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
今天我上了 《泊船瓜洲》 這一課 。 這是我第一年帶語文,對于古詩詞我又很多想法,大多都不是很成熟。在請教了很多優秀的老師之后,我對這首詩有了初步的框架。但上完課后,我又覺得有很多地方處理的不是很好。
經過聽課老師的指導與評價,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優點
教態大方,思路清晰,語速掌控較好。對學生的引導也很成功。()課堂氣氛好,學生發言踴躍,有激情。在詩句的朗讀、節奏處理上非常突出。做到了在“讀中自悟”。對全詩中的“字眼”---“綠”做了較為精彩的分析與領悟。
二、缺點
1.在作者王安石的簡介中停留過多,政治性的東西給學生提提就行了,沒必要說的那么透。只要學生能感受到作者那淡淡的憂傷就可以了。
2.押韻未給學生普及,有點一筆帶過。古詩詞重在押韻,學生應細細體會。
3.“間”字的讀音在參考書中有兩個版本,我提前沒搞清,使該字在學生中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最終我雖自己辨識為四聲,但還是業務部熟練,提前沒做好功課。
今后的工作中要謹記這次的經驗教訓,爭取做的更好。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2
6日,我在實驗小學參加了“本色的教學,智慧的課堂”名校名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聽取了來自深圳的特級教師精彩的授課,其中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的陳金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古詩《泊船瓜洲》的教學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詩作為語文課程內容之一,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古詩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也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教者認為,古詩教學應該在落實語文基本能力訓練的同時,充分挖掘古詩的人文內涵,引領學生融入古詩蘊含的文化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洗滌心靈,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讀中欣賞
古詩是人類某種寶貴的情緒、情感在瞬間的靈光閃現。因此,在古詩誦讀的教學中,反復誦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是基本方法。陳老師在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自主學習、自由朗讀古詩,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在此基礎上老師還提醒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直至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讀也貫穿了整堂課的始終,使聽者明白熟讀是學習語文有效的方法之一。古詩中蘊含著節奏、音韻、意境的美,學生只有在反復的誦讀過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詩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細細品味詩文所表現的意境,欣賞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議中領會
新課標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古詩誦讀課也應如此。陳老師在教學中,轉變了“一言堂”的局面,讓學生討論本堂課該完成哪些學習任務?學生表示應從朗讀流利古詩、理解詩的意思、背誦古詩這三方面來學習,這是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掌握理解古詩的方法。然后老師指導學生畫出不懂的字詞,引導學生明確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提出字詞疑問后,再一起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字詞的意思,最后請兩位小老師上臺講解,全班討論交流。教師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學,讓學生在一種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大膽質疑,共同釋疑,獲得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逐步積累探究經驗,提高探究能力。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習,并通過交流增進對古詩的蒙朧理解。
三、品中創造
教學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作為交流對話的主體,是富有巨大的認識潛能的。學生在理解詩意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王安石離家這么近為什么不能回家?這是學生的獨特體驗和課堂生成的需要,老師出示了一段背景資料,讓學生讀資料,并從中找答案。學生明白了作者這是第二次赴京上任,寫這首詩是在上任的途中。這次上任,實行改革的道路坎坷,自己前途未卜,此去不一定能回到家鄉。寫“還”字是為了表達他強烈的回家愿望。“明月何時照我還”是他的憂愁啊!學生再讀他寫的《元日》,聯系詩歌的背景,從“總是新桃換就符”中學生看到了一個決心改革的王安石;讀他寫的《梅花》,學生從“凌寒獨自開”中看到了一個堅強的王安石。學生對教師的預設作了富有創意的思考,從獨特的角度了剖析了詩的中心,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語感,發展了能力,提高了文化素養。讀中欣賞、議中領會、品中創造,使古詩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3
今天目睹了江老師的教學風采,與孩子們一起走進課堂,感受了詩人王安石濃烈的思鄉情懷。動人的音樂聲中,陶醉于美麗的江南春景,怎能體會不出詩人那強烈的思鄉感情呢?
