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1
思維的積極性、求異性、廣闊性、聯想性等是發散思維的特性,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抓住這些特性進行訓練與培養,既可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又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
一、激發求知欲,訓練思維的積極性。
思維的惰性是影響發散思維的障礙,而思維的積極性是思維惰性的克星。所以,培養思維的積極性是培養發散思維的極其重要的基矗在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注意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使他們能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級《乘法初步認識》一課中,教師可先出示幾道連加算式讓學生改寫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義的依托,雖然是一年級小學生,仍能較順暢地完成了上述練習。而后,教師又出示3+3+3+3+2,讓學生思考、討論能否改寫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經過學生的討論與教師及時予以點撥,學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雖然課堂費時多,但這樣的訓練卻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尋求新方法的積極情緒。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還經常利用“障礙性引入”、“沖突性引入”、“問題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以激發學生對新知識、新方法的探知思維活動,這將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在學生不斷地解決知與不知的矛盾過程中,還要善于引導他們一環接一環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角”的認識時,學生列舉了生活中見過的角,當提到墻角時出現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認識呢?我讓學生帶著這個“謎”學完了角的概念后,再來討論認識墻角的“角”可從幾個方向來看,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情緒在獲得新知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這樣有利于思維活動的積極開展與深入探尋。
二、轉換角度思考,訓練思維的求異性。
發散思維活動的展開,其重要的一點是要能改變已習慣了的思維定向,而從多方位多角度——即從新的思維角度去思考問題,以求得問題的解決,這也就是思維的求異性。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生在進行抽象的思維活動過程中由于年齡的特征,往往表現出難以擺脫已有的思維方向,也就是說學生個體(乃至于群體)的思維定勢往往影響了對新問題的解決,以至于產生錯覺。所以要培養與發展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必須十分注意培養思維求異性,使學生在訓練中逐漸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維方法與能力。例如,四則運算之間是有其內在聯系的。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加與乘之間則是轉換的關系。當加數相同時,加法轉換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轉換成加法。加減、乘除、加乘之間都有內在的聯系。如189-7可以連續減多少個7?應要求學生變換角度思考,從減與除的關系去考慮。這道題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幾個7,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樣的訓練,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靜止看問題,使所學知識有所升華,從中進一步理解與掌握了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又進行了求異性思維訓練。在教學中,我們還經常發現一部分學生只習慣于順向思維,而不習慣于逆向思維。在應用題教學中,在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時,一方面可以從問題入手,推導出解題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條件入手,一步一步歸納出解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十分注意在題目的設置上進行正逆向的變式訓練。如:進行語言敘述的變式訓練,即讓學生依據一句話改變敘述形式為幾句話。逆向思維的變式訓練則更為重要。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從低年級開始就重視正逆向思維的對比訓練,將有利于學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維定勢。
三、一題多解、變式引伸,訓練思維的廣闊性。
思維的廣闊性是發散思維的又一特征。思維的狹窄性表現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變化,就不知所云。反復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是幫助學生克服思維狹窄性的有效辦法。可通過討論,啟迪學生的思維,開拓解題思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多次訓練,既增長了知識,又培養了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重視計算結果,要針對教學的重難點,精心設計有層次、有坡度,要求明確、題型多變的練習題。要讓學生通過訓練不斷探索解題的捷徑,使思維的廣闊性得到不斷發展。要通過多次的漸進式的拓展訓練,使學生進入廣闊思維的佳境。
四、轉化思想,訓練思維的聯想性。
聯想思維是一種表現想象力的思維,是發散思維的顯著標志。聯想思維的過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過廣闊思維的訓練,學生的思維可達到一定廣度,而通過聯想思維的訓練,學生的思維可達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題目,從敘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問題,但題目特點確與工程問題相同,因此可用工程問題的解題思路去分析、解答。讓學生進行多種解題思路的討論時,有的解法需要學生用數學轉化思想,才能使解題思路簡捷,既達到一題多解的效果,又訓練了思路轉化的思想。“轉化思想”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應用題解題中,用轉化方法,遷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學生聯想思維的訓練。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多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不僅要讓學生多掌握解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靈活多變的解題思維,從而既提高教學質量,又達到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2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
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按比例分配水電費、計算儲蓄利息、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離不開數學。既然如此,那么,數學教師能否布置讓學生寫日記或周記之類的“數學生活”手記呢?
