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學反思(通用6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教學反思(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數學教學反思1
著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說過:“沒有游戲就沒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發展。游戲猶如火花,它點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的生活離不開游戲,游戲又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一種活動,它能給兒童以快樂并從中受到教育。我們小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數的活動作為研究的切入點,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和實踐研討,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數學知識的特點,我采用了游戲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小班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愉快的情緒中,輕松自然,繞有興趣的獲取知識,從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游戲是小班幼兒數學教育獨具特色的強有力的教育手段。
一、情境性的數學教學游戲:是幼兒在一定的情景中操作玩具或實物材料,并按游戲規則進行的一種游戲。這類游戲通過游戲的主題和情節,體現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1、將《快樂家園》教材游戲化。例如,小班幼兒學習一一對應的活動,教師創設了《小熊請客》這一游戲情境,在活動中,“主人”小熊請小朋友幫助他,給每位“客人”(請來的小動物)送去它愛吃的水果。當幼兒看到教師出示的小熊請來的客人——各種動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幼兒愉快地、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不僅知道了每種動物愛吃哪種水果,嘗試用一一對應的擺放方法表達兩者之間的關系,而且活動過程培養了幼兒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引導幼兒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
2、《快樂家園》活動在游戲中的拓展。例如《看誰吃的多》這一活動中后,在“娃娃家”游戲時,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分發碗、勺等活動,理解“一一對應”等數學概念,發展幼兒分類和比較等數學能力。在提供物品時,教師可以先提供一樣多的物品,再提供不一樣多的物品,逐漸提高要求。
二、操作性數學游戲:是幼兒通過操作玩具或實物材料進行的一種游戲。這類游戲通過幼兒動手實踐,體驗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如:在進行《小貓釣魚》的活動時,幼兒親自將小魚粘到小貓的魚竿上,不僅進一步理解了一一對應,而且能用并置的方法比較出小貓和魚的多少,開始小貓和魚一樣多,幼兒又粘上一只小貓后,幼兒通過親自操作發現出小貓多,小魚少;又粘上一條魚后,發現小貓和小魚又變得一樣多了。
還有就是我們幼兒園發明的數學書,孩子們在翻翻(翻開書)、看看(看清書中的標記)、做做(按標記進行操作)中,在輕松的氛圍中感知并理解了數學知識。
其實,我所說的這兩種游戲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常常是融為一體的。
我覺得只要我們教師從實際出發,掌握幼兒的認知特點,設計符合幼兒心理發展規律,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數學游戲,就能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玩得開心,玩有所得。
小班數學教學反思2
這次活動總體來說效果還算錯,孩子們完全被多種多樣的教具所吸引,玩的不亦樂乎,再玩的同時,也比較好地掌握了課上所學到的本領。這讓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了多樣的教具在小班的教育活動中,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再有,要善于動腦,除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外,也要創造出新穎的,有趣的教學形式,同樣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呢。像在這次活動中,地面上貼的圖形框框就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在到圖形寶寶家里做客的游戲的環節中,孩子們在圖形框框里跳來跳去,高興極了。
正是幼兒對這種新的模式的喜愛,為這次活動增加了亮點,也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了各種圖形。再有,我覺的活動中比較成功的一點還有在喂小動物和數量對應的環節,這兩個環節均能將幼兒的點數水平以看的見的,實實在在的形式呈現在眼前,對幼兒的不同水平及時了解了,也就能夠進行個體差異的教育了。
不足之處,數量對應環節,幼兒要先數出袋子上圓點的個數,再將相同個數的禮物裝到袋子中。指導的時候,我并沒有注意到,要求幼兒要按一定的順序去點數圓點,而且要從左往右數,不能胡亂的去數。再有,活動的時間長了就會引起幼兒注意力的分散,還要合理地把握活動的時間,保證幼兒學習的效率。
認真備課,在學習別人經驗的同時能夠有所突破和創新會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小班數學教學反思3
數學活動《鋪小路》是小班下學期《快樂家園》教材中的一個有關一維排序的活動。活動以幫小兔子鋪小路的故事情節引出,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為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在制定目標時,我考慮到本班幼兒已初步具備了按特定規律排序的經驗,因此,本次活動我將引導幼兒自定規律進行排序作為落腳點,以鞏固和提升幼兒的排序經驗。