古詩的教學,要孩子們跨越時空的阻隔,掃除文字的障礙,與詩人進行感情的交流,重在情景的創設。今天,江老師的課堂上,情景的創設是很美的。首先,課件展示了“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了“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詩人的家鄉其實離的不遠,但是詩人不能回。但又是什么勾起了詩人的思鄉情懷呢?是“春風”,是“明月”,是那動人的江南春景,課件展示的那優美的畫面,把孩子們和我一起帶進了那美麗的江南美景之中,讓孩子們很好的體會到了詩人對家鄉思念的情感。
詩詞在語言上是非常凝練的,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是經過反復的推敲,江老師帶著孩子們體會了,作者的妙用。從一個“綠”字感受到了,江南早春綠的萌發,綠的蔓延,綠在作者記憶中的滋長。
如果課堂上能把對詩的理解,與作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的曲折,以及現實的無奈,前途的渺茫結合起來,我想會讓孩子對詩人更了解,對詩的體會更貼切,對歷史知識的拓展收益會更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4
從事了多年的教學工作,也講過不少次的古詩教學,總認為古詩非常好講。但是來到一實驗之后,我對古詩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古詩教學并不簡單,而是非常復雜。
前幾天,我講了一節達標課,我所講的內容恰恰是一首古詩──《泊船瓜洲》。這是一首表達思鄉的詩,膾炙人口。對于學生來說,讀詩、背詩已不是重點和難點,因為他們早在三年級時就積累過這首詩。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感受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上,這也是我在請教同年組多位教師之后的共同意見。于是,我便在怎樣感悟古詩的情感上仔細揣摩,探尋方法。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幾個環節的設計讓我頗有收獲:
1、注重朗讀,熟讀成誦: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是體會古詩感情的最好方法。通過朗讀,學生和詩人的感受會貼得更近。新課伊始,我先指名讓學生朗讀古詩,并指出多音字的準確讀音。之后,在學生討論詩意匯報時,讓學生讀出詩句再解釋詩意。分析完作者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的思鄉情后,又多次朗讀,每讀都有新的要求。我覺得學生的感情應該是越來越強烈的,他們的這種感情恰恰通過朗讀表達出來了。
2、重點明確,安排合理:
真正優秀的教師不是講好一節課,而是能根據學生的現狀因材施教。這首古詩學生早就背誦過了,所以重點應放在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上。在時間的分配上,初讀古詩、理解詩意、背誦古詩只用了半節課,后半節課意在品味詩情,這也充分體現了教學的重點。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盡管本節課考慮多多,還有不足之處:
課上,同學們能按著我的思路學習,不過在感受詩情的環節學生體會得還不夠。首先,學生對于詩人的資料、詩歌的寫作背景還不是很了解。雖然課下學生查找過相關資料,但不具體,也不翔實,所以詩人寫這首詩的感情就不能夠很好地去體會,也不能理解為什么路途遙遠,詩人卻只覺得“一水”“只隔”。教師應該把詩人當時的心態,所處的政治環境,屢次的人生遭遇都講解給學生,用他們的生活感受去體會作者的感情。
其次,王安石用字推敲、準確也是值得同學們學習的。我想讓學生從“綠”這個字感受江南滿眼新綠,一派生機的景色。我也感覺學生對于作者多次換字的典故熟悉萬分,沒必要進行換字練習了。然而我的想法錯了。學生的體會不深刻,只有進行換字練習,他們才能體會作者用字的斟酌。
看來,看似簡單的東西未必簡單。越是簡單的文章,它包含的內容越耐人尋味,道理越深刻,需要教師付出的越多。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5
五年級語文課上,講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饒有興趣地講起了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又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同學們聽得如癡如醉。正當我暗自得意的時候,有個學生卻突然站起來說:
“老師,我想給王安石把‘綠’字改一下!”
“老師,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層浪。我被同學們突如其來的要求給問懵了,怎么辦呢?是直接告訴孩子們,這是大詩人的選擇,是不能改的?還是……種種做法在我的頭腦中一一閃過。對了,新課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讓他們暢所欲言嗎?于是,我選擇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準備往下講的課,微笑著對大家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大詩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覺得應該用‘來’!”
“用‘滿’比較好!”
