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訣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的探究為核心,以發展學生的思維為目的,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為契機,讓學生在做數學中學數學,在學數學中用數學,在用數學中愛數學。
我的整個教學活動中都體現了趣味性:因為二年級的孩子對單純的學知識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我把故事貫穿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知識,這也體現了“在快樂中學數學,學快樂的數學”這一教學理念。這樣的設計勢必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新知。
對于新知識的教學我采用了“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的數學活動貫穿始終,把原始的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尋求數學問題,使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經歷數學再發現的過程。從而培養他們善于發現、善于思考,敢于創新,主動獲取的精神,發展他們終身學習數學的愿望和能力。
多媒體手段的運用給教學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學習乘法口訣的整個過程是一個很長的記憶能力訓練的過程。意義識記的基礎是理解,機械識記的基礎是多次重復。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機械識記占優勢,因此在反饋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使用多種形式的口算訓練,,促使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加強對口訣的理解,從而熟記乘法口訣。我在教學的最后的環節設計了走迷宮的數學游戲,想以此展現學生獨特的方法和策略,但由于低年級孩子容易被課程外的因素吸引,當他們對一個數學活動興趣盎然的時候,他們的興奮點就會多停留在那里,所以課堂上有放出去卻收不回來的現象,使得走迷宮游戲中很多孩子沒能按時完成。由此使我認識到,數學活動固然能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過多的活動反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關注點偏離了知識點。所以,數學活動的設計應該是為突出重、突破難點而設置,活動不在與多少,要有實效;不在與難易,要服務于課程。
在反思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當我看到我學生通過探究而豁然開朗的目光時,我知道,是不斷的反思與探索讓我看到了新理念下的新課堂!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2
回顧本節課,覺得在不少環節上沒有處理好。
1、“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深入人心。在教學設計中,能盡量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比如用小棒擺你最喜歡的圖案、自己選一個數學問題解決等環節都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但是問題是在教學實踐中,仍然較多地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不能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思路。對于學生提出可以用乘法來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當時一是怕中下生聽不懂,影響學習情緒,二是怕展開討論會影響教學時間)致使認識乘法的意義兜了一個大圈,浪費了很多時間。其實追究起來還是被舊的教學思想影響,還沒有真正實施新的課程標準。回避學生的問題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預設的。況且開放的課堂上什么都有可能發生,學生的創造性言行、質疑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發生。教師事先備好的教學過程被打亂,教學進度或加快或減慢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教學過程的真實推進及最終結果,更多由課的具體行進狀態、以及教師當時處理問題的方式決定。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結構。
2、教學的放與收做得不理想。學生擺小棒并列出許多相同加數的加法算式后,我沒有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共同點,從而總結出相同加數,導致在后面講兩個因數的意義時很少學生回答準確,也不能準確列出乘法算式。就是在放開之后沒有及時作一個小結,把知識收籠到重點難點上來。第二個地方做得不好的是:在回應課的開頭時,我讓學生看圖提數學問題后,沒有把很多的問題收籠到這節課的乘法問題上,使部分學生列出了加減算式。從這節課上使我認識到:放與收都應有個度,開放是一種形式,而不是我們追求的目的,放得太開不利于學生的探索,收得太緊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放與收之間,教師應恰當起好主導作用。
3、教學難點把握不好。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而我在教學中只輕輕地點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確的乘法算式,影響了教學效果。
這節課使我認識到:信任學生,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自己去學會;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講的,讓學生自己去講。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重組與激活教學內容、設計彈性化的教學結構、組織動態化的教學過程、實施激勵性的教學評價旨在打破以“課堂中心”的封閉性的教學時空,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開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師中心”的灌輸式,進行溝通與對話,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就是當今教師所必須做到的。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3
上了7的乘法口訣后,我深入反思了本節課覺得自己做到了:
一、備課充分,導課有效,環節相連。
課堂伊始,我跟孩子們復習了一遍1-6的口訣后,讓他們猜猜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同學們回應后,我接著說:說到數字7,它可是數學王國里最奇特,最神奇,最特別的數字了,同學們想知道它特別在哪嗎?請看神奇一,神奇二,神奇三……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1、主動探究,編制口訣。學生已經學過了1至6的口訣,已經知道了口訣的一些特點,如小數在前面,大數在后面,還有積的一些變化規律。還有的學生已經搶先背了起來。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編口訣。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口訣,找一找口訣的規律。
2、利用規律記憶口訣。7的口訣相對較難記憶,特別是五七三十五和四七二十八,三七二十一這幾句。那同學們你們想到了什么辦法去記住他們呢?有個學生說:“我是把二七十四和三七二十一合起來記五七三十五的。”另一個學生說:“我是把二七十四+二七十四=四七二十八。”還有的說:“我是根據《西游記》中孫悟空在煉丹爐中,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煉成了火眼金睛。取經的路上孫悟空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金箍棒就打記憶的”應該說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另外大部分孩子會根據上下口訣加七減七來記憶。
3、多種形式練習。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如:看看神奇二:《小池》這首古詩有幾個字,真神奇連古人都用7來編古詩。這首古詩學生非常熟悉,再次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的道理。這樣就給單調的乘法口訣融入了濃厚的文化和高雅的氣息,也體現了學科間的融合。
總之,本課教學情境的創設,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學活動的體驗,都做到了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學定教。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4
我利用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學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動探究來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我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教學:
1、選取與學生生活或是感興趣的事組織教學,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通過欣賞由七巧板拼出的美麗圖案,讓學生探究其中的規律,為學習7的乘法口訣作準備。在教學乘法口訣之后,我又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把算式卡片送回家,使學生知道每句乘法口訣分別可以計算哪些乘法算式。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七巧板圖案的個數和七巧板的塊數,學生在觀察思考中,通過獨立計算填寫出1個7到7個7相加的結果,又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編口訣,全班匯報,然后同桌交流分析每句口訣的特點和聯系。學生在大量的自主學習空間里進一步地理解了乘法的含義,也弄清了乘法口訣的來源。
