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優秀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賽馬》優秀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賽馬》優秀教學反思1
本課課前我認真備課、精心準備,因此,課堂上師生興致盎然,氣氛活躍,學生始終以愉快、飽滿的情緒進行學習,取得較好效果。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聽看結合,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入門老師”,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前提。而音樂是抽象的藝術,學生不易理解,如果光靠老師的講解、介紹,學生就會缺乏興趣,厭倦音樂欣賞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盡量地運用圖片、多媒體課件、視頻等手段進行教學,通過視聽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其積極的思維活動,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本課在欣賞《賽馬》時,我采用自制課件,隨著音樂旋律、節奏、力度的不斷變化,在大屏幕上時而出現騎手們爭先恐后、你追我趕的賽馬熱烈場面,時而又出現人們在草原上唱歌跳舞、休閑娛樂的場面。由于欣賞時,能有效地將視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強了對作品的理解。
二、聽唱結合,加深理解
欣賞一首音樂作品,一定要熟悉該作品的音樂主題,因為音樂主題是作品的核心,是音樂思維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要素。而唱音樂主題,是讓學生熟悉主題,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好方法。通過哼唱主題,有利于學生把握音樂形象,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準確辨認主題的重復和變化,使學生的音樂思維真正調動起來,更好地獲得音響體驗,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在欣賞《賽馬》樂曲時,我讓學生跟隨樂曲哼唱第二主題旋律,并運用圖形譜來輔助學生學唱,通過學唱,學生不僅分辨出音樂主題的重復和變化,還能體會出音樂的風格和情緒變化,從而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三、聽動結合,體驗情感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以情感打動人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欣賞教學應通過音樂作品的鮮明藝術形象來誘發學生的情緒,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而體驗就是讓學生親自參加音樂實踐,通過律動、演奏、舞蹈等,使學生在音樂中“動”起來,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深化對音樂感情的體驗,提高學生審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在欣賞《賽馬》樂曲時,我讓學生以雙響筒、自制沙錘、手鼓、串鈴等打擊樂器表演模擬馬蹄聲、馬鈴聲、馬鞭聲、歡呼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本節課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打擊樂器環節中,該加入一些不同速度、力度設計,讓學生能夠很好的表現馬的“行進”、“慢跑”、“奔騰”的聲音,來更好的體驗感受躍馬奔騰馳騁草原之時的歡快、自豪情感。
通過這節音樂欣賞課,我體會到,教師只有開放學生的多個感知通道,充分利用他們靈巧的形體、自然的嗓音、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欣賞教學,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努力營造一個“動態”的課堂,才能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之中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情感,使學生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都得到動態享受,真正成為審美活動的主體。
《賽馬》優秀教學反思2
一、成功之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緊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力求體現全新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全身心地感受音樂,享受音樂,表現音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
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對我們漢族的孩子來說了解得不多。為了使學生們更直接的了解到我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慣,合理運用了電腦軟件制作了一些他們吃、住、穿等方面的風情畫面,配合優美的內蒙古《賽馬》,視聽結合,避免了枯燥的說教,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并很自然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引入到美麗的大草原的情境中。
2、擁有豐富的內容:
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這節課中教師采用初聽、分段聽和完整聽,來指導學生學會“初步感受音樂--聽音樂發揮想象--表現音樂“的欣賞方法。在整個過程中,為了適應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特點,老師引導學生使用凳子、道具及身體的各種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圍繞欣賞《賽馬》,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教師與學生一起跳起了蒙古族舞蹈,把學生一下子帶到了美麗的大草原上,帶到了場面熱烈的賽馬場上。激起了學生對草原生活的美好回憶與向往。同時,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學生們更深一步了解蒙古族牧民的風土人情,大大豐富、開闊了學生的音樂生活的范圍和音樂視野。
3、面向全體
課堂上,教者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主要的位置,如對每個樂段的處理,讓每個學生思考并說一說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和意境,再用肢體語言或者樂器加以表現,使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從中受益,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需要改進的方面:
三年級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投入地來欣賞一段音樂,那么就需要音樂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幫助他們處理好聽覺與聯想的關系,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從而豐富和發展他們的音樂感受力和想象力。利用多媒體教學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不會被圖片或動畫所取代,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為任何教學手段都必須是為音樂服務的。
以上是我的一點感受與心得,希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共同探究,共同進步!
