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1
1、注重學生對平均分的感受和體驗。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背讀知識,而是創設情境并通過多次實踐操作,在學生分完梨后,讓他們給“每份分得同樣多”的這種分法取個名字,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注重分法的多樣化。讓學生用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強調的。如“把15支粉筆、15根圓珠筆芯和15本本子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你會怎么分?”學生有很多種分法。但是在這一環節時,學生沒有完全展示出各種分法了,基本是5個5個的分,因為他們從結果來考慮的。接下來的環節分撲克牌的設計我覺得很有必要。在學生們不知道總數的情況下,同學們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種分法,有一張一張的分,有2張2張的分等等。充分體現了分法多樣化。
3、注重從多角度讓學生通過比較來認識“平均分”的含義這是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單一地看問題。如課的開始,讓學生分梨,學生都十分一致的進行了平均分,沒有出現不是平均分的情況。每份分的不是同樣多,就是沒有平均分,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常有的情況,這一設計讓學生認識平均分的同時,也用不平均分來對比學習,對了解這一概念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沒有充分體現這一點,當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沒有好好利用分梨這一教學資源,就這樣進行下一個環節了。其實可以再次回到開始,問問除了每份2只,還有其他的分法嗎?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嗎?這樣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了。
二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2
本單元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其包含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加減法估算等內容。重點是進位加和退位減。
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時,我注重知識間的相互遷移,重視了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構建新的知識內容,消除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希望使學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用擺小棒的方法,力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抽象算理.
二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設計,堅持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不僅考慮到數學學科的特點,同時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充分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采用情境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節課創設了上車下車這一情境,不斷提出問題,帶領學生合作探究“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和運算”的知識。教學設計環環相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始夠富有興趣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生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發現和總結出了數學規律,同時又將這些規律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本節課選取的這些素材來源于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小組合作,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探究“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和運算”的運算順序時,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在組內積極參與,發表意見。這一環節,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教師僅僅是活動的參與者、指導者,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二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4
不知不覺中,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現已結束,感嘆時間的飛逝。歲月如流水,容不得一刻停歇!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有付出,有收獲。由于初接本班,二年級上學期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挑戰意味著更大的付出,雖然忙碌,但也充滿歡樂、充滿喜悅。新課程呼喚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在反思中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和升華,才能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不僅在課前、課中要反思總結,尤其是課后更要反思。現對于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反思:如何讓學生樂學、愿學、學會,我覺得興趣是關鍵!可以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例如:教《觀察物體》時,讓孩子們準備自己喜歡的玩具,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然后給其他小朋友示范講解,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發展孩子的空間概念。在學習《鏡面對稱》時,請小朋友上講臺表演,感知鏡面對稱的特點,使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對日常生活中直觀現象的直觀體驗。
二、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
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吸引學生的身心,讓學生主動關注學習的內容;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經驗,為學習新知拋磚引玉;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創設的問題情境,首先要有現實性和思考性,其次還要有針對性和挑戰性,最后,更要有趣味性。例如:教《乘法的初步認識》時,通過問:“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游樂場嗎?”把小朋友帶入到游樂園的情境中,(出示游樂園情境圖)問:“你看到了什么?這些小朋友們在干什么?”,“那你能算一算玩摩天輪、玩過山車和開小火車的人數嗎”引入到計算摩天輪、過山車和開小火車的人數,在此基礎上列式計算認識乘法,建立概念。這樣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興趣。學生產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從而導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為探究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
三、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摘桃子”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例如:教《5的乘法口訣練習課》時,針對孩子們喜歡比賽,喜歡得五星的心理,創設了奪星比賽情境。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回憶5的乘法口訣,并進行了齊背、抽背和口算題搶答。旨在喚起學生的記憶,針對較難的幾句口訣進行進一步的復習和鞏固。學生的參與面較大,積極性也較高。在學生的知識和情緒熱身之后,通過由淺入深的四輪比賽(口算、看圖解決問題、比大小、應用題),使學生在比賽中積極參與,積極比賽,從而理解、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獲,并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交流合作,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在教學時,放手讓學生交流合作,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時會大大出乎我們意料之外。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相互接納。學生的合作與交流,不僅使學生吸納與同化他人的優點,優化自己的做法,更通過交流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化,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同時還使大家分享了共同進步的快樂。例如:教《統計》時,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從數據的收集、整理到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在這節課中,怎樣才能知道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很自然地引入統計,然后學生又根據數據制作統計圖,當由以前的一個格子表示一個人過渡到1個格子表示2個人時,充分讓學生討論“格子不夠了怎么辦?”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最后得出了在數據比較大時可以用一個格子表示2個單位的辦法。使得教學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
五、激勵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本學期中我采取了激勵政策,通過獎勵小紅花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某個學生上課表現好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或者作業做得好,就獎勵給他一個小紅花,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論什么樣的學生都有獲得獎勵的可能,只要他在進步,就會獲得獎勵。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的教學反思,在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會繼續努力,邁上新的臺階。
二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5
上完《找數列的排列規律》這節課,我進行了如下的反思:
首先對教材進行分析,《找數列的排列規律》是人教版數學第四冊第九單元書第116~118頁的內容,本節課主要是探索數列的排列規律。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發現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讓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初步感受數學的奇妙無處不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的思維方法,進行數學思維的訓練。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在第二冊時初步接觸了一些簡單重復的有規律的圖形和數字,初步感知了規律與生活的聯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數列中稍復雜的排列規律,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培養學生的發現及推理等能力,同時建立找規律意識。與一年級下冊教材相比,它們之間有著一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是:對于圖形和數列的變化,它們都是通過研究圖形或數列隱藏的數量的變化找出規律。
不同點是:一年級下冊研究的數列或圖形比較簡單,而本冊教材圖形、數列排列規律更復雜,每相鄰兩數的差又組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即隱含2個或2個以上的規律。
其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總的說來,大部分學生還是掌握了找數列的排列規律的幾種方法,也能用數學語言來表述,還能動手畫一畫。結合數列和圖形之間的聯系,并把殘缺不全的數列補充完整,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思維得到了訓練。我充分相信學生,鼓勵并放手讓學生進行大膽地猜測與推理。教學中,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合理化推測我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用生動、親切的語言給予積極的評價。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找規律內容可操作性很強,初步感知規律之后,在“動手操作、探究規律”這一教學環節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小組同學運用新知充分發散思維創造規律,學生可以在組內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同學的意見有無道理,并及時修正自己的觀點,激發新的靈感。這樣不僅培養了合作意識也培養了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最后,談談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個別時候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得不夠,教師的主導作用有些生硬;課堂評價還需要再積極些等等。我會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小學數學課堂是一種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本節課下來,感覺到大多數時間學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能夠積極投入到學習和探究中來。每當出現學生的意見不一致時,我及時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質疑、爭論,直到意見統一。
【二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反思(通用35篇)03-01
數學的教學反思12-27
通用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范文5篇02-26
初中數學教育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8
數學老師教學反思(通用7篇)12-25
大學數學教學反思02-22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0-09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2-25
數學角的分類教學反思12-26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