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如茉莉》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1
在月教科研沙龍中,馬老師執教了《愛如茉莉》,在輕松恬淡的《好一朵茉莉花》樂曲聲中,學生欣賞了茉莉花,并從文章當中找出寫茉莉花或與茉莉花有關的句子,理 解了它的特點,并緊扣“平淡無奇”,進一步認識了茉莉花的色白形小香淡。在此基礎上,老師指導:媽媽說,她與爸爸的愛就如這茉莉,女兒同意嗎?后來又有什么表現?是什么使女兒改變的呢?教學中,教師抓住媽媽的一言,爸爸的一行進行體驗,重點指導學生走進病房那溫馨的場景,感 受爸爸媽媽之間愛得真,愛得深。課堂層次清晰,由表及里;老師學生互動對話明了,從人物言行走進人物內心;音樂渲染了濃濃的愛的氛圍,學生在大聲讀中進入畫面,走近人物身邊去感 受、體會爸媽之間無價的親情——永遠替對方著想,愛得平淡,一切盡在細節中,可謂“細無聲”卻能滋潤心田。
如何優化“病房溫馨場景”的教學,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 受爸媽之間的親情無價,而又愛在細節,談一些個人的見解,與同行們商榷。
推開病房的門,“我”看到了什么?同時向學生出示文章當中的插圖,指導學生觀察、考慮、交流看法。接著向學生出示書中文字,讓學生自由讀,并考慮:是什么讓“我”怔住了?或“我”看到了什么?交流看法時,先理 解“怔住”的意思,再追問:“我”怔住了,是因 為“我”看到……
教師指導:“看到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你有什么要問爸爸的嗎?(因 為 什么不睡在陪床上?因 為 什么還要緊握媽媽的手?你夜里睡得好嗎?……)同樣要指導學生與媽媽對話:你身體是那樣虛弱,臉上因 為 什么還露出恬靜的微笑?這一夜你睡得踏實嗎?……在對話中,學會聯系下文考慮、交流看法。
進而指導學生歸納提煉:使“我”怔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寫陽光又是為了什么?借“一切都……”這段話,其實“我”想說的是什么?
最后在溫馨的樂曲聲中盡情地讀,讓畫面留在學生的腦中,讓情感存在學生的心中,讓文字激揚,讓情感流淌。
這樣的教學設計,緊緊圍繞“怔住”展開,是什么讓“我”怔住,讓學生讀懂畫面與文字;因 為 什么讓“我”怔住,指導學生進入角色,追問主人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借物抒情與段末的直抒胸臆,進一步凸現了“我”怔住的深層原因——是爸媽平淡無奇的真愛使 “我”怔住了。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同時,與主人公對話,與作者對話,將溫馨的場景永存心間。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2
《愛如茉莉》是一篇彌漫著淡淡香氣的散文,以生動傳情的筆觸,描寫了父母之間互相關愛,有如茉莉一樣潔白純凈,芳香宜人,抒發了對這種感情的贊美之情。
題目十分新穎、別致,能激起人的閱讀興趣,但它也正是教學的難點:如何將“愛”與“茉莉”掛起鉤來?如何引導學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體會出“愛如茉莉”呢?
為了解決好這一難點,我在仔細研讀文本后,擬定了教法:摒棄按部就班的程序,遵循“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理念,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心里特點,對內容大膽取舍,抓住題目和細節進行教學,整合成四個板塊:
(一)導入課題,初步感受茉莉。
(二)品讀課文,尋覓“愛如茉莉”。
(三)交流討論,品味“愛如茉莉”。
(四)歸納提煉,拓展延伸。
本課中父母之間的愛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節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先指導學生“關注細節,抓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種眼神、一句話語”去體會父母之間的愛,然后在課堂交流中緊緊圍繞細節處展開品讀,通過“直奔”、“緊握”、“叮囑”等詞語感受真愛,再適時地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中父母之間的一些小事體會到生活中的真愛,將文本中的情延伸到文本外,讓學生對愛有了切身的感悟。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3
《愛如茉莉》是五年級下學期的一篇語句樸實,但又感人至深的記敘文。我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自主探究、體會、感悟,小組合作交流感受,將朗讀與理解課文融成一體,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有滋有味。如文中一個溫柔的動作,“直奔”,通過讀音的比較,認識意義的不同,體會父親急切的心情。此時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醫院。他心里只想著一個人,那就是母親。一個“奔”字,淋漓盡致地表達出父親對母親的愛。另外,通過樸實的語言的描述,讓人不能不為之怦然心動。原來愛是媽媽病中惦念的餃子,愛是媽媽臉上恬靜的微笑,愛是為了讓彼此安睡,一個不敢動,一個不能動,甚至連陽光都賦予了人的情感。通過學生精讀體會,那靜謐美好的一切,永遠留在了大家的心底。
當說到結尾“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我突發靈感,讀者、作者,包括教者、聽者讀到這兒,心靈都受到了強烈震撼,學生也不由自主發出了贊嘆,明白了愛如茉莉的真諦。此時,我拓展延伸每個人都是在愛的包圍中成長的,說說你感受到的愛,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談起了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爸爸與媽媽的那份真愛,這說明孩子們已經懂得了從生活中的細微小事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那份真愛。聽課老師和同學都被他們的真實故事所感動了,我真為之驚嘆。這便是學生通過文字,通過標點能體會到的情感,真是意外的收獲。借機我讓學生用打比方的句式寫寫愛如————。我讓學生憑自己十幾年的生活經歷談談自己對愛的理解,有的說愛如……有的說愛如……學生的語句優美,感情真摯,這樣水到渠成,真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