讓學生把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事例、感受或自己的獨特想法記錄下來,讓他們體驗到生活須臾離不開數學,從而增強他們對數學的應用意識,使其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興趣,并且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是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否則,那樣的教學必然是呆板而膚淺的。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識,與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生活實際,吸收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這些數學題材哪里來呢?通過讓學生搜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記錄下來,教師則對這些素材加以梳理、提煉,就可以成為通俗易懂而又鮮活的例題,學生通過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一系列活動,享受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自主而主動的數學思想家”。
通常我感到語文老師通過讓學生寫日記、作文,和學生的情感溝通是比較多的,那么數學老師如何實現和學生的溝通呢?我覺得除了找學生談心,找家長了解情況之外,通過文字溝通也許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哪個同學有難題?哪個同學跟不上?哪個同學最近有心事?抑或老師哪里講得不清楚?……都可以從日記中反饋得到并及時處理解決。
我們一直在強調教學要因人而異,這是對的,但是我覺得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因人而異是很難的,講快了,學習底子差的同學跟不上,講慢了,思維快的同學“吃不飽”。怎么辦?通過讓學生寫數學生活日記,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每次搜索一道趣味題、思考題做做,給老師批改,我想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
數學生活日記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比如還可以鼓勵學生讀一些數學家的故事,然后寫下讀后感等等都可以。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這還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學中進行嘗試!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3
今天上了《圓柱的體積》一課,覺得比以前上得輕松,回到辦公室細細品味上課的過程,頗有幾分感受:
在本課中,當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情境—“圓柱的體積該怎么求?”時,能從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根據已有的知識作出 “轉化”的判斷。當然,由于知識經驗的不足,表達得不是很清晰。但學生的這些都是有價值的。這些“猜想”閃爍著學生智慧的火花,折射出學生的創造精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利用已切開的圓柱體教具進行驗證,在討論聲中,學生獲得了真知。可見,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創造熱情并給以科學探究方法的引導,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在這點上,我對學生的探究精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節課再次讓我知道了,相信學生的創造力是我們設計教法的前提。
在引導學生解決“粉筆的體積”等這個問題時,課堂上有學生把它當作圓柱體積來求,提出:“誤差這么小,是可行的。”而且那位學生要求的僅是一個大約的數值,所以用這種方法可以。但這種計算粉筆體積的方法可行嗎?如果我不提出疑義,也不加以說明,就會給學生造成“圓臺的體積可以用這兩種方法來計算”的錯誤認識,對學生的后續學習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我就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使學生發現平面圖形中的一些規律照搬到立體圖形中有時會行不通,懂得知識并非一成不變的,有其發展性,初步理解三維空間物體與二維平面圖形的聯系與區別,為進一步學習積累經驗。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雖不能很快獲得結論性的知識,但卻嘗試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增進了情感體驗。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創造性,又保證了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就學生的發展而言,誰能說讓學生經歷這樣探究的過程,不也比獲得現成的結論更富有積極的意義?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4
(一)
這節課的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都達到預期的設想。特別是學生對周長的概念充分理解,我覺得在教學周長時我調度了學生的多種感官,而且在周長意義理解上層層遞進。細細解釋:“指一指”讓學生體驗“邊”的封閉。“摸一摸”讓學生感知邊和面的關系。在這兩個活動中,學生明白“邊”“線”,明白從哪里起就到哪里結束才是一周的長度。這兩個活動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周長表現,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畫一畫”從生活中實物化的周長過渡到圖形化的周長(即描出來的線),“說一說”將周長外顯的概念形態(物化的周長、描出來的周長)內化為無形的語言概念,促成周長概念的進一步升華。其次 , 我覺得較為成功的是周長的測量和計算。
