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給你什么
有時下去聽課,經常會聽到“你讀懂了什么?”這句話。高年級的老師在說,低年級的老師也在問,似乎這話成了當前閱讀教學課堂語言的經典。那么,這句話到底包含了什么呢?是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體現了讓學生自主實踐、探究,還是教師也在“趕時興”?
說實話,本人對這句話并不特別欣賞,尤其是在聽了幾次課以后。我看到曾有老師在學生連課文都沒讀通順的情況下就急于拋出這么一個大問題“你讀懂了什么?”于是學生一時僵在那里,似乎在冥思苦想、搜腸刮肚……老師見學生實在太安靜,心急地又問:“你們到底讀懂了什么呢?來,先同桌討論交流一下。”于是學生中才開始有些嘀嘀咕咕的聲音……到了全班交流的時間了,小手陸陸續續舉了起來,你說,我說,他說,經過一番“轟轟烈烈”的回答后,老師的神情也顯得挺滿意,似乎讓學生自主探究這一目標已達成了。其實,作為旁聽者,只要你仔細去聽,再把學生說的內容連起來整理一下,就會發現,學生剛才回答的內容重復很多,浮在字面表層理解的很多,而真正體現學生個體思維,有獨特見地,較深刻內涵的精彩回答卻是“難以尋覓”。我不知別的老師們怎么想,至少我覺得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顯得太單調,太蒼白,如果語文閱讀教學真是問那么幾個“你讀懂了什么?”的問題就能完成任務的話,那豈不是太容易了。
我時常在反思,語文閱讀教學搞得熱熱鬧鬧,但有一個基本的問題是只否被一些老師搞錯了,那就是閱讀教學最主要教什么?我們在不斷地問學生“你讀懂了什么?”的時候是否也應該好好問自己“我教給你什么”。是啊!教師,教師,首先要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明明白白———“我教給你什么”,幾度深思后,我覺得以下幾方面是相當重要的。(下面結合幾個典型教學片斷進行反思)
片斷一:
師:今天我們學習兩首古詩,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這兩位詩人有了哪些了解(注意了課內外結合,教師的著眼點不僅僅是學會這兩首古詩。)
生:杜甫被人們稱為“詩圣”。
師:李白呢
生:李白被稱為“詩仙”。
師:人們對他們的詩篇喜愛之極,所以給他們這樣的稱號。還知道別的嗎?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歲死的……(眾人笑)
師:應該說病逝。
生:李白是61歲病逝的。
師:雖然只活了六十多歲,卻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還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寫了九百多首詩。
師:流傳至今的大約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嗎?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
反思一:教活經典
古詩是中華文學的經典。所謂的經典,應該是能經得住時間和空間變化,經得住意識形態變換考驗的,是人類與本民族文化的精華、人類精神文明的凝聚點。引導學生從經典閱讀入手,可以培育其高尚的審美情趣,從人生一開始就占據精神的制高點。經典閱讀會影響學生終身的學習和精神的發展,但經典的閱讀對學生或許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的扶助,其實這也正是閱讀教學的意義所在。從本片斷中反映出執教者已打破了傳統的古詩教學模式,他不再是一味強化學生對詩意囫圇吞棗的掌握,而是注意了課內外結合,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如,課前,讓學生查閱有關李白、杜甫兩位詩人的資料;課后,收集兩位詩人的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課、一本書,從而擴大學生信息量的交流。這樣做,可充分發揮語文課本為工具書的作用,不僅加大了教學密度,而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現階段,小學語文的選文不夠精美,即使選擇一些名家作品也多有簡化和改動,改動的原因是為了小學生更好理解。但是許多改變的文章失去了原文的靈韻,所以教師一定要抓住那些精美的經典文章,引導學生在課外積極利用網絡、書籍等途徑走近名家作品,體味原汁原味,搜集精美句段,然后在課堂上結合教材深入探討,交流體會各自的思維成果,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片斷二:
師:駱駝和羊都不認輸,此時,如果你在場,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呢?
生:假如我在場,我會勸他們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要互相謙讓。
生:我覺得這不是什么互相謙讓的事,應想辦法弄清楚到底誰輸誰贏。
師:噢!看來要平息這場爭論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呢。誰還有什么妙計嗎?
生:我認為駱駝和羊都有一種不認輸的精神,遇到對手,不甘落后,所以我會夸獎他們。
生:我會先表揚他們,再幫他們找到各自的錯誤。
師:你們想法都不錯,都能先看到別人的身上的閃光點,這是珍貴的。可是駱駝和羊卻只看到的自己身上的優點,你能不能幫他們找一找缺點呢?
