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理教學反思1
地理學科對我來說不是專業,再加上地理學科在學校、社會、家長、包括學生在內都視為 “副科”。因此學生不重視,學習上不肯下大功夫,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地理課,愛上地理課,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在中苦苦的思索著。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地理學科由于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復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考起來難。為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學中盡量運用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相結合的原則來嘗試著教學。
知識性是要求學生掌握教科書上地理知識,這也是教學的主要目的。為此對每一章節的內容自己都要吃透,凡要求學生讀背的知識自己首先全部掌握(包括圖)。甚至在有意無意中讓他們發現我們的老師竟然能把課本都背下來,讓他們在內心里敬佩老師,受其感染的同時,自己也就下工夫學習了。
趣味性則是為避免課堂教學的單調枯燥,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進行的。活動是現在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運用得體,便可激發學生思考地理問題的結合起來,以活動帶動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讓學生動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并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現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初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總結歸納的思考能力。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態,才會自發地調動全部感觀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中去。就如孔子所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興趣才會使他們產生無窮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熱情。因而在教學中要學會適時地進行興趣的激發和積極情緒的調動,促使每位學生都被你深深吸引,促使他們自始至終處于和諧融洽、興趣盎然地探究氛圍。
2.溝通師生感情,鼓勵學生發言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還來源于師生思想感情的溝通,師生關系的融洽。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看到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應特別關心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常有自卑感和對教師的戒備心理。為此,我常以一些較簡單問題讓他們回答,即使回答錯了,也肯定他們敢于回答的精神,并盡可能找到他們回答中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作為教師,及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其肯定、表揚和鼓勵,消除他們的心理壓力,讓他們相信只要我舉手回答問題,就是一種勇氣、一份自信;漸漸地他們就變被動回答為主動舉手參與討論了。
3.發揮課代表優勢,主動管理學生
課代表作為老師的助手,不僅僅只是收發作業如此簡單了事。讓學生參與管理學生,一方面鍛煉學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有一種緊迫感、壓力感。意識到如果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讓就無法去要求別人。
4.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本人是非地理專業老師,對于所有地理知識不能很好地融會貫通,再加上地理學科知識面牽涉甚廣,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有時往往不能做到一氣呵成,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藝術。同時對于怎樣學好地理,本人也沒有什么較好的方法,在教學中只好要求學生認真聽課,多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把握好每一節課重難點。對于部分需要記憶的內容強調學生必須死記硬背。缺乏一種形象無意記憶方法。這樣就是把知識變死了,學生學起來也感覺到枯燥無味。不能很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學的園地里,距新課改理念還有一些差距,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要以我滿腔的熱情,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使自己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在自己的崗位,要具有永不滿足于現狀,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勇于實踐,勇于探索,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思想認識水平、教育教學水平和科學素質,為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為我所選擇的職業獻出我畢生的精力!
地理教學反思2
今年我擔任八年級地理的教學工作,轉眼間這個學期即將要過去了。在這學期中,有許多收獲也有很多遺憾,現撰寫教學反思如下: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怎樣才能適應新課程,更好地運用新教材,更好地教好學生呢?這是我經常反思的內容。
一、 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研究新教材。
國家新頒布的《地理課程標準》開篇指出:“地理課程的設置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學習對生活又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不難看出,這一理念提出的目的是“改變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教學從單純注重知識的傳授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的方向轉變,從而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與新課改有關的理論知識,為自己的教學工作打下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我們所用的地理教材靈活性強,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于比較陌生的教材編排,更應認真鉆研,吃透。把握好教材,才能在教學中利用好教材。
二、組織好、引導好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性。
在我們這個農村中學,由于初中地理并非中考科目,也就是常說的副科,學生甚至很多老師并不重視,所以在地理教學中,絕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覺得老師需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并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
例如:在上中國農業一課時,我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并根據學生的意愿進行分工備課,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來當老師,可以提問,可以補充,可以自由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做了充分準備,這從上課的情景就可看出。“學生老師”當的有模有樣,臺下的同學也紛紛舉手發言,班級反應強烈。我故意坐在學生中間,如果覺得某個問題答案不確切或占時間太多,不必重復回答,就舉手站起來發言,以質疑的形式引入下一個話題。每個問題同學們都完成的很好。還有不少同學躍躍欲試,紛紛要求下節課還由他們自己上。
課后反思:其實學生天生就有一種有所作為,被人賞識的需要,他們需要自我實現,自我尊重;需要有對其他同學的生活產生影響的機會;需要得到我們的支持;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戰性的事情。關鍵在于老師能正確引導。