3、關注教學內容的現實性。主要體現在7的乘法口訣的應用中:“古詩字數”、“幾星期的天數”、“七星瓢蟲背上的黑點數”等內容均取材于學生的社會生活或學習生活之中。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什么時候會用到7的乘法口訣,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情感和態度,感受數學之美。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5
8的乘法口訣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推導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8的乘法口訣和用相應的口訣計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剛開始我創設了藍貓進課堂的'情境,通過學生喜歡的藍貓跳一跳引入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索8的乘法口訣的興趣;再后來探索新知中,我讓學生自主探索8的乘法口訣,在獨立思考、交流匯報中,尋找口訣規律,深化思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我有意讓學生看圖提出數學信息,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和問題意識,在交流和解決問題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并引導他們聯系到了現實中的螃蟹(八條腿),由此來編一首兒歌,在兒歌中使課堂更有情趣,把數學知識延伸到課外,應用到生活中,是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
通過這節課給我帶來了更深的啟示: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理念,讓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探究活動,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讓學自主探索中不斷地發展!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6
4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2、3、5的口訣以后進行的,由于學生已經具有學習編制2、3、5乘法口訣的基礎,所以教材的呈現形式沒有給出全部完整的乘法算式和完整的口訣,意在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4的乘法口訣。熟練口算表內乘法,是每個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計算能力。因此,本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理解4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難點是怎樣去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首先,從細處著手,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好習慣。馬虎是小學生的共性,數字抄錯,符號寫錯,答案抄錯等等。本節課我讓學生當“小老師”,檢查其他同學編制的口訣中的問題,不僅加深了對口訣的記憶,而且讓學生以學習主人的姿態展示自我,學生在檢查別人口訣的同時,也體會到馬虎是要不得的,應該逐步養成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另外,創造機會,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在教學4的乘法口訣時,往往有些學生能記住“4的乘法口訣”,但有可能不明白其形成過程。因此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在提出問題后,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4的乘法口訣。讓學生在積極思考,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中,獲得成功并體驗成功的喜悅。其實在編4的乘法口訣之前,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己推導、編寫口訣的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新授中采用小組合作,先讓他們自己探討4的乘法口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習慣與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
還有,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習慣。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中教師應勇于“讓位”給學生!為此教師應改變“一言堂”的講課方式,要勇敢地讓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這節課在與學生的共同探索中,我不是把知識講給學生,而是注意引導學生一起觀察口訣,探求口訣的奧秘。
最后,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俗話說:“其身正,不令則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非常注重榜樣示范作用,在書寫板書力求做到認真,劃等號用尺子。并且我還為學生編了兒歌:“小尺子手中拿,劃好等號全靠它。”這樣學生也不知不覺地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相信我們知道了哪些學習習慣對學生是有益的,然后按照正確的培養方法堅持不懈的去強化訓練,總有一天我們會驚喜地發現我們的學生是那樣的優秀。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7
5的乘法口訣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乘法口訣,新課標把5的乘法口訣作為起始內容進行編排,便于學生掌握規律,掌握口訣的編制方法,在編制的過程中體現一定的規律性,能讓學生更快的投入到解決問題與編制口訣的數學活動中去。前面學習的100以內數的認識時,大部分學生已經能非常熟練地5個5個地數,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和口訣的記憶,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在嘗試編口訣,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訣時,引導學生找出口訣的規律,啟發學生從各方面思考,如“一只手有5個手指”,1個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個人有2只手,2只手一上共有10個手指”2個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讓學生從具體的、直觀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學生快速地記憶口訣,而且對學生理解乘法問題,解決乘法問題很有幫助。
編口訣是這節課的重點,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這一教學手段,因為我知道口訣對于學生來說并非難事,所以我先讓學生說說意圖,然后讓學生編口訣,再理解口訣的意思,在這整個環節中,我很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能解決的就讓學生自己來解決,而不是由老師傳授給他們。目的是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讓學生來展現自己的本領,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體現學生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記憶口訣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通過拍手游戲、對口令、猜卡片游戲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由淺入深,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給“弱勢”的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增強他們學習和自信心,讓他們在學習中積極地探索和發現口訣、熟練的記憶和應用乘法口訣。在學生背誦口訣的時候,對口訣的理解很好,記憶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對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進行區別的時候,學生讀的時候經常出現錯誤,常把算式說成口訣。還需要教師的進一步指導和幫助。
最后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整理學習思路,理解口訣的意義,掌握學習口訣的方法,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相關文章: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8-31
《乘法公式》教學反思01-26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02-09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范文【3篇】12-25
乘法口訣評課稿通用15篇02-13
8的乘法口訣說課稿11-15
7的乘法口訣說課稿11-13
7的乘法口訣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