反思二:教會辯正
這一教學片斷重視對課文重點句子的理解的同時,又注重了對育人道理的滲透。教師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讓孩子們真正走進課堂,把自己化作課文內容的一分子,想象自己處于現場談感想。這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他們在理解課文所蘊涵的`道理時,各抒己見,課堂氣氛活躍、民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其間適時引導、適時點撥,通過師生的積極交往互動既促進了教學的發展,又避免了教師空洞直白的講述,使學生從自主參與學習中主動感悟了文章蘊含的道理,培養了學生運用正確的道德觀分析課文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從小學會辯正看問題的能力。
片斷三:
師:出示句子:“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同人民的心—齊歡躍起來。”大家細細讀讀《開國大典》里的這段話,休會體會句子意思,想一想: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 (生自讀、體會、想象)
師:誰把這句話讀—讀,其他人一邊聽一邊閉目想象,在你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指名朗讀句子,其他人閉目想象)
師:誰說說,這宣告、這聲音傳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這聲音傳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飛揚,男女老少歡天喜地,大家敲著鑼,打著鼓,歡呼新中國的誕生,歡慶人民的解放。
生:這聲音傳到農村,田間地頭,村前村后,到處鑼鼓喧天,人們都擁出家門,歡呼著,高喊著,一個個激動萬分,不少人高興得熱淚盈眶。
生:這聲音傳到學校,大家拿著鮮花,揮著彩帶,放著鞭炮,唱啊,跳啊,喊啊好像要讓這個消息傳遍全世界。
生:這聲音傳到了劉胡蘭的家鄉,大家一下子擁到了劉胡蘭的家里,把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告訴了她的爸爸、媽媽。她爸爸、媽媽來到了劉胡蘭的遺像前,喃喃地說:“胡蘭子啊,你聽到了嗎?你盼望的一天終于來到了,我們終于有了出頭的日了啦!”
(其他學生發言略)
反思三:教會聯想
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終于盼來了解放,迎來了新生,此時此刻,人們臉上的興奮,人們心中的激動,是再怎樣描述也不過分的。但是學生僅僅從作者提供的句子,還是難以深切感受的。
但從上述片斷可以清楚地看到,學生對人們無比激動、無比高興的感悟是深刻的、形象的、真切的。這是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教者抓住了課文中集中表達人物情感的重點句子,借助想象,顯化形象,物化情感,從而使學生借助形象的畫面,深刻地感受了蘊涵在語言文字中的豐富情感。想象是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想象的過程用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藝術的語言說,就是“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的功夫。語言描述的形象本身沒有直接可感性,必須借助想象和聯想來實現,因此從這一意義上來講、沒有想象與聯想、也就沒有語言的感悟。兒童認識長于感性,側重于形象思維。小學生閱讀最感興趣的是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那美妙的景色、豐滿的人物、真切的事物,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可見,在閱讀教學中,可引導憑借聯想,借助想象、還原語言描述的形象,補充語言潛在的形象,延伸語言相關的形象,使學生產生豐富而真切的心理視像,通過對語言的感受,體驗,形成對語言的感性認識,并進入語言的形象中去觀察,去傾聽,去觸摸,去感知,去領悟,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客的“直觀”感知。
“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是《開國大典》中的重點句子,它集中表現了獲得了新生的中國人民無比激動、無比歡樂的思想感情。這句話蘊涵著極其豐富的形象,但其形象是隱含的、潛藏的,如果不引導透過語言文字去展開想象,創造形象,那蘊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學生就難以得到具體的感知和深切的感受,正因為如此,教者要求學生一邊聽讀,一邊閉目想象,睜大靈動的眼睛,到語言文字中去看。這樣,在學生眼前,語言文字就不是簡單的語言符號,而是豐富的語言形象:城市里“大街小巷彩旗飛揚,男女老少歡天喜地”;農村中,“田間地頭,村前村后,到處鑼鼓喧天”,“個個激動萬分”;學校里,人們“揮著彩帶,放著鞭炮”;劉胡蘭的爸爸媽媽“淚流滿面。激動萬分”……這些形象,包含看學生對語言意義的溶解,對語言情感的感悟,語言內涵的體悟。這樣引導,能充分調動學生知識和形象的原始積累,并在與新的知識進行重構、重組及與學生語言、學生情感產生碰撞中促使學生進行新的探索,創造新的形象,從而使句子的內涵變成具體的形象在眼前顯現,化作了真切的情感在心中涌動。
可見,對一些蘊涵豐富形象的詞句,可設法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與語言文字有關的表象。使語言與活性的形象建立起聯系,使語言在鮮活的形象嫁接中獲得生命活力。這樣,當學生憑著作品語言,跨越廣袤空間去神游時,作品就成了學生心中美麗的畫卷了。
【我教給你什么】相關文章:
我想給你的歌詞06-28
給你溫暖給你祝福01-25
我所能給你的是什么都給不了勵志人物故事07-15
我把陽光給你作文2篇01-26
殤,是我給你的幸福作文11-24
我教奶奶學英語01-15
給你小學作文01-23
給你_750字01-21
我和外教_800字12-27
我要開花給你看-初三-記敘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