邊的材料,就地取材,同時設計嚴謹科學的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到科學其實就在身邊。
【幼兒園科學教學反思《杯子里的水哪兒去了》】相關文章:
科學《各種各樣的杯子》教學反思12-25
鼻子哪兒去了?_700字01-21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多變的水》09-23
李清照與丈夫辛苦收藏的金石書畫去了哪兒11-21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水變干凈了》12-21
杯子幼兒園課件05-07
幼兒園中班科學《夏天的雷雨》教學反思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