“我認為用‘過’最合適!”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會兒,一個個鮮活的答案躍然黑板上:映、拂、到、過、吹、來、染、趕……同學們還在為各自的答案而爭論著。
“哈哈,同學們的詞匯可真豐富啊!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經過反復推敲才選用了‘綠’字,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吧,請大家讀讀詩句細細體會一下。”我終于可以塞上一句話了。經我這么一說,喧鬧的教室安靜下來。一陣沉默過后,終于有人發言了。
“對!老師,人家王安石想要表達的是春天到來,江南岸一片新綠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寫出了春風的到來,沒有寫顏色,所以我覺得不太合適。”大家都點頭稱是,我也比較贊同這個同學的說法,正準備“鳴金收兵”,不料又一個聲音冒了出來:
“老師,春天來了,萬物復蘇,不會只有綠色吧?我認為還應該有各種顏色的小花,我覺得用‘染’才準確呢!它可以‘染’出五顏六色來啊!”
噫,這個同學的說法也很有道理啊!怎么往下進行呢?我心里琢磨著。對了,何不放手讓同學們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討個究竟呢?“到底是‘綠’字準確,還是‘染’字好呢?我想,每個同學都應該有自己的看法,接下來請大家小組內盡情發表自己的高見!”
討論過后,同學們的發言令我十分欣慰。
“盡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們組認為春天應該以綠色為主。再說,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們認為還是‘綠’字好。”
“‘染’雖然能表示出多種顏色,但‘染’上的顏色往往只是附著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們染頭發,時間久了可能會褪色。而‘綠’我們感覺是由內到外產生的,王安石當時那種思念家鄉的情感當然是從內心發出來的,所以我們認為用‘綠’字比較準確。”
……
“當然,王安石所用的‘綠’字也不一定是最恰當的,我想,只要同學們善于思考,反復推敲,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比它正準確的詞語。”最后,我充滿期望地說。
課后,我默默思忖著。在尋找替換“綠”字的詞語的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最終也找不到一個非常合適的詞語來替換它,但他們在尋找、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所體會到的王安石的思鄉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對“染”“綠”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們的課程目標所要求的嗎?一提到新課程,往往老師們的思維總被“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充盈著,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感到迷惘,不知道該如何去實施。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現,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6
《泊船瓜洲》是小學五年級第五課的一首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學生帶給我的兩處意外,令我欣喜
一處是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饒有興趣地講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再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使學生聽得如癡如醉。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站起來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后來竟然有學生提議要畫出這幅美景,怎么辦呢?就讓他們現場畫吧。畫家用線條、顏色表示形體,詩人則用語言來繪色繪形。高超的“畫筆”,可使“畫中有詩”,而美妙的“詩筆”又可使“詩中有畫”,從而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的、模糊的。學生把我們帶人古詩“詩中有畫”的意境,教師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板畫所畫的每一步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內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我想:板畫設計的過程也是“授生以漁”的過程。讓學生不但能學會,還要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這怎能不讓我欣喜?
第二處就是對詩所表達的感情的體會: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重山”中“數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此時,我再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設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
……
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就住在鐘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們所見到的春景告訴想家的詩人吧!
……
在學生體悟到詩歌蘊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導個體、集體品讀:(指名說)
你有過思家的感受嗎?
你想家時心里是什么滋味?
詩人和你是同樣的感受,他會怎樣吟誦這首詩?
