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折扣》教學反思(通用13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折扣》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1
成功之處:
學生對折扣問題應該是比較熟悉的,現在的商場經常推出打折促銷活動,海報、電視等大量的視聽工具使學生也受到了耳濡目染。但學生往往沒有把這些生活中經驗用到數學學習中來,因此,在本節內容的教學中,我首先通過附近超市的打折銷售信息引入,使學生建立了相關聯系。
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習活動,我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討論,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準確理解打折的含義,讓學生知道打折就是商品減價,幾折就是現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十,能把折扣和百分之幾對應起來,并理解到“對折”、“買四贈一”等的意思就是打了幾折。學生對折扣的有關用語真正理解以后,再去探索例題的解題方法就水到渠成了。二是探索解決折扣問題的基本方法,通過整理歸類,得到了“求現價、求原價、求折率”三種基本類型,并與百分數的應用類型建立了連接,找到解決的基本方法。
針對學生本節課要解決的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學生積極性非常高。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教學中充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把折扣應用題與百分數乘法應用題結合起來教學,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對比,親自感受它們之間的異同,挖掘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從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足之處:
其一,由于這節課的容量過大,對學困生照顧還不夠,當他們回答問題不完美時,我沒有過多去引導,而是讓其它學生去補充。
其二,老師講得過多,給學生的空間有限。
其三,學生回答問題時特別哆嗦,語言不簡潔。
改進措施:
今后在語言表達方面還要加強訓練,上課時還要多給學生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自主去發現、合作、展示,老師再給予評價,也許這樣會使整節課的知識點更完整一些。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百分數的知識基礎上教學的,折扣問題實質上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十分密切。
成功之處:
1、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本著數學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的原則讓學生深入理解折扣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于折扣并不陌生,每當節假日商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打折促銷活動,借此很自然導入課題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也對學習的內容充滿了興趣。
2、課前學生僅限于知道打五折就是計算原價的50%是多少錢,但是對于其它折扣的具體意義還比較模糊,比如部分學生認為10%就是十折。這節課通過具體的活動使學生明確打五折就表示現價是原價的50%,七五折就表示現價是原價的75%,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3、讓學生區分打折雖然是優惠,但是優惠的折扣與打折的折扣不同也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之一。通過學習學生都明確了七五折雖然表示現價是原價的75%,但是優惠的折扣是25%,也就是便宜了原價的.25%。
4、明確數量關系,正確解決問題。在折扣、原價和現價三者的數量關系中,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明確了:原價x折扣=現價,現價÷折扣=原價。現價÷原價=折扣,知道求原價用除法,因為單位1未知,知道求現價用乘法,單位1已知。
不足之處:
由于借班上課,課前又臨時更換了班級,多媒體在上課中不巧正好死機了,以至于影響了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留下一點遺憾;個別學困生對于優惠與折扣之間的關系理解不是特別清晰。
再教設計:
進一步強化現價和原價的關系,理解什么是現價,什么是原價,以及優惠與折扣的區別。教師還可以在講授新課前,增加一些有關百分數應用題的復習。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3
“折扣”是新課標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百分數”內容中的一節知識。折扣也叫折率,它要求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生活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學這節內容時,我定的教學目標是:
1、聯系生活實際和百分數的意義明確折扣的含義,能熟練地把折扣率改寫成分數、百分數并能正確地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對百分數內涵的理解。
2、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豐富學生的解題策略。
3、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讓學生理解折率,是本節課的核心內容,是學生正確解決折扣問題的基礎,設計教學環節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圍繞教學目標我首先通過課前調查促銷方法,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讓學生明白“商品打八五折就是按原價的85%出售”這一關鍵知識點。接著引導學生溝通折數與分率、百分率之間的聯系,為學生下一步探究新知進行鋪墊,使學生能順利地建構新的知識。之后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進行集體討論:
(1)同樣價格的商品,打一折便宜,還是打九折便宜?你是怎樣想的?(打一折便宜);
(2)小明的父親要買一部手機,發現同品牌、同型號的一款手機甲商場打九折出售,乙商場打八五折出售,哪個商場售價便宜?你是怎樣想的?(無法判斷,因沒有告訴這款手機的`原價。);