三.教學設計應與教學實踐盡量相吻合。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后細細反思分析一下,原因在于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有些難點知識,學生不易理解,如何將這些內容由抽象的理論和圖象轉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便對地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在教學設計時可以試著編寫一些有效的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象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盡量做到教學設計應與教學實踐相吻合。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應經常回顧自己以往的教學歷程,反思一下。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多多反思,改正教學工作的缺點與不足,不斷地完善,不斷地進步,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地理教學反思3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的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傳統的地理教學偏重地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及時變革傳統的"知識本位"、"學科中心"的地理教學,努力創設貼近現實生活,切合學生實際,注重人文關懷的全新地理教學。在教學中著眼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
一:解放學生認知習慣,培養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能力,可以讓他們聯系身邊的事物來認識、獲取地理知識。例如結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頂,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頂的事實來加深理解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特點。
二:解放學生的頭腦,培養創新思維。
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越俎代皰,不包辦代替,鼓勵學生大膽動腦,大膽創造。不怕出錯,不怕重復,讓學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過程中增知長智。
三:解放學生的嘴,培養表達能力。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體會,得到能說會道的鍛煉,并能和老師、同學經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學中,通過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能獨立提出問題。
四:解放學生的雙手,培養動手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動手,開展小論文、小制作、小調查、小發明等活動,讓學生得到勞動成果的樂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深入細致的作風。
五:解放學生的眼睛,塑造美的情操。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讓學生到大自然、大社會中開辟智能活動空間,增大手腦活動頻率。從中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得到美的感受。
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根本上說,學習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并在改造利用環境的同時,協調與它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野外迷路怎么辦?”“地圖定位與估算距離”等,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
地理教學反思4
經過一學期的初一地理教學,同學們對地理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圖知識、陸地和海洋知識、天氣與氣候知識、居民與聚落知識、發展與合作和人文環境等自然地理知識,并認識到學習地理與生活的關系,認識到了學習地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很多同學對地理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以下是我一學期的體驗和反思。
一、反思是否具備新課標的教育教學能力
新課標的改革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形成和諧、融洽、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理論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學生心理動態的發展,是否想探究構建適應新課標的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
二、反思是否巧用地圖,圖文轉換,強化記憶
學習地理就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重要的地理語言,是學生汲取地理知識的一個重要源泉,是學生學習地理的一個特有工具。運用地圖,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同時還可以發動各種感官參與記憶。學生在參與知識的感知和識記的過程中,各種感官的神經中樞都參與,就可以有效地增強識記的效果,最大程度的減少遺忘。地理新課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圖,如七年級上冊就有132幅,而且種類很多,有示意圖、素描圖、景觀圖、統計圖、曲線圖、柱狀圖、餅狀圖等,并且均是彩色圖。面對這些種類繁多的地圖,作為教者,你想過沒有在地理教學中應怎樣充分發揮這些地圖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讀圖、析圖、描圖、繪圖?怎樣將地圖變成學生學習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樣培養學生查閱地圖、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三、反思是否注重了活動教學,聯系了學生實際生活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而地理教學更離不開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使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輕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獲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供內在動力,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地理新課程提供了許多與學生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注重學生經驗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和感受。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中,有許多“生活地理”的內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學生看得到、摸得著,學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如感受多變的天氣,根據天氣預報安排生產與生活等。請問自己,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心中有數嗎?是否充分發揮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作用?是怎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分析掌握新的地理知識的等。
此外,反思是否已轉變了自己的角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反思地理教學是否處處滲透了新課程的六大基本理念;反思地理教學是否完成了新課程三維目標;反思地理教學法是否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等。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更需要引導,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野外迷路怎么辦?”“地圖定位與估算距離”等,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地理教學活動。
只有這樣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素養,才能不斷地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
地理教學反思5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通過使用新教材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轉變自己的角色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很注意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來積極思維與想象。
二、學會欣賞學生、賞識學生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1、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2、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3、尤其要注意贊賞那些智力一般,成績一般,性格內向,膽怯的學生。這樣做,會有不少驚喜的發現。我們老師不要吝嗇你的表場,學生的心靈是純潔透明的,天真爛漫的,十分在乎老師那本來就不多的表揚,而傷心于老師的批評與指責。我們要學會欣賞學生、賞識學生、努力作學生智能的催化劑。
