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反思(通用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反思(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反思1
近幾年來,我縣小學六年級數學質量檢測題目的靈活性和綜合性較強,針對此種情況,我和各位數學教師們采取了一些相對有效的措施,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根據學生的情況改進作業的布置,以加強練習的針對性,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需求,每周還對一周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及練習,強化新知的鞏固;還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品質,加強競爭意識;還加強了和家長的聯系,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等等。實踐證明,效果是不錯的,但還是通過檢測發現在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
1、盡管在后進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從學習成績上看,只是略有進步或進步的幅度小,和我們的預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學生不善于動腦思考,不會舉一反三,被動接受知識的現象較普遍,因此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現為:考試時對老師講過的題目會做,題目稍加靈活變化就無從下手;較復雜的應用題不善于綜合性的運用知識解答或借助畫線段圖幫助理解、分析題意來解答;應用幾何知識解決實際問的能力差。
3、部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培養起來。
(1)少部分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還沒有養成。
表現為:在上學期畢業考試中要求列豎式計算的題有的學生最后算完忘記填寫橫式;用遞等式計算的題過程完整;計算結果沒有按要求化成最簡分數;漏數等。
(2) 少部分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還沒有養成。這也是讓我們非常頭疼的問題,有些簡單的問題往往由于審題不細導致出錯,讓我們感到很可惜。
(3) 少部分學生良好的檢查習慣還沒有養成。他們做完了題不知道檢查不會檢查,明明錯誤在眼皮下卻看不出來;有的學生是懶的檢查。
針對出現的問題,我認真的進行了思考:
1、后進生之所以很難取得大的進步,主要是他們遺忘知識特別快,可能你早上剛教過的內容到下午他就忘記了。我這兩年教過的后進生學習態度都比較認真,并不是調皮不干,他們也努力了,在家也完成作業,但是完成的質量較差,因此我們在校給他面批面改。雖然今天的學會了,可是過幾天他又遺忘了,到最后綜合練習的時候,堆積的知識太多了,補不過來。
2、部分學生不善于動腦思考,被動接受知識的現象,原因除了個別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思想懶惰以外,和我們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有一定關系。我們擔心學生不理解的知識,往往要講的多一些,這樣留給學生思考、質疑時間就少了,時間一長,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就不那么的強烈了。
3、優秀的學習習慣沒有培養起來不是一兩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學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審題的方法、計算的技巧等教師還是應該隨時教給學生的,要強調扎實。
通過反思和查閱相關的書籍,我認為除了繼續沿用以前好的做法外,還應積極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
1、對于學習落后的學生,一定要讓他堅持達到老師提出的目的,獨立地解答習題。有時候,可以花兩三節課的時間讓他思考,教師細心地指導他的思路,而習題被他解答出來的那個幸福時刻到來的時候,他求知的愿望將永遠伴隨著他的學習。教育這樣的兒童,應當比教育正常兒童百倍地細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
2、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在組織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認真探索指導學習的方法,多給學生創造一些自主學習和勇于創新的機會,激發學習主體的自覺性,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主動活潑的完成學習任務,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以此改變以往老師講得多,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象。
3、 在改善學生學習習慣方面,需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結合知識點進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學(如培養學生解題時必有驗算的習慣);培養學生自我檢驗和自我評價能力,指導學生對自己作業中的錯題分析并登記錯因,認真改錯,提高正確率;每天的作業計時(做的時間、檢查的時間),并取得家長的有力配合(簽字)等等。
4、備課和教研再扎實深入、細致全面些,發揮集體的優勢,盡最大努力作好教學工作。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反思2
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學習。數學活動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化的過程,也就是讓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經驗出發,經過自己的思考,概括或發現有關數學結論的過程。例如教學《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時,我在新授前將設計這樣一段情境: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比,如人的胸圍的長度與身高之比是1:2,將拳頭滾動一周的長度和腳的長度的比是1:1,人腳的長度與身高的比是1:7。當人們了解了這些,又掌握了這種神奇的本領后,去買襪子只需要把它繞圈一周就知道何適不合適了,而偵察員就能根據罪犯腳印的長度推測出身高。你想擁有這種本領嗎?這種神奇的本領就是我們這節課所研究的內容,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反思二:
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鼓勵,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例如在討論“圓的周長是不是直徑”時,有的學生運用直觀的“看”、“比”或“量”的方法來判斷半圓弧比直徑長,而有的學生卻運用“兩點之間的曲線比線段長”來推理,這是兩種不同水平的思維。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從具體思維水平又引向抽象邏輯思維水平,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象這樣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測,在操作中驗證,在交流中發現,在閱讀中理解,使課堂形成多方的互動,多向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態度、思想、方法,是一種探究的品質,這對他們后續知識的學習將有較大的影響,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反思三:
恰當的放手自學,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在百分數的寫法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展開自學。“想寫哪個百分數,就寫哪個。”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了起來,自學的效果就格外的明顯。這種做法,改變了以往教學中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方式。再如:在教學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根據內容簡單,便于自學特點,放手讓學生自學,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
反思四:
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關心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興趣,誘發學生情感的孕育。在教學《百分數應用》一課時,我設計游戲環節,創設把教室中的小組變成銀行的情境,班上的學生自己利用道具錢幣,根據自己的想法(不同本金,不同期限)算出自己到期時所能得到的利息。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反思3
《解比例》這節課實際上是一節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課。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再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時,要注意外項(或內項)乘積等于內項(外項)乘積的運用,不能用錯。所以,在學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一課時,一定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現在回顧這節課,知識點教授總體來說比較順利,不過也有幾個地方是值得反思和注意的:
反思之一:變換思維,隨機應變調整非預設生成。
開始出示的第一個復習就使我始料未及。題目是這樣的:口算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再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2:8和9:27;1/4:1/8和1/8:1/16。我出這道題目的用意本來是想出兩個能組成比例的題目,但是其中的2:8和9:27因為比值不相等,不能組成比例,當學生口算出比值,說出不能組成比例時,我一時慌了,真懊惱備課之前沒有先算一下,后面內容的順序要被打散了,怎么辦?能否補救?也許是急了吧!急中生智,我馬上反應過來:如果改動其中一個數,再看能不能組成比例?這個問題一出,學生的腦筋立馬轉動起來,答案也隨之即出:“把27改成36,這樣9:36的比值也是1/4,這樣兩個比就能組成比例了。”回答的多好,我在為學生高興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的小機智暗自慶幸!(不過以后可不要再犯哦)后來在講到課后練習題時有這樣一道題目:下面哪些組中的四個數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1)6、4、18和12;(2)4、5、6和8;(3)4、3、1/3和1/4;(4)3/5、1/5、9和3。此道練習題與我的復習小岔曲雖然形式不同,但細細品味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鍛煉學生判斷幾個數能否組成比例。
反思之二:抓住重點,順水推舟解決非預設生成。
復習“根據比例的意義,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3:5=6:( );( )/15=2/5”時,要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這題的要求是根據比例的意義來解答的,但是有一位學生沒有運用比例的意義來回答我,她用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質,用5×6算出兩個內項的積再除以一個外項3等于另一個外項10,雖然她沒有明確說用兩個內項相乘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相乘的積來解答,但她說出了其中的意思,這不就是本節新課的重點所在嗎,現在被她提前說出來了,這說明該同學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已經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求一個未知項了,這不正是我所希望他們掌握的么?順水推舟,應該及時調整教案,直接進入今天的新授重點,不過我今天卻沒有這么做,這說明我對教材和教案的把握程度還不夠,沒有做到胸有成竹。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反思4
這一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具有了從方位角度認識事物的基礎,并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在教學時我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要讓學生多動手。不少學生會說但是一旦動手就錯,特別是對“東偏北,還是北偏西” 以及在地圖上標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實際問題時,學生很茫然。我結合例一組織學生分組討論:1號在東北方向(或者偏東方向)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匯報交流時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如果學生提出結合角度來表示位置的方法,則因勢利導,課件演示30度、60度;接著請學生描述1號檢查點的方向。教師說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的,也就是夾角較小的方位。如果學生不能想出結合角度來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師則以合作學習者的身份,提出建議:能不能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有關角的知識來幫助我們呢?引導學生根據方位和度數說出具體的方向。并強化練習還可以怎樣說:南偏東45度 、東偏北50度 、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通過對比練習,學生能理解本課難點,會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其中根據所給的條件畫平面示意圖是這個單元的教學難點,因為學生的作圖能力普遍比較薄弱。從學生的作業來看,學生畫示意圖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方向角沒有找準,不能熟練地區分東偏北和北偏東的不同;距離的表示,沒有按單位長度換算(少數);中心點的位置沒有找準,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響;物體的具體位置沒有明顯的表示出來,或者沒有標出名字,讓人看不清楚;也有學生方向找錯了。
