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
數學教學的歸宿是:教為了不教,學為了會學。會學習是學生進一步發展的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基本技能,其關鍵是要讓學生理解學習的方法,并在應用方法中感悟學習方法的優越性,進而使學生心里產生“我會學”的成就感,激勵學生進一步主動學習。讓學生在40分鐘里得到的不僅是數學知識,更主要的是學習的方法。要教好書,首先要了解教材。
了解教材,就要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幅圖、每個符號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材料,怎樣才能教好。根據教材與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真擬訂好教學計劃。根據每節內容,認真確定好教學目標。此外,還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質量,他們的興趣、方法、習慣,預測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困難,并結合教材,認真安排每一節課的活動。做到有備而上,不打不備之戰,這樣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出色完成。
雖然一年級教學內容少、淺,但要組織好一節課,須得下一番苦功夫。由于學生中大部分都讀過學前班,本學期學習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是舊知識,因此課堂上如何把“舊知識”變為“新知識”,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據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使教法新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反饋。創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
教學時采用直觀教具演示,讓學生看得見,也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口說一說動手的過程與結果,從而達到動口、動手、動腦的目的,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感官。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講練結合,練習中多以游戲形式進行,讓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教學數的組成時,以“對口令”、“拍掌”、“出手指”等游戲進行練習,教學10以內加減法時,以“開火車”、“對口令”、“搶答”等游戲進行練習。這樣,學生不僅感興趣,而且記得牢。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學得樂,樂于學。
小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動能力,有些學生課堂上常開小差,對老師教的知識掌握不夠,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每節課的作業及時批改,認真反饋,及時發現,及時輔導。對學困生除了學習上多輔導,同時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與他們交談,把師生的距離拉近,逐漸使自己成為他們的朋友,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幫助他們進步,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2
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一年級的新生由幼兒園進入小學,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一)通過教學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學以致用。教學《元、角、分》,我就結合實際讓他們去發表他們的意見,在解決自身的數學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實際問題。這時的教學已不再是單純的"掌握知識",而是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實現。教學意義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了。
學知識是為了長本領。在《位置》中,教學完前后、上下、左右時,我出現了"去火車站"一題,請學生們試著用方位名詞告訴叔叔去火車站的路,當一當小小導行員。許多孩子躍躍欲試,不僅說得很詳細,還給了建議走哪條路比較近?可見孩子們是非常樂意展現自我的。
(二)思維的訓練應從一年級開始。
數學課其實是思維訓練的場所。老一輩人常常認為數學學得好的人往往比較聰明,這并不無道理。因為數學學科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重任,一套好的數學教材不在于它的封面設計得多么美麗,也不在于設計得多么新穎,關鍵是是否能給學生們廣闊的思維訓練空間。在加減法(一)5的加減法一課中,小雞吃米的數學故事是這樣設計的:5只小雞吃米,有兩個盤子都裝有米, 同學們猜猜看,小雞吃米時會出現什么情況?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幾和幾"相比,無疑前者給了學生一個更大的思維想象空間,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與教材的新思想靠攏。在上《前后》一課時,我讓學生們裝扮成不同的小動物,依次是小熊、烏龜、公雞、兔子、大象、小狗。請他們說說大象現在排在第幾?如果我想讓大象排在第二,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呢?當然學生們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實現了數學課的價值,進行了思維的鍛煉。
(三)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日復一日不斷的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為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已學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在新教材中,加強心算、允許估算,計算上,像5+8=要求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有的學生發現了5+8其實用8+5來想更好,把5拿來分成2和3;有的學生認為剛學了9+5=用它來推算出結果更簡單;更有學生掰起手指頭一手比8,一手比5,重疊的是3,那就是13。在我們看來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學生的應用中它們卻很自如,原因源于這些都是他們的真實體驗,多樣化的知識由此產生。
總之,一年級的孩子由于年齡小,生活體驗少,理解能力也需要一點一點地培養,因此,我還會在教學中要不斷摸索,不僅提高教學效率,更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能力。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3
課堂教學機智很早在學校時就被我們的老師所強調,還記得當時老師們曾說,一個人的教學機智很能反映這位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經驗。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說過:“不論教育者是怎樣地研究教育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
所謂教學機智就是指教師通過敏銳的觀察,靈活的思維,果斷的決策對教學中的各種信息反饋作出有效的反應和機敏的處置,以求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的思維才智,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學生是各式各樣的,他們擁有不一樣的思維。因此各種情況都可能出現在課堂上,課堂永遠都不會像教案所規劃的那樣。我從不否認新授課的教學機智,但出乎我意料的是練習課同樣需要這一品質。
一年級的練習冊通常是在學校完成的,教師讀題,學生完成。在一次自主測試練習中,有一道題目幾乎讓兩個班的學生全軍覆沒。那是一道括線題,左邊有7個胡蘿卜,右邊是一只小白兔推走了3個胡蘿卜,問好打在括線下面。很明顯這是一道求一共的加法題。但是做下來大部分的學生都把它做成了減法,原因很簡單,小孩子的思維:推走了就要減去,所以用減法。在之前的看圖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原來有多少,又來了多少,用加法:原來有多少,走了幾個,用減法。碰到這道題時,他們同樣采用了這種思維。在另一個班,教師發現了這一現象,及時對題目做了修正,情況明顯好可很多。
由此可見,教師隨時都要注意學生的反映,以便及時作出應對反映,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4
這次小組教學我們進行得很快也很順利,在平時如果有時間我們組的老師們便經常坐在一起研究、探討“新課程標準”,找到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我們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的最佳途徑,而且我們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做得更好,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著想,所安排的一切教育行為都是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做好準備,把新的教育理念在課堂上有所體現。
