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
數字0的認識一課安排在數字15的認識之后,我想學生既然有了前面的認數知識的基礎,于是在教學0的認識之前,我先復習15的認識
第一環節:教學0表示沒有的含義。讓學生明白0的初步意義就是沒有的意思,證明學生對于0并不陌生。我是先在黑板上畫了3個桃子,小猴吃掉1個,還有2個,又吃掉1個,還有1個,再吃掉1個,沒有了,用0表示。學生也很容易接受。我發現對于一年級小朋友來說能把這幅圖的意思講明白講完整是很重要的。也要教會其他學生學會聽。這些課堂常規的建立在低年級是非常重要的。同樣的學會坐學會站這些也需要在課堂里慢慢的養成。接下去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0的用法和含義。在這個小環節里我發現雖然學生會舉出很多的例子,但是貌似和我講的有點換湯不換藥的感覺,比如我舉的`是媽媽買來5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0個。叫了好多學生回答也是跟我類似的例子。很難發現跟我不一樣的例子。
第二環節:教學0表示起點的含義。我讓學生自己觀察尺,找到0的位置,自己發現在這里表示一段也沒有,這里還可以表示起點,學生的回答往往是在這里是第一,(他們的意思也就是尺子一開始就是數字0,從0開始)這個表述是不準確的。需要老師來引導,然后再讓學生們指著尺子齊讀05,再倒數從50。
第三個環節:教學0的書寫,這個環節注意先老師自己示范,再讓學生自己寫,要提醒孩子寫字的姿勢。現在的孩子寫字姿勢很不雅觀,人坐不直,頭趴很下。很容易造成近視。
第四個環節:0的加減法運算;學生的普遍現象就是做做會做,讓其看圖說說,說清楚那三句話的就很少,需要慢慢的練習。算式中各個數字的意思最好也讓學生說一說。要照顧到全班同學。
最后就是通過練習來加深對這節課知識的回顧。在這節課我覺得學生對于說話方面能力的培養還需加強。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2
“0的認識及有關加減法”是在認識了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后安排的內容,一是0的認識,二是0的加法和減法。0的加減法,是多位數加減法的基礎。0的知識對于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一課題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實踐活動,認識0的含義,學會寫0,會口算有關0的加減法。同時,初步體會0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伊始,借助“小猴吃桃”這一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精神專注地投入學習。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吃桃情景,自然“走進”了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習興趣。
在探究0的加減法時,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個問題情境。如,課件動態顯示:鳥窩里有3只小鳥,3只小鳥都飛上天空,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描述情景,提出問題,再請學生列式計算。把。的加減法設置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中,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
二、運用多種手段,活躍課堂氣氛。
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愛玩好動。根據他們的特點,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引導探究法、觀察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思。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愉快地經歷了從有到無的過程,知道了一個物體也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進一步理解了0的`含義。在教學0的書寫環節上,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描述0的形狀特征,經歷書空、描紅、獨立寫的過程,在不同的實踐活動中了解和掌握0的寫法。教學活動中打破了機械書寫的格局,學生在愉快中接受了知識,使得課堂充滿生機。
三、注重聯系生活,感受數學奧秘。
在學生初步認識0的基礎上,我請學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例也可以用0來表示,讓學生從中尋找需要用0表示的事例,進一步體驗0的含義,感受0的作用,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感受數學知識的奧秘,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遺憾之處:
這節課是我在學校數學教學的第一次公開課,教學過程中,顯得過于緊張,導致有的環節連接得不夠緊密。還有在學生通過觀察尺子發現0的另一個含義時,我讓學生觀察與交流不夠充分,使得自主探索,發現規律,合作學習沒能真正發揮作用,對0的另一個含義,學生理解得不夠。
在這節課中,我雖然沒有完全把自己的設計意圖完美展現出來,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揚長避短,不斷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使自己各方面能力得到進步。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3
