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獵》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江城子 密州出獵》教學反思1
如果說文學是語文學習中的精品,那么詩歌就應該是文學中的極品。詩的凝練、形象、雋永、豐富、博大與智慧,是普通文本無法企及的。我們的中學語文教材中選有大量的詩詞作品,所以語文詩歌教學也應該作為我們教學研究的重點。
以前我的詩歌都是漫無目的,毫無章法的教學,通過這次國培活動各位優秀教師的指引,給我的詩歌教學帶來了迷途的指引。下面我來談談我在執教《江城子 密州出獵》后的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一)重朗讀——其義自現
靈性是古典詩詞的一種鮮活氣脈,故非吟誦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反復誦讀,咀嚼體悟,鑄造人格的支柱,積蓄精神的原動力。吟誦創造了令人陶醉、充滿激情的學習情境,促使作品與讀者進行深刻對話。詩詞教學就該多一些聲情并茂的誦讀,簡單的讓學生讀而讀,不僅容易造成倦怠,而且難以到達讀的目標。無以實現對內涵的真正體悟。為了激發學生讀的興趣,需要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我在教學中采用“四讀法”:初讀,朗讀,互讀,品讀。
(二)重聯想——匠心獨運
中國古典詩詞言簡意豐,貴在含蓄,非聯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意趣。老師的講析代替不了學生的聯想、想象,學生也不可能通過老師的聯想和想象走進詩詞的意境、詩人的世界。學生只有在教師啟發下進行聯想想象才能實現讀者與文本的對話,最終實現意義的建構。讀者閱讀的過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體驗、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識與文本背后潛藏著的生命對話的過程,就是實現讀者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聯想和想象是這個過程的催化劑和通衢大道。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聯想和想象,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在充分的討論,想象。描述過程中,對這首詩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三)抓文眼——絕妙高境
所謂“文眼”,清代文學家劉熙載是這樣認為的“余謂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體之眼,有數句之眼,前前后后無不待眼光照應。若舍章法而求字句,縱爭奇競巧,豈能開闔變化,一動萬隨耶?”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心里頗不寧靜”就是此文之“眼”。如《背影》,朱自清先生這一引起許多人共鳴的名篇,其題目即文眼。本課的文眼即“狂”。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一些設置有“文眼”的課文,應引導學生發現并捕捉這傳統文章藝術構思信息的.“文眼”。理解其在文章中各個方面的種種關系,從而欣賞、借鑒作者巧設“文眼”的匠心。同時也就更快、更全面地理解文章所蘊含的精神所在。
(四)抓主旨——柳暗花明
對于古詩詞學生們既要把握詩描寫的主要內容,還要感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首詩歌中的景與物都是浸透著作者思想情感的意象。課堂上,我引導學生緊扣意象特點揣摩、把握詩歌主旨。
二、不足之處
(一)背景插入要適時、適當
課堂上不要為了完成某些環節而完成,而要做到適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如《紫藤蘿瀑布》在講解重點段時再插入社會背景的介紹,學生們理解的會更好。而且學生們馬上就能理解中心句的意思。本課我應該在疏通譯文之后,在分析理解的過程中,不斷的滲透背景介紹。孩子們更容易進入意境,理解的更透徹。
(二)小組活動要有序、充分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再是過去那種“老師教”“學生學”的單邊局面,而變為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所以,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生學習方式。課堂上要想讓小組合作發揮作用,就要合理的幫助學習小組明確分工,同時要給小組充分的研討時間。我在這方面還需反思,改進
“語文是民族的根,文化的脈,智慧的源。”讓我們一起引導學生熱愛語文,學好語文。在詩詞教學的道路上,我愿與同行們一道向更深處遠行!
《江城子 密州出獵》教學反思2
本文是蘇軾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詞的第一篇。政治上,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在朝中受到排擠打擊,因而請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飽嘗艱辛。但他生性豁達樂觀,才華橫溢,平生就有報國立功的信念,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當時,密州蝗旱相連,而西北方的西夏和遼不斷襲擾邊境。作為一貫主張抗敵御侮的蘇軾,年屆不惑而雄心勃勃,他不但盡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時刻準備要馳騁疆場,為國效力。他在這年十月中,與同僚獵于鐵溝、黃茅岡,作此詞。詞人在上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氣勢恢弘的出獵圖,下闕刻畫了一位老當益壯、忠心報國的英雄太守形象。整首詞縱情豪邁,洋溢著詞人的豪情壯志和愛國情懷。讀來鏗鏘有力,威武豪邁。
“三分詩七分吟”, 反復朗誦是解讀經典著作的有效途徑。通過誦讀去體味古詩詞中的韻味,在誦讀中品味古詩詞的情感。如何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有效地欣賞詞的韻味,感受詞人的豪情壯志和立功報國的愿望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我試圖引導學生讀題、讀人、讀文,爭取讀通,讀懂,讀透。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新課程標準更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細讀古詩詞,找準切入點并引導學生在讀中悟、讀中感,這是提高古詩文有效教學的關鍵。同時,讀出韻味,誦讀出精神,讀出語感、情感、美感和好感,這些更為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江城子 密州出獵》教學反思3
課前我對文本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研讀,為了使我對文本的理解,更好地為課堂所用,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我設計了初讀正音、聽讀名義、賞讀析詞、悟讀詞眼幾個環節,試圖以“狂”字貫穿全文,讓學生感悟作者出獵時的狂態和想要為國效力的狂心。通過學生描述一幅幅畫面來感受形象與情感。接下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
得:首先在對文本的語言分析這一環節,疏通文字以后,我做了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上片對出獵的壯闊場面進行了大量描寫,也是最直觀體現作者“狂”態的。我讓學生想象詞的上片中壯闊的出獵場面,用“我看見了……,“我聽見了……”這樣的話語,激發學生對詩詞的想象力,讓空洞的文字變得生動,更好地為下片體會作者的感情做準備。其次在讀法的指導上,隨著教學環節的推進,我對字的重音,句子的節奏,整首詞作朗讀時所應把握的感情做出了適當的指導,讓朗讀教學落到實處,學生課前和課中的朗讀明顯有進步,能讀出整首作品的豪放之情。
失:這一節課中,也有遺憾。比如在聽讀明義的環節上,沒有留有時間為學生答疑,使得下面環節的描述畫面有些困難,這些都是因為前一環節的處理不到位,還沒有弄懂詞義。對學生所答問題的指導上,我做得還不夠。沒有因勢利導,這也提醒了我,面對不同的學情,老師向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自己都要有充分的準備。只有在充分預設的前提下,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還應當注意教學的評價語言。這也督促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靈活地對待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多上好課,讓遺憾變少,精彩變多。
【《江城子 密州出獵》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12-26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12-26
江城子 密州出獵說課稿11-02
江城子密州出獵賞析10-12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案02-18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說課稿12-20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詩詞12-11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4篇12-30
《江城子·密州出獵》練習附答案02-17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答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