在環境創設和材料準備方面:將原有的教材進行了調整,一方面將教材中小白兔和小黑兔的家以及鋪了一半的小路創設成故事情境;另一方面將剩下的小黑兔部分裁下來并將粘貼式改為插入式,便于幼兒隨時調整自己的操作,操作材料——小蘑菇,則根據幼兒的能力分為兩種、三種、四種顏色,以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發展。
活動中,教師帶領幼兒來到“小兔們的家”觀察小白兔和小灰兔家的小路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進行表達,然后按照規律幫助小白兔和小黑兔把小路鋪完整。這一環節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幼兒原有的排序經驗得以鞏固,為下一環節的自由排序做好鋪墊。在學習排序的過程中就體現了幼兒操作在前,老師總結提升在后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任意選擇兩種、三種或四種顏色為小黑兔設計小路進行間隔鋪路,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給予最適宜的指導。如:有的幼兒對自己設定的規律猶豫不定,當幼兒對自定了規律有些模糊時,教師可以自己的表情、動作、語言夸張的表現一下幼兒自定的規律,以對他想法加以肯定和強化,使幼兒能有信心按著自定的規律接著排序。然后,在交流分享環節,讓孩子們把好的方法介紹給同伴聽,并通過在黑板進行現場展示,使讓孩子欣賞他人的作品、傾聽他人表達的同時,獲得多種的排序經驗。
本次活動也存在不足:
1、在幼兒操作環節,應先讓幼兒充分觀察、感知操作材料,即蘑菇的不同顏色,然后讓幼兒想一想能用幾種顏色的蘑菇幫小兔鋪一條漂亮的小路呢,這樣幼兒在操作時目的就更明確
2、創設的問題情境應有遞進性,對幼兒的思維要有一定挑戰,教師應時刻關注幼兒,靈活的調整教學策略,將設計的每個環節做實,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質量。
小班數學教學反思4
我根據幼兒愛吃的特點,設定了小班數學教學活動《好吃的蘋果》,希望孩子們在想要吃的欲望下能夠學得更好。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幼兒說一說,一個蘋果可用幾表示,一枝鉛筆用幾表示,一筐蘋果又用幾表示?又做了摘蘋果的游戲,讓幼兒模擬一種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經驗,使幼兒知道了“1”可以表示生活中許多不同的事物;“1”它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有時它還不是表示數量的多少。
在本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堅持師幼之間、幼幼之間的雙主體、多邊互動的原則,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的主體性發展。信任他們的`創造潛能,尊重幼兒之間的差異。
上完這節數學課,我反思了許多,我認為我們要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本次的數學教學活動,使我認識到雖然幼兒的年齡較小,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當我讓幼兒舉例說出生活中的單個“1”和整體“1”時,孩子們都非常踴躍地搶著回答。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習的是生活中的數,幼兒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小班數學教學反思5
本次活動在設計思路上我考慮到小班幼兒生活既是學習、學習既是生活的特點,選擇了他們感興趣、又有困惑的內容:《認識白天、黑夜》來開展活動。在設計活動形式時,我力求在避免數學活動枯燥化的前提下,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主體,以模仿動作——實物對應——生活場景——音樂感受等環節讓幼兒從生活中多方面來理解白天、黑夜的時間概念。
“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是我們組織活動時常講的一句話,我在每一個環節中力求充分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把活動的時間、思維的時間、交流的時間充分還給孩子。在第一個導入環節中使用了從幼兒平時生活中熟悉的模仿動作,既放松了幼兒的情緒,又讓幼兒感知了活動的內容。在圖畫感知白天、黑夜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充分發揮聯想,將平時的生活經驗導入到課堂中來,在分實物和分卡片的環節中,我創設了一個自由活動、交流的空間,引導幼兒在這個氛圍中爭論、探究。雖然小班幼兒這方面的能力還不是太足夠并沒有出現什么精辟的論點,但孩子獨具個性的發言還是讓我欣慰。他們說出了物品的使用時間,講出了自己卡片中人物活動的內容,并且知道他們都應該放在哪一個時間里。幼兒在一個輕松的游戲氛圍中達到了教學預設目標。
另外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僅僅是語言交流顯然是不夠的,教師的一舉一動,一個眼神都會在孩子的心目中激起浪花。因此,最后一個環節音樂游戲時,教師和孩子的情感在肢體語言、表情語言中得到升華,教師和孩子在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間里,一起大膽地表達出對白天、黑夜的理解。舒緩的音樂聲中,孩子們做出了安靜睡眠、安靜看書的動作,跳躍的音樂聲中孩子們做出了跳繩、梳頭、上幼兒園等動作。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在教具設計上,我們遵循科學的嚴密性和邏輯性,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下,化繁為簡,物盡所用。兩塊白天、黑夜的背景圖貫穿始終,既是感知的直觀教具,又是標記性教具,還是陳列操作教具,一物多用的同時,保持了概念的統一。最具爭議性的一項教具是地面兩個圈的使用,我們經歷了使用——放棄——再使用的過程,對它的認識也經歷了:使用(僅僅是為了游戲的劃分范圍)——放棄(自由游戲就應該還給幼兒自由)——使用(數學活動就應該在潛移默化中給與幼兒學習數學的嚴密性教育)。兩個圈的使用既讓幼兒感受到數學中兩個集合的概念,還避免了小班幼兒游戲中個別幼兒游離于游戲之外的現象。
數學活動的嚴密性還體現在教學概念揭示上,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對白天、黑夜的概念的描述進行了推敲,從視覺、人們的活動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在揭示方式上也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不僅使用了白天和黑夜兩塊背景圖,還使用了太陽、月亮兩個明顯特征作標記,幫助幼兒進行理解。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和幼兒概念比較清晰。