三、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師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有一定成就感,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近一個月的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做到四個基本點:
設情景激發點,讓學生都想學。
設思維展開點,讓學生都會學。
設認知停*點,讓學生都學會。
設心理交流點,讓學生都樂會。
其實,每當茶余飯后之時我還在反思:一些學生在上堂課的表現,思緒是否還游離在課堂之外?為什么個別學生上課時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課經常不帶書……或許是因為沒有及時賞識他的各種變化?還是因為沒有滿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轉化還有哪些好對策?我還在進一步不斷反思。
地理教學反思6
通過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學實踐,我覺得應從高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學活動,不斷探索改進,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襲著“死背書,多做題,拼時間,低效率”的老路。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們應該從單純復習知識轉向“知識+方法=能力”,優化復習活動,教師講解多啟發多聯系多分析,學生多思考(分析、比較、概括)、多動手(繪圖,列表)、多動口(提問,討論,交流)、多總結。例如在復習“影響工業布局的區位因素”的相關內容時,我首先以魯爾鋼鐵工業區為例,讓學生回憶影響該工業區產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區位因素,從而了解到工業布局是多種區位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作用因素對工業布局的影響會隨著社會、經濟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說明影響工業區發展的因素是發展變化的。然后以上海寶鋼為例,了解影響其布局的區位因素又是什么,并分析它與魯爾鋼鐵工業區的布局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從而說明某種工業部門是什么指向型工業,只是針對某一特定時期、某一特定地點而言。同時指導學生分析影響鋼鐵工業布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這種變化的總體趨勢又該是怎樣的?最后請同學分析比較長江沿線五大鋼鐵工業基地,并說出它們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高三地理教學復習實踐中,我們有時會發覺由于學生對所有基礎知識已經學習過,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一定的新意和難度,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就會有較大差異,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像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干知識的復習中,大氣環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果還像講授新課那樣復習,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學生也提不起興趣。于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試著編寫了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赤壁之戰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營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并應允借東風相助。其實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準確的天氣預報而已。
然后提出下列問題:
(1)赤壁位于我國哪一個省?試分析當地的氣候類型。
(2)為什么東亞能成為世界最為典型季風氣候區?
(3)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
(4)這個時候為什么會出現“欠東風”的現象?
(5)孔明為什么又能夠借來東風?
(6)你認為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
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一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這樣不僅復習了天氣、氣候、季風等知識,并了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的多。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現在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材內容進行的,學生學習也更多的是對課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從近幾年高考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來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采分點幾乎沒有,需要記憶的觀點和方法論知識所占的分值和比例越來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結合材料的分析和應用上。記得有一年高考中就有讓學生分析蘭州化工廠布局是否合理的題目,當時就有同學只是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對化工廠的布局進行分析,忽視了環境效益對工業布局的影響,認為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與標準答案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會選擇一些有關材料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復習有關廠址選擇的問題。我在給出了大量有關“食鹽”及“食鹽化工”等背景資料(略)之后,提出:某公司正考慮在某鎮附近建一新的食鹽及食鹽化工廠,給出了某鎮的一部分地圖以及一些有關的資料。請同學對照地圖和資料,討論:圖中“公司提出的地點”和“議會提出的地點”相比,哪一個方案更合理。每一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角色:公司法人代表、工廠管理人員、議會代表和社區代表。討論之后進行大組匯報。同時強調:(1)考慮問題時,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實際問題。(2)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比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利弊得失,從而優選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該采取科學的、辯證的、全方位的態度和方法。
在隨后進行的大組匯報中,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學,從工廠經營必須取得更大利潤的角度,希望工廠建在距原工業區較近的地點;扮演工廠管理人員的學生,從方便原料采購和產品銷售的角度,建議工廠建在距交通線較近的地點;扮演議會代表的學生,從保護綠化的角度,呼吁新建工廠不能破壞樹木,工廠應建在沼澤地;扮演社區代表的學生,從維護社區環境的角度,要求工廠建在與常年風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后,在自由發言時間,學生們比較了上述意見的利弊得失,一致認為,雖然從他們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綜合大家的意見,從整體、全面的角度看問題,還是公司提出的地點比較合適。
4、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一節教學中,有一位學生提出:“我認為植樹造林并不一定能解決荒漠化的問題,因為樹木生長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從而會造成進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變少,反面會導致荒漠化的加劇。”這個觀點與教材相反,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后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新的勇氣,其實學生的思路也不是一點也沒有道理。于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了自我批評,并在后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新。
這就是說作為老師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既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但也要給予及時適當的匡正。