0的加減法,主要根據0可以表示“沒有”來進行計算。教材選用學生常見的生活場景,先讓學生看懂圖意,理解題意,聯系實際分別理解得數是0減法和一個數加0的加法計算。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體現先例題再練習的數學課堂模式,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學習是快樂的,學習是有價值的。
(1)情境的創設。創設動態真實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思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進而由學生自己創設一系列源自生活的數學情境,課堂呈現出生成發展態勢,數學中再現生活,問題中感悟數學。
(2)評價的體現。學生在教師無聲的眼神和手勢的.鼓勵下,感受挑戰成功的喜悅,在遷移中輕松地理解和探究新知識,在寬松的課堂中張揚著個性,解答著關于0的算式,發現著生活中蘊藏的數學問題,探究著數學的奧秘,享受著數學的價值和學習的快樂。
(3)探究的過程。本課的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都積極地投入每一個環節的學習,大膽猜想,敢于提出數學問題,并能主動探究0的加減法的含義和算理。學生在教師放手的自由課堂中,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獲得知識,在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也得到了進步與發展。學生經歷著富有個性的數學學習過程,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知識技能的提高,信心和自我的肯定。
當然,本節課存在著很多不足。我認識到以下幾方面需要很大的提高:
1、教學中教師要靈活機智,善于處理偶發事件。
如我在創設情景“猴媽媽分桃子”讓學生在黑板上演示三只小猴吃桃情況學生不太明白時,我應該趕緊讓三個學生代替三只小猴這樣就更形象。
2、注意知識的提問的方式。
在探討“0的加減法的規律”時提問:“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對于一年級的孩子確實太難了,應該換一種方式提問,如改為“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現與以前學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可能要好得多。
3、關注學生的發展。
低年級教學要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一年級的知識很簡單,很多知識孩子在學前班已學過,只是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教學過程中教師特別要關注孩子的思維習慣,這方面我以后還要多學習多鉆研。如在教學“0的加減法”時,應讓孩子完整的說說題意,為以后學習應用題打下基礎。
在這次課中我雖然沒有完全把自己設計的意圖完美展現出來,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不斷總結自己教學得失,使自己各方面能力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一次比一次好。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4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是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三單元的最后一個知識點。安排的教學內容是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兩塊內容。在這之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數字1—5、學習了5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對加減法的含義有了一定認識,能看圖列加、減法算式,并能看圖說出圖意。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初步體會0的兩個含義,表示沒有的含義和表示起點的含義,初步學會有關0的加減法。
在教學安排上,首先,我先通過三幅圖展示一只貪吃猴子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過程來說明0可以表示沒有的含義,揭示了0的第一個含義。然后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找0,學生發現生活中的0還可以表示別的意思,體會0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其次,讓學生在尺子上找找0,說明0表示起點的含義,最后進行0的書寫教學。第二課時才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0表示沒有的意思。
在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時,有一個情境分別出現2片荷葉,一片荷葉上有4只青蛙,另外一片荷葉上沒有青蛙。接著兩片荷葉靠近,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這個情境出現后,要求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并提一個數學問題。就是在這個情境的敘述中,(1)班的`學生不能正確地表達圖意。
求一共有多少?這樣的看圖敘述提數學問題在之前的加法學習中已經落實,并且在作業時也要求學生說。可是為什么在今天我的手勢已經很明顯的情況下,學生還是那么頑固地去說減法的意思呢。