我滿懷欣喜地總結:人生各個不同階段對愛的理解不同,需要我們用真心去體味,也需要真心付出,因為“有愛就有一切”,就用你的慧眼去發現生活中的真愛,去領悟生活中愛的真諦。
這節課我真正放手讓學生靜心讀書,用心體會,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人人參與,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此起彼伏,學生學得輕松而愉快,盡情地交流自己的讀中感悟和收獲,我感覺是很成功的一節課。但如果能讓學生再有感情的多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就更精彩了!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4
《愛如茉莉》是一篇彌漫著淡淡香氣的散文,以生動傳情的筆觸,描寫了父母之間互相關愛,告訴我們真愛有如茉莉一樣潔白純凈,芳香怡人。讀了這篇課文,一幅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的茉莉圖便出現在我眼前,我在想,如何將這篇清新自然的課文上好,如何在自然和諧中將主題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之間那種平淡又真切的愛情呢?于是我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了導學案,又精心制作了課件,配上了美妙的音樂。課上下來基本達到了預設的效果。
設計該課時,我抓住“愛”這個字眼,讓學生在品詞品句中體會這份蘊藏在字里行間的真情,在尋找文中細節描寫時體會到人物內心那至深至愛的情意,從而理解“愛如茉莉”的含義。
一、善于捕捉細節,用心體會字詞
1.細節悟真愛。
父母之間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愛,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中,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用心閱讀文中發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寫特別感人的細節,并寫寫批注。學生通過獨立自主的研讀文本、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探討、教師的點撥引領,明白了字詞的意義與功能,知道了細節對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意義,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愛如茉莉”。
2.析詞品句,體會真情。
我緊緊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語言的理解運用緊密結合起來,體現了“課標”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如引導學生理解“記住”“虛弱”“鉆”“緊握”等詞的含義,從而體會父母之間那份無微不至的關心;通過理解“直奔”“麻木”等詞的意思,從而感悟到父母心靈相通的那份默契。
二、賞讀體驗,品味真情
新課標提倡,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朗讀,以讀促講,以讀悟情。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學生自主找到的幾個細節描寫的句子,讓他們自己讀,分角色朗讀,齊讀等多種讀的形式,自主的體會字里行間流淌出的濃情蜜意,品味父母之間的那份真情。
三、設計開場白,體現語文味
抓重點詞語,進行說話訓練。
聽寫詞語: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裊裊清香 彌漫
這些詞語都和茉莉有關,茉莉在同學們心中是什么樣的?用上一兩個詞語來描述。
我這樣設計一是讓學生會讀并積累文中的重點詞語,二是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在理解詞語包含的意思的同時學習運用。這兩種目的都隱含在具體的要求之中,體現著濃濃的語文味。
四、尋找身邊的愛
現在的孩子怨言太多,對父母的抱怨、對老師的抱怨非常的多,不會體諒師長的良苦用心。他們往往忽略了身邊的愛,所以我就讓學生談一談身邊愛的細節。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愛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我讓學生補全“愛”的小詩,以“愛是什么?”為題讓學生談感受。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愛是媽媽辛勤的汗水。”“愛是媽媽縫上的紐扣。”“愛的媽媽的嘮叨。”“愛是媽媽煮好的香噴噴的飯菜。”……此時此刻,我想孩子們已經真正理解了真愛。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能沉浸在茉莉花般幽香恬淡的氛圍之中,時時被真愛打動著。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缺憾:執教時還是沒能大膽地放開手給學生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慢慢體會、感悟真情,我有些環節又把自己的設計通過強硬的方式給學生,而不是始終順應著學生的學習。
讓語文課堂充滿茉莉的花香,在平淡中見真情,做到潤物細無聲,這是我們語文教師一直追求的!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5
《愛如茉莉》是一篇彌漫著淡淡香氣的散文,以生動傳情的筆觸,描寫了父母之間互相關愛,有如茉莉一樣潔白純凈,芳香宜人,抒發了對這種感情的贊美之情。
題目十分新穎、別致,能激起人的閱讀興趣,但它也正是教學的難點:如何將“愛”與“茉莉”掛起鉤來?如何引導學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體會出“愛如茉莉”呢?