(3)一個普通鉛筆盒和一臺電視都打八折出售,它們有什么異同點?(降價幅度相同,降價的錢數不同。)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注重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強調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好的數學問題,是激活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學中我適時地結合生活情境,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正確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不斷地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很好地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如在發現問題環節,在學生掌握發現折數與百分比的相互關系的前提下,分層提出了“原價相同折率不同、原價不同折率也不同、原價不同折率相同”等一系列問題,使學生不斷解折率表示的是現價與原價的關系這一核心內容。
2、注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情景的設計貼近生活,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學習數學、應用數學,豐富學生的解題策略。如拓展提高環節,習題的設計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多種促銷方式、不同的解決方案,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為學生創設了展示智慧、發揮潛能的空間。
3、突出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事物往往包含兩面性,促銷的背后同時也包含著正常的商業競爭與虛假欺騙的兩種情況,如請你策劃環節,使學生在理解其實際意義的同時,學會多角度地分析問題。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4
《折扣》是新課標教材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百分數》第三節用百分數解決問題中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包括折扣、納稅和利率,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折扣是商品經濟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的更密切。要求學生理解折扣的含義,知道它在生活中的應用,會進行簡單的計算。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充分交流,具體感知
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雖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沒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當這些事物被拿到課堂上來時,又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決它,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獲取同伴和老師的認可。所以,我緊緊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同學們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們對折扣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徹。
(二)制造矛盾,靈活運用
我設計了兩次矛盾沖突。第一次是讓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思考和解決問題,并且不要盲目的根據低折扣購買商品,要懂得物有所值,為學生提供一些實用的生活經驗。第二次矛盾沖突是讓學生學會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在買一些大件商品時可以省去零頭,但小商品就不行。另外也為下一節計算利息時對計算結果的'處理做了鋪墊。
(三)結合實際,體現價值
例題的設計,結合實際,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折扣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并且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樂趣。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5
《折扣》是新課標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分數》中解決分數應用題中的一個內容。折扣是商品經濟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是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因此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我注意通過創設情境,喚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身處問題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自主探究,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探索新知——實踐應用,鞏固新知——課外延伸,拓展新知。引導學去了解、探究、解決生活中的折扣問題。上了這節課后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比如在導入新課時,我從學生熟悉的文昌恒興超市入手,說超市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很聰明,想請同學們幫忙出出主意今年的.五一節可以搞哪些優惠活動呢?然后讓大家互相說說,從而引入新課“折扣”。這樣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現實感受,讓學生覺得很親切,容易接受,所以導入很自然,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二、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之中體驗“折扣”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整節課從頭到尾一個教學情境貫穿其中,主人公是小雨和爸爸。先是小雨和爸爸來到了恒興超市看到超市門口掛著的關于五一節大酬賓活動,商品打折的好消息很興奮,各自買了自己喜歡的商品,這樣子問題就出現了:要買這件商品打折后應付多少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所以我很順利地引出例4進行教學。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小組討論解題思路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非常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折扣”的學習內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接著小雨和爸爸又去文具店,這里同樣也在折扣銷售。也就是引導學生完成課本97頁的做一做的練習。最后因為小雨他們家剛搬了新家,他們又去商店看中了這樣一套家具。也就是完成課外延伸,拓展新知中的練習:
周年
店慶,家具一律八折
桌子雙人床椅子
120元400元80元
請同學們幫幫算一算打完折扣后分別應付多少錢?與原價相比,分別便宜了多少錢?