從課上第一個學生回答來看,她的表述是“本來有……,后來……”緊接著就是“還剩下……”其實學生的思維還停留在前面一題中。在出現荷葉上青蛙圖之前的一個情境是“原來有3只小鳥,后來3只都飛走了,還剩下幾只小鳥?”在以前學習的內容來看,加法那課學習的都是加法內容,減法那課都是學習減法內容。而在今天的這節課中有些學生并不去仔細領會圖意而是想當然的想成和前面一題的圖意一樣。還不適應加減混合放在一個課時。再說這個4只青蛙和0只青蛙相加的特殊性,更加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想當然以為是不可能的。一般的加法都是2個數字相加越加越大,而這個圖意和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聯系不多。
因此在(2)班上課的過程中,學習完幾減幾之后,我改變了教學的思路,把青蛙的情境圖作為練習。而另外的先從老師左手有3根小棒,右手有1根,合起來一共有多少根?引入,學生能夠快速的回答是4根,1+3=4。接著我把右手的1根小棒放到左手,在問:這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學生能夠快速的回答4根,也從中引出4+0=4。比之前直接給青蛙的情境圖效果要好很多。
但是,本節內容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學之后發現,學生對于幾加零,幾減0掌握的還是相對不好。有一部分學生還是會算成幾+0=0。這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的提醒改正。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5
上完這節課,我感想頗豐,除了對本課教學環節活動安排的反思,我反思最多的還是如何讓“生活數學”走向數學課堂,避免問題流于形式。
反思一:語言富有童趣
“猜硬幣”“幫助小動物找位置”這兩個活動體現了一種生活的情境,而且“猜”“找”讓人感到了動的過程,學生非常感興趣。因此,今后的教學我要注意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傾向,在不影響知識的科學性的前提下,對教學語言進行加工、修飾,使其通俗、生動、富有情趣,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
反思二:緊密聯系實際,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0原本只是一個數學的符號,似乎與孩子有一定的距離,但我在教學時始終以各種生活化,動態化的情景來展開學習活動。如“在故事中體驗0”、“在直尺上找0”、“在情景中體會0的計算”讓孩子們感覺0是那么的親切、熟悉,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0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在這節課的學習中,學生找到了生活中的0,知道了它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它的意義變得那么豐富,學生對0的計算也可以用生活中事例來解釋真理。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6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是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三單元的最后一個知識點。安排的教學內容是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兩塊內容。在這之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數字1-5、學習了5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對加減法的含義有了一定認識,能看圖列加、減法算式,并能看圖說出圖意。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初步體會0的兩個含義,表示沒有的含義和表示起點的含義,初步學會有關0的.加減法。
1.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安排上,首先,我先通過三幅圖展示一只貪吃猴子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過程來說明0可以表示沒有的含義,揭示了0的第一個含義。其次,讓學生在尺子上找0,說明0表示起點的含義,再進行0的書寫教學。最后才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0表示沒有的意思。
在教學0的書寫時,先是描述0的形狀,然后讓孩子說說“寫0要注意什么”,然后獨立寫0,使學生逐步形成寫0的技能。
2.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走進現實的生活主動獲取知識。
在以前學習的內容來看,加法那一課學習的都是加法內容,減法那一課都是學習減法內容。而在今天的這節課中加減法都有涉及。
在這里我為學生創設了2個問題情境,“鳥窩里有三只小鳥,飛走了三只還剩幾只?”“左邊荷葉上有4只青蛙,右邊荷葉上有0只青蛙,合起來有多少只青蛙?”讓學生觀察畫面,描述情景,擺出問題,列式計算。把探究0的加減法的算理設置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之中。
3.在這節課當中我也有一些教學環節處理得不是那么恰當。
例如:
(1)對0的含義的拓展不夠。這節課學生只了解到0可以表示什么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卻忽略了其他的含義。比如:0還可以起占位的作用、0在溫度計上還表示分界線等等。可以讓孩子再找一找生活中什么地方上有0,說一說這些0表示什么,使學生的思維有一個深度的發展,對0的含義有進一步的認識。
(2)0的加減法計算,應注重讓學生多說生活中的實例來體會同數相減等于0,任何數加0或者減0都等于它自己。或者也可以請學生上臺來用老師的教具小棒親自演示這些0的加減法的規律。這樣更能讓孩子明白其中的算理,主動獲取學習的方法。