為了解決好這一難點,我在仔細研讀文本后,擬定了教法:摒棄按部就班的程序,遵循“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理念,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心里特點,對內容大膽取舍,抓住題目和細節進行教學,整合成四個板塊:1、導入課題,初步感受茉莉;2、品讀課文,尋覓“愛如茉莉”;3、交流討論,品味“愛如茉莉”;4、歸納提煉,拓展延伸。
本課中父母之間的愛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節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先指導學生“關注細節,抓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種眼神、一句話語”去體會父母之間的愛,然后在課堂交流中緊緊圍繞細節處展開品讀,通過“直奔”、“緊握”、“叮囑”等詞語感受真愛,再適時地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中父母之間的一些小事體會到生活中的真愛,將文本中的情延伸到文本外,讓學生對愛有了切身的感悟。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6
學生已學過很多以“愛”為主題的文章,但多限于“母愛”,像《愛如茉莉》這樣以“愛情”為主題的現代文卻是第一次接觸到。
上學期,上《清平樂村居》時,第一次大膽撥動了那根情弦:
當問到什么是“相媚好”時,有一學生立即回應“談情說愛”。全班哄笑。當時也驚訝于該生的大膽表達,他撥動了所有學生懵懂的不好意思觸及的那根弦,但他說的基本正確,不該讓他面臨尷尬,更加不能使課堂走向嬉鬧,回應所有學生“你別笑,差不多是這個意思。‘相媚好’就是說彼此之間很親熱,親熱地聊天、打趣說笑。”學生興致更高了,趁勢引導想象說話,“這對老夫妻,喝了點小酒,帶著點微醉,在親熱地打趣說笑,他們會對彼此說些什么呢?”隨手拉起前排一個學生,他有點不知所措,帶點羞澀。喊他坐下,重復問題,不一會兒,該生主動舉手了,回頭請他說,“先說,是誰對誰說?老頭子對老婆子還是老婆子對老頭子?”他斷斷續續說,“老頭子對老婆子說,‘老婆子,咱們結婚這么多年了,還記得我們剛結婚時的情景嗎?’”繼續引導說話,“哦,老頭子想領老婆子回憶剛結婚時的情景。他們還可能說什么呢?”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那個直呼“談情說愛”的男生迫不及待了,“老婆子對老頭子說:‘老頭子啊,你都好幾年沒說你愛我了,我好想再聽你說一遍。’”口氣極撓人。再引導,“哎呀,老夫老妻了也需要不時甜蜜一下的嘛!”
一對女生舉手,想扮演兩人說話。學生間對話,這是我在引導說話時沒有想到的方式,學生自己“冒”出來了,教學相長啊!“老婆子,那片竹林是咱倆親手栽種的,如今已經高聳入云了,明天,咱們過去看看吧!”“好啊,明天一起去看看,它們見證了我們生活的變化啊!”不羞澀的學生積極說話,其他學生也都樂在其中,“同學們,我相信這一對老夫妻‘相媚好’的樣子在每個人的腦海中各不相同,讀書就是要這樣把文字讀活。”“你感覺這對老夫妻的生活怎么樣?”生答“美滿”“和諧”“幸福”。“俗話說,‘只羨鴛鴦不羨仙’,任誰看到這樣的情景都會被打動的。再讀這兩句詞,把理解和感情讀進去。”有感情朗讀水到渠成。
那是我們第一回在課上共同“談情說愛”,彼此都有些不好意思,但交流下來,我知道了什么叫“思無邪”。
繼續交流了下片對三個兒子的描寫之后,我們回頭再品了“醉”字,“醉”不只是“喝醉”,更是“陶醉”“沉醉”,這樣的感情和睦、生活安寧怎能不讓人“酒不醉人人自醉”?旁觀的詞人也不免羨慕向往。那一課,我們都上的很開心,因為有情。
有了那一課的鋪墊,本課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了:
一、感受愛:從字里行間感受“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潔白純凈、幽香沁人心脾”。
“愛體現在細節處”,“愛是互相憐愛”。
二、交流愛:愛體現在細節上,談自己感受到的父母、朋友、老師對自己的愛。
辯析戀愛是電視上看到的那樣的嗎?