5、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與同學個別溝通,了解他們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平時上課也多從他們的能力角度講解,以求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地理教學反思7
有哥倫布引出美洲大陸,讓學生講一講關于哥倫布的故事,之后讓學生上講臺上找一些美洲大陸周圍的大洋、大洲,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影響,也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在講到美洲國家的時候,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學習,因為這在以前學生都學習過,在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我發現這樣的效果非常的好。
氣候在這一節中占得內容非常的多,但不是重點,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學習。
最后的經濟內容非常多,學生不容易記住,所以在設計課件的時候,要精心的設計,學生才能容易理解。采用讓學生自己參與,我們設計一些有趣的與經濟有關的小的活動。
地理教學反思8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寓教于樂;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要求教師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
今年我執教高三年級,反思以往教學上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尤顯得緊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學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處和今后的對策,希望它能時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再走同樣的彎路,調整和改正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對教學觀念和方法的反思
傳統的教學在目標的確立和教學方法的處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師的主體能力,沒有很好地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考慮進去。高三年級學時的緊迫使得我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采用教師教知識,一堂課下來,覺得很滿,彈性時間不長,學生消化吸收的速度也慢。這樣教學目標就很難在課堂中體現出來,重難點的不明確使學生學習被動,知識框架混亂。
對策: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并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生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教學目標的實施,要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系,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在學生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二、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藍本內容逐漸地濃縮為主要的知識點。在這方面的處理上,為了完成任務,我沒有很好的處理藍本內容與活動環節的關系,生搬硬套的痕跡明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成為課堂累贅。
對策: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化。應努力提高活動的“質”的水平。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經驗水平;情景的創設要貼近學的實際生活并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欲望,并注重適時評價。例如: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通過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三、 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由于沒有注重學生的層次性,以同樣的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進步。同時,很多學生在課后仍然對一些基礎知識不明確,更多的原因在于我沒有很好的教于分析方法而一味的就題論題,同樣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對策:布置作業時,要求學生以書本知識為基礎,認真構建知識框架,學會舉一反三,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對地圖的分析上,學會讀圖名、圖例,了解題目要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課后及時輔導和解析,讓他們更直接、更具體的接受知識。
地理教學反思9
在5月份的地理教學中,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并千方百計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執教初一,二年級,反思以往教學上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尤顯的緊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學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處和今后的對策,希望它能時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再走同樣的彎路,調整和改正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并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生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教學目標的實施,要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系,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在學生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二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尤其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化。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
人無完人,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地理教學反思10
課堂上誰自主?如何使自己的課堂高效?傳統的課堂教學研究者大多從教師的角度來探討這一問題。然而,僅有教師的自主,是不是就能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呢?我認為,要形成自主高效課堂,造就一個自主自律的學習者,就必須營造積極的課堂環境;而教師只有承認并盡力滿足學生的情感、動機需求,才有可能建立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自主高效課堂。
課堂本來就是“允許出錯的地方”
學生到底愿不愿意投入學習活動?有沒有信心去學習?這都取決于教師能否充分滿足學生的情感和動機需求。作者認為,“教師要想成功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就必須先竭盡全力去滿足學生‘情緒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需求。”
課堂上,學生有誰愿意承認自己“無知”呢?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迫于家長、老師以及考試的壓力,會對自己的“無知”越來越難以啟齒。由于缺乏安全感,他們要么逃避學習,要么尋找借口,要么通過“小動作”引起他人注意,以期獲得另外一種滿足。因此,教師需要創造能夠保障學生情緒安全感的課堂環境,讓他們認識到:在課堂上,承認自己的知識漏洞或錯誤不是丟人現眼的事——課堂本來就是“允許出錯的地方”。
學生有了這樣的認識,課堂氣氛就會和諧、融洽,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賞的課堂氛圍就會形成,自主學習才能開展起來。為此,教師要示范“勇于冒險”的做法,撕下全知全能的面具,輕松自如地承認自己“并非無所不知”。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要讓學生感到,無論自己回答得怎樣,只要經過了認真思考,回答就是“安全的”,自己就能體面地坐下來。教師尤其要避免這兩種情況:對回答正確的學生,就肯定表揚;對回答錯誤或提出“荒謬問題”的學生,就加以批評或嘲笑。
善于關心學生的教師在教學上會更有成效。教師可以用友好的問候、微笑、寫便條、聊聊天、拍拍肩膀、摸摸小腦瓜、直呼學生名字等方式,讓他們天天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讓他們明白老師是他們永遠的支持者!教師要不斷地向學生灌輸“每個人都能成功,也必將成功”信念;不忽略、也不放棄任何學生,堅持不懈地幫助他們,直到學生成功。千萬不要用冷酷無情或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學生的失敗!