本節課讓學生掌握計算周長的方法是其中一個重點。我事先準備了一些規則和不規則的圖形,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測量計算,這樣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再次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并幫助總結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最后,在測量有曲邊的圖形周長時,借助細線,很自然地滲透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二)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探索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生學遠的周長習數學并非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數學學習過程的實質上學生主體富有思考性的探索過程。所以,數學知識的探索軌跡,作為學生是否主動參與的標志,展現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本節課探究的課題“圓的周長”,借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圓周長意義”的理解,立足于學生的親身體驗和自由表達;“圓周長公式”的建構,則是借助于學生主體的測量、計算、自學、推導、論證等充分的實踐活動而展開的。可以說,每個知識點的發現,都是學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結論。探索,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達到了最大化。
課堂上,生動有趣的探索內容,可以給予學生愉悅的人文體驗;開放寬松的課堂環境,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處的鼓舞激勵,可以給予學生強烈的人文尊嚴;各抒己見的思想交鋒,可以培養學生民主的人文作風;標準嚴密的知識表達,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人文精神;課堂生活的親生經歷,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圓的知識呢?”“究竟什么是圓的周長呢?誰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請你大膽猜想,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呢?”“究竟圓周長與直徑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圓周長,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請舉例證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過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實體現。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知識的探索是一條明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貫穿”;人文的交融是一條暗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滲透”;筆者認為,只有兩者有機整合,讓課堂成為“自主探究”與“人文交融”的平臺,才能真正體現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現實,著眼學生未來”的宗旨。
(三)
這節課的教學,讓學生進入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
1、明暗雙線交融,關注三維目標
以小螞蟻的引領為主線,小螞蟻從“客人”到“同學”,最后到“小螞蟻考一考我們”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小螞蟻――這個使學生平視的形象融合在整個課堂中,從象小螞蟻一樣描邊線,到小螞蟻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關注自己、關注他人――小螞蟻。以周長的認識為暗線,實現過程性和知識目標――經歷周長的認識過程,理解周長的含義。兩條線相互交融,共同著力于學生的發展。
2、動手體驗數學,動腦提煉數學
學生在學習過程,通過自己動手,用手摸物體的邊線一周,用筆描樹葉和圖形的輪廓,測量周長等親身體驗周長的意義與測量方法,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系起來,在親身體驗和經歷中真切的感受周長。同時,在體驗之后動腦提煉周長的含義:選擇一個圖形,比較快地測量出它的周長;測量老師的腰圍時,先讓學生估測老師的腰圍,然后選用合適的工具實際去測量,借此來估計自己的腰圍。通過這個環節,學生在初步體驗的基礎上上,拓寬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實現了對周長的深入建構。
3、鼓勵猜測,激發自主學習熱情
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數學想象,以激起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和積極的思維,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如“∠”有沒有周長?這一問題的設計,鼓勵孩子進行大膽猜測。()有的孩子說有,而有的孩子說沒有,這一矛盾的激化,孩子們很自然地投入到研究中。在老師的指導下,應用所學知識,通過猜測、思考、討論、表達等數學活動,主動探索出“角”沒有周長,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周長。從而進一步認識周長。
反思至此,我最大的感觸是: 優點與遺憾是每一堂課必經的兩道風景。我這節課的遺憾是:在每一次活動進行總結時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時,要多給學生機會說說。在測量腰圍時,有的學生隔著很厚的衣服從外面測量腰圍,出現了很不準確的估算結果,教師指導不到位。 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冷靜珍視每一堂課,化遺憾為經驗,我們的課堂不就達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嗎?圓圖形的認識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5
前不久,我在602班上了一節解決問題的糾錯課。這節課不同于一般的習題講評課,它要求老師要很好地利用學生作業中的錯誤資源,通過學生的自查、互查,以及師生的齊查,來達到糾錯的目的,從而讓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這節課由一個蘊含道理的故事導入,讓學生從老漁民的故事中悟出一個道理:犯錯并不一定是件壞事!由此,讓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作業中的錯誤,并好好地利用錯誤進行自我反思。