父母之間在愛嗎?結婚是戀愛的結束嗎?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父母間愛的細節。
三、采訪愛:采訪父母,了解他們戀愛時對方為自己做過的讓自己最受感動的`一個愛的故事或愛的細節。
四、追蹤愛:調查孩子成功采訪完成作業的比例,70%。
發現遭遇的困難——父母恥談或表示不記得了。
成功案例分享,詢問是如何和父母溝通的、何以能采訪成功,交流當時父母的神態、語氣、對采訪的態度。
五、愛不完……
有一位學生在日記中對我說,“麻煩以后不要布置這樣肉麻的作業了。”我回應,“這是愛的作業。”看來,愛,依然是中國孩子羞于交流、需要學習的。愛不完,我愿意在自己更有體會更能發言之后給學生以啟發、引導。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7
《愛如茉莉》這篇課文通過生活中的細節描寫,滲透出父母之間深深的愛。愛原來像茉莉花那樣,平淡無奇,但卻散發出縷縷幽香。我在教學這一課時,緊緊抓住這一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流程,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仔細尋找課文中的能體現父母之間愛的細節描寫,慢咬細嚼,體會其中滋味,通過體會重點詞句和朗讀訓練,體會父母之間以及和我之間的平 淡淡卻又散發著濃濃親情的愛。成功之處是:
一、以讀為主,貫穿全課。
在這堂課中,我沒有運用多媒體課件,一支粉筆、一張嘴。在初讀課文時就注意學生朗讀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讀通、讀順的同時,要注意體會字詞句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在精讀課文時,著重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細節描寫,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要求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感悟的基礎上,再在全班進行交流,老師只給于一些適當的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地碰撞,從而讓學生悟出愛如茉莉的真諦。
二、重點字詞 品讀感悟。
教學時,我把學生帶入文本,讓學生在文本中尋找描寫的細節,讓學生在文本中感受父母間的那份“茉莉愛”,在重點字詞的品讀中引起共鳴。如對“直奔”“探”、“輕輕”“躡手躡腳”“布滿血絲”的品讀感悟體會父母之間的平淡無奇的愛,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發言踴躍,體會獨特富有見解。
通過教學我認為如果在以下環節做得更好些,效果一定會更好。第一,課前要布置預習,明確預習的任務,節省課堂學生自學的時間,為學生品讀感悟留有充分的時間。
第二,學生朗讀的時間不足,特別是指導朗讀的時間不足,引起學生共鳴不夠。
第三,在挖掘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愛留給學生的時間有限,學生未能感受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孝敬與關愛。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8
一是讓學生會讀文中的重點詞語,二是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在理解詞語包含的意思的同時學習運用。這兩種目的都隱含在具體的要求之中,體現著濃濃的語文味。嘗試了知道,學生現場反應和自己的預想是相同的。一是因為學生通過第一節的學習,對課文有一定的了解;更主要是我平時經常給學生這樣的訓練,所以他們才能很好理解這次的意圖。難怪有人說,一個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決定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的程度。語文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并且能夠引導學生在不斷的嘗試運用中,更深層次品味語言,培養對語言獨特的感受能力。
三、適時進行學法指導。
在課文感知過程中,適時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很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朗讀、寫批注、讀中感悟等,讓學生逐步
感受語言文字的分量,感受到“愛如茉莉”的真正意義,循序漸進地學會語文學習。不過,讓我吸取的教訓是,象類似比較抒情的課文,要巧妙地安排好學法指導,不要讓過多的學法指導沖淡了花香。教學《愛如茉莉》這篇課文的時,我既有圍繞文章的詞句來進行讀詞,用詞語說話,關鍵詞語的理解等。又有引導學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東西,所有的學習活動都是同時引入“于細微處見真情”等詞句促使學生感受語言,提升學生的語言境界。這樣的教學可以讓人感受到這是一節充滿文化氣息的語文課。一個看似平靜的課堂,其實存在太多的思想。怎么讓這些思想統一在一起,共同去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有用的信息傳遞給學生?這需要教師充分考慮。我在上課時就給學生留下空間,既是考慮到教學的需要,同樣是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學生的學習水平。
四、在修改和揣摩中升華。
從知道要上評優課開始,我就醞釀著,準備著,想著該怎樣設計出新穎的流程,怎樣把握教材學習的重點,怎樣寫出富有詩意的引導語言。我在不斷地研究教材,不斷地搜索別人先進教學案例的過程中,尤其是結合我們身邊的學生的實際情況,覺得“感受語言”不必和“關注細節”割裂開來。最后教學設計中定下這樣一個學習目標:關注人物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表情,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去感受茉莉般的愛。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關注細節”就是在“感受語言”。