如此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促使學生想象,讓他們的情緒在情境中與詩人產生共鳴,更能體悟作品蘊含的情感。
二、困惑和遺憾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為迎合這次活動的主題,在教學設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但仍然無法實現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學生的畫,雖然說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畫筆把心中所想畫出來,而我的繪畫水平也太差,所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不僅是哪一科老師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而教師也要不但學習,盡力成為多面手,才會把學生帶進更好的藝術殿堂。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7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詩中悟情、句中品情、詩中入情等環節,尤其是注重加入信息技術,優化了課堂情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第一環節,導入入情: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查找的資料,小組內交流,用現在的話說說意思;讀詩時,我把PPT詩配畫投放給學生,加上音響渲染、詩人范讀等方法使學生在自讀、聽讀、情境中悟情,學生很快就進入情境。
二、第二環節,句中品情:
通過誦讀,PPT展示詩的韻律使學生在讀詩時能夠很輕松地結合詩的意境去體味詩所映射的情感,也就能把學生帶進詩中。如讀“間”字品情;讀“綠”字品情(拓展詩人幾次改字的情景);(PPT詩人的背景介紹)按詩的節奏讀出詩人想回家卻又不能回的無奈之情。此環節中學生開始讀詩時對詩句的情感把握總不到位,但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對他們理解詩句的情感把握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引領作用。
三、第三環節,拓展抒情。
誦讀拓展古詩文六首(PPT展示思鄉詩句六首),進一步感受詩人用月亮寄托情思的情懷。學生在讀中繼續加深了對古詩的情感體驗。尤其是最后環節中學生對出示的圖畫再配以詩,從而很好地體會出該詩所體現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8
十月十三日上午,我們全縣的教研活動在我校召開,我的公開課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學任務到公開教學有10多天的時間,我在備課的歷程中感受頗多。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文學真實與生活真實:
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現實生活,是現實生活的升華,它是作者對社會生活現象進行藝術加工創作出來的藝術形象,所以文學與生活不是簡單的對應關系,因此文學真實不能可以違背生活真實,否則讀者也難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學真實,才能帶給讀者審美的享受。語文教學中,由于古典詩歌距離現在生活時代久遠,含義、語法等都有很大差異,且內容簡單,理解困難。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理解錯位,對體會詩歌的內涵與情感產生阻隔。
在教學《泊船瓜洲》時,在理解“鐘山只隔數重山”時,我讓學生同桌交流討論“數重山”是幾座山,還是許多座山?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瓜洲隔著許多座大山。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分歧,我先讓學生各自闡明觀點,展開辯論,結果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勝負難分。最后我讓他們聯系上一句“一水間”,提出問題引導:為什么寬闊的長江在作者的眼中僅僅是“一水”之隔?為什么作者詩中“又綠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們稍作議論,便爭先恐后地說:“因為作者馬上就要到京城任宰相,遠離親人和家鄉,此時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鄉之情。”
對于文學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區別,經同學們這么身臨其境的推想,詩歌的理解便變得迎刃而解了。而學生將保持這種高昂的情緒,順利學完此詩,這真是無聲勝有聲啊!
二、教材挖掘與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是教師的舞臺,只有課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課堂這個舞臺,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的籌劃就像花園里德園丁,只有園丁們精心護理,因地制宜的籌劃,才能有新穎別致的風景。而古詩教學進入詩境、體悟詩情是小學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要求的目標。一般的公開教學很少看到教師們涉足,為什么一些教師畏懼詩詞教學呢?教學名家的“觀摩課”與普通教師的'“常態課”究竟有多少距離呢?我想在努力地尋求一個突破口。
古典詩詞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好感情,融入了作者對于審美的獨特感受。詩無達詁,讀者對于文本的理解會因為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文化背景,產生不同的感悟和體驗,因此在古詩教學時,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情感,努力使學生的理解貼近作者的實際思想。王安石詩句中的“明月”就是中國傳統的思鄉的意象,我抓住這一意象做足文章,課前導入就播放歌曲《中國的月亮》,石順義作詞:哪里月不圓,何處月無光,我卻深深地愛著你,中國的月亮。自古月是故鄉明,你深深的愛,你甜甜的情,總珍藏在我的心上。然后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然后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曹植。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李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代】蘇軾
讓學生知道“明月”往往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思鄉的寄托,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來理解詩歌的情感。
另外關于“綠”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后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令臺下聽課的教師們稱奇。然后讓大家說說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征。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后補充資料,出示多媒體: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閑。(唐代)丘為《題農父廬舍》選自《全唐詩》第129卷46首