其實,學生出現錯誤是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我們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同時,教師的責任并不僅僅在于避免錯誤的發生,還在于當錯誤發生時能夠挖掘錯誤的價值,使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成為教學資源。通過這樣的一節糾錯課,讓我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有了全新的認識:
1、以欣喜的態度對待學生的錯誤: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室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學生出錯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對待錯誤,如何將錯誤轉化為教學資源。當我們面對學生的錯誤時,是立即否定、責難?還是對學生的錯誤表示理解,并真誠地幫助學生吃一塹,長一智,讓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面對學生自己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若我們能夠善于捕捉,靈活處理,以新的觀念、新的眼光,對其進行新的探索與實踐,那么學生就會在知錯、糾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展思維,實現創新。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夠有助于學業的成功。
2、透過表象探究錯誤的原因:
只有真正了解了錯誤的價值,我們才能從根本意義上去正視學生的錯誤。對于學生,錯誤是走向完善的路標;而對于教師,學生的錯誤是反饋教學的鏡子。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主要由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解題能力及學習習慣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就拿解分數應用題來說吧!很多學生都能夠脫口而出解分數應用題的一般方法:找想列,但是在解答時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就是學生不能正確分析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因而無法列出正確的等量關系式。本節課,通過梳理學生作業中的錯誤,促成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當面對自己的錯誤時,要先查找錯在哪,再分析錯誤的原因,后改正錯誤。
3、追本溯源減少錯誤的發生:
我認為,采用變式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還能有效地解決學生作業的錯誤問題。例如:本節課的例1:柳樹有60棵,柳樹比楊樹少1/5,楊樹有多少棵?一些學生選擇了這種算式:60﹙1-1/5﹚=48(棵)。經過糾錯,讓出錯的學生明白,自己錯誤的根源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追問;如果要使這個算式正確,題目中的條件該怎么改?學生經過分析,將柳樹比楊樹少1/5改成楊樹比柳樹少1/5。這種化錯為正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很好地避免此類錯誤的發生。
4、在反思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生習慣:
在多次回顧自己作業錯誤的過程中學生會明白自己的錯誤。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指導學生反思,即指導學生分析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這是學生參照正確方法重新審視自己思維,看到自己的優點與不足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反思習慣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了。在不斷反思的同時,學生還能夠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校對的習慣、審題的習慣、養成仔細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以及養成檢驗的習慣等等。
總之,學生的作業中出現了錯誤并不要緊,只有系統地、科學地引導,最終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6
《梯形的性質》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特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有關知識,并且具備初步的觀察、操作等探究特殊四邊形活動經驗的基礎上出現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等腰梯形特征入相關規律進行系統探索、歸納和總結,進一步學習、掌握說理和進行推理的數學方法。其中數學的分類、轉化思想都有所體現。
八年級上學期上這個階段學生基礎好,上課很積極。有很強的表現欲,通過前兩學期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這個學段的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培養說理能力,讓學生們能逐步提高。由于學生在小學已學過梯形,特別是特殊的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并且生活中抽象成梯形的物品比比皆是,所以學生對梯形并不陌生。但結等腰梯形特征及相關規律并沒有進行系統探索、歸納和總結,因此本課教學采用“觀察——猜想——操作——證明”為主線的`教學方法,在這個設計中,觀察猜想表現的是學生的洞窗察力,操作的意義在于實驗,它強化了對猜想的直覺,證明需要探索,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1.掌握梯形的相關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質,能正確運用等腰梯形的性質時行計算、推理。
2.經歷觀察、猜想、推理等過程,以展合情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主動探究的習慣,逐步掌握說理的基本方法。
3.通過添加輔助線,把梯形的問題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問題,體會圖形變換的方法和轉化的思想。
4.通過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質,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決問題,積累解決的問題的經驗。