閱讀原文,解讀教學參考書,欣賞教學配套課件,動筆撰寫教案等的一系列工作;到上第一課時時,我再讀教案,感覺一直關注的是自己的思路,沒有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考慮,說白了,就是預設不夠充分。
接下來的時間,一邊在心中模擬著學生可能會說的話,一邊播放著自己設計的課件。漸漸的,對每個環節學生的交流情況逐漸心中有數起來;對兩處景物描寫的內容,在《茉莉花》優美的旋律中盡情朗讀的過程中,我被課文優美的語言所感動。我豁然開朗,像這樣抒情性的景物描寫,不必讓學生拘泥在一個字或一個詞中,就讓學生像我一樣,在音樂的渲染下盡情地讀。語言的分量,真愛的魅力自然而然就會進入學生的心里。語言有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多了會像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
實踐證明這些修改是有效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能沉浸在茉莉花般幽香恬淡的氛圍之中,時時被真愛打動著。“教學相長”,說的不錯,學生的發言有許多閃光之處,激發出我的激情和靈感。比如對于“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一句的理解,有個女生說:“爸爸非常緊張媽媽,連聽我的解釋也來不及了,說明爸爸愛媽媽!”在正式上課的過程中,我采用句子比較法,引導學生發散開去,很好地理解了這句話。
在課堂教學中,最大的感受是,教師對教材的鉆研特別重要,要學生體會到的內容,教師必須能夠感悟到,然后才有可能讓大多數學生也感悟到。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如關照了文本中的詞句,對于文章整體的情感脈絡把握就顯得稍弱;還可以在課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覺得愛如什么?”等等,都有利于學生鞏固對課文中心的理解。學生讀書的感情還要加強指導,我想,在學生不熟悉的情況下,如果我能給學生一點時間,讓學生互相讀一讀,采用多種形式的讀等。讓語文課堂充滿花香,這是我們語文教師一直追求的!然而在引導過程中,在問題與情境的把握上還不到位,還不巧妙,不能很好地做到問題與情境的交融,好不容易營造起來的溫暖氛圍差點因為問題的思考與困難而破壞。所以,在以后的情境教學中,要更好地做到情境與問題的交融。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9
《愛如茉莉》是一篇彌漫著淡淡香氣的散文,以生動傳情的筆觸,描寫了父母之間互相關愛,有如茉莉一樣潔白純凈,芳香宜人,抒發了對這種感情的贊美之情。
教學這一課我先從“愛如茉莉”這個題目入手。抓住“愛”的溫暖、博大、深情,引導學生一次次地朗讀“愛”字,初步感受“愛”字。接著教學“茉莉”兩字,讓學生注意容易寫錯的“茉”字。以此導入課題后,讓學生說說他們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樣的?并趁熱打鐵給出本文描寫茉莉花的詞語“ 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裊裊清香、充滿詩意”讓學生積累并靈活應用。
“生活有真愛,細節有真情,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本課中父母之間的愛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節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先指導學生“關注細節,抓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種眼神、一句話語”去體會父母之間的愛,然后在課堂交流中緊緊圍繞細節處展開品讀,通過“直奔”、“緊握”、“叮囑”等詞語感受真愛,再適時地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中父母之間的一些小事體會到生活中的真愛,將文本中的情延伸到文本外,讓學生對愛有了切身的感悟。
現在的孩子怨言太多,對父母的抱怨、對老師的抱怨非常的多,除了一些合理的之外,有的時候顯得過多的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會體諒師長的良苦用心。而“愛”這一字眼涵蓋的范圍太廣,內涵又太深,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愛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我以“愛是什么?”為題讓學生談感受。我先開頭說:“愛是什么?愛是媽媽的擔心,愛是爸爸的叮囑,愛是孩子們上課時專注的眼神,愛是孩子們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愛是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愛是家長們的關心和幫助……”在我啟發下,孩子們談的非常的投入:
“愛是媽媽辛勤的汗水。”
“愛是媽媽縫上的紐扣。”
“愛的媽媽的嘮叨。”
“愛是媽媽煮好的香噴噴的飯菜。” ……
此時此刻,我想孩子們已經真正理解了愛的平凡。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10
新課改至今已有八個年頭,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一直在思索:什么樣的語文課才是一堂好課?是熱鬧非凡,還是輕松平淡的課堂?是“吃”透文本,還是收獲良知的課堂?是······
在我彷徨求索的時候,收獲了《愛如茉莉》這篇文章,它以一個個無聲又無痕的細節感動著我們。這些細節就像平淡無奇的茉莉花一樣散布在課文中,咀嚼這一個個細節就像品味著茉莉花的縷縷幽香,溫馨又美好。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片字豪言壯語,但在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突然明白:感人至深的一定是最真最小的細節;最好的課一定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著學生。那就是——課如茉莉——平淡中沁人心扉!