(3)在教學一個數加零時和一個數減0時,可以同時出現,進行類比。計算出結果后再拋出問題“為什么一個數加0時和減0時得到的結果會是一樣的呢?”這樣同時比較一方面能突出0表示什么都沒有的含義,也能使孩子多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驗證這個規律,從而不局限于只用0~5這些數字來列算式。還可以滲透到100、1000、或者用字母、用圖形來表示這樣的規律。既拓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又把將來的知識融會貫通,體會到數學知識是一個整體,它無處不在,樂趣無窮。
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全面的關注學生,老師不僅僅是把知識傳遞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量體裁衣—為學生設計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呈現出教學效果。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7
1、有關0的加減法,主要根據0可以表示沒有來進行計算。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動態真實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思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課堂呈現出生成發展態勢,數學中再現生活,問題中感悟數學。
2、在探討0的加減法的規律給學有余力的學生很好的`發揮空間。時我先設計了幾道同類的算式讓學生做,再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算式,問: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回答得較好,并且有些學生能按順序把5以內的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及相關算式都講出來。
3、在上這個教學內容后,有一深刻的感受,學生的學習習慣對教學效率的影響占的比重實在高。在一(4)班的教學記錄是以上兩點可以說的,但在一(3) 班,根本無法進行0的加減法規律的教學,一些學生思維渙散,紀律渙散,注意力渙散,你說怎么進行思維的深層次的探索?我得想想辦法。首先,在兩個班要用不同的方法,因為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嘗試以下方法:1、教學設計的不同:三班必須要用上生動有趣的幻燈加上生動明快的語言進行教學,讓圖像、語言等情景引起學生無意注意,從而進行有效教學。四班可以加些動手操作的內容,因為習慣已有保障;另外,繼續做好深層次思維的引導,爭取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發學生思維,多出數學尖子生;再者,鼓勵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多鼓勵,多引導,爭取能讓每節課上得有聲有色。2、教學組織方法的不同:采用一種最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激勵措施來組織三班的教學,我覺得可以另外設一套激勵措施,如課堂紀律加星制度。在一張長條紙上寫上名字,再在每節課前貼到黑板右側,每節課都用正字法打星,每周根據正字統計數發獎,前十名5笑臉,第10到20名3笑臉,20到30名2笑臉,30到40名1笑臉,進步10名以上再加2笑臉。笑臉可以換紅蘋果,紅蘋果可以換綠星卡這些都不變。試試看,希望能夠有效果。努力,少說抱怨的話,智慧地努力工作,要讓大家都認為紀律不好課難上的班數學也能教好才是有本事。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8
本課針對一年級學生愛玩的天性設計了“夾豆子”、“猜一猜”的數學學習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體會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和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現將課后反思總結如下:
1、夾豆子的游戲雖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對于每個人來說,0在此游戲中的應用就顯得有些薄弱。如果能夠把游戲規則改變一下,將兩人比賽,變成兩人合作夾豆子,全班同學比賽,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出現0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如此一來,每個學生都能深刻感受到0的應用和意義了。這一環節的設置也就更多了一層用途。
2、對學生發言中存在的思想問題沒有即時給予正確的教育指導。如有學生說“我有兩個玩具,我把它們都給弄壞了,就剩0個了。”我過于關注學生所舉問題是否正確,而忽略了對學生愛護玩具的思想教育。
3、語言表達如果能夠再多一些童趣應該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更扎實地掌握住知識。例如本節課在2班上課中,受到孩子們的啟發我將“同數相減得數為0”改成了“有多少減多少”,把“一個數加0或減0還得這個數”改成“加了白加,減了白減”,孩子們聽到這樣的語言興奮得不得了,很快便理解了這幾種和0有關的加減法。在應用的時候也興奮地運用這樣的語言來解釋所得的結果,解決起這樣的練習題不僅正確率可以保證,而且速度也快得多。雖然學的是看似枯燥的數和算式,但是卻在班級中掀起了一個高潮。這不是游戲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而數學知識本身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這種快樂的體驗對學生的影響應該比游戲的作用更大吧!