讓學生明白學習內容對于他們成長的價值
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雖然不厭其煩地強調學習內容的重要性,可是學生依然是一副無動于衷的樣子。是學生厭學嗎?還是教師的教學毫無生趣?
其實,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自己在學校的時間是有情趣、有意義、有收獲的。教師在強調學習內容的重要性的同時,還必須讓學生明白學習內容對于他們生命成長的價值。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當學生認為學習內容與自己的目的有關時,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種學習中去。”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及其與學生生活的相關性,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什么樣的課堂才稱得上生動有趣呢?下面這些策略可供一線教師思考和嘗試:盡可能了解學生的“文化”,如學生心目中的英雄、學生間的時尚話題、玩笑等;設法把課堂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設置“四兩撥千斤”的問題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采用“設置生活場景”、“在做中學”等方式,讓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去……
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伙伴
要想讓學生自主投入學習,教師不僅要努力使教學內容富有趣味,還必須想辦法幫助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目前,不少學校采取公布考試分數和等級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實際上對他們的心理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呢?
一些教師只關心教學進度,而忽視了對學生理解程度的檢查。即便是檢查,也常常側重那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無暇顧及那些反應慢的學生,以致后者更加落后。教師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把學生對課程的“完全理解”作為教學目標,必要時,完全可以縮減課程容量和減緩教學進度。教師還可以通過手勢(學生用手指朝前或朝后表示是否理解)、不計分的小測試、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等多種方式,積極地、持續不斷地檢查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
絕大多數教師都認為“學習是過程,而不是比賽”,可是面對各種競爭和升學壓力,不少教師把應付考試、提高學生成績當作教學重點。研究表明,在注重學習過程、個體努力和理解程度而非一味地比較成績高低的課堂里,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一般都很強,他們愿意努力、愿意付出。
教師要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伙伴,鼓勵并尊重學生表達真實的看法和觀點。這樣,學生會更加自愿地、以更多精力投入課堂活動,更愿意遵守自己和老師一起制定的課堂規范;更愿意跟教師、同學進行對話和交流。
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計學習任務,鼓勵他們設置符合自身實際且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并一步步地朝這個目標邁進。大量的“小成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持久的自信和勇氣,最終使他們有信心、有實力迎接更加艱巨的挑戰。
課堂管理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
學生到底有沒有約束自己課堂行為的能力?回答是肯定的。審視傳統的課堂管理模式,通常存在三個問題:第一,教師身兼警察、法官和陪審員三重角色,這樣的角色會讓學生感到沮喪,進而對學習索然無味。第二,教師雖然多次阻止學生的違規行為,但并沒有教會學生今后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因而是治標不治本。第三,有些教師認為懲罰違規學生就能有效地促使他們改正錯誤,然而結果往往相反:受到懲罰的學生會產生消極情緒,還可能出現抵觸、報復的心理,甚至放棄學習。
學生自我約束模式的建立是有前提的,即教師要盡力營造積極的課堂環境;反思傳統的課堂管理模式;給予學生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機會;愿意多花時間,引導學生管理自己的行為。
培養學生的自主和自律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也是學校管理人員、家長和學生自身所應擔負的責任,這需要學生、教師、家長和學校管理者達成共識。如果將其僅僅理解為教師一方的責任,那么實踐起來恐怕就舉步維艱了。因此說,高效課堂是師生共同的課堂。
地理教學反思11
亞洲的人文環境是屬于區域地理的教學內容,本學期學生初次接觸區域地理,學習地理的方法要求有較大轉變。怎樣學習區域地理,老師應該在方法上多給學生以指導。一般地講,綜合性與差異性是區域地理的兩大主題,要完整的理解掌握該區域的特征,就得一方面要歸納出該區域的共性,這個共性就是這個區域作為一個整體與其他區域相比較而顯示出來的特殊性,另一方面還要分析出該區域內部的差異性。顯然,教師只把這些抽象的方法說教給學生,學生肯定越來越糊涂。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集體研究亞洲某一方面的問題,這種研究當中既要歸納共性又要突出個性,學生們實際上已經在按照綜合性與差異性兩方面來研究區域地理了,但是學生在進行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是體會不到的。為了讓學生自己體會出這種研究方法,最后又安排了小組匯報活動,這個匯報活動不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種研究區域地理方法的演示,因為把這些成果集中放在一起的時候,同學們就會明白要想全面整體理解亞洲的人文環境,就得從諸如人口、文化、經濟等這些方面歸納出共性,同時也知道這些共性是在比較各個國家不同的人文環境基礎之上得出的。這樣學生既實踐了研究區域地理的方法,又鍛煉了地理信息資源收集、處理與總結的能力,同時集體學習過程中的分工與合作,發展了學生們之間的交往能力,突出了學生之間學習品質的差異性,讓他們在活動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