一、抓細節,品字詞,讓語文課堂充滿花香。
讓我們的課堂充滿花香,是我們語文教師一直追求的。我指導學生“關注細節,抓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一種眼神”,“感受語言,抓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去體會父母之間的愛,然后在課堂交流中緊緊圍繞細節處展開品讀,通過抓重點字詞體味真情,品讀關鍵句段感受真愛,給文中的插圖配上解說詞,讓學生對愛有了切身的感悟。
二、適時進行學法指導,讓花香沁人心扉。
在課文感知過程中,適時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很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用心閱讀文中發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寫特別感人的細節,并寫寫批注,讓學生逐步感受語言的分量,感受到“愛如茉莉”的真正意義,循序漸進地學會語文學習。從而讓花香沁入學生心靈,讓學生終身受用。
三、 內化延伸,讓花香凈化心靈。
課的最后我設計了一組關
于“愛”的圖片,讓學生在觀察中體味愛的內涵,明白生活中的愛都隱藏在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一個個毫不起眼的動作中,抑或是一句句平平常常的話語中。從而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愛,體驗愛,直至自己也付出愛。課終,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在我的心中,愛是_________,使愛的花香內化為學生心靈深處的需要,從而凈化了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受到愛的洗禮。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有許多不足,如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的把握和區分不夠清晰,在目標界定上總是猶豫不絕;如在問題與情境的把握上還不到位,還不巧妙,不能很好地做到問題與情境的交融,好不容易營造起來的溫暖氛圍,差點因為問題的思考與困難而破壞。所以,在以后的情境教學中,要更好地做到情境與問題的交融。
我將繼續努力,為我的課真正成為一朵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而奮斗!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11
《愛如茉莉》是五年級下學期的一篇語句樸實,但又感人至深的記敘文。文章講述了父親與母親之間那簡單、樸實而又感人的愛。這篇課文寫的事情雖小、平,但是表達的感情真,描寫的人性美。所以極易感染學生。如何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份樸實的愛,如何指導學生去抒寫生活中這份真摯的情?
1、課的開始讓學生補充板書,聽寫了上節課的重點詞語(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并運用詞語來談談對茉莉花的印象,既鞏固了字詞,又在詞語的運用表達中回顧了課文內容,同時為下文的學習做了鋪墊。
2、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自主探究、體會、感悟。將朗讀與理解課文融為一體,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有滋有味。力在引導學生以讀悟情,挖掘語文因素——人物的對話、細節的描寫、景物的渲染等,通過對關鍵字句的咀嚼品味,對重點段的反復誦讀,讓學生領悟文旨。如文中爸爸的“直奔”,通過讀音的比較,認識意義的不同,體會父親急切的心情。此時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醫院。為此我創設了情境想象“爸爸顧不上——————,就——————”,學生在暢所欲言的表達中感受到爸爸心里只想著一個人,那就是媽媽。一個“奔”字,淋漓盡致地表達出父親對母親的愛。另外,檢測導結時,通過學生用樸實的語言的來描述愛是什么?原來愛是媽媽病中惦念的餃子,愛是媽媽臉上恬靜的微笑,愛是為了讓彼此安睡—————讓人不能不為之怦然心動。既檢測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引導學生關注了細節,豐富了表達。通過學生精讀體會,那靜謐美好的一切,永遠留在了大家的心底。
3、珍視文中詞語的獨特表達。如寫陽光的“探”,寫茉莉花香的“鉆”,我讓學生用換同義詞的方法和文中詞語比較,領悟到這些動詞擬人化的表達。接著我又追問:“直接寫人物的事例和情感就可以了,為什么又加一段景物描寫呢?”學生在追問中明白了寫景的好處:烘托渲染了人物美好的情感,借景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相信:這樣深入的體會理解感悟,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一定會注意自己的用詞,并會遷移課文的寫景物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4、語文課程必須開放拓展,讓學生通過小故事來了解大社會,真正學會做人。因此,教完課文,回歸課文時,我讓學生憑自己十幾年的生活經歷談談自己對愛的理解,可像作者那樣打比方,結果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便打開了,有的說愛如……有的說愛如……我滿懷欣喜地總結:“不管愛像什么,真正的愛平淡、真切、永恒、無私,溫暖自己,溫暖別人。希望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能體會別人給予的愛,也希望你能用真情獻給別人你的愛。”
但在本課堂上學生潛心讀書的時間還不夠,當學生的回答出乎意料時,教師的鼓勵、肯定還不及時。教學過程還可簡單些。因為簡單是一種境界,一種韻味,簡單的背后其實是深刻,是精要,是智慧,也是超越,簡單折射出的是教師精湛的教學藝術、深刻的教學思想。這樣的課堂會帶給學生秋天的天空一樣明凈澄澈的感受。今后我在教學中將奉行“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跟學生共同經歷著生命的成長,精神的同構,領略學習帶來的快樂和甜蜜。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12