4、劉老師的評課真是讓我覺得一語中的!我太不重視對練習的設計了!這是我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也是我要努力方向。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9
本堂課的主要內容是:
1)0的含義;
2)0的書寫;
3)0的有關加減法。
這三部分內容,我在時間分布上呈現出1:1:2的比例。
從整堂課來看,我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有:
1.創設學生喜歡的游戲情境。在鞏固“0表示沒有了”的時候,我設置了“猜一猜”的游戲環節,讓學生猜我手里的硬幣有幾枚——硬幣一枚也沒有,用0表示。這對于一年級的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提高課堂效率。
2.重難點突出。在突破難點,即理解有關0的叫減法的算理時,我反復問學生“這表示什么?”讓學生再說的過程中理解算理,學生比較容易消化。
但是從整堂課的教學氛圍來看,師生的互動有些僵硬,似乎學生說的比較少,而我說的比較多,學生在聽老師說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注意轉移,因而后半堂課明顯感到學生有些疲倦與力不從心;引導的力度不夠,使得學生對于我的提問有些茫然不知所措。“0的'書寫”一塊,由于投影儀出現的問題,對于學生常出現書寫錯誤并未完全呈現出來;“0的有關加減法”一個模塊,學生對于減法學習之后的加法學習產生了負遷移,而我對于這部分考慮的不夠周全!
但是,讓我特別感恩的是,在幾次磨課的過程中得到了師傅和其他老師的指點,對我的幫助很大。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堂的呈現遵循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在今后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將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老師說學生聽”轉換成為“老師引導學生說”;在語言上也盡量精簡,說得太多反而讓學生產生聽覺疲勞,課堂效率難以提高;在學習方面,我將繼續向同事與組內成員交流學習,爭取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10
本節課從學生們興奮的表現中可以看得出,孩子們喜歡這樣輕松而且生動的課堂。本節課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將小猴子吃桃子的經過播放出來,學生邊觀察邊思考,捕捉到了故事中的數學信息,從而掌握了0的數學意義,很直觀,而且學生的印象也比較深刻。本節課另一個亮點是能夠通過讓學生找出身邊的“0”,教師給予及時肯定,鼓勵了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善于觀察的精神,也許學生也就從此刻開始擁有了一雙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
然而,這一節課并不是一節完美的精品課。審視自己這節課的教學環節,從效果上看還不是很有效;手段比較單一;教育機制并不很及時、適時,我認為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課堂常規管理不足
那個時候,我是一名剛剛踏入低段教學的數學教師,面對處于幼小過度時期的一年級孩子,我甚至有些束手無測,而且沒有引導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使得我這節課在開始初期用了將近3分鐘的時間在維持秩序,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正常的教學。
2.課前教師的引導不到位
本節課,在師生互動方面教師動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然而學生的主體性卻沒有得到很大的發揮。教師仍然是在“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例如:在講授“0的起點的含義”時,學生說0可以表示開始,而教師硬是要強調應該用“起點”二字,這樣,部分學生在一節課下來仍然不改往常的叫“開始”,而另一部分學生則被教師強調的不知道改如何說是好,此時,我也沒有給這部分學生做個及時的引導,從而使得最后總結的環節出現脫節的現象。
小學一年級剛開始,不僅是學生入學后的適應期,也是我轉入低年級教學的適應期,同時也是我從教道路是上的一個巨大挑戰期。總之,我要感謝這段時間所有關心和幫助我的領導與同事們,是他們教給了我好多成功的教學方法。同時,我更感謝與我朝夕相對的孩子們,是這些可愛的孩子們給了我成長和鍛煉的`天地,今后我還繼續在孩子們的幫助之下豐滿自己的教學羽翼, 這幾年來的蛻變讓我成一個青澀的執教者成為一個助學者,自己的成長離不開這些年的點點滴滴的積累。希望更多的老師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見證教學的奇跡!
【《0的認識及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0的認識及加減法》的教學反思02-28
0認識及0加減法說課稿11-09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教學設計11-18
《0認識》教學反思02-18
認識0教學反思04-16
《0的認識》教學反思02-18
0的認識教學反思09-21
《0的認識和0的加減法》的說課稿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