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節的教學反思1
我在申報中青年教師展示課以后,一直在定開課課題上反復猶豫。高一年級每周一節課,進度非常的慢,按照正常課時開課那周是上地球自轉的概述部分,但我認為這部分內容,難度系數不高,只能以常規課的形式出現,沒有新意,一不能充分體現二期課改的理念,二也不能體現自己的教學水平,于是決定在前一節課“地球的伙伴——月球”專題的基礎上,對月相知識進行鞏固和拓展,并結合“民族精神”教育,開一節地理拓展課“過中秋”。以宏揚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為主線,結合上海過中秋地域文化,關注了生活中的地理。通過講一個故事、吟一首詩、唱一首歌和畫一幅畫四個“一”的活動貫穿學生活動。其中有對月相知識的鞏固和運用,有月食知識的補充,有學生才藝的表演,符合高中學科知識的鞏固和拓展,也符合我校的辦學思想“多元發展,自信成材”,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供不同的成功體驗,讓同學們過了一個生動活潑而又富有地理特色的“節日”,關注了促進學生發展的地理。具有古典氣息的多媒體課件、豐富的網絡資源和生動形象的Flash動畫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也營造出課堂上節日的氛圍,關注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地理。
在教學設計方面,以節日文化切入,由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導入我國的中秋節,然后由四個活動板塊漸次展開主題,最后以學生個人作品展示結束教學,將課堂學習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的高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注重學生參與,以多種形式開展課堂互動,寓教學于活動之中,體現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但由于平時課時少,師生了解不是很充分,在相互交流上還有一定的距離感,學生普遍比較緊張,愿意積極發言的同學不多,主要集中在個別幾個學生身上,也反映學生地理學習積極性差異較大,導致在課堂互動不夠全面。還有由于事先沒有去了解小組合作分配的任務落實情況,導致一學生在講月亮的故事時耗時過長,主題也有所偏離,使講故事這一活動不夠精彩,這就是我以后進行教學設計和開課準備時需要多加考慮的地方。
學生繪畫作品卻讓我驚嘆不已,思路非常開闊,設計也非常獨特,我臨時決定留下學生作品,并把它拍成照片放入學生成長手冊中的檔案袋中,同時我還后悔為什么一個小組只讓完成一幅畫,抹殺了其他學生繪畫創作的欲望和成功的體驗,這也要在以后的課堂中要注意的,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成功搭建各種舞臺。
中秋節的教學反思2
本課是學生入學以來接觸的第一篇短文,和以往不同,本課重點是隨文識字。而且要對文章要初步認知。
1.對自然段的認識
其實從學生開始學習閱讀時,接觸最多的就是段落,由于本課是新單元的第一課,與第五單元的詩歌教學相比,識字的載體換成了文字更多,內容更具體豐富的文章,所以有必要讓學生從明確文章段落的結構和組成入手,先學會從整體上把握全文或全段內容。運用標點(。?!:"")認識一句完整的話,能正確分辨一段中有幾句話組成。
2.抓住文章第一句話進行說話訓練。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在花園里看月亮。"時間:中秋節的晚上,地點:在花園,人物:我們一家人。在做什么:看月亮。這是一句典型的句式,抓住這個句子,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習作訓練。起到了作用。
3.初步認識"比喻",并學會運用
本課中有兩處比喻出現:"月餅就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也是個大月餅"。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感受,乃至學回運用,達到訓練的目的。例如:學生有的說,天上的月亮就像一個香蕉。天上的云朵就像綿羊。等等。
4、又又結構詞語的積累運用
開學初,我們學習了AABB式的.詞語,本課出現了"又大又圓、又香又甜",引導學生認識這種新結。
中秋節的教學反思3
雖然接觸宣傳畫課程已經有一個多學期了,但是以往都只局限于聽課,自己執教今天是第一次,雖然前期準備很充分,也借鑒了很多同事的經驗,但在實施過程當中還是發現存在很多問題,存在很多困惑。
本次活動,我事先尋找了很多關于中秋節的宣傳圖片,還找了一些全家團圓過節、買月餅、吃月餅的圖片先讓幼兒進行欣賞,目的在于讓他們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了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在欣賞過后,孩子們對于“團圓”這個詞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印象卻不深刻,他們對于中秋節的概念還是停留在吃月餅,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經驗,對于團圓,由于全家人一直以來都在一起吃飯,本地人沒有特別的慶祝儀式,也沒有整個家族的人一起吃飯的習慣,所以孩子們還是很難理解,因此后面的宣傳畫制作環節也被局限了起來,內容僅僅限制于全家一起賞月、吃月餅。
在幼兒自制宣傳畫之前,我先讓他們觀看了我尋找的一些關于中秋節的宣傳圖片,讓孩子們尋找這些圖片的共同特征——滾圓的月亮,結果孩子的注意力卻被其中幾張圖片上的嫦娥所吸引,話題轉到了嫦娥的身上,雖然在我的引導下回歸正題,但是還是有孩子對嫦娥念念不忘,影響了后面的創作活動。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把自己講的內容畫出來,我揣測了孩子的心理,事先準備了一些人物簡筆畫:抬頭賞月的人、吃月餅的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吃飯的一家。考慮到時間比較緊張,這個環節我只是出示了這些簡筆畫,并沒有進行示范、講解,當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怕示范后,孩子會畫得和我一摸一樣。雖然我還進行了語言的提示,讓他們也可以根據自己所說的內容進行宣傳畫的創作,但在孩子們作畫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他們基本上都畫了我所示范的這三種類型,而且他們所繪畫的人物形象完全停留在自己原先的認知上,抬頭、吃、坐的動態基本上都沒有表現出來,有些孩子的人物形象居然還是停留在蝌蚪人,教師的范畫不僅沒有發揮作用,而且還框住了孩子的思維。
這使我非常迷茫,到底應不應該出示范畫?在出示范畫后需不需要仔細地講解?思考再三后,我覺得范畫還是應該出示,對于孩子們現場所說的其他內容,最好也能夠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來,這樣一來,孩子們才能夠將自己腦中的形象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出示范畫后,我覺得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講解,并且提出作畫的要求,到底可不可行,要在下次活動中進行實踐。
【中秋節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散步的教學反思01-23
bpmf的教學反思01-06
北京的教學反思12-25
簫的教學反思12-23
我的教學反思11-26
散步的教學反思01-21
bPmf的教學反思01-06
數學的教學反思12-27
地理的教學反思10-22
北京的教學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