第一次深情地朗讀這篇課文時,我就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感動于媽媽生病時仍牽掛著那頓允諾的餃子,感動于爸爸感知到媽媽生病時焦急的腳步,感動于那幅安靜幸福的相依圖……是呀,感動貫穿于全文的各個角落!鑒于此,我想:這課的教學不需要太多的講述,學生獨立地個性化閱讀應該占據主導。于是,在充分的閱讀課文以后,我就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去品析。雖然這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各方面的教學點很多。但是,通過每位孩子充分地讀、品、說、再讀。孩子們體會到了父母之間的相互關愛。孩子們發現了“奔”、“怔住”、“躡手躡腳”、“布滿血絲”等這些詞語背后包含的深情。
同時,我們得清醒地看到:我們自始至終被感動的愛不是轟轟烈烈的,而是默默地、無聲地、自然地流露。這就是本文的文眼:愛如茉莉。怎樣讓“愛”和“茉莉”連接起來,這也是我始終在努力的。于是,我在揭示課題時,讓孩子們初識茉莉,在讀通課文時,我又讓孩子們體會“平淡無奇”的茉莉。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這樣簡單,平凡,卻飽含深情,就想茉莉一樣,雖“平淡無奇”,卻“潔白純凈”、散發出“縷縷幽香”。這樣,孩子們在最后的聯系生活實際時,才能夠去發現自己身邊那茉莉般的愛。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13
本文是一篇贊美人世間美好情感的美文。文中從細節處一次次表現了父母之間真摯、深厚的愛情。茉莉花是全文的線索,也是借茉莉純潔、樸實的特點來托物言志,贊嘆這對普通父母之間的感情就如同這茉莉般感動人心,耐人尋味。
考慮到這是第一課時,文章的篇幅較長,學生之前并沒有充分的預習。所以我在教學設計時依然保留了感知課文、認讀和理解生字詞的環節。但五年級的孩子已具備一定的獨立識字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因此,這個環節的時間不宜占用太長時間,否則重、難點就不夠突出了。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我想通過“解題”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即:“人與人之間的愛”與“茉莉花”之間究竟有什么共同點?
在感受“愛”這個環節中,我側重于讓學生充分地讀6-13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是課標一再提出的要求,我鼓勵學生真實地談談自己為何而感動。并且及時抓住課堂上學生有閃光點的回答進行點撥、渲染和深化。我想,語文的課堂應從“一言堂”變為“眾言堂”。我們不應機械化地拉著學生圍繞我們事先安排好的教學設計跑,而應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
對于茉莉花的特點,文中很明確地用三個詞來形容:平淡無奇、潔白純凈、散發清香。由于在6-13節細節中,學生已深刻體會父母的愛,因此,能輕松地淺談這三個特點與“愛”之間的共同點,我相機總結。
達到“解題”這個教學目標后,我引導學生對于“愛”的概念進行拓展和延伸――我們贊美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愛,無論是茉莉般樸實的愛,還是玫瑰般熱情的愛……從而聯系自己的感受,聯系自己的生活,談談你對“愛”理解。通過這個環節的升華,發揮語文熏陶、感染的德育作用,而不能僅局限在課本的范圍。
當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力不從心的地方:課件設計不夠新穎、板書的位置有些偏、語言方面可能還需日后的錘煉……作為年輕教師,可能我的反思不夠全面,尚未看到其他的不足之處,若能得到各位老師的點評,我會本著虛心求學的態度繼續摸索,繼續努力!
課如茉莉——平淡中沁人心扉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14
《愛如茉莉》是一篇彌漫著淡淡香氣的散文,以生動傳情的筆觸,描寫 了父母之間互相關愛,有如茉莉一樣潔白純凈,芳香宜人,抒發了對這種感情的贊美之情。
在對這節課進行研究的時候,我注意了以下三點:
1、找準切入點。
課堂教學中,一個好的切入點,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簡明扼要,“牽一點而動全文”,避免繁瑣的分析與講解,在簡簡單單的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課堂教學省時高效。于永正老師認為“簡單不是減少,是目標簡約、精簡環節”。
以前我也聽過有的老師講《愛如茉莉》,從頭講,媽媽說愛像什么?我一開始同意媽媽的看法嗎?后來,我又怎么認為的?整個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停地問,學生不停地回答,把學生讀書的時間占用了不少,學生也沒有真正地深入文本去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在聽課的時候,我就在想或許這篇文章有更好的切入點吧。看著文章的題目,我在想“愛如茉莉”,不就是這篇文章的切入點嗎?一是茉莉花有什么特點,二是父母之間有什么樣的愛。二者都弄懂了,找到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我想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也就達成了。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我也就抓住了這兩條線索:茉莉花的特點與父母的愛。
2、細節悟真愛。
“生活有真愛,細節有真情,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 本課中父母之間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愛,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
所以,我先指導學生“關注細節,抓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種眼神、一句話語”去體會父母之間的愛,引導學生用心閱讀文中發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寫特別感人的細節,并寫寫批注。然后在課堂交流中緊緊圍繞細節處展開品讀,通過“直奔”、“緊握”、“叮囑”等詞語感受真愛,引導學生理解“直奔”、“躡手躡腳”、“緊握”等詞的含義,從而體會父親對母親那份無微不至的關心;通過父母說的兩段話,感悟他們之間的彼此體貼、默默付出;透過“探”字體悟“人有情,景有語”。學生品詞析句,在“品字”中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在“讀文”中感受出文字中的溫度,對父母的真情有了了切身的感悟。
3、尋找身邊的愛。