5.通過動手實踐,相互間的交流,進一步激發學習熱情和求知欲。同時體驗猜想得到證實的成就感,在解題中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存在,體驗數學充滿探索。
重點:等腰梯形的性質的探索過程。難點: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本節課根據我對新課程的理解,主要是經課前送給學生的第一份禮物“在數學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么,而是我們怎么知道的”這設計理念。整堂課著重體現探究的主線,轉化的數學思想,以學生為主體,采用“觀察——猜想——操作——證明”為主線的教學方法,在這個設計中,觀察猜想表現的是學生的洞察力,操作的意義在于實驗,它強化了對猜想的直覺,證明需經探索,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新思維。
本節課我對我的設計比較滿意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本節課的難點是解決梯形問題的基本方法:如何添加輔助線將梯形問題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中去解決。突破的過程中我做了應有的點撥和鋪墊,讓學生回顧證明兩角相等的常用方法,研究平行四邊形時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什么圖形解決的,使學生有了一個大概的探究方向,不是毫無目的空泛的去憑空想象。
2.對于本節的習題設計我是本著為本節的重點、難點的服務的原則,所以習題的設置充分體現了輔助線的重要作用。強化學生梯形輔助線的引法,并且一題多變,把梯形問題放到了平坐標系中,轉換了一個情境,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沒變,并和已有知識想連,讓學生覺得知識間是有密切聯系的,要學會學以至用。
3.本節課我通過巧設問題情境,以開放、探究問題為引線,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堅持實施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的開放式教學,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和充分的展示機會,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課堂上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獲。通過這節課,使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的創造潛力是金礦,就看教師如何去開采,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去探究:給學生一個沖突,讓學生去討論: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發展空間,他們會回報你一個驚喜。
4.“梯形“是數學思想”傳授的很好的載體,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充分地探討,體會圖形與圖形之間的互相轉化關系。可以開放性地讓學生觀察、發現、驗證、說理。整體的課堂安排應該在濃厚的探索氣氛中進行。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7
6月3日,我和小學數學教研員到我縣一所村完小,聽了一節三年級的數學課。課的內容是"幾個幾,老師的教學出現了3個知識性的錯誤.我說兩處:
錯一題目:一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4個蘋果為1000克,1個西瓜有多少千克。教師在引導學生弄清數量關系和單位名稱時,卻出錯了。
錯二題目:6根胡蘿卜換2根大蘿卜,9個大蘿卜換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能換幾個胡蘿卜。教師也找不到直接的等量關系。
評完課出來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教師閱讀年,我們都在積極倡導教師讀書,作為村完小教師,應讀什么書,才更適合我們。我想可以從以下三點考慮吧:
一是要合理安排時間。農村小學教師日常工作繁忙,常常連晚上也會被搭進去。上班時間讀書幾乎不大可能。雙休日、春秋假、寒暑假應該是教師安排讀書的好機會,要合理分配好,充分利用好。
二要切合工作實際,先讀懂教科書。教育書籍浩如煙海。獅子大開口,什么書都要讀,只會什么書也讀不好。根據自己從事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及研究活動的需要,先讀懂教科書;在會上課之后才“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缺啥補啥,“對癥下藥”,無論對工作還是自身都是很有裨益的。
三要結合自身,讀些提高自身素養的書。每個人的生性差異,決定著不同讀書興趣的形成;個人讀書興趣與所學專業有別,又導致其知識結構上的盈缺。針對自身知識結構的特點與現狀,在力求專業深度和新度的同時,適當讀一些興趣與專業以外的書籍,不但能完善和拓寬知識結構,培養更廣泛的閱讀興趣、更精深的人文素養,而且能使自己的工作左右逢源,得心應手。也許我的觀點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至少不會得到領導的認可,但我還是認為,如果一名教師連教科書都沒有讀懂,你叫他讀圣賢書、寫讀書心得,又有什么用。
但愿我的觀點能給村完小教師一點啟示。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8
反思性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本文以敘事的形式記錄了我在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撰寫數學周記,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反思性學習方式的一些實踐與思考。
(一)
一次,幾位數學老師在一起閑聊,提到現在的學生難教,關鍵在于他們的學習意識差,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缺乏知識整理意識。老師教什么,他就學什么,一部分同學學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內容,依賴于老師整理所學的知識。
2、缺乏作業檢查意識。很多學生對做數學作業是任務觀點,做完了便萬事大捷,到五、六年級還有很多家長為自己的孩子檢查作業。
3、缺乏解題策略優化意識。盡管現在提倡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但學生對自己已經解決的數學問題的思維過程做進一步反思、整理和優化的意識的確很差。他們很少去考慮自己是怎么解答這道題的,更不會去考慮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甚至經常在做混合運算時,遇到能簡便運算的題,會有學生問:“要不要簡便運算?”