《賽馬》教學建議
新課標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獲得社會性發展,為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基礎,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感以及對自然生命,祖國和人類的責任感,使學生繼承和弘揚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汲取歷史智慧,認同民族文化,具備開放的世界意識,養成積極向上和不斷進取的人生態度。
我覺得這節課還有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
一、由于三年級的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正處于轉折階段,本節課還要在引導他們入情入景體驗感受方面還要多下苦功夫。針對學生音樂視野窄,對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不足的弱點,我建議把二胡實物引入課堂,讓學生觸摸,試著撥弦,加深對我國民族樂器的了解,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如果教師能現場用二胡演奏一曲賽馬,會讓學生更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這種民族樂器的極大藝術魅力。
二、本課教學中教師應將整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分段感受理解音樂所表現的情境,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參與表現形式來體驗音樂情感。讓學生“參與”到音樂中去,尤其在樂段分析處理中能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學生們在欣賞中敢于想象,敢于表現。教師可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身心特點,運用達爾克羅茲教學理論,在分段細聽時,采用體態律動與模仿相結合的手段進行教學。幫助學生輕松地感受音樂,聯想情境。然后利用視頻手段創設情境,形象地引導學生打開視野。并在模仿賽馬的環節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大膽表現,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音樂情境。
三、應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音樂是抽象的藝術,學生不易理解,如果光靠老師的講解、介紹,學生就會缺乏興趣,厭倦音樂欣賞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建議帶領學生去電教室上課,隨著音樂旋律、節奏、力度的不斷變化,在大屏幕上時而出現騎手們爭先恐后、你追我趕的賽馬熱烈場面,時而又出現人們在草原上唱歌跳舞、休閑娛樂的場面。欣賞時,能有效地將視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強了對作品的了解。通過視聽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其積極的思維活動,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四、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在《音樂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段話: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地發揮,以利于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音樂的潛在價值功能,以音樂的角度來陶冶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只有開放學生的多個感知通道,充分利用他們靈巧的形體、自然的嗓音、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欣賞教學,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努力營造一個“動態”的課堂,才能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之中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情感,使學生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都得到動態享受,真正成為審美活動的主體。
《賽馬》優秀教學反思3
一、成功之處:
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投入地來欣賞一段音樂,那么,就需要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從而發展他們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為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為音樂服務的。
1、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身心特點,我運用達爾克羅茲教學理論,在分段細聽時,采用體態律動與模仿相結合的手段進行教學。教學伊始,我先讓學生初聽感受音樂特點,充分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課堂空間,幫助學生輕松地感受音樂,聯想情境。然后利用視頻手段創設情境,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打開視野。并在模仿賽馬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音樂情境。在細聽A段時,學生通過模仿打馬鞭和萬馬奔騰的體態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激烈的賽馬場面時,當學生臉上洋溢出緊張的神情時,我知道學生已與音樂融為了一體。在模仿馬嘶鳴的動作時,學生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現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駿馬可愛的模樣,我的心就會隨著興奮起來,這說明我的教學是成功的。他們已在律動與模仿中感受到了《賽馬》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3、針對學生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精心設計制作了圖形譜,進行直觀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學生在看譜、劃譜、唱譜的過程中,輕松地感受到音樂的段落以及主題旋律,聽辯出B樂段的三個層次。在這個過程中,我啟發學生對已學過的蒙古族舞蹈動作進行回憶,并運用到本曲中,達成了教學目標,突破了教學重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我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創新表現。特別是創編伴奏過程中,我留出了充足時間,讓學生自由探索地板鼓和凳子鼓的演奏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了學生創作的欲望,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個性表現的平臺,使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體現出注重學生音樂實踐的理念。當學生用打擊樂器成功地模仿馬蹄聲、馬鞭聲,用串鈴模仿馬鈴聲時,臉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成功的喜悅,突破了教學難點。
5、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肯定學生,也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能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地參與音樂體驗,每一個環節都能為個別差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并適時給予評價。如當聽到B樂段的三個層次時,我提問學生音樂情緒變得怎樣了?當時一個學生說變得“溫柔”了,我馬上給予鼓勵:“對,這種感受是對的,但能換一個準確的詞嗎?”學生思考了一下,回答:“柔和”。我高興地表揚:“你很棒,就是這種感覺”。我相信,這一定讓那個學生受到了激勵。一節課完了,我感覺到全體學生都能精神飽滿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從而提高了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新音樂的能力。還學會了協作的學習,提高了交往能力,增強了自信心。
二、有待提高之處:
1、針對學生音樂視野窄,對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不足的弱點,我本想把二胡實物引入課堂,讓學生觸摸,試著撥弦,加深對我國民族樂器的了解,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但由于受到時間的限制,我把這一教學環節刪減了。今后,我會給學生補上這一環節,讓他們充分感受我國民族樂器的極大藝術魅力。
2、由于三年級的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正處于轉折階段,本節課在引導他們入情入景體驗感受方面還要多下苦功夫。
以上是我上課的一點心得與感受,希望各位評委老師及同行們批評指正,共同探究、共同進步!
【《賽馬》優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田忌賽馬》教學反思10-28
田忌賽馬教學反思(15篇)01-15
田忌賽馬教學反思15篇01-15
《觀潮》優秀教學反思11-10
初中地理優秀教學反思01-15
《賣炭翁》優秀教學反思范文12-28
梁祝優秀教學反思范文12-28
雨巷優秀教學反思11-12
離騷教學反思優秀范文08-10
小學教學反思優秀3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