正因為創設了這樣的情景教學,這節課學生不但學得很輕松,很愉快,而且知識掌握得也很好,教學效果很好,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三、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問題是數學學習的的生命,數學學習的過程也就是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本節課中我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情境,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去感受數學,應用數學,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探索新知和鞏固新知等環節,都是創設了小雨和爸爸去超市、文具店和商店購物的情景,在這個過程中,碰到了打完折扣后要付款了問題?也就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能運用折扣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我引導學習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討論解題思路等數學活動,使學生不僅掌握了折扣這方面的知識,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在拓展新知的環節中,當出示了“周年店慶,家具一律八折桌子120元雙人床400元椅子80元”這則消息后,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自主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再把意義的問題收集起來,讓學生通過努力去解決問題。這樣更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新的課程理念。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6
成功之處:折扣問題是生活中常見的實踐活動,是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常見應用,因為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簡單的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這部分教學主要是教會學生怎樣將數學融入到社會實踐,從中學會數學。
在教學中利用教材中設計的社會實踐活動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互動中理解折扣的意義,通過聯系實踐活動,設置適合六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的情境,形成自主式的學習方式,在融洽的合作學習中找到解決折扣問題的方法,使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樹立在實踐中得到數學知識的思想觀念。不足之處學生對于曾經學過的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還不完善,致使在列式子的時候比較吃力,所以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方法還是不夠完善,學生潛能有待開發。
再教設計再教這個內容時,教師應該注意了解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前有意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中適當調整,注意學生內在潛能的開發,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7
《折扣》是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百分數(二)》用百分數解決問題中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包括折扣、成數、稅率和利率,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折扣是人們購物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的更密切。這節課要求學生理解折扣的含義,知道它在生活中的應用,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以他們熟悉的商家促銷“特價”、“打折”等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學生個人獨立思考,初步感知“幾折”、“打折”的意義。然后,通過百分數應用這一知識的遷移、轉化的教學思想方法,創設循序漸進的練習活動,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打折問題。活動以學生為主,面向全體,促使學生積極活躍地參與教學當中。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8
《折扣》這節課是百分數這一單元中的獨立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百分數的知識基礎上教學的。本節課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大多數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新聞媒體、交往、購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觸、了解。但學生的這種認識還只是憑借生活經驗產生的感性認識。如打折,學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價少了,但問其所以然,能解釋清楚的并不多。所以對折扣知識概念學生并未真正理解。另外,學生很少會將這種生活中的商業折扣與數學、與課本上的百分數知識相聯系,欠缺知識間溝通互化的意識。所以,需要教師規范、指導形成系統的概念,聯系生活實踐來展開教學。
一、情境導入,用數學的語言解釋折扣。
對于折扣題,學生在現實購物中已經有所認識,但是具體的內涵還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設計了商場搞促銷,打折出售的現實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打折。理解重點分為兩部分,一是讓學生知道打折就是商品減價;二是知道打折就是現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并且能把折扣和百分之幾對應起來。三是理解優惠是指在原價的基礎上少多少,是與原價相比減少的部分。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再去探索例題的解題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二、分析題意,用數學的知識探究生活中的折扣問題
這一過程中的我選擇的所有折扣問題,都是學生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例如:買書包、籃球、等,除了經常在書店、超市、商場等等有折扣問題,還有我們穿的衣物、某些消費等等的優惠券……也蘊含著折扣問題。這樣學生對于要解決的問題就很感興趣,積極性也就更高了,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用數學的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的力量,學會理性消費。
三、認識折扣的不同表達形式,把握本質屬性。
“在數學中,同一對象常常有不同的表達形式,能否熟練把握同一數學對象的不同表達形式以及不同表達形式之間的聯系,進而認識該數學對象的本質特征,反映了對數學概念本質屬性把握的深刻程度,也直接影響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本節課中,在出現“五折”時,我問學生還能怎么說?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發現也可以說“對折”或“半價”,不管哪種表達方式都是指現價在原價的百分之。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所投入最多的地方就是創設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情境。如:去商場買衣服,打七折;去鞋店的情境;去兩家商店買書包;當小經理,設計打折廣告等。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1、以逛商場為整節課的主線,脈絡清晰,不會給學生和聽課者有雜亂無章的感覺,同時,例題的設計,我適時地結合生活情境和學生的認知發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樂趣。
2、強調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好的數學問題,是激活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學中,不斷地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很好地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如在學生掌握發現折率與百分比的相互關系的前提下,分別提出了“求現價、求原價、求折率”等一系列問題,使學生不斷地理解折率表示的是現價與原價的關系這一核心內容。