4、缺乏錯誤追因分析意識。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你告訴學生這道題做錯了,他會毫不猶豫地檫掉原有的做法,哪怕那道題只是最后一部錯了,他卻不會去考慮自己錯在哪里?以至于這次改對了下次遇到類似的題又錯了。
5、缺乏良好的情感體驗以及個性品質。學生一般都欠缺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到數學枯燥乏味,畏懼數學,沒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我曾經在班級里作了我喜歡的學科的統計,結果喜歡數學的學生僅占12%。
怎樣來改變這些狀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呢。我想起了學校里正在搞“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如果讓學生來寫自己學習數學的過程,回顧、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出擊,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打定注意,我決定嘗試讓學生寫數學周記。
(二)
數學周記怎么寫?寫什么?當我向學生布置這項作業時,學生一臉茫然,覺得不可思議。也難怪,寫文章是語文老師的事,哪有數學老師布置的?慢慢來吧!于是我對學生說,不難,給你們個模式,套著寫就可以了。
1、這星期學了哪些數學知識?
2、我學得比較好的有哪些內容?
3、我還有哪些地方不怎么理解?
4、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哪些方面表現比較好?
5、下星期我有什么打算?
數學周記交上來了,學生都按照格式寫了,如:
這星期學了簡易方程(二)里的列方程解應用題,例1和例2。我學得比較好的是對這兩類應用題我能自己分析題里的相等關系。但有的時候我兩類應用題會混淆。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好的地方有:做作業整潔,正確率高。下星期我要爭取多發言,有不理解的地方及時問老師。
雖然學生的數學周記寫得很簡單,但學生畢竟對自己一周數學學習情況做了回顧與反思。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數學周記就這樣成了學生每周必做的一項作業。
堅持了幾個星期,學生寫數學周記逐漸成了習慣。我覺得時機成熟了,需要對學生撰寫的數學周記的內容再次進行引導,增加自我剖析的深度。這時,一篇數學周記的結束語引起了我的注意:
陸老師,每周的數學周記差不多都是這么寫的,簡直千篇一律。說實在話,我覺得可以把周記分成三大類:一是系統地整理所學的知識;二是難題錯題自我解析;三是反思一周的學習表現;還可以作為老師和學生交流的方式。
這次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當即批語:你和老師想到一起去了,老師采納你的建議。
于是,我給學生上了一堂數學周記寫作指導課,引導學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內容撰寫數學周記,而不必面面俱到。
1、梳理一周學到的知識。這一周主要學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獲得的?與以往學過的哪些內容有聯系?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我學得怎么樣?
2、解題方法、策略的反思。針對某一問題展開,展現你的思維過程。你是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還有其他方法嗎?用哪種方法解決是最好的?
3、錯題追因分析。這星期我錯了哪些題目?為什么錯?自己出道類似的題解答一下。
4、學習情感態度的反思。這一周哪堂課我對自己的表現最滿意?哪次最不滿意?為什么?從學習興趣、態度、習慣和與同學老師的合作幾方面展開。
5、對自己后續學習的計劃。一周數學學習過程的收獲對今后學習有什么啟示?還存在的問題怎么解決?