在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教師應作好學生的勤務員、服務生,關心各組的研究情況并給予及時指導和幫助;在成果匯報活動中,要控制好各小組匯報的時間,盡量讓每組同學都有匯報的時間和機會,以保護好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在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要親臨到個小組,詢問他們的討論情況,以便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在評價時,做到多元化、多標準、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把態度與成績、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小組內外、成員之間、師生之間結合起來進行立體評價。
地理教學反思12
1、講究學習方法,培養創新精神。
教材倡導對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根據教學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年齡特征,開展探究學習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具有研究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討論、相互評價、自由表達、創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創新的情感,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根本上說,學習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并在改造利用環境的同時,協調與它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實現可持續發展。上冊地理教學中,有許多“生活地理”的內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學生看得到、摸得著,學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夏季的白天,站在海灘上的人感覺地面“好燙”而水中的人則感覺“水里還是涼的”,晚上情況相反;冬季感受與夏季相反這些老師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因此在學習“海陸因素”對氣候的影響內容時,聯系生活實際借助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運用“水陸受熱散熱的差異”原理解釋生活現象與問題,從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識,學生易于接受“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野外迷路怎么辦?”“地圖定位與估算距離”等,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
地理教學反思13
1.引言
教學反思,顧名思義就是對教學工作進行反思,最早出現在國外課堂教學中。主要過程是在一堂課結束之后,教師對這堂課的教學效果進行回顧,然后做出反饋,針對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總結,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有力的指導性意見,逐漸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在課堂中運用教學反思的一般都是處在一線的中高級教師。他們能用敏銳的目光偵查出學生在這堂課的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根據有關教學理論科學地分析自身的問題,然后總結得出經驗,并運用相關教學理論分析自身在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然而,教學反思跟我們通俗意義上所講的反思有較大不同,不僅僅在于反思課堂的某一個方面,更是對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仔細回顧和總結,查漏補缺,不留死角,力爭發現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
2.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的目的除了評價總結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所有組成部分外,還在于觸發教師們的自我反省意識。其主要內容有以下兩點:第一,對教學模式的反思。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師照本宣科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課改的標準。以前的課堂上,教師講課占課堂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等于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并沒有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中,學生基本上都是被動學習,并沒有完全汲取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知識。長此以往,地理教學課堂模式逐漸僵化,教師漸漸失去自我反思的意識,課堂效率無法提高。所以,教師們應該從教學模式開始反思,改變舊的教學理念,積極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并合理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第二,對教案設計的反思。教案設計在初中教學中占有主導整個教學過程的地位,是把反思教學運用到課堂實踐中的主要途徑。教師在寫教案的時候不僅要對自己之前設計的教案進行反思總結,而且要對比分析其他教師的教案,以此提高教案設計質量。
3.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的有效形式
3.1師生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
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并不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輔助引導作用的學習活動。完成這項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配合默契,共同完成。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刻認識學生的中心地位,注意自己與學生之間是否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聽課,記筆記,做作業,要明確自己不僅充當教育者的角色,還要作為學生的朋友,多與他們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了解他們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學習地理時遇到的問題。初中生還處于對地理知識的啟蒙階段,必須以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帶動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幫助他們發現地理的樂趣,從而打下牢固的地理基礎,為進入高校的地理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3.2及時在課堂上反思
