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及教學反思《小雪花》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及教學反思《小雪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及教學反思《小雪花》 1
設計背景
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引導幼兒體驗小雪花帶給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用歌曲、動作充分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重點難點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活動準備
1、小雪花的圖片。
2、請小朋友用自己話的描述一下雪花飄舞的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在《小雪花》樂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飄舞動作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學唱歌曲《小雪花》。
1、聽音樂,說出音樂是幾拍子的。
2、和教師一起用拍手等動作表現3/4拍節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師范唱。幼兒說出歌曲內容。
5、輕聲完整學唱。
三、體驗歌曲的起伏與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
1、大家都來扮一朵小雪花,在錄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聲停了,“小雪花”就不動了。
2、在歌曲錄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雪花,音樂休止時保持原姿勢不動。
3、集體練習同伴的創編動作:如前進、搖晃、后退、轉圈等。
四、合作律動
1、在錄音伴唱下,自由結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饋幼兒創編的“小雪花”,并集體練習。
3、嘗試邊唱歌邊做動作,停止是堅持不動。
4、全體幼兒做“小雪花”隨音樂飄向遠方,出教室。
教學反思
9月剛開學的第二個星期,我把藝術書打開就發現了歌曲《小雪花》,感覺特別好聽,我就很快準備了教具,上了這節音樂課。(老師.)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導入——學唱歌曲 ——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合作律動,我覺得各環節過渡自然,在學唱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詞美,從而產生愉悅的、美好的情感。并鼓勵孩子隨著音樂用動作自由大膽地表現《小雪花》輕柔飄落的情景,通過肢體動作表現、感受小雪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最后幼兒隨著《小雪花》音樂,做雪花飛舞的動作出活動室。激發孩子對小雪花的興趣和這首歌的興趣。整個活動過中,孩子們的積極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較為理想。
但是,由于自己以前很很少帶音樂課,沒有豐富的經驗,因此課后仍然覺得還存在著很多缺憾:1.如果這節這課放在冬天下雪的時候上,孩子們的興趣會更高,效果會更好的。2導入不夠新穎。3.歌曲的休止體驗上,小部分幼兒沒有掌握。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備課盡量備的更細致些,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上好每一節音樂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及教學反思《小雪花》 2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幼兒能夠準確、流暢地演唱歌曲《小雪花》,掌握歌曲中輕柔、連貫的發聲方法,感受三拍子節奏的韻律特點,唱出小雪花飄落時的優美意境。
能識別并跟隨音樂節奏,用簡單樂器(如木魚、碰鈴、沙錘)為歌曲進行伴奏,增強節奏感與音樂表現力。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聆聽歌曲、觀看雪花飛舞視頻、模仿雪花飄落動作等多種形式,引導幼兒直觀感受音樂,培養音樂感知能力與想象力;借助聲勢律動,讓幼兒用拍手、跺腳、捻指等動作配合音樂節奏,加深對節奏的理解與把握。