(三)
可寫的內容多了,學生撰寫數學周記的興趣提高了,他們把自己一周的數學學習情況以周記的形式反映出來,認識到了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解題策略、思維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的長處與不足,及時調整和改善學習過程,激勵自己學好數學,逐步形成反思性學習方式。請看下面幾則周記:
這星期,我學會了圓的面積計算。在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一課中,老師讓我們用學具卡片自己把圓剪拼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我把它拼成了近似的長方形,通過觀察,發現長方形的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πr),寬是圓的半徑(r),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的面積=πr。我的同學還把圓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梯形,同樣推導出了圓的面積公式。老師說這種方法叫轉化,在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通俗的講就是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我想起了以前在學習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時也是用的這種方法,看來,轉化真的是一種好方法。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9
通過數學教學使我深深體會到,以往的數學教學是把傳承知識作為主要目的,這種理念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現代社會,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探索的精神、終身學習的愿望要比其獲得有限的知識更有價值。為了。教法要活,學法更要活。適應新世紀的發展,真正進行素質教育,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我們必須讓教學活起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模式。
新課程標準的出現,正是配合當前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是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和飛躍。新課程標準旨在建立一種促進學生發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數學課程體系。要使該教材真正實施到位,必須建立一種符合學生自主發展、融入社會生活、面向學生生活實踐、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的教學方法,而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實施應體現開放式教學。
一、把社會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大課堂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學中,應探索與構建生活數學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解訣問題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著用數學方法來解決。這既是數學學習的價值體現,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能力。如第二冊“元、角、分”的教學,結合教材中的實踐活動,我創設了“小小百貨商店”的情景:把學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標上價錢。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買賣商品的模擬活動,讓其中的一人當售貨員,其他的同學當顧客,“顧客”要把選中的商品的價錢準備好再交給“售貨員”,若給的錢數不對,其他同學要指出,角色要互換。然后,我拿著一支標價9元7角4分,讓學生進一步思考:你若想賣這支筆打算怎樣付錢?有幾種不同的付錢方法?同學們情緒高漲,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元、角、分的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給學生創設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主關系,使學主放膽交流,敢于創新
新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是課堂氣氛的調節者,在課堂教學中,為了營造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氛圍,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發表欲、表現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教學中,只有在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的學習才會熱情高漲,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才會更高。可見,創設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和自主參與的教學情境,是學生主動創新的前提。在課堂上應給學生提供大量觀察、實驗、活動的機會,使教學更容易體現“提出問題——相互交流——匯報總結——鞏固、實踐”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如,教學“8加幾”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用學習9加幾的方法來學習8加幾,讓學主觀察課件、擺小棒、討論,歸納出8加幾的計算方法,最后通過練習、游戲鞏固本節的內容。
2、創設民主開放的課堂,關注每一位學主的發展