3、注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情景的設計貼近生活,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學習數學、應用數學,豐富學生的解題策略,為學生創設了展示智慧、發揮潛能的空間,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折扣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并且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不足之處:
個別學困生還是有理解較慢的情況。由此看來,教師應在講授新課前,適當增加對百分數應用題的復習。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9
本節課內容是將平面圖形折疊成立體圖形的問題。這課設計為一節活動課,在上的時候,對課本第39頁“做一做”的處理是挺粗糙的:學生先思考判斷后折疊驗證,再閉眼回想折疊過程。“回想”這個步驟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但究竟學生有沒有回想思考我還真顧不著。如果沒有實物操作,如何引導學生看平面圖想象折疊過程?有沒有一個簡單、好的步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一直存在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對應。因此本問題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是極有益處的。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而突破這一重難點必須建立在學生積極想象、動手操作的基礎之上。現從三個方面進行反思:
1、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在新課教學時,由于圖形比較復雜,我指導學生先注意觀察平面展開圖的各邊的長度和位置,再提出問題:“如果沿著虛線折疊成一個封閉的立體圖形,它的形狀象什么呢?”讓學生帶著問題想一想、猜一猜、比一比,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空間想象,學生通過猜想得出所折的封閉圖形應該是象一所房子,這樣學生已在腦中初步建立了立體圖形的表象。接著引導學生再次想象,給這個房子設計一扇門和一扇天窗,并動手在平面圖上畫一畫,讓學生完全憑借空間想象能力來設計,這一點對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難度和挑戰性,而這也正是我們需要突破的地方,所以我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來思考、設想,讓學生自己在活動中探索,在想象中畫畫。在巡視的過程當中,我發現大部分孩子的設計都挺合理的,這是我感到比較欣慰的地方。
2、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動手實踐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手段。在學生畫好門窗之后,為了驗證自己設計的門窗是否合理,我讓學生把附頁中的平面圖剪下來,并親手折一折、疊一疊,學生充滿了好奇與期待,興致勃勃地進行操作活動,這樣不僅親身體驗把平面圖形折疊成立體圖形的過程,培養了動手操作的能力,還讓學生感到輕松愉悅。在鞏固練習的.環節里,我還安排了兩次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促使學生把空間想象與動手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課堂教學中,我總喜歡問學生:“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你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把你想法說來聽聽。”“說一說展開圖中的各部分是如何跟房子的各部分對應的。”并鼓勵學生盡量把話說完整,增強學生對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轉換能力,也發展了空間感。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本節課的教學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由于這部分內容對學生的空間觀念要求比較高,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三個主要環節:
(1)首先通過把長方體、正方體盒子剪開得到平面圖形的活動,引導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
(2)利用可操作材料,體會展開圖與長方體、正方體的聯系;
(3)通過立體與平面的有機結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使學生逐步達教學目標的要求:閉上眼睛想能想象展開或折疊的過程,促進學生建立表象,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發展空間觀念。
本節課的核心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我理解的空間觀念主要應該表現在:能由實物的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展開圖之間的轉化;能根據條件畫出立體圖形;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圖形。()所以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互動探究式教學。即我通過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立足于“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知識,再通過我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自覺地總結和掌握解決問題過程中所用到的思想和方法。
本節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展開圖通過各種途徑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與立體很好的結合。
(2)在遇到問題時,多數學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尋求幫助,只是方法不同,數學知識還是讓多數學生感到枯燥,在課上要注意多設計體現數學魅力的環節。
(3)教師要用全新的視角去認識學生。
學生經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不僅能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且能不斷豐富數學活動經驗,學生群體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在數學活動中學會探索、學會學習;從中也能深刻體現數學思想方法、體現了一般與特殊的`辯證關系,最終得到圓滿結論,并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極大地調動起自主學習研究的積極性。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要比解答若干習題、教師的講解的功效強若干倍。
(4)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
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加大數學實踐活動,變“教學”為“導學”,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11
關于折扣的問題,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容易理解。所以剛上課我就用課件出示了一個服裝店店慶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并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合理的想象,這樣一下子就把孩子們的興趣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我就用提問的方式解決了本節課的知識點。從練習上看,學生對本節的知識點掌握得比較好,說明這個方法是可行的。在例題的處理上,我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例題4就是在知道原價的基礎上,求打折后的現價,學生很快就討論出求打折后的價格是多少就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這樣就把這節課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成了以前的知識,學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在練習鞏固時,我從最基本,最簡單的題目入手,目的'有兩個:一是鞏固知識點;二是讓那些學困生從這里找到自信。基礎好的孩子沒一點問題。基礎差的孩子能當堂掌握這個問題肯定就很有成就感!最后設計了拓展和延伸題,這是給那些吃不飽的孩子準備的,同時也激發了別的孩子的好勝心,使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了!