這學期,我們小組教學所定的專題是“運用多種評價手段鼓勵激勵孩子,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在備課、上課的時候都圍繞這一宗旨進行鼓勵和激勵孩子,而且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次小組教學我們又是經過了精心的備課,共同探討所授的內容及教學策略,內容、授課環節層次盡量安排合理,在通過各種評價手段、方式來幫助學生學好知識,提高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課上學習,進一步提高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也為孩子們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我們雖然講的是同一教學內容,但我們有不同的教學特點,能夠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及本班的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評價手段,大家聽課后,有很大的收獲,之后我們再及時總結,為今后的授課做好鋪墊。
總結如下:
優點:
1、教學目的明確,內容安排合理,能準確把握教材,并結合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教材。
2、層次清楚,重難點在課上能夠突破。
3、教學方法選擇恰當,適合一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
5、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給孩子正確的、積極的、多種方式的評價,通過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6、能夠調動學生的原認知進行學習,運用所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7、教師教態富有親和力,教學方法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8、語言準確,能夠運用積極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9、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運用手勢等教學方法,讓孩子多種感官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掌握知識。
不足:
1、培養良好的課堂常規及學習習慣,為今后孩子的成長做好準備。
2、多關注對學困生的輔導,做到寶底不封頂。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5
兒童認識空間方位的順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根據研究,兒童在掌握空間方位的過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與自己身體的一定部分相對應,建立起以下聯系:上邊是頭,下邊是腳,前面是臉,后面是背,左面是左手,右面是右手。一般學生在6歲以前就能完全正確辨認“上、下”、“前、后”,但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辨別并未發展完善。因此,對于“上、下”、“前、后”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從自身為中心過渡到以自然為標志為中心進行辨認這節課的教學,我主要設置了三個任務:
1、認識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
2、學會用上下前后完整地表達事物的位置關系;
3、體會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對,而體會相對性是這節課的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整堂課很流暢,但是總感覺這堂課還是欠缺火候,孩子們的積極性雖然高,卻表現得有些浮躁。首先談一談這節課我的兩點做法:
一、游戲為主,強化主題。
在教學設計中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創設了一系列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情景,在教學上下的時候,設置了指一指游戲,問學生鼻子的上面是什么,讓學生指一指,在教學前后的時候,又讓學生排隊,激情引趣,烘托氣氛,讓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手、動口又動腦,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理念。
二、來源生活,用于生活
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須植根于現實”,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如:如:教學上下的時候,出示大橋的情景,同時讓學生看看教室的上面是什么,教室的下面是什么,當有學生說出有垃圾的時候,又可以進行講衛生的教育。教學前后,通過排隊的情境,既能讓學生感受到前后的相對性,又能進行社會公德教育。
但是,這節課雖然學生說得很好,講的流暢,學的歡快,卻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參照物的概念要講嗎?在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上,要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相對性,但是這感受是什么程度呢?但教師提問,為什么火車一會在上面一會在下面的時候,學生是很難講出來參照物不同的,我覺得只能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體會到相對性就可以了,不用加以總結。
2、為什么上課講得頭頭是道,而作業卻錯誤百出呢?在教學前后的時候,鞏固練習中,動物游泳比賽,有部分學生填了上下。說明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并沒有完全理解。而在樓層問題中,學生的第幾層的概念沒有發展完善,最高的一層有部分學生會認為是第一層。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6
第一次改行教數學,當我拿到數學課本時,最初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并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愿意學并學好數學呢?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后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小貓釣魚》一課時,先讓學生觀察貓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態,再讓學生戴上小貓的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跳繩》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列算式為:2+6(2個搖繩的,6個跳繩的),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說:“有4個小男孩,4個小女孩,共有8個小朋友在玩跳繩。”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并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后,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通過這幅圖還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并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么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分類》課以后,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按什么規律把物品進行歸類的,之后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東西,叫學生扮演“中。商場小經理”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師一年級實用教學反思范文01-15
一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反思08-19
小學數學教師個人教學反思5篇12-28
一年級期末教學反思范文12-28
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5篇)12-16
《望岳》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1-16
一年級買鉛筆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2-23
春曉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2-23
《臺階》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2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