新標準的理念是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這一理念,精心設計教案、內容及練習,確實落實充分地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使他們在課堂上都能生動活潑、健康發展。教材通過發現、探究及認知活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生在民主開放的課堂中改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改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主動去發現數學問題,積極學習數學知識,探求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并在親身實踐中體驗數學。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使學生保持愉快而興奮的心境,自主明確學習目標,大膽設想,積極地通過書本認證或相互認證自己的見解,尋求達到學習目標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3、組織有趣操作,注重培養學主的語言表述和組織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使新知識在操作中產生,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發。通過動手,學生們發現自己也是一個創造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借用直觀演示、操作、組織游戲。故事導入等形式,營造富有情趣的教學氛圍,盡量給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以及合作的機會。顯而易見,這樣的教學活動,“不用揚鞭自奮蹄”,讓學生成為問題的探索者和解決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探索知識過程中,學生同桌合作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聽取別人的見解,合理地補充、調整自己的觀點,達到較完美的認知狀態。如,教學“認識圖形”時,小組合作學習,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出長方體、正方體角的特征、邊的特征,通過相互交流、補充,就能較完整地歸納出長方形、正方體的特點。然后我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進行多次的練習,整堂課氣氛十分活躍,通過游戲,在輕松、愉快、和諧的環境中,學生們學得很開心,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不但學得快,而且記得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同時還關注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組織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現代教育觀。如教材中9加幾的這一節,例1式子旁的文字是用文字語言來描述運算方法,通過教師的教讀,學生齊讀,抽讀,同桌互讀,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表述,然后在例2讓學生自己擺學具,在小組內互說運算方法,進而在例3和例4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對運算方法用語言有條理地表述。從這些小細節里面,我深深明白了教材編寫者們的編寫理念,是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和歸納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意會與言傳的必要性,通過對知識的文字語言描述,同學們看法、思維交互推進,完善了自我認識。4、建立多種評價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取成功的體驗。
開放式的教學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觀點,對同一個問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每一個學生的觀點都是受尊重的。如,教學“認識圖形”時,在鞏固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用不同形狀的學具擺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兒童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趣拼出不同的圖案,而每個學生所拼的圖案都是被認可的。
開放式的課堂不再以教師為唯一的評價主體,學生也成為了評價的主體,學生在評價別人的成功和被別人評價為成功的過程中滿足了好奇心,獲得了探求新知識的激勵。教師應發揮表揚的激勵功能,使學生樂于創新。在課堂中應巧妙運用激勵性言語,撩撥學生創新的欲望。如當某位同學提出創造性的解法時,就以他的姓氏命名為“__氏解法”,號召全班同學向他鼓掌,對他說“______,你真棒!”;當某位學生的創造性解法不夠成熟完善時,教師下課后和他一起探討;當學生的創造性解法明顯不對時,教師首先肯定他的創新意識,然后幫他分析錯誤的原因。我常用一些彩色的紙,剪成蘋果狀,一個蘋果上寫一個算式,然后請孩子們來,“摘蘋果”,如果孩子答對了,全班小朋友就對他說“對對對,這個蘋果屬于你。”如果答錯了,就對他說“錯錯錯,請你繼續再努力。”通過這些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保護其創新的熱情。
總之,現代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取得一個裝知識的袋囊,而是從多方位、多角度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應用開放式教學,如何為開放式教學提供更完整的理論體系,如何處理好開放式教學中“放”與“收”的關系,這些都是開放式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然而教師在鉆研新教材,把握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適當地應用開放式教學,對于學生的自主發展、創新思維的培養、實踐能力的提高都將有較大的幫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10
《圖形的平移》是一節從概念引入的實踐型教學課,如按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死記概念,再大量練習加以鞏固,這樣的教學必然會造成學生對概念的實質不能真正理解,而且也容易遺忘所學知識。本節課的教學最大的特點在于讓學生經歷自主觀察-探究-歸納-應用的整個過程。首先,通過創設大量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形成直觀上的初步認識;然后,讓學生通過游戲及借助課件演示,使平移運動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起到突破難點的作用。從課堂反應的熱烈程度及課后的作業反饋看是比較成功的。
本節課的另一個成功之處在于充分體現了課堂的互動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有很強的參與意識,我把握住這一特點,利用參與游戲和實物投影儀讓他們自己上臺操作,方便而又快捷實現了教學目標,又充分增強小組學生全面互動的學習頻率,也讓他們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深刻認識了平移的要素與性質。
不足之處是在時間的安排上顯得倉促,最后的歸納總結草草了事,,下節課應在新課前加以總結拓展,如提出問題:平移的特征是什么?幾次平移的結果可以看成一次平移嗎?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移概念及性質的理解。
【小學數學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課后教學反思12-28
小學語文課后教學反思12-28
數學課后教學反思(精選20篇)02-24
《背影》課后教學反思10-30
《鄉愁》課后教學反思11-14
數學課后教學反思簡短范文5篇12-28
《圖形與測量》數學課后教學反思范文12-28
小學語文課后教學反思(15篇)12-28
課后生物教學反思03-17
《木蘭詩》課后教學反思11-29