無論是哪一門學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課堂教學。教師要利用寶貴的四十五分鐘時間抓住學習重點,給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初中地理的知識點比較系統,整合度較高。教師完全能夠通過課堂教學將教材中涉及的地理知識完整地傳授給學生。因此在課堂上進行的反思教學相當關鍵。教師應該在授課的時候時刻注意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對哪方面的知識比較感興趣,比較容易接受哪種教學形式。例如在教授《海陸的變遷》一課時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原因,并運用板塊運動說明火山、地震帶分布的規律。這堂課對第一節“大洲和大洋”的承接,那么教師應該反思在講“大洲和大洋”時用的教學方法效果好不好,學生學習的興趣高不高。比如在講“大洲和大洋”時,教師通過給學生看地圖的方式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發現學生上課的時候集中度不夠高,課后掌握度并不好。那么在講授《海陸變遷》時就可以換一種方式,用視頻展示的形式給學生講解板塊運動的過程。通過教師這樣對課堂進行反思,就在短時間內及時地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地理教學效率。
4.結語
初中地理是學生地理學習的重要階段,是為學生進入更高學府進行地理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須努力研究高效的教學法,時常運用教學反思,通過教學反思發現自身與學生的不足,及時加以改正,進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只有科學地結合初中地理教學特點進行教學反思,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發現初中地理知識的樂趣,并把掌握的地理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才能實現達到貫徹落實我國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新目標。
地理教學反思14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劉麗靜老師在“森林資源”一課中以好大一棵樹的歌曲導入,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親切感受和情緒體驗,激發起他們對森林資源內在聯系的認知興趣,發展了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實踐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理論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學習的認知情境和氛圍,恰當地組織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自然地獲得知識和技能并促進智能和心理機能的發展。劉老師在本節課講解到位,屏幕的景觀吸引學生探索森林資源的奧妙,使學生主動進入學習情境,在教師指導下找出教材的重點。挖掘教材中的內容,拓展了教材內容。
通過本節課的觀摩,了解新課程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學中學生如何成為真正的主體,怎樣實現主體的參與在某種程度上,不僅僅取決于把舞臺讓給學生,還在與教師如何成功地引導和組織教學。教學設計是否合理,還在于是否激發了學生興趣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研究中學會研究,在創造中學會創造。同時,不斷引發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發現引向深入。
地理教學反思15
反思一:教學要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課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學生的經驗基礎。因此,很有必要根據我們地方特色、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知識背景來創設情境、設計案例。
反思二:學生活動要有“質”,即體現思維性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但如果課堂活動有量無質,則活動的價值也就喪失殆盡。一堂課下來熱熱鬧鬧,恐怕留在學生腦海中的只有熱鬧的場景,很難有真正的思維活動。課堂的學生活動是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而采取的教學方式,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動”是形同虛設的。為了能使全員參與課堂活動并提高其有效性,應努力提高活動的“質”的水平。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經驗水平;情境的創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并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欲望,并注意適時評價。
反思三:轉換傳統的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這一從引導者到組織者的轉變,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過程是一種具備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需針對不同情況做出適時反饋,引導使之朝有利于知識建構的方向發展。例如:在講到目前的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時,應該讓學生來談談,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機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自己感悟出問題的嚴重性,進而去思考其產生的原因,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地理教學反思15篇】相關文章:
地理教學反思07-05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1-15
地理的教學反思10-22
地理教學隨筆與反思01-17
初中地理優秀教學反思01-15
地理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03
高中地理教師教學反思02-11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5篇)01-18
高中地理教學課后反思01-17
地理公開課教學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