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草原》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文《草原》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文《草原》的教學反思1
【教學片斷】
師: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草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草原的景色很美;草原的空氣清新;草原的天空晴朗。
師:你們喜歡嗎?請通過朗讀來表達你的心情。
(雖說瑯瑯書聲充溢每一個角落,但觀其神色,聞其聲調,似乎不盡人意。)
師:再輕聲讀一讀課文,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生讀課文,品味好詞佳句。)
師:誰先來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為什么?
生:我最喜歡“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這一句,因為從這句中我體會到草原上空氣新鮮,天空明朗,十分可愛;我最喜歡……
師:聽了大家的介紹,我不由陶然而醉,能給我一個機會表現表現好嗎?(學生期待著)現在請大家現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草原的美景。怎么樣,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新感受,再美美地讀讀第一自然段,好嗎?
(生讀得比先前更投入,更出色。)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生饒有興味地讀著,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
……
【教后反思】
新課程標準提倡閱讀教學要加強朗讀、默讀的指導。
老舍筆下的《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語言美為一體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
從以上教例可以看出同樣的課文,同樣的段落,先前雖然對學生強調要讀出你喜歡的語氣來,當瑯瑯書聲充溢每一個角落,其神色、聲調,卻不盡人意。后來通過引導讓學生在“讀、思、議、想”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內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氣新鮮,天空明朗”,“綠得無邊無際”,“綠油油的草原上飄動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自讀自悟、美讀品悟,學生的情感被激發讀起來抑揚頓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給人美的享受。由此可見,認知是情感的基礎,情感是認知的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朗讀,真情能夠流露其中。特別是有的課文、段落或者某些句子含義深刻,學生如果對課文內容沒有理解,情感就不容易參與朗讀。只有學生以語言文字為媒介,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得到生動形象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感體驗,才能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課文,和作者的情感交織在一起,達到理想的朗讀效果。這是使我想起葉圣陶先生說過“吟詠的時候,對研討所恃,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性成為讀者的東西,這是一種可貴的境界。”
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那么就會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課文《草原》的教學反思2
《草原》這一課是一篇敘事性散文。課文著重記錄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在我個人看來,這篇課文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注定了學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老舍先生的文章含義又較深,對學生來說有是一個大的挑戰。在講課之前,我還猶豫再三,擔心學生不能抓住散文的特點而理解文章的“神”。而一節課下來卻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在課上的表現把我的擔心全都打消了。學生們那獨特的見解,那入境入情的想法,有時連我這個老師都自愧不如。
回憶教學前的準備及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節課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引發學生興趣,為學生主動學習奠定了基礎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感情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在第一課時我范讀了全篇課文,在范讀中學生改變了看法,不由自主的也讀起了課文。從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為深入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創造了時空
文章篇幅較大,課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民族之間的`團結友好。那么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課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有關景物的描寫則放在了第一課時中,這樣整節課學生學習、交流的時間較充裕,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
三、學生主體在反復讀中理解,在反復說中明理
讀是學習理解課文的必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凡是朗讀能力強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強。在學習《草原》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圍繞“草原上的人留給了你怎樣的印象”一題展開學習。在學習中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給學生創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氣氛。教師設計了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等等讀書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走進課文,從而真正理解課文。學生一旦讀進去了,那么理解起來就不會那么困難。
小組交流、全班討論,使學生對草原的認識逐漸清晰深刻。
讓學生盡可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別人的看法,從而使思維更廣闊,認識更深刻,學生之間的互議和交流使學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時也促進了全員參與,提高表達能力。正是有了讀和說的鋪墊,學生的理解才那么到位。每個學生都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加以匯報,在匯報中全班學生沒有丟掉一個知識點,蒙族人民的熱情好客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一難點自然突破。
在這節課中我也找出了自身的問題:
1、課后練習中的讀讀寫寫落實不夠:
讀讀寫寫中的很多詞正是重點句中的重點詞,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景理解詞義,而不應局限于第一課時中單純的句詞。
2、低估了學生的能力:
課前總擔心學生理解不透其實學生的能力很強,只要做法得當,學生會理解到位。
【課文《草原》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畫》教學反思12-23
課文《凡卡》的教學反思01-10
《金子》課文教學反思12-25
匆匆課文教學反思12-25
課文《黃河的主人》的教學反思01-13
蘇教版六上《草原》教學反思12-16
初中課文《核舟記》教學反思12-16
課文《斜塔上的實驗》教學反思2篇12-16
小學語文課文教學反思推薦12-28
草原的教學課件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