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書法教學反思范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書法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書法教學反思1
開學這么長時間了,我非常有必要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書法課堂教學。我認為,書法課一方面繼承傳統的書法藝術,另一方面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作為小學學生來說,基礎教育非常必要。大部分學生初次接觸毛筆,從興趣講學生不會提高,準備工具較多,要求較嚴,效果較慢,學生出的成效不大,這將給我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優化教學過程進行教學。
現對自己的教學反思如下。
1、教學從練習時段上講要有層次性,不能一刀切,關注學生的不同進步。
有些學生有基礎,接觸練習過毛筆一、二年,(四、五年級)學生,他們對字形有一定的規范,這種學生的教學指導應加強學生對某書法范帖的筆形、字形研究,分析特征,達到“形基本像”為準,學會易于把握的結構練習,觸類旁通,收獲必將較大。還有類學生剛剛拿起筆,(三年級)像這類學生的學習規范要嚴,扎實基礎,圍繞基礎為重點,執筆方法,書寫姿勢,基本運筆,文房四寶準備收理等諸多方面,以養成習慣為主,訓練時要突出這些,才為今后學習打好基礎。
2、教學設計上體現出學得活,用得活,多學科交叉,增強學科趣味性。
只講不練,只練不講,講講練練,要讓學生有興趣是有困難的,這就要挖掘寫字課的藝術魅力來感染學生,課堂上提供大量的原帖欣賞,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把字的練習與語言文字的訓練有機的結合,這是我的教學的一大突破,比如找成語,組詞,說一段話,或一個故事,使學生對字形、字義的運用有個統一的認識。因而,這樣的教學不顯得單一,學生的興趣將逐步增聚。
3、練有一手好字,就要有展露的機會,用得著才是最好的收獲。
我們要為學生創設展示的機會,比如書法大賽,校園打扮——書法優秀作品展,創設學習的氛圍,這些最好的展示平臺。利用暑期搞書法沙龍,去參觀書法展覽,都有利學生的視野和書寫能力的提高,與課堂教學的結合才是一些好方法。
總之,毛筆寫字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學生只要堅持就可以培養出一定的耐心力,有興趣才會主動的練,因此,重點在課堂的教學上是否有新的創意,是否較扎實的教學,學生的喜歡才是教師的最大的收獲,自己將不斷的探究教法和學法,吸收好的東西,學生才有更多的養料。
小學書法教學反思2
書法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歷代書法家勤勉勵志的故事,培養青少年持之以恒,刻苦學習的優良品質。
教師在書法教學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心態和書寫習慣。學習書法貴在“心靜”,情緒煩躁、心神不定,是寫不好字的。王羲之說:“夫欲書者,先于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墨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
寫大字時,要求書者站立、身直、挺胸、懸臂、懸腕、兩足平放、呼吸勻和、專心致志,不允許有其它雜念要求。書寫者善于巧妙的運動人體內氣,經過身、臂、肋、腕達到筆尖,這樣才能產生優美的線條和筆力。
尤其是寫小楷,要求極高,需要很強的視力、腦力、體力;同時心、眼、手高度協調,做到精力充沛,甚至在較長的時間里不吃不喝,不能走動。
漢字是由點、橫、撇、捺、鉤、折等基本筆畫組成,沒有筆畫就沒有書法美。教師可以從字的基本筆畫、結構、用筆、用墨、章法等方面指導學生練習。要想把字寫好,就得下功夫,從一筆一劃學起;要想掌握字位置、長短、粗細以及運筆的輕重、緩急、速澀,字態的險與穩、欹與正,用墨的濃與淡、濕與枯,要做到這些,就要培養學生一絲不茍,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我在書法教學中,時常利用古今書法家刻苦練習書法的事跡,教育感染孩子們。“書圣”王羲之為了寫好字,常常到池塘邊觀察鵝在水中的.姿態,由于經常洗刷毛筆,門前的池塘都成了墨池;他為了得到道士手中的大白鵝,為他寫《黃庭經》。王獻之為了學習他父親的字,寫盡千缸水,他母親卻說“只有一點像羲之”。還有當代“草圣”林散之半生磨難的事跡,讓古今書法家們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感染我的學生們。
總之,義務教育階段的書法教學不僅是一種素質教育,同時滲透著德育教育。學生通過書法學習,能很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及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小學書法教學反思3
書法,它能陶冶人的性情,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習書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經過長時期的艱苦練習方才可能有所收獲。古人云:“書者玄妙之技也。”所以,要讓這些以前幾乎沒有接觸過書法或剛接觸書法的小學生對書法產生興趣、在學習中有所領悟、有所進步,那就更困難了。我認為困難主要體現在:
一、興趣不足:
真正的書法興趣并非憑空而來,而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實踐,并對書法的基本理論有所了解后,才會逐漸產生。書法學習最初往往要從最簡單的基本筆畫開始臨習,這樣的臨習是很枯燥、很乏味和很艱苦的。但學習書法就必須要經過這段時期的臨習,就像嬰兒學走路,首先學會站起來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由于許多同學對一筆一畫都有嚴格要求的基礎筆法興味索然,有的同學甚至干脆放棄,或是找借口經常請假,交作業時隨便應付或干脆不交,在學書法的第一階段敗下陣來。
二、積習難改:
有很多小學生在以前的寫字過程中,執筆、姿勢、認真程度等方面都無形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寫字的特性,并且還有些學生未受到規范的寫字教育,正處于不良的寫字習慣中。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一旦不良的習慣形成,就很難改正。就如:有些學生臨習碑帖時,在老師的叮囑下,剛提起筆來練習時,姿勢還是規范的。但過一會兒后毛病都出來了,有的學生在不注意中就把毛筆當硬筆來執,或是整個身子都扒在寫字臺上……要糾正這些不良的習慣,對剛剛接觸書法的小學生來說非常困難。
三、不夠專心,不肯吃苦:
學書法如同學做人,要求誠懇、嚴謹、認真、一絲不茍,不能馬虎,不能草率,對任何一個細小的筆畫或一個動作,都要認真處理。然而,對于練習時喜歡講話,精神不集中,姿勢不規范的學生,需要改正這些壞習慣時,就有些人不愿意吃苦下功夫了,隨便翻開碑帖就隨意臨寫,淺嘗輒止,甚至有些學生連碑帖都沒有打開就亂圖亂畫了。這樣的學習效果當然不好。
四、缺乏觀察:
小學生在臨習過程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臨寫前不讀帖,臨寫時不認真看貼,有的看一筆寫一筆,寫得生硬做作,有的甚至純粹抄字。他所看到的,只是一個什么字,至于筆畫、結構如何,他都視而不見。這便是缺乏觀察的主動性所造成的。這種學習方法是事倍功半的,長此以往,學生還會喪失對書法學習的信心,從而對此失去興趣。
基于以上幾點在書法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困難,結合我校“五步六動教學模式,我的對策如下:
1、激發興趣:
我國教育學家程頤提出,“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生書法藝術的教學過程中,激發興趣是頭等大事。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的教學目標不應定得過高,應以學生的長期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學書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那么,我們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其感受到樂趣呢?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環節進行嘗試:
(1)課堂激趣,在書法教學中間經常給學生講一些通俗,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如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及學習書法的重要意義等。雖然有的學生并不完全理解,但是可以讓學生知道書法藝術可以陶冶美的心靈,給人以美的享受;學好書法,將給自己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和樂趣。與此同時再適當插入一些理論知識,等等,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學到知識。
(2)環境熏陶,在書法教學環境中布置復印放大的所學碑帖,創設濃厚書法古典氛圍。適當地把學生優秀的作品或練習展示出來,增添學生的自信與自豪感。把一些比賽通知粘貼出來,鼓勵學生踴躍參加。
(3)融洽關系,與學生交朋友,不居高臨下,讓學生結對拜師,共同進步。
(4)舉辦展覽,給學生布置諸如臨摹展、創作展等小型系列展覽,并給學書成績優秀者及時的表揚。
(5)組織活動,組織學生經常參賽,因為賽前學生的訓練興趣特別濃厚。
2、培養自學能力:
古人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任何學習都是從一點一滴學起,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學習書法更是如此,所以,在書法教學中不應該求快、多,而要力爭少而精。只有讓學生養成每天臨帖的習慣,持之以恒地學習,日后才能學有所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學不好書法的,最終只能半途而廢。同時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克服急于求成、驕傲自滿的情緒,擺脫急功近利的心理。因為這些不良習慣都是學生習書過程中的攔路虎。另外因為書法的范帖很多,在學習的時候應該博采眾長。但是在學生的臨帖過程中,不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一帖沒學好就改換其他字帖,這樣只能學一帖,扔一帖,最后哪一帖也沒有學好。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按照選帖、讀帖、臨帖、出帖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專攻一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生學書過程中不走彎路。從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臨帖能力和自學能力。
3、培養審美能力:
書法的審美特點主要體現在形式的變化中。書法無論在點畫上,還是結構上,章法上都是變化著的。如果失去了變化,千篇一律,就失去了書法藝術的美感。如音樂中的節奏變化等其實都是類似的道理。書法教學不但要使學生認識點線各處形態及其變化之美,而且要讓學生領會點線在書寫動態中所顯示的節奏韻律美。
【小學書法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課教學反思范文12-25
小學語文老舍《貓》教學反思范文11-16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01-15
小學觀潮教學反思08-31
書法教學的課件09-19
小學教育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2-28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范文7篇01-15
小學語文期末教學反思范文5篇12-28
通用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范文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