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唐代)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
細心的學生會發現老師出示的詩句和書后的詩句“又綠湖上出”有一點差異,這是我在備課時發現,并查閱大量的資料得到的結果,我乘機告訴學生學習時要多動腦筋,要敢于懷疑權威的精神。
三、教學負擔與專業成長:
明末教育家王夫之在他的《四書訓義》中指出:“教者因人才不齊,而教之多術。”開課教師要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在駕馭課堂上才可能做到應對自如。的確,公開教學任務可能會影響自己的正常教學,畢竟需要自己下一番功夫來認真對待,因此有的教師便推辭,覺得開課己是一種負擔,不愿意去啃這根骨頭。當然我也有過這種考慮,通過這次課堂教學,原本不太熟悉powerpoint的軟件制作,后來只有逼迫著自己去做課件,經過多次的請教和修改幻燈內容,我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的軟件制作,受益匪淺。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進。在研磨教材教法的經歷中,常會有許多的靈感。通過備課、開課、研討活動,在教材和教學方法上又有新的突破。特別是和同事與專家的討論,更是一種教學觀念和理念上的一個洗禮。我希望能把自己所積累的教學經驗理論化,做一些課題研究,進一步升華,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同時自己的在歷練中也不知不覺地促進了專業成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是一項緩慢而美好的事業,我將會在這條漫長的路上,爭取去做一名有底蘊、有情懷、有思想的語文教師。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9
《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詩是詩人第二次上京任職,坐船遠離家鄉在上京途中寫的。
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一、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查找的資料,小組內交流,用現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的學習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思鄉的詩歌。
另外關于“綠”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后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然后讓大家說說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征。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后補充資料,出示多媒體。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0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此詩對字的錘煉被人稱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查找的資料,小組內交流,用現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的學習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思鄉的詩歌。
二、抓住詩眼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1
【教材簡析】
《泊船瓜洲》系人教版九冊第二組“思鄉”主題古詩詞篇目的第一篇,是北宋王安石作于1075年。該詩用蒙太奇手法描繪出幾幅生動畫面,詩句凝煉,意境優美,字里行間透出濃濃的思歸思鄉情。一個“綠”字讓此詩曾獲“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彥周詩話》)的贊譽。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之于知曉詩面意義、領會詩含境界不是難事,難在“綠”字深刻理解和真正領會詩人才離鄉就思歸的復雜情感。
【設計理念】
營造相稱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形象思維去理解感悟,用詩般方法教學,讓課堂流淌濃郁的文化味,讓學生受到古詩詞文化的熏陶、感染,為學生真正喜歡上古詩詞積淀一次頗有價值的學習之旅。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有韻味兒地朗誦,并背誦詩文。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含義。 3、領會“綠”字的妙用。
二、過程與方法
1、反復吟詠中,形象感知詩的意境。
2、讀中生疑,讀中釋疑,聯系上下文,真正理解字里行間的深刻含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詩文學習,學生加深理解“家鄉美、家鄉親”,并再次喚醒其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營造相稱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形象思維去感知詩文的意境。
教學難點:領會詩人剛離鄉就思歸思鄉的復雜情感。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讀問結合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知人論世解詩題
1、思鄉導入。同學們,“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他們中不少提筆留下佳作,比如李白的《靜夜思》。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由北宋詩人王安石寫的佳作《泊船瓜洲》。
2、走進作者。
(1)身世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宋朝文學家、政治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進士。曾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公元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公元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后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2)解讀作者。
師:同學們,從王安石的身世簡介,你試著概括歸納、梳理提煉,你認為王安石是怎樣的人?他的人生怎樣?
引導學生認識到王安石:為官三十幾載,權至宰相;偉大抱負推行新法,政績有聲;仕途不順兩次罷相,新法終遭廢棄;文如其人才華橫溢,雄健清新。
小結過渡:同學們,這首《泊船瓜洲》正是1075安年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的途中所寫。讓我們通過欣賞這首詩,領會他剛離鄉就思鄉的復雜情感。
二、讀通讀順明詩意
1、讀出節奏: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2、讀出韻律:
間:應讀jiān,若讀四聲,則第二句的末字讀一聲,音調降度過大,讀來別扭;不妨讓學生比較一下兩音的朗誦效果(本詩的格律屬于七言仄起首句入韻式)。
京口瓜洲一水間,
∣∣- - ∣∣—
鐘山只隔數重山。
- - ∣∣∣∣∣
春風又綠江南岸。
- -∣∣- - ∣
明月何時照我還。
- ∣- - ∣∣—
3、配圖寫詩:
師:詩中有畫,會學的同學們,請你們用簡筆畫為《泊船瓜洲》配幅插圖,并試著寫幾句散文詩,讓畫與詩輝映生趣。
三、字斟句酌悟詩情
1、“一”字琢磨。
設疑:京口瓜洲一水間,這水指什么?京口瓜洲一.水間,在詩人眼里看來,京口與瓜洲相距遠嗎?