開展小組合作演奏、創編舞蹈動作活動,鍛煉幼兒團隊協作、創新思維能力,使其學會在音樂活動中相互配合、共同創作。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小雪花純潔、美麗、無私的特點,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培養幼兒安靜欣賞音樂、專注參與音樂活動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演唱《小雪花》,精準表現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特點,唱出小雪花輕盈、飄逸的姿態;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情境,理解歌詞含義,通過歌聲傳遞雪花的靈動之美。
組織幼兒熟練運用樂器為歌曲伴奏,合理分配樂器,協作奏出和諧音響效果;指導幼兒創編簡單且契合歌曲風格的.舞蹈動作,實現歌、舞、樂融合。
2. 難點
幫助幼兒唱出歌曲中裝飾音(如前倚音)的效果,讓小雪花的形象在歌聲里更顯俏皮、活潑;引導幼兒在演奏、創編過程中,自主把握節奏、速度,跟隨音樂情緒靈活調整表現方式。
激發幼兒創造力,使其在舞蹈創編時能大膽想象、突破常規,編排出新穎獨特的動作組合,展現雪花紛飛多樣場景。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欣賞法、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情境創設法
四、教學準備
1. 《小雪花》音樂音頻、視頻,雪花飛舞動畫視頻,雪花造型頭飾若干,輕音樂用于背景音樂。
2. 木魚、碰鈴、沙錘等簡單樂器,每種樂器數量滿足分組需求;大白紙、彩筆若干,用于記錄創編動作。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5 分鐘)
1. 播放一段雪花飛舞的高清動畫視頻,視頻中雪花紛紛揚揚從天空飄落,銀裝素裹的冬日美景徐徐展開,提問幼兒:“小朋友們,快仔細看看,畫面里出現了什么呀?”引導幼兒踴躍回答“雪花”。
2. 教師戴上雪花造型頭飾,輕盈地走到幼兒中間,模仿小雪花飄落動作,輕聲說:“小朋友們好,我就是從天空來的小雪花,今天我要帶著大家一起去冰雪世界游玩,不過在那之前,咱們得先學會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就叫《小雪花》。”由此引出課題。
(二)歌曲聆聽與感知(8 分鐘)
1. 初聽歌曲《小雪花》音頻,讓幼兒安靜坐在座位上,閉上眼睛聆聽,同時思考:“歌曲里的小雪花是怎么飄落的呀?聽完這首歌,你心里覺得怎么樣?”聽完交流,引導幼兒用“輕輕的”“慢慢的”“很舒服”等詞匯描述小雪花飄落狀態與內心感受。
2. 復聽歌曲,教師伴隨音樂輕輕擺動身體,用手勢打出三拍子節奏“強弱弱”,引導幼兒關注并模仿,感受三拍子韻律;鼓勵幼兒跟著節奏輕輕晃動身體、點頭,初步融入音樂氛圍。
。ㄈ└枨鷮W唱(12 分鐘)
1. 教師范唱第一段歌詞,要求幼兒手指歌詞、輕聲哼唱,觀察教師口型、發聲位置;示范時突出前倚音,如“(2)3 2 1 ”,讓幼兒直觀感受裝飾音帶來的俏皮效果;隨后逐句教唱,針對幼兒易錯處反復示范、糾正,提醒幼兒用輕柔聲音,像小雪花飄落一樣輕柔連貫。
2. 運用接龍游戲鞏固演唱: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幼兒依次接唱一句歌詞,比一比哪組唱得準、聲音美;教唱第二段時,著重引導幼兒對比兩段旋律異同,唱出細微變化;組織幼兒完整演唱歌曲,教師適時用鋼琴伴奏,糾正音準、節奏問題。
。ㄋ模┩卣古c創編(10 分鐘)
1. 樂器伴奏分組:將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發放木魚、碰鈴、沙錘,介紹樂器音色特點與演奏方法;引導幼兒討論如何用手中樂器為《小雪花》伴奏,如用木魚敲打出小雪花“簌簌”飄落的節奏,碰鈴表現雪花晶瑩閃爍音效,沙錘模擬雪花堆積沙沙聲;各小組嘗試練習,教師巡回指導,調整演奏節奏。
2. 舞蹈動作創編:另組織一組幼兒進行舞蹈創編,鼓勵幼兒回憶雪花飄落、打轉、堆積等場景,用肢體動作表現;教師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如雪花抱團、散開動作,可用手臂、身體姿態展現;創編完成后,用大白紙、彩筆記錄關鍵動作,方便回顧展示。
。ㄎ澹┏晒故九c評價(3 分鐘)
1. 各小組依次展示創編成果,伴奏組幼兒奏響樂器,舞蹈組幼兒翩翩起舞,演唱組幼兒深情演唱,合力呈現完整表演;表演過程中,教師用手機拍攝記錄。
2. 展示結束,教師與幼兒共同觀看視頻回放,肯定幼兒閃光點,如某個小組節奏配合默契、某個幼兒舞蹈動作新穎;針對不足提出改進建議,如個別樂器聲音過響、舞蹈動作不夠整齊,激勵幼兒下次做得更好。
。┱n堂總結(2 分鐘)
1. 回顧本節課所學,包括歌曲演唱技巧、樂器使用、舞蹈創編成果;教師表揚幼兒積極參與、認真專注表現,發放小雪花貼紙獎勵。