本次活動中我感覺整個人完全在放松的狀態中進行的,我沒有死背教案,每個環節的連接都非常自然、流暢。但是我感到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首先我的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有些環節組織過程中,沒有兼顧到全體幼兒,課堂機智性教育能力也有待提高。如發現個別幼兒特別興奮時沒有能夠靈活地將他們引入活動中來,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
小班數學教學反思6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領域的活動來得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在發展。于是就要求老師在組織指導活動中要多花心思。
小班的數學在認識圖形方面主要學習和鞏固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為了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學習特點,游戲化的情境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這節認識圖形的活動。我在數學活動的組織中,加強了數學活動的游戲化,通過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以圖形娃娃的可愛形象與小朋友玩游戲,同時還設計相應的故事情境作為活動導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在數學活動的組織中,我除了注意活動的游戲化,還積極為幼兒創造動手探索嘗試的學習機會,提供適合幼兒操作學習的材料,引導幼兒探索學習,讓幼兒在邊操作、邊觀察、邊發現的過程中自主地領悟知識。在“修路”這一環節中,我給幼兒充分的實踐與嘗試機會。首先,活動一開始通過觀察圖片以及個別回答、集體回答的形式,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例如:“你拿的是什么形狀的石頭?”幼兒逐一說說自己的石頭形狀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鞏固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認識,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其次,通過操作尋找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石頭幫助小兔填坑修路,進一步鞏固圖形的認識。最后,老師給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將個別圓形、正方形、長方形進行兩等分)的幾何圖形鼓勵幼兒嘗試拼合圖形,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如三角形說:“小朋友,看一看,兩個三角形變變變,合在一起可以變成另外一個圖形?”邊說邊把兩個等腰三角形拼合變成了一個正方形,拼出了一個大的正方形,有的孩子拼出了一個長方形。整個活動教師通過指令,啟發孩子們尋找、辨別圖形并進行操作,孩子們在這種拼拼擺擺的活動形式進行嘗試,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注重重點,為幼兒預留充分的自主空間。尤其在活動的最后,設計了“拼圖形”環節,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始終樂此不疲,幼兒的情緒很活躍,能把自己發現的主動地告訴老師和周邊的小伙伴,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都得到了發展;更能激發了幼兒拼圖形的興趣。活動中幼兒的主動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孩子的創造性,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雖然,對小班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幼兒要有良好的學習常規,特別是要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才能使活動順利進行。
此外,在“找生活中的圖形”的環節中,充分調動幼兒感官,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幼兒對各種圖形非常感興趣,每天吃早點時,都有小朋友問我:“老師,我們吃的包子是不是圓的?”“今天我們吃的饅頭是方的嗎?......”我發現班上的幼兒對身邊的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有渴望了解圖形寶寶的欲望。我們還可以在區域活動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這樣,既可以方便老師的個別指導,也可以讓一些能力水平較弱的幼兒有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反復操作中獲得提高與認識。
在本次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幼兒操作時間不足,沒有創設幼兒合作交流的機會,語言還要精煉等,日常活動中有意規范教師的數學引導語言,為幼兒傳遞良好的語感,培養幼兒善于表達的能力。
【小班數學教學反思(通用6篇)】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反思(通用8篇)12-27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接龍》09-22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做客》09-22
小班安全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28
數學教學反思10-28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掛燈籠》09-23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分糖果》09-22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小手》09-22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貓摸魚》09-22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幫幫小豬》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