1075年二月,當時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奉詔進京,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2、“只”、“數”字琢磨。
設疑:“數重山”之外的鐘山近嗎?那又為何是“只隔數重山”呢?
言為心聲,定是家在詩人心中,身在瓜洲,心在故鄉,天涯若比鄰,依依不舍回望鐘山。
3、“綠”字琢磨。
設疑:據傳,詩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時,先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后來他覺得“到”字不好,就改為“過”,接著又改為“入”“滿”等字。經過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滿意。最后他從“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這句詩受到啟發,才決定改用“綠”字。好好推敲一下,你認為一個“綠”字好在哪里?
一個“綠”字,令讀者目睹:百草從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為詩句著上生機勃勃的底色;同時也為下句“思歸”埋下鋪墊,因為草綠與思歸是聯系在一起的,唐朝王維《送別》中“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4、“又”字琢磨
設疑:“春風又.綠江南岸”中“又”字,春風不只一次吹綠了江南岸,春風吹綠了江南岸吧,為會么非得說“又綠江南岸”?詩人言意何在?
引導學生認識到這首詩寫于1975年第二次出任宰相,奉詔進京。“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即皇恩。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再次被重用,新法可能再被推行,所以是“又綠江南岸”。
四、情境朗誦品整體
1、欣賞配樂視頻朗誦。 2、集體、個人配樂朗誦。
五、板書設計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教學反思】
中國是一個詩詞國度,唐詩宋詞絢麗多姿,滋養著我們。古詩詞有其特殊的格式及韻律,用語凝煉,并具很大的跳躍性。詩詞綜合靈活運用多種表現手法,注重形象塑造、意境構建,熔鑄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
“不同文體,閱讀的目標、思維的方式和方法都有區別。”曾祥芹教授將這種區別稱之為“文體閱讀差異”。教學時,適宜的音樂配以詩意般的畫面,在反復吟詠中咀嚼品讀,師生一道享受讀,享受詩意般教學。于是整個教學流程從知人論世解詩題、讀通讀順明詩意、字斟句酌悟詩情、情境朗誦品整體四個環節進行。讀通讀順明詩意時,我不落“用平淡文字翻譯詩歌”的教學舊窠,而是鼓勵、引導學生用現代散文詩進行創作式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有學生如是寫:
京口與瓜洲, 就相距一條長江;
家鄉鐘山, 只隔著幾座山而已。
和煦春風, 又吹綠了江南岸;
明月呀, 你可何時照我還?
如此,學生既明了詩意,又得到了很好的語言訓練。散文詩與古詩兩相和,學生興趣盎然。 古詩詞用語凝煉、精警,具有很大的跳躍性。教學時,老師用語要簡潔、形象、生動,有韻味、富啟發。比如: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為自己還能變法圖強,造福黎民百姓而欣喜;可鑒于第一次罷相前夕朝廷尖銳的政治斗爭,實沒有信心,顧慮重重。于是,詩人剛離鄉就思歸。這首詩透露出詩人當時心里既然欣喜又惆悵,赴任就思歸,身不由己!