2. 再次強調小雪花純潔美好,鼓勵幼兒課后用彩泥、繪畫等方式創作小雪花作品,下節課分享交流;在輕柔音樂聲中,幼兒有序離開教室。
六、教學反思
教學中,幼兒對雪花主題興趣濃厚,導入環節迅速吸引注意力,歌曲學唱時多數幼兒能掌握發聲、節奏技巧,但裝飾音演唱仍需后續強化練習;樂器伴奏環節幼兒熱情高,不過初期存在爭搶樂器、隨意敲打的情況,今后要提前明確規則、加強引導;舞蹈創編充分激發幼兒想象力,涌現諸多創意動作,但小組協作時部分幼兒過于自我,未顧及整體協調性,后續應注重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可多引入冬日雪景科普知識、雪花相關故事,豐富教學內容,加深幼兒對雪花及歌曲內涵的理解,全方位提升音樂教學效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及教學反思《小雪花》 3
一、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引導幼兒熟悉歌曲《小雪花》的旋律、節奏,準確唱出歌曲中的歌詞,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特點。
認識并理解音樂符號中的頓音記號(▼),體會其在歌曲表現中的作用,提升音樂素養。
2. 技能目標
通過聆聽、模仿、哼唱、演唱等多種形式,鍛煉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與歌唱表現力;鼓勵幼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演唱,唱出小雪花飄落時的輕盈姿態。
啟發幼兒依據歌曲情境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發展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與創造力;同時,培養幼兒運用樂器(如碰鈴、沙錘)為歌曲進行簡單伴奏,增強節奏感與團隊協作能力。
3. 情感目標
激發幼兒對大自然雪景的喜愛之情,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冬天的美好,培養幼兒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借助集體演唱、表演,增進幼兒之間的友誼與合作默契,營造活潑、歡快、溫馨的課堂氛圍。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精準掌握歌曲《小雪花》的演唱技巧,包括音準、節奏、強弱變化等;突出頓音記號的演唱處理,唱出小雪花俏皮、靈動的感覺。
組織幼兒開展豐富多元的音樂表演活動,如舞蹈創編、樂器伴奏,充分展現歌曲意境,讓幼兒沉浸式體驗音樂魅力。
2. 教學難點
幫助幼兒理解歌曲蘊含的情感,并通過歌聲、動作自然流暢地傳遞;引導幼兒在集體表演中實現默契配合,兼顧個人表現與團隊協作。
啟發幼兒發揮想象力,創編出契合歌曲且新穎獨特的舞蹈動作與伴奏節奏型;鼓勵幼兒自信展示,克服舞臺羞澀心理。
三、教學方法
1. 情境創設法:播放冬日雪景視頻、展示雪花紛飛圖片,營造銀裝素裹的冬日情境,迅速將幼兒帶入教學主題,激發學習興趣與好奇心。
2. 直觀演示法:教師親自示范演唱、舞蹈動作、樂器演奏,直觀呈現教學內容,讓幼兒有清晰參照;尤其針對頓音記號的演唱,通過夸張示范,加深幼兒理解。
3. 游戲教學法:設計“雪花飛舞”游戲,幼兒扮演小雪花,隨音樂飄動、旋轉;開展樂器伴奏接力游戲,提升幼兒參與熱情,強化節奏感與協作能力。
4. 合作探究法: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舞蹈創編、伴奏設計,促使幼兒相互交流、分享想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創新思維。
四、教學準備
1. 《小雪花》音樂音頻、視頻,冬日雪景視頻資料,雪花紛飛動畫 PPT。
2. 碰鈴、沙錘等打擊樂器若干,數量滿足分組使用;自制雪花道具若干,供幼兒表演用。
3. 教學用電子白板、音響設備等多媒體教學設施。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5 分鐘)
1. 播放冬日雪景視頻,畫面中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大地逐漸被白雪覆蓋,同時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如班得瑞的《安妮的仙境》),提問幼兒:“小朋友們,冬天到啦,快看看屏幕上出現了什么呀?”引導幼兒踴躍回答,分享對雪花的印象與感受。
2. 教師手持自制雪花道具,輕輕揮灑,模擬雪花飄落,哼唱《小雪花》旋律片段,吸引幼兒注意力,順勢引出課題:“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學習一首超級好聽的歌曲,名字就叫《小雪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小雪花都在說些什么吧!