現在的孩子怨言太多,對父母的抱怨、對老師的抱怨非常的多,除了一些合理的之外,有的時候顯得過多的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會體諒師長的良苦用心。他們往往忽略了身邊的愛,而“愛”這一字眼涵蓋的范圍太廣,內涵又太深,所以我就讓學生談一談身邊愛的細節。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愛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我以“愛是什么?”為題讓學生談感受。我先開頭說:“愛是什么?愛是媽媽的擔心,愛是爸爸的叮囑,愛是孩子們上課時專注的眼神,愛是孩子們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愛是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愛是家長們的關心和幫助??”課后作業布置小練筆,讓學生寫寫身邊的真愛。
一件件小事啊,一個個細節啊,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一縷微笑??只要留心,我們便會發現它們都發生在我們自己身邊啊,但因為太平常了,常常給忽略了,正酷似茉莉的質樸無華、幽香裊裊、平淡無奇。也不知道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對真愛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是否也能有一顆愛別人有心。
課堂教學永遠存在遺憾,文中還有許多愛的細節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也請在坐的老師們批評指正。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15
《愛如茉莉》是小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作者用散文詩般的語言,描述了父母間溫柔、細膩的感情,如一脈涓涓細流,在心里流動;如一縷淡淡花香,駐足在心房。本課中父母之間的愛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節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讀后,一幅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的茉莉圖便出現在我眼前,讓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句詩。
作者著力描寫和渲染的是媽媽生病住院讓我為爸爸煮餃子吃的囑托和爸爸媽媽執手而眠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溫馨而又美好的畫面。它告訴我們:真愛無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愛無聲,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蒼白無力。
設計該課時,我抓住“愛”這個字眼,讓學生在品詞品句中體會這份蘊藏在字里行間的真情,在尋找文中細節描寫時體會到人物內心那至深至愛的情意,從而理解“愛如茉莉”的含義。
一、析詞品句,體會真情。
我緊緊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語言的理解運用緊密結合起來,體現了“課標”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如引導學生理解“記住”“虛弱”“鉆”“緊握”等詞的含義,從而體會父親對母親那份無微不至的關心;通過理解“直奔”“麻木”等詞的意思,從而感悟到父母心靈相通的那份默契……
二、適時提點,學法指導。
在課文感知過程中,適時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很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作批注等,讓學生逐步感受語言的分量,感受到“愛如茉莉”的真正意義,循序漸進地學會語文學習。文中對陽光的描寫,我滲透進環境描寫的作用,引導學生明白景是為感情服務的,領悟情景交融的作用。
三、課后拓展,品味愛心。
真情如平淡無奇的茉莉,人間處處有真情。為了讓學生對這份平淡卻又深厚的真情有更深刻的體會,我設計了如下拓展練習:
1.觀察幻燈片,導向學生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變現出來的愛,從而強化學生的觀察與積累能力。
2. 說說生活中愛的表現
3. 用“愛是……”來總結一下。
遺憾之處: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主體會字里行間流淌出的濃情蜜意,品味父母及與女兒之間的那份真情。學生講的很好,但我沒有及時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課文,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2.課堂時間把握不當,導致課文環節未能全部完成,對課文總結力度不夠。
3、課堂語言相對于缺乏,不能營造那種如詩如畫的韻味。
改進措施:
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我明白我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1、強化自身素質,,增強教學基本功,增強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2、本節課課堂容量稍大,如果在課堂之前讓學生找到細節描寫,引導學生領悟,課堂上完成媽媽的話和爸爸媽媽執手而眠這兩部分的細化感悟,引導總結愛是什么和課外拓展,時間分配就能合理完成,課堂結構也較為合理。
3、課前和學生交流不夠,強化備學生的環節。
4、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上再下功夫,對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下一番功夫,增強課堂效果。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愛如茉莉教學課件01-26
《愛如茉莉》教后反思范文750字12-16
《愛如茉莉》優秀說課稿(通用5篇)12-25
愛如茉莉評課稿(4篇)01-30
愛如茉莉評課稿4篇01-30
愛如茉莉評課稿(3篇)01-28
愛如茉莉評課稿3篇01-28
如茉莉-課件設計05-08
五年級語文《愛如茉莉》教案02-1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愛如茉莉》說課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