學生對“草綠”與“思歸”相聯系的理解不到位。下次教學時,可作提前預習鋪墊。即課前把《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凄凄”和王維《送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推薦給學生,讓他們提前初步理解,為教學《泊船瓜洲》提供“先行組織者”,相信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2
最近好多教師都在談論我的這次公開課,當然褒義之詞過多,實在是愧不敢當,此課實乃班門弄斧之作,還望各位同事多提寶貴意見。
作為本次大賽的參賽課,因為面對的是一群陌生的學生,所以如何讓學生對本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應當是本課乃至任何一節課成功的關鍵所在 . 為此,我為這節課設計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各位領導和同事們的熱心幫助和指導下教案曾經幾易其稿,雖然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設計了一個令自己滿意的教案。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激趣導入課文,使學生樂于接受本人、本文,為接下來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和準備,課程設計的形式激發了每個學生的興趣,但是對個別學生的評價過于簡單、粗糙,這是值得我反省、改進的地方。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教師贏得學生,學生贏得主動,師生才能贏得課堂。在此,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竭力去尋找一個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3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在語文教學中,由于古詩距離現在生活時代久遠,語意、語法等都有很大變革,且內容少而空洞。常常會出現教師沒動力教,學生沒興趣學,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古詩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廣的語文教師一直探索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要求中提出:
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巧用推想,不失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一種好方法。
我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在理解第二句鐘山只隔數重山一句時,學生的意見有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是鐘山與瓜洲隔著數重山。而且堅持第二種說法的學生人數居多,這是我備課時萬萬沒有想到的,教參中也未作重點、難點涉及到。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難點,我先讓學生各自闡明觀點,展開辯論,結果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勝負難分。這時,我抓住機遇巧用推想,對學生說:剛才你們的辯論都很精彩,各有各的道理,倒讓老師也不知所措了。這樣吧,讓我們置身于畫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會想些什么?弄清鐘山到底與哪兒隔著數重山。同學們各個學著作者背起雙手,挺起胸脯,翹首遠望。教室里鴉雀無聲,他們都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靜靜的進行著各自的推想。突然間,他們驚奇的嚷道:老師,老師,我知道了,是鐘山與京口只隔數重山。我乘勝追擊,你怎么體會出來的,快告訴告訴老師?他們爭先恐后的說:因為作者站在瓜洲遙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離京口不遠的家鄉鐘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太好了,經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也明白了,來,讓我們為自己鼓掌。(掌聲不斷)
分析:
本來干巴空洞的內容,經同學們這么身臨其境的推想,便變得情趣盎然,這一糾纏不清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學生將保持這種高昂的情緒,順利學完此詩,這真是無聲勝有聲啊!
總之,在古詩教學中巧妙運用推想不僅能解決一些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使難點迎刃而解,還能體會詩歌主旨,升華主題。而且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古詩的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古詩的能力。社會在變革,知識在更新,時代在前進,新世紀賦予我們教師的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發展的人。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4
在五月份全縣古詩文教學比武中,我執教了第九冊教材《泊船瓜洲》一課。教學這首學生耳熟能詳的詩歌,我從新課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進行操作。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3、運用所學的方法感受補充作品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收獲是有的,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試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學之鑒。
一、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后根據查找的資料,小組內交流,用現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的學習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思鄉的詩歌。
二、引入情境,感悟詩情
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生,情感體驗同樣對認識過程起著很大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設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
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辨別京口、瓜洲、鐘山方位時用簡筆畫的形式;講解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時,出示江南春景圖片,展現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讓學生形象感受;教學完古詩,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一邊欣賞情境圖,一邊跟唱歌曲。
三、讀中求解,讀中求悟: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學設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一開始讓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講解詩句時,又指名讀、小組讀、男女比賽讀、全班齊讀。但仍然無法實現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為大家展示一節課,于我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而從授課過程來看,反映出的問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確實值得反思了。在學生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我就感慨:農村學生的朗讀能力確實和實小學生的差距很大,連我本身都自愧不如;古詩文看是幾句話,其實蘊含的內容豐富,以至于在初設計時想用畫畫的方法都無法施行,有些字詞的挖掘也顯得蒼白;課外延伸-----思鄉詩歌的收集也無法在課堂上交流。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5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此詩對字的錘煉被人稱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幾個環節的設計讓我頗有收獲: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系,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詩句不僅寫出了詩人強烈的思鄉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話。于是我抓住“綠”字進行教學,使學生不僅為詩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還為他咬文嚼字的創作作風所感染,在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及教師過渡語言的激勵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了,不時地閃現出創新的火花,對“自由填詞”的推敲,確實有了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一教學,相信學生在今后的古詩文學習中一定不會忘記要“咬文嚼字”。
這節課的教學將“讀”慣穿始終,注重培養學生自由讀、默讀、齊讀和教師引讀。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詩句,讀出節奏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通過想象讀、看畫面讀等形式讀出詩詞蘊含的獨特情感,達到與詩人情感共鳴的目的。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5篇03-07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5篇03-07
《泊船瓜洲》說課稿02-07
《泊船瓜洲》說課稿12-22
泊船瓜洲王安石詩詞12-28
王安石《泊船瓜洲》解析11-12
王安石泊船瓜洲詩句08-31
王安石泊船瓜洲圖片11-28
王安石泊船瓜洲 賞析11-27
泊船瓜洲王安石注音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