。ǘ└枨雎犈c感知(8 分鐘)
1. 初聽歌曲《小雪花》音頻,要求幼兒安靜聆聽,閉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整體情緒、速度與旋律特點;聽完后,提問幼兒:“這首歌曲聽起來是歡快的,還是優美、安靜的.呀?你們仿佛看到小雪花在做什么呢?”引導幼兒用簡單詞語描述感受,如“慢悠悠的”“輕輕飄的”。
2. 再次播放歌曲,教師隨音樂輕輕擺動身體,用簡單手勢引導幼兒關注旋律起伏;同時,重點提示幼兒留意歌曲中出現的頓音記號(▼)處,如“小雪花,飄呀飄”的“飄”字,通過拍手示范,讓幼兒初步感知頓音的輕快、跳躍特點。
。ㄈ└枨鷮W唱(12 分鐘)
1. 教師范唱第一段歌詞,要求幼兒手指歌詞,輕聲跟唱;示范過程中,著重展示正確發聲位置與氣息控制,用輕柔、高位置的聲音演唱,唱出小雪花的輕盈;示范唱完,針對幼兒跟唱情況,及時糾正發音、節奏問題。
2. 逐句教唱歌曲,采用接龍游戲鞏固學習效果: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依次接唱一句歌詞,比一比哪組唱得最準確、最優美;教唱到頓音記號處,教師再次示范,引導幼兒舌尖輕抵上齒齦,快速發聲又戛然而止,唱出俏皮感;教唱第二段歌詞時,鼓勵幼兒自主對比兩段異同,加深記憶。
。ㄋ模┩卣古c創編(10 分鐘)
1. 分組創編舞蹈動作: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 4 5 人,要求依據歌曲情境、歌詞內容編排簡單舞蹈;如用手臂輕柔擺動模擬雪花飄落,踮腳尖旋轉表現雪花飛舞,小組內相互協作、完善動作。
2. 樂器伴奏創編:分發碰鈴、沙錘等樂器,另一小組幼兒負責用樂器為歌曲伴奏;引導幼兒嘗試創編節奏型,碰鈴可敲出“叮叮”模擬雪花晶瑩聲,沙錘輕搖“沙沙”表現雪花落地;各小組先自行練習,再相互展示、交流,共同改進。
。ㄎ澹┱故九c評價(5 分鐘)
1. 各小組依次上臺展示創編成果,一組演唱、一組舞蹈、一組伴奏,共同呈現完整音樂表演;表演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自信大方展示,用眼神、動作與臺下幼兒互動。
2. 表演結束,組織幼兒相互評價,先請表演幼兒分享創編思路與感受,再由臺下幼兒發表看法,說說最喜歡哪個環節、哪個小組表現出色;教師最后總結評價,肯定幼兒創意、努力與團隊協作,針對不足提出改進建議。
。┱n堂總結(5 分鐘)
1. 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歌曲《小雪花》演唱技巧、頓音記號運用,以及舞蹈創編、樂器伴奏成果;再次強調大自然雪景的美好,鼓勵幼兒課后觀察雪花,感受冬天魅力。
2. 發放小雪花貼紙獎勵表現優秀、積極參與的幼兒;在歡快音樂聲中,幼兒有序離開教室。
六、教學延伸
1. 美工區投放白色卡紙、彩筆、棉花等材料,引導幼兒制作雪花手工,進一步加深對雪花形態的認知,可將作品用于教室裝飾,營造冬日氛圍。
2. 語言區投放有關冬天、雪花的繪本,如《雪花人》《一片雪花》,鼓勵幼兒自主閱讀、分享故事,拓展語言表達與想象空間。
七、教學反思
在本次音樂教學活動中,幼兒對歌曲《小雪花》表現出濃厚興趣,導入環節通過視頻、道具營造的冬日情境成功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學習熱情。學唱歌曲環節,幼兒基本能掌握音準、節奏,但頓音記號處理略顯生硬,后續需增加專項練習,可融入游戲強化效果。
創編活動中,幼兒創造力得到充分釋放,小組協作氛圍熱烈,不過部分幼兒存在依賴他人、不愿主動表達想法的情況;今后應注重培養幼兒獨立思考與團隊引導并行,提前明確分工規則,提升協作效率。