課后反思一下這節課,覺得有些地方還是做的比較好的。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的比較好。這可能與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有關,他們在這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所以一下子興致就高了。我給他們營造了一個寬松的環境。關注了每一個孩子,這一點這節課做的特別好!但也有些地方不盡人意,我還是比較急躁,沒有十分的耐心來等待那些學困生表述。以后要多挖掘學生的潛能,要想盡辦法用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是要面向中下成績的這一批學生。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12
接著通過四個例題來考察應用:
1.爸爸給小雨買了一輛自行車,原價180元,現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
2.爸爸買了一個隨聲聽,原價160元,現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3.王阿姨600元買了打六折的衣服,原價多少錢?
4.一部手機原價4800元,現價4650元,請問手機打了幾折?
之后帶領學生總結出數量關系式:原價x折扣=現價;原價x(1-折扣)=節約。
最后通過課本中的做一做和練習二中的'題目進行鞏固和反饋。
通過學生的做題我發現,對于比較簡單的題目,如“籃球原價80元,打六五折之后多少錢?”,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很快做出來;對于需要逆運算的第3題(王阿姨600元買了打六折的衣服,原價多少錢?),出錯率還是比較高的;對于練習二的第3題(書店圖書憑優惠卡可打八折,小明用優惠卡買了一套書,省了9.6元。這套書原價多少錢?)有部分同學沒有做出來。
我思考或許我應該把總結數量關系式那一步提前到出考察的4道例題前,學生知道了數量關系式之后,再做題目會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課前也可以出示幾道關于“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題目,給學生提供多一個支架。從效果來看,我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還是高估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另外,課堂上依舊有部分學生不愛聽講,不動腦筋,思緒游離于課堂外,對于他們,我雖說有時感到力不從心,但還是在盡力引起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嗯 加油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 篇13
折扣是商品經濟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因此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我注意通過創設情境,喚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身處問題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自主探究,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能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個人認為,這堂課在以下幾方面是處理得比較成功的:
一、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關注他們的處境和感受。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中我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以他們熟悉的“購物”導入學習,把簡單、枯燥的學習理性知識的過程變成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促使學生思維活躍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也使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二、注意到了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實用性”是這節課的一個顯著特點,無論是“折扣”還是“成數”,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客觀存在,也正因為此我們才有學習和探討的必要。因此,我結合班級和上課時的實際情況組織教材,盡可能使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并通過課后延伸等方式,啟發學生將所學內容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充分的體驗和感悟,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深廣的.學習空間。
三、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在導入新課時,我從學生熟悉的常客隆超市入手,說超市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很聰明,想請同學們幫忙出出主意今年的元旦節可以搞哪些優惠活動呢?然后讓大家互相說說,從而引入新課“折扣”。這樣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現實感受,讓學生覺得很親切,容易接受,所以導入很自然,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當然,這堂課也有不足之處,對一些同學而言,這節課的難度較大,尤其是“合作展示”部分。雖然有小組成員間的互助互學,還是有部分同學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還有在拓展環節中,出示有關“商家到底是虧還是掙?或是不虧不掙?”這個問題后,沒有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自主去發現、合作、展示,再給予評價這樣會使整節課的知識點更完整一些。
【數學《折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折扣》數學教學反思06-27
《折扣》數學教學反思10-18
《折扣》數學教學反思08-14
折扣的數學教學反思12-11
《折扣》教學反思折扣的教學反思01-06
折扣教學反思06-13
折扣教學反思06-24
《折扣》教學反思01-06
《折扣》教學反思07-04
《折扣》教學反思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