根據這些情況,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更應該注重畫示意圖的細節,注重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如果要補救也只能個別輔導了,集體輔導多了容易讓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學產生厭煩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學也不一定馬上改正過來。這一單元的另一個難點就是關于位置的相對性,給定兩個位置,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區分以誰為標準,所以說出來的方向剛好相反。這一點跟學生的空間觀念強弱有關,需要多加訓練。
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本單元的活動交流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只能利用培優補差的時間,照顧稍差一點的學生,有時又不得不為思索稍慢一點的學生的反復的重復,減少了稍好一點學生進一步的提高機會,總之,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學到自己的數學,實現學生自己心中學習數學的樂趣,還有不少的差距。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反思5
1、創設生活情境。數學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但由找朋友而引出的座位紛爭卻讓他們初步感受到:要確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確定位置的方法。例如導入時的找朋友、根據座號找到新位置的活動和練習時選取的動物園和游樂場的場景等,都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積極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有效利用學生的思維矛盾,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求知環境。本節課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主線,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有意地為學生的學習活動設置障礙,從學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其中有三名學生的座號是數對形式,有兩名同學的數對是不完整的而無法確定自己的位置,從而引發了學生的識識沖突,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引發他們探究確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維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始終是帶著問題探索、研究知識,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使教學結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
整堂課教學環節連貫,學生自主性強,教學效果較為滿意。但在教學后,同樣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數對的比較應該放在換座游戲后,根據找不到座位的同學的數對來比較。同時換座游戲中數對的出示出應該特意給學生設置陷阱。如出示(5,☆)、(☆,3)、(☆,☆)等數對;
2、教學中還應重視學生對起始列和起始行的理解和掌握,否則,學生容易把第二列和第二行看成第一列和第一行;
3、在此堂課的教學中,我發現自己對學生的鼓勵性的評價比較蒼白無力,以后還應加強評價性語言的多變和豐富性;
4、此課內容是否能作為活動課在室外講授,是我正在考慮的問題,也許這樣能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反思6
圓柱的體積一課,重點是體積公式的推導。公式導出后,如何進行計算應用。
教學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是:
1、學生對推導過程理解有困難,不深入;
2、在計算的過程中,單位名稱用錯,體積單位用面積單位。
3、對于書中所給的立體圖形,認識不到位,不能正確分辨直徑、半徑以及圓柱的高,做題出錯。圓柱的高也可以叫做圓柱的長(個別學生不清楚)突破難點的方法:
1、為了避免單位名稱的錯誤,可在課前復習中設計單位換算的填空題,辨析題等。例如:1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1立方分米。
2、在學生利用學具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時,應放手讓學動手動腦自己解決,但動手之前一定要把任務布置清楚,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圓柱與長方體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
3、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突破以往數學學習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全面發展。小學階段,操作活動是數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反思(通用6篇)】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反思(通用8篇)12-27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5篇01-15
小學六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18
數學教學反思10-28
小學數學期末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28
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12-26
小學數學課件《對稱》教學反思02-22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最新5篇12-26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反思12-23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