評價環節幼兒參與積極性高,但評價語言較單一,多為簡單喜好表達;后續要教導幼兒學會用豐富詞匯、專業角度評價,如從動作協調性、節奏契合度等維度展開,全方位提升幼兒音樂素養與綜合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及教學反思《小雪花》 4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幼兒能夠熟練演唱歌曲《小雪花》,準確掌握歌曲的節奏、旋律,唱出三拍子的強弱規律,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風格。
認識并能使用簡單的打擊樂器,如碰鈴、沙錘,為歌曲創編合適的伴奏節奏型,增強節奏感與音樂表現力。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聆聽、哼唱、模仿等多種形式,引導幼兒逐步熟悉歌曲,培養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利用聲勢律動,如拍手、跺腳、拍肩等,輔助幼兒把握歌曲節奏,提升節奏感。
開展小組合作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討論、創編,鍛煉幼兒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創新思維,讓幼兒學會用音樂元素創造性地表達情感。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幼兒感受小雪花飄落的輕盈、美麗,體會冬日雪景的美妙,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安靜欣賞、積極參與的良好習慣,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演唱《小雪花》,唱出三拍子“強弱弱”的韻律感;感受歌曲的意境,能用自然的動作、表情表現小雪花飛舞的姿態。
理解歌曲內容,引導幼兒想象雪花飄落的畫面,將情感融入演唱之中。
2. 難點
精準把握歌曲中的裝飾音,如前倚音、下滑音,唱出小雪花俏皮、靈動的感覺;組織幼兒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創編,使其能夠和諧搭配樂器、動作,完整呈現表演。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欣賞法、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情境創設法
四、教學準備
1. 《小雪花》音樂音頻、視頻,冬日雪景圖片、動畫,多媒體教學設備。
2. 碰鈴、沙錘、鈴鼓等打擊樂器若干,人手一份雪花剪紙道具。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5 分鐘)
1. 播放冬日雪景視頻,畫面中大雪紛飛,銀裝素裹的世界里孩子們歡快地堆雪人、打雪仗,提問幼兒:“小朋友們,看了這個視頻,你們想到了什么呀?”引導幼兒分享對冬天、雪花的印象與感受。
2. 教師手持一片雪花剪紙道具,輕輕哼唱《小雪花》的片段,邊哼唱邊模仿小雪花在空中飛舞的動作,吸引幼兒注意力,引出課題:“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小雪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小雪花都在說些什么吧!
(二)歌曲聆聽與感知(8 分鐘)
1. 初聽歌曲《小雪花》音頻,讓幼兒安靜地閉上眼睛聆聽,同時思考:“歌曲里的小雪花是怎么飄落的?聽完這首歌,你們心里是什么樣的感覺?”聽完后,鼓勵幼兒用簡單的詞語描述,如“慢慢的”“輕輕的”“很美”等,初步感受歌曲的風格與意境。
2. 復聽歌曲,教師引導幼兒用拍手、跺腳、拍肩等聲勢律動跟隨音樂打節奏,著重強調三拍子“強弱弱”的規律,如第一拍拍手重一點,第二、三拍拍肩輕一點;用手勢高低表示音高變化,幫助幼兒感知旋律的起伏,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ㄈ└枨鷮W唱(12 分鐘)
1. 教師范唱第一段歌詞,要求幼兒手指歌詞、輕聲跟唱,觀察教師的口型、發聲位置;隨后逐句教唱,針對易錯處,如裝飾音“(前倚音)小雪花,(下滑音)飄呀飄”,反復示范演唱技巧,讓幼兒模仿練習,唱出小雪花的俏皮。
2. 采用接龍游戲鞏固演唱: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幼兒依次接唱一句歌詞,比一比哪組唱得準、聲音輕柔優美;教唱第二段歌詞時,引導幼兒對比兩段歌詞的異同,鼓勵幼兒自主發現并唱出細微變化,進一步熟悉歌曲。
。ㄋ模┩卣古c創編(10 分鐘)
1. 分組討論:將幼兒分成樂器伴奏組、舞蹈動作組、繪畫展示組。樂器伴奏組挑選碰鈴、沙錘、鈴鼓等樂器,依據歌曲節奏創編伴奏節奏型,如用碰鈴表現小雪花飄落的清脆聲(碰鈴:!!;舞蹈動作組根據歌曲意境編排簡單舞蹈,模擬小雪花飛舞、旋轉、落地的姿態;繪畫展示組用彩筆快速畫出小雪花及冬日雪景,為表演增添視覺元素。
2. 各小組展示成果,全班共同參與體驗:先由繪畫展示組展示畫作,營造氛圍;接著樂器伴奏組用創編的節奏為歌曲伴奏,舞蹈動作組同步表演,其余幼兒一起演唱,融合成完整、精彩的音樂表演。
(五)課堂總結(5 分鐘)
1. 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歌曲演唱技巧、樂器使用、舞蹈創編以及對小雪花的感受;教師總結評價幼兒的表現,表揚積極參與、創意出色的小組與個人,給予小貼紙、小雪花徽章等獎勵。
2. 再次強調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鼓勵幼兒課后用自己的方式繼續感受冬天、雪花,如觀察雪花形態、講述雪天趣事;在歡快的歌聲中,幼兒有序離開教室。
六、教學反思
在本次音樂教學活動中,幼兒對歌曲《小雪花》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大部分幼兒能夠較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用輕柔、優美的聲音表現小雪花的姿態,聲勢律動與小組創編環節也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與創造力。然而,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裝飾音的教學效果欠佳,部分幼兒雖反復練習,但仍不能精準唱出前倚音、下滑音的韻味,今后應設計更多趣味性強的專項練習活動,如裝飾音接龍、找不同裝飾音等游戲,加深幼兒印象。
小組合作初期,幼兒分工不夠明確,出現爭搶樂器、意見不合等情況,后續需提前引導幼兒制定小組規則,明確分工職責,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與溝通能力;在評價環節,可增加幼兒自評與互評,讓幼兒更全面地認識自己與他人的表現,促進共同成長。
整體來看,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在音樂感知、表現力與合作能力方面均有收獲,日后教學將汲取經驗教訓,持續優化教學設計,為幼兒提供更優質的音樂教學體驗。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及教學反思《小雪花》】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松樹》10-09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07-20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反思07-11
音樂《小螺號》教學反思08-08
《小駱駝》音樂教學反思02-28
《小駱駝》音樂教學反思11-20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08-10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02-0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反思通用03-13
